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组_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24-11-21 4点热度 0人点赞

XXX隧道施工方案及方法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概况

XXX隧道为小净距隧道,单洞长582m。最大埋深48米,洞门墙采用C20级砼浇筑,洞内路面采用240mm厚水泥混凝土。

1.2 隧道地质

(1)工程地质

进出口围岩以松散低液限粘土及强风化泥岩为主,岩性呈松散及碎裂结构;中部围岩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粉细砂岩,属软质岩,受构造影响轻微,岩石为弱风化,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局部地段较破碎,呈块状砌体结构及块石状镶嵌结构。

(2)水文地质

XXX隧道进出口地下水活动呈浸润状,围岩稳定性差,易坍塌。仰坡低液限粘土在施工时应全部清除,保证施工安全;中部泥岩主要以浸润状滴水为主,泥质粉砂岩及粉细砂岩则以裂隙、层间线状或小股状产出。围岩基本稳定,由于岩层倾角平缓,层间结合一般--较差,加之裂隙切割,洞室开挖后拱部无支护时易顺层面塌落,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

1.3 结构形式及支护参数

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施工时采用复合衬砌,以药卷锚杆、管棚、注浆小导管为超前支护,以锚杆、挂钢筋网、湿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拱架、中空注浆锚杆、药卷锚杆、自进式锚杆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XXX隧道衬砌长度表

序号 衬砌类型 衬砌长度(m) 适用地段及主要支护措施
1 20 Ⅱ类围岩浅埋地段,拱部主要为泥岩强风化带(带管棚超前支护,工安钢钢架全封闭)
2 86 Ⅱ类围岩浅埋地段,拱部主要为基岩强风化带(带小导管超前支护,仰拱不带格栅钢架)
3 65 Ⅲ类围岩浅埋地段,拱部主要为基岩强风化带(带药卷锚杆超前支护,仰拱不带格栅钢架)
4 120 洞身深埋拱部稳定性差的Ⅲ类围岩地段(带仰拱,带格栅钢架)

注:初期支护喷射砼均采用湿喷法喷射,严禁采用干喷法喷射。

2 施工组织安排

2.1 工期安排

隧道在2005年5月10日开始进场准备,2006年7月31日完工。施工准备:2005年5月10日至2005年7月31日。各分项工期如下:

洞口段施工: 2005年8月1日~2005年8月31日;

洞身开挖与支护: 2005年9月1日~2006年5月31日;

洞身防排水: 2005年11月20日~2006年5月31日;

洞身衬砌: 2005年12月5日~2005年6月15日;

隧道洞门: 2005年8月1日~2005年10月16日;

洞内路面及附属: 2006年6月5日~2006年7月31日。

2.2 劳力组织

XXX隧道由隧道施工队(240人)负责施工。队设有施工分队,每个分队包括掘进、衬砌、综合三个工班。掘进工班负责隧道开挖、支护、出渣、运输。衬砌工班负责衬砌,包括砼的生产、运输和灌注;风、水、电及设备维修、保养。场外材料的转运等工作由综合工班负责。按三班制安排组织施工,在人员安排时每人每天按少于8个小时工作时间。施工队劳力具体安排见下表:

掘进劳力组织及分工表

序号 名 称 人 数 职 责
1 工班长 5 负责施工组织指挥工作
2 安全员 6 负责安全工作,发现和排除事故苗头
3 电工 6 负责电路
4 钻孔 40 负责钻孔工作
5 爆破 16 负责制做起爆药卷、运送炸药、装药、联线、起爆
6 装渣 12 负责装渣
7 扒渣(洞内) 12 负责洞内扒渣
8 出渣运输 9 负责出渣运输
9 支护 18 负责支护、注浆堵水加固地层等
10 守库员 2 看守雷管、炸药库、保管发放火工材料
11 修理工 3 一般维修工作
12 辅助工 2
合计 131

衬砌劳力组织及分工表

序号 名 称 人 数 职 责
1 工班长 4 负责施工组织指挥工作
2 拌和站 12 操作拌和站
3 装料工 6 砂石料及外加剂上料
4 砼泵司机和辅助工 10 操作砼输送泵及装拆管和砼输送车运输砼
5 防水板工 10 安设防水板铺设盲沟
6 台车就位和辅助工 12 台车的移动,定位及模板轮廓尺寸
7 砼震捣工 6 捣固砼
8 修理工 5 负责设备维修
9 电工 4
合计 69

整个工班(风、水、电设备及洞外保障)劳力组织

序号 名 称 人 数 职 责
1 工班长 3 负责组织指挥
2 风水电 4 高压风水电的供给管理,高压风水管的安装
3 通风排烟等 4 通风机、风管、排水管路安装维修
4 修理工 5 作业区的主要维修工作
5 机加工 6 作业区的所有机加工工作
6 电焊工 4 焊接作业
7 洞外运输 7 洞外材料运输
8 洞外辅助工 7 洞外材料装卸及其他辅助工作
合计 40

2.3 场地布置

施工场地及队伍驻地的设置主要考虑离洞口较近,上下工方便,避风、防洪、环保要求等因素。

2.4 临时工程

(1)施工便道

隧道的施工从进口进洞,需新建0.4Km至隧道进口处,并将采用泥结碎石进行路面处理,建设标准为路面宽度为4.5米。施工便道指定专人负责对施工便道进行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做到雨天有人清沟排水,晴天有车洒水除尘,保证路面平整,行车舒适,并确保全天候畅通。隧道场地布置见“XXX隧道进口施工平面布置图”。

