1A411021建筑构造设计要求

2023-12-19 318点热度 0人点赞

1A411021建筑构造设计要求

一、楼梯的建筑构造

(一)防火、防烟、疏散的要求

(1)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住宅除外)。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2)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

(3)在住宅内,可燃气体管道如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设施。

(4)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疏散出口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室内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表1A411021-1。

室内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 表1A411021-1

建筑类别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医院病房楼

1.30

居住建筑

1.10

其他建筑

1.20

(5)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

(二)楼梯的空间尺度要求

(1)供日常交通用的公共楼梯的梯段最小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人流股数和每股人流宽度0.55m确定,并不应小于2股人流的宽度。

(2)住宅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0m。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度不应小于0.22m。

(3)当梯段改变方向时,楼梯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应小于1.20m;当中间有实体墙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净宽不应小于1.30m。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90m。

(4)公共楼梯正对(向上、向下)梯段设置的楼梯间门距踏步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0.60m。

(5)公共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6)公共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2级。

(7)公共楼梯应至少于单侧设置扶手,梯段净宽达3股人流的宽度时应两侧设扶手。

(8)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9)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10)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表1A411021-2的规定。

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m)  表1A411021-2

楼梯类别

最小宽度

最大高度

以楼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的公共建筑、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楼梯

0.26

0.165

住宅建筑公共楼梯、以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的多层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裙房的楼梯

0.26

0.175

以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楼梯

0.25

0.180

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楼梯

0.26

0.15

注:表中公共建筑及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不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老年人照料设施。

二、墙体的建筑构造与细部构造

(一)墙体建筑构造

1.墙体应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作用和受力状态确定厚度、材料及构造做法,材料的选择应因地制宜。

2.外墙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建筑使用要求,采取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和防结露等措施。

3.墙体防潮、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筑墙体应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贴邻土壤一侧加设防潮层;

(2)有防潮要求的室内墙面迎水面应设防潮层,有防水要求的室内墙面迎水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3)有配水点的墙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4.外墙的洞口、门窗等处应采取防止墙体产生变形裂缝的加强措施。外窗台应采取排水、防水构造措施。

5.设置在墙上的内、外保温系统与墙体、梁、柱的连接应安全可靠。

6.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的设备或管道系统应安全可靠,并应具有防止雨水、雪水渗漏到室内的可靠措施。

7.安装在易于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部位的玻璃面板,应采取防护措施,并应设置提示标识。

8.墙面的色彩应遵照色彩对大多数人产生有益影响进行设计。

(二)墙身细部构造

(1)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高度不小于700mm。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2)散水(明沟):

1)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远离基础。

2)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

3)散水的坡度可为。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间距设置伸缩缝。

4)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3)水平防潮层:在建筑底层内墙脚、外墙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防潮层隔绝地下水的毛细渗透,避免墙身受潮破坏。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在墙内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加设垂直防潮层。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做在墙体内、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中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

(4)墙体与窗框连接处必须用弹性材料嵌缝,以防风、水渗透。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墙身不小于60mm;在其下端做有效的滴水处理,防止窗下墙的污染。

(5)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为防止女儿墙外表面的污染,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不小于60mm。

(6)非承重墙的要求: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

1)轻钢龙骨轻质板墙隔撞击声时,应在轻钢龙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之间加弹性阻尼材料。

2)轻质材料墙体隔空气声较差,作为分户墙和外墙时厚度应不小于200mm。

3)轻型砌块墙在高度3m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交接和转角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沿高度方向每500mm加不少于两根直径6mm、长度不小于1000mm的钢筋。

雅居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