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组_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2024-11-28 4点热度 0人点赞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4

第三章 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6

第四章 施工组织安排 9

第五章 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14

第六章 施工方案 16

第七章 资源配置方案 18

第八章 管理措施 24

第九章 引用设计规范文件与施工规范 53

第十章 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53

第十一章 附表和附图 54

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收标准

1.1.2铁道部铁计函[2006]116号文《关于报送大理至瑞丽铁路项目建议书的函》

1.1.3铁道部计长函[2006]162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的通知

1.1.4发改交运[2007]35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1.1.5铁道部铁计函[2007]486 号《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可行性研究的审查意见》

1.1.6铁道部、云南省铁鉴函[2007]1349号《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大保段初步设计的批复》

1.1.7铁道部铁计函[2008]712号《关于开工建设大理瑞丽铁路大理至保山段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的批复》

1.1.8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大理至保山段站前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及承发包合同

1.1.9《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10504-2007

1.1.10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公司设计文件

1.1.11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公司设计文件

1.1.12铁道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会谈纪要》(2004.6.4)

1.1.13铁道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2004.12.10)

1.1.14铁道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2009.4.19)

1.2 编制原则

1.2.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床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1.2.2 符合性原则:必须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1.2.3 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1.2.4 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第二节、编制范围

大瑞线xx至xx段xx隧道(DIK35+256~DIK52+879)正洞(17623)及平行导坑和泄水洞及附属全部工程的施工。

第三节、设计概况

xx隧道进口里程为D1K35+256,进口端紧邻瓦窑箐框架桥;出口里程为D1K52+879,出口接xxx大桥,隧道全长17623m,设计速度为140km/h,电力牵引。

为保证施工进度、满足通风、防洪救援及排水,本隧道设置的辅助坑道模式为“贯穿平导+出口横洞”。本隧道平导位于正洞左侧,起终点分别与进出口预留Ⅱ线终点相接,起点里程为PDK35+339.91,终点里程为PDK52+405,全长17065.09m。平导沿预留Ⅱ线设置,基本与Ⅰ线中线平行,线间距约为30m。

进口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桩柱式洞门,预留Ⅱ线设Ⅳ式Ⅴ级明洞门,出口洞门正线及预留Ⅱ线合修,设挡墙+桩柱式洞门,边仰坡均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护坡防护。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线路概况

xx隧道进口临近xx县城,老xx公路附近,出口位于xx县太平乡xx村,出口距老xx公路9Km,需新修道路引入。隧道进口里程为DIK35+256,出口里程为DIK52+879,隧道全长17623m,平导长17065.09m,预留Ⅱ线本次施作,横通道1744m。为特长铁路隧道,隧道内采用弹性支撑块式无碴轨道。设计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

线路为“人”字坡,其最大纵坡为13‰。在线路左侧30m预留Ⅱ线位置设贯通平导(在进口端:距洞口1119m范围,与Ⅰ线线间距由11.6m渐变到30m),平导内每间隔280m~420 m不等设置横通道与正洞相连,共计48处。围岩类别为Ⅲ级10220m,占全隧的58%;Ⅳ级5300m,占全隧的30%;Ⅴ级2103m,占全隧的12%。出口端575.8m(DIK52+300~+875.81)为太平车站的一部分。

隧道进口紧临河流(设计洞外紧接瓦窑箐框架桥,设计有泥石流通道作用),洞口两线间设预加固桩,在框架桥完成后才有进洞条件和进洞通道。在距洞口95m处地表有当地古建筑(望江亭),在该处隧道埋深50m。

隧道出口位于半山腰上,从老颠缅公路到洞口需新修便道12km,并须新建1座长便桥跨过洞外xxx,洞口无场地,需将洞口明挖10m才能做出施工场地,施工设备方能进洞作业。

隧道地质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长,是本标段重点控制性工程。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一、线路等级:Ⅰ级。

二、正线数目:单线。

三、限制坡度:12‰,加力坡24‰。

四、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600米,困难地段1200米。

五、牵引种类:电力。

六、机车类型:客机SS9,货机SS3B、SS3

七、牵引质量:3000t。

八、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预留850m。

九、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

第三节、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xx隧道正线全长17623m,预留二线171.08m,平导长17065.09mm,横通道1744m

