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组_湖北某公路隧道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议书

2024-11-21 3点热度 0人点赞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我公司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将立即组织项目经理部人员和机械设备上场。签定合同后,1周内由项目经理带领技术、安全、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物资、办公室等项目经理部人员进入现场展开工作。15天内路基施工队、隧道掘进队的施工人员及其配备的路基土石方施工、隧道开挖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测量仪器设备等到达工地。一个月内隧道衬砌的施工人员及配备的机械设备上场,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1.2 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2.1 设备、人员运到现场的方法

为本合同段调配的设备、人员、材料通过铁路、公路运至工地。施工机械及设备,将从天津市、河北省、湖北省等已完工的工地通过火车、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其中:机械设备采用火车、平板拖车运输,试验设备采用专用车运输,人员乘坐火车到达张家界火车站,然后转乘客车至工地。

1.2.2 主要施工材料的采购及运到现场的方法

1.2.2.1 钢材

本合同段工程所用的钢材,在宜昌等地外购,采用汽车通过现有公路和施工引入干线运抵现场。

1.2.2.2 水泥

经过调查,本合同段附近的宣恩水泥厂、恩施水泥厂或利川水泥厂的产品均能满足工程要求,采用汽车运输至工地现场。

1.2.2.3 砂石料

砂石料利用隧道弃碴在隧道进洞口加工,隧道弃碴主要为石灰岩,石质坚硬,质量好,可满足隧道、涵洞、防护、排水等工程用石料的需要。压碎值均能满足路面规范的要求,可作为各种构造物的圬工用料。

1.2.2.4 油料

油料的供应可在项目经理部进场后,与就近县城石油公司签定供应合同,随施工需要定期运输到隧道洞口。

隧道进洞口设油库一座。

1.2.2.5 炸药

炸药由当地公安部门供应。采用专车,由安全保卫人员监护运输到施工现场。

1.3 拟上场人员计划

根据本合同段特点以及相应的工程数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安排专业化施工队进行施工。在工程中标后,将迅速组织涵洞、路基和隧道施工队伍上场,科学安排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人员。

总体劳动力逐月计划直方图见图1-1。

1.4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主要材料需求量见表1-1。

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水泥、钢材、炸药、油料、砂石料等主要材料的供应计划。主要材料提前一个月提出供应计划,安排组织进场,确保施工需要。

表1-1 主要材料需求量表

材料名称 水泥 钢材 砂石料 油料 炸药
单位 t t m3 t t
需求数量 3920 104 17750 510 55

 

图1-1 总体劳动力逐月计划直方图

水泥逐月供应计划见图1-2。

 

图1-2 水泥逐月供应计划直方图

钢材逐月供应计划见图1-3。

 

图1-3 钢材逐月供应计划直方图

砂石料逐月供应计划见图1-4。

 

图1-4 砂石料逐月供应计划直方图

油料逐月供应计划见图1-5。

 

图1-5 油料逐月供应计划直方图

炸药逐月供应计划见图1-6。

图1-6 炸药逐月供应计划直方图

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1 编制依据及原则

2.1.1 依据

2.1.1.1 湖北省省道椒石线咸丰高乐山隧道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及答疑资料。

2.1.1.2 高乐山隧道参考资料。

2.1.1.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操作规程。

2.1.1.4 现场勘察情况。

2.1.1.5 我集团公司的施工能力,多年的施工经验及可资调用的机械设备。

2.1.2 原则

2.1.2.1 根据业主对本合同段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强化质量管理,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作业循环与劳力组织,搞好工序衔接,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2.1.2.2 合理配置生产资源,运用先进技术装备,做好机具选型配套,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标准化作业。

2.1.2.3 施工中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

2.2 工程概况

2.2.1 工程简介

湖北省恩施州省道椒石公路咸丰城区绕城段高乐山隧道工程位于咸丰县城区西南方,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车隧道,进口里程桩号为K56+332,出口里程桩号为K57+090,隧道轴线走向约700,长758.00m;隧道平面线形为直线,设计纵坡为1.522%的上坡。两端路基接线长542m,总长1300m。

2.2.2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二级公路隧道

隧道总长:758m

隧道净宽:0.75+2×3.50+0.75m

隧道净高: 5.0m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路面基本照明亮度:1.5cd/m2

CO允许浓度:150ppm

烟雾允许浓度:0.009m-1

两边路基接线长:542m

2.2.3 工程地质

高乐山隧道位于杨泗坝背斜北西翼,西距咸丰大断裂1.5km,洞身及周边无断裂构造。场区岩体完整性较好,场区内岩层产状总体倾向北西,隧道出洞口岩层产状为320°∠7°,隧道进洞口岩层产状为320°-330°∠12°-15°,局部有变化。

隧址区地层岩性由上而下为粘性土、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灰色厚层状、中厚层状灰岩及角砾状白云岩及白云岩质灰岩,顶部有少量青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泥质粉砂岩。

粘性土(Qe1+d1):残坡积土,局部夹少量碎石,含少量植物根系。本层主要分布于拟建隧道洞口两端平坦低洼处及洞身两侧缓坡。厚度小于2m。

石灰岩(ε):中一厚层状,少量薄层状,微-细晶结构,质地坚硬,层间结合好,弱-微风化,在出洞口端夹少量钙质泥岩。本层场区均有分布。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Ⅳ类围岩总长406m,占53.6%,Ⅴ类围岩总长352m,占46.4%。

2.2.4 水文地质

2.2.4.1 地表水

场区地表水系仅有距隧道进口端100m余的忠建河,平均流量约4m3/s,历史最高洪水位为725m,远低于隧道设计高程。

2.2.4.2 地下水

场区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其特征如下:

孔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与大气降水紧密相关。总体上隧道场区孔隙潜水富水性差。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由于场区构造变动小,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基岩裂隙水含量小。

岩溶水赋存于场区碳酸盐类岩石溶洞、溶孔中,场区内主要是碳酸盐岩,岩溶水分布广泛,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和裂隙水补给注入为主,渗入为辅。

2.2.5 气象

高乐山隧道位于咸丰县境内,咸丰县年平均降雨量1500.0mm,多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气温37.6℃;极端最低气温-13.0℃。

2.2.6 地震烈度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2年出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图》划分,拟建隧道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3 工程管理目标

2.3.1 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因工受伤事故控制在0.5‰以下。

2.3.2 质量目标

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及国家、交通部湖北省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实现全线创优的质量目标。全部工程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2.3.3 工期目标

本合同段工程安排施工工期10个月,比业主要求工期提前一个月。

2.4 施工组织

2.4.1 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2.4.1.1施工组织机构

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单位计划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行政人员及具有丰富隧道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按项目法组建本合同段工程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四部一室(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设备物资保障部、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下设中心试验室和测量队)分别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物资、行政管理、材料试验与检验、测量等工作,全面保证本合同段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详见投标书附表1“拟在本标段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

2.4.1.2管理职责

2.4.1.2.1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单位对本合同段工程实施组织、指导、协调与监控并对业主负责。

2.4.1.2.2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我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被授权人,在有关本合同段合同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方面以我单位的名义执行一切与此有关的事务。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安全保证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

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质量保证的直接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质量体系活动,确立本项目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满足业主要求,争创名牌工程。组织向业主提供质量依据,处理监理工程师、业主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本合同段工程上的有效运行及对人、财、物等资源的需要。

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文明施工的直接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全面的施工管理,组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并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工期保证的直接负责人,负责按批准的施工计划,全面组织实施,并根据工程进展,适时调整资源配置,确保阶段、整体工期目标实现。

2.4.1.2.3 项目总工程师

对本合同段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负直接技术责任,指导施工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提出贯彻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目标和措施。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具体负责组织对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及经批准后的实施。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验工计价。

对本合同段工程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及时下达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方案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2.4.1.2.4 工程技术部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调度工作;对测量、试验、量测监控等专项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并直接领导。负责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参与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开发新成果。

中心试验室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检验、试验、交验及不合格品的检验控制,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验和混凝土试件的样品采集和测试、检验及质量记录。根据现场试验资料,提出各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土方施工最佳含水量等试验数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负责试验设备的核定、校准及使用管理工作。

测量队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中线、高程控制测量和指导、检查、校核施工队测量班的施工放样工作。开工前做好交接桩以及复测工作,施工中做好中线、高程布点,完工后做好竣工复测及资料汇整交验。

2.4.1.2.5 安全质量部

负责依据安全目标制定本合同段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具体安全措施,并在施工队中认真贯彻落实。组织每周、每月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负责安全检查督促,负责对危险源点提出预防措施,定期对施工队进行安全教育,关键工序提出安全施工防范的技术交底。

依据质量方针和本合同段工程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确保产品在生产、交付及安装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实验状态的标识。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最终检验和实验、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合同段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

2.4.1.2.6 计划财务部

负责对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管理。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施工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领导批准执行,负责验工计价工作。同时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作。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

2.4.1.2.7 设备物资保障部

负责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及制定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办法,检查指导和考核施工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在总部设备物资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参与设备的安装、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参与本合同段工程项目验工计价,对各施工单位的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费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2.4.1.2.8 综合办公室

主要处理项目经理部一切生活、后勤工作,负责党政、文秘、接待及对外关系协调等工作。

2.4.2 劳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见表2-1及文字说明。

2.4.3 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配备

2.4.3.1 主要机械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根据设备生产能力大于进度指标要求,设备功能全面满足工程需要的原则,从我局即将完工或已完工工点选配调入本工程。见投标书附表3“拟投入本标段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表”。

2.4.3.2 主要试验测量仪器

表2-1 劳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组 织 人 数 任 务
局项目经理部 20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协调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合作
进口 隧道掘进队 65 负责隧道开挖、出碴运输、初期支护等
隧道衬砌队 65 负责二次模筑衬砌、铺底、路面、水沟、设备安装及洞门施工
路基施工队 25 负责隧道外接线段路基、涵洞及附属工程施工
劳力合计 155

根据全面满足工程检验、检测及测量的需要,提高检验、检测及测量的精度和速度,配备试验及测量仪器设备。见投标书附表4“拟投入本标段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2.4.4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我局所选调投入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综合其施工能力,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我们安排工程15天的施工准备时间,正式开工日期为2003年6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04年4月10日,总施工工期为10个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2.4.4.1 施工准备阶段。

自2003年5月26日至2003年6月9日,计15天。完成部分施工队伍、机械、仪器设备上场、临时设施布设与施工图审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线路控制桩交接和复测、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和进场材料的试验、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等工作。达到正式工程开工条件。

2.4.4.2 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自2003年6月10日至2004年3月31日,计9个月20天。完成本合同段主体工程。

