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金裕变电源线路铁塔基础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编制时间: 2011年2月15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计划
四、施工前期准备质量控制
五、土方工程
六、模板工程
七、支模与混凝土浇制
八、安全与环保措施
110kV金裕变电源线路铁塔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 、编制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图纸及设备说明;
(2)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和现场勘查情况。
二、工程概况
义马市110kV金裕变电源线路铁塔基础施工。
三、施工准备计划
3.1认真研读图纸,仔细领会设计意图,弄清具体情况。认真做好《技术交底》,按要求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并妥善保存,内容包括:
3.1.1基坑的操平找正将经纬仪安平于铁塔基础中心桩处,严格 检查坑深、根开、对角线等尺寸,与相对应的设计图纸吻合。坑深中心 应保留木桩或印记。每个基坑操平时应包括坑中心及四角在内的至少 5个点。如果现浇基础有垫层者,未浇注前和浇注后分别进行操平。对 于终端塔、转角塔还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上拔腿(线路外角)坑深加 大,满足基础预偏的要求.
3.1.2基础材料的要求基础材料应在基础浇注前运达搅拌现场, 当直接堆放于地面时,砂的备料应增大3%,碎石应增加2%。当堆放 于特殊场地时,可直接按照设计备料。材料存放场地应防止雨水冲刷.
水泥还要防止雨淋受潮等措施.
3.2.原材料质量控制
3.2.1基础钢筋的质量控制基础钢筋入库时要按照图纸进行入库 检验。分型号堆放,并挂牌标识。发到施工现场的钢筋,在使用前应对 照图纸逐个检查型号、尺寸、规格、数量,以防错运或错用.
3.2.2水泥的质量控制要依据设计、季节、气候及工程的具体情况 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水泥强度等 级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倍—2倍;(2)选择收缩值较小的水泥品 种,因为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越大; (3)尽量用低热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4)控制水泥的碱含量 0.6﹪;(5)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 不得混装;(6)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7)加强抽样频率; (8)水泥提前进货入仓,注意其温度的控制.
3. 2.3骨料的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质量,包括:强度、抗冻性、化学成分、颗 粒形状、细度模数、级配、超逊径、针片状和杂质含量;(2)拌制混凝土 时,应按批经常检测砂子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的级配、超逊径,及时调 整配合比;另外砂子、小石的含水量每3个小时检测一次,及时调整用 水量,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水灰比;(3)粗骨料宜选用粒径 20mm-4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l%;(4)细骨料采用中细 砂,平均粒径大于0.4mm,含泥量不大于1.5%,细度模数2.80左右,应 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5)控制粗细骨料的质量和碱含量;(6)粗细 骨料的最佳级配、各种粒径之间的含量(掺量)和最佳密度要通过试验 确定.
3.2.4水的质量要求拌制混凝土用水及养护用水,宜使用饮用水或 经取样化验合格的水,水中不得含有油脂、泥土、杂草等,其上游应无 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为保证用水清洁,不得用水沟引 水;严禁使用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
3.3 根据工程量大小、施工人员数量,准备好相关工器具。
主要工器具:一台挖掘机、一台水准仪、一把5M塔尺、一把5M钢卷尺、线绳等。
3.4 施工所需机具在运至现场前,按规定进行检查、校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合格有效状态
四、施工前期准备质量控制
1.1基坑的操平找正将经纬仪安平于铁塔基础中心桩处,严格 检查坑深、根开、对角线等尺寸,与相对应的设计图纸吻合。坑深中心 应保留木桩或印记。每个基坑操平时应包括坑中心及四角在内的至少 5个点。如果现浇基础有垫层者,未浇注前和浇注后分别进行操平。对 于终端塔、转角塔还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上拔腿(线路外角)坑深加 大,满足基础预偏的要求.
1.2基础材料的要求基础材料应在基础浇注前运达搅拌现场, 当直接堆放于地面时,砂的备料应增大3%,碎石应增加2%。当堆放 于特殊场地时,可直接按照设计备料。材料存放场地应防止雨水冲刷.
水泥还要防止雨淋受潮等措施.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基础钢筋的质量控制基础钢筋入库时要按照图纸进行入库 检验。分型号堆放,并挂牌标识。发到施工现场的钢筋,在使用前应对 照图纸逐个检查型号、尺寸、规格、数量,以防错运或错用.