第四节、征地拆迁

开工以来,隧洞进出口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完成,目前能满足施工需要。

第五节、工程特点

一、隧道长、施工组织管理要求高。

本隧道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施工工期、隧道通风,装碴运输、高压电进洞以及平导的超前掘进。平导超前掘进是整个工期保证的关键。隧道出碴和运输设备的选择是工序控制的重中之中。此外不良地质施工也是本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二、xx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或软岩大变形、石膏、煤层等不良地质问题,施工中有可能遇到围岩失稳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在部分断层带(穿越7条断裂带共计1000m和16处物探Ⅰ类异常共计5852m)易产生突水、突泥。因此,针对本隧道的地质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隧道施工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系统,采用多种预报手段,对异常地质情况认真分析,提高预报的准确度,根据地质超前预报成果,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法及处理预案,是确保xx隧道安全、有序施工的重中之重。

三、高地应力区岩爆或软岩大变形地段以及煤系地层含瓦斯地段和石膏地层地段的安全施工。本隧道最大埋深约1100m,在隧道洞身通过的各级围岩,岩质较硬,性脆,特别是地处硬质岩的应力聚集带,聚集了较大的应力,施工中有可能出现岩爆;在隧道出口段洞身分布煤系地层,可能有瓦斯气体,对隧道施工作业安全影响较大。因此,确保安全施工是本隧施工的另一个重点地应力区岩爆地段的安全施工。

四、多工作面施工组织难度大。xx隧道是全线工期控制性工程,设计利用平导辅助正洞施工,多工作面条件下爆破、通风、运输存在较大干扰,如何发挥平导最大辅助功能,解决多工作面的协调施工,实现均衡生产是本隧道施工组织管理和确保既定的质量、安全、工期目标的实现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 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第一节、自然特征

一、工程地形地貌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构造剥蚀高中山地貌,高程1540~2730m,相对高差约1200m;洞身大部分位于“滇西红层”之软质岩中。隧道通过的地层有第四系残破积土、碎石土,白垩系砂岩夹泥岩,侏罗系上统泥岩夹砂岩,中统花开左组泥岩夹砂岩、石膏,下统漾江组泥岩夹砂岩,三叠系上统砂岩、泥岩夹煤线等。

2、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2006年4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作《大理—瑞丽铁路线工程场地活动断层鉴定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06年),xx隧道所处位置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工程施工期间存在地震危险。

二、地质特征及地质构造

1、工程地质特征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复杂,构造作用强烈,受褶皱、断裂及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岩体完整性较差,岩层风化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地下水发育不均,部分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侵蚀性。局部地段第四系覆盖层较厚,边坡稳定性较差。

2、地质构造

本区属于滇西太平向斜。沿线褶皱构造线与线路关系为:相交位置于DIK41+954,夹角840。受区域性活动断裂山祖--左白达断层(F16)和草坪断层(F17)影响,次级断层及褶皱构造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特殊岩土主要为石膏、煤线、断层破碎带;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泥石流、顺层偏压。

三、水文地质特征

1、水文

该地区地表水主要为沟槽内流季节性水流。水量受季节控制,雨季水量猛涨且浑浊,旱季水少且清澈,水流部分用于农田灌溉。沟槽各山岭之间,汇集山坡面雨季时的片流、线流、细流及上游出露及坡脚渗出的地下水,通过各分支流向低洼处排泄。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补给。

2、地下水

主要为山坡坡麓堆积层地下水,多为沿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渗出,水量小。

四、气象资料

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湿润温暖、四季常春,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低且在短距离内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具有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季节分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点。从北东至南西多年平均降雨量从1100~2300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从1600mm至1700m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从15℃至19.5℃。最高气温34.6℃,最低为-2.7℃。年平均风速为1.6m/s。蒸发量、气温随高程增加而降低,降雨量则随之增大。降雨量还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80%集中在5~10月,这期间也是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及旱季。