(2)高压供风系统布置

在洞口设2台20m³/min电动空压机,高压风管采用φ120mm的无缝钢管,设置于与通风管同一侧的墙脚,施工过程中严格加强管理,确保防止漏风。

XXX隧道进口施工平面布置图

(3)供水系统的布置

在洞口山上修建一座60m3的高位水池一座,高度高于洞口拱顶标高30米左右,铺设水管,安设高压水泵。

(4)供电系统布置

利用就近驳接高压电线到隧道口,并设足够容量的变压器,且隧道洞口备用内燃发电机组,以保证施工用电。

(5)施工通风系统的布置

采用长管路压入式通风。选用SDA110AD型通风机,功率为1200m³/min,防静电阻燃增强型PVC软风管(φ1.4m)组成隧道通风系统。

通风机设在离洞口外30m,以避免洞内流出的污浊空气重新进洞。风管出风口离开挖面30~40m,风管悬挂于拱顶处。为解决台车处风管的阻风问题,在台车顶部设置硬管,以便风管顺利穿行,避免软管缩径和弯曲变形。见“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

2.5 主要机械设备安排

隧道施工采用管棚钻机(MGJ-50型)钻孔。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出渣运输、湿喷混凝土初支、整体衬砌台车模注、砼拌和站拌和、砼运输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的施工方法,配合施工所需机械装备详见前表“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3 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从进口独头掘进。隧道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早预报、勤量测、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紧衬砌”为指导进行施工,采用无轨运输,压入式通风。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施工见“新奥法施工工艺框图”。隧道进洞及洞口加强段、断层破碎带地段,为改善围岩状态,提高围岩自身的自稳能力,防止可能发生的坍塌,采用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对围岩进行预加固。根据地质情况,Ⅱ类小净距地段先施作超前支护,再进行开挖;先对中夹岩柱进行加固,再进行全断面施工;开挖作业由上至下,衬砌施工由下而上并及时封闭仰拱。右洞(后掘进洞)左半断面上台阶的开挖一般应落后于左洞右半断面下台阶(先掘进洞)5~10m。双洞间岩柱采用φ27自进式锚杆加固,每根长为5m。Ⅲ类围岩小净距地`段先施作超前支护,再进行开挖;先施工左洞并将中夹岩柱进行加固,再开挖右洞并进一步加固中夹岩;开挖作业由上而下,衬砌施工由下而上,及时施作(仰拱)二次衬砌。右洞(后掘进洞)左半断面上台阶的开挖一般应落后于左洞右半断面下台阶(先掘进洞)5~10m。双洞间岩柱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加固,每根长为4m。其中上台阶采用环形开挖,拱部预留核心土。台阶长度控制在4米左右。台阶法的下台阶均采用凿岩机钻眼。出渣采用侧卸式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出渣,采用台阶法时上台阶出渣采用人工翻渣至下台阶。衬砌采用衬砌台车,砼由拌和站拌和,输送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入模灌筑,二次衬砌全断面一次施作。循环进尺控制在1.0m以内,使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这些地段仰拱先行,二次衬砌及时施作,以策安全。

本隧道按钻爆法施工,开挖采用液压台车和风枪钻孔,拱部光面爆破,边墙爆破,以控制开挖轮廓,减少超欠挖;初期支护采用迈式锚杆、钢筋网和湿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洞口加强段和断层破碎带增设工字钢钢架予以加强;防水板采用背吊式无钉铺设工艺,确保无顶眼,防止渗漏水;出碴采用ZC50型装载机装碴,15t以上自卸汽车运碴;衬砌采用洞外30-60m³/h自动计量拌和站供料,6m³混凝土输送车运料,30-60m³/h混凝土输送泵灌筑,配以12m衬砌钢模台车;施工排水,进口工区顺坡施工,采用两侧临时排水沟顺坡排水,出口工区为反坡施工,采用两侧水沟逐级抽水排出洞外;施工通风采用管路压入式通风,各洞口外配置两台SDA110AD(1200m³/min)型转速可调式轴流通风机。

4主要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4.1 洞口施工

洞口施工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洞口截排水系统的施工、洞口边仰坡的防护等项目的施工。进洞方案包括进洞时采取的防护措施,进洞时的开挖方法及支护类型等。

(1)截水沟施工。隧道洞口开挖前,在洞口开挖边坡线5米以外施工截水沟,截水沟通向路基边沟,以防雨季山坡汇积水冲洗已开挖的坡面。截水沟人工开挖,用7.5#浆砌片石(图纸为土质)牢固砌筑。截水沟按梯形断面施工,沟底宽60cm,沟深60cm。截水沟的上游进水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或略低于原地面,下游出水口与路堑排水系统顺接。

(2)洞口土石方的施工。首先清除地表草木植被等影响施工的地面植物。第二步,按设计图纸的坡度进行施工测量,精确测设出边、仰坡开挖轮廓线。第三步,履带式挖掘机进入施工场,并沿路修筑车辆通行的道路。第四步,进行开挖作业。对坡积亚粘土、残坡积砂质粘性土等土质直接用挖掘机开挖,从坡顶开始自上而下进行刷坡,用装载机装土,汽车运输。岩石爆破开挖地段,采用密眼、少药光面爆破,以减小对洞口围岩的扰动。第五步,清理坡面上的浮泥、虚碴,并修整坡面凹凸不平的地方。

(3)洞口边仰坡的防护。坡面防护为锚网喷结构,在已清理好的岩质坡面上钻孔施作Φ22普通砂浆锚杆,锚杆长3.5m,间排距为1.5m;然后挂φ6.5、网孔间距30×30cm的钢筋网,钢筋网与锚杆头采用焊接连接。钢筋网挂好后,湿喷C20混凝土10cm厚将钢筋网与锚杆头进行覆盖包裹,并及时进行养护。