2.2水泥的质量控制要依据设计、季节、气候及工程的具体情况 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水泥强度等 级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倍—2倍;(2)选择收缩值较小的水泥品 种,因为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越大; (3)尽量用低热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4)控制水泥的碱含量 060o;(5)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 不得混装;(6)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7)加强抽样频率; (8)水泥提前进货入仓,注意其温度的控制.
2.3骨料的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质量,包括:强度、抗冻性、化学成分、颗 粒形状、细度模数、级配、超逊径、针片状和杂质含量;(2)拌制混凝土 时,应按批经常检测砂子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的级配、超逊径,及时调 整配合比;另外砂子、小石的含水量每3个小时检测一次,及时调整用 水量,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水灰比;(3)粗骨料宜选用粒径 20mm-4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l%;(4)细骨料采用中细 砂,平均粒径大于0.4mm,含泥量不大于1.5%,细度模数2.80左右,应 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5)控制粗细骨料的质量和碱含量;(6)粗细 骨料的最佳级配、各种粒径之间的含量(掺量)和最佳密度要通过试验 确定.
2.4水的质量要求拌制混凝土用水及养护用水,宜使用饮用水或 经取样化验合格的水,水中不得含有油脂、泥土、杂草等,其上游应无 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为保证用水清洁,不得用水沟引 水;严禁使用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
3.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和优化 配合比的选择和优化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尤其重要。在满足设计 强度、耐久性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用较大密实度的良 好级配骨料,尽量减少砂率,减小坍落度,减少水泥用量,必要时掺加 粉煤灰和外加剂等,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技 术规范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
搅拌上料时必须采取控制配合比措施———要求铲车上料时,要有 专人负责增减砂、石料的比例。配合比的计量采用重量比,施工中砂、 石用量一定要过秤,在料车上要画出标记线,并经常检查用料量。检查 方法是装料人员装完后,再卸车称重,水泥应抽10袋过秤,取平均值 再计算砂、石用量,砂、石用量误差不应大于±3%,水泥用量误差不应 大于±2%.
4.基础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4.1钢筋弯钩加工钢筋弯曲成型除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型 式、长度、规格外,还有符合结构构造规定:Ⅰ级钢筋(HRB235)的末端 应设180°的半圆弯钩,弯钩圆弧内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 直部分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Ⅲ级钢筋(HRB335,HRB400)末端 需要作成90°或135°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4d(d为钢 筋直径);Ⅲ级钢筋不宜小于5d.
4.2绑扎钢筋运到塔位的钢筋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油漆、和铁 锈等污物应在绑着前清除干净,同时按设计图纸检查其品种、规格、数 量等、无误后,再进行钢筋笼的绑扎.
按照《基础施工图》的要求,绑扎好上、下底板筋和支撑筋,立柱筋 和内外箍筋。钢筋的绑扎应牢固,间距均匀,尺寸准确.
主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同一断面内钢筋焊接头的截面积不能超过 总截面积的25%,接头的错开距离应大于30d(d为钢筋直径).
先绑扎底盘下层钢筋,后绑扎底盘上层钢筋,用与基础混凝土标 号相同的混凝土块将下层钢筋垫平,并按设计要求,将上、下层钢筋用 支撑钢筋隔离绑扎。最后根据铁塔的根开,基础倾斜角进行绑扎主柱 钢筋并固定之.
主钢筋的绑扎应均匀分布,箍筋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四 方形和八角形箍筋应绑扎在同一截面内。钢筋的交叉点,主筋与辅筋, 每一接点都应绑扎牢固,为确保盘内主筋保护层厚度,在每一立柱筋 下部采用底板保护层厚的砼垫块.
4.3钢筋焊接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 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 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 段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如下规 定:(1)非预应力筋。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制。(2)预应力 筋。在受拉区不宜超过25%,当有可靠保证措施时,可放宽至50%;受 压区不限制。(3)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 宜尽量少设接头(4)焊接接头局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且不宜小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钢筋的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规程 的规定.
5.地脚螺栓质量控制 地脚螺栓安装前必须检查螺栓直径、长度及组装尺寸,复符合设 计要求后方可安装。另外对于转角塔、终端塔的基础受拉腿、受压腿地 脚螺栓规格、尺寸一般会不相同,必须仔细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安 装.
