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 程 概 况
**河12万千瓦煤层气电厂工程,位于**煤业集团所属赤河矿附近,即沁水县加丰镇-沁水煤田东南的腹部,煤层气储量约402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18亿立方米。该电厂利用寺河矿井下抽放煤层气为燃料发电,采用燃气发动机发电机组、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燃气发动机是通过空气和经预处理的煤层气混合气体加压,点火爆燃做功,推动活塞移动,曲轴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燃气发动机高温尾气导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发电机发电。
由于燃气发动机组单台机组功率较小,本项目用5台CATERPILLAR-G3520C燃气发动机的尾气进入排气母管导入一台EGS6.33-2.5/400 NSV型余热锅炉,3台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母管引入一台N3-2.35型蒸汽轮机。本电厂全厂设置四个单元厂房。每个单元厂房安装一套由15台G3520C燃气发动机、3台余热锅炉和1台蒸汽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装置。每个单元厂房的发电容量为30.105MW。
第二章 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 总体施工部署
施工总体部署的合理与否,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依据我公司丰富的大型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大面积同时施工的特点,决定成立专业配套齐全的项目经理部作为指挥管理机构,并将整个工程划分为燃气发动机(含蒸汽轮机)、余热锅炉、煤层气加压站及管道、电气系统、热工系统五个施工区,由五个安装项目分部实施。各安装项目在项目经理部的统筹管理下实现各种资源共享,相互补充,积极推进本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各种管理目标的实现,其具体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第二节 项目经理部组织架构
1.项目施工管理架构
项目总指挥: 石高佩
项目副总指挥: 孙继明
项目技术负责人:石高佩(兼)
设备安装施工员:吴进才 张云祥 倪 磊
电气仪表安装施工员:陆桂龙 孙德均 李益新 王 宁
安装劳务人员(主要):唐宝华 咎海忠 徐长玉
冯建国(起重)
专职安全员:冯建国
质检员:张武恒
材料员:朱培清
计量员:朱培清(兼职)
2.项目安全管理架构
项目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石高佩
副 组 长: 孙继明
专职安全员: 冯建国
组 员: 吴进才 孙德军 张云祥 倪 磊 徐长玉
陆桂龙 孙德均 李益新 王 宁 唐宝华 咎海忠
3.项目总指挥工程管理业绩
姓 名 | 石高佩 | 性 别 | 男 | 年 龄 | 41 | |||||||
职 务 | 项目经理 | 职 称 | 工程师 | 学 历 | 大学 | |||||||
参加工作时间 | 1989.8 | 从事项目经理年限 | 1993-2004 | 项目经理级别 | 一级 | |||||||
已完成的工程项目情况 | ||||||||||||
建设单位 |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MW) | 开、竣工日期 | 工程质量 | ||||||||
常州常新发电有限公司 | 常州常新调峰电厂 | 1×30 | 1993 | |||||||||
武进亚能热电有限公司 | 亚能热电厂 | 1×50 | 1996.3~1997.5 | 被电力部评为优质工程 | ||||||||
镇江发电有限公司 | 镇江电厂一期 | 2×135 | 1998~2000 | 获扬子杯奖 | ||||||||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 | 自备热电站 | 1×50 | 2000.10~2002.1 | |||||||||
武钢中天集团三期 | 自备热电站 | 2×50 | 2002.4~2004.8 |
第三章 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3.1项目总指挥、常务副总指挥岗位职责
1) 认真贯彻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 负责履行工程合同,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2) 确定项目经理部质量要素职能的分配, 制定并落实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
3) 组织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执行质量奖惩制度;
4)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
5)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进行控制和管理, 并负全面责任;
6)对工程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负责对分包方的管理工作;
7)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定期的质量分析,参加公司的各项质量活动,落实不合格项整改,组织实施纠正和/(或)纠正/预防措施;
8)组织实施公司下达的服务内容。
3.2项目副总指挥岗位职责
1)自觉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执行项目经理的有关决定。
2)认真贯彻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 协助项目经理履行工程合同,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3) 协助项目经理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4)汇总上报项目劳动力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包括计量器具在内的设备供应计划及月报工作量。
5)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的服务工作。
6)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定期的质量分析,参加公司的各项质量活动,落实不合格项整改。
3.3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和理解合同要求,为履行合同提供技术保证;
2)参与组织图纸会审并做好记录,督促并协助施工员做好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
3)负责工程质量计划及关键过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并贯彻实施相关施工方案。
4)参与制订项目工程的进度计划、劳动力用工计划、设备计划并监督实施。
5)负责解决工程中碰到的技术疑难问题。
6)组织工程的单体调试和试运行工作。
7)参与工程的不合格评审,落实纠正和或纠正措施。
8)根据工程进展汇总工程各项培训要求上报项目部。
3.4 施工员岗位职责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本专业的质量、进度、安全等负责;
2)参与编写项目质量计划及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并贯彻实施;
3)按设计图纸、会审记录、质量计划、操作规程、验收规范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分清;
4)负责本专业质量的检查,填写整理工程质量记录;
5)对不合格过程进行标识、记录、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或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并对不合格过程进行处理;
6)制订一般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7)编制本专业工程资源计划,报项目经理;
8)协助对进货的检验和验证;
9)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订成品保护措施;
10)按回访工作计划实施服务;
11)使用合适的统计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3.5质检员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规程规范, 监督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
2)检查项目施工安装记录,组织工程质量自检自评工作;
3)组织项目有关人员对物资进行检验和试验;
4)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5)参与工程最终检验和试验工作;
6)跟踪检查不合格物资和不合格过程的处理, 对工程质量问题行使否决权;
7)负责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配备情况的查核;
8)参与项目质量分析会,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9)协助项目施工员选择实施合适的统计技术,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6安全员岗位职责
2)做好新工人和转岗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
3)参加公司安全检查活动,对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对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行为具有否决权;
4)指导项目班组的安全工作,并督促工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5)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发生安全事故, 做到" 三不放过",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分析、处理。
7)对有关部门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意见,要督促责任人整改,及时反馈休息,并做好各种记录;
3.7无损检测技术员岗位职责
1)负责项目工程无损检测方案的编制;
2)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缝质量等级;
3)整理无损检测资料;
3.8焊接技术员岗位职责
1)编制焊接工艺卡;
2)检查并保证焊工持证上岗及焊工合格项目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3)指导焊接作业,监督焊工按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工艺卡进行施焊;
4)对现场焊接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参与处理焊接技术问题;
5)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3.9保管员岗位职责
1)负责工程物资的入库、贮存、发放工作;
2)负责对物资进行进货检验、填写入库记录和验收记录并进行产品的标识;
3)负责对顾客提供的物资进行验证、标识,并做好记录;
4)负责焊材的验证、验收、保管、烘烤、发放、回收工作;
5)妥善保存物资的合格证、质保书、材质证明等技术资料;
6)建立物资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3.10设备员岗位职责
1)负责项目工程设备的管理工作,执行公司设备、工具管理制度;
2)建立设备、工具的台帐、卡片,负责设备、工具的租赁和借用;
3)做好设备、工具的验收保管工作;
4)收集整理各种设备、工具的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及时上报;
3.11计量员岗位职责
1)根据项目工程检测的要求,配备与之相适应的且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
2)确保项目中使用的检测设备在周期检定范围内使用;
3)建立项目检测设备台帐,做好检测计量设备的保养、保管、借用工作;
4)对使用计量器具的员工应宣传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操作规程等知识;
第五章 项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5.1质量方针:创精品工程,提供一流服务。
5.2质量目标: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100%;安装优良率≥96%;杜绝重大不合格项。具体分解为:
目
标 分 解 值 |
目标值 | 责任人 | |
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优良率≥96% | 石高佩 孙继明 吴进才 陆桂龙 | ||
杜绝重大不合格项 | 石高佩 孙继明 吴进才 陆桂龙 | ||
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 热力系统一次验收合格 | 吴进才 张武恒 张云祥 倪 磊 | |
电气系统一次验收合格 | 陆桂龙 孙德均 李益新 王 宁 | ||
热工系统一次验收合格 | 陆桂龙 孙德均 李益新 王 宁 |
5.3项目质量职责分配表
标 准 要 求 | 职 能 岗 位 | |||||||
项目总指挥、常务副总指挥 | 项目副总指挥 | 技术负责人 | 施工员 | 质检员 | 安全员 | 材料员 | 资料员 | |
4.1总要求 | ★ | △ | △ | △ | △ | △ | △ | △ |
4.2.1总则 | △ | △ | ★ | △ | △ | △ | △ | △ |
4.2.2质量手册 | ★ | △ | △ | △ | △ | △ | △ | △ |
4.2.3文件控制 | △ | △ | △ | △ | △ | △ | △ | ★ |
4.2.4记录控制 | △ | ★ | △ | ★ | △ | △ | △ | △ |
5.1管理承诺 | ★ | △ | △ | △ | △ | △ | △ | △ |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 | △ | △ | △ | △ | △ |
5.3质量方针 | ★ | △ | △ | △ | △ | △ | △ | △ |
5.4.1质量目标 | ★ | △ | △ | ★ | △ | △ | △ | △ |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 △ | ★ | △ | △ | △ | △ | △ | △ |
5.5.1职责、权限 | ★ | △ | △ | △ | △ | △ | △ | △ |
5.5.3内部沟通 | ★ | △ | △ | △ | △ | △ | △ | △ |
5.6管理评审 | △ | ★ | △ | △ | △ | △ | △ | △ |
6.1资源提供 | ★ | △ | △ | △ | △ | △ | △ | △ |
6.2.1人力资源 | △ | ★ | △ | |||||
6.2.2教育培训 | ★ | △ | ★ | △ | △ | △ | △ | △ |
6.3基础设施 | △ | ★ | △ | △ | △ | |||
6.4工作环境 | △ | ★ | △ | △ | ★ | |||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 △ | △ | ★ | △ | ||||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 | ★ | ★ | △ | △ | |||
7.4采购 | △ | ★ | ★ | |||||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 | ★ | △ | ★ | △ | |||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 △ | △ | ★ | ★ | △ | |||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 △ | ★ | △ | ★ | △ | |||
7.5.4顾客财产 | △ | ★ | △ | ★ | ||||
7.5.5产品防护 | △ | ★ | △ | ★ | ||||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 | ★ | △ | ★ | ||||
8.1测量、分析和改进 | △ | ★ | △ | △ | △ | △ | △ | △ |
8.2.1顾客满意 | ★ | △ | △ | ★ | △ | △ | △ | |
8.2.2内部审核 | △ | ★ | △ | △ | △ | △ | △ | △ |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 △ | △ | △ | △ |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8.3不合格品控制 | △ | ★ | △ | ★ | △ | |||
8.4数据分析 | △ | ★ | △ | △ | △ | △ | ||
8.5.1持续改进 | ★ | △ | △ | △ | △ | △ | △ | |
8.5.2纠正措施 | △ | ★ | △ | △ | △ | △ | △ | △ |
8.5.3预防措施 | △ | ★ | △ | △ | △ | △ | △ | △ |
注:“★”为主要职能;“△”为相关职能
- 余热锅炉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顺序
技术交底 | 施工准备 | 基础测量 |
表阀检验与试验 | 钢架、汽包安装 | 设备清点 |
对流管束安装 | 空气预热器软水加热器安装 | 水压试验 |
.
筑炉保温 | 电气仪表安装 | 附属设备管道安装 |
设备单机运行 | 烘、煮
炉 |
48小时试运行 |
竣工验收
交付使用 |
第二节 安装方案
1.设备开箱清点检查
- 设备开箱应由设备材料负责人会同锅炉厂代表,甲方代表共同进行。
- 设备的清点检查,应根据锅炉厂提供的供货清单进行。
- 清点时,应核实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必要时应对照设备图纸进行。
- 检查设备的外观质量和实物尺寸,如发现缺陷、损伤、锈蚀,尺寸不符及数量短缺等情况时,填写《设备开箱记录表》,并进行研究和处理,必要时协助建设单位与锅炉厂交涉。
- 收集整理设备的零件、备件、出厂合格证和其他技术文件资料,并专人妥善保管。
2.基础验收画线: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纵横线和轴线的坐标位置 | ±20 | ||
不同平面位置因(包括柱子基础面上预埋钢板) | 0~-20 | ||
平面的水平度(包括柱子基础面上的预埋钢板或地坪上需安装锅炉的部位) | 5 | ||
10 | |||
外形尺寸 | 平面外形尺寸 | ±20 | |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 0~-20 | ||
凹穴尺寸 | +20~0 | ||
预埋地脚螺栓孔 | 中心位置 | ±10 | |
深度 | +20~0 | ||
孔壁垂直 | ±10 | ||
预埋地脚螺栓 | 顶端标高 | +20~0 | |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 ±2 |
1)检查由土建施工人员提供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a.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b.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c.基础结构外形尺寸、标高检查记录;
d.竣工图(包括设计变更);
e.沉降观测记录。
2)会同甲方代表、土建施工人员和锅检部门检查基础尺寸
- 核对基础外形尺寸;
- 核对纵横基准线、预留孔、预埋件的相对位置;
- 核对基础标高;
- 核对预留孔、预埋件的规格是否正确;
- 检查基础表面有无裂缝、蜂洞、剥落、裸筋现象,如有视其严重程度和所在部位重要程度进行妥善处理。
3.钢架安装:
1)钢架安装前,应按照施工图清单构件数量,并对柱子、梁等主要构件进行检查,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主锅筒标高 | ±5 |
锅筒纵向和横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线水平方向距离 | ±5 |
锅筒、集箱全长的纵向水平度 | 2 |
锅筒全长的横向水平度 | 1 |
上、下锅筒之间水平和垂直方向距离 | ±3 |
上锅筒与上集箱的轴心线距离 | ±3 |
上锅筒与过热器集箱的距离、过热器集箱之间距离 | ±3 |
上、下集之间的距离、集箱与相邻立柱中心距离 | ±3 |
上、下锅筒横向中心线相对偏移 | 2 |
锅筒横向中心线和过热器集箱横向中心线相对偏移 | 3 |
- 安装钢架时,先根据柱子上把架和柱头标高在柱子上确定并画出1m标高线。成排同侧的钢柱先在地坪面上组装好,然后进行整体吊装,这样确保钢架安装的精度;
- 找正柱子后,应按设计要求将柱脚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焊缝应均匀、饱满。
- 平台、撑架、扶梯、栏杆柱和挡脚板等应安装平直,焊接牢固,栏杆柱的间距应均匀,栏杆接头焊缝处表面应光滑。
4.锅筒安装
1) 筒必须在钢架找正固定后,方可吊装就位。不是由钢梁直接支持的锅筒,应设置牢固的临时搁架;
2) 就位找正锅筒、集箱时,应根据纵向和横向安装基准线和标高基准线对锅筒、集箱中心线进行测量,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 锅筒、集箱就位时,应按其膨胀方向预留支座的膨胀间隙,并应临时固定。
5.对流管束安装
1)将上下部锅筒根据图纸尺寸、标高安装到位,并加以临时固定。
2)对流管束根据图纸尺寸在地面平台1:1放大样图,并进行逐个编号。
3)对流管束应按设计要求,从中间开始间隔焊接。
4)对流管束安装结束后做通球试验,通球试验安排专人负责,并有甲方代表参加。通球合格后,采取措施立即封闭手孔、人孔,并做好记录;
6.水压试验:
1) 水压试验前,应将水位计、压力表等附件安装到位,汽包上安全阀的法兰加盲板封堵,所有排污管道安全完毕,以便试验结束后排水;
2) 水压试验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有防冻措施;
3) 水压试验时,锅炉上必须安装不少于两块经过校验合格的压力表,锅炉本体试验压力为2.45*1.5=3.14MPa;
4) 先将锅炉充满水,待排尽空气后,关闭放空阀。初步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再缓慢升压。当压力升到0.3~0.4MPa时进行检查。当水压上升到额定工作压力2.45MPa时,暂停升压,检查各部分,应无漏水或变形等异常现象。然后关闭就地水位计,继续升到试验压力3.14MPa,并保持20分钟,其间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最后回降到额定工作压力2.45MPa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保持不变,金属壁和焊缝上无水珠和水雾,水压试验即为合格;