(4)进洞方法,采用台阶法施工。进洞前根据围岩状况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对围岩进行预加固,即沿开挖轮廓线外20cm处施工一环注浆小导管,导管采用外径为φ42mm,壁厚为4mm的热轧无缝钢管,导管长3.5m,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30cm不钻注浆孔作为止浆段,管壁四周钻四排φ8mm的注浆孔,注浆孔按梅花型布置。施工时导管沿隧道周边以5-10度外插角打入围岩。导管环向间距 40cm。导管打入地层后,对相应地段进行注浆处理,通过注入的水泥浆将洞口松散的土层固结为整体性较强的岩体。注浆常采用纯水泥浆(w/c=1.0),当地下水大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其参数为:水泥浆/水玻璃=1:0.8(体积比),水泥浆w/c=1.0,水玻璃模数m=2.6,浓度Be=35,注浆压力在0.5-1.0Mpa,注浆所用水泥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若围岩裂隙较不发育,整体性较好,估计注浆加固难以起作用时,可只用水泥砂浆(w/c=0.5~0.8),以填充导管孔。超前小导管的端部与洞口型钢支撑焊接。如洞口仰坡围岩较松散,则在超前小导管外围增设一环注浆小导管,以加大洞口固结围岩的范围。当所有超前预支护施作完毕后,湿喷混凝土将注浆小导管及型钢拱架裹住。以上超前支护完毕后,方可进行台阶钻爆开挖。

4.2 洞身开挖

(1)开挖方法

A、Ⅱ类围岩小净距地段开挖方法

由于Ⅱ类围岩以松散低液限粘土及强风化泥岩为主,岩性呈松散及碎裂结构。围岩稳定性差,易坍塌。故Ⅱ类围岩开挖时,采用台阶法施工,根据围岩情况,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1m左右。主要采用风镐等小型机具开挖,部分地段围岩较硬时,采用弱松动爆破。

施工台阶长度为5m,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1m以内。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施工,局部需所用爆破处采用微震爆破进行施工,上台阶出渣采用人工出渣,其余均用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施工。

开挖顺序见“Ⅱ类小净距段施工工序图”。

B、Ⅲ类围岩小净距地段开挖方法

由于Ⅲ类围为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粉细砂岩,属软质岩,受构造影响轻微,岩石为弱风化,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局部地段较破碎,呈块状砌体结构及块石状镶嵌结构。围岩基本稳定,由于岩层倾角平缓,层间结合一般--较差,加之裂隙切割,洞室开挖后拱部无支护时易顺层面塌落,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采用台阶法,上台阶采用全断面法或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施工,根据围岩情况,台阶长度为4m,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1.5m左右,主要采用弱爆破掘进作业。

Ⅱ类小净距段施工工序图

B、Ⅲ类围岩小净距地段开挖方法

由于Ⅲ类围为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粉细砂岩,属软质岩,受构造影响轻微,岩石为弱风化,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局部地段较破碎,呈块状砌体结构及块石状镶嵌结构。围岩基本稳定,由于岩层倾角平缓,层间结合一般--较差,加之裂隙切割,洞室开挖后拱部无支护时易顺层面塌落,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采用台阶法,上台阶采用全断面法或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施工,根据围岩情况,台阶长度为4m,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1.5m左右,主要采用弱爆破掘进作业。

出渣使用侧卸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

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开挖方法适时调整,上台阶采用全断面或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施作初期支护(留核心土);下层台阶先挖中间核心土,后挖侧槽,及时初期支护,再灌筑仰拱,形成封闭环开挖。

开挖顺序见“Ⅲ类小净距段施工工序图”。

(2)钻爆设计

A、炮眼布置、起爆网络

见“Ⅲ类围岩台阶法炮眼布置图”。

Ⅲ类小净距段施工工序图

(2)钻爆设计

A、炮眼布置、起爆网络

见“Ⅲ类围岩台阶法炮眼布置图”。

Ⅲ类围岩台阶法炮眼布置图

B、掏槽

采用中空直眼掏槽形式,中空眼使用φ102钻头钻成。

C、爆破器材

采用非电毫秒雷管(1~20段),炸药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规格分别为φ32×20cm和φ25×20cm药卷。周边眼用φ25×20cm药卷,间隔装药,其它眼均用φ32×20cm药卷,连续装药。起爆系统采用导爆管传爆,以集束为主的混合联接引爆网络。

(3)钻眼爆破

隧道Ⅲ类围岩台阶法上台阶采用10台YZ28型凿岩机钻眼。

在施工中根据光面爆破设计结合现场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爆破试验,不断修正爆破参数,实行定人、定岗、定标准的岗位责任制,达到最优爆破效果。

A、钻眼前放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

B、周边眼采用φ25的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方式,其余采用φ32药卷连续装药、密集堵塞方法。爆眼方向要与线路纵向平行,周边眼则以5°的外插角略向外扩散,掏槽眼则略向内倾斜。

C、采用1~20段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D、除掏槽眼外,其余爆眼眼底应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如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可适当调整钻眼深度及其用药量。

E、钻眼完成后,应详细记录实际爆眼布置图,有不符合要求的爆眼应重钻,所有炮孔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装药。

F、装药前应用高压风管向爆孔内吹气清孔,将炮眼内泥浆、石屑吹洗干净,确保爆孔内无掉碴堵塞。已装药的炮眼及时用炮泥堵塞密封。

G、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至安全地点,爆破后必须待有害气体排出后方可进至开挖面工作。

H、爆破后由专职安全员对危石清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出碴与运输

A、装碴采用侧卸式装载机进行,自卸汽车运输出渣。

B、洞内道路平坦,坑洼不平地段可铺设碎石进行修整,洞内施工机具、材料摆放整齐妥当,不得影响运输车辆的通行

C、弃碴至1#弃土场处。

4.3 初期支护与超前支护

本隧道锚喷支护类型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具体有如下几种组成结构。喷射混凝土、中空注浆锚杆、自进式锚杆、工字钢架、格栅钢架、超前小导管、大管棚。