2.4.4.3 收尾竣工阶段。

自2004年4月1日到2004年4月10日,计10天。完成本合同段工程的修整及竣工文件编制等,全部工程达到验交程度。

进度安排见施工组织设计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施工组织设计表8“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2.5 临时工程

2.5.1 施工道路

本工程属新建二级公路,隧道位于县城边,拟由现有道路引入修建施工便道(长约60m)至进洞口,工程前期使用的机械设备及生活设施、部分材料可由此运抵进洞口,进洞口接线外路基已接近成型,待路基成型后,工程中期使用的大型设备及材料可通过路基直接运抵现场。隧道出口外接线路基可由合同段交接处直接展开施工,不需修筑便道。

2.5.2 施工用电

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农网电源,施工单位通过换接300m高压线至隧道进口。并于隧道进口处建一所10KV变电站,配1台400KVA、1台200 KVA变压器,由变电站统一对洞内外用电设施进行供电。隧道出口段路基土石方施工采用自备电源,配一台75KW内燃发电机。

为防止电网临时停电,拟在隧道进口配备一台12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供应急使用。

2.5.3 施工供水

高乐山隧道进口山体上常年有基岩裂隙水流出可供施工用水,拟在出水口附近修建一容积为200m3的蓄水池,并在比进洞口高50m左右的山坡上修建一100m3高位水池,连接输水管道用高压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抽至高位水池,再经输水管道送至洞内外供施工生活使用。

由于山体裂隙水随季节性发生变化,为防止枯水季节山体渗流满足不了施工用水,采用连接距洞口100m的县城自来水管线,将自来水接引至施工现场以备急用。

输水管路采用Ф80mm钢管,法兰盘加胶垫螺栓连接。

2.5.4高压供风

隧道进口设一个集中空压站,配备三台4L-20/8型电动空压机,敷设Ф150mm无缝钢管作为集中送风管道至洞内作业面,提供施工高压风。

2.5.5 生产生活用房

生产生活房屋包括职工生活用房、办公室、调度值班室、各种材料存放库房等,除材料加工房采用敞式大棚外,其余房屋均采用活动板房或帐篷。

2.5.6 拌合站和预制场

本合同段工程需要砼量较大,为保证砼施工质量,拟在隧道进口设一自动计量砼拌合站,集中供应砼。拌合站配备两台双轴卧式500L砼搅拌机及自动计量装置。

在砼拌合站附近建一砼构件预制场,用于生产隧道水沟盖板及涵洞盖板等砼构件。

2.5.7 砂石料加工场

鉴于高乐山隧道洞轴穿越岩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灰岩,岩石强度高,层间结合紧密,无软弱夹层,可用于改制圬工用料。拟在弃碴场设置一砂石料加工场,通过加工洞内弃碴为需用的砂石料,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2.5.8 施工场地布置

本隧道进口外场地比校宽阔,同时又为本合同段洞外路基接线段范围,故各项临时生产、生活设施都集中在隧道进口处统一布置。布置方式见施工组织设计表4“施工平面布置图”。

2.6 施工方法

2.6.1 隧道施工

本合同段隧道全长758m,属于Ⅳ类、Ⅴ类围岩,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实施全断面一次开挖、光面爆破法,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车无轨运输,初期支护采用拱、墙网喷混凝土并设拱部系统药包锚杆,二次模筑砼衬砌采用曲墙整体式衬砌。

通过现场勘察及业主要求,采用从进口单方向组织施工的方法。

2.6.1.1 开挖

2.6.1.1.1 洞口(含明洞)开挖、进洞方法与步骤

进洞时采用先支护后开挖法施工。洞口仰坡、明洞边坡采用锚杆、喷混凝土防护,明洞挖方在满足机械开挖的条件下,使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装运,人工辅助修坡。不能直接用机械开挖的次坚石采用弱爆破,人工辅助机械装运弃方。

如洞口地质条件较差,则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分步架设钢格栅支撑并设置护拱,实施短台阶双侧壁保留核心土开挖,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快循环的施工方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施工步骤:施工顺序如图2-1所示。

图2-1 洞口工程施工示意图

2.6.1.1.1.1 首先处理危石,并施作洞口边仰坡截水沟①,以截排地表水,截水天沟距边仰坡开挖边缘不小于5m,沟底纵坡不小于3‰。排水沟与天然排水系统相衔接或排入洞口河沟中。

用人工自上而下开挖并修整坡面。开挖形成的坡面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喷混凝土封闭,避免长时间暴露,造成坡面坍塌。

2.6.1.1.1.2 从上至下施作洞外明洞部分(Ⅰ)并进行边仰坡防护②,其标高至上台阶底。

2.6.1.1.1.3 沿外轮廓线,施作L=4.0~5.0m,φ43超前小导管③(其环向间距30~40cm、外露1m)并注浆或施做超前锚杆。

2.6.1.1.1.4 开挖上台阶仰坡脚④,从两侧开挖,宽度不超过1.5m,深度至明暗洞交界处止并喷混凝土封闭岩面。

2.6.1.1.1.5 架立2榀格栅支撑⑤并与超前小导管焊接,其纵向施焊纵向连接筋,使其成为一个稳固的框架。

2.6.1.1.1.6 开挖暗洞上台阶⑥2m,施作系统锚杆,立洞内格栅支撑⑦,施焊连接筋。

2.6.1.1.1.7吊模施作混凝土护拱⑧,开挖洞外(Ⅱ),接立洞口格栅支撑与吊模打混凝土;开挖洞内下台阶,接钢支撑,吊模打混凝土。

如洞口地质条件较好,则直接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做砂浆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等支护手段进行支护。

2.6.1.1.2 明洞与洞门施工

洞口护拱施作后即可施作明洞,其施工顺序为:首先定位放线,衬砌台车就位,绑扎钢筋,整体浇注明洞及2m暗洞拱墙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时拆模,施做明洞防水层。两侧对称回填土并夯实。

在明洞施工完成后,安排合理时间进行防水层、回填、洞门施工。混凝土施工采用组合大模板,集中拌合混凝土,泵送入模。并做好景观设计,同时恢复植被及防排水设施,搞好绿化。

2.6.1.1.3 Ⅳ、Ⅴ类围岩段开挖方法

本隧道为Ⅳ、Ⅴ类围岩,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

Ⅳ、Ⅴ类围岩爆破设计见图2-2。

图2-2 Ⅳ、Ⅴ类围岩爆破设计示意图

2.6.1.2 初期支护

2.6.1.2.1 喷射混凝土

2.6.1.2.1.1施工方法

在喷射混凝土之前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开挖断面进行检验,隧道所有地段均按湿喷工艺施工。施工机械采用湿喷机。

2.6.1.2.1.2 工艺流程

湿式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见图2-3。

水泥 100kg

砂 S×100

石子 G×100

水 W/C=0.45~0.5

投料搅拌 2~3min

湿喷机喷射混凝土

筛网阻止超径石子

气压

0.2~

0.25

MPa

水压

0.4

MPa

图2-3 湿式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

2.6.1.2.1.3 施工要点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大于2.5的硬质洁净砂,粒径5~12mm连续级配碎(卵)石,化验合格的拌合用水。

喷射混凝土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和,配合比及搅拌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

喷射前认真检查隧道边墙拱部岩面,对欠挖部分及所有开裂、破碎、出水点、崩解的破损岩石进行清理和处理,清除浮石和墙角虚碴,并用高压水或风冲洗岩面。

喷头距岩面距离以0.8m~1.2m为宜,喷头垂直受喷面,第一遍施喷时,可将喷头稍加偏斜,角度大于70°。喷射路线按先边墙后拱部,分区、分段“S”形运动,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后一圈压前一圈1/3,螺旋状喷射。

喷射混凝土作业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嘴做反复缓慢的螺旋形运动,螺旋直径约为20~30cm,以保证混凝土喷射密实。同时掌握风压、水压及喷射距离,减少回弹量。

隧道喷射混凝土厚度>5cm时分两层作业,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如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1h后进行,需冲洗第一层混凝土面。初次混凝土喷射先找平岩面。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喷射开挖面附近混凝土时,下次爆破距喷射混凝土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

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采取如下措施:

当涌水点不多时,可设导管引排水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量范围较大时,可设树枝状排水导管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严重时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混凝土。

增加水泥用量,改变配合比,喷混凝土由远而近逐渐向涌水点逼近,在涌水点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附近喷混凝土。

当岩面普遍渗水时,先喷砂浆,并加大速凝剂掺量,初喷后再按原配合比施工。当局部出水量较大时采用埋管、凿槽、树枝状排水盲沟等措施,将水引导疏出后再喷混凝土。

当受喷面局部凹凸不平尺寸大于下述要求时,要先处理后喷射。边墙:D/L=1/6;拱部:D/L=1/8。

式中:

L: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D:喷射混凝土两凸面凹进的深度

2.6.1.2.2 ZW药包锚杆

2.6.1.2.2.1 施工方法

锚杆孔全部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施工,ZW药包安装,人工打入锚杆。

2.6.1.2.2.2 施工工艺流程

ZW药包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4。

2.6.1.2.2.3 工艺要点

锚杆孔开孔前做好量测工作,按设计要求布孔并做好标记,开孔偏差不大于10cm;锚杆孔的孔轴方向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图纸未规定时垂直于开挖面,局部加固锚杆的孔轴方向与可能滑动面的倾向相反,交角大于45°。

锚杆孔深度必须达到施工图纸的规定,孔深偏差值不大于±50mm。用高压风冲洗、清净锚杆孔,确保孔内不留石粉,不得用水冲洗钻孔。

ZW药包采用厂家订购,试验检测合格的产品,在施工中对超过浸泡时间要求的ZW药包做报废处理,ZW药包的干缩率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

2.6.1.2.3挂网

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钢筋网,在锚杆作业完成后铺设,同定位锚杆固

准备药包材料

锚杆制作

施工准备

锚杆孔位放样

 

钻孔设备就位

钻孔角度定位

钻锚杆孔

锚杆孔冲洗

锚杆成孔检查

安装药包

药包材料浸泡

插入锚杆、加垫板拧扣

药包饱满度检查

锚杆抗拔力检查

锚杆竣工验收

图2-4 ZW药包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定牢固且喷射混凝土时不应晃动,钢筋网与受喷面的间隙以3cm左右为宜,砼保护层大于2cm。

2.6.1.3 围岩监控量测

2.6.1.3.1 量测项目:

根据规范的规定,对隧道确定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为:洞外量测及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对净空以及拱顶下沉量测。选测项目为:地表下沉量测、围岩内部变形量测、围岩压力量测、支护及衬砌应力量测、锚杆内力量测等。选测项目根据图纸要求和施工时具体情况以及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选定。量测项目见表2-2。