地脚螺栓应根据相应的地螺露长,与设计明细表中给出的基础中 心桩与基础顶面高差,控制地螺外露高度,由于浇筑时地螺受砼下拔 力会比固定好时下沉数毫米,现场控制地螺露长应取正误差(即应大 于设计值,取+1-+8mm,并保持在低5mm,高10mm范围内);地螺放入 后除应复核地螺小根开、基础半根开、地螺对角线小根开外,还应用吊 线锤对地脚螺栓的垂直度进行校核,应确保每根地螺保持在垂直位 置;地脚螺栓基础各腿间基础顶面高差的测量应以地螺中心所处的砼 面为准.
6.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1模板模板材料、形状、规格的选用从工程结构本身出发,同 时满足以下要求: 6.1.1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6.1.2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 凝土的侧压力; 6.1.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 求;模板接缝严、不漏浆; 6.1.4钢筋必须按设计要求预留足够的保护层.
6.2混凝土的浇筑浇制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基础中心与中心桩 间的位移,根开及对角线,主柱及台阶断面尺寸,保护层厚度,顶面相 对高差,地脚螺栓钢筋的规格、数量和布置方向等. 浇制过程中,严格控制和检查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和配合比.一个铁塔腿的基础混凝土应连续一次性完成,严禁留施工缝.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层间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最长的不超过初凝 时间;保证足够的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水泥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 再显著沉落为准;混凝土浇筑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 m,防止离析 等;在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表面的泌水,否则将会降低结构质量.
6.3混凝土浇制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在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 基础根开、对角线、模板支顶、钢筋位置、地脚螺栓(主角钢)及立柱模 板顶面位置和标高等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必要时应进行调整。浇筑完 毕,立即校核各部几何尺寸,并将基础面抹光。要及时填写施工记录.
在混凝土浇制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塌落度试验。每日或每个塔腿基 础至少检查两次塌落度并作好记录.
6.4试块制作试块制作要在浇制时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和配 合比与基础相同,并在块上用油漆写好杆号、制作日期.
试块制作数量:每组为三块,对转角、耐张、换位每基取一组;直线 塔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足5基取一组,连续浇制100立方米 应取一组;人工挖孔桩基础每腿每班取一组;有些为了确保工程创优,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每基塔都做试块。试块随基础养护.
6.5基础养护及拆模质量要求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养护, 如当天气候炎热干燥有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养护,并在模板外 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表面始终潮湿为度。砼浇水养护时间 不得低于5昼夜。基础达到养生期后,在拆除模板时,强度不得小于 2.5Mpa。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基础拆摸时,必须经现 场监理检查验收,签证后,方可回填。回填时应遵守规范要求:每 300mm夯实一次;回填完后,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并按规定期 限继续浇水养护.
7.现浇基础质量检查 7.1基础强度检查铁塔基础的强度检查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 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7.1.1试块应在浇注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
7.1.2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1)转角、耐张、终端每基取 一组。2)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一组, 单基或连续浇注混凝土量超过100立方米亦应取一组。3)按照大跨越 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一组,但是当基础混凝土量 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应每基取一组。4)当原材料 变化、配合比变化时,应另外制作.
7.2现浇基础尺寸检查 7.2.1浇筑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保护层厚度:-5mm;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1%;同组地脚螺栓 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10mm.
7.2.2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 定: 7.3质量记录由质检员负责监督质量,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及 检查,及时填写基础浇制把关卡、隐蔽工程签证以及基础施工检查及 评级记录.