锚喷支护施工程序如下:清理掌子面危石、清洗岩面 —— 初喷3~5cm厚混凝土并补平超挖——架立格栅拱架或型钢拱架——施工锚杆——喷射混凝土到设计厚度。

(1)喷射混凝土施工

材料:水泥拟选用42.5级普硅水泥,速凝剂要求初凝不超过5min,终凝不超过10min,砂采用机制砂,干净无污染,适宜用于隧道内喷射混凝土。石料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

为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效果,减少回弹量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喷射混凝土全部采用重庆生产的TK-961型砼喷射机施喷。

在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水或风将受喷面粉尘和杂物清除干净。

拌料时严格掌握规定的速凝剂掺量和混凝土配合比,其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5,喷射距离一般为0.8~1.2m,且垂直于岩面。初喷厚度3~5cm,复喷每次7~10cm,直至设计厚度。

施喷时由下而上、分段进行。台阶法开挖中拱部喷混凝土时,先喷拱脚、后喷拱顶,每段长度不大于4m。如岩面凹凸不平时,先喷凹处找平。喷嘴缓慢呈螺旋形均匀移动,一圈压半圈,行与行之间搭接20~30cm。后一层喷射则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间隔1h以上且初喷表面已蒙上粉尘时,则在后一层施喷前要将受喷面用高压气体、水清洗干净。

漏水地段先用塑料管将水引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再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机搅拌,施工时将已过筛的砂、碎石、水泥依次加入,然后加入水开始搅拌,待混凝土拌和料搅拌均匀后,由混凝土输送车运至湿喷机,湿喷机在开始喷射混凝土之前,要先开动机器,将高压风送入,然后加入一些水用来润滑管道,同时也可以用来冲洗受喷面,当湿喷机工作正常后,加入混凝土开始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A、支护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以控制围岩变形和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B、水泥采用普硅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42.5级,使用前做强度复查试验。

C、细骨料与粗骨料的级配要符合GBJ86-8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

D、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定期检查、测试。

E、喷射混凝土的用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PH值不小于4。

F、喷射设备需连续均匀混料并喷射。混料设备要严格密封,以防外来物质侵入。

G、空压机要能适用于所选用的喷射设备,并具有足够的气压和流率,且可以保持连续优质作业。

H、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物不得重复利用,所有回弹料均从工作面清除。

I、喷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可取1m。

J、喷射混凝土料要确保密实填充格栅或钢架内的空隙及格栅、钢架与围岩之间的空隙。

K、喷射混凝土终凝24h后,要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

L、喷射混凝土作业时的气温不得低于5℃。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管理:

A、材料检验工作要连续进行,以保证产品满足规范要求,非规定的和非批准的材料不准使用。

B、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试验按GBJ86-85附录六的规定进行。若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未能达到设计强度、未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则要研究其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时采取补救措施。

C、工地现场有专职工程师负责喷射混凝土的质量管理。负责混凝土的测试、制作、操作及验收。

(2)锚杆施工

采用管棚钻机钻孔,锚杆为普通砂浆锚杆或药卷锚杆时,施工工艺为:A、在岩面上标出锚杆位置;B、钻孔;C、清除孔内粉尘;D、孔内注浆或安放药卷,注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之间;E、打入锚杆;F、安设挡头板,其尺寸为150×150×5mm;G、挂钢筋网。

锚杆为中空注浆锚杆时,施工工艺为:A、在岩面上标出锚杆位置;B、钻孔;C、清除孔内粉尘;D、打入锚杆;E、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之间;F、安设挡头板,其尺寸为150×150×5mm;G、挂钢筋网。

锚杆施工要求

A、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B、锚杆材料、类型、规格、质量以及性能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C、锚杆孔位准确,孔位允许偏差为15mm,孔洞保持直线,孔深不得小于图纸设计锚杆长度,杆体露出面长度,不得大于喷层厚度。

D、钻孔方向与岩面垂直。

E、砂浆制作符合设计要求。

F、按规范规定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对锚杆拉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要分析原因,报监理工程师,并进行补打锚杆。

(3)格栅拱架、型钢支撑的加工与安装

A、格栅拱架、型钢支撑的加工在专设的加工场地进行。

B、加工场地表面用混凝土铺筑。加工场地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测放出拱架的大样,用油漆绘出其轮廓线,每隔2m安装一个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要牢固可靠。

C、加工场地施工完成请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才能进行拱架的加工。

D、拱架加工完成后,进行试拼,其平面扭曲不得大于20mm,尺寸偏差不得大于10mm,轮廓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

E、加工拱架所用的钢筋和型钢必需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每批进场材料均要进行抽样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F、型钢支撑各单元之间用连接板、螺栓及螺母连接,其连接材料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连接牢固。

G、格栅采用钢筋焊接而成,各焊接处双面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4mm,焊缝厚度均匀,施焊时不得烧伤钢筋骨架。格栅拱架各单元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H、每榀拱架之间采用纵向连接筋进行连接,以加强支护的整体效果。

I、钢架安装前在其安装位置施工设定位钢筋,以便临时固定各单元。钢架安装在围岩面已进行初喷3cm厚混凝土后进行。

J、钢拱架安装时要保证与隧道纵向垂直,其上下、左右允许偏差为5cm,钢架倾斜度不得大于2度。若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土、石回填,而要设置钢板进行调整,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加固基底。

K、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空隙处可用混凝土垫块顶紧,钢架每单元按一处计列数量,每处采用槽形垫块一块,楔形垫块二块,施工时酌情调整。喷射混凝土时要由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架覆盖,并保证钢架保护层不小于4 cm。