表2-2 量测项目及要求表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 置 测 试 时 间

洞外量测及洞内观察 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 全长度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及初期支护完成后,每天至少1次
水平相对净空 各种类型收敛计或测杆 根据不同围岩地段5~50m布设两对测点 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前获取。
拱顶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或测杆 根据不同围岩地段5~50m布设一个测点,

2.6.1.3.2 测点密度与量测频率:

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状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一次喷射混凝土前进行,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对初期支护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检查喷射混凝土有无裂损,锚杆有无松动,并做好相应记录。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观察后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类别判定卡。

周边位移量测:量测坑道断面的收敛情况,包括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测点布置见图2-5。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结合本合同段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设计图纸,我们采取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测断面的间距为:Ⅲ级围岩30~40m,Ⅳ级围岩地段20~30m.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增设量测断面。

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测点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一般为0.5~2m,并在下一次爆破循环前获得初始读数。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

图2-5 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图

的读数。

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量测频率见表2-3,实际量测频率从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表2-3 量测频率表

变形速度(mm/d) 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 量测频率
≥5 <1B 2次/d
1~5 (1~2)B 1次/d
0.2~0.5 (2~5)B 1次/2~3d
<0.2 >5B 1次/周

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对特殊地段、特殊部位及不良地质段,都将在原布点密度的基础上,增加布点密度,同时增加测量频率。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及方法见表2-4。

地表下沉量测:主要是进口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点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水准点,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计算出各观测点的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表2-4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及方法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监控手段

及工具

测点布置 量测频率
1~15d 16~30d 1~3月 >3月
1 锚杆内力 电测锚杆、锚杆测力计、锚杆拉拔计 每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3根锚杆
2 地表下沉 水准仪、水准尺 洞口段及浅埋段每50m左右一个断面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周。
3 围岩内部变形 多点位移计 每个代表性地段1~3个量测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10个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4 围岩压力 压力盒 每个代表性地段1~3个量测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20个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5 格栅支撑内力 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 每个代表性地段1~3个量测断面,每个断面1~3对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6 支护、衬砌内应力 各种混凝土内应力计或应变计 每个代表性地段1~3个量测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20个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度要根据围岩类别、隧道埋置深度和隧道开挖宽度而定,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间距50m左右,并且与右线中线位置测点进行联测。洞外地表下沉量测布置见图2-6。量测频率: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

图2-6 地表沉降量测断面布置图

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1(隧道埋深+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围岩松弛范围量测可采用弹性波法或位移法。

当围岩条件差、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破损变形较大时,进行支护结构内的应力及接触应力量测。

各项量测作业均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停止量测作业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2.6.1.3.3 量测数据处理:

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位移及位移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位移及位移速度与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曲线。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量测元件埋设情况和量测资料纳入竣工文件,以备运营中查考或继续观测。

2.6.1.4 二次模筑衬砌

2.6.1.4.1 无钉铺设防水板方法

2.6.1.4.1.1 施工工艺流程

无钉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7。

2.6.1.4.1.2 无钉防水板操作程序

防水板按环进行铺设,将防水板铺设自制简易台架移至作业地段就

防水板剪裁下料

洞外粘结(或焊接)

接缝检查

铺设台架就位

沿拱顶纵向设置气囊

从台架上纵向铺设铁丝

将防水板铺设在台架上

铺设质量检查

放气并取出气囊

降下支撑架

相邻循环接缝处理

悬承铁丝

气囊充气

升起支撑架

图2-7 无钉铺设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位;沿隧道拱顶中心线纵向铺设尚未充气的圆柱形气囊;支撑架上纵向铺设悬承用的φ6圆钢拉丝和8#铁丝;将一个循环长度卷成筒状的防水板置于支架中央,放开防水板使之自由垂落在支撑架两侧;旋转丝杠将支撑架升起,使防水板尽量紧贴隧道壁面;给气囊充气;卸掉上一循环固定悬承拉丝的膨胀螺栓,将上一循环的拉丝露头与本循环的悬承拉丝逐根相连,张拉铁丝将防水板与壁面贴紧,之后将悬承拉丝另一端固定在临时膨胀螺栓上。悬承拉丝定位见图2-8所示。

悬承顺序为先拱后墙、自上而下进行,考虑到拱部受力较大及悬承拉丝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拱顶及两侧拱脚各设2道φ6圆钢悬承;相邻循环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用15cm宽的三合板置于锚喷面与前一组防水板端头作为焊接平面,边焊边沿环向移动三合板,焊接完成后撤出三合板;旋转丝杠下降支撑架,放掉气囊中的空气,取出气囊。

图2-8 悬承拉丝定位图

2.6.1.4.1.3 施工工艺要点

根据开挖方法、设计断面、规范规定的搭接尺寸及一个循环的长度来确定防水板的下料尺寸;将剪裁好的防水板按规范要求进行搭接,然后再焊接成一个循环所需要的防水板;对焊接好的防水板进行抽样检查,合格后将一个循环的防水板卷成筒状待用。

铺设防水板在铺设台架上进行。铺设台架采用结构简单的临时支架,可用万能杆件拼装,也可使用工地现有的材料加工制作。上部采用φ108钢管或槽钢弯成与隧道拱部形状相似的支撑架,用丝杠与台架连接,以便其升降;走行部分采用轨行式。

防水板铺设前,喷混凝土表面处的钢筋头和锚杆头先切除,再用手持砂轮机磨平,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有局部渗水处,应进行处理。

焊接工序与固定工序应紧密配合,一般先焊接,后固定;防水板铺设的搭接宽度为10cm,焊接宽不小于2cm,漏焊、假焊处需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应用同样的防水板焊贴覆盖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固定防水板采用胶热焊接,胶垫与胶垫之间防水层不得绷紧,要保证板面与喷射混凝土密贴。

铺设防水板地段距开挖工作面,不得小于爆破所需要的安全距离,二次衬砌灌注混凝土时,不得损坏防水板;在二次衬砌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板面和底层密贴情况,搭接焊缝质量,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防水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2-5。

表2-5 防水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措施
原材料
1 外观 表面光滑无波纹、无破损及孔洞 有破损及孔洞及时焊接修补
2 抗拉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
3 伸长率 ≥100%
防水板固定
1 固定点间距 符合设计要求,拱部0.5~0.8m、边墙1.0m、底板1.5m 凹凸变化点增加固定点
2 与基面密贴 用手托起塑料板,各处均与基面密贴 不密贴处小于10%
塑料板焊接
1 直观检查 焊缝宽度≮2cm.,搭接宽度≮10cm,焊缝平顺、无波纹、颜色均匀透明、无焊焦、烧糊或夹层
2 充气检查 充气压力0.1~1.5MPa,稳定时间≮1min 压力降低找出渗漏点,焊接修补

2.6.1.4.2 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

2.6.1.4.2.1 衬砌施工工艺

衬砌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9。

隧道衬砌在初期支护完成后适时进行。二次模注衬砌时间应在围岩量测净空变化速率小于0.2mm/d,变形量已达到预计总量的80%以上,且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时方可进行,适时衬砌。

衬砌采用大模板衬砌台车,长12m,见图2-10。

首先对开挖断面和防排水系统进行自检,检验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移动钢模台车就位。

施工准备

初期支护检查

围岩量测反馈信息

安装透水管和铺设防水板

台车就位、安装挡头板

灌注混凝土

拆模养生

进入下一循环

测量放样

混凝土拌合运输

坍落度、强度检验

图2-9 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衬砌台车定位:采用激光准直仪导向。严格控制轨道中心距,允许误差±1cm;台车就位后,先调顶模中心标高,然后由顶模支撑梁上横向丝杆调整台车中线符合要求。最后由侧向丝杠电动调节边模张开度,调整到位后支立挡头板,一定要与岩面密贴,保证混凝土不外流。

混凝土的拌制:由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生产混凝土。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按照配合比拌合混凝土。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采用砼罐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对称浇筑, 控制灌注混凝土的速度和单侧灌注高度,单侧一次连续浇筑高度不超过1m。输送软管管口至浇筑面垂直高度不得超过2m,一般控制在1.5m以内,以防混凝土自落离析。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滑槽;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2h之内,因施工需要留设施工缝,必须征得设计同意,并得到监理认可。允许间歇时间具体见表2-6;捣固选用的振捣器,其频率、

2-10 大模板衬砌台车

振幅、振动速度等参数视混凝土的塌落度及骨料粒径而定;灌注施工采用整环灌注,当混凝土灌至墙拱交界处时,间歇约1小时后接灌拱部,以便于边墙混凝土的沉实。拱圈封顶时,随拱圈灌注及时捣实。

表2-6 混凝土灌注允许间歇时间表

灌注时气温

(℃)

允许间歇时间(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碴及火山灰水泥
20~30 90 120
10~20 135 180
5~10 195

为了加快调换泵管位置速度,节约时间,加工一个三通接头,在两侧各安装一个启闭阀,更换时只要更换部分管道即可。

当混凝土浇至作业窗下50cm时,应刮净窗口附近的凝浆,涂刷脱模剂,窗口与面板接缝处粘贴海棉止浆条,以避免漏浆。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止。既防漏振,致使混凝土不密实,又防过振,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纹离析。振捣时,振捣器不得接触防水层及模板,且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一半。封顶采用顶模中心封顶器接输送管,按从里向外的顺序逐渐封顶。要严格控制灌注混凝土速度,观察顶模变形情况,当挡头板上观察孔有浆溢出,即封顶完成。

拆模: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混凝土试件现场试压达到规范规定强度时,方可拆模。拆模时要谨慎,以免缺棱掉角现象发生。

养生:衬砌浇筑10~20h后开始养生,采用覆盖洒水养生法,养生时间不少于14d。

2.6.1.4.2.2 混凝土衬砌注意事项

复合式衬砌施工时,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必须确保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以下条件时进行: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水平收敛(拱脚附近)小于0.2mm/d,拱顶下沉小于0.15mm/d;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总变形量,已达预计总变形量的80%以上。

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查台车模板中线、高程、仓内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台车及挡头模板安装定位是否牢靠;防水板、止水条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浇筑前对模板进行除锈刷油时,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刷油要适度,如果刷油太多,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油会沿着模板表面上行到衬砌台车顶部聚集起来,拆模后混凝土表面会形成蘑菇云。因此在钢模板刷油后要求施工人员一定用干抹布擦拭干净,防止出现在振捣时由于油上浮聚集在顶部,形成蘑菇云,影响外观质量。

浇筑时一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下落高度,防止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太大产生离析和造成混凝土溅落凝固在钢模上,拆模时出现蜂窝麻面。另外要清理干净钢模表面,不能有任何杂物,避免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质量。振捣时要保证插入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不要让振捣棒紧贴钢模板,防止水泥浆上行,影响外观质量。