5) 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将锅炉内的水全部放尽;
6) 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办理签证,检验报告应存入锅炉技术档案。
7.筑炉保温
1)筑炉前应对设备安装工作进行下列检查,并在锅炉水压试压合格。
a.凡对筑炉工作有影响的临时设施应全部拆除;
b.炉墙周围的人孔门、看火门、吹灰器、穿墙管等必须配齐,再砌置到相应位置时准确安放。
c.管件的挂钩、托架安装结束。
d.检查核对筑炉用的耐火砖、红砖及硅藻土砖的型号、数量、分类堆放,使用时切勿搞错;
e.保温前,应清除设备和管道表面的油垢和缺陷;保温材料的材质和厚度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f.对铺设于炉膛部位的管子平整度及管子间距检查合格;
2)炉墙砌筑
a.本锅炉炉墙为中型炉墙,炉墙砌筑应符合《工业炉砌筑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b.砌砖时断砖应使用专用工具或机械,不得使用手锤直接断砖,炉墙中的耐火砖不得使用1/3及以下的断砖;
c.砌砖时留岔一般应是台阶形,不允许留垂直和齿形的接口;
d. 砌砖时灰缝必须错开并压缝,上下不得有垂直通缝;多层砌砖不得有里外通缝,所有砖缝的灰浆必须饱满均匀。
8. 烘煮炉及48小时试运转启动方案:
1) 本工程烘炉采用火焰烘炉法,时间为12天,前3天采用木材烘烤,自然通风,以后逐渐加煤,煤木混合烘炉3天,最后6天采用原煤,采用机械通风;
2) 烘炉点火前将锅炉水位控制在低水位线上,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和疏水阀,关闭其余阀门;
3) 火焰应设置在炉膛中央,烘烤应均匀,不应时断时续,用调节阀和添加木材控制炉温,3天后转入加煤烘烤,用调节送风量和控制木材或给煤量控制炉温,升温为第一天不超过50℃,以后每天升温不超过20℃烘烤,最后烟温不超过220℃;
4) 烘炉过程中要定期转动炉排,防止烧坏炉排;
5) 经常观察水位,以免发生缺水事故,注意维持炉膛负压,对锅筒、集箱等膨胀指示、烟气温度、炉墙等情况定时检查,一经发现及时处理,并每小时将观察到的烟气温度和其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6) 绘制烘炉升温曲线;
7) 在烘炉末期,当过热器两侧墙粘土砖与绝热层接合处的温度达到100℃时,即可进行煮炉;
8) 煮炉用药采用NaOH和Na3PO4,其用药标准分别为3~4kg/m3、2~3kg/m3;
9) 药品加入前均需配制成浓度小于20%的溶液,加药时应将锅炉的水位降到低水位,药液不得进入过热器内;
10) 药品的加入,宜用加药泵加入,如无条件时,可在汽包备用阀加入;
11) 煮炉时间为2~3天,煮炉的最后24小时使压力保持在额定压力的75%;
12) 煮炉期间,应定期从锅筒和水冷壁下集箱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当炉水碱度低于45mol/L时,应补充加药;
13) 煮炉结束后,应交替进行持续上水和排污,直到水质达到运行标准,然后停炉排水,冲洗锅炉内部和与药液接触的阀门,并应清除锅筒、集箱内的沉淀物,检查排污阀,无堵塞现象;
14) 煮炉后检查锅筒和集箱内壁,其内壁无油垢,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无锈斑即为合格。
15) 锅炉烘炉、煮炉合格后,进行严密性试验。先升压至0.3~0.4MPa,并对锅炉范围内的法兰、人孔、手孔和其他连接螺栓进行一次热态下的紧固。继续升压额定工作压力2.45MPa,检查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和垫料等处的严密性,同时观察锅筒、集箱、管路和支架等的热膨胀情况。
16)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所有安全阀逐个进行最终调整,调整后的安全阀立即铅封;
17) 安全阀调整后,锅炉带负荷连续试运行48小时,运行正常即合格。
第三节 吊装方案
1 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1) 作业人员的质量。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经安全考试,成绩合格,体验合格,特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机械现场进行负荷试验,仪器,仪表校验合格。
3)吊车停放场地,回填土分层夯实,再铺设块石,上铺碎石子。
4)大件吊装前所有组合件必须验收合格。
5)锅炉基础划线结束,并经四级验收。
2.吊装机械、工具、材料配置。
序号 | 机 械 工 具 名 称 | 规 格 型 号 | 单 位 | 数 量 |
1 | 汽车吊 | 25T | 台 | 1 |
2 | 汽车吊 | 10T | 台 | 1 |
3 | 液压千斤顶 | 5-15T | 只 | 2 |
4 | 手拉葫芦 | 1T | 只 | 4 |
5 | 手拉葫芦 | 2T | 只 | 4 |
6 | 手拉葫芦 | 5T | 只 | 4 |
7 | 大锤 | 12P | 把 | 2 |
8 | 小锤 | 2P | 把 | 6 |
9 | 卷尺 | 30M | 把 | 1 |
10 | 卷尺 | 5M | 把 | 6 |
11 | 线锤 | 只 | 4 | |
12 | 水平尺 | 把 | 6 | |
13 | 卸克 | 10.7T | 只 | 10 |
14 | 卸克 | 4.9T | 只 | 10 |
15 | 开口滑轮 | 8T | 5 | |
16 | 开口滑轮 | 5T | 5 | |
17 | 开口滑轮 | 3T | 5 | |
18 | 开口滑轮 | 5T | 5 | |
19 | 开口滑轮 | 3T | 5 | |
20 | 钢丝绳 | Φ 30mm 6*37+1 | M | 12(一对) |
21 | 钢丝绳 | Φ 1 5mm 6*37+1 | M | 600 |
22 | 钢丝绳 | Φ 11mm 6*37+1 | M | 600 |
23 | 钢丝绳快口保护套管 | 只 | 100 | |
24 | 对讲机 | 部 | 2 | |
25 | 麻绳Φ16mm | Φ16mm | 米 | 200 |
26 | 经纬仪 | 台 | 1 | |
27 | 水平仪 | 台 | 1 |
3.工程量与吊装顺序
序号 | 名 称 及 规 格 | 重量(T) | 备注 |
1 | Z1组合件 | 2.01 | 临时抛锚,找正固定 |
2 | Z2组合件 | 2.01 | 临时抛锚,找正固定 |
3 | Z1-Z2横梁吊装 | ||
4 | 上汽包吊装 | 5.9 | 吊5.22米高 |
5 | 下汽包吊装 | 4.9 | 吊0.72米高 |
6 | 软水加热器 | 6.8 | 吊6.04米高 |
7 | 空气预热器 | 7.4 | 吊4.5米高 |
8 | 过热器 | 0.9 | 吊至锅炉前 |
4.主要施工方案
1)锅炉钢结构吊装
钢架吊装顺序为Z1、Z2、(组合件),钢架在组合之前,安装钢爬梯,长度与钢架自身等长,在钢架两侧柱头炉前后方向各焊1只缆风绳生根耳攀(缆风绳可临时绑扎在钢架上固定,不影响吊装)。钢架吊装采用25T汽车吊作,为防止钢架在吊装过程中变形,可采用滑轮组的方法,要捆绑在整个钢架的2/3处,横梁上快口处用快口套管包覆。起吊时,离地面200mm处,检查各只吊耳受力情况,确保全部工况正常后, 25T汽车缓慢提升,直至钢架组合件全部坚起后,转向至钢架就位位置,拉好缆风绳。根据标高,用钢架上的1米标高点使用水平管进行标高找正,用经纬仪找正钢架和垂直度,直到上述参数全部符合验标,再进行钢架与基础钢筋的焊接。
按如上方法,吊安装完毕Z1、Z2组件后,及时吊装Z1、Z2间连接横梁,使Z1、Z2形成一刚性结构,减少偏差。横梁吊装时,一般从下向上吊装,从固定端向扩建端吊装。按上述顺序进行吊装。
2)汽包的吊装:
炉顶大板梁吊装就位后方可进行上汽包的吊装。吊装前,要确定汽包前后方向划出汽包纵向中心线,打上标记;划出汽包的横向水平中心线,在现两端打上铳眼,用红漆做好标记。吊杆先捆绑在汽包上(由4只1T葫芦固定)随汽包一起起吊至汽包位置后,用4只葫芦从吊杆孔内穿入,吊住汽包吊杆的吊环内,在大板梁上先焊一个龙门架固定1T葫芦,由葫芦把吊杆拉到位置.由25T汽车吊直接起吊至就位位置,进行临时固定。
下汽包用4只2.5T手拉葫芦将汽包吊到位置。并临时固定好。用25T汽车吊将软水加热器、过热器及空气预热器吊到位置,校准并固定好。
5.吊装注意事项
锅炉大件吊装是锅炉安装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应特别引起重视。
- 组成吊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有工程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锅炉单项技术负责人,专职质量安全员,起重技术负责人参加;
- 组织参加吊装人员认真学习吊装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 吊装工作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统一分工,各负其职,起重作业由起重负责人指挥实施;
- 起吊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索、轮、锚等是否完好,对有怀疑的地方要及时处理;
- 划定吊装作业区,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 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指挥信号,专心工作,认真操作;
- 起吊时,提升、下降要平稳,动作要准确、不准有急动和冲击;
- 吊装过程中必须各司其职,绝对服从指挥。
吊装领导小组:组 长:石高佩
副 组 长:孙继明
专业指挥长:冯建国
成 员:吴进才 张武恒 张云祥 倪 磊
第三节 焊接方案(焊接为关键控制过程)
1.焊口数量
对流管束: φ51×3/δ=25 20g 1152个 插入 电焊
对流管束: φ51×3/δ=26 20g 1152个 插入 电焊
主汽管 φ159×6 20g 2个 对接 氩电焊
给水管 φ57×3.5 20g 12个 对接 氩电焊
主汽管 φ45×3.5 6个 对接 氩电焊
2.焊工
- 凡担任本项目施焊的人员,必须持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合格证》,并持有相应合格项目,且在有效期内。
- 焊工考试应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模拟现场施工实际焊接位置进行。
3.技术要求及质保措施:
- 焊接施工及验收根据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
- 以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焊接规范为依据,编制焊接工艺卡,焊接时必须严格执行;
- .焊前对每个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必须做好清洁工作,以保证焊缝的质量;
- 受压的汽、水管道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坡口角度为60~70,间隙1mm,钝边1mm。每个焊口焊完后必须认真自检,并填好焊接记录。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钢印代号。
- 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
- 管道焊缝余高1~2mm,宽度盖过坡口两侧各1.5~2mm为宜。焊缝表面高低均匀,不得低于母材,并与母材圆滑过渡;
-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弧坑、夹渣、未熔合、熔合性飞溅等缺陷;
- 焊缝咬边深度≤0.5mm,管子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且不超过40mm;
- 严禁在受压容器和管道上引弧,焊缝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理干净;
- 对接焊缝的受热面管子,按JB/T1611《锅炉管子技术条件》进行通球试验。
6)焊缝的内部质量检验
-
-
- 本体管道探伤比例为接头数的10%;主蒸汽管φ159探伤比例为接头数的100%,主给水管探伤比例为接头数的10%。
- 需作无损探伤的焊口,质检员应及时通知施工员填写探伤委托单交检测人员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 如探伤所查焊缝不合格,则应作双倍数量的补充探伤检查;若又发现不合格焊缝,则应对该焊工的焊缝作全部的探伤检查;并由技术人员,找出原因,订出返修方案,方可返修。如再不合格就需割掉重焊。
-
第四节 电气仪表施工方案
- 控制台、控制柜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 控制柜,控制台相间或与基础型钢应用镀锌螺栓连接。
- 控制屏内接线要整齐。
- 电动机及电动执行机构绝缘电阻应大于0.5兆欧
- 电线管安装前要求对管道内部清理,并要求用锉刀刮光。作防腐处理。
- 暗敷导管埋设深度与建设物表面不应小于15mm,明配导管应排列整齐, 当工程电管沿墙、梁、钢架敷设时各固定点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电线管进入接线盒要顺。支架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中间直线管卡的最大距离不大于2M。
- 明、暗敷导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径的10倍,明敷管不小于6倍,弯曲处应做到无折皱。
- 穿线时管口必须加护圈,不允许在管内做接头。
- 导线穿好后,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接线,其预留长度为接线盒内绕盒一周为宜。
- 电线管配线与设备连接时,应将电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施工设备的电机等,可在电管出口处加防湿软管引入设备接线盒。
- 各用电设备,其各项用电回路分配应均匀。导线穿好后应对导线作通电检查,做好绝缘电阻测试。
- 试运行前把相关电气设备和线路按规范试验合格,先进行单体试验,再进行联锁调试。符合规范后,才具有试运行的必备条件。
- 调试电机控制设备,按控制设备原理图及接线图,核对控制设备的接线,在确认无误后,先对控制设备进行单体调试。根据其原理控制要求,核对其实际动作情况,发现有误,应予调整。电机接线无误后,在盘动电机转动自由,无异常后,可以进行空载试运转,先通电点动即停,确认电机转向正确,无异常后,可进行启动,让电动机按正常程序运转;对于降压启动的电动机,应调整时间继电器切换动作时间。
- 测量电机空载运行电流,测量时应先估算线路电流的大约值,然后选择钳形电流表合适的档位,测量时必须注意,必须测量大三相电路的线电流
电动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在手动或点动时,已经确认与工艺装置要求一致。调节机构从打开位置转换到关闭位置的执行机构曲柄转角应为90度,减小这角度会使调节速度增大,降低调节质量。
- 施工准备:
⑴技术准备:审核图纸后对施工班组作详细的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程序、施工质量标准,并按其施工,同时做好成品保护。
⑵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和施工工艺流程图,将材料进场计划报送业主(主要材料、由甲方供应)。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进场的材料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不合格的予以退换。阀门进场时必须做抽检试验,并做抽检试验记录。(材料进场清单见附表)
⑶施工机具准备:编制施工机具进场计划,并按其计划进场,进场设备必须是经检查合格,并挂有“完好”标识的。(施工机具进场计划见附表)
⑷场地、水电路检查,确认进场条件的成熟。
- 进场施工条件
(1)、先进场人员必须进行基础测量验收,基础尺寸和位置的质量要求见表
(2)、基础验收主要检查由土建施工人员提供的技术资料及基础结构外形尺寸填制标高检查记录;
表1 基础检测标准
项次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1 |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 ±20 |
2 | 基础标高 | -40 |
3 | 基础外形尺寸 | ±20 |
4 | 基础上平面,不水平度 | 5 |
5 | 基础混凝土与预埋件 | 接触密实牢固 |
(三) 管道预制安装
1、目标管件预制组对宜在平台或平整的地坪上进行,对口前必须先清理管内杂物污垢,再进行坡口打磨,坡口60-65°,对口间隙2-3mm,坡口间隙应均匀必须符合标准要求,见焊接工艺卡。
2、预制时宜分段预制,最好以伸缩器为分断点,这样,既能减少固定焊口,又能避免吊装时伸缩器受力。
3、 预制管件时,应尽量减少固定焊口,并将固定焊口留在障碍少、位置好的位置,以提高焊接质量,又有利于安全保护。
(四) 管架制作、
⑴确定固定支架的检查和补偿器的位置,然后按图确定其他管架,跨越架的位置,支架间距要求见表:
表2 支架最大间距表
公称直径 | 壁厚mm | 支架间距 | |
保距离 | 不保温距离 | ||
DN200 | 8 | 7.5 | 9 |
DN150 | 7 | 6 | 8 |
⑵按每个补偿器计算膨胀量,确定滑动支架偏移为伸缩量的1/2。
⑶管架、桁架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或按技术交底,技术联系单制作安装。
⑷管架的焊接应按图施焊,不得漏焊、欠焊,不得有裂纹、焊瘤、咬边等缺陷。
⑸管架安装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牢固,用膨胀螺丝固定时,埋设膨胀螺丝应密实牢固,并不得锤击螺栓头。
(五) 管道安装
桁架制作安装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可进行管道安装。
1、管道安装时应遵循先干管,后支管,排管时应先中间后两侧,或先安装有障碍侧,后安装无障碍侧的顺序,以便于施焊和吊装。
2、管道安装时位置标高应正确,坡度符合要求0.2%-0.3%。
3、管道安装前先计算膨胀量。
- 暖施-02 12a-13a处A伸缩节:DN200 2只 DN150 3只
ΔL=aLΔt
=0.012*15*(220-20)=36mm3
预拉伸 18mm
- 暖施-02 14B-15B处B伸缩节:DN150 1只
ΔL=aLΔt
=0.012*20*(220-20)=48mm3
预拉伸 24mm
4、管道吊装
- 吊装时应先将目标预制件运至安装位置的下方,避免大角度斜拉,同时减少预制件在管架上的拖移。
- 吊装人员和安装人员应密切配合,吊装应由专人指挥,吊装区域设明显的安全警戒线。
- 吊装前检查吊装设备,吊装时应平稳上升、下降,严禁急速起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六) 焊接方案
1、焊接数量
表3 焊缝无损探伤数量表
管材规格 | 总焊口数 | 抽拍比例 | 所示焊口数 |
θ219*8 | 58 | 10% | 6 |
θ159*7 | 96 | 10% | 10 |
2、焊工
1.凡担任本项目施焊的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并持有相应合格项目,且在有效期内。
2.焊工考试应根据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模拟现场施工实际位置进行。
3、技术要求及质保措施
1.焊接施工及验收根据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
2.以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焊接规范为依据,编制焊接工艺卡,焊接时必须严格执行;
4.焊前对每个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必须做好清洁工作,以保证焊缝的质量;
5.受压的汽、水管道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坡口角度为65,间隙2-3mm,钝边1mm。每个焊口焊完后必须认真自检,并填好焊接记录。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钢印代号。
4、焊接设备使用
⑴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两台500型直流电焊机焊接管道,三台300型交流电焊机焊接管架,焊机保持良好的工况,电流调节灵活,刻度明显、准确。
⑵电焊机应放在防雨、干燥、通风的场所,并由专人保管操作。
⑶电焊机必须有灵敏可靠的安全装置。
(七) 焊接工艺
- 由公司焊接工程师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卡,施焊时必须严格按焊接工艺卡执行。
- 凡担任本项目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并有相应合格项目。
- ⑴焊材:焊丝TIG-J50Φ2.5,焊条J422/Φ3.2,必须具备质保书或合格证。
⑵焊条J422必须严格按规范烘干、保温,焊条烘干时,应尽量现烘现用,做好烘干使用发放记录。当天未使用完的焊条,回收后重新烘干,第二天首先使用。烘干曲线图附后。施焊时焊条放在保温桶内,以免受潮,
⑶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纯度应符合要求。
(八)、焊接质量检查
-
- 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
a.管道焊缝余高0-3mm,宽度盖过坡口两侧各1.5-2mm为宜。焊缝表面高低均匀,不得低于母材,并与母材圆滑过渡;
b.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弧坑、夹渣、未熔合、熔合性飞溅等缺陷;
c.焊缝咬边深度≤0.5mm,管子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且不超过40mm;
d.严禁在受压容器和管道上引弧,焊缝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理干净;
(2) 焊缝的内部质量检验
a.管道探伤比例为接头数的5%;
b.需作无损探伤的焊口,应及时通知施工员填写探伤委托单交拍片人员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c.如探伤所查焊缝不合格,则应作双倍数量的补充探伤检查;若又发现不合格焊缝,则应对该焊工的焊缝作全部的探伤检查;
d.焊缝返修不得超过三次。否则,应通知现场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找出原因,订出返修方案,方可返修。如再不合格就需割掉重焊。
(九) 试压
⑴试压前准备工作:
- 检查焊接工作是否全部结束、合格。
- 检查支吊架位置是否正确,是否牢固,数量是否缺少,并增加试压用临时支架。
- 试压泵是否完好,试压用压力表是否合适、是否经过校验,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 拆除安全阀或加盲板。
⑵进水试压
- 系统试压时应缓慢进水,边进水边排汽,水进满后关闭排汽阀,用试压泵慢慢升压,升压速度≤0.05Mpa/min,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即试压2.4Mpa 。