五、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

本隧道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桃花园7#滑坡、石羊山2#古滑坡、石羊山3#古滑坡)、泥石流(黎家沟泥石流、太平地河泥石流)、断层破碎带(隧道通过片区断裂构造发育,与线路相交的主要断裂有7条,其余次级支断层与小断层极为发育,其中草坪断层和山祖-左白达断层为区域性非全新世活动断层。断层破碎带宽20~120m,破碎带多为断层角砾,部分为断层泥,无胶结或胶结差。大部分断层为富水断层,隧道施工易产生突水、突泥及塌方、掉顶等围岩变形,对工程影响大)及有害气体(以煤层瓦斯为主,隧道出口端外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麦初箐组(T3m)砂岩、泥岩夹煤线,倾向隧道洞身,具有产生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条件;该隧道为特长、深埋隧道,且断裂构造发育,在构造作用下可能伴生有害气体,较远处或下部有害气体有可能沿断层或构造裂隙渗入隧道),特殊岩土为石膏(在隧道中部和出口段,洞身分布石膏地层)和高地温(埋深超过800m地段地温可能超过28℃,最大埋深1115m地温约为31℃,属低高温区,隧道施工需加强防范)。

第二节、交通运输情况

所有材料及物资设备经楚大高速公路、G320国道、省道、老xx公路,然后经过施工便道进入施工场内。

其中,进口端:施工用主材料需28km楚大高速公路和20km云南省道和2km老xx公路后,在经3.4km便道进入场内;出口端:施工用主材料需46km楚大高速公路和25km云南省道和12km老xx公路后,在经12.4km便道进入施工场地内;泄水洞:在xx出口场地内需在经过4km便道进入泄水洞施工场地内。

第三节、沿线水源、电源、燃料分布情况

一、水源

施工、生活有水较为丰富,可以直接从xx江抽取或附近山沟引取。

二、外电电源

进口端:在xx110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出口段:在对太平变电站增容改造后,从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

三、燃料

柴油、汽油在沿线附近公路、城镇均有加油站分布,可就近解决。

第四节、当地建筑材料情况

工程用砂、碎石、石料本段线路的砂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平坡。

进口端:需在距洞口20Km料场购买,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出口端:需在距洞口30Km料场购买,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第四章 施工组织安排

第一节 建设总体目标

1建设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理念,坚持科学管理,求实创新,立足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水保控制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要求,大力推行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坚持维护项目整体利益,实现工程优质、管理优良、人才优秀。

1.1 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杜绝设计、施工重大质量事故;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

1.2安全生产目标

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昆明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及昆明铁路局有关营业线施工安全的规定,确保达到以下安全目标:

(1)杜绝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和旅客列车险性事故;

(2)不发生从业人员安全责任大事故及以上事故;

(3)不发生火灾及爆炸责任事故;

(4)不发生机械设备重大及以上事故;

(5)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1.3工期目标

进口端2008年10月开始进洞施工,出口端2008年9月开始进洞施工;全隧于2016年6月15日完工,施工剩余总工期75.5个月,其中隧道主体工程2016年3月30日完成,施工剩余工期73个月。。

1.4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将取弃土(碴)场和路基边坡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工程占地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达到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符合环水保批复要求。

包括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文明施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管理目标,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批意见制定;

第二节 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为了圆满完成本隧道施工任务,根据本隧道工程特点,中铁八局集团大瑞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在现场组建第四、五项目经理分部,分别承担隧道进、出口段施工任务,项目经理分部归集团项目部及所属上级公司双重领导,经济实行独立核算。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中铁八局集团大瑞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专家组

工程部

设备物资部

计合部部

综合部室

安质部

中心试验室

财务部

隧道进口工区(第四项目分部)部 )

隧道进口工区(第五项目分部)目分部)

进口工区计划承担进口DIK35+256~DIK44+058.5段施工任务;

出口工区计划计划承担DIK44+058.5~DIK52+879段施工任务和出口泄水洞的施工任务。

隧道施工人员素质构成比例为:特种工5%,技术工人75%,普工20%。特种工、技术工持证上岗。

第三节 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一、总体施工安排

2016年9月完成该隧道的全部工作内容

二、主要阶段工期

1、2008年10月前完成施工准备;

2、平行导坑2015年9月24日贯通;