要控制振捣速度,振捣时,捣固手将上身探入作业窗内,一手扶在边墙上,一手握振动棒,可以防止漏振和保证垂直插入,距模板不小于10cm,振点间距30cm,模板下部振动时间延长到90s,同时在模板下部内侧用小锤锤击模板。使模板下部汽泡上浮溢出。

基仓灌注砼前要认真清净,表面洒水湿润,铺一薄层(5cm)同标号砂浆后灌注砼,防止“烂根”。

混凝土衬砌采用泵送工艺,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过大则凝固后收缩,使之不能密贴岩面出现孔洞,过小使之难以捣实,出现蜂窝麻面。

2.6.1.5 施工通风与除尘

对独头掘进2.0公里隧道无轨运输施工通风,我局有成功经验.本隧道独头掘进长度只有758 m,拟采用天津88-1型大容量风机配Ф1000毫米软质风管,以压入式通风方式供风。通风设计见图2-11。

除管道通风外,还辅以综合治理措施。一是加强机械废气净化,减少污染源;二是实施水幕降尘,严格按我局已获国家一级工法《隧道施工降尘毒综合治理工法》实施。

2.6.1.6 施工排水

施工中的防排水采取截、堵、防、排综合治理措施。首先按设计做好洞口、洞顶地表的排水沟、截水沟,保证畅通。本隧道为上坡掘进施工,洞内排水仅需随掘进同时开挖两侧排水沟,采用自流排水。

洞内管线路布置见图2-12。

Φ80高压水管

Φ150高压风管

Φ1000软质通风管

高压电缆

照明电缆

1000

单位:mm

图2-12 洞内管线路布置图

2500

2.6.1.7 路面施工

设计路面采用24cm厚不低于5Mpa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基层采用10cmC2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隧道底调平。路面施工于隧道拱墙二次混凝土衬砌完工后,由隧道进口端向出口端组织施工。

2.6.1.7.1 基层施工

施作路面基层前,应认真清除基底浮碴、积水,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先设置横向排水盲沟,再按设计要求施作基层混凝土。基层混凝土施工时,先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后用人工配合振动梁振实刮平。

2.6.1.7.2 砼路面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见图2-13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隧道内水泥砼路面为24cm厚,施工技术标准高,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施工水泥砼面板。

2.6.1.7.2.1 材料

采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品牌水泥;用洁净、坚硬且符合规范规定级配的中、粗砂,碎石应质地坚硬,最大粒径不超过 40 mm,并应符合规定的级配,集料应冲洗干净;水质清洁,无有害物质。除技术要求应符合GBJ97-94的有关规定外,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2.6.1.7.2.2 混凝土配合比

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久、防水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并通过试验加以调整,水灰比不宜超过0.46,坍落度宜在20~25mm范围内,单位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按设计强度提高10~15%确定最后的施工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6.1.7.2.3 钢筋的设置

按设计设置,横向缩缝及胀缝装设传力杆应与中线及路面平行,偏差不应大于5mm。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再加5cm涂一层沥青,并在涂沥青的一端加一个预制的盖套,内留30mm的空隙,填以纱头或泡沫塑料,传力杆支撑装置应在铺筑路面之前装设好,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装设的拉杆亦应在混凝土摊铺前装设好,拉杆采用Ⅱ级钢筋。工程中所用全部的钢筋的设置及绑扎都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2.6.1.7.2.4 混凝土的拌合运输

混凝土在洞口拌和站集中拌和,搅拌运输车运输。

2.6.1.7.2.5 模板

采用240槽钢作为模板。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

2.6.1.7.2.6 混凝土路面的摊铺

采用人工灌筑及摊铺,振动梁振实刮平、抹光机抹面,用槽式滚动压纹机压纹。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止混凝土离析,工地备有可调模板,振动式整平板等人工摊铺的设备和工具。

2.6.1.7.2.7 接缝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28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整个工程范围的平面图,示出混凝土路面内设置的全部接缝的部位。

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只在混凝土作业中断30min时才设置,施工缝的位置应设在胀、缩缝处。设在缩缝处或非胀、缩缝时,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并垂直于中线,按图修筑。当横向施工缝与横向缩缝分开设置时,其距离不小于2.0m。

横向缩缝:横向缩缝应横过路面全宽设置。缩缝的施工方法:采用切缝法。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在规定部位之外,不允许出现任何横向裂缝。锯缝完成后,立即彻底清除所有锯屑和杂物,利用灌入式填缝法,填缝料按图纸规定办理。

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缝槽用填缝料填封。

2.6.1.7.2.8 检测

施工后立即检测路面的抗折强度,纵横缝顺直度,板边垂直度、平整度,相邻板高差,纵坡高程,横坡宽度、厚度、长度、槽深。外观检查: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脱皮、印痕、裂缝、石子外露和缺边掉角现象;路面侧面顺直,曲线圆滑;路面压槽纹理适宜。

2.6.1.7.2.9 养生

混凝土板施做完毕,应及时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在混凝土终凝以后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应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养护期为14-21天,养护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2.6.1.7.2.10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当蔽荫处的气温高于38℃时,不得铺筑混凝土。工程中铺筑的混凝土的温度不应低于10℃或高于32℃。当蒸发率的数据超过0.75kg/h时,需采取防止水份损失的预防措施。

摊铺工作一旦开始,混凝土铺筑工程就不得中断。如果停工时间延续超过30min时,设置施工横缝,需申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距胀缝、缩缝或薄弱面3m以内不得出现施工横缝。

2.6.1.7.2.11 真空吸水施工

为确保砼路面的施工质量。防止收缩裂缝出现,提高表层强度及耐磨性,在摊铺振捣形成后,立即在砼表面覆盖真空吸垫,经过真空产生负压,将多余水分和空气吸出。其施工要点如下:

真空吸水作业前,先铺放尼龙过滤布,布边应距板块边8-10mm。布面拉平,无皱纹,折叠等现象,然后覆盖气垫薄膜,检查密封边是否与砼表面相贴合。

将真空泵吸口用软管与吸垫吸口接通,启动真空泵开始吸水作业。开机的同时要计时、量水、观察和控制泵上真空度值的变化,随时进行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

真空吸水时间要严格控制,并以剩余水灰比来检验真空吸水效果:吸水时间短,效果降低,特别是吸垫接头处吸的水份更少,甚至不可能出现弹簧层。吸水时间过长,则使砼加快初凝,给抹面造成困难,根据我们的施工经验控制在20 min为好。

结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应逐渐减弱,防止在砼内部留下出水道路,影响砼的密实度。

真空吸水作业完成后,用滚杠或振动梁再振一次,以保持表面平整,增强板面强度的均匀性,随后用抹光机抹面,并进行压光等工作。

2.6.1.8 设备安装

为保证隧道结构的正常使用,运营时需要进行隧道照明、供配电、消防布置。施工时应特别控制各种预留洞室及预埋件的位置。随施工进程,及时预留、预埋,防止漏项,确保位置准确无误。为确保总体施工工期和设备安装质量,本隧道衬砌队组织一个设备安装专业分队,从进口段组织施工,统一联线和集中调试。运营设施有:

2.6.1.8.1 照明、供配电设备

隧道内照明、供配电设备均按设计要求预留位置和敷设安装。

2.6.1.8.2 消防设备和监控系统

隧道内消防设备和监控系统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6.2 洞外接线段路基施工

2.6.2.1开挖

2.6.2.1.1 施工准备与基本原则

施工准备:

调查:对线路沿线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为各段路基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采用平行线法测量出路堑的边线、中线,在路堑顶两侧或一侧每5m设一固定桩。在施工中随时检查开挖坡度,严防超、欠挖。

基本原则:

分层开挖,分段施工,土石方开挖时,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于指定地点。开挖土石方均采用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开挖土石方时,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尽量选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或人工不能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施工。

在半填半挖路基段,将自线路中心靠山一侧宽度不小于2m、路基面下1.2m范围内予以挖除换填,采用同基床相同的填料。并设置4%的向外排水坡。

施工时保证路堑坡面平顺,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无凸悬危石、浮石及杂物。

土质路堑机械开挖时,边坡预留20cm厚,用人工开挖修坡。局部凹槽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密实,严禁用土回填。

需设防护的路堑边坡,按要求及时支护,避免长期暴露,造成坡面坍塌。

路堑施工开挖前根据地形情况,做好堑顶截、排水,并根据设计和现场进行天沟、截水沟铺砌,防止渗水,保证边坡稳定。

严格按照设计指定的弃土地点进行弃土,施工时考虑地形以及对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流、交通的影响,确定弃土堆的具体位置与高度。严禁随意乱弃土。

2.6.2.1.2 施工方法

土质路堑开挖:

土质路堑采用逐层顺坡开挖;平缓地面上短而浅的土路堑采用全断面开挖;平缓横坡上一般土路堑采用横向台阶开挖,较深路堑采用分层开挖;边坡较高时要分层开挖,路堑较长时适当开设马口,以增加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施工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

机械开挖必须保证开挖厚度不小于3m,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5m以内。并遵循分段开挖,分层稳定的原则。

石方路堑开挖:

开挖石方时,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均选用机械开挖;机械或人工不能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控制爆破法开挖。

2.6.2.1.3控制边坡平顺性、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土质路堑开挖时,两边坡、底部预留20cm。开挖至预留层时,停止机械开挖,待进行路基基床施工时,用人工突击开挖。

当路堑坡面上出现坑穴、凹槽时,采取勾缝、灌浆、嵌补、支顶等措施防护进行加固。

2.6.2.1.4 有地下水路堑施工

有地下水路堑开挖时,必须做好地面排水,施工场地内,不得存积地表水,软化路基面。施工中,要随时将渗出的地下水排出施工场地,设置渗水暗沟或盲沟。地下水位过高时,采取降水措施

2.6.2.2 填筑

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运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密度、强度及颗粒级配等工程质量标准的检验。尤其是在每层填筑、平整、压实后,及时进行检测,在确定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层面纵横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要求后,再测定密实度和地基系数。

路基填筑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采用“三阶段、四区域、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见图2-14。

2.6.2.2.1 基底处理

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土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施工,特别是浸水路堤、地震液化地基路堤的基底处理。基底处理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基底土密实,地表横坡缓于1:10时,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在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地段,清除路基范围地表草皮后填土夯实。

稳定斜坡上路堤基底,地面横坡为1:10~1:5时,清除草皮;地面横坡为1:5~1:2.5时,自下而上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对基岩上的覆盖层要先清除覆盖层后再挖台阶,随开挖随填筑压实,保持台阶稳定;地面横坡大于1:2.5或基底有松软地层时,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处理。