- 升压至2.4Mpa并趋于平稳后,在2.4Mpa 下全面检查焊缝、管件、有无渗漏。保压1小时,以压降≤0.05Mpa为合格,降压至1.6Mpa工作压力再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降压、排污。
- 做好水压试验记录,请监理、业主及有关部门在场人员签证。
(十) 蒸汽吹扫
⑴准备工作
- 吹扫管、排污口朝向高度、倾角应能确保安全,排汽口牢固。
- 危险区必须设明显警戒线。
⑵吹扫:
- 暖管缓慢微启蒸汽阀门,暖管恒温1小时后进行吹扫。
- 吹扫时用1.2Mpa压,吹扫2-3次。
- 吹扫时检查所有支架。
- 装吹扫靶:用洁净的木版或白布置于排汽口前,吹扫后以靶上无铁锈、赃物为合格。
- 做好吹扫记录。
(十一) 过程检验与试验
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业主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工序方可交接,防止不合格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
质量控制点设置(见附图)
本工程适用的施工质量标准有
1.GB50235-19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50236-19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JB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4.JB/T4708、47009-1996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规程》
5.GBJ126-19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HGJ229-1991 《化工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燃气发动机及其辅助设备安装
第一节 设备系统简介及安装方法概述
燃气机组型号G3520C,额定功率1800KW。机组为整体结构,主要由燃气发动机、发电机组成,另配置有空气滤清器、散热水箱、排气消音器、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燃气发动机出口烟道等配套设施。主设备及大部分辅助装置由美国 公司配套供应,部分辅助设备由国内选用配置。
燃气发动机组的主机及附属装置多为制造商成套供应,安装的主要工作量为这些设备的吊装就位找正连接及煤层气、空气、润滑油等各类管道的安装连接。由于安装工期比较短,主机及各附属设备重量又相对比较大,设备、管道的吊装工作必须尽可能的采用大型机具进行。
第二节 燃气发动机安装流程
第三节 燃机安装方案
方案一:选用90t汽车吊为吊装机具,设备运输到现场后,从运输车辆上直接卸车就位。
方案二:利用90t汽车吊为吊具3t卷扬机为拖动运输工具结合滚筒将设备运到基础就位。
1燃气发动机基础螺栓安装
1) 准备工作
检查螺栓外形无缺陷,无裂痕、锈蚀等问题;现场的水、电、气、通讯畅通及场地平整,并且用于现场运输、吊装、安装的合格的机器具和安装的相关人员都已准备好,特种工艺和特殊工种人员具备上岗资格证。
2) 基础螺栓的安装
清理预留螺栓孔内杂物,将基础螺栓预先放入孔内,待安装防震垫时将与防震垫连接。
2燃气发动机安装工艺
1) 燃气发动机本体安装
考虑施工现场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第二种施工方案。
① 首先在燃气发动机厂房内敷设二条轻轨(轨距略大于发动机宽度;长度贯穿整个厂房并超出厂房门1.5个发动机长度),在轻轨上放置50mm的厚壁钢管,钢管上放置一个发动机专用托架,在厂房的另一侧布置一台3t的卷扬机并将其固定作为发动机的拖运工具。用90t汽车吊加专用吊架将发动机从汽车上直接起吊至厂房门外的发动机专用托架上(起吊时应保持机组处于平稳、水平状态且缓慢进行),起动卷扬机,缓慢牵引发动机组直至基础上方(牵引时应保持机组平稳的运动方向),然后利用链条葫芦、橇棒、千斤顶等工具将机组平稳地放置在基础上。
②防震垫安装、机组调整
采用4台10t千斤顶将发动机组顶起,在机组下部放置4块枕木(高度大于防震垫高度,防止千斤顶下滑伤人),将12个防震垫组装好后分别放置在机组下方的相应位置,并安置基础螺栓。安装好机座与防震垫的螺栓后,去除枕木缓慢降下千斤顶高度直至去除,此时,机组即已就位完成。
调整机座与防震垫的连接螺栓,使12个防震垫均匀受力,即保持机组水平位置,机组即已调整完毕。
3 二次灌浆
采用1:2的水泥砂浆对基础预留螺栓进行二次灌浆,将基础预留孔灌满、灌实、抹平,保持基础螺栓位于预留孔的中央,每根基础螺栓露出螺帽2~3扣。
二次灌浆料凝固后,将基础螺栓拧紧,使机组正式固定。
4发动机散热水箱等附件安装
发动机散热水箱、消音器、空气滤清器、储油灌等附件相对重量较轻,因此此类附件的安装将直接采用90t汽车吊起吊的方法进行安装。
5 各类管道安装
燃气发动机的各类管道安装的工艺同油系统管道安装。
6 因为汽轮机为整体式安装,不需解体,故其安装方法参照燃气发动机发电机的安装。
第七章 管道施工
第一节 管道施工典型流程
管道加工场配置电焊机4台、热处理机一台,以完成管道的下料、坡口、对口、焊接、热处理等工作;
高压管道的装卸及运输机具主要为90T汽车吊、25t平板车,中、低压管道的运输机具主要为10t载重汽车;
管道在安装现场根据安装图及管段编号进行管道的定位、找正,并完成现场接口的清理与焊接;
管道吊装主要根据的管道的位置、重量,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完成,主要有:
汽机房内管道利用行车直接吊装就位;
除氧间管道利用卷扬机、滑轮组进行吊装就位;
借助厂房内的预埋件,利用手拉链条葫芦进行摆渡、抛挂,找正;
锅炉侧管道利用布置在锅炉侧的90t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
厂外管道借助90t汽车吊进行就位安装;
厂房内低压管道预埋管道根据厂房内回填进度,事先考虑预埋组合安装,并作好明显标记。
第二节 DN<50mm小口径管道安装
小口径管道“先设计后施工”。即由负责技术员根据管道系统图,现场测量设计,并画出三维走向图,经审核后用于班组施工;
小口径管道采取分散集中布置即必要的相对集中布置的方式。管道走向流畅,避免无序交叉。管道布置既考虑冷态美观,又考虑热态膨胀;
编制“小管道设计与施工管理办法”,施工中严格执行。
2.1 原材料及加工件检查
所有管子、阀门及管件使用前必须核对出厂证件,包括质保书、合格证、热处理工艺、材质检验等技术文件。
合金钢弯管、弯头、异径管、三通、管座,除在领用前的外观检查外,使用前应做几何尺寸、椭圆度、光谱等检查,并做好记录。有超出标准的,应提交上级技术部门用书面作出处理意见,指导施工。
支吊架合金钢部件使用前应进行光谱检查。
用于中压管道的阀门应做严密性试验。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应进行光谱复查。
整定弹簧组件在安装前根据管道安装图核对组件上标明的管道名称及吊架编号,并根据支吊架组装图验收其负荷值和变形量。
管道包箍弯曲圆滑,半径正确。
2.2 管道组合及临抛
施工人员应根据管道组合段和机具吊装能力以及现场空间情况,对管道进行合理的组合。
组件临抛前应与起重专业人员共同协商,并结合现场实测来确定临抛点。
除氧间及汽机房内管道组合吊装视现场条件,尽可能在相对零米地面上组合后吊装。临抛时不应用链条葫芦,应使用钢丝绳绑扎,并做好防滑措施。
2.3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的几何尺寸、坡度等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有不合理的,应及时填写书面联系单并提交上级技术部门,经批准签证后,方可继续施工。
管道安装后的管口,所有开孔、开口应临时封闭。
阀门安装焊接前应该核对尺寸、型号、流向、位置、开启状态、参数等,并经技术人员确认后方可安装。
疏水管道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设计,布置应简单美观,走向合理,并有不小于2/1000的倾斜度,阀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修且不阻挡通道的地方。
管道安装应有良好的热补偿措施,阀门安装应牢固,位置便于操作和维修,且不阻挡通道。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可用100%无损探伤或水压试验;试验时支吊架弹簧应锁死,待试验结束后再解锁。
2.3.1对口要求
对口前检查管内是否清洁,有无重皮或杂物,坡口处及内外20mm范围内应打磨到露出金属光泽为止。
检查管口是否有夹层、裂纹、凹坑等缺陷。
对口应杜绝强力对口(冷紧口除外),以免额外增加管子本身的应力及对设备的附加力。
2.3.2冷紧口的安装
有冷紧的管道,安装下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冷紧口需要割短(或加长),以及放坡度需要割短(或加长)的要求。
冷紧口的位置按照施工图中所确定的标高,上下冷紧口分别按图中X,Y,Z三个方向的冷紧尺寸冷拉到指定位置进行焊接。
冷拉时,垂直方向调整支吊架,其余方向冷拉。冷拉结束,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应连续进行。
冷紧需要的条件:有关支吊架安装结束处于冷紧状态;管道上有关焊口全部热处理结束;管道两端已固定。
冷拉用工具、索具等必须在焊口焊接、热处理等全部合格结束后方可拆除。
冷紧时,注意监视各受力较大的支吊架。
2.4 支吊架安装
支吊架由厂家根据支吊架组装图对根部以外进行全套配制。到货的支吊架工件在安装前进行质量验收,并核对到货的规格、数量,同时进行分类、分项和编号。
土建基础预埋应和设计图纸相符,出现偏差时,应进行处理,以保证支吊架安装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支吊架应根据图纸安装,并焊接牢固,管道安装时应按支吊架图中冷态位移值调整各支吊架拉杆长度。管道保温后应放开弹簧微调拉杆,使弹簧处于安装荷重状态。
2.5 管道无损检验和冲洗、冲管
2.5.1根据有关管道安装要求,焊口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并对管道安装焊口进行规定比例的无损检验。
2.5.2管道的冲洗
管道安装完毕后,为了清除管道内的垃圾和杂物,主给水应进行水冲洗。管道系统冲洗应按先主管,后支管,最后疏水管的顺序进行。
水冲洗临时排水应接入可靠的排水沟或窨井,排放口的管截面积不小于冲洗管截面积的60%。
冲洗前应调整弹簧式管道支吊架。同时应将系统内的流量孔板或喷咀、节流阀阀芯、调节阀、滤网和止回阀芯等临时拆除,待冲洗后再恢复。
对于有可能导致垃圾留存的部位,应进行人工清理。
2.5.3冲管
主蒸汽管道安装结束后,为保证进入汽轮机蒸汽的质量,在试运行之前必须进行冲管,以清除管道里垃圾和杂物。
未经蒸汽吹扫的正式管道必须进行人工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
冲管时,临时支吊架须能承载冲管的最大负荷。
冲管前须完成靶具和靶板的制作和安装,靶板需加工平滑,无任何斑痕。
冲管前应将系统内的流量孔板或喷咀,节流阀;阀芯、调节阀、滤网和逆止阀芯等临时拆除,待冲管后再恢复。
冲管后的管道恢复,应确保管道的内部清洁。
第八章 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第一节 发电机电气设备安装
本工程的发电机有两种,即日本三菱电机生产的1800kW空冷式交流发电机及南京汽轮发电机厂生产的额定功率为3000kW空冷式交流发电机。本节主要简述南京汽轮发电机厂生产的QFK-3-2 型发电机电气设备安装包括发电机检查清理,发电机定子引出线安装,发电机励磁系统设备附件安装,发电机电气试验等。
1.1施工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装图纸、厂家安装说明,施工作业指导书,熟悉相关的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进行施工机、器具的准备及安装材料准备。
进行相关设备及材料清点。
施工前应具备条件:施工机、器具及材料齐备;设备材料清点完毕,附件齐全。
1.2施工工艺流程
1.3施工方法
1.3.1设备验收
发电机电气设备到现场后必须做好设备接收工作,清点设备及附件是否齐全,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脱漆,槽楔无裂纹、松动,内部各部位清洁,无金属及其它异物。线圈绝缘及直流电阻等测试应合格。
1.3.2 转子干燥
当发电机转子的绝缘电阻小于0.5MΩ(用2500V兆欧表检查)时,则在穿转子前应对转子进行干燥处理。
转子干燥时应放置在汽机房运转层干净的平台上。
转子采用直流电加热法干燥,用直流电焊机的输出直接接于转子中心孔内的导电杆上,调节直流电焊机的输出电流为发电机转子额定电流值。
干燥时温升保持为8℃/小时,温度不高于70℃。
干燥中每小时测量温度和绝缘电阻。当转子绝缘电阻大于或等于0.5MΩ时,并在同一温度下经5h稳定不变时,干燥合格。
转子干燥中,当直流电焊机发热时可利用风扇降温或用2台直流电焊机交替干燥。
1.3.3转子检查清理
用干净的棉布蘸酒精把转子表面、集电环及各处内外表面擦拭干净。若转子表面漆层脱落,在脱落处涂上绝缘清漆。
检查清理转子槽楔的通风孔是否畅通,并且严格保证没有遗漏物在内。
用大功率吸尘器仔细清理转子表面及各处内外表面的灰尘,或采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转子表面及各处内外表面的灰尘清理干净。
1.3.4定子检查清理。
当施工人员进入发电机内部进行检查时,为确保发电机安全运行,进入发电机膛内检查的工作人员,应穿无扣汽包工作服、软底鞋。严禁穿带有金属的衣服或皮鞋,以防划伤绝缘或因金属件脱落而遗留在发电机内部。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保持洁净,防止二次污染,不得穿硬底鞋或直接践踏线圈端部绕组。其检查内容如下:
1)电机的铁芯、绕组、机座内部应清洁,无尘土、油垢和杂物。
2)绕组的绝缘表面应完整,无伤痕和起泡现象。端部绕组与绑环应紧靠垫实,紧固件和绑扎件应完整无松动,螺母应锁紧。
3)铁芯硅钢片应无锈蚀、松动、损伤或金属性短接。通风孔和风道应清洁、无杂物阻塞。
埋入式测温元件的引出线和端子板应清洁、绝缘,其屏蔽接地应良好,测温元件应完好。
4)定子槽楔应无裂纹、凸出及松动现象。每根槽楔的空响长度不得超过其长度的1/3,端部槽楔必须牢固;槽楔下采用波纹板时,应按产品要求进行检查。
1.3.5穿转子
发电机穿转子时应注意:
1)发电机穿转子时,不得碰伤定子绕组或铁芯;为防止碰伤定子绕组或铁芯,在穿转子前应在下部铁芯或端部表面先用纸板或橡皮板垫敷。
2)发电机的空气间隙和磁场中心应符合产品要求。
3)安装端盖前,作业人员对其电机应再次进行检查,其电机内部应无杂物和遗留物,气封通道应畅通。安装后,盖板接合处应紧密。
穿转子工作主要由汽机专业施工,具体施工技术措施见汽机方案。
1.3.6集电环、电刷的安装
1.3.6.1发电机刷架安装
单机容量在50MW及以下的发电机,一般均采用无刷励磁的方式。此时的发电机电刷应有二组:即发电机与励磁机间测量转子电压的电刷及发电机与汽轮机间测量发电机大轴对地电压的电刷。
1)发电机电刷安装前应检查:
集电环与轴的同心度,晃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当无规定时,晃度不宜大于0.05mm;
集电环表面应光滑,无损伤及油垢;
接至刷架的电缆,接线后不应使刷架受力,其金属护层不应触及带有绝缘垫的轴承。
1.3.6.2刷握安装
一般而言,小机组的刷握在制造厂出厂前已与刷架安装固定,现场无需装配。但应检查其绝缘衬管和绝缘垫应无损伤、无污垢,并应测量其绝缘电阻且合格。
1.3.6.3刷架安装
1) 刷架在现场安装有二种方式:
在现场用δ=6-8mm的不锈钢板制作一个“T”字型的辅助刷架,利用发电机二端盖间的连接螺栓固定“T”字型的辅助刷架,调整刷架位置,再将正式刷架固定在辅助刷架上。
调整刷架确定刷架在发电机端盖上的位置,用手持式电钻在发电机端盖上开孔、攻丝。然后用镀锌螺栓将刷架固定在发电机端盖上。
刷架在调整时,应确保刷握及集电环表面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当产品无规定时,其间隙可调整为2-4mm。
2)电刷的安装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同一电机应使用同一型号、同一制造厂的电刷。
电刷的编织带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不得与转动部分或弹簧片相碰触。具有绝缘垫的电刷,绝缘垫应完好。
电刷在刷握内应能上下自由移动,电刷与刷握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规定;当无规定时,其间隙可调整为0.1-0.2mm。
弹簧完整无机械损伤,型号和压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同一极上的弹簧压力偏差不宜超过5%。电刷接触面应与集电环的弧度相吻合,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单个电刷截面的75%。电刷研磨后,应将碳粉清扫干净。
非恒压的电刷弹簧,压力应符合其产品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调整到不使电刷冒火的最低压力,一般可调整为14-25kPa,同一刷架上每个电刷的压力应均匀。
恒压弹簧完整无机械损伤,型号和压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同一极上的弹簧压力偏差不宜超过5%。
电刷应在集电环的整个表面内工作,不得靠近集电环的边缘。
3)电刷使用前要进行适形研磨(磨弧),方法取如下之一:
用胶带将数张200目砂布贴附于集电环上,然后将碳刷装入刷盒,利用启动前的电动盘车过程,进行碳刷的适形研磨。
按集电环外径尺寸制成一个“假轴”,然后将200目砂布贴于其上,再用手工方法对碳刷进行适形研磨。
将碳刷装入刷盒,在电刷与集电环之间加200目砂布(光面紧贴集电环),轻轻拉动砂布二侧进行碳刷进行适形研磨。
本工程碳刷适形研磨采用第三种方案。
1.3.6.4引出线的安装
发电机引出线配制、安装方法见母线安装。
1.3.6.5定子干燥
发电机在启动试运前,需进行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否则应进行定子干燥:
各相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
吸收比:对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3;对环氧粉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6。
干燥方法同样采用定子三相线圈同时加直流电流的方式进行。(方法同转子干燥)
当定子绝缘电阻大于200MΩ,满足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和吸收比的要求,并且吸收比以及绝缘电阻值在同一温度下经5h稳定不变时,干燥合格。
1.3.6.6发电机电气试验
发电机电气检查、安装好后,在启动试运前,按规程和厂家安装说明书中的程序要求对发电机本体进行绝缘、直流电阻、耐压等电气试验。
1.4质量验收标准
1.4.1定子铁芯检查
1)通风道通畅无杂物堵塞。
2)槽楔楔块无断裂。
3)端部槽楔紧固无松动。
1.4.2 定子线圈检查
1)绝缘表面清洁,无尘土油垢。
2)绝缘层外观无伤痕破损灼伤。
3)端部紧固螺母防松措施完好。
4)端部紧固件无短缺破损。
5)端部绑线扎锁紧固度良好,无松动。
1.4.3转子检查
1)铁芯通风孔通畅无阻塞。
2)集电环与转子绕组连接良好。
3)滑环通风孔通畅无堵塞。
4)电刷架与座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用1000VMΩ表测量)应不低于1MΩ。
5)各电刷牌号及制造厂家一致。
6)电刷与刷握间隙为0.1~0.2mm,且上下移动无卡阻。
7)接地引线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1.4.4发电机干燥。
1)温升速度为 5~8℃/小时。
2)转子、定子直流电加热干燥温度≤70℃。
3)定子线圈吸收比≥1.3(用2500VMΩ表检查)。
4)各相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2(用2500VMΩ表检查)。
5)转子绝缘电阻≥0.5MΩ(用2500VMΩ表检查)。
6)同一温度下绝缘电阻值稳定时间≥5小时。
1.5安全文明施工
进入定子内部检查人员应穿无钮扣、无口袋干净的工作服,穿干净的布鞋,身上不准带金属件和与工作无关的其它物件。
发电机干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集中精力,不得中途溜号或睡觉,应认真地按要求做好记录。
在滑环上打磨碳刷应小心进行。打磨碳刷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
发电机引出线包绝缘时应加强通风,严禁烟火、操作人员应使用必需的防护用品,操作时应有人监护。
本工程的电缆桥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包括本标范围内的电气电缆桥架、电缆支架、电缆保护管以及配套的金属软管、接头及配件的安装工作。
2.1施工准备
1)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准备好施工用材料及工机具。
2)施工前应具备条件
电缆桥架、电缆管布置图及电缆敷设图经过专业及综合会审,现场实际情况与图纸相符;
施工用的材料、工机具等准备齐全;
土建及机务施工具备条件,区域内大件设备安装完毕;
电缆保护管安装前,就地设备安装位置应已确定。
2.2 施工工艺流程
2.2.1电缆桥架安装工艺流程图
2.2.2电缆保护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2.3施工方法
2.3.1电缆保护管安装
在弯制配管过程中其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管路明配时,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层时,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暗埋管的连接采用套管焊接处理,且套管与埋管应合理配置,以套管内径大于埋管外径2—3mm为宜,采用全周焊接,且必须做防腐处理。
照明配管的连接须采用带螺纹管接头螺接,不得以焊接连接,且螺接处至少在至少在7扣以上。
电缆管配管施工时,其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配管施工时,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拉线箱,且拉线箱的位置应便于穿线:配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配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配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时;配管路径需有三个弯曲部时。
垂直敷设的电缆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的拉线盒: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m2,长度每超过20m时;管内导线截面为120—240mm2,长度每超过18m时;进行弯管作业时,应使用标准的弯管器,弯管绝对不可有弯曲扁裂,内径缩小或内曲部分凸凹变形之不当情形。对于管径较大的管的弯制,可以采用内部灌沙在外部用加热的方法,用外力按要求弯曲电缆管。
电缆保护管在钻孔、切割或熔接的地方应磨平,且电缆管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在镀锌层剥落处应涂以防腐涂料。
2.3.2电缆保护管敷设:
导线管配置应避免交错,弯曲和切断,导线管的切割,攻丝应使用专用工具;切割、攻丝断口处应垂直于导线管中心轴,且断口处须以绞刀尖锐部磨平,以免穿线时伤及电缆及电线绝缘外皮。
导线管的敷设应保持密封,以防潮湿及水份侵入,影响电线绝缘程度,如遇有与电线接触的端点,均应刮平,以免穿线时伤及绝缘层。