3、正洞2016年3月30日贯通;正洞二衬及附属工程2016年6月15日完成;

4、整体道床2016年9月15日完成

第四节 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工程开工以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目前进出口都顺利进洞。由于隧道围岩极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复杂,构造作用强烈,受褶皱、断裂及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层产状变化大,岩体完整性差,岩层风化层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雨季水量大,地表水、地下水极为发育等综合因素影响,围岩变化频繁,造成目前施工缓慢,施工工期不能满足施工计划。为确保减少施工总体工期影响,需建设协调增加斜井和改善平导断面。

第五节 施工进度计划

一、目前进度情况:

xx隧道自2008年6月30日至2010年2月28日进口工区累计完成正洞Ⅳ级围岩130米、Ⅴ级围岩301.8米共计431.8米;平导Ⅲ级围岩110米、Ⅳ级围岩206米、Ⅴ级围岩389米计705m。出口工区累计正洞完成Ⅲ级围岩剩余280米、Ⅳ级围岩257米、Ⅴ级围239米计776米;平导累计完成Ⅲ级围岩280米、Ⅳ级围岩317米、Ⅴ级围岩251米计848米。按设计指标已完工程量正洞共需8.3个月,滞后设计工期9.7个月,平导共需6.3个月,滞后时间工期11.7个月。

二、剩余工程量

正洞Ⅲ级围岩剩余9408米、Ⅳ级围岩5515米、Ⅴ级围1892米。平导剩余Ⅲ级围岩9310米、Ⅳ级围岩4976米、Ⅴ级围岩1760米。

三、施工进度计划

平导于2015年9月24日贯通,

正洞掘进于2016年3月30日贯通,隧道衬砌于2016年6月15日完成,整体道床于2016年9月15日完成。

四、工期计算分析

1、按目前正常施工情况下最高进度指标(进口Ⅲ级围岩110米、Ⅳ级围岩80米、Ⅴ级围岩60米)计算:正洞还需78个月贯通,平导还需73个月贯通。

2、按路局专家组推荐指标(正洞Ⅲ级围岩125m/月、Ⅳ级围岩85m/月、Ⅴ级围岩55m/月;平导Ⅲ级围岩200m/月、Ⅳ级围岩145m/月、Ⅴ级围岩85m/月)计算:正洞还需56个月贯通,平导还需50个月贯通。

3、按《铁道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2009】226号”进度指标(正洞Ⅲ级围岩119m/月、Ⅳ级围岩72.25m/月、Ⅴ级围岩42.25m/月;平导Ⅲ级围岩153m/月、Ⅳ级围岩102m/月、Ⅴ级围岩68m/月)计算:正洞还需73个月贯通,平导还需68个月贯通。

五、实际施工进度指标

1、隧道各级围岩须达到如下指标:

正洞开挖及初支:单线断面Ⅲ级别围岩119m/月,Ⅳ级围岩72.25m/月,Ⅴ级围岩按42.5m/月。

平导进正洞:Ⅲ级别围岩102m/月,Ⅳ级围岩68m/月,Ⅴ级围岩按36m/月。

平导开挖支护:Ⅲ级别围岩153m/月,Ⅳ级围岩102m/月,Ⅴ级围岩按68m/月。

仰拱及仰拱填充、防排水工程、二次衬砌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与掘进平行、流水作业,进度与掘进基本一致,其开始和完工时间均滞后掘进1个月左右。

2、开挖及初支作业循环时间指标分解见下表

Ⅲ、Ⅳ、Ⅴ级围岩开挖与支护循环时间

工序名称 作业时间(min)
Ⅲ级围岩 Ⅳ级围岩 Ⅴ级围岩
  正洞 平进正洞 平导 正洞 平进正洞 平导 正洞 平进正洞 平导
施工准备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超前地质预报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超前支护       150 120 90 180 150 150
钻眼(开挖) 210 240 120 210 240 180 210 210 90
装药联线起爆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通风排烟 40 40 30 40 40 40 40 40 40
找顶、初喷 40 40 30 40 40 40 40 40 40
出 碴 210 300 180 210 300 180 180 210 180
初期支护 50 40 30 60 90 60 120 180 180
循环时间合计 650 760 490 810 930 690 870 930 780
日循环(次) 2.2 1.9 2.9 1.7 1.5 2 1.6 1.5 1.8
循环进尺(m) 2.2 2.1 2.1 1.7 1.8 2 1.1 1 1.5
日进尺(m) 4.76 4 6.1 2.9 2.7 4 1.7 1.5 2.7
月进尺(m) 119 102 153 72.3 68 102 42.5 36 68
注:1、超前地质预报为平均到每一循环的时间;2、当平导进入正洞掘进后,所有施工进度指标按照0.8倍折减,每月有效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