图2-14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

路基放样

场地清理

基底处理

填料选择

分层填筑

施工防排水

施工技术方案

拆迁、清底

中线、标高复测

边桩、中桩

洒水或晾晒

机械挖运

检 测

原土压实

重型击实标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不合格

合格

检查摊铺厚度

机械碾压

检 测

整平成型

试验室

摊铺整平

原地面为耕土、松土、浮土且厚度不大于0.3m时,将原地面夯压密实;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先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或采取设计要求的地基加固措施。坑、沟、槽用和路堤同样的填料与填筑工艺进行填补夯实,然后平整。

如基底有地下水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采取拦截引排措施,将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采取加固防渗措施,保证不留后患。

利用隧道挖方作为路堤填料,在路堤填筑前,先对填料进行土工试验,以确定其类别、颗粒粒径、塑性指数、含水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不符合,则采取监理认可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填料进行抽检。

2.6.2.2.2 路堤本体施工

基本要求: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面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通过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完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不积水。

测量要求:在路基中心线每200m处设置一座固定桩,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每层填土前做出路肩,在路肩两侧每隔50m(局部加密到每隔20m)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雨季路基上的水及时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本合同段路堤均为填石路堤,填石路堤压实工艺除遵循填土压实的施工程序外,结合填料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要求如下:

填石路堤施工工艺同样采取四区段、八流程。四区段是:填石区、整平区、碾压区、检测区。八流程是:施工准备、填料试验、基底处理、分层填石整平、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整修、边坡整修。

填料的选择与试验:填料按规定进行鉴别试验,依据试验结果选用,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参数;严重风化的软石不能用于路堤的填筑,容易风化的软石不能用于路堤表面,更不能用于路堤浸水部分;填料块石必须达到大型击实试验标准的100%,K30标准≥1.2Mpa/cm。

分层填筑:每层的填筑厚度在50cm左右,填筑石块必须有较好的级配。最大不宜超过填筑层厚度的2/3。填筑时安排好行车路线,派专人指挥卸碴,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

摊铺整平:卸下的石质填料,用推土机整平使岩块之间无明显的高差,大块要解体,以保证碾压密实;整平要均匀,如有不平的地方用人工铺其它合格细料找平。

振动碾压:用压路机配合拖式振动羊角碾压实;碾压时先压两侧,后压中央,轮与轮之间重叠0.4~0.5m,前后相邻区段重叠2m左右,以保证碾压均匀密实。

2.6.2.2.3 预留沉落

填筑路基考虑施工和竣工后路基本体的压缩与固结,路堤填筑应预留沉落量,沉落量按填高的0.2~0.5%提高(高者取大值),路基面按设计加宽。

2.6.2.2.4 检测

采取三级检测制度,即:施工队自检,项目部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建立施工中的实验检测制度,路基检测采用灌砂法,报监理审批后执行。

2.6.2.2.4 路堤填筑基本要求

岩石、渗水土路基面为平面。

2.6.2.3涵洞施工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

施工准备

挖基

砌筑基础

砌筑边墙

盖板安装

板座砼

防水层

附属工程

基底换填

图2-1 盖板箱涵施工流程图

2.6.2.3.1 施工准备

放样:施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准确放出基础位置。对设计确定的涵洞位置、方向、长度、孔径、出入口高程以及衔接关系等与实际地形地貌有无差错,如有差错时,及时与设计、监理工程师联系,必要时进行变更设计。

材料设备:砌筑用石料、砂子在隧道洞口预先加工。

2.6.2.3.2 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放坡1:0.5~1,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或人工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不需基底处理的报检签证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需进行换填处理的基础报检签证后,及时进行分层换填夯实施工,夯实采用电动打夯机,达到基底设计高程报检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2.6.2.3.3 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浆砌片石基础采取挤浆法砌筑,定准沉降缝位置。

2.6.2.3.4 边墙施工

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整体或分段砌筑方式,分段位置和沉降缝位置保持一致,并符合设计。浆砌砌筑按挤浆法施工,严禁灌浆,确保砂浆饱满。

砌筑砂浆采用移动式搅拌机拌制。

片石选用较平整并略加修凿的石块。片石的三向尺寸最薄不得小于15厘米,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选择片石时同一结构材质颜色大致要一致,镶面石应大面平整,大小均匀。砌筑前,石块必须浇水湿润,表面泥土、水锈清除干净。

在砌筑过程中先镶面石,后填腹石,面石与腹石之间相互压茬拉接,砂浆饱满,不得出现空洞。砌筑时砌缝相对均匀一致,保持2~4厘米,三角缝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厘米,两层片石竖缝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8厘米,在砌筑高度大约120厘米时,相对找平一次。勾缝则一律采用平缝。

沉降缝:墙身与基础对齐,对侧两边墙对正,两端面砌体竖直平整,上下层不得错台、倾斜。沉降缝填料采用沥青木条填塞紧密,有弹性,不透水。

为保证灰缝的牢固性和剔缝深度,必须在砌体砌好后3小时内用铁棒将灰缝剔去,深度2cm。墙体养生派专人洒水养护,并用浸湿的草帘、草袋和麻袋加以覆盖。七天内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盖板涵八字墙与边墙同时砌筑。

板座混凝土及帽石施工:模板采用酚醛树脂板,支撑牢固;混凝土现场机械拌合,机械振捣,沉降缝与边墙对齐,中间塞沥青木板。

2.6.2.3.5 盖板施工

钢筋混凝土盖板在由隧道进洞口砼预制场统一预制后吊运至涵位处,采用吊车吊装。

2.6.2.3.6 涵洞防排水

按照设计及《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做好涵洞防水隔离层。

2.7 技术检测和试验手段

2.7.1 检测程序

检测分三级进行,“跟踪检测”、“复检”、“抽检”,分别由工程队、项目经理部、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质检中心实施。检测程序见图2-15。

本工序完工

跟踪检查

工程队实施

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和监理监督

合格

三方确认

复 检

业主质检中心和监理监督

项目经理部复检

下道工序开工

监理和业主质检中心实施

合格

抽检

图2-15 检测程序图

2.7.2 检测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中心试验室,各工程队配试验员。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检验、试验、交验及不合格品的检验控制,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砼试件的样品采集和测试、检验及质量记录。根据现场试验资料,提出各种砼的施工配合比、路基土方施工最佳含水量等试验数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报批准执行;负责工程项目的计量测试工作,并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和试验设备的核定、校准及使用管理工作。

2.7.3 原材料检测和试验手段

2.7.3.1 钢材检测

每批钢筋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并不大于60t。

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带肋钢筋为横肋的高度);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在经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在其上各取一套试样,每套试样各制2根试件,分别做拉伸(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当试样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做第二次试验;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2.7.3.2 水泥检测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复查试验和碱含量检测。

2.7.3.3 砂的检测

自产砂进场时,由试验室提供产品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施工现场按规格分批验收,以4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每验收批至少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及碱含量检验,砂中含泥量应不大于3%,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

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质量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样品产地和名称、代表数量、检测条件、检测依据、检测项目、结论等。

2.7.3.4 碎石的检测

混凝土用碎石进场时,试验室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进场时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每验收批至少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及碱含量检验,其中含泥量应不大于1%,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

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质量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样品产地和名称、代表数量、检测条件、检测依据、检测项目、结论等。

2.7.4 路基检测和试验手段

2.7.4.1 路基填料的选择与试验

填料按规定要求进行鉴别试验,依试验结果选用,并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

严重风化的软岩不能用于路堤的填筑,容易风化的软岩不能用于路堤表层,更不能用于路堤浸水部分。

填料岩块必须达到大型击实仪击实试验标准的100%(大型击实仪即锤重4.5Kg,落高46cm),K30标准≥1.5MPa/cm2

2.7.4.2 路基基底试验检测

路基基底试验检测项目及主要试验仪器设备见表2-7。

2.7.4.3 路堤本体检测

路基每层填筑压实后,及时进行检测,每层填料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进行上层路基填筑。

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先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

表2-7 路基基底试验检测项目及主要试验仪器设备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检测频率 主要仪器设备
1 土质鉴定 各种土质 土工试验仪器设备
2 地基承载力 原位 各段地基 静力压锥仪
3 击实 重型击实 各种土质 重型击实仪
4 压实密度 环刀法 每段6个点 环刀,天平
5 含水率 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 每段6个点 环刀、核子密度仪
6 压实系数K 计算、对标判定 每段6个点
7 比重 虹吸筒法 每段6个点 虹吸筒
8 密度 灌砂法 每段6个点 灌砂筒
9 孔隙率n 计算、对标判定 每段6个点
10 地基系数(K30) 荷载板法 每段2个点 K30荷载板、载重汽车

粗粒土、碎石土的压实质量采用K30荷载板试验法进行检验,检验设备选用配备计算机自动处理系统的K30试验车,达到快速、准确检测的目的。对于细粒土填土压实质量除进行压实度检测外,同时进行K30试验。

2.7.4.4 基床以下粗粒土、碎石土压实质量标准

基床以下粗粒土、碎石土压实质量标准见表2-8。

表2-8 基床以下粗粒土、碎石土压实质量标准表

检测方法 检测指标 质 量 标 准
粗粒土 碎石土
K30荷载仪 测定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容积仪 测定孔隙率n(%) <25 <25

2.7.4.5 基床以下粗粒土、碎石土检测频度

基床以下粗粒土、碎石土检测频度见表2-9。

2.7.5 隧道检测和试验手段

2.7.5.1 隧道开挖检测

表2-9 基床以下粗粒土、碎石土检测频度表

检 测 方 法 检测频度
跟踪检测 复测 抽测
K30荷载仪 每层沿纵向每100米检测2点;中间、边缘各1点,纵向点距不大于60米。 每层沿纵向每500米复检100点,纵向点距不大于60米,横向位置任选。 每层沿纵向每1000米抽检10点,纵向点距不大于60米,横向位置任选。
容积仪 每层沿纵向每100米检测6点;中间、边缘各4点,纵向点距不大于20米。 每层沿纵向每500米复检5点,纵向点距不大于110米,横向位置任选。 每层沿纵向每1000米抽检5点,纵向点距不大于110米,横向位置任选。

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应欠挖,仅在岩层完整、抗压强度大于30MPa,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平方米不大于0.1m2)可侵入衬砌,侵入不得大于5cm。拱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2.7.5.2 锚杆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