配管时应小心谨慎,不能损害电气、机械或仪器设备;导线管穿过混凝土模板时,不可擅自打孔施工,须配合土建工程进度分段施工。
电缆管敷设未完成前,接口处应用适当的管塞堵塞管口,以防泥沙杂物等流入管内积存,妨碍电缆敷设,且管路配妥后应予固定,以防松脱。
配管施工时,贴地敷设于地面者应以槽钢或角钢为底座,并以适当的管卡将之固定于上,不可使电缆管直接贴于地面上。
水煤气管的固定安装须依现场实际状况施工,至少距离每一配设备器具及弯头两端约200mm处,以管卡固定,管路直线部分至少每隔1.5米须以管卡固定。
自桥架引下至预埋管间的配管应以适当长度的角钢(一般用∠50×50×5的角钢)每隔1米于垂直面上固定一次,再以Ω型管卡将管固定于角钢上,且角钢上配管固定用的钻孔应于焊接固定角钢前完成。
电缆管支架的安装应平直、整齐、牢固。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所有固定用支座、支架,固定件均须做防腐油漆,所有焊接处均须打掉药皮后做防腐油漆。
电缆管明敷施工时,电缆管的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管口应对正。电缆管的固定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距离若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米。电缆管进入落地式配电箱其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50—80mm。予埋管至马达接线盒或其它电气设备间的配电管需以适当管径的热浸镀锌卡箕式接头,可挠性金属软管及电缆密封管接头作连接,其安装务需牢固。
可挠性金属软管与电缆管及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应使用专用接头。
当导线管或可挠性金属软管接头与接线盒或设备的接续管径不符时,应使用热浸镀锌材质异径接头接续且其安装务需牢固。
可挠性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可挠性金属软管弯曲半径不可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软管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米;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保证在300毫米。与嵌入式电气设备或器具接接的软管,其末端管卡安装在自设备或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1米处。
埋设施工完毕的电缆管应采用薄铁板点焊封堵,且电缆管的接地,应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2.3.3电缆桥架施工方法
施工前技术人员应根据安装图纸、电缆清单及现场实际情况,对桥架的安装位置进行审核,以免桥架安装过程中与机务设备、管道发生矛盾。
电缆桥架安装过程中的生根固定要牢固可靠。
桥架的槽和槽之间,槽和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要紧密牢固。
电缆桥架在安装过程中与热表面油、水管的安全距离一定要保证。
电缆桥架支持柱的安装要距离相等,整齐化一,并符合设计要求。桥架的安装要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桥架在安装过程中的焊接部分要做好防腐刷油漆。
2.4质量验收标准
电缆保护管制作时应注意管径符合设计规定,且≥1.5倍的电缆外径,弯曲半径和所敷设的电缆弯曲半径相匹配,电缆管的弯扁度应≦1/10电缆管外径。
整排敷设的电缆管管口高度及弯曲弧度应一致。
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平行敷设的电缆管应有1米以上的净距,交叉敷设的电缆管应有0.5米以上的净距;与保温层平行敷设的电缆管应有0.5米以上的净距,交叉敷设的电缆管应有0.2米以上的净距。
保护管的埋设深度应符合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的相关标准。
电缆管的镀锌层应保持完整,镀锌层被破坏的部分应进行补漆处理。
电缆保护管应固定牢固,接地应可靠。
电缆桥架(支架)走向、型号规格、安装层数、安装标高等参数必须根据设计图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免影响其他设备安装。
桥架的安装误差应小于5mm,固定应牢固。
电缆架必须全长接地。
2.5 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按要求扎好安全带。
桥架高空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滑落并防止变形。
搭设的脚手架一定要牢固可靠,施工方便。
电缆隧道用36V的行灯变压器做为照明电源。
严禁剩余材料往下抛掷。
进入电缆隧道施工至少应有2人以上,进入隧道应有防窒息的措施。
使用切割机、电焊机、角钢冲床等机具时,严格遵守各机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吊运电缆桥架立柱等物时,绳子强度应足够。
电缆管敷设需打洞或打槽时应防止碎片伤人。
3.1施工工艺流程
3.1.1电缆敷设
3.1.2高压电缆头制作
3.2施工方法
3.2.1电缆敷设
3.2.1.1一般规定
1)电缆敷设前应按要求进行下列检查:
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
现场所到电缆的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合
电缆在敷设前应实际路经测量每根电缆的长度,以便合理安排每盘电缆,以减少电缆中间接头和电缆的浪费。
本工程电缆敷设不采用机械,而全部采取人力敷设的方法进行。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方引出,不宜使电缆直接在地面(指砼地面)上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为保证电缆敷设整齐美观,电缆敷设时应逐根敷设。在同一层、同一方向的电缆尽可能一次敷设完毕。
2)电缆敷设工作如在冻季进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动力电敷设时的最低气温不得小于0℃;
控制电缆敷设时的最低气温不得小于零下10℃(-10℃)。
支(桥)架上电缆敷设
3)电缆在支架上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和弱电电缆不得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应分层敷设。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盘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最高 层为高压动力电缆,第二层为低压动力电缆,第三层为强电控制电缆,下层为弱电控制电缆。
4)电缆在支架上敷设的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在桥架内不宜超过3层。
交流动力电缆在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在桥架内不宜超过2层。
电缆在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应严格按电缆敷设剖面图在规定地点进行交叉。每根电缆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整理、固定并在电缆终端、拐弯处、夹层内、竖井口等地方挂上电缆标志牌。
电缆标志牌的规格应统一,标志牌应有防腐功能,本工程采用电脑打印塑封的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挂装应牢固。
3.2.1.2电缆敷设后的固定
垂直电缆或电缆敷设角度超过45°时,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有固定;
在桥架上每隔2米有固定。
电缆水平敷设时,在电缆的首、末两端和电缆转弯处两侧有固定。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杂物,盖好盖板。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及电缆损坏。
电缆在穿入保护管内前,对保护管内杂物进行清除疏通。穿电缆时,不得损伤电缆外护层。当电缆穿管发生困难时,可在保护管管口部或电缆头部,加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如中性凡士林、滑石粉等)。穿入保护管内的电缆数量应符合规定,其单根保护管内的电缆根数最多不得超过4根。单芯电缆或单芯导线,严禁单独穿入钢质保护管内。
施工现场尽量避免电缆直埋的方式。当无法避免时,选择直埋电缆的路经应尽可能避开能使电缆受机械损伤、化学作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危害的路线。直埋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700mm并应在冻土层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设不少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再在其上加盖红砖。加盖红砖的宽度应超过电度两侧各50mm。直埋电缆在穿越道路、建筑物时,应加保护管。保护管两端口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米;伸出排水沟0.5米。直埋电缆敷设完毕后,在其直线段每隔50米处、电缆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设置明显的“注意,下埋电缆”的标志。
3.2.2 高压电缆头制作
高压电缆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电缆工进行。
高压电缆头制作前,首先检查电缆绝缘状况,电气性能试验完成并合格。与电缆规格一致的电缆头材料(一般为成套的热收缩型)齐全无损伤;施工用工器具配备齐全,且清洁完好。
电缆头制作时,应严格按电缆头材料制造厂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
制作高压电缆头,从剥切电缆外皮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尽量缩短绝缘层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剥切电缆层时,刀刃的切割深度控制在电缆护层的2/3处,严禁刀刃切割过深而损伤线芯和应保留的绝缘层。
剥切高压电缆内芯线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屏蔽层清除后,用99%的分析纯擦去碳迹。保留的屏蔽层端部切口应平整。
高压电缆内每相的铜屏蔽层,利用与电缆头配套供应的编织裸铜线采用锡焊的方式引出接地。
接线端子与电缆芯线的连接,采用电缆压接钳冷压的方式进行。使用的压接钳模具符合电缆规格要求。
热收缩材料的加热,使用汽油喷灯或液化气加热枪进行。加热时要均匀,同一位置的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过热而损坏绝缘。
高压电缆头制作后,对其电缆的每根芯线进行核相并标有相色标志。
3.2.3低压电缆头制作
低压电缆头采用“干包式”。干包电缆头材料使用塑料相色带。
干包电缆头应包缠成半球形状,包缠应严密且牢固。最外层相色带的压接包缠从下往上进行,且相色搭接间距应均匀。
电缆接线端子的压接采用电缆压接钳冷压的方式进行。
电缆头制作后,对其电缆的每根芯线进行核相,并在芯线上包缠相应的(黄、绿、红)相色标志。
3.2.4控制电缆头制作
为保证控制电缆头的统一美观及每个控制电缆头在控制柜中所占的空间,本工程中所有控制电缆头全部采用综红色的热收缩管。
热收缩管的长度统一为50mm(未收缩前)。热收缩管上口离电缆外皮切口为20mm,热收缩管下口距电缆外皮切口则为30mm。
控制电缆头制作前,应仔细核查所做电缆头位置是否正确,电缆是否已整理固定。
控制电缆如是铠装钢带电缆,则在电缆的一侧(一般在控制室)铠装钢带上用锡焊引出一根不小于1.5mm2的多股软铜线,作为钢带的接地线。
3.2.5电缆接线
3.2.5.1动力电缆接线
核查电缆头的相色标志是否正确;清理接线端子与设备接线桩头。将电缆头按要求固定牢固,并将电缆芯线预先弯曲成形(线芯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弯曲的要求)使其芯线接线自然而不使设备桩头承受外加应力。
固定电缆接线端子的螺栓应紧固。电缆的接地线在穿入零序互感器后,必须回出零序互感器再接地。
3.2.5.2控制电缆接线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芯线接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电缆编号清晰。电缆在盘、柜内严禁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电缆头制作时的要求)
柜内的电缆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严禁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线应有足够的余量。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严禁有接头,且芯线应无损伤。控制电缆所用的全部芯线,必须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电缆线芯标志牌上应标明:端子号、电气回路编号、芯线号(在正面)以及电缆编号(在标志牌的反面)。标志牌的长度应统一且字体方向一致。标志牌与端子牌间应留有5-8mm左右的间隙。
缆芯线标志牌上字体统一采用宋体且用打字机打印,严禁用记号笔手写。
缆芯线在接入端子排时,应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应弯成圆弧状),严禁直拉直接。线芯的弯曲半径必须一致,线芯与线芯间的距离应等于端子排二孔间的距离。每个接线端子每侧宜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二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严禁接于同一端子内。对于螺旋式连接的端子,当两根导线同接一个端子时,两导线间应加平垫片。
3.3质量检验标准
电缆应严格按照设计路径敷设,走向没有设计的,应在电缆敷设前按照整齐、美观、经济、安全的原则予以确定。
正常情况下,电缆敷设应无接头敷设。如另有说明或要求需要接头时,接头应设在方便维护处或接线箱中,不允许将接头做在电缆管道中。
电缆不应敷设在未完工的电缆通道中,以避免电缆受损。
电缆进出保护管管口、盘柜孔洞时,电缆的弯曲半径大小应足够,以免被管口及孔洞边缘损伤。 电缆施工时应保证如下弯曲半径:
R=D.M D----电缆外径 M---- 倍数
电缆类型 | 电缆敷设的最小
弯曲半径倍数 |
电缆牵引最小弯曲半径倍数 |
5—15kV 带铠 和编织带 | 12 | 12 |
5—15kV 铠装加屏蔽线 | 8 | 8 |
2kV以下大于500KCmil | 6 | 5 |
2kV以下500Kcmil及更小 | 5 | 4 |
600V及以下控制电缆 | 4 | 3 |
多芯电缆 | 4 | 3 |
盘内、接线盒内的电力电缆接线应排列整齐弯曲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且端子压接于接线柱上后其张力应符合要求。
控制电缆的配接线必须排列整齐、统一,每一根线芯均需核准后方可打把配接。
控制线芯插入端子排的长度应适当,且剥落的线芯绝缘长度不可过大,所有控制线芯接入端子排的型式应统一。
不停电电源装置(UPS),一般采用静态逆变装置,由整流器、逆变器、静态转换开关、隔离变压器、稳压调压器和馈线柜等组成。
4.1施工准备
1) 安装前组织施工人员对安装图纸、设备安装的各种标准规范和控制直流系统及UPS电源安装的安装作业指导书进行认真学习,并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 施工材料、 施工机具等准备齐全。
3) 预埋件及预埋基础检查验收。
4) 施工前应具备条件
蓄电池室、UPS电源室及直流系统装置室建筑工程已验收合格交付安装。
直流盘柜、蓄电池及UPS电源已到货,且数量足够,附件齐全,经检查合格。
蓄电池室通风、照明等设施均能投入使用,并经验收合格,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
具备比较稳定的充电电源(UPS电源的投入调试必须在直流系统正常投入后进行)。
4.2施工工艺流程
4.2.1控制直流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左图)
4.2.2 UPS电源安装、调试工艺流程 (右图)
4.3施工方法
4.3.1控制直流系统施工方法
1)施工作业条件
蓄电池室、直流屏室内建筑施工完,地面及墙面施工同时结束,进线电缆保护管(或穿墙套管)应预埋好。
室内照明通风机安装完,通风机的高度应符合安全要求。
仔细检查到货设备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有损坏情况,确保交货完整,与清单及设计图纸一致,如有缺陷或缺件应马上书面提出报告。
认真熟悉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制造厂产品技术说明要求。
设备安装就位。
2)防震架安装:
将按散件供货的支架用销子或螺丝连接在一起,组装完的防震架应用调整片调整其水平,牢固并确保其不摇晃。
3)蓄电池的就位
在就位前应检查其型号规格一致,容器无裂纹,损伤,槽盖应密封良好,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无变形,连接条螺栓螺母应齐全。
在安装蓄电池之前,要认真在支架的滑垫上洒上一点油,以便电池能在其上自由地轻轻移动,把蓄电池放在防震架上,用水平尺测量蓄电池对角线的水平度,通过垫入适当的橡胶调整,最后按顺序贴上蓄电池编号及干胶标签。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用专用工具搬运电池,不能利用电池接线端子吊蓄电池,所有相邻的电池不能相碰,不能和金属支撑相接触,应认真检查督促,确保电池间的间隙相同,并且所有成排布置的电池在同一条线上。
4)蓄电池初充电
设备安装就位后,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各设备之间的正确连线,并按充电柜产品说明正确进行充电柜的调试,以使其正常投用。
检查蓄电池外部及其内部连接接线正确,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时有关的具体和特殊要求要按照产品的技术说明,下面所述为常规充放电的要求。
根据充电器的性能,采用恒流法和恒压法均可实现充电,采用恒流法充电时,一般按3Q(AH)/60安培充电,采用恒压法充电时,其充电的起始电流不得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不得超过2.4V。
初充电结束时的标志:对恒流充电法,电池的电压,电解液的密度应持续3h以上不变,电解液产生大量气泡;对恒压充电法,充电电流应持续10h以上不变,电解液的密度应持续3h以上不变,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数值。初充电结束前,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需调整到规定值,并应再进行0.5h的补充电,使电解液混合均匀。
5)蓄电池初放电
通过试验回路经放电电阻放电,放电电流应为Q(AH)/10安培,按10h放电,在放电过程中,每30分钟记录一次电池电压、比重、温度及电流。个别电池电压低于产品规定时应临时断开,其它电池继续放电。
6)蓄电池再充电
首次放电完毕后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充电,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0h。
充放电结束后,应绘制整组充放电特性曲线,分别为电流,电压,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整理好施工过程中各中记录,安排好验收及签证工作。
蓄电池充放电结束后应将其投入浮充电方式运行。
4.3.2 UPS电源安装、调试施工方法
进行设备开箱检查清点,附件、备件及技术文件和合格证应齐全。
盘台固定应焊接牢固,接地应可靠。
UPS电源系统电缆敷设接线。
4.3.2.1系统调试:
系统送电前应确认:整流器(主电源)输入开关在断开位置;备用电源输入开关在断开位置;直流输入开关在断开位置;手动旁路开关在正常位置;UPS输出开关在断开位置。
合上整流器开关,检查主市电压值及其相序。
投入整流器熔断器,如果UPS系统被编程于自动启动,则60秒后UPS系统将自动启动(如果UPS系统未被编程于自动启动,可打开前门按启动按钮)。
检查整流器输出电压。
合备用市电输入开关(旁路开关),调试UPS系统。
切换系统至旁路运行,检查UPS主母线电压。
将手动旁路开关打到旁路位置,检查主母线电压。
将手动旁路开关打到正常位置,切系统至正常运行。
合直流输入开关,检查逆变器输出电压。
断开整流器(主市电)输入开关,系统应转换至直流运行。
合整流器开关,系统应切回正常运行。
4.4 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要求
蓄电池排列整齐。极板标志清晰、正确。
蓄电池的最终电压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电压不合标准的蓄电池数量不应超过整组蓄电池数量的5%。
蓄电池编号正确,外壳清洁,液面正常。
极板应无严重弯曲、变形及活性物质脱落
充、放电容量的结果符合要求,绝缘电阻良好。
UPS电源应投切正常,表计指示应正确。
第五节 盘、柜、台安装
控制室内控制盘、柜、台底座的制作和安装,盘上仪表及设备的安装,室内及就地的保护箱、柜的安装。
5.1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室内盘底座安装应在楼面浇筑、预埋件安装完,二次抹面前行。
就地的盘、柜、台安装宜在不会受到土建和机务安装的影响条件下进行安装,安装结束后即进行防护。
土建施工时,注意预留足够最大盘台设备进入室内的通道。
室内的地板、墙壁、顶棚等必须装修完毕。
施工图纸齐全。
主要工器具:焊机、液压手推车、专用吊盘移动架、水平仪、水准仪、线锤、卷尺及个人工具等齐全。
配备足够的合格作业人员。
5.2施工工艺流程
5.2.1盘、柜、台底座制作安装
5.2.2盘、柜、台安装
5.3施工方法
5.3.1底座制作及安装。
审查施工图中的控制室布置图及土建施工图中的结构布置图,对照控制盘、台安装位置处的预埋件和电缆预留孔位置、尺寸是否相符,并要与表盘实际尺寸一致。
一般用【8、【10槽钢或其他型钢制作盘、台底座,成列盘的底座中间可用【6、【8槽钢作拉条,下料前先将型钢调平调直,然后在平整的平台上制作,制成的底座要平整尺寸符合要求,底座制作完成后进行防腐处理。
控制室地面浇筑完毕,二次抹面前进行盘底座安装,按施工图中盘、台中心线位置将盘底座找正,用水平仪找平,最后将底座与垫铁、预埋件焊牢。
5.3.2控制盘、柜、台安装。
控制盘、台安装前,要会同建设单位及制造厂代表共同开箱检查、若发现盘体、内外漆层或内部设备损坏或锈蚀要及时处理。同时清点盘内设备元件的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和定货相符,并做好记录。
宜在控制室地面二次抹面后安装控制盘,热控底座与盘间一般垫δ=10mm厚的胶垫。
将盘柜搬上底座,按顺序逐一找正固定,控制盘找正,用线锤、钢板尺、水平尺进行盘、台的垂直度和平面度检查,在达到施工验收规范及验评标准的要求后用镀锌M12-M8的螺栓螺母及垫圈将盘与底座、盘与盘之间紧固。
5.3.3盘上设备安装及接线。
盘、台上的仪表及设备在正式安装前要进行试装,发现开孔尺寸或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处理,修理表盘严禁用电、火焊。