(4)超前支护

A、超前小导管注浆

超前小导管设置在Ⅱ类围岩浅埋、石质地段,在掌子面超前施作后可以为后续初期支护的施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安全保护。超前支护采用φ42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制作而成的小导管,管壁梅花形布置8mm的注浆孔,注浆孔间距10cm,导管端部预留30cm止浆段。导管环距0.4m,长3.5m,外插角5~10度,搭接长度1米,拱部120度范围布置。前后两排导管水平投影的搭接长度1.0m,呈梅花型布置。

其施工步骤为:

沿开挖面周边布置注浆眼。

按布置的注浆眼位置钻眼,眼深3.5米(按设计),将压浆管顶入岩层。

孔口止浆封堵。导管打入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导管与孔壁间隙,并在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砼,以防工作面上岩土坍塌,同时作为注浆止浆岩墙。

压注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0.7~1.0Mpa,注浆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时可结束注浆。注浆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塞、跑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

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见“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框图”。

B、管棚超前支护

φ108大管棚超前支护设置在Ⅱ类围岩浅埋、块碎石土层地段。φ108大管棚外径108mm,壁厚6mm,管壁梅花形布置12mm的注浆孔,注浆孔间距15cm,导管端部预留300cm止浆段。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2度,搭接长度1米,拱部120度范围布置。

管棚制作:φ108大管棚采用热扎无缝钢管,按设计要求制作成型。

管棚定位

按设计要求布好定位并设置仰角。为保证大管棚的施工质量,施工前先试钻2个试验孔,找出岩层特性,同时进行注浆和砂浆填充试验,通过试验调整施工组织。

钻孔及管棚打设

钻孔采用管棚钻机钻孔,钻孔时根据地质条件及断层的破碎情况采用不同的钻进速度,以防止坍孔、卡钻、缩孔。钻孔过程中用测斜仪测量钻孔斜度保证钢管的正确施工方向。

管棚施工工艺见“管棚施工工艺框图”。

4.4 洞身防排水

(1)隧道防排水原则

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

(2)防水系统组成

A、全洞满铺防水层,环向封闭,防水层采用EVA防水卷材和无纺布,采用热风双焊缝无钉施工工艺,防水卷材厚1.2mm,无纺布300g/m2(无纺布设于围岩一侧);隧道衬砌变形缝应设置橡胶止水带,施工缝应设置膨胀橡胶止水条。

B、模筑砼采用防水砼浇筑,砼中应加入UEA-H膨胀剂,以达到衬砌密实、防裂及防水目的,其抗渗标号不低于S8。

(3)隧道排水系统的组成

A、墙背有集中股水流处设φ50HDPE环向排水管,间距为20m。墙背渗水处设橡塑排水板一道,间距为10m。

B、隧道内两侧路缘带下埋设φ200PVC纵向排水管,每隔30m设一处沉沙池。

C、隧道左右边墙背后设置φ100HDPE单壁打孔波纹排水软管各一道,其纵坡与路面纵坡一致。

D、隧道左右边墙底部横向每隔10m各设置一道φ50HDPE单壁无孔波纹排水软管,使墙背水排入路面两侧暗埋的纵向排水主管内。

(4)防排水系统施工要求

A、防排水系统必须安排有经验的、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B、防排水系统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C、防水层施工要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工作前进行。

D、防水层铺设前,喷混凝土层表面不得有锚杆头或钢筋端头外露,钢纤维表面的钢纤维要清除干净。对凹凸不平部位要进行修凿、补喷,使混凝土表面平顺。喷层表面漏水时,要及时引排。

E、防水板与无纺布要密切叠合,整体铺挂。

F、止水带在安装时以及在混凝土浇捣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止水带的保护,不得被钢筋、石子和钉子刺破,如发现有被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

G、防排水系统施工要以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为原则,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目的。

H、防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 ,洞内要达到如下标准:洞内无渗漏水;安装孔眼不渗水;洞内路面不冒水、不积水。

4.5 模筑衬砌及仰拱施工

在隧道进口洞口附近分别设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砼,采用砼泵和砼输送车输送砼。隧道左右洞共设2台衬砌台车,衬砌由洞口向洞身推进,台车长度9m。

为便于衬砌台车准确就位和拆摸,在两侧边墙底部预先灌筑矮边墙,其顶面标高与水沟盖板底面齐平。

衬砌台车下留有一定空间以利于车辆的通行,以保证衬砌施工的同时,其他工序的施工能正常进行。衬砌台车采用I24号工字钢加工制作而成,拱架采用工字钢或轻型钢轨制作,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并与拱架焊接牢固。衬砌台车模板长9m。立模时台车模板紧贴事先打好的矮边墙。拆模时,依靠台车的伸缩装置,收缩拱架,使模板脱离混凝土,然后行走台车,达到新的位置,灌筑下一段混凝土。

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除洞口加强段和断层破碎带二次衬砌及时施作外,其余地段根据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化规律,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间。二次衬砌施作时初期支护变形要满足下列条件:A、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B、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位移量的80%~90%。C、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当上述条件满足时,则要尽快施作二次衬砌。二次衬砌施作前,应做好防排水的施工,当防排水系统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

钢模台车由台车、拱架、模板及动力系统四大部分组成。通过动力装置立、拆模板,台车由电动机驱动,在轨道上行走,一次可完成隧道全断面衬砌9m。台车设计预留直径1.4m通风管穿越空间,以防风管弯曲缩径,影响通风效果 。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见“衬砌施工工艺框图”。

(1)立模

A、根据测量的隧道中线及标高,铺设台车运行轨道。台车运行轨道中心与隧道中心线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3cm。