2.7.5.2.1 检查项目及标准

锚杆喷射混凝土检查项目见表2-10。

表2-10 锚杆喷射混凝土检查项目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规范规定
2 锚杆拔力(kN) 拔力平均值≥图纸规定值;最小拔力≥0.9图纸规定值 按锚杆数1%,且不少于3根做拔力试验
3 喷层厚度(mm) 平均厚≥设计厚;检查点的60%≥设计厚;最小厚度≥0.5设计厚,且≥60mm 每10m检查1个断面,每3m检查1点,用凿孔或激光断面仪确定厚度
4 网眼尺寸(mm) ±20 用尺量,每10m抽查5个网眼

2.7.5.2.2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无钢筋、铁丝外露现象,锚杆杆体露出岩面的长度不大于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防护的表面平顺、密实,无脱落现象,设置的伸缩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泻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2.7.5.3 衬砌混凝土及隧道中线检测

用仪器量测每50m和需要加测断面处,检验一次隧道的中线、高程、内轮廓(隧道净空),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每隔5-10m采用钻凿孔、电测法或红外光自动扫描测距仪量测一个断面,检查二次模筑混凝土的厚度,确保混凝土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次模筑混凝土的表面平顺美观。

2.7.6 砌体检测

砌体勾缝的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规定,勾缝粘结牢固,缝条整齐;且缝条均匀、光洁。砌体砌缝和位置规定见表2-11。

表2-11 砌体砌缝和位置规定表

序号 项目 浆砌片石(mm) 浆砌块石(mm) 浆砌粗料石(混凝土块)(mm) 检查方法
1 表面砌缝宽度 ≤40 ≤30 15~20 尺量检查
2 每找平一次的砌筑高度 ≤1200 ≤1200
3 每层间竖向错缝 ≥80 ≥80 ≥100困难时丁石上下只能一面有竖缝
4 三块石料相接处的空隙 ≤70 指三块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
5 砌筑方式 一丁一顺或二顺一丁 一丁一顺 观察检查

3.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3.1 总体工程施工顺序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工期要求及施工特点,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控制性工期要求,结合我单位生产能力、施工经验,采取流水作业,交叉施工,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建设单位规定的工期并力争提前。

3.2 隧道工程施工顺序

隧道施工顺序见图3-1

洞口工程

开 挖

出 碴

支 护

防水工程

衬 砌

洞门砌筑

路面、水沟

截水天沟

刷坡及防护

测 量

爆 破

超前锚杆

喷射混凝土

径向锚杆

挂 网

围岩量测

喷射混凝土

设备安装

图3-1 隧道施工顺序流程图

3.3 路基工程施工顺序

路基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配合。配备足够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整平,震动压路机压实。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三阶段、四区域、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四区域: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边坡整修

路基施工四区域、八流程作业程序图见图3-2,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3。

填筑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验区段

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洒水或晾晒

机械碾压

检验签证

路面 整形 边坡整修

四区域

八流程

图3-2 路基施工四区域、八流程作业程序图

施工准备

路基放样

场地清理

基底处理

填料选择

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机械碾压

检测密实度

整平成型

施工防排水

试验室

施工技术方案

拆迁、清表

中线、标高复测

边桩、边坡

压实试验

洒水(晾晒)

))

机械挖运

检 测

原土压实

检查摊铺厚度

重型击实标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不合格

图3-3- 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合格

4.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措施

4.1 安全保证措施

4.1.1 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1.1.1 钻孔安全保证措施

钻孔前,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灯光照明是否良好,保证满足施工规范中要求的最低规定亮度(一般照明系统最低亮度相当于100W白炽灯以6m间隔所产生的亮度,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220V),检查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的岩石,如有松动的岩石及时支护或清除。

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严禁在工作面拆卸修理钻孔工具。

进洞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穿工作服;电工和电钻工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4.1.1.2 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86)的规定,做好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联线、起爆及瞎炮处理。

洞内各爆破作业做到统一指挥,爆破前调度人员通知受影响的相邻工作面人员、车辆撤离到安全距离外,一般距爆破工作面的距离不少于200m。

爆破期间,所有动力及照明电路均断开或改移到距爆破点不小于50m的地点。并加于防护。

当开挖面与衬砌面平行作业时,根据混凝土强度、围岩特性以及爆破规模等因素确定其距离,一般不小于30m。

每日放炮时间及次数根据施工条件明确规定,控制装药与放炮时间。爆破前爆破人员严格检查爆破网络,确保一次起爆。

遇到下列情况严禁装药爆破: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支护;高压水涌出地段。

装炮时严禁携带火种,严禁明火点炮,严禁装药与打眼同时进行。

爆破后立即进行通风排烟,且其相距时间不少于15min,并检查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等,妥善处理后,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爆破后要立即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有无瞎炮,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86)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后再出碴。

4.1.1.3 装碴与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洞内装碴作业的人员、车辆听从统一指挥。运输车辆严禁人、料混装。

机械装碴时,确保隧道断面尺寸满足装碴机械安全限界,并符合下列要求:装碴不准高于车厢;装碴机与运碴车之间不准有人;为确保运碴车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派专人指挥。

车辆行驶遵守下列规定:洞内能见度较差时,车辆起动前进行观察与鸣笛警示;保证驾驶室不搭载其它人员;车辆严禁带故障运行。

车辆在洞内行驶时,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下列规定:不准与车辆机械抢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

卸碴时,检查设备状态符合要求时再卸碴并且要有专人指挥。

4.1.1.4 隧道支护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期间现场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位支护定期检查。在不良地段,每班指定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修整加固。

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喷射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应及时采取加强临时支护的措施。

对洞内围岩和地表布置的变形观测点定期观测,发现洞内和地表位移值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以及地面或洞内围岩、支护出现裂缝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安全处理后再施工。

对未喷锚地段的危石应及时处理完毕,脚手架、防护栏杆、照明设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喷射机械定机、定人、定岗,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持交接班,并作好记录。

4.1.1.5 洞内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通风设备专人管理。通风机运转时,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准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准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采用大直径增强型通风管,以保证提供给隧道内的每一作业人员最少3m3/min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动速度不小于15m/min,二氧化硅粉尘含量小于1mg/m3,开挖作业空间的空气中烟雾的亚硝酸、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有关劳动法规要求的标准。

隧道开挖中使用的柴油机械,在设备排气口安装净化器。隧道开挖中禁止使用汽油或液化石油气的内燃机。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4.1.1.6 洞内防火与防水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区域设置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放在易取的位置并且设立明显标志。各种器材做到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用。

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

在雨季前作好防洪及洞顶地表水的排放措施,防止洪水灌入洞内。

4.1.1.7 洞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系统供电。

保证作业区足够的照明。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等工作。所有的动力线和设置应保持在最佳的绝缘和安全状态。动力线和照明线布置在隧道的同一侧。所有线路架设使用合理、绝缘可靠并将线牢固地固定在隧道壁上,并且不受隧道爆破影响而损坏。

保证洞内电气设备的操作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设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在电器(气)设备外露和传动部分加装遮拦或防护罩。

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应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确认后再合闸。

4.1.2 路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做好各种工程车辆的检修与维护、消除事故隐患,不使用带故障设备;做好司机的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线路沿线临时便道的交通警示设置,杜绝交通事故;施工期间,指派专人负责各种机械设备安全作业范围监督、检查,杜绝伤人事故的发生;特殊路基设置护拦等安全设施。

路堑开挖一定要自上而下分层进行,边坡整修紧跟开挖,确保坡面稳定。石质路堑开挖要认真进行爆破设计,严格报批手续,并按《爆破安全施工技术规程》进行钻爆作业和安全防护。

4.2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规划

4.2.1 隧道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2.1.1 隧道开挖、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时严格按设计方法进行施工,施工中将精心细致地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根据围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钻爆设计参数,使光爆取得最佳效果,超欠挖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锚杆安装前,除去油污锈蚀并将钻孔吹洗干净。锚杆的类型和布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杆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按设计要求对锚杆的锚固力进行抗拔试验。

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钢筋网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钢筋网的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分层、分片喷射,确保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漏筋、空鼓、渗漏水等现象。

4.2.1.2 隧道防排水质量保证措施

防水板的施工必须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和衬砌灌注混凝土前进行,以防损坏。

防水板施工采用“无钉铺设法”,接头采用电热焊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由从事防水施工的专业队伍来完成,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防水板正式铺设前,先进行铺设试验、分析、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制定操作规程,铺设防水板的基层确保坚实、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角、筋头和凹坑或表面起砂现象。确保防水板铺设质量。

透水管、止水带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标准,并严格检测,透水管的位置、间距严格按设计执行。橡胶止水带在施工缝位置处必须保证能较均匀地搭接在两组衬砌之间,严防出现皱曲或扯破。

4.2.1.3 衬砌质量保证措施

衬砌混凝土达到内实外美,光洁明快,直线段平直,曲线段圆顺,无蜂窝、麻面、跑模、烂根,杜绝衬砌后出现渗漏现象;模板缝横平竖直,环节缝、施工缝处理达标。

衬砌采用整体液压钢模台车施工,边顶拱整体浇注。

模板表面灌注混凝土前要保持干净光滑,接缝咬口严密,无漏浆现象,错台不得大于3mm。

挡头板严格按设计衬砌断面用木板正规制作,支立规范牢固,嵌堵紧密;每两组衬砌间的环节缝错台不得大于3mm。

混凝土衬砌中途因故中断时,及时将混凝土扒平且外高内低,成辐射状;续灌前凿除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先铺一层高于原混凝土标号的砂浆。

混凝土灌注至墙拱交接处,间歇1~1.5h,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灌注时,采取分层、水平、对称灌注,振捣器不得触及防水板和模板。

4.2.1.4 隧道工程达到不渗不漏的质量保证措施

隧道衬砌渗、漏水及开裂是隧道质量隐患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隧道施工中,我们将贯彻“以排为主、防、排、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设计要求布设防水板、止水带、导水管等防水设施,并针对具体情况增加防水设施及材料,制定专项施工方法及工艺,成立专项攻关QC小组,解决隧道渗、漏问题。措施如下:

把好光面爆破关:

严格按光面爆破方案设计实施钻爆作业,确保开挖轮廓线表面圆顺。这是搞好隧道不渗不漏的基础。光面爆破搞不好,极易造成拱部回填困难,一旦不密实,易形成水囊;岩面凹凸不平,喷射混凝土难以找平;铺设防水板困难等问题,因而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光面爆破工艺要求,确保光面爆破达到规定效果。

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要求,认真做好初期支护,特别是初期支护背后的回填注浆,做到渗漏水无线流,否则在严重渗漏水处打孔、下管补充注浆,直至符合要求。该项工作务必做到平行作业,分段进行,做好一段,初验一段,否则,将不允许做二次衬砌。

把住喷射混凝土防水关: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复喷方式,第一次喷射封面,挂网后再复喷,并埋入检测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识钢筋,以检查喷设混凝土的厚度。