盘、台上的仪表及设备的安装应在室内装修及空调通风工作结束后进行,使用随仪表供货的专用螺丝刀或卡具,将仪表固定在控制盘、台上。
按施工图或仪表说明书进行仪表接线,注意导线与仪表连接时,仪表不得承受机械应力,并要便于拆装。
将盘内导线排列整齐,导线捆扎成束,端头异形管标记正确、清楚。
盘上仪表及设备的标志牌,应齐全、正确、美观。
5.4 质量验收标准
盘底座的直线度偏差为每米不大于1毫米,当底座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
盘底座上表面的倾斜度不得大于0.1%,其最大水平高差不应大于8毫米。
底座安装固定后,应会同质检员作一次中间检查,并作好记录(W点)。
盘正面边线的不垂直度小于盘高的0.15%。
相邻两盘连接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应不大于1毫米,当盘间的连接超过五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不得大于8毫米。
各盘间的连接缝隙不得大于2毫米。
相邻两盘顶部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或到盘的顶部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
控制盘吊装前应检查吊装工具,吊装和安装时,盘门应锁上,并注意保护盘体,以免摔伤,碰伤盘体或碰坏表面漆层。
盘内不得进行电、火焊工作;以免烧坏油漆及损伤导线。
仪表安装后,盘上不得进行引起剧烈震动的工作。
第六节 DCS 系统装置安装
一般DCS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电气控制系统(ECS)、锅炉安全监视系统(FSSS)、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汽机紧急跳闸系统(ETS)、汽机安全监测仪表(TSI)、汽机旁路控制系统(BPC)等。本方案包括上述系统的机柜、设备、模块、电缆、接地等安装工作。
6.1施工准备
主要工器具:焊机、水准仪、液压手推车、专用吊盘移动架、水平仪、线锤、吊车、力矩扳手、万用表、卷尺及个人工具配备齐全。
配备足够的合格作业人员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集控室电子室门、通道必须适合于最大盘台设备的搬运;集控室内的地板、墙壁、顶棚等必须装修完毕;施工图纸齐全;照明、空调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室内清洁无杂物,温度、湿度达到规定范围值。
6.2施工方法
6.2.1 DCS系统机柜底座制作
DCS机柜的底座应按图纸设计和机柜厂家图纸并核对实际机柜的尺寸后下料、制作。
底座尺寸应与机柜底面相符且略大,一般露出地面3—5mm。
成排布置的机柜底座应包括设计指明的备用机柜宽度。在自由端,一般可伸出机柜沿5—10mm,作为富裕长度。装有机柜边板时,应考虑其的宽度。
底座制成矩形,过长时,中间应加装拉条。
机柜底座的直线度偏差为每米不大于1mm,当底座长度超过5m时,全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mm。
6.2.2 DCS系统机柜底座安装
机柜底座安装应在地面二次抹面前进行。
机柜底边应高出地面10—20mm,底座的安装标高以此确定。
底座安装前,应清理基础地面,将预埋的铁板等铁件找出来,并将突出不平的地点大致剔平。然后根据图纸,找出机柜的安装中心线(顺便检查预留的电缆孔等是否合适),确定底座的安装位置。
在适当位置放置水平仪,以二次抹面的标高为准初找地面,以检查有无过高之处,并估算垫铁高度。
将底座就位,根据机柜中心线找正,再用水准仪找平,以预先准备好的不同垫铁在底座下进行调整,垫铁间距不得大于1m。
底座的水平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最大水平高度差不得大于3mm;找平后,再校对其中心线,正确无误后,用电焊将底座、垫铁和埋件等焊牢;底座安装后,未做地面前,应做好基础保护措施,以防止其变形。
6.2.3机柜安装
1)环境要求:DCS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控制设备,所以硬件设备在安装之前,集控室、电子间要装修完毕,照明、消防、空调系统安装完并投用。若集中空调系统不能投入,要根据实际 温度、湿度决定是否加装临时空调以满足设备对环境的要求。
机柜底座应根据活动地板的高度制作型钢底座,用膨胀螺丝或焊接在预埋铁上。
系统接地网必须符合设计,验收参数达到设计要求。信号接地方式严格按图纸和厂家说明书执行。
2)机柜安装:控制室满足条件后,待活动地板铺设完后再进行机柜安装。
机柜开箱搬运时必须小心,防止倾倒和产生强烈的震动。
3)系统接地:各机柜、盘接地装置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和设备手册进行安装,其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总线、光缆敷设走专用电缆槽,电缆不能被踩踏、挤压。DCS系统预制电缆、光缆与设备连接处一一对应;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按设计分层敷设。电缆接线保证正确、美观、接触良好,电缆屏敝层的处理严格按设计和设备手册进行。
6.2.4 DCS 系统接地
按设计图纸和DCS设备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接地方式和接地材料。
DCS应单独设接地系统,并有单独的接地极,不得与其它系统使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符合系统要求。
直流接地公用总线与接地系统的连接点远离大型电机等大的噪声源,以免受电噪声干扰。
接地导线尽量短,以减少干扰。
DCS的保护接地、逻辑接地采用设计的铜导线引到接地汇流铜排上,再用电缆将汇流铜排连到接地转接箱。
信号电缆及通讯电缆的屏蔽层,按电缆敷设及连接中有关接地的要求进行接地连接。
机柜外壳、电源负极、电缆屏蔽层要分别用单独的导线并连接到接地柜或接地极上。
6.2.5 DCS调试前安装状态
DCS系统按设计采用正式电源,UPS系统工作正常,AC220V电源性能达到设计和硬件设备要求;直流配电系统正常,DC24V、DC220V输出满足设计要求。
DCS自身通讯总线系统安装完毕: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操作监视系统、各控制柜通讯接口间的通讯总线联接完毕,并检查总线系统走向正确。
DCS有关厂用电控制部分安装完毕:DCS柜中厂用电控制回路出入模件、控制模件使用正确,与电气系统联络电缆、控制信号电缆联接完成,并查线准确、接触良好。
DCS与其他中间端子箱、柜接线基本完成。倒送厂用电时日较早,DCS控制系统往往受土建、机务专业和到货不及时等因素制约而不能全面完成,这将导致DCS一部分盘柜在DCS系统受电后通讯系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仍要接入现场信号,施工阶段现场信号复杂,有的品质较差,将会对DCS设备模件造成损坏甚至危及整个DCS系统的安全。为此我们要给DCS系统留出足够的安装时间。
6.2.6 DCS系统调试
调试人员必须经过理论培训和上机实际操作,熟知DCS设备软、硬件性能和控制系统原理。
根据安装状态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周全的调试措施。
配合厂家系统工程师进行DCS设备受电、软件下载、系统静态调试,主要工作有:核对全部接线,检查全部保险丝和电源进线电压;检查机柜包括操作站供电单元,做考核性试验;检查电源调整卡的各档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用厂家提供自诊断程序(软盘)对硬件进行诊断检查;工程师站输入组态数据,对电气、仪表、工艺数据、联锁、报警信号等进行工艺确认,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组态数据增减修改。
配合厂家系统工程师进行监视系统画面显示、报警、记录事故追忆等功能测试。
I/O点测试,验证DAS系统的工作情况。
实现系统软手操:控制指令输出正常,被控设备动作可靠,反馈正确。
配合调试主责单位进行各级顺控SCS、闭环MCS、保护连锁监控回路(FSSS、DEH、TSI、ETS)的静态、动态测试。
6.3 质量保证措施
机柜安装前对集控室、电子室、工程师室等的环境条件和消防灭火设备进行检查验收、以满足DCS机柜、设备对环境条件和消防灭火要求。
接线前备齐剥线钳、压线钳、号牌机等接线工具,特别是压线钳型号要与芯线、压线鼻相配,保证压线质量。
模件安装时,戴好防静电手套,轻插轻放,核对编号标识后安装。
机柜开始安装后,要有专人值班,并办证入室,入室时换上干净的鞋,由值班人员监测、记录环境温度、湿度等,保证环境符合要求。
-
-
-
- 热工控制系统安装
-
-
第一节 仪表管路敷设
用于控制和测量的仪表管分布在各系统中,承担着压力、液位、流量等热工信号的取样功能,以及气动门控制气源的传送功能。
由于目前提供的资料较少,根据以往工程施工经验,仪表管路的走向布置,设计单位一般不对每根管路的详细走向布置作设计。在本工程中,为了提高仪表管道施工工艺和安装质量,我们将综合以往施工经验,在仪表管施工前,对每根仪表管进行现场管路二次三维设计,制作出三维立体图,在图上明确管路用料的数量、材质、规格型号、焊口的接口形式、支架的标高等内容。
1.1准备工作
班组施工人员应了解、熟悉有关的施工图纸、厂家说明书及工艺质量要求,并接受技术、安全交底。
准备的主要施工工具有:电焊机、氩弧焊机、手提式弯管器、管子割刀、磁性铅坠、水平尺、拉线及个人工具若干。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机务主要设备已就位,大口径管道及支吊架也已就位;就地仪表盘和散装变送器已安装就位; 现场就地的取源位置基本确定。
开工报告已经审批,施工技术交底已完成。
仪表管路的三维设计图已经审批。
所有仪表管道的吹扫、清理工作已结束。碳钢管应进行油漆。
沿仪表管敷设的路径上不再有其它专业施工的项目,其它专业后续施工项目不会对已敷设的仪表管路造成损坏。
脚手架验收合格。
可靠的现场电源供应。
1.2仪表管的二次设计
1.2.1仪表管的二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典型的仪表管配制安装图。
机务本体的管道轴测图。
现场安装的实际情况。
其他相关图纸、规范。
1.2.2仪表管设计的内容
仪表取样点所在的位置(X、Y、Z标高)。
仪表一次阀门所在的位置(X、Y、Z标高)。
取样点至一次门之间的管线图。
就地仪表所在的位置,明确标明仪表所在位置的层次及X、Y座标。
仪表管每次拐弯点的位置(X、Y、Z标高)。
仪表管道的弯曲半径R。
从取样点到就地仪表的所有支架的档数和标高。
编制好从取样点开始至就地的所有配件的编号。
标注好仪表管道中每个对接口的位置(X、Y、Z标高)及接口方式(有对接、套接两种)。
材料和设备的清单(包括型号、数量、材质等)。
技术说明及注意的事项(包括中间需穿越的建筑物和管道,以及主要的供安装时用的参照物)。
建立统一的图幅编号和管路编号。
1.2.3仪表管路的安装
1.2.3.1管路安装前的检查
1)导管材质和规格的检查:导管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件规格和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丝扣连接部分合适,无过紧或过松现象。
2)外观检查:导管外表无裂纹、伤痕和严重锈蚀等缺陷,检查导管的平直度,不直的要调直,管件应无机械损伤及制造缺陷。
3)内部清洗:导管用绸布浸以煤油(或汽油)用钢丝带着,穿过导管来回拉擦,除净管内积垢,清洗后的导管在安装前两端应进行临时封闭,以防异物进入管内。
4)仪表管支架的安装
安装施工负责人应严格按照经过批准了的仪表管三维设计图上支架位置进行支架安装。
5)管路的弯制
金属管子的切割一律采用专用仪表管子割刀切割,管口有毛刺,应用圆锉去除。
金属管子的弯制一般采用冷弯法,弯制时一律采用弯管盘弯制,严禁随手弯制,弯管盘的选用应根据仪表管的直径选择相对应的仪表弯管盘,以防止卡瘪或损伤管子。
管子的弯曲半径对于金属管一般应不小于其外径的3倍,对于塑料管一般不小于其外径的4.5倍,管子弯后应无裂缝、凹瘪。
6)管路的连接
管路的连接接口方式一般有对接焊接方式、套接焊接方式及仪表管卡套接头对接方式,对高、中压管路,一般采用套接焊接方式。
在本工程中,所有仪表管道的焊接均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
高压管路上需要分支时,应采用与管路相同材质的三通,不得在管路上直接开孔焊接。
仪表管路施工负责人在仪表管焊接完毕之后,需对所有的焊口进行100%的检查,检查有无虚焊和漏焊。
安装在高温高压的主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管路接口,在焊接完毕后应请探伤公司进行着色或透视检查。
7)管路的固定
管路应采用可拆卸的、与管径配套的仪表卡固定在支架上,对于成排敷设的管路,两管路中心间距为2D(D为管子的外径)。
仪表管管卡固定间距如下表。
位置 | 水平管路 | 竖直管路 |
不锈钢管 | 1.5m | 2m |
紫铜管 | 0.5m | 1m |
对成排的仪表管,仪表管管卡固定位置应一致。
成排的仪表管应采用同径的仪表管。
仪表管管卡固定螺丝长度、大小应一致,固定螺丝要旋紧。
8)仪表管路的严密性试验
仪表管路敷设结束后,要进行管路的严密性试验;对于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等高温高压管道上的测点还需做耐压试验。
表1 管路严密性试验标准
试验项目 | 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 |
取源阀门 | 用1.25倍工作压力做水压试验,5分钟内无渗漏现象 |
气动信号管路 | 用1.5倍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5分钟内压力降低值不大于0.5% |
风压管路 | 用0.1—0.15MPa的压缩空气试压无渗漏,然后降至6000Pa压力进行试验,5分钟内压力降低值不应大于50Pa。 |
油和路及真空管路 | 用0.1—0.15MPa压缩空气进行试验,15分钟内压力降低值不应大于试验压力的3%。 |
汽、水管路严密性试验的方法:将一次阀门关闭,用液压泵从二次门侧进行加压,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5倍,维持压力并进行阀门、接头、管道和焊口的检查,检查结束后降压,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气动门的气源管路严密性试验:将一次门关闭,从气动门进气处用气压泵或氮气瓶进行加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并压5分钟后,进行管路和接头的检查,并观察显示表的降压情况,检查结束后做好记录,5分钟内压力降低值不应大于0.5%。
风压信号管路及其切换开关的严密性试验:用0.1~0.15MPa(表压)压缩空气试压无渗漏,然后降至6000Pa压力进行试验,5分钟内压力降低值不应大于50Pa。
油管路及真空管路严密性试验:用1.5MPa(表压)压缩空气试验,15分钟内压力降低值不应大于试验压力的3%。
氢信号管路严密性试验:方法可同风压信号管路的试验方法;但在机务进行发电机管路严密性试验时,仪表管路及阀门要一同参加。
施工完毕的管路两端应挂有编号、名称及用途的标志牌。
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填写施工记录,这些记录将作为竣工资料移交业主。
1.2.4仪表管路的施工检查与验收
仪表管路施工完毕,该项目的施工组长应对仪表管进行以下检查:
一次阀门是否关闭。
整个管路中间有无漏焊、虚焊。
仪表管支架有无歪斜。
仪表管管卡是否齐全,固定螺丝有无旋紧。
施工记录是否齐全。
有无其他不良因素。
班组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申请工地质检员检查,检查合格后,申请公司质管科与业主质检人员或代表进行检查,在公司质管科与业主质检人员或代表均签字认可。
1.2.5仪表管路敷设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班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仪表管路的二次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修改图纸和改变仪表管走向。
对油系统仪表管路的安装工作,要在汽机油循环前安装完毕,并参加系统的油循环,油循环合格后,对该部分仪表管一般不再有安装工作。
在本工程中将做如下防护工作:挂警告牌,提醒安装人员;用角铁做防护工艺拉边;成立热工仪表设备防护小队,加强对现场仪表管的巡视工作。
1.3质量保证措施
1.3.1 仪表管路的搬运和保管:仪表管路在搬运过程中,应避免弄弯管子,不能随地拖运,防止脏物进入管内。仪表管在现场必须堆放整齐,不得堵塞通道。
1.3.2 管路敷设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管路应按设计图纸规定的路径、位置敷设,若设计未作规定时,可按下列原则根据现场条件而定。
导管应尽量以最短的路径敷设,以减少测量的时滞,提高灵敏度。
导管避免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潮湿、腐蚀或有震动的场所,应敷设在便于维护的地方。
油管路敷设时应离开热表面,严禁平行布置在热表面的上部。油管路与热表面交叉时,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150mm,并应有隔热措施。
差压测量管路(特别是水位测量)不应靠近表面,其正、负压管的环境温度应一致。
管路敷设时,应考虑主设备的热膨胀,管路应尽量避免敷设在膨胀体上。如必须在膨胀体上安装取源部件时,其引出管需加补偿装置,如“Ω”弯头等。
管路应尽量集中敷设,其路径一般与主体结构平行。
管路敷设路径应选择在不影响主设备检修的地点。
导管不应直接敷设在地面上。如必须敷设时,应设有专门沟道。导管如需穿过地板或墙体,应提前在土建施工时配合预留孔洞,敷设导管时还应使用保护管或保护罩。
管路水平敷设时,应保持一定坡度,一般应大于1:100,差压管路应大于1:12,其倾斜方向应能保证测量管内不存在影响测量的气体或凝结水,否则应在管路的最高或最低点应装设排气或排水容器或阀门。
测量粘性或侵蚀性液体的压力或差压时,取源阀门至仪表阀门之间的管路上应装设隔离容器,在隔离器和至测量表计的导管内充入隔离液,以防表计被腐蚀。若介质凝固点高,取压装置至隔离容器应有蒸汽伴热并保温,以防介质凝固,隔离容器和测量管道设于室外时,应选用凝固点低于气温的隔离液,隔离容器应垂直安装,成对隔离容器的自由液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其导管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
当隔离液轻,测量仪表高于取压装置时,导管按图(a)接。
当隔离液轻,测量仪表低于取压装置时,导管按图(b)接。
当隔离液重,测量仪表高于取压装置时,导管按图(c)接。
当隔离液重,测量仪表低于取压装置时,导管按图(d)接取样孔开孔、取源部件安装及测温元件、压力取样装置、流量取样装置等安装工作。
概述
本方案包括本标范围内的温度、压力、差压、流量、物位、分析等仪表的取样点选择、
第二节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的安装
2.1施工准备
1)施工工具配备: 电动切割机、角相磨光机、电焊机、液压弯管机、锉刀、磁力电钻、万用表、搬钻及个人工具等。
2)施工人员组成:根据工种需要配备热工人员、专业焊工(包括电焊及氩弧焊工种)及技术员等若干名。
3)施工前应具备条件
施工图纸到位、机务安装完毕且具备施工条件。
所需设备、材料齐全。
可靠现场电源供应。
所需的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齐全。
2.2 施工工艺
2.2.1取源部件的安装:施工准备→测点位置确定、标识→测点开孔、清理→临时封堵→领料并检查→取源部件安装→检查验收。
2.2.2感敏元件的安装:施工准备→核对元件型号、规格并校验→清理取源口→元件安装→挂牌标识→检查验收→防护措施。
2.3施工方法
2.3.1仪表测点的开孔和插座的安装
2.3.2测点开孔位置的选择:测点开孔位置应以设计或制造厂的规定进行,如无规定时,可根据工艺流程系统图中测点和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相对位置,依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的规定按下列规则选择:
测孔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线段上,测孔应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挡板、人孔、手孔等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会造成泄漏的地方。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小于200mm,压力和温度在同一地点时,压力测孔必须选择在温度测孔的前面(按介质流动方向而言,下同),以避免因温度计阻挡使流体产生漩涡而影响测压。
在同一处的压力或温度测孔中,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测点应选择在前面。
高压(>6MPa)管道的弯头处不允许开凿测孔,测孔距管道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径,且不得小于100mm。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和检修的地方,若在高空处,应有便于维修的设施。
测点开孔:测点开孔一般在热力设备和管道正式安装前或封闭前进行,禁止在已冲洗完毕的设备和管道上开孔,如必须在已冲洗完毕的管道上开孔时,需证实管内没有介质,并应有防止异物掉入管内的措施,当有异物掉入时,必须设法取出,测孔开孔后一般应立即焊上插座,否则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以防止异物掉入。
根据被测介质和参数的不同,在金属壁上开孔可用下述方法:
在压力管道和设备上开孔,应采用机械方法(如板钻或电钻)开孔的,用冲头在开孔部位的测孔中心位置上打一冲头印,用与插座相符的钻头进行开孔,开孔时钻头中心线应保持与本体表面垂直,孔刚钻透,即移开钻头,清除孔壁上的铁片,用圆锉或半圆锉修去测孔四周的毛刺。
风压管道上可用氧乙炔切割,开孔时用划规按插座内径在选择好的开孔部位上划圆,用氧乙炔沿内边割出测孔(为防止割下的块掉入本体内,可先用火焊条焊在要割下的铁块上,以便于取出割下的铁块),用扁铲剔去溶渣,用圆锉或半圆锉修正测孔并磨圆锉光。
2.3.3温度计插座的检查与清理。
温度计插座一般有凹台焊接式和螺纹式两种。
检查外观,应无碰损和变形。
丝扣检查。拆下堵头或密封盖,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无损,如丝牙上有锈迹或其它杂物,需用丝锥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将温度计护套旋入插座内,检查插座的螺纹与护套螺纹是否配套。
密封面检查。检查插座内密封面是否平整、有无凹凸及其它杂物。
2.3.4温度计插座的安装。
插座应有焊接坡口,在焊接前应把坡口及测孔的周围用锉或砂布打磨干净。
插座安装步骤:找正、点焊、复查垂直度、施焊。
合金钢焊件点焊后,必须先经预热才允许焊接。
插座焊接后,必须检查其内部,不应有焊瘤存在。测温元件插座焊接时,应有防止焊渣落入丝扣的措施(如用石棉布覆盖)。
插座安装后,应采用临时措施将插座孔封闭,以防异物掉入孔内。
2.3.5元件安装
温度元件安装时要根据设计仔细核对热电偶编号、规格长度,避免装错。其后要测量绝缘电阻,并将这些数据填写到温度元件安装记录表上。
对带护套的热偶、热阻,要检查其热端与套管底部是否接触良好。
打开接线盒,松开接线瓷板,将热电偶旋入套管,旋至锁帽,然后将接线瓷板固定螺丝拧紧。安装后将接线盒盖子恢复。