五、土方工程
5.1 检查基面各控制桩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基坑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中心桩,对部分中心桩不稳固的,在施工前应用水泥把中心桩封住,以免中心桩发生位移;并在稳固的地方打好控制桩,同样用水泥封住,以便于以后能准确控制根开和方向。对于流沙和流动性淤泥坑的开挖,如可能出现坑中心坍塌时,应提前引出方向桩或辅助桩,便于后续的施工。
5.2挖坑过程中应利用控制桩控制基坑的尺寸和方位,当基坑挖至接近设计深度尚差0.4m时,更应控制和调整好基坑的正确位置,保证基坑的质量。
5.3基坑开挖后,坑底如有孤石要清除,留出的孔洞用砂石灌浆回填。
5.4基坑清理应从上而下进行,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基础外形尺寸施工,基坑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坑底应平整,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基坑清理完毕后,应测量断面尺寸及坑深并做好记录。
5.5 开挖的施工方法:
5.5.1对于流动性淤泥土质:
5.5.1.1 采用阶梯式边坡,即把边坡挖成阶梯状,阶梯比例为1:1,阶梯高度小于500mm。
5.5.1.2 采用挡土板,按基础底层尺寸每边加200mm,做上下两个方木框架,上下框间距1m左右,四周外侧铺木板(下短削尖,以便于打入),与两框架用扒钉联成整体,作为框架柱,起挡土作用,一边挖土,一边将框架打入土中,框架柱入土深度必须大于300mm。上下框架也可以用槽钢替代,木板用钢板替代。基坑断面尺寸较大时,可在框架中间加一根拉线,通过调节装置固定到锚桩上。
5.5.1.3 锚定式钢板支撑,在坑四周每1m左右打入角钢桩或钢管桩,在桩与坑壁间插入钢板(或木板钢模板),桩的上端,通过拉线,调节装置固定在锚桩上。桩打入坑底300mm以上,边挖土边打桩,边将挡土板插入桩与土之间,直至设计深度。流动性淤泥土质开挖时,地下水位一般较高,所以就要采用排水措施,并尽可能避免雨季施工。如果有地面水,就应在来水方向截水,截不住的话,则应在坑口3m以外开挖排水沟或尽量利用原来天然沟道排水。坑内水由机动式电动水泵排水。排水前,应先在坑底内角或对角挖集水坑,集水坑可以挖深一些,坑壁用竹片作临时加固,并随基坑挖深而加深,以便于水泵抽水。渗透性强的基坑,出水要排的远一些,以防渗回坑内,抽水时不要挖动坑壁,抽水设施安置在基坑边2m以外,如果坑深,距离应适当加大。
对于流沙土质:
5.5.2.1 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井点法,就是沿基坑四周将许多直径较细的井点管沉入地下蓄水层,以总管(集水管)连续抽水,带动井点管不断地抽吸地下水,改变地下水压力的渗透方向,使地下水位沿井点形成稳定的“下降漏斗”,从而带来井点管相互作用范围的水位降低,便于基础施工。
5.5.2.2 井点管有直径38~50mm钢管做成,长约2.5m(根据需要而定),下端间隔钻有10mm左右的小孔,并用滤网包扎做成滤管,上端通过透明软管与总管连接。
5.5.2.3 井点的布置一般根据基坑大小,土质和地面水的流向,降低地下水的深度而定,通常采用环形布置。沿基坑边每隔0.8~1.6m设一个井点,井点距坑边不应小于0.8m。其入土深度应比基坑底深0.9~1.2m。
5.5.2.4 井点管一般用冲水管冲孔后再将井点管沉放。冲孔必须保持垂直,上下均必须有适当孔径,冲孔深度须比井点管深0.5m左右。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应及时用粗沙灌实,距地面下0.5~1m的深度内,应用黏土填严密,防止漏气。
5.5.2.5 井点管通过透明塑料管与集水总管连接起来,总管宜选用100~127m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约4m左右。集水管与抽水设备连接,通过抽水设备把地下水抽出。
管井系统各部件均应安装严密,防止漏气,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过程中,应对整个井点系统加强维护和检查,防止漏气及“死井”,保证不间断地进行抽水。
对于挖出的弃土的处理:在平地,土堆放坑的四周,距坑口1.5m以上,土质较差的,距离应该更远一些。土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m。并要求生熟土分开堆放,堆放有次序,形状要规则。
六、模板工程
6.1模板加工
立柱模板为平行四边形,加工倾角即为立柱在正侧面根开方向上的倾角。模板长边应同时满足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倾斜的需要,其计算倾角应为立柱综合倾角。模板短边长度只需满足正面或侧面单个方向倾斜的需要,因而其计算倾角为正侧面倾角。计算公式为:
模板短边长度=立柱宽度/COS立柱正侧面倾角