3、隧道仰拱、衬砌工序时间

在开挖50~150米后适当时候开始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每个工作面投入一台12m衬砌台车与开挖同步施工。仰拱超前施工(不占用施工时间)。

测量放线1小时;风水管改移1.5小时;模板台车就位、堵头模板安装3.5小时;灌筑混凝土17小时;混凝土养生达到脱模强度24小时;脱模清理、涂脱模剂1小时。每循环作业时间为48小时。

每个月进度为: 15×12m/循环≈180m/月。Ⅳ、Ⅴ级软弱围岩地段二衬施工度受开挖进度影响,因此,衬砌施工进度按平均每月160m计划。

第六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

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为原则。进口端:详见《xx隧道进口端平面布置示意图》;出口端: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为原则,其布置参照进口端布置。

第五章 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第一节 大临工程

一、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原则

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合理规划,注重环保;文明施工,注意安全。

二、施工用电

进口端:在xx110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洞口变电站施工前期洞外配备2台630KVA的变压器,自备200kw内燃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后期(开挖超过2000m)用高压电缆将10KV引入洞内,采用4台移动式变压器随撑子面每掘进800m或根据施工工序需要向洞内移动,供洞内空压机、通风机、砼输运泵、施工照明用电。

出口端:在对太平变电站增容改造后,从该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其它设置与进口端相同。

三、施工便道

进口端:进场便道宽度为7m,并全部硬化处理,并在路边设置排水沟。弃碴场位置距洞口距离达3km,需新修便道并修建一座临时栈桥跨过xx江后到达。炸药库便道长320m,顺现有河沟直接到达。所有施工便道最小宽度保证达到4.0m,并每隔400m距离设置会车道,便道双侧设置排水沟。

出口端:对部分原有道路进行拓宽处理和新建12km便道到达洞口,需新修一座临时栈桥跨过xxx后到达隧道口施工场地。其标准同进口端。

四、施工通讯

采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相结合,在出口项目分部各安需加设16km通讯线路后装2部长途程控电话,以保证与项目部、监理单位及其他工程单位所需的联络,现场指挥人员、测量人员配备对讲机(对讲机频率报当地公安部门批准后使用)、手机,隧道靠掌子面后200m安装一台移动式有线电话,与洞口值班室和项目分部相连,以满足施工需要。

五、拌合站

进出口各新建拌合站一座,拌合站采用全电脑自动计量,标准化管理,配备专职试验人员,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第二节 小临工程

一、临时房屋

1、空压机房屋

在隧道洞口附近临时征地范围内修建空压机房,停放、修理、维修保养位置。

2、钢筋加工房、木工房

在隧道洞口附近征地范围内修建钢筋加工房、木工房,作为隧道支护、衬砌所需钢材堆放、预制场地。

3、材料库

在隧道洞口附近修建材料库。专用材料堆放房设置在搅拌站位置。

4、充电房、停车道、检修道

在隧道洞口附近修建充电房、停车道、检修道,面积约为96m2

5、机修房、氧气房、乙炔房

在隧道洞口附近修建机修房面积约为150m2,氧气房30m2,乙炔房30m2

6、混凝土搅拌站

搅拌站范围所有场地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并修砌砖墙对粗,细骨料进行分隔。修建轨道直达搅拌机下装运混凝土。在搅拌机下侧修砌沉淀池,将施工污水进行沉淀处理。

二、生活、施工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自挖水井。施工用水采用山沟中的天然水源,采用Φ108mm的钢管利用高差引入,在隧道山顶修建300m3埋置式蓄水池。