对于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的温度计,在螺纹与密封面清理、检查之后,将垫片装上,如是紫铜垫片需作退火处理,并在丝扣处涂上二硫化钼涂料,旋紧。
对采用焊接式的温度计,在焊接时,应先抽出温度计内芯,再进行焊接,以免损坏温度计,并检查焊接是否有气孔和夹渣等问题。
温度元件插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铠装型热电偶安装。安装前,应用锉刀或砂布将金属壁测量处的油漆、油脂及脏物打磨干净,以确保可靠传热,铠装热电偶安装时应固定牢固,测量端与金属表面紧密接触并一起保温。
2.3.6测温元件安装的一般要求
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等于或小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为100mm。
一般流体介质管道的外径等于或小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2;外径大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300mm。
对于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有效深度为管道外径的1/3—1/2。回油管道上测温元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测温元件应安装在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避免装在阀门、弯头以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
当测温元件插入深度超过1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否则应有防止保护套管弯曲的措施,例如加装支撑架等。
在介质流速较大的低压管道或气粉混合物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时,应有防止测温元件被冲击和磨损的措施。
对于承受压力的插入式测温元件,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时,必须严格保证其结合面处的密封。
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低压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倾斜安装时,其倾斜方向应使感温端迎向流体。
水平安装的热电偶或热电阻,其接线盒的进线口应向下,以防杂物落入接线盒内。
2.3.7金属壁温测量元件的安装要求
安装前应核对要安装的热电偶的规格、型号、尺寸和长度与图纸相符。
检查热电偶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依据图纸确定安装位置。
用锉刀或砂布将取样点打磨光。
将集热块插孔垂直向上,贴在取样管壁上焊牢,将校验合格的热电偶调直,用万用表测量热电偶正常后,经电缆管上端的热偶卡套插入电缆管,由电缆管下端穿出,在电缆管下端安装电缆卡套及金属软管,引至集热块处,把集热块插孔密封胶布打开,将热电偶测量端套上耐高温黄蜡管约1米长以保护铠偶,再将热电偶测量端头插入集热块插孔,插到底保证热电偶与集热块紧密接触,然后再顶丝将热偶测量端固定牢固。电缆管上端热偶卡套卡紧,并将热偶的剩余部分盘成圆捆绑牢,平放在电缆托盘里,将热偶头固定在托盘侧壁上。
2.3.8取压装置安装
取压装置安装,主要指压力、流量、液位取源部件的安装,对于水、油、汽的取压装置一般由取源阀门、取源短管与取源插座组成,在测量汽体流量、液位时还有凝结球,对于炉膛压力有炉膛负压取样装置,对于渣浆、腐蚀性介质还应有隔离容器等。
2.3.8.1取源阀门等部件的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有无残缺、有无机械损伤和铸造缺陷,有无锈蚀,手柄、法尔盘是否齐全。
核查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符。
2.3.8.2取源短管的安装。
取源短管在插入容器和管道后,其端头应与内壁齐平,不得伸出内壁,取源短管前的毛刺需用锉刀或砂布打磨干净。
在合金钢管道或设备上(如主汽、再热管道,汽机缸壁),安装取源短管前,应将取源短管作光谱分析,取源短管的材质应与管道或设备的材质相适应。
2.3.8.3取源阀门的安装
所有的仪表取源阀门,在安装前均要进行水压试验。
阀门的领用。阀门在领用时,要严格按照设备编号领用,严禁混用,领料时必须由有关工程师签字认可。
阀门安装时,应检查阀门的进出口方向,一般在阀门上均有标注,不得反装。
水位测量的取源阀门应水平横装。
2.4 其他注意事项
振动剧烈管道处的就地表计,要用仪表管引到管道之外;就地压力表、压力开关、变送器与测点距离小于3m,要加装缓冲管。
测量高粘度或腐蚀性介质压力、差压的取源管应加装隔离容器。
测量真空、微压的取源部件安装时,应有一定的坡度,坡度应可以使管路中的凝结液回流到管道或容器中。
安装负责人在安装完毕后,要及时将安装的位置,安装形式,插入深度等情况记录到温度元件安装记录表中,记录将作为竣工资料移交给业主。
本方案包括本标书范围内的就地安装的压力仪表、差压仪表、开关量仪表及各类变送器等安装。
3.1施工准备
3.1.1 班组施工人员应了解、熟悉有关的施工图纸、厂家说明书及工艺质量要求,并接受技术、安全交底。
3.1.2 工机具准备:主要施工工具有:电焊机、氩弧焊机、手提式弯管器、管子割刀、磁性铅坠、水平尺、拉线及个人工具若干。
施工人员组成:根据工种需要,配备热工人员、专业焊工(包括电焊及氩弧焊工种)及技术员等若干名。
3.1.3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施工现场具备不会对已安装的仪表设备不会造成损坏,施工图纸已到齐,相应材料配件齐全,脚手架验收合格,可靠的现场电源供应。
3.2 施工工艺
3.2.1就地压力表计的安装
支架、底座等安装检查→设备核对、校验→安装并连接电缆→挂牌标识→检查验收→防护。
3.2.2变送器的安装
支架、底座预埋、安装→变送器检查、校验→安装、接线→挂牌标识→检查验收。
3.3 施工方法
就地压力仪表、差压仪表和开关量仪表的安装
3.3.1安装地点的选择
仪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维护和操作,并且离取样点近的地方。
仪表安装地点应避开强烈震动源,否则应采取防震措施。
仪表安装的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当测量介质为蒸汽或液体时,仪表应安装在取样点的下方,如测量介质为气体时,仪表应安装在取样点的上方。
测量真空的仪表应安装在取样点的上方。
3.3.2压力表的安装
就地压力表的安装高度一般为1.5m左右,以便于读数、维修。
当介质温度大于70℃时,就地压力表仪表阀门前应加装如图1所示的环形管或U形管,环形管和U形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管半径的2.5倍,其制作如图2所示。
仪表导管可在仪表阀门前或后用支架固定,导管中心线离墙距离应在120mm—150mm之间。
当两块仪表并列安装时,仪表外壳间距离应保持30—50mm。
压力表安装时必须使用相应的扳手,不得用手旋转压力表外壳。
压力表安装后,不得承受机械应力,以免损坏使指示不准。
3.3.3差压仪表的安装
就地差压仪表的安装高度为:仪表刻度盘的中心一般离地面1.2m。
差压仪表的正、负压侧的管路不得接错,差压仪表前的导管上应安装三通阀组,或安装由三个针型阀门构成的阀门组。
差压表的导管应装有排污阀门,且应便于操作和维护,排污阀门下应装有便于监视排污状况的排污漏斗与排水管并引至地沟。
3.3.4开关量仪表的安装
1)温度开关:温度开关一般用于压力和温度较低的介质,有时介质不能充满管道(如测轴承回油温度等时),因此,应特别注意其感温元件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测量金属壁温时,感温元件的整体应与被测金属充分接触。
2)压力和差压开关:压力开关和差压开关的安装方法与就地压力表和差压表的安装方法相同。
3.3.5变送器的安装
1)安装位置的选择
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取源部件,使测量导管尽量短。
安装地点应避开强烈震动源和电磁场,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变送器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护的地方。
测量介质为蒸汽或液体时,变送器应安装在取样部件的下方,测量介质为气体时,变送器应安装在取样部件的上方,否则,应采取排水和放气措施。
2)变送器的安装
安装前应依据图纸核对变送器的规格、型号和量程范围等是否与设计相等。
变送器采用支架安装方式,或安装在保护箱内。
变送器安装时使用变送器厂家提供的固定板和U型卡子,把变送器安装在固定架上,安装和紧固过程中不可使变送器受力,禁止扭动变送器膜室上部的转换器。
被测介质为液体时,应使变送器的泄放阀在上方,以便排除被测介质中的气体;被测介质为气体时,应使变送器的泄放阀在下方,以使排放积聚的液体。
3.4质量保证措施
安装、计量人员持证上岗,修正值、动作整定值经过业主确认。 (2) 检查设备、材料的合格证、说明书、材质证明等是否齐全,并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校验、参数修正、动作值整定。
导压管应尽可能短。
在测量液体和蒸汽时,导压管应以不小于1:100(差压管路为1:5)的倾斜度,从变送器向上一直接到取源部件。
在测量气体时,导压管应以不小于1:100(差压管路为1:12)的倾斜度,从变送器向下一直连接到取源部件。
液体导压管路的布设应避免高点,气体导压管的布设应避免低点,否则,必须采取排放措施。
对于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导压管的路径应相同,并保持相同的环境温度。
第四节 汽轮机监测仪表安装
为确保电站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在汽轮机上均装设了各种汽轮机监视仪表,即TSI(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TSI除了提供各种机械量供监视外,还可提供超限信号送到报警系统和保护系统,统称为汽轮机安全监视保护装置。TSI包括很多,一般特指动态监测仪表,主要有偏心度信号、轴承振动信号、绝对膨胀信号、差胀信号、轴向位移信号、转速信号等,测量装置将间隙大小等物理量的变化转化成电信号,用于指示报警和跳机保护。
4.1安装检查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TSI仪表的外观,核查型号、编号是否与要安装的设备相符。
4.2安装时应具备的条件
4.2.1机务应具备的条件
由于汽轮机监测仪表的安装是随汽机设备的安装进行的,安装前应检查机务设备的安装状态,在达到探头的安装条件时方可进行安装,一般在大机最后一次油循环之前安装,但在这之前可以先试装。
TSI仪表经过校验
4.2.2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汽轮机监测仪表一般带有安装前置器的保护箱,保护箱的安装位置在轴承座旁边,检测元件安装前应使保护箱安装完成,并且保护箱与TSI装置柜间的电缆敷设、电缆接线已完成,保护箱内前置放大器应正确安装并接线,并经过试验室的查线,具备送电条件。
按照质量验收计划,通知各QC部门到现场,TSI仪表安装时,业主或业主代表需到现场见证。
4.3安装
安装工作应在调试队和机务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在油循环过滤之前先安装探头支架,用探头试装以确定支架垫片的调节量,在油循环过滤后开始安装探头,探头的安装应牢固,防松垫片应正确弯边,检测间隙应大于最大调整量,工具应妥善保管和使用,防止工作中落入轴承座内,注意轴承座的遮盖,因安装过程在油过滤之后,防止杂物落入座内,工作人员应穿专用工作服、软底鞋,不得携带钥匙等物品。
探头延伸线应妥善固定,防止与转动部件磨擦,穿出轴承座后应用软管保护,软管应有完整、安装正确的接头连接于轴承座和保护箱上。间隙的调整应在调试队的配合下进行,按各种探头元件的间隙要求,先用塞尺等工具进行粗调,之后给前置器通电,进行精确调零,完成后紧固探头的锁紧螺母,在紧固工作完成后应检查电气零位,电气零位的确定应考虑当时大轴的位置。
工作中应注意对探测元件的保护,粗装时防止间隙过小,损坏探头,前置放大器的接线应检查。
4.4记录
在安装过程中,应及时将各安装数据记录下来,将这些数据填写在TSI仪表安装记录表中,由分项工程师保存,作为竣工资料移交给业主。
4.5 验收
TSI仪表安装的应在业主、业主代表和公司、工地质检人员的共同监督之下完成的。一旦安装、调试完毕,在几方共同认可的情况下,即验收签字。
4.6防护
安装期间轴承座区域应适当隔离。
汽轮机动态探测元件是精密仪表,在现场安装环境下容易被损坏,元件带到现场后应妥善保管,对安装后的元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联系机务及时将轴承座盖扣好,在软管上用木板搁空保护等,以防止施工人员的无意破坏。
4.7其他注意事项
TSI仪表安装工作由有关工程师负责,具体的安装人员应具有相当的经验,工作细心,责任心强,并要经过必要的学习培训。
对安装在励磁机轴承座上的振动探头的外壳需与轴承座电气绝缘。
若发生机务重新翻瓦等拆除情况,则安装、验收要求需按照上面步骤重新进行。
4.8 质量保证措施
所有探头安装牢固,探头与被测端面须垂直,被测端面应光滑,不得有麻点,划痕等被测表面不应带有磁性,否则均会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在同一区域内安装两个以上传感器时,传感器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8.1mm。
前置器安装在由厂家提供的保护箱内,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机械碰伤或污染,安装时必须与大地绝缘,为此采取前置器装在聚脂绝缘板垫圈套住固定螺钉。
附件安装,各类探头的支架要固定牢靠并采用定位销以防产生位移,紧定螺栓采取防振措施,
探头导线与接长电缆要用线夹固定,安装在轴承座外侧到保护箱间的导线用阻燃型金属软管来保护,接长电缆在穿出轴承座处使用厂家提供的接线器,一只接线器最多只能穿二根接长电缆,探头导线与接长电缆连接处的接点,无论拆开或装上时,必须套上保护套,防止损坏接头处的螺纹和外壳接地。
传感器的固定支架,以及附近能产生磁场的材料应远离传感器。
传感器的安装应有厂家、机务、热控和质检人员共同在场。
第五节 执行机构安装采取的措施和工艺要求
执行机构包括电动执行机构和气动执行机构,由执行器和调节器组成。执行器响应调节器来的信号或人工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位移,以驱动执行机构对压力、流量、液位、温度等参数进行调节,是热力过程自动化的重要执行部件。执行机构安装牢固、准确与否关系到机组稳定运行和安全,所以必须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引起充分的重视。
为确保执行安装调试的质量,拟采取如下措施和工艺要求:
5.1主要质量控制点
安装前必须对执行机构进行检查、试验。
执行机构安装时应考虑设备的热膨胀。
执行机构安装完毕,及时做好成品保护措施,防止设备受污染或损伤。
电动执行机构作业程序和内容
5.2 施工前准备工作
当热机专业已经安装完受控的阀门、档板、调节门后,即可安装执行器。
施工前先检查执行机构外观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完整,各标志清晰。
通电试验,检查执行机构马达和齿轮的运转是否正常。检查后的执行机构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损坏。
5.3 安装位置的选择
执行器一般安装在被调节机构的附近,不应妨碍检修和通行,并应便于操作和维护。
当调节机构随设备产生热态位移时,执行器的安装应保证其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不变。
5.4 执行机构底座的固定
底座固定可根据现场不同情况,采用焊接、对穿螺丝、预埋等方式进行。
5.5 执行机构的安装与保养
执行机构必须安装牢固,操作时无晃动,并不受汽水浸蚀和雨淋。当执行器的操作手轮顺时针转动时,调节机构关闭。操作手轮逆时针转动时,调节机构打开。调节机构以全关到全开,应与执行机构的全行程相应。
对室外部分的执行机构,应装设防雨罩,防止日晒雨淋,延长使用寿命。
对安装和调试好的执行机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油漆和附件的损坏。
5.6 气动执行机构的安装
除与电动机构安装及调试相同的要求外,还应遵守以下的工艺规程。
对气动执行机构通气试验,严密性、行程、全行程时间、自锁等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阀门上箭头的指向应与介质流动的方向一致,气源进出口核对准确,进口须装减压阀与过滤器。
气动机构气缸的连接管路应有足够伸缩余地,且不妨碍执行机构的动作。
带有阀门定位器的气动调节阀、定位器气源压力应与调节阀的信号压力相匹配,信号管路连接应符合正作用、反作用的要求,反馈机构的安装应符合阀门行程的要求。
安装工作完毕,用防尘罩将定位器、反馈机构、电磁阀等罩起来,做好防止成品受污染的保护措施。
5.7 安全注意事项及文明施工
执行机构搬运过程中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防设备损坏和砸伤施工人员手脚。
执行机构的安装应牢固、可靠。
执行机构安装完毕应及时做好防尘、防雨措施,以防二次污染。
-
- 热工仪表校验与单体调试
6.1 对标准仪表、仪器等设备的要求
根据需要检定的仪表清单,配备合适的检定仪器仪表,所有用于检定的仪器仪表须经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用于正确地进行量值传递。
6.2 对被检仪表校验、调试的管理
根据仪表清单和校验进度要求,排出校验工作计划,具体明确仪表的领出、拆卸、校验、安装、投用等工作的负责人和工作质量要求。
对于现场安装的仪表按业主的要求进行现场校验或试验室校验。
拆(领)仪表设备前,对仪表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做好记录并书面向业主汇报或请业主现场见证。
仪表设备运输时,采用防震材料保护,以防影响仪表性能。
仪器仪表拆、领回来后,存放在专门的设备室,设备室环境保持在温度为15—30度、湿度小于80%、无振动、无灰尘、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磁场的地方。
从事仪表校验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由上级计量管理部门考核后核发的相应检定员证书。
仪表校验工作严格按国家的检定规程执行。
已校验的仪表和未校验的仪表分类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校验合格的仪表贴绿色的合格标签,标签上注明设备标签号,有效期和检定员姓名,不合格仪表贴红色标签,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业主。所有校验过的仪表都应出具校验报告。
只有校验合格并贴有合格标签的仪表才允许领出安装,领出仪表时必须进行登记,并由领出人签名,以示负责。
6.3 对需拆卸的现场仪表校验工作要求:
根据仪表校验清单对仪表进行分类,准备相应的工器具,了解现场仪表安装位置,对于需要搭建辅助设施的提供一份详细的清单以便及时做好准备工作。
仪表拆卸前应先检查设备标签和接线标签是否齐全并与设备清册相对应。否则应根据仪表清单和图纸确定标签号,或由业主标识后方可拆卸,以免发生误拆。
对于以油水等液体为介质的测量仪表进行拆卸时,应有防止泄漏污染环境的措施。
对拆下的仪表进行安装恢复时,应保持拆前的状态,仪表接线按原接线恢复,保持仪表拆装的工艺美观和接线正确。
仪表安装后根据调试需要进行投用,并做好相应的排污、查漏工作。
6.4 对从仓库领出的仪表校验工作要求:
按业主要求,办理仪表领出手续。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仪器仪表附件清单,清点仪表随供的附件,并做好记录。对容易丢失的附件进行标识后单独保管,以防丢失。
随设备提供的说明书,图纸,校验报告,进行清点记录,并标识后归档保存。
对有毒、有腐蚀性的特殊仪表和附件,按厂方规定的要求进行存放和调校。
6.5 技术资料管理
校验和调试所依据的标准必须是以正式渠道取得的现行有效版本的资料,所有资料由资料管理员专人管理。并建立台帐,及时更新。如果校验调试工作需用业主提供的资料,则该资料必须经由正式途径从业主处取得。
仪表校验前,对业主提供的定值清单和图纸进行会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业主,如需更改必须由业主出具正式的工程联系单或工作联系单方可。
业主提供的资料如需保密的,必须按业主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保密防护。
校验报告的原始记录,数据应真实可靠,数据的运算和修约符合运算和修约规则。
校验报告一律输入计算机后由激光打印机打印出来。报告填写完整,清晰,签名齐全,结论准确,并统一编号,报告由专人审核,并由技术负责人签名加盖公章后签发。
校验报告经盖章生效后,交由资料员保管,任何人不得随意改换,以下几种情况除外:
业主已对仪表原校验量程定值修改。
业主对仪表重新改型,原校验过的仪表不再使用,则原仪表校验c.报告抽出,用新的仪表校验报告代替。
校验人对原校验结果有怀疑,要求对仪表重新校验,并确认重校后的结果是真实正确的,方可对原报告进行更换。
6.6安全管理要求
组织参加校验工作的人员学习安全工作规程和业主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制度,机组试运期间的校验工作,必须首先办好工作票方可施工。
工作开始前由技术人员作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每天由各项工作负责人对具体工作进行安全交底,交底应有记录。
高空作业必须搭设合格的脚手架,工作人员要系好安全带。
拆卸仪表前应先将仪表与系统隔离,并确认仪表内无高温高压介质才能拆卸。
在现场工作时做好保护其它设备的工作,以避免损坏其它设备。
在拆装测量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仪表时应正确使用合格的防护用品。
仪表校验安装完毕、电气回路恢复后,应确认接线是否正确,绝缘是否合格,一切确认正常后方能对回路恢复供电。
第七节 分部试运
7.1 试运前的准备
对所有的取源部件、仪表管路、设备供气和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监控装置及其附件均按设计安装完毕,并且标志清楚、齐全;电源熔丝或开关的容量符合设计要求,标志清楚;电气回路查线完毕,接线正确牢固,接触良好,标志清楚;热控设备单体校验合格。
7.2 测量系统调试
仪表的外接线电阻符合定值,线路电阻误差对热电偶不超过±0.2Ω。对热电阻不超过±0.1Ω。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输入模拟信号,校验系统的综合误差不得超过系统内各单元仪表允许误差的方和根值。
7.3 远方操作系统调试
电机送电前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检查,绝缘电阻≥0.5MΩ。操作试验时,操作开关的方向与阀门或挡板的动作方向一致,操作开关的编号与阀门或挡板编号一致,阀位指示表、指示灯的显示与阀门或挡板位置相符,阀门或挡板在全行程内动作平稳、灵活、无跳动。
7.4 保护和信号系统
热工保护装置按系统进行分项和整套联动试验,动作正确可靠。轴向位移和膨胀差等传感器在转子定零位后做调整试验,绝对膨胀测量装置在汽机冷态下进行检查和调整,定好零位,记录当时环境温度;电磁场阀动作灵活可靠,绝缘电阻符合规范要求;保护及信号系统的开关量仪表和电气设备的信号机构,其整定值符合设计或运行要求,并且动作可靠,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输入模拟信号,检查音响、灯光及保护装置的动作和逻辑功能的实现情况,符合设计。
7.5 程控系统