完成喷射混凝土后,隧道基本实现干燥。局部小渗流处,可以插管补注浆,较大渗流处可以埋管引排至侧沟。

把住防水层施工质量关:

防水层由专业化队伍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透水管及铺设防水板;

必须处理好基面。喷混凝土表面处的钢筋头和锚杆头先切除,再用手持砂轮机磨平,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有局部渗水处,应进行处理。防水板铺设前,防水板按环向铺设,焊接工序与固定工序应紧密配合,一般先焊接,后固定。固定防水板采用胶热焊接,胶垫与胶垫之间防水层不得绷紧,要保证板面与喷射混凝土面密贴。采用无钉铺设、双焊缝焊接的施工工艺。

把好防水层施工接缝质量关,防水板铺设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焊接宽不小于2cm,漏焊、假焊处应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应用同样的防水板焊贴覆盖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加强防水层成品的保护措施:严格按照结构防水设计要求,先设置纵向、环向软透水管,再铺设防水板。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接封焊接质量,避免创伤产生孔洞。铺设防水板地段距开挖工作面,不得小于爆破所需要的安全距离,整体衬砌灌注混凝土时,不得损坏防水层。

严把二次衬砌混凝土防水关:

混凝土在灌注和养生过程中,绝不能改变其水灰比,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降低其防水性能。防水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而掺加的外加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和产品技术资料。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h,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m。捣固选用的振捣器,其频率、振幅、振动速度等参数视混凝土的塌落度及骨料粒径而定;灌注施工采用整环灌注施工,当混凝土浇筑至墙拱交界处时,间歇约1~1.5h,以便于边墙混凝土沉实。拱圈封顶时,随拱圈灌注及时捣实;振捣时,振捣器不得接触防水层及模板,且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一半。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严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前拆模。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严把混凝土施工缝防水关:

做好施工缝的清理,凿除表面浮杂粒和杂物,将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用水冲刷干净。严格控制施工缝间距,环向施工缝间距控制在8~12m。严格控制止水条质量,确保最终膨胀率≥200%。在施工缝设遇水膨胀止水条、分段灌注的变形缝(沉降缝)设止水带,并在内外缘进行嵌缝处理。

4.2.2 路基质量保证措施

4.2.2.1 建立严密的检测制度和可靠的检测手段

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为把对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工作程序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一套工作程序管理制度和专项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进行。

确立可靠的检测手段:为有效地控制压实质量,确保检测结果既准确可靠,又能满足工程进度要求。为此采取多种检测方法。即灌砂法、环刀法、K30载荷板进行对照比选,确定出可靠的实验数据。

4.2.2.2 做好各项试验和测试工作

进场后,首先对本合同段场区的不同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取样,在此基础上,作好以下试验和测试工作:

进行土质分析试验,详细查清场内各种土质的范围和厚度,为施工时采取处理措施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对场区内所有土样进行全面系统的物理性能指标试验和有关力学性能指标试验,以便准确地确定土壤性质和类别,为填筑压实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对场区内各种土样按重型击实标准进行击实试验,准确掌握各种土壤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控制含水量范围和土壤密度数值。

进行路基填筑压实工艺专项试验,应得出:

各种填料碾压遍数与干密度的关系。

含水量的变化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压实区,不同填料含水量的合理范围。

准确的压实技术参数,其中包括:各种填料的分层厚度;各压实区的松铺系数;各压实区不同填料达到压实度标准的碾压遍数;压实机械的合理走行速率;考核确立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经过分析整理后,提出《路基压实工艺试验报告》,报请监理批准,用以指导压实施工。

4.2.2.3 路基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路堤填筑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路堤填筑严格执照“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法施工。各区段流程单独作业,不许交叉作业。

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交接桩和复测控制桩,对主要的中线做好护桩记录。在地形、地质变化处加测横断面、放好施工边界桩,并做出明显标志。

一般路基基底处理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要求处理,对半挖半填的陡坡路堤,按设计文件办理,并作好详细记录。

路基面修整视填筑高度、填料种类、施工压实方法分别确定适宜的沉降加高量。按线路中线和路基宽度挂线修整路拱路肩,使曲线地段肩线圆顺,直线地段肩线顺直。

边坡修整在填筑时,趁压实最佳密度,一次成型,边坡整修与边坡防护结合进行。及时进行坡面圬工防护及植被防护,修建排水系统,使路基稳固,不沉不裂,不冲刷流塌。

路堑施工先做好堑顶截、排、吊水沟,并随时注意检查。开挖区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并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堑顶为土质或软弱夹层的岩石时,天沟及时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保持边坡稳定。堑顶及开挖面排出的水,不得危及附近建筑物、路堤、农田等。

路堑坡面平顺,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无凸悬危石、浮石、碴堆、杂物。边坡空洞及凹槽嵌补,做到嵌体稳固,表面平顺,周边封严。

侧沟的开挖和砌筑,不能随路堑坡脚线任意弯曲,以线路中线路基宽度和标高进行控制,确保直线地段路基肩顺直,曲线地段路基肩圆顺。

浆砌片石或块石砌筑水沟时,砌体厚度、泄水孔位置、间距、伸缩缝位置等满足设计,砂浆饱满,组砌方法正确。

4.3工期保证措施

4.3.1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4.3.1.1 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我们将加强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先进性,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配套合理性,运用网络技术和系统工程原理等新技术,综合分析本合同段工程的技术特点、难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施工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计划可靠、资源配置合理,确保直线工期,实现工期目标。

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组织科学先进的作业线,隧道掘进、二次模筑砼衬砌等主要工序的进度指标进行有效控制,尽量缩短各关键工序的耗时,压缩直线工期,同时兼顾其它工序,保证总体目标工期的实现。

4.3.1.2 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

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本合同段的目标工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进度监控管理,监控的原则为目标明确、事先预控、动态管理、措施有力、履行合同。

施工进度采用如下监控方法:投资指标监控法、形象进度监控法、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及其它有关的工期要求,适时根据工程进展,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工期目标。对关键工序、关键项目强化跟踪指导,跟踪监测。

投资指标监控法: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总的投资计划,编制与施工进度相对应的逐月投资安排计划,比较施工中实际每月完成与计划完成的投资差距,分析差距原因,分析差距产生的分部和分项工程,采取相应的对策,从宏观控制到微观控制,并绘制投资管理控制曲线。

形象进度监控法:

对分项、分部工程编制每旬、每月、每季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中及时掌握实际每旬、每月、每季所达到的形象进度,比较实际完成与计划完成工程量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建立工程管理曲线。

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

及时统计施工中各项实际进度指标,并与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各项进度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指标低于计划指标时,采取调整工序、增加投入等相应措施,确保单项进度指标的实现,实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季、季保总工期;从微观控制到宏观控制。

关键线路监控法: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施工进度网络图,隧道掘进、衬砌施工是本合同段的关键线路,在施工组织上,狠抓隧道开挖、衬砌关键工序,根据工程进展适当调整,实施动态管理,适时调整网络图,采取有效对策。达到关键线路分层次,关键工序保关键点,关键点保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保总工期最终目的。

4.3.2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4.3.2.1 科学配置资源,开展专业化施工

为了确保工期,在队伍组织上,我们将抽调善打硬战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在设备配置上,配备先进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组织大型机械化作业。

4.3.2.2 加强网络计划控制,实行目标管理

应用网络技术和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对工程的重点、难点和控制工期的工序,认真分析研究,抓住关键线路。对施工重点优先安排,加大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确保各关键工序按期完成。使施工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总工期的高效完成。同时,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展多工序同步施工,控制作业循环时间,合理安排作业层次,减少冬、雨季等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利用有利时机加快施工进度。

目标管理是工期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抓住关键线路,分阶段制定工期目标。把工期目标进行分解后,抓具体的各分项目标的实现。

针对工期目标,在施工工期管理上,有针对性的对各阶段目标管理实现责任制,分工负责,逐个目标抓落实,从每时每日抓起,分目标保总目标,防止目标落空。

4.3.2.3 科学组织安排,加强协作沟通

随着施工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分析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合理调剂人力、物力、财力和机械配置,使施工进度紧跟计划。加强调度统计工作,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建立电脑调度中心,加强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减少各道工序间的衔接时间,充分利用有利空间,避免出现窝工现象。

协调好各施工队、各业务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加强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勾通,加强协作配合,为施工提供有力的经济技术保障。理顺上下关系,对施工现场的需求和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避免影响施工进度。

5. 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

5.1 冬季、低温施工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本合同段冬季安排隧道混凝土施工。

隧道贯通后,在隧道进、出口两端挂门帘,防止洞外冷空气流入洞内,以提高洞内气温。

冬季、低温施工时,选用高标号水泥,混凝土拌合必须使用热水,并按规范掺加减水剂、防冻剂等,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能力。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拆模后覆盖蓬布养护。

5.2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配备充足的雨季防汛器材、防雨材料、防护用品、抽排水设备,配备发电机确保供电。

涵洞基础工程、圬工及洞口施工等受降雨影响的项目,雨季来临前,针对工程各自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防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受雨季影响较大,雨季施工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路基填筑,在计划安排上避开暴雨季节施工;路基边沟、天沟、排水沟、侧沟、隧道洞口天沟、洞外生产设施排水沟等雨季前完成,并经常检查清淤,确保流水。

洞外拌合站需覆盖蓬布,并准备好足够的覆盖物,如塑料布等,以供暴雨、大中雨前覆盖砂石料,雨季砂石料需经常测试含水量,及时调整砼、砂浆配合比。

6.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6.1 质量保证体系

6.1.1 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我们将根据合同段工程施工的特点,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从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目标管理保证、生产过程控制保证、质量检查保证、信息管理保证和经济保证等环节入手,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从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工序工艺及技术措施上严格把关,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见图6-1。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总工程师

安全质量监察部

各施工队专职

质检员

各施工队队长

各施工班组兼职质检员

图6-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6.2安全保证体系

6.2.1 安全保证体系

按照“五项”(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原则,突出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包括安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及防行车事故、防火防电防雷击、施工各工序安全、防爆防坍塌、防机械车辆伤害、防高空坠落等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见图6-2。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总工程师

安全质量监察部

各施工队专职

安全员

各施工队队长

各施工班组兼职安全员

图6-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7. 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7.1 岩溶地段施工措施

隧道施工如遇岩溶发育强烈地段,可能出现规模不同的洞穴。为此,施工中宜采取以下措施:

7.1.1 加强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及时了解施工工作面前方的围岩地质状况。发现有溶洞时,应根据地质探测情况,进行研究是超前释放、还是堵排结合的施工方案。