三、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的排放

对所有生活、施工用水全部进行排污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在食堂设置隔油池,除去生活油污;隧道进洞口两洞之间设置3级沉淀池,搅拌站设置沉淀池,对所有的施工废水进行沉淀然后排入xx江中。

第六章 施工方案

第一节 总体施工方案

一、本隧道采用光面爆破及湿喷技术,单线地段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双线地段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Ⅲ、Ⅳ级围岩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并参照相关要求对支护结构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并按照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开挖工作面到仰拱封闭工作面的长度在40m以内。

二、平行导坑采用有轨运输,正洞前1000m采用无轨运输,超过1000m采用有轨运输。

三、采用平行导坑超前施工通过横通道进入正洞增加施工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确保工期,从平导进入正洞后采用单向掘进组织施工。

四、前期采用大直径软式通风管配合大功率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

五、断层地带和物探异常区采用TRT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钻验证的方式进行探测,根据揭露岩层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第二节 施工方案

一、开挖掘进

隧道开挖作业根据不同级别围岩衬砌类型,采取不同的开挖方法。Ⅱ、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法;部分Ⅳ围岩和Ⅴ级围岩段采用短台阶分部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拱墙一次衬砌。出口渡线大跨段采用台阶法开挖,平行导坑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中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开挖后立即初期支护,及时衬砌。进口端,平导超前正洞40m后方可开挖正洞。

二、钻爆作业

隧道掘进采用光面爆破。用Φ32mm、Φ25mm2#防水的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Φ25的小药卷,并采用导爆索绑小药卷的空气间隔装药结构,隧道爆破采用毫秒雷管起爆系统。采用 “V形”掏槽眼 。

三、装碴运输

平导采用有轨运输,正洞在1000m以内采用无轨运输,超过1000m采用有轨运输。平导采用有轨装运系统(立爪式扒碴机);正洞采用无轨装碴(ZL40装载机)。

四、隧道通风

在隧道掘进2000m以前,采用压入式通风;其后正洞与平导之间横通道连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正洞每掘进800m左右或根据施工工序需要,风机整体前移一次。

第七章 资源配置方案

第一节、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供应方案

一、物资计划

1、在项目分部设临时物资储备库。仓储量能满足本工程现场施工的需求。

2、临时设施的材料物资由汽车运输直达工地现场。

3、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编制详细的主要工程需用设备表、材料采购计划表,及时采购,保证供应。根据项目进度变化及时调整计划,提前确定材料需要,有序调配材料进场。

二、物资采购及检测

1、施工所需主要物资设备,除甲供料外,主要由项目部采用招标采购,直达运入项目分部设在施工现场物资储备仓库;其余物资、设备在订购中,加强检测,严把质量关。按 “物资管理办法”就近采购。

2、一般材料的采购参照业主和设计的意见,认真执行市场调查,保证材料质量,并尽量采取措施,使用符合结构物要求的当地材料。

三、物资管理

1、各类设备、材料分类放置、标识明确。

2、严格执行进场物资管理办法,保证物资进出库准确有序。

3、制定详细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物资、设备安全存放。

第二节、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

  1. 主要机械

详见:xx隧道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和xx隧道主要机械设备表阶段进场表

xx隧道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国别

产地

生产能力、

额定功率(Kw)

计划进场时间

(年.月)

用于施工

部位

备注
1 挖掘机 CAT320 2 美国 2008.8-2009.6 开挖及

出碴

2 挖掘机 小松 2 日本
3 挖装机 ITC312 2 德国
4 挖装机 LZ50 4 中国
5 装载机 ZL40 2 中国 3.0m3
6 装载机 小松380 2 日本
7 湿喷机 YSP4-8 6 中国 8m3/h 2008.8-2009.10 喷锚

支护

TK500 5 中国 5m3/h
8 凿岩机 YT28 100 中国 2008.8 开挖
9 衬砌台车 12m 6 2008.12-2009.4 衬砌
10 轴流风机 SDZ-100 4 2*(55)kw 2008.8-2009.7 隧道