逻辑元件的功能和时间元件的整定符合设计或运行要求,在信号输入端加入模拟信号,进行系统的步序、逻辑关系以及输出状态的测试,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联锁系统进行分项试验及整套联动试验,动作正确可靠。
7.6 计算机系统
进行计算机输入信号的正确性检查;输入、输出信号精确度采用检查程序进行校验,信号精确度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数据,系统软件复原调试配合调试进行。
第八节 热工信号防干扰的施工措施
8.1干扰的主要来源
8.1.1外部干扰:由能在空间产生电磁场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而产生。首先,电厂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交变电磁场,再加上380/220V及以上交流电的电磁干扰,在这样的环境中电缆及控制设备必然会受到电容(静电)耦合、电磁耦合等电磁干扰。另外,电缆也是干扰的主要发生器,它向空间发射电磁信号。
8.1.2射频干扰:指大功率的高频发生装置、电气装置开、断时产生的火花及电焊机产生的弧光等。
8.1.3感应干扰:指信号电缆经过较强的交变磁场时,耦合到信号回路中的干扰。
8.2采取方法和技术措施
合理优化电缆排列层,借鉴日照工程和莱芜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在电缆敷设的前期,合理重排电缆,将动力、控制、信号电缆分层敷设,减少相互干扰。谨慎电缆合并使用,严禁信号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合并,严禁弱电信号和强电信号共用一根电缆。在电缆敷设清册中明确标识,明确敷设要求。为防止误走线路,在每层桥架上喷印明显标志;在敷设电缆前,组织敷设人员进行了学习和交底,确保了敷设质量。这样,从电缆敷设上阻绝相互干扰。
合理使用屏蔽电缆,屏蔽层达到正确、可靠接地,强弱电电信号尽量使用专用接线盒,蔽层如何正确接地应在施工技术手册中作明确规定,有效地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控制。
电缆桥架是产生强磁的设备和易被干扰的设备,尽管在安装时支架和桥架基本接地,但并不可靠,我们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和技术,采用电缆主桥架封闭并接地的方法,把主通道的桥架基本上做到封闭,同时,主通道的每节桥架间用φ10mm的裸铜电缆钢射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每隔4~6米与就近的钢结构用钢射钉铆焊接地(见附图1),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缆干扰的传播和被干扰。
屏蔽接地严格可靠
在这个工程中,我们将统一采用在盘端电缆一端接地法,即在电子设备间的DCS盘柜等为中心的单端接地,就地及其余盘电缆的另一端浮空。具体方法是:在电缆剥皮作头时,把每根电缆的屏蔽网统一梳理出150mm左右长绞成一股,每4~6股合成一股和φ2.5mm的单股多芯线焊接在一起,网线和焊点用热缩管缩紧绝缘;成排的4~6根单股线编成辫,使用压线端接头压紧后,用镀锌螺栓压接在每个盘内的接地镀锡铜排上。同样,每面盘的门及边框也用接地线接在铜排上。各个盘的接地铜排用φ10mm的单股多芯接地线连接到公共铜母排上,通过专用电缆与电气接地网相连(见附图2),完成了盘内屏蔽接地。在电缆敷设和电缆桥架封堵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方法,防止划坏电缆保护层造成屏蔽接地,确保屏蔽层“一点接地”。
8.3特殊设备和地段采取特殊屏蔽措施
一些易被干扰的设备,如汽机轴振、轴向位移、转速等TSI的监视装置,都是机组的重要而且准确投入困难的参数,原因是信号较弱且易被干扰;为了防止汽机前箱内的信号线磨损接地,采用套装黄蜡管隔离;为了防止信号电缆的干扰,在强电磁区域的电缆增加金属软管屏蔽;前置器接线盒也进行屏蔽接地。这些措施保证了模拟信号不受干扰。
在施工和生产中进行控制,降低和避免不必要的射频干扰。
-
-
-
- 设备安装施工进度计划
-
-
1、设备安装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1.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2006年8月18日开工、2007年8月31日完工,总工期378个日历天。经过我们精心策划,确保在2007年8月20日前完成所有的SHEBEI 设备安装工程,完成所有的单机调试及联合调试工作,确保2007年8月31日完成工程验收。
根据这一工期目标,我们将以雄厚的施工技术力量去确保工期,通过精心的策划与安排,科学的管理、实现工期目标。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将把关键路线上的工作,或影响其它专业施工工序的工作,作为施工的重要环节来抓。
1.2施工进度控制计划附后
第十一章 资源供应计划
- 施工人员配备计划
施工人员配备计划一览表:
序号 | 工 种 | 2006年 | 2007年 |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 | 管理人员 | 5 | 10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0 | 10 | |
2 | 锅炉安装
(操作人员) |
15 | 15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15 | 15 | 15 | 15 | |
3 | 汽机安装
(操作人员)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20 | 20 | |
4 | 电气安装
(操作人员) |
10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10 | 10 | 10 | |
5 | 热控安装
(操作人员) |
10 | 10 | 15 | 20 | 20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10 | 10 | 10 | |
6 | 焊接(操作人员) | 10 | 10 | 20 | 25 | 25 | 25 | 25 | 20 | 10 | 10 | 8 | 8 | 5 | 5 | |
7 | 起重工 | 8 | 8 | 8 | 8 | 8 | 8 | 8 | 2 | 2 | 2 | 2 | 2 | 2 | 2 | |
8 | 后勤、保卫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
总 计 | 83 | 98 | 140 | 160 | 170 | 175 | 175 | 164 | 154 | 154 | 127 | 102 | 77 | 77 |
序 号 | 机具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
起重、运输机械 | |||
1 | 90t汽车吊 | QUY50 | 1 |
2 | 25t汽车吊 | TG-252E | 1 |
3 | 平板车 | 40t | 1 |
锅炉专业 | |||
1 | 卷扬机 | 2t | 4 |
2 | 空压机 | 6m3 | 1 |
3 | 卸克 | 2.1t | 10 |
4 | 卸克 | 5t | 6 |
5 | 卸克 | 6.8t | 6 |
6 | 卸克 | 10t | 4 |
7 | 钢丝绳 | φ13 | 200m |
8 | 钢丝绳 | φ11 | 500m |
9 | 钢丝绳 | φ17.5 | 100m |
10 | 综绳 | φ6 | 300m |
11 | 链条葫芦 | 5t | 6 |
12 | 链条葫芦 | 2t | 10 |
13 | 链条葫芦 | 1t | 10 |
14 | 角向砂轮机 | 10 | |
15 | 电动磨光机 | 10 | |
16 | 砂轮切割机 | 4 | |
17 | 弯管机 | YKM-1 | 2 |
18 | 滤油机 | BAY-160 | 1 |
19 | 电动扳手 | 4 | |
20 | 扭力扳手 | 4 | |
21 | 花兰螺丝 | 10 | |
22 | 卷尺 | 50m | 4 |
23 | 经纬仪 | J2-1 | 1 |
24 | 水平仪 | JZ-D | 1 |
25 | 框式水平仪 | 1 | |
26 | 测温仪 | ST6 | 1 |
27 | 测振仪 | ZXP-6B | 1 |
28 | 百分表 | 0~10 | 4 |
29 | 千斤顶 | 15t | 4 |
30 | 手提电源箱 | 220V | 20 |
31 | 水压泵 | WQGB45/70 | 1 |
热工专业 | |||
1 | 电动绞丝机 | 1 | |
2 | 电动弯管机 | 1 | |
3 | 钻床 | 1 | |
4 | 电动切割机 | 2 | |
5 | 拉孔机 | 2 | |
6 | 砂轮机 | 1 | |
7 | 冲击电钻 | 2 | |
8 | 仪表管切割刀 | 6 | |
9 | 等离子切割机 | 1 | |
10 | 三轮车 | 3 | |
11 | 电缆号牌封塑机 | 1 | |
12 | 微电脑打号机 | 1 | |
13 | 微电脑设备标签机 | 1 | |
14 | 计算机 | 4 | |
15 | 热工自动检验仪 | RZJ-ZBP | 1 |
16 | 油浴 | 1 | |
17 | 数字便携式压力校验仪 | PPC1 | 1 |
18 | 数字便携式压力校验仪 | PPC2 | 1 |
19 | 数字便携式压力校验仪 | PPC3 | 1 |
20 | 数字便携式压力校验仪 | DX-2500B | 2 |
21 | 数字便携式压力校验仪 | DDZⅢ | 2 |
22 | 标准水银温度计 | WBG-0-2 | 14 |
23 | 二等标准铂电阻 | WZPB-2 | 2 |
24 | 精密压力表 | YB-250B | 32 |
25 | 压力校验台 | 3 | |
26 | 直流标准电阻箱 | ZX25A | 4 |
27 | 直流电子电位差计 | UJ33A | 2 |
28 | 直流单臂电桥 | QJ24 | 2 |
29 | 直流双臂电桥 | QJ36 | 2 |
30 | 转速标准装置 | QZJY-3 | 1 |
31 | 台式数字电压表 | SX1482 | 1 |
32 | 台式数字万用表 | GDM8045 | 3 |
33 | 光电式转速表 | DT-2234A | 1 |
34 | 标准热电偶 | WRPB-2 | 2 |
35 |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 CDF-1 | 2 |
36 | 兆欧表 | ZC25-4 | 3 |
37 | 数字式手持式万用表 | DT980 | 12 |
38 | 示波器 | BS-601 | 1 |
39 | 真空泵 | RCY-10 | 2 |
40 | 空压机 | 2 | |
41 | TK3校验装置 | 1 | |
42 | 0~2500Pa微压标准装置 | 1 | |
43 | 真空表标准装置 | 1 | |
44 | 铂铑铂热电偶标准装置 | 1 | |
45 | 自动平衡电桥检定装置 | 1 | |
46 | 动圈式指示仪表检定装置 | 1 | |
47 | 0~60Mpa压力表标准装置 | 1 | |
48 | 0~6.0Mpa压力表标准装置 | 1 | |
49 | 0~0.6Mpa压力表标准装置 | 1 | |
50 | 热电偶温度仪表检定装置 | 1 | |
51 | 热电阻温度仪表检定装置 | 1 | |
52 | 压力差压变送器检定装置 | 1 | |
53 | 变送器检定装置0~7Mpa | 1 | |
54 | 变送器检定装置0~35Mpa | 1 | |
55 | 指示仪表检定装置0~10mA | 1 | |
56 | 指示仪表检定装置4~20mA | 1 | |
57 | 浮球式压力计标准装置 | 1 | |
电气专业 | |||
1 | 压钳 | Y644M | 2 |
2 | 压钳 | EP-430 | 2 |
3 | 剪切机 | 电动 | 1 |
4 | 往复锯 | PFZ550E/550 | 4 |
5 | 电锤 | BOSCH | 4 |
6 | 电锤 | 博仕(充电) | 4 |
7 | 曲线锯 | 博仕 | 2 |
8 | 电钻 | BOSCH HZ | 5 |
9 | 拉孔机 | 2-120MM液压 | 2 |
10 | 弯管机 | YWG-88 | 2 |
11 | 弯管机 | 975(电动) | 1 |
12 | 套丝机 | QT4-D管子 | 2 |
13 | 钻床 | ZQ4124 | 2 |
14 | 切割机 | 砂轮 | 1 |
15 | 砂轮机 | 370W角向 | 2 |
16 | 力矩扳手 | 意大利贝他牌 | 1 |
17 | 经纬仪 | JT-2 | 1 |
18 | 手压钳 | 1-6mm2 | 4 |
19 | 手压钳 | 1.5-14mm2 | 4 |
20 | 母线平弯机 | YMW-120-10 | 1 |
21 | 压力式滤油机 | BYA-160 | 1 |
22 | 真空滤油机 | KLVG- | 1 |
23 | 真空泵 | WVPM-7500L | 1 |
24 | 微水检测仪 | SP4(德国) | 1 |
25 | 高压数显表 | DC250KV | 1 |
26 | 绝缘电阻表 | BM11D100GΩ | 3 |
27 | 数字式钳形相位表 | 1°10A | 2 |
28 | 相序表 | 8030 | 1 |
29 | 变比电桥 | QJ35 | 1 |
30 | 高电流微欧计 | MOM600A | 1 |
31 | 光导微机介损仪 | GWS-Ⅱ | 1 |
32 | 智能毫秒频率计 | XJ3260 | 1 |
33 | 便携式万用示波器 | FLRKE97 | 1 |
34 | 试油机 | SAP-80 | 1 |
35 | 直流高压试验器 | ZGS | 1 |
36 | 高压开关测试仪 | EST-V | 1 |
37 | 微机型保护校验仪 | RT-1 | 1 |
38 | 单相综合继电保护测试仪 | SVERKER750 | 1 |
39 | 工频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 CHXB | 1 |
汽机专业 | |||
1 | 卷扬机 | 5t | 2 |
2 | 卷扬机 | 2t | 2 |
3 | 滚杠 | φ89*10 | 60m |
5 | 外径千分尺 | 0~25mm | 3 |
6 | 外径千分尺 | 25~50mm | 2 |
7 | 外径千分尺 | 50~75mm | 2 |
8 | 外径千分尺 | 75~100mm | 2 |
9 | 外径千分尺 | 125~250mm | 1 |
10 | 外径千分尺 | 250~175mm | 1 |
11 | 外径千分尺 | 175~250mm | 1 |
12 | 外径千分尺 | 250~225mm | 1 |
13 | 外径千分尺 | 225~250mm | 1 |
14 | 外径千分尺 | 250~275mm | 1 |
15 | 外径千分尺 | 300~400mm | 1 |
16 | 大流量冲洗装置 | 1 | |
17 | 内径千分尺 | 50~600mm | 2 |
18 | 内径千分尺 | 50~900mm | 2 |
19 | 深度尺 | 0~300mm | 3 |
20 | 四用游标卡尺 | 0~250mm | 2 |
21 | 游标卡尺 | 0~250mm | 3 |
22 | 镗表 | 8~13mm | 2 |
23 | 镗表 | 13~18mm | 2 |
24 | 镗表 | 18~35mm | 2 |
25 | 百分表 | 0~10mm | 6 |
26 | 磁性表架 | 6 | |
27 | 合象水平仪 | 250mm | 2 |
28 | 德国蔡司002水准仪 | 1 | |
29 | 普通水准仪 | DS-3 | 1 |
30 | 电源箱 | 6 | |
31 | 电源盘 | 6 | |
32 | 行灯变压器 | 220/24、12V | 4 |
33 | 塞尺 | 4″~6″ | 10 |
34 | 套筒扳手 | 7~32mm | 2 |
35 | 重型套筒扳手 | 2 | |
36 | 梅花扳手 | 7~32mm | 4 |
37 | 内六角扳手 | 4 | |
38 | 小型内六角扳手 | 2 | |
39 | 活洛扳手 | 6″~18″ | 5 |
40 | 呆开口扳手 | 7~27mm | 2 |
41 | 力矩扳手 | 2~20kgm | 1 |
42 | 力矩扳手 | 10~120kgm | 1 |
43 | 力矩扳手 | 100~180kgm | 1 |
44 | 呆扳手 | 46~250mm | 2 |
45 | 扳手套筒 | 46~85mm | 2 |
46 | 大榔头 | 12~16磅 | 3 |
47 | 小榔头 | 1.5~2磅 | 12 |
48 | 油压千斤顶 | 10t | 4 |
49 | 油压千斤顶 | 20t | 4 |
50 | 螺丝千斤顶 | 高度≯70mm | 10 |
51 | 平口螺丝刀 | 4″~12″ | 6 |
52 | 十字螺丝刀 | 4~″10″ | 4 |
53 | 铁柄螺丝刀 | 8″ | 8 |
54 | 标准卷尺 | 50m | 1 |
55 | 标准卷尺 | 30m | 2 |
56 | 天平秤 | 5kg | 1 |
57 | 小磅秤 | 0~25kg | 1 |
58 | 压力表 | 0~1.6Mpa | 2 |
59 | 压力表 | 0~6Mpa | 2 |
60 | 临时排污泵 | 2.2KW | 2 |
61 | 弯管机 | 1/2″~2″ | 2 |
62 | 钳台 | 4 | |
63 | 加热柜 | 1 | |
64 | 加热棒 | 1 | |
65 | 真空滤油机 | 5 | |
66 | 板式滤油机 | 2 | |
67 | 电动水压机 | 2 | |
68 | 管子割刀 | 4 | |
69 | 风焊割刀 | 9 | |
70 | 氧气表 | 9 | |
71 | 乙炔表 | 15 | |
72 | 磁性电钻 | 19mm | 1 |
73 | 手提电钻 | 13mm | 2 |
74 | 手枪电钻 | 6mm | 2 |
75 | 砂轮机 | 250mm | 1 |
76 | 切割机 | 350mm | 2 |
77 | 角磨 | 100mm | 5 |
78 | 角磨 | 250mm | 5 |
79 | 电磨 | 4 | |
80 | 冲击钻 | 2 | |
81 | 拉马(大、小) | 1 | |
82 | 拉钢丝用滑轮 | 自制 | 2 |
83 | 铰手 | 4 | |
84 | 扳牙 | 6~30mm | 2 |
85 | 螺丝攻 | 6~30mm | 2 |
86 | 线锤 | 4 | |
87 | 水平尺 | 250mm-250mm | 3 |
88 | 平板 | 自带 | 2 |
89 | 油盘 | 600*400*50 | 8 |
焊铆专业 | |||
1 | 逆变电焊机 | ZX7-400 ST2 | 8 |
2 | 逆变电焊机 | ZX7-400ST | 8 |
3 | 硅整流电焊机 | ZX5-400Y | 10 |
4 | 焊条烘箱 | ZYH-100 | 2 |
5 | 焊条烘箱 | YHL-100 | 1 |
6 | MIG焊机 | CUA-400 | 2 |
7 | 电脑热处理机 | DWK-180A | 2 |
8 | 热处理预热机 | T-120 | 1 |
9 | 剪板机 | 2250×13mm | 1 |
10 | 卷板机 | 30×2500 | 1 |
11 | 型钢矫正机 | 自制 | 1 |
12 | 摇臂钻床 | 23040 | 1 |
13 | 磁铁钻 | Φ28 | 1 |
14 | 空压机 | 6m3 | 1 |
无损检验专业 | |||
1 | 工业χ光机 | RIX-250MC | 1 |
2 | 工业χ光机 | 250EG-B2F | 1 |
3 | 超声波探伤仪 | EPOCHⅡB- | 1 |
4 | 超声波测厚仪 | DME | 1 |
5 | 超声波测厚仪 | 26DLPLUS | 1 |
6 | 黑 度 计 | MDX-ⅢA | 3 |
7 | 便携式硬度计 | EQUO-TIP | 2 |
8 | 便携式光谱仪 | WX-4 | 1 |
9 | 便携式光谱仪 | WKF2 | 1 |
10 | 便携式金相显微镜 | XJDZ-100 | 1 |
11 | 视频内窥镜 | GDN-Ⅲ | 1 |
12 | 自动洗片机 | 格林-Ⅲ | 1 |
13 | 观 片 灯 | DF-2C15 | 4 |
14 | 射线剂量仪 | RATO/F | 1 |
第三节 计量检测器具进场配置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计量和检测工作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为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争创优良工程,应充分做好这个环节。本工程我公司拟投入下表检测计量器具(如下表):
序
号 |
计量器具(精度等级) | 单位 | 数量 | 测量范围 | 检定周期
(月) |
l | 钢卷尺(2m~20m) | 把 | 600 | 0~20m | 12 |
2 | 水平仪 | 套 | 10 | 0~0.2mm | 12 |
3 | 钢直尺(60cm) | 把 | 25 | 0~600ram | 12 |
4 | 扭力扳手(Z—CTB一330) | 把 | 5 | 12 | |
5 | 标准压力表(YB一150) | 个 | 50 | 0~25MPa | 12 |
6 | 氧气压力表 | 个 | 100 | 0~15MPa | 12 |
7 | 乙炔压力表 | 个 | 100 | O~1.6MPa | 12 |
8 | 风速表(EY3—2A) | 套 | 5 | 0~30m/s | 12 |
9 | 直流电位差计(UJ一33A) | 套 | 5 | 0~1.055V | 12 |
10 | 数字电压表(9201) | 套 | 8 | 交流0~700V | 12 |
11 | 接地电测试仪(ZC25—3) | 套 | 8 | 0~1000Q | 12
— |
12 | 万用表(MF47) | 个 | 35 | 0~5A
0~2500V |
12 |
13 | 兆欧表(ZC25—3) | 个 | 25 | 0~500MQ | 12 |
14 | 数字声级计(HYl04A) | 厶
口 |
5 | 12 | |
15 | 风压测量仪 | 个 | 3 | 12 | |
16 | 热球风速仪(30m/s) | 个 | 3 | 12 | |
17 | 测噪声仪 | 个 | 2 | 12 | |
18 | 数字式查线仪(DKX--24) | 台 | 3 | 12 |
序
号 |
计量器具(型号规格) | 单位 | 数量 | 测量范围 | 检定周期
(月) |
19 | 直流电源(DC24V) | 台 | 5 | 12 | |
20 | 水准仪 | 台 | 8 | 12 | |
2l | 手提式振幅仪 | 台 | 5 | 12 | |
22 | 信号发生器. | 台 | 3 | 12 | |
23 | 双踪电子示波器 | 台 | 2 | 12 | |
24 | 单相三极插头漏电开关检
测器(97.250395.1) |
台 | 50 | .12 | |
25 | 非接触式手持数字转速表
(SZG一44lB) |
台 | 8 | 12 | |
26 | 数字钳表(DM6266) | 台 | 10 | 12 | |
27 | 相序表(XZ一1) | 台 | 20 | 12 | |
28 | 直流电阻电桥(QJ23A) | 台 | 5 | 12 | |
29 | 焊接检查尺 | 把 | 15 | 12 | |
30 | 红外线漆膜测量仪 | 台 | 10 | 12 | |
31 | 水平尺 | 把 | 25 | 12 | |
32 | 坡度尺 | 把 | 15 | 12
_ |
|
33 | 百分表 | 套 | 15 | 12 | |
34 | 温度计 | 支 | 10 | 12 | |
35 | 电缆探伤仪 | 台 | 5 | 12 | |
36 | 直流耐压测试仪
(2.4KV以下) |
台 | 25 | 12 |
所有计量器具必须经检验合格且在使用周期内的才可投入使用。项目部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制定检验计划,定期送检并对计量器具加上永久的牢固的统一编号,做好彩色标签。
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措施
1、保证材料设备质量
1.1项目经理部材料设备部按照《进货检验核试验程序》负责对所采购的设备材料进行验证或复检,保证用于施工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及可满足图纸、规范和合同的要求。检验工作结束后,应填写进货检验记录表,由项目经理审核。同时材料设备的采购程序应满足合同的要求.