7.1.2 堵填。对已停止发育、径跨较小、无水的溶洞,可根据其与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超前压浆、砼或浆砌片石预以回填封闭。拱部以上空溶洞,可视溶洞的岩石破碎程度采用锚杆加固,加设护拱及拱顶回填办法处理。

7.1.3 跨越。当溶洞较大较深,不宜采用堵填封闭方法或充填物松软不能承载建筑结构时,可采用梁、拱跨越办法,但梁端或拱座应置于稳固可靠的岩层上,必要时用圬工加固。

7.1.4 施工中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溶洞时,为了不使工程陷于停顿,一面用迂回导坑绕过溶洞区,继续进行隧道施工,一面处理溶洞。

7.1.5 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7.1.5.1 在隧道施工前,应对地表进行详细勘察,注意研究岩溶状态,预测可能遇到溶洞的地段。

7.1.5.2 对地表水、出水点的情况要详细了解,地表应进行必要的处理,防止地表水下渗。

7.1.5.3 在掘进时,当凿岩机钻进速度变快时,可能已达到溶洞边缘,应注意观察水情变化及裂隙溶蚀程度,当有所增剧时,应对掘进、支撑、排水等工作加以妥善安排。

7.1.5.4 当达到溶洞边缘、施工各工序应紧密衔接,同时设法探明溶洞的形状、范围、大小、充填物及地下水等情况,据此制定施工自理方案及安全措施。

7.1.5.5 施工中对溶洞顶板要经常检查,及时处理危石。当溶洞较大较高,顶板又较破碎时,应先进行喷射砼加固,必要时设置施工防护架或钢筋防护网。

7.1.5.6 在溶洞充填体中掘进,如充填物较松软,可用插板、插轨法或管棚法施工。如填充物为石块堆积,可在开挖前预压浆加固。

7.1.5.7 在溶蚀地段爆破作业,应尽量做到多打眼、打浅眼,并控制药量。

7.2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主要技术措施或方案

7.2.1环保、水保组织措施或方案

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制定环保措施,项目经理部、队分级管理,并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环保组织机构见图7-1。

环保、水保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部

各施工队专职

环保员

各施工队队长

各施工班组兼职环保员

图7-1 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图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责任体系见图7-2。

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专门负责检查、督促各项环保工作。

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逻辑框图7-3。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员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主动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监

其它有关部门

监督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进行纠正;发现并配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开展环保活动和环保知识的培训;保证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

财务部门保证环保、水土保持工作所需经费;行政部门负责各项后勤保障符合环保、水土保持要求。

环保、水保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各工序、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的具体工作

生产调度负责人

环保水保负责人

工程技术部

设备物资部

劳务管理负责人

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水土保持方案;监督各项环保、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的落实;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合理安排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组织各项环保、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的实施。

保证使用的各类机械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监督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章作业;保证按要求贮存和堆放材料;对有毒有害危险物品严格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再利用。

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培训、考核。

图7-2 环保、水保责任体系图

督与指导。

7.2.1.1 环保、水保技术措施或方案

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影响因素。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规划,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饮用水污染措施;施工活动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的治理措施;施工区和生活区卫生设施以及粪便、垃圾的治理措施;完工后场地清理。

施工计划中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设计、培训、监测、检查等项目,计算环境保护工作的工作量并做出经费预算。

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生活营地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备临时的生活污水汇集设施,保证工地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隧道开挖弃碴、路基开挖多余土方、石方,要严格设计指定地点和范围倾泄,并认真做好弃碴围护,防止淤积河道、耕地、村庄。

7.2.1.2 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事先征得所有者和林业部门的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

主要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并经常洒水,减少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对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撒漏和扬尘。

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备有临时的污水汇集沉淀设施,生产和生活废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才能排放。严禁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排入水域或灌溉系统中。

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及时处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运至经建设、监理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并注意避免阻塞水流和污染水源。

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施工现场设置油料库,库房地、墙面做防渗漏处理,指派专人负责油料的储存、使用、保管,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周围环境。

优先安排电动机械施工,对柴油机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避免漏油污染。

完工后经建设单位批准,及时拆除全部临时房屋和临时施工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并按批准的环境保护措施完成环境恢复,对于临时用地的耕地,应按照标准和要求做好复耕还田工作。

7.2.1.2 水环境保护措施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渠道。

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方准排放。

在农田区施工时,对既有的排灌系统加以保护,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管等,保证排灌系统的完整性。

7.2.1.3 施工噪音控制

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设备底座设置防震基础。采取措施或改进施工方法,如采取消声、吸声、隔声、阻尼或安装隔振装置等措施,使施工噪音达到施工场界环境标准。施工中噪音来源见表7-1。

表7-1 噪音来源表

项 目 内 容
施工噪音 土石方机械开挖、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振捣等
机械噪音 内燃机械和电动机械运转
交通噪音 出入的各种车辆、爬行机械以及行人所产生的声响
摩擦噪音 机械与围岩之间、设备相互配合之间、机械本身摩擦以及劳动工具与作业对象之间摩擦。
人为噪音 锤打敲击、多人喧闹

对噪音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工序控制:在离施工场地内有环境敏感点时,作业中辐射强噪音和强振动的施工机械在夜间停止施工作业;施工组织采用三班制作业,使工人每个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允许工人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

声源控制:选择低噪音设备即对移动性设备,噪音超标的一律不用;对固定式高噪音设备,在选型时严格比较噪声大小;改革施工工艺和设备,即机械尽可能采用液压设备或以摩擦压力代替机械振动;合理布置各种施工工作区和生活工作区,利用距离、隔墙使噪声大幅度自然衰减;高压水管、通风管、道路、电路合理布置,正确安装、固定,减少阻力及冲击振动。

机械控制:出入现场的机械、车辆做到少鸣笛,不急刹车;车辆在等候装渣时待速或停机;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并对与施工无关的人员和车辆加以控制,以避免或减少噪音。

7.2.1.4 振动控制

洞门和路基石方爆破采用先进爆破技术,控制飞石、冲击波、地震波、滑坡、烟尘对周边环境植被的影响和人员伤亡。

机械设置减振设施。

7.2.2 文物保护措施或方案

成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与当地和上级文物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加强对干部职工关于文物保护的教育,增强全员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所有参建人员文物保护的主动性,营造“保护文物、责无旁贷”的氛围,并建立奖惩制度。

本着既对工程建设负责又对文物保护负责的原则,在施工中,如果发现有历史文物、古墓葬、古生物化石、矿藏及地质研究的物品等,立即停工,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文物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办理有关手续。

如发现文物,采取严密的专人看守与保护现场措施,绝不允许人员移动及损坏任何物品。

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必要的其它保护,并将对文物遗迹的各类现场保护情况及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7.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3.1 文明施工目标

工程项目推行全面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达到施工作业规范化,路场平整无污泥积水,物料分类堆码有标识,机车停放整齐有顺序,管线规划布置合理,废水垃圾不乱排,工完料清场地平,确保创建省级文明工地。

7.3.2 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有权责令限期整改、停工整顿和处罚。

施工队成立以副队长为组长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在项目经理部文明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文明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文明施工组织机构见图7-4。

7.3.3 现场管理

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搞好文明施工,展示本合同段工程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工程上场伊始,就把文明施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场内的所有设施严格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布置,做到图物相吻。同时根据工程进展,始终实行全面标准化管理。

在施工现场主要入口设置简朴规整的大门,门旁设立明显的标牌,标

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部部

各施工队专职

文明施工员

各施工队队长

各施工班组兼职文明施工监督员员

图7-4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图

明工程概况、文明施工管理、组织网络、安全纪律、防火须知等。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设施,保证行人安全。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派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长明灯。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生活用房、仓库、料场、以及照明、动力线路等,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

在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的砂浆、混凝土及时清除。

混凝土拌合站及砂石料场地表进行硬化处理。

砂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做到不洒、不漏。

施工现场严禁乱堆垃圾及杂物。在工地现场适当的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并且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

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

7.3.4 现场机械管理

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布置规划固定点停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在拌合站和使用的搅拌机、砂浆机等旁设有沉淀池,不得将污水直接排放。

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等车辆,采取覆盖措施,确保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7.3.5 路基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场地,满足机械及人工施工的要求,施工人员及机械按规划的便道行驶。

建立分段、分区间的工点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挂牌的制度。施工现场设置鲜明周正的标志牌,并标明责任划分(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点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形象进度(本区间工程进度计划、工期安排、实际进度)及质量标准(路基压实度、最佳含水量、应达到的最佳密实度)。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及运行道路施工。保证路堤及路堑边坡整齐、平顺、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卫生良好。

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板报、专栏。认真记录开展的劳动竞赛、QC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各种数据。

7.3.6 涵洞文明施工措施

在工地设置鲜明周正的施工标志牌,字迹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并始终保持良好。包括责任划分牌(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点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形象进度牌(工程简介、工程数量、计划进度、工期安排及实际进度),配合比标识牌(使用部位、标号及施工配合比)

现场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并保持临时道路良好、路面平整、纵坡合理,晴雨畅通。施工场地平整夯实,排水畅通。

钢材、木材及模板等材料按品种、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编制详细的施工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做到材料不积压,不退料,钢材、木材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

7.3.7 隧道文明施工措施

在现场设置隧道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现场平面布置充分利用洞内外现场的自然条件,合理布局,既有利于施工作业,又能确保安全。

严格按确定的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设施,各种材料堆场及机具库设置合理。

保持通向隧道施工场地的道路状况良好,做到晴雨畅通。洞内运输道路平顺、整洁、排水设施良好,并有人定期维护。

建立工地现场挂牌制度,设置鲜明周正的标示牌:责任划分牌(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点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员、质检员、安全员),形象进度图(隧道工程数量、工程简介及进度计划、工期安排和实际完成数量及进度指标),配合比牌(灌注部位、混凝土标号及施工配合比)。

各种材料按品种、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砂石料等分别堆放见方,方便施工,并挂牌说明。贵重物资、装备器材存放于库内,并专库专用,加设明显标志,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现场的机械管理维修、保养、建立机械帐卡,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保持机械状况的良好,机身清洁无灰尘。

机械设备库布局合理、方便施工机械进出,并做到上不漏水、下排水畅通,视线和通风良好。发电机、空压机、拌合机等设备安放合理、整齐、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并有可靠的安全操作规程牌,专人负责。

洞内“管、线、路”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顺直成线。

严格按设计规划要求弃土、弃碴,不乱倒乱堆。

零配件、边角料和水泥袋、包装纸箱等及时收集清运,保持现场卫生状况的良好,做到场容整洁、美观。

经常性安排和组织以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板报专栏等,及时报道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及知识。

7.3.8 生活营地绿化

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和营地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规划和准备各项临时工程时,积极做好绿化规划工作。

 说   明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雅居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