通风

通风

设计

SDZ1260 6 2*110kw
11 射流风机 SDS-1120 30 30 2008.8-2012.1
12 砼搅拌站 2 120m3/h 2008.9-2009.12 隧道 含喷浆料
13 砼搅拌站 2 90m3/h
14 砼输送泵 HBT60 4 徐州 60m3/h 2008.12-2009.12 衬砌
15 超前地质

预报设备

TRT 1 瑞士 地质预报 专业分包
16 自卸汽车 CA3160 10 重庆 12t 2008.8-2009.7 出碴
17 载重汽车 6 二汽 5t 2008.8-2009.7 货运
18 电动空压机 20 20m3/h 2008.8-2012.7 供气 无座
19 砼搅拌运输车 JCA6A 10 扬州 6m3 砼运输
20 液压式模板台车 12.5m 5 自制 12m 衬砌
21 变压器 630KVA 10 保定 630 kva 2008.8-2009.7 供电
22 变压器 430KVA 2 保定 315 kva 2008.8-2009.7 供电
23 发电机 250GF 2 无锡 2008.8 备用供电
24 电瓶车 XKL12-7/CDXT-12 32/24 兰州 18t 2009.5
25 矿车 SSB16/SSB20 24/27 2009.5
26 可控硅充电机 KCA02-100/300 兰州 2009.5
27 轨行式混凝土

运输车

QT6A 15 6.0 m3 2009.1
28 轨行式客车 26座 2 2009.5
xx隧道主要机械设备表阶段进场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规格型号 总数量 (0~2000m) (2000~4000m) (4000~6000m) (6000~贯通点)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进口 出口 合计 进口 出口 合计 进口 出口 合计 进口 出口 合计 进口 出口 合计
1 挖掘机 CAT320/小松 2/0 0/2 2/2 2/0 0/2 2/2 2/0 0/2 2/2 2/0 0/2 2/2 2/0 0/2 2/2
2 装载机 小松380/厦工40 2/0 0/2 2/2 2/0 0/2 2/2 2/0 0/2 2/2 2/0 0/2 2/2 2/0 0/2 2/2
3 扒碴机 WZB160/ITC312 2/0 0/2 2/2 1/0 0/1 1/1 2/0 0/2 2/2 2/0 0/2 2/2 2/0 0/2 2/2
4 矿车 SSB16/SSB20 24/3 24/0 48/3 6/3 9/0 15/3 12/3 16/0 28/3 20/3 18/0 38/3 24/3 24/0 48/3
5 电瓶车 XKL12-7/CDXT-12 32/0 0/24 32/24 9/0 0/9 9/9 20/0 0/16 20/16 23/0 0/18 23/18 32/0 0/24 32/24
6 轨行式罐车 QT6A 5 10 15 3 3 6 5 5 10 5 10 15 5 10 15
7 汽车   5 12 17 10 12 22 5 12 17 5 12 17 5 12 17
8 钢轨 Km P43 22 22 44 3 3 6                  
9 电动空压机 20m3/min 10 10 20 6 6 12 10 10 20 10 10 20 10 10 20
10 砼拌和站 120m3/h 1 1 2 1 1 2 1 1 2 1 1 2 1 1 2
11 砼拌和站 90m3/h 1 1 2 1 1 2 1 1 2 1 1 2 1 1 2
12 发电机 250Kw 1 1 2 1 1 2 1 1 2 1 1 2 1 1 2
13 变压器 630KVA 5 5 10 3 3 6 5 5 10 5 5 10 5 5 10
14 变压器 430KVA 1 1 2 0 0 0 1 1 2 1 1 2 1 1 2
15 轴流风机 2*110 3 3 6 2 2 4 3 3 6 3 3 6 3 3 6
16 轴流风机 2*55 2 2 4 1 1 2 2 2 4 2 2 4 2 2 4
17 射流风机   15 15 30 3 3 6 6 6 12 9 9 18 15 15 30
18 组合道岔   40 40 80 15 15 30 25 25 50 30 30 60 40 40 80
19 砼运输罐车   5 5 10 5 5 10 0 0 0 0 0 0 0 0 0
20 衬砌台车 单线 2 2 4 1 1 2 2 2 4 2 2 4 2 2 4
21 衬砌台车 大跨 1 1 2 1 1 2