B、将钢模台车运行到待浇混凝土地段,紧贴矮边墙调整就位。

C、钢模台车就位后,锁定卡轨器,交替启动垂直油缸和侧向油缸,使模板立于设计要求位置。

D、调整基脚千斤顶使其支顶于垫木和木楔上。然后安装并固定基脚模板。

E、检查模板的位置,如发现有偏差,采用千斤顶进行调整,如偏差过大,则需移走台车,重新定位运行轨道,重新立模。

F、安装并固定堵头板和接缝模板。

G、安放基脚模板,下部紧靠基脚千斤顶下的垫木外侧,上部用木撑使其与边墙模板密贴。

(2)钢筋加工

A、材料要求;带肋钢筋要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光圆钢筋要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的规定。

B、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拟用于工程的钢筋的一式三份工厂试验报告。工厂试验报告要有具有法律资格且能制约制造商的保证人(如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签字,且提供以下资料:轧制钢筋的生产方法;每炉或每批钢筋的鉴定(包括拉力试验,弯曲试验结果);每炉或每批钢筋的物理化学性能。

C、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厂家生产的每60t为一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3个试件,一个试件用于拉力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一个试件用于冷弯试验;一个试件用于可焊性试验。

D、钢筋贮存于地面以上0.5m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上,并要做使其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于大气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的保护措施。

E、所有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均在工地现场内进行。

F、钢筋要按图示的形状尺寸进行弯曲。所有钢筋均采用冷弯。

G、所有钢筋要准确安设,当浇混凝土时,用支承将钢筋牢固地固定。钢筋要可靠地系紧在一起,不允许在浇注混凝土时安设或插入钢筋。

H、环向钢筋需在加工棚先弯制成形,然后搬到待浇筑地段进行绑扎。纵向钢筋与环向钢筋间采用焊接连接,内外层钢筋与架立筋之间也采用焊接连接。

I、钢筋安装完毕后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J、钢筋安装加工时不得损坏防水卷材,如防水板出现划破,需立即进行焊补。

(3)灌筑混凝土

A、 混凝土灌筑采用泵送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方法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B、混凝土对称分层连续进行。

C、采用插入式震动棒进行震捣,台车整体模板周壁有规律的布设浇灌窗口(30cm×30cm),用于混凝土输送泵的泵管及插入式振动棒的伸入,窗口在混凝土浇筑到该标高之前,予以关闭,然后使用下一层窗口进行施工。

D、混凝土施工前,检查防排水系统、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E、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以便观察模板拱架的变形以及在浇筑过程中防排水系统是否有损坏,钢筋骨架是否有变形。

F、在浇筑开始之前,先泵送一部分水泥砂浆,以润滑管道。而后将最先泵出的混凝土废弃,直到排出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质量一致的、和易性好的混凝土为止。

G、泵送混凝土作业,要使混凝土连续不断的输出,且不产生气泡。泵送作业完成后,管道里面残留的混凝土要及时排出,并将全部设备彻底进行清洗。

H、混凝土泵机开始工作后,中途不得停机,如非停机不可,停机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炎热气候不能超过10min。停机时间内要每隔一定时间泵动几次,防止混凝土凝结堵塞管道。

I、当混凝土面超过拱顶时,泵管出口埋设在混凝土面以下,以保证能填满、填实拱顶所有空间。

J、整体式衬砌必需一次浇筑完毕,中途不得停顿,整体式衬砌内不允许存在水平或倾斜的施工缝。

K、有仰拱地段先施工仰拱,并在抑拱施工完毕后立即施工边墙和拱圈,以尽早形成封闭的衬砌断面。

L、衬砌浇筑10~20 h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一般持续7~14d。

(4)二衬质量管理

A、准确测量放样,定出隧道的中心线及标高。

B、按测量定出的中心线和标高,铺设台车运行轨道。

C、台车就位、模板安装后均要进行拉线检查,确保衬砌浇筑后表面平整度在20mm以内。

D、混凝土拌和严格按配合比下料,定时测定砂、石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E、砂、石料使用前均需进行筛分。

F、振捣器窗口布局合理,确保每个地方都能震到,避免出现蜂窝麻面。

G、防水剂按规定添加。

H、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均要制作抗压试块2组和抗渗试块1组。

I、混凝土拆模后要加强洒水养护,养护用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

(5)仰拱、铺底施工工艺

A、仰拱的施工

隧道衬砌采用先做仰拱后做墙拱的施工顺序。

仰拱采用架空道路就地灌注砼的方法,即仰拱底部挖够后,将防干扰平台架设在边墙的下部,支顶运输道路,其下捆扎钢筋灌筑仰拱和仰拱填充,待仰拱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撒出平台恢复运输道路,然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

B、铺底

隧道铺底待衬砌工序施工一段时间后与水沟一同施工。铺底铺设标高通过在已衬砌的边墙上标出路面设计标高线进行控制。

4.6 内部装饰施工

(1)隧道全断面喷涂防火涂料;拱部喷涂浅色(米黄色)防火涂料,边墙(检修道以上5.0m)喷涂象牙白色防火涂料。防火涂料采用隧道专用厚型防火材料,厚度根据具体性能确定。

(2)防火涂料性能要求:砼耐火极限的试验升温曲线采用HC曲线,判断标准为受火2小时后,距离砼底面25mm处钢筋的温度不超过250℃,砼表面温度不超过380℃。

(3)内部装饰的施工工艺

A、砼表面去尘除污;

B、按1~2次喷涂防火涂料达到设计厚度;

C、对防火涂料作抹平处理;