l.2进货检验期间和检验结束后,项目经理部材料设备部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进行标识:
1.3所有检验和试验记录应由项目经理部工程资料组按《记录控制程序》整理、编目、归档、备查。
1.4全部材料进场均按照规定向监理公司报验,报验合格通过后方可进场使用。同时必须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的要求,仓管员根据《仓库管理规定》对全部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维护进行管理。对进入仓库管理全部材料均要求进行产品标识,对施工班组领用材料均要求有施工员开出的领料单,
防止施工班组领错材料。
1.5对于业主提供的产品材料,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的要求。本公司对顾客提供产品实施的进货验证、检验、试验。
2、施工机具正常及计量器具的有效性
2.1技术管理部按照各部门提出的计划提供经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
2.2技术管理部的计量监测组对所持有的计量器具建立使用台帐,必须记录各计量器具的检验有效期,防止计量器具过期使用;
2.3技术管理部的机具管理组向各分区机电部施工班组提供完好的施工机具。
2.4技术管理部的机具管理组负责对所持有的全部机具进行保养维修,保证机具的良好运行状况。
2.5施工机具的调配保持相对使用固定性,并保留一定的机具作为备用,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班组的正常使用。
3、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各工种班长以上的人员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获得上岗资格,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或上岗证,并在施工上岗之前提供给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中持证上岗,并佩戴单位岗位证。
3.1持证上岗,做好上岗前培训教育,消除人的不稳定因素。公司科技部负责组织、实施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满足本工程的要求;
3.2全体管理人员和特种专业人员(如电工、焊工、起重工等)必须持有有效《上岗证》,并将全部资料复印后交工程资料组资料员处存档;
才允许进场施工,避免因为人员的技术素质影响本工程的质量;
3.3制定工程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材料员、班组长的岗位职责;做到职责分明、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3.4当施工人员进入本工地工作时,按照本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进行上岗前教育,使其对本工地的质量要求、现场情况等得到良好的了解,建立正确的质量观。
3.5对关键工序实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引入竞争上岗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心。
4、严格执行施工及验收标准、规程、规范
本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进行施工验收。本工程常用部分规范如下:非另有规定,本项目应按国家和江苏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设计及施工。工程施工的规范和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5、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验制度
5.1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是自下而上按施工程序、分阶段进行。其流程如下:先由分项工程主管操作人员(班组长)组织自检、互检(第三级)一专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检验(第二级)一质安组及质安科检定(第一级)。重要部位及关键工序的检验,除分区负责人和质安组及专业技术负责人参与外,还由质安组及质安科共同检定,最后会同甲方、监理等进行验收。
5.2各专业施工必须按国家标准《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为确保施工质量,全面执行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质量体系;
6、坚持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6.1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文件进行内部审核及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
6.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
项目经理部负责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进行编制、报批《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并负责将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对各部门及分区负责人进行交底,由各分区负责人对专业施工组进行交底。
6.3保证施工依据的有效性
工程资料组负责工程所需的标准、规程、规范、图纸、工艺等文件符合国家标准及本工程要求,并负责对所有施工中用到的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修改等外来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办好登记、发放、回收手续。
6.4制定施工方案
各专业施工组必须制定关键工艺、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向项目经理报批。如果施工班组在一般工序施工中没有作业指导书则不能达到质量要求的,则专业施工组必须另外编写作业指导书,并进行现场跟班作业指导。
6.5技术支持
技术服务部负责对专业施工组的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并对各专业的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6.6质量技术交底
施工员对班组长交付工作任务前,必须编写《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报项目经理批准后,对班组长进行质量技术、安全要求交底,并对其负责区域的配合情况等现场要求进行交底,同时要求施工员对班组长进行现场交底。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施工员应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控制点、检验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报项目经理批准后在技术交底中向生产班组交待清楚。
6.7开展班前活动
班组长必须坚持每天的班前活动,上班开工前对本组成员进行施工内容、质量要求、现场安全注意事项交底,让组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6.8执行质量三级检验制度
生产班组做好施工原始资料记录工作和质量自检工作,施工员和质量员负责检查复核,并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进行检验、试验。对于属于隐蔽工程部分,施工员及质量员必须跟班作业,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及时做好隐蔽工程、中间验收等签证工作,严格保证隐蔽工程安装质量。
6.9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
由项目经理会同质安总监组织质安组,按照分区的形式,组织该区全体专业施工管理人员、质量员、安全员对本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质量隐患,从早从快解决问题。
质安监理组织质安组及二个分区的主要负责人、专业施工组主管对二个分区进行质安检查,进行质量安全对照检查,做到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6.10召开质量安全会议
每个分区每周针对施工人员召开质量安全会议,指出现场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人及整改期限,同时检查落实上一次会议提出的整改情况。
6.11尊重业主、服从监理监督检查
全部安装工程均接受监理及业主监督检查;如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隐患,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限期整改。
6.12检查验收
各专业施工负责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经质安部自查自检,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国家标准及省优良样板工程的要求后,通知监理公司验收。如单位工程竣工,还要经政府的有关部门(如质监站、消防局、环保局等)作竣工验收。
7、做好产品保护措施
工程产品保护,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和按期竣工的重要环节。产品防护措施主要如下:
7.1对全体驻场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产品防护知识的教育,加强产品保护意识。
7.2设备安装前由材料设备组负责管理,材料设备要堆放整齐有序,露天放置的产品,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防雨、防尘、防晒。
7.3合理安排施工工艺,避免工程产品对后续工序造成妨碍,减少工程产品的损伤和污染,贵重的终端产品在最后的施工阶段安装。
7.4材料设备安装后由施工班组负责防护,对于如水泵、机组等设备安装后必须采用彩条布、薄膜等进行覆盖,防止设备的外观污染及外壳损坏,并对该区域进行上锁封闭管理。
7.5做好已完工产品在交付前的防水、防火、防盗、防震、防尘、防腐等防护措施,区域完工及时知会业主方,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
7.6做好其他单位的产品保护,避免纠纷。
7.7施焊或油漆作业时,做好围蔽工作,防止飞溅物溅落到完成面上或设备上。
7.8管道试压要安排好系统放水的排放点。
7.9排水管道在施工后与交付前,要封闭地漏口,以防止土建污水进入排水管造成堵塞。
7.10在安装电气插面板时,必须戴白手套,防止对墙面造成二次污染。或者在土建装饰对墙面进行最后一次粉刷前安装插座面板,但必须调平调直。
7.11质安组负责对产品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拥有处罚权。
第十二章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保护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和文明施工是在施工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控制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使企业活动及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因此施工项目必须把实现保护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作为组织施工活动时的重要任务去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施工项目必须把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作为组织施工活动时的重要任务去落实。
第一节 安全、文明、环保管理架构及制度
1、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组织架构,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管理活动,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质安总监领导质安部监督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工作。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见第二章第二节
2、管理制度
2.1岗位责任制度
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和分区分层,对施工现场、生活设施区、加工场区、办公区、宿舍区分别落实文明、卫生、安全防火责任人,明确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组织工人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参加安全检查,坚持每天巡查现场,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2经济责任制
2.3持证上岗制度
2.4会议制度
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状,针对实际制定措施,解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中存在的问额。
第二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培训教育
1.1安全教育
·方针政策的教育
·劳动纪律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技能教育
·事故教育
·法制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合格证
·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1.2安全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安全技能培训
2、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本工程由于作业面宽、工程量大、工期紧,土建、装修、机电安装等多家单位同期施工,会出现大面积、多专业、多人数同时进行交叉施工的场面,所以防火、防坠落、防触电会是本工程重点的防范对象,为了针对现场的特点,切实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制定相关的防火、
防坠落、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方案:
2.1防火措施
项目部针对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度;加强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防火检查和日常防火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2.1.1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
以各分项为单位设立义务消防队,负责本单位义务消防工作。
2.1.2认真落实防火责任人职责
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施工负责人要对自己主管工作的防火安全负责;各班组负责人以至每个职工都要对自己管辖工作范围内的防火安全负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性、全方位型的防火网络。
2.1.3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向项目部职工宣传“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向职工广为宣传消防法规,着重宣传防火知识和灭火知识。做好重点工种人员,新工人上岗前培训和定期进行灭火器材使用的培训工作,使职工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
维护保养知识。
2.1.4加强防火检查和日常防火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
(1)落实“三级”防火检查:
●班组长和职工每天班前班后必须对本岗位及施工地段进行防火自检。
●区片每周检查一次。
●项目部每月进行二次联合检查。
三级防火安全检查,必须在检查完毕后,按规定填写防火安全检查表,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要定人、限时间整改。
(2)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和管理: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物料堆放仓库的场地。
●开工前应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齐全,仓库、宿舍、工棚必须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施工现场的各动火点必须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动火地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与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
●焊、割作业时,氧气、乙炔瓶间距不得少于5米,气瓶不准卧放,乙炔瓶要有防回火装置。
●施工现场未经工地安全防火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动火。
凡经有关部门批准动火的施工人员,动火前要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动火审批程序
●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三级”审批制度,领取动火证后方能动火作业。
●施工现场动火审批制度:
凡须在施工现场进行动火作业,由机电分部质安组负责人提出意见,经机电分部防火责任人审批,重点部位由项目部质安总监审批。
动火施工完毕后,由动火作业人员文字说明现场清理情况并签名,
把正联交回审批人存档备案。
(3)消防重点的监督与管理
本工程的防火重点部位~是加工区域的氧气、乙炔气、油漆及油品等易燃易爆品仓宁;二是施工现场的土建、装饰施工作业的易燃品天那水、油漆、木板材等物料的施工场所;三是宿舍区;项目部对上述部位应予以重点监控和管理。
氧气、乙炔气、油漆及油品等易燃易爆品仓库的设置:
●各仓库单独设置,四周内有不少于6m以上的平坦空地作为库区隔离带和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碍物。
●仓库应能保持良好通风,并要注意库内的温湿度变化,温度过高时(超过38℃)要采取降温措施。
●仓库内使用的照明灯具与易燃物品间至少保持1m以上的距离。
●仓库内严禁使用碘钨灯,以防温度过高引起火患。
●对仓库内的电气设备,应经常检查维修,必要时设立避雷装置。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
●组织规划好有易燃装饰品区域的施工顺序,需动火作业的施工工序应先装饰工程施工完毕。
●内装饰阶段施工,我方进入作业时不准使用大功率的碘钨灯具,并明确规定为非吸烟区。
●确需在内装饰区域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清除、隔离动火部位的易燃物品,按“八不’,“四要"“一清”要求作业,动火点有专人监控,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地下室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地下室施工通道要求有2~3个走火通道。
●管井连通数层楼,施工动火前、应检查施工层以下各管井间,符合要求才能动火。
●设备材质为易燃材料施工区域,如冷却塔施工喷塑衬内消音器施工、电线槽上方施工等,均应有防火措施,符合要求才能动火施工。宿舍区的防火要求:(请见本章第三节第4点宿舍布置内容)
2.1.5灭火器材的配置:
仓库或料场要分组配置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少于四个,每组之间距离不大于30m。
一般临设每100群配备2个IOL灭火器。
2.2防触电措施
2·2·1施工用电必须执行7G7—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置图(包括系统图、平面布置图)。
2·2·2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等导体绑在一起,严禁电源线路拖地拉接。
2·2·3实行三相五线制,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在三相五线电路中,各种电动机壳电箱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不允许在同一系统中部分设备接地,部分设备接零。并保证线路材质、接头、架设高度符合要求。
2·2·4用电设备必须做到~机一闸一漏保开关一箱。并选用匹配闸刀开关过载电流要求的保险丝,严禁滥用铜线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2·2·5检修设备时或装接电线电气时,应拉闸停电,不准带电作业,实行挂牌制度,配电房应有专人监督,不得离开岗位。
2·2·6任何情况下,严禁任何人用手、脚摸试有无电流或漏电。
2·2·7一切线路接设必须按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足时,应采取停电办法或用隔离防护措施。
2·2·8在高压线下方,不得起重、吊装、搭设工棚,堆放易燃易曝材料等,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2·9手持电动工具:应有保护接地或接零,安装有漏保开关,电源线不能破皮漏电。
2.2.10电焊机:要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要有单独的防漏电开关,每台焊机设置二次侧保护装置,有防雨措施,焊钳与焊把线必须绝缘良好。
2.2.11施工现场防触电重点部位:
●地下室、潮湿部位施工,照明用电要使用安全电压,机具设备要接地良好,防漏电保护开关动作正常。
●密封式单进出口或狭小施工部位使用电动工具时,电源线不准有破损,严禁使用花线,焊工焊接时,焊线无破损,必须戴手套换焊条。
●金属结构施工部位,使用电动工具时电源线不准有破损严禁使用花线,焊工焊接时,焊线无破损必须戴手套换焊条。
2.3防坠落措施
本工程施工面积大,作业高度高,发生高处坠落可能性大,因此施工前制定周密的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2.3.1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措施
(1)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体检,凡患高(低)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精神病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做好施工现场的“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凡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接料平台口应设牢固严密的防护门、栏,防护盖板;阳台、楼板、屋面悬崖、陡坡应设牢固的临边防护:高处作业一律佩戴安全带。
2.3.2架设使用移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措施
(1)施工作业架设使用移动式钢管脚手架时,脚手架必须配有滚轮和锁紧装置,有十字斜撑,有接驳扣,臂扣等脚手板,架顶设置不低于1.2米的安全护栏。
(2)在通道上使用时,应设置禁止通行标志;在门前使用时,应先扣紧门扇,以防突然开门发生碰撞,必要时派人监护。
(3)移动脚手架时要注意安全,移动前方和架顶不应有施工人员和料具杂物,杆件切勿撞触电线,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等事故发生。.
2.3.3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审批制度:
由机电分部项目主管、施工员提出意见经机电分部安全生产责任人审批。
2.4防高空落物伤人
协调好工种施工,避免交叉作业。出现交叉作业时,上下施工班组要协商好施工位置,上层施工班组要负责做好高空落物下方遮盖工作。上层施工班组零星碎料要堆放好,工具要入工具袋,工具有套手索,防止甩出伤人。下层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要提防上方落物伤人,在有遮盖位置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提醒上层作业人员做好防落物工作。
2.5夜间作业安全措施
夜间作业区域必须有足够亮度的照明,地下室或潮湿场所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四口”、“五临边”、管沟等危险区域设置显眼的红灯信号示警。
第三节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反映,项目部应将文明施工当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
1、场容布置
1.1在办公、生活区的入口处设置标志牌。
1·2生活办公区临时设施按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整齐。
1·3建筑物内地面捣制8cm厚的混凝土,建筑物外铺lOcm厚素混凝土。
l·4场地按业主要求将生活区、生产区用高度不低于2米的彩钢维护,临时房屋两侧设置符合要求的排水沟。
1.5场地空旷,要架设避雷针和铺设接地网。
1·6在办公、生活区内显眼处设立宣传通知栏和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新。
l·7施工现场置挂工程概况牌、安全纪律牌、安全标语牌、安全记录牌、文明施工制度牌、及施工平面图等五牌一图和有关质量、防火等内容的塑料标语牌,且张挂布置美观整齐。
1.8在各建筑物的屋檐下悬挂有关质量、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内容横幅。
1.9在办公室外墙上设置“七牌两图”,布置整齐美观。
1.lO设置消防水池和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l.1l在厨房、宿舍、办公室附近分别设置垃圾桶。
l.12设置文化娱乐设施,空置场地适当绿化。
1.13施工现场的开关箱符合规范要求,并使用统一规格、颜色。
1.14现场施工人员统一佩戴工地工作证:工作证标明本人姓名、职务、身份、编号并在现场期间一直佩戴在胸前。统一着装。并统一安全帽的使用:领导、公司部室人员使用红色安全帽;工地施工管理人员使用蓝色安全帽;施工作业人员使用黄色安全帽。
2、办公室布置
2·1办公室内铺地板砖并设天花。
2·2施工办公室门口设置施工铭牌。
2·3办公室内台凳统一布置,装设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电脑、消毒碗柜、电开水器和空调机。
2·4根据公司文明施工规定,办公室悬挂系列相架和图表。
2·5资料分类入盒,放在资料柜内:施工图纸分类摆放整齐。
3、仓库布置
3·1仓库内的货架采用金属货架,摆设整齐。
3·2材料分门别类存放,摆放整齐,并标志清楚。
3·3油漆、乙炔、氧气等危险品设立专门仓库存放,同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设置防火禁令牌和危险标志。
4、宿舍布置
4·1宿舍门口挂出宿舍防火管理责任人及暂住人员牌子,宿舍内挂宿舍管理制度。
4·2统一使用铁架上下床,每个房间设5张床,住lO人。预留1个床位的空间,放置安全帽、生活用品等。
4·3宿舍内不准堆放材料,不准生火或煮东西,不准躺在床上吸烟,设置烟火灭火水桶。
4.4在宿舍附近规定地方设置足够的灭火器材。
4.5宿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周边环境有专人打扫。
4.6定期进行宿舍舍容,卫生评比活动,奖优罚劣。
4.7女职工宿舍单独设置。
5、厨房厕所布置
5.1墙身2米以下和洗池贴白色瓷片,厨房门窗装纱窗。
5.2保持厨房、饭堂内外卫生,每餐后清扫,每周大扫,厨具定期消毒。
5.3厨房使用柴油气化炉、电炊具,配备二台以上的冰箱,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5.4厨房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及炊事员的健康证须悬挂在厨房墙上。
5.5厕所设置按要求距离食堂30米以上。
5.6厕所、淋浴室内的设置符合文明施工规定,其数量须满足施工高峰的要求。
5.7则所设置封闭式化粪池。
5·8厕所内设置洗手盆,设自动冲洗装置。
5·9厕所日常卫生由专人管理,并定期消毒。
6、工地保安措施
6·l成立保安队,对整个工程施工区域进行全天候24小时巡逻值班。针对本面积大的特点我司将组织8—10人的保安队,负责本工程及施工物资、机械装备、成品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6·2施工及生活、办公等区域均配备适当的夜间照明,以满足夜间施工、保安巡逻、及各种必要的夜间活动需要。
6·3在施工区域各入口处设置门岗,周围居(农)和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内,未经业主同意批准,外部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进入工地。
6·4同时与施工地段的公安部门、治保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保证处理有关的突发治安事件,保证整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有
第四节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环保工作内容
1·l生活、施工用水排污处理;
l·2生活、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垃圾处理:
1.3施工噪声处理。
2、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
严格遵守国家、地区、行业有关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我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建立健全施工环保工作条例和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实现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
3、环境保护具体措旅
3·1落实门前三包环境保洁责任制,所有施工现场以外的公用场地禁止堆放材料、机具、垃圾等杂物。
3·2临时占用人行道及道路,必须严格执行申报审批的规定。机动车辆进入施工区、生活、办公区要减慢车速,禁呜喇叭。
3·3生活、办公区内、厕所要建三级化粪池,厨房污水排放要经隔油池,饭渣要设桶收集。设立专职的清运队伍,对余泥、垃圾进行定期的清运,对于开挖的余泥及时清走或做好围敝措施,全面解决工地的脏乱差问题,确保符合卫生要求。设立专职的清扫队伍,对通道、施工区域点档、生活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扫,并对通道进行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3·4施工现场、生活办公区设置固体废物及垃圾的收集池,集中分类堆放。并根据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及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对重要的环境因素建立回收台帐,同时联系有资质的回收公司,跟其签订回收合同,定期对环境有影响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对一般的施工垃圾按批准的方法运往批准的地点进行处理。
3.5对施工噪音及施工所产生的振动的进行有效的控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深夜不使用风镐、冲击钻、空压机发生巨大噪音施工机械及打大锤、敲击金属发生噪音的施工作业。当预计某部位施工将产生较大振动时,应制订详细的减振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整个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噪音及振动都控制在国家及市有关法规要
求范围之内,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和《城市区域环境震动标准》(GBl0070.88)要求。
3.6夜间施工按市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在中考、高考、节假期及有关部门举行重大活动等期间停止夜间施工。
3.7施工机械做好检修工作,尤其是废气的排放检测,将废气污染降到最低。
3.8施工期间密切与当地交管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密切与当地环保部门及当地民政部门的关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改改进环保工作。
3·9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必要时在具体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中明确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根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采取有效的环保施工进行控制。
说 明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联系QQ:447255935
电话:131115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