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检测方案

2024-11-21 2点热度 0人点赞

混凝土工程实体检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1设计文件: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工程洽商、设计交底、设计变更。

1.2标准文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J115—2001)

1.3企业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管理手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等。

1.4施工控制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技术交底。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河北区第十四中学扩建示范校工程位于天津市河北区,东起养鱼池路,西至规划体园路,南至水产前街,北至中山北路。主教学楼主体地上五层,由教学楼,实验楼以及图书馆组成,行政楼主体六层,局部七层,主教学楼主体檐高19.650米,行政楼主体檐高22.950米,总建筑面积:33363.1平方米。食堂主体三层,总建筑面积:4115平方米

2.2结构体系:本工程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桩基采用预应力管桩,管桩型号为PC—A400(80),桩长20米。基础垫层为C15素砼;基础承台、地梁、柱为C30砼,基础底板、水池等有防水要求的均为C30S6抗渗砼,±0.000以上主体部分为C30砼,行政楼局部为C35;本工程结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3.各部位混凝土具体情况设计值(表一)

序号 结 构 部 位 截面尺寸㎜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保护层厚度
1 基础 基础垫层 厚100 C15
2 基础承台 厚800 C30 40mm
4 基础地梁 400~800 C30 40mm
5 其它栋号基础柱 600*600 C30
6 行政楼基础柱 C35
7

行政楼1-3层柱梁、板 C35 25㎜
8 行政楼4-7层柱梁、板 C30 25㎜
12 其它1~5层框架柱 600 C30 25㎜
13 其它1~5层框架梁 250~500×350~1050 C30 25㎜
14 其它1~5层楼板 100~160 C30 15㎜
15 其它1~5层楼梯 100 C30 15㎜
16 填充墙圈梁 150~200×180 C20 30㎜
17 填充构造柱 200×200\150×150 C20 30㎜
18
19
20
21
22

4.各部位混凝土实际测定情况(表二)

序号 结 构 部 位 浇筑时间 试块 等效龄期 设计与试压强度比
1 基础

基础垫层
2 基础承台
3 基础地梁
4 其它栋号基础柱
7 行政楼基础柱
8

行政楼1-3层柱梁、板
9 行政楼4-7层柱梁、板
10 其它栋号1~5层框架柱
11 其它栋号1~5层框架梁
12 其它栋号1~5层楼板
13 其它1栋号~5层楼梯
14 填充墙圈梁
15 填充构造柱

5.材料供应计划及试验室情况

5.1材料供应:本工程混凝土一律使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选用天津津达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资质条件满足本工程混凝土强度要求。

5.2试验室:本工程委托天津和平区人防试验室(资质等级为建筑施工企业内二级)进行施工所需的试验工作,其资质和试验室条件满足本工程所需进行的试验项目要求。

6.实体检测项目检测规定及相关要求

6.1检验说明

6.1.1对结构实体进行检验,是在相应的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对重要项目进行的验证性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强度及受力筋位置等质量指标,确保结构安全。

6.1.2与结构实体混凝土组成成分、养护条件相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可作为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6.1.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故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尺寸偏差检查外,还应对结构实体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6.1.4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6.1.5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为不合格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6.2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6.2.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⑵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⑶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⑷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6.2.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级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6.2.3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⑴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 d;

⑵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1.10,也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作适当调整。

6.2.4冬期施工、人工加热养护的结构构件,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按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6.2.2条的规定共同确定。

6.3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6.3.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⑵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3.2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的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6.3.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

6.3.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7㎜;对板类构件为+8㎜,-5㎜。

6.3.5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⑵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量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⑶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6.3.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6.4工程合同及洽商中约定的检验项目(本工程无特殊约定

7.实体检测方法

7.1混凝土强度检验

7.1.1各结构部位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数量见表二记录。

7.1.2同条件养护试件放置于每楼层柱根处,并用钢筋笼子盛放以保证试块完整性和温湿度的同一性。

7.1.3各结构部位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的等效龄期见表二记录。

7.1.4各结构部位同条件养护试件设计强度与试验试压强度的比值见表二记录,合格比值应小于或等于1.1。

7.1.5若同条件养护试件出现丢失、遗漏、破损及数量不足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方法如下:

⑴每一结构部位测区定为10个,相邻两个测区的间距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结构部位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小于0.5m且大于0.2m,测区面积小于0.04㎡。

⑵测区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⑶测区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均匀分布。在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避开预埋件。

⑷检测面为混凝土表面,并清洁、平整,不能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能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⑸对弹击时可能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要进行固定。

⑹结构或构件的测区要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要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⑺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⑻测点要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应小于20㎜;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小于30㎜。测点不应放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⑼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表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⑽碳化深度值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除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

7.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7.2.1各结构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设计值见表一(悬挑梁及悬挑板抽取数量请监理、甲方共同确定)。

7.2.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采用非破损方法(保护层厚度测定仪)并用局部破损方法(局部开槽钻孔)进行校准,测定后及时补孔。

7.2.3保护层厚度测定值的合格程度按规范有关要求执行。

 

雅居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