D、均匀涂抹面层涂料1mm。

4.7 隧道路面及其它附属工程施工

主洞水泥砼路面面层厚度为24cm(砼路面采用人工摊铺),其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5.0Mpa。纵缝为施工缝,设置相应的φ16拉杆;缩缝采用锯缝形式。每个洞口各设一道胀缝;紧邻胀缝的三条缩缝设置φ32传力杆,传力杆间距不大于30cm。胀缝均设角隅钢筋补强。每日施工终了,或浇筑砼过程中因故中断浇筑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胀缝或缩缝处。隧道路面的施工安排在全部隧道的二衬施工完成,隧道的铺底接近完成时开始,目的是尽量减少施工干扰。

施工工艺详见 “水泥砼路面板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注意事项:A、路面混凝土严格按设计配料施工,大小碎石分开堆放。B、混凝土浇筑24h后,要及时洒水养护。B、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缝。然后压注填缝料。D、横向缝的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固定于混凝土中,另一半涂沥青,能够滑动。传力杆要与缝壁垂直,且与中线平行,并要与支承体一起安设。E、路面拉毛压槽采用专用工具,并在水泥硬结前做好。拉毛时严禁水泥浆体剥离路面,不得形成水泥渣。

4.8 隧道内施工用水及渗水的排出

本隧道进口位于上坡地段, 出口位于下坡地段,采用自然排水,排水时注意排水沟保持顺畅。

4.8 施工通风及防尘

(1)通风: 采用管路压入式通风方式。

通风系统的布置与使用:A、根据选定的风机,在洞口外30m左右灌筑风机的基础,安装支架和风机。左右洞各设一个通风机。B、根据软风管的安装位置,每隔5m施设一根锚杆用以紧拉铁丝吊装软风管。C、安装风管。风管安设做到平、紧、直。衬砌台车设计时,预留软风管的穿越空间,防止风管缩径、弯曲,影响通风效果。经常检查软风管及接头的质量,发现缺陷时要立即进行修补。D、现场配置专职人员对通风系统进行管理。

(2) 防尘措施:

A、钻孔采用湿式凿岩,严禁干打眼。

B、放炮后及时喷雾、洒水,出碴前用水将石碴及附近岩面淋湿。

C、调整隧道供风风速以排除粉尘。

5 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隧道安全施工必须采取的措施,监控量测除必测项目外,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测项目。详见“监控量测项目及频率表”、“监测项目数量表”及“监测信息反馈程序图”。

监控量测项目及频率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量 测 间 隔 时 间
1~15天 16天~1个月 1 ~3个月 大于3个月
1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每次爆破后进行观察
2 周边位移 1~2次/天 1次/2天 1次/周 1~3次/月
3 拱顶下沉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4 地表下沉 开挖面距量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

开挖面距量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

开挖面距量断面前后>5B时,1次/周

5 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6 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同 地 表 下 沉 要 求
7 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8 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监测项目数量表

序号 细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选测,地表下沉(8个测点) 断面 25
2 选测,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6个测点) 断面 24
3 选测,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4个钻孔) 断面 25
4 选测,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15个测点) 断面 40
5 选测,钢支撑内力及外力(一对测力计) 断面 73
6 选测,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11个测点) 断面 30
7 选测,围岩弹性波测试 断面 4

5.1 监控量测注意事项

(1) 施工前应做好观测准备工作:如设置测点,引入高程控制点,配置必要的人员及仪器。

(2) 在布置测点时应注意在位移量较大的地段将测点布置密一点。

(3) 地表量测与地下洞室各项监测应同步进行,以利于资料的相关分析。

(4) 量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全部纳入竣工资料,备查。

5.2 观测数据的整理

(1) 绘制每一观测横断面沉降槽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2) 绘制每一观测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3) 绘制每一观测横断面最大沉降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图。

(4) 对横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5) 对纵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6) 根据隧道顶部地表沉降及拱顶沉降值对土体内部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7) 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每一断面沉降稳定值。

(8) 根据回归分析数据,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分析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

5.3 在整理资料时,若发现地表位移量过大或下沉速度无稳定趋势时,应停止洞内开挖,对下部结构采取补强措施:

(1) 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或加长加密锚杆,或加挂更凑密更粗的钢筋网。

(2) 提前施作二次衬砌,要求通过反分析校核二次衬砌强度。

(3) 提前施作仰拱。

5.4 在整理资料时,若发现地表下沉速度具稳定趋势时,应据此求出隧道结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最终荷载,以便对结构的安全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5.5 若经过对地表及隧道内的量测数据联合反分析后,发现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系数较大,在经过设计人员的同意后,可对下一段与此地质类型相同的支护参数作适当调整。

6 隧道施工测量与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

(1)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隧道洞外控制复测采用2"级的LeiCa TC1102全站仪。加密导线测量,采用测回法测角,以复测精度联测至主导线点,取平差后的坐标作为最终成果。

(2)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为确保隧道高精度贯通,采用二级导线测角精度进行施测,平均边长150米。鉴于该隧道为直线隧道且长度较短,洞内导线按直伸型支导线形式布置。

(3) 高程控制测量:洞内、洞外高程按四等水准要求施测。

6.2 施工测量

采用全站仪与经纬仪相结合的放线方法。

首先由全站仪精确放出控制隧道方向所需的控制桩位,再由经纬仪依据控制桩位放出放样点位。

6.3作业要求

(1) 测量人员须先培训后上岗。

(2) 洞内联测,应选在阴天,气温稳定,无大风情况下进行。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3~4测回,测距采用对向观测。竖直角两个测回,测距四次,考虑气象改正,投影改正,投影面高度统一采用隧道投影高程。高程测量严格按照《测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往返不同路线进行施测。

(3) 洞内控制测量采用支导线的方式。洞内测量应在洞内施工不影响时进行,并加强通风,保证照明充分,提高清晰度。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采用J2级仪器观测不少于3个测回,测距与洞外部分相同。水准测量要求与洞外部分相同,特别注意视线高度不能太低。