模板长边长度=立柱垂直高度/COS立柱综合倾角
如右图所示,H为立柱最长边即远点边长度,X为立柱最短边即近点边长度,Y为与基础对角线方向垂直的立柱两边长度
上式中的所有数据均为浇制完毕后立柱数据,因而在模板下料时模板宽度应按立柱宽度增加1.5-2.5倍模板厚度,保证支模时四块模板相互搭接。下料长度公式:
模板下料宽度=立柱宽度+(1.5-2.5)×模板厚度
模板下料长度=立柱宽度×tg立柱正侧面倾角+模板长边长度
每个立柱的四块模板必须等长,宽度按搭接工艺留出余量,加装过加强筋的模板在下料时应注意倾斜方向应两两相同。
测量并调节模板的标高,使其满足要求。
6.2 模板的安装与固定
模板安装时应首先保证最上端远近角点到中心桩的水平距离满足计算要求。然后量取立柱模板上、下面对角线长,对角线应相等,保证立柱为正方形;然后从立柱模板底部远近角点吊线坠,垂球尖点应落在放样点上,保证立柱位置和倾斜率准确。当模板宽度超过立柱宽度时,应将误差均匀分布在远近两端,以保证立柱中心的准确。
因斜柱斜面基础立柱断面比较大,在浇制过程中混凝土的自重很容易使立柱的倾斜率发生改变,因此模板的加固就显得由为重要,立柱必须采用整块木模或竹胶模板,其外部需要用瓦斯管固定、补强。然后在立柱倾斜内侧用撑木或钢管与坑壁间顶牢,在立柱倾斜外侧两侧面沿对角线方向各相外开30°-40°用两根细钢丝做好牵拉。
一般底层和二层台每层模板可采用木模或钢模,补强管用撑木或钢管与坑壁间顶牢。
七、支模与混凝土浇制
1.钢筋笼制作
2.坑底操平
3.支底层模板
4.支立柱模版
5.支各层台阶模板
6.地脚螺栓就位找正
7.配底层钢筋
8.钢筋笼就位
9.模板检修
10.混凝土搅拌
11.浇注混凝土
12.混凝土振捣
13.混凝土养护
14.回填土
八、安全与环保措施
8.1 安全控制措施
8.1.1基坑开挖
在流沙和流动性淤泥土质挖坑时,应有防止塌方和流沙措施,如加装挡板、井点抽水等,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
在超过1.5米深的坑内工作时,坑边的余土要清除,坑口边缘1.5m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抛土要特别注意防止土沙和淤泥回落坑内;基坑开挖时,坑内不允许超过四人同时挖掘,挖掘应采用特制的短把镐、铲。并不可面对面挖掘,应背对背,防止意外伤害。
8.1.2混凝土浇制
坑口边缘0.8m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基坑周边积土、材料、机具堆放严禁超载。
模板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中,或者人员传递入坑,不准抛掷。模板支撑要牢固,要对称支撑;高出坑口的立柱加高部分模板,要有防止倾覆的措施;模板支撑要模板端高,坑壁端低,不准“低头”支撑。模板拆除要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要集中堆放;支撑方木上的外露铁钉要拔掉或打弯,不准钉尖朝上放置。不准在模板或支撑上行走或停留。
施工电源架设符合安全规定,用电设备及电源线的绝缘、接地、接零良好;开关、刀闸的配置和安装符合规范(开关箱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外壳保护罩齐全,保险丝使用正确。
用电设备碘钨灯在施工现场作为照明灯具来用,除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外,应加装漏电保护器。
搅拌机应设置在平坦位置,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搅拌机的传动部位有防护罩,操作手柄有保险装置,挂钩齐全,传动部位应有防护罩。
搅拌机在运转时,禁止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 ,倒料处应设挡车装置;倒料时严禁撒把。
8.2 环境保护措施
按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控制基面开挖,杜绝出现“平地起坑”等现象,严禁随意弃土。线路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少占耕地,基础开挖实行生熟土分离,施工后尽可能恢复植被。
砂、石、水泥等施工材料堆放必须铺垫,并及时清理施工遗留物,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工地运输前选择最佳路径,不准乱走乱压青苗。山区施工宜尽量选用原有的小道作为运输道路,减少对山体植被的破坏。
施工中遇到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树等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业主和有关部门,确定保留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