(4) 坚持二级复核制

A、洞内控制点由项目精测队负责布设和施测,平差计算后出精测成果。

B、项目精测队对施工队测量班的放线成果进行随机抽检,且隧道每进尺30米必须进行中线和标高的抽检。

C、洞内首级控制测量采用仪器为:LeiCa TC1102全站仪及相配套的三脚架,反光镜等设备。测角精度2秒,测距2~2PPM。NA2水准仪和配套的铟钢水准尺,精度±1mm/km。

D、测量仪器和设备按国家规定每年送国家授权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合格后使用。

7 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措施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切实做到安全施工,保障职工的生命和施工设备不受损害。把施工安全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摆正并正确处理好施工中安全、质量、进度间的关系,工程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在工程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决服从安全。

7.1 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施工时,需做到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从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纪律教育、安全培训、机械设备的运用与保养等各个方面,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抓好纪律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素质,同时采取奖惩制度,并创造安全、卫生、无害的劳动条件,严格按规定的工序、工艺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7.2 重视目测观察

目测观察内容包括锚杆是否被拉断,喷混凝土层是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有无被压屈现象,隧道是否有底鼓现象等。

目测观察中应特别注意围岩危险性较大的破坏状态和可能引起塌方事故的破坏状态。当围岩变形无明显减缓或喷混凝土层产生较大剪力破坏时,应停止开挖工作,及时采取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围岩。

7.3 洞口段施工安全措施

在隧道洞口段施工时,必须根据洞口附近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等,预估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制定保障洞口段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洞口段开挖在加设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之后再进行。当有坍塌可能时,可先安设长锚杆或管栅等,在其防护下开挖 。

7.4 锚杆施工安全

在锚杆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多因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剥落、坍塌所造成。而围岩、喷射混凝土剥落、坍塌则是由于清理浮石不彻底、凿眼机械的振动、喷射混凝土与受喷岩面粘结不良所造成。为了锚杆施工的安全,应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危险征兆。为防止因地下水的影响使锚固用的砂浆流失,得不到足够的锚固力,从而导致因锚杆滑脱造成的人身事故,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锚杆抗拔力。

7.5 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

(1) 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前,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

(2) 根据喷射方式(湿喷)、混凝土配合比等条件,采用合适的降尘措施,控制空气中粉尘的含量。对从事喷射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 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配带防护用具(胶皮手套、防尘口罩、防护面罩、眼镜等)。

(4) 当拌和机设在洞内时,应对拌和机以及其它机械的迥转部分予以覆盖,防止产生卷夹伤人事故。必要时,应在拌和机所在位置附近设置集尘机,搞好局部空气净化。

(5) 在开始喷射作业前,应由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在喷射时发生因软管破损、接头断开等引起的事故。

(6) 当采用人工喷射时,应配备辅助喷射支架,防止在发生管路堵塞时因喷嘴剧烈振动而引起的危害。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必须先关闭喷射机,在喷嘴前方不得站人。

(7) 在处理管路堵塞时,喷头应有专人看护,以防消除堵塞后,喷头摆动喷射伤人。

(8) 为避免供料、拌和、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建立各工序之间联络信号和联络方法。喷射作业应由班组长按规定的信号、方法进行指挥,防止因喷射手和机械操纵人员联络不佳造成事故。

7.6 格栅施工安全

由于多为大断面开挖,尤其是在进行格栅的顶部连结作业时,高处作业较多,故作业人员应配带安全带。所采用的升降设备(作业工人站立的台车等)应备有扶手或栏杆。

(1) 在搬运过程中,应将构件绑扎牢固,以防发生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

(2) 架设应由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喷射混凝土的情况,防止落石、坍塌引起伤人事故。

(3) 在架设前,应采用垫板等将基础面垫平。架设时,应采用纵向连结杆将相邻的格栅系牢,防止格栅倾覆或扭转。

(4) 当紧固顶部连接螺栓、楔紧格栅时,作业人员应以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平稳、牢固的脚手架上,并需配带安全带,防止发生工人坠落事故。

(5) 对格栅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扭曲、压屈等现象或征兆时,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应使其他人员撤至安全地带,防止因坍塌造成的伤亡事故。

7.7 二次衬砌施工安全

(1) 根据通过模板台车内部车辆的限界,加适当的安全富余量,以确定模板台车内部的净空尺寸。大型车辆在调车人员指挥下通过模板台车。此时,在台车内部作业的人员应回避,不得站在模板台车内部。

(2) 模板台车上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3) 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脚手架上,并配带安全带。

(4) 应防止异物混入混凝土料斗中,当有异物进入料斗中时,首先应使机械停止运转,然后方可取出异物。

(5) 当泵送混凝土的管路、接头发生堵塞时,首先应消除管道中的压力,然后拆卸接头,进行疏通作业。此时,在接头前方(依混凝土压送方向确定)不得站有其他作业人员。

7.8 其它安全要点

(1) 及早修建洞门和洞口排水设施,确保洞口段的稳定。

(2) Ⅱ、Ⅲ类软弱围岩段遵循短开挖、弱爆破、快支护、勤量测、早衬砌原则,加强监控量测,密切注意支护和围岩变化情况,一旦情况异常,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坍塌。

(3) 采用水平钻探加物探的方法,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根据预报地质情况,提前制定方案,及时采取措施。

(4) 对于断层段、岩溶段及其它可能出现突然漏水的地段,在开挖面用水平地质钻机加钻3~5个水平深孔,提前探明情况及放水。

(5) 加强洞内排水和管理,特别是反坡施工地段,备有足够抽水机和备用发电机,及时将水排出,防止淹没或积水长时间浸泡墙基。

(6) 掌子面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说   明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雅居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