第四节、劳动力计划

1、按高峰期三个工作面同时作业考虑,劳动力安排如下:

劳动力安排表

序号 人员及组别 人数 职 责 分 工

1 钻爆组 80 钻孔、装药、起爆
2 出碴组 80 装碴、运碴
3 支护组 40 超前锚杆、喷砼、锚杆、挂网、立钢拱架
4 风水组 20 供排水、供高压风、通风、管道延伸与维修与保养
5 排险组 10 排险、安全
小 计 230

1 防水板组 10 安装透水管、焊接、铺设防水板
2 砼拌合组 15 上料、搅拌、砼拌合站的操作、维护及保养
3 砼运输组 20 运送砼、运输车辆保养
4 砼浇筑组 30 开砼输送泵、安装、拆卸管路、砼浇筑、振捣
5 拆立模组 20 拆模、台车就位、立模、安装挡头板与止水带、模板整平及刷油
6 养护组 6 砼养护
小 计 101

1 管理人员 8 现场管理、调度
2 安全组 3 安全
3 运输组 5 各种材料运输、汽车保养
4 电工组 5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
5 机修组 8 各种机械设备维修
小 计 29

1 技术员 3 全面技术工作
2 质检员 3 质量、自检签证
3 测量组 8 施工测量、监控量测
4 试验组 3 试验、化验
小 计 17
合 计 377

2、年度劳动力计划

年度

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掘进班 360 432 432 432 432 432 180
衬砌班 101 121 121 121 202 202 202
保障组 29 35 35 35 35 35 20
技术组 17 20 20 20 17 17 17
合计 377 608 608 608 686 686 419

第五节、投资计划

按照生产进度进行安排,合理调配资源,确保xx隧道施工生成需要。

年度投资计划

年度

项目

2010年(万元) 2011年(万元) 2012年(万元) 2013年(万元) 2014年(万元) 2015年(万元) 2016年(万元)
进口工区 4000 4000 4000 4000 4500 4500 2000
出口工区 5000 5000 5000 5000 5500 5500 2000
合计 9000 9000 9000 9000 10000 4000 4000

第八章 管理措施

第一节、标准化管理

项目管理按照以人为本,和谐统一,规范管理,服务生产为方针,推动和建设好标准化项目部和标准化工地,实行标准化管理,按照标准化流程施工和管理。

1、建设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工地是建设和谐社会具体体现,对于保证安全、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队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工地管理标准化内容:就工地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标准化,把现场布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化为工作标准,实现现场“规范化”、布局“科学化”、培训“经常化”、生活“秩序化”。

3、标准化工地建设目标:按照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原则,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做到管理制度标准化,建立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化,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现场管理标准化,生活设施、施工设施、安全生产防护设施统一化,确保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过程控制标准化,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明确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控制要点,确保过程控制的有序可控,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质量管理措施

1 牢固树立寿命期责任负责的观念,树立“安全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安全质量观,切实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举一反三,真抓实干,从“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入手,整治安全质量存在问题。认真落实铁道部提出的打造百年不朽工程的要求,强化参建各方对质量长期负责的行为意识,争做“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践行者,建立健全有关质量管理制度。

2 在管理目标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由质量整体“基本可行”转变为做到工程零缺陷;在依法管理上,强化遵循市场规则抓质量的观念,健全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协议进行质量控制的机制;在管理方法上,由粗放的行政管理和偏重事后评价的做法转变为工艺标准的全过程严格控制和工程质量通病的事前预防;在保证手段上,引导运用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工艺,加大质量管理的科技含量;在管理重点上,高度重视路基及防护、桥涵基础、隧道的内在质量和站后设备的可靠,使工程质量从点到线、点线配套、整体优质,高可靠,少维修。

3 推行“工艺标准示范工程”先行,通过示范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工艺流程的选择、机具材料等生产要素的组合、标准与技术参数的修正以及符合验收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大瑞铁路的各类工程,在工程全面铺开前各标段第一个开工的工点(一段路基、一个涵洞、桥梁的一个基础、墩和隧道的一段支护、衬砌等)都要作“工艺标准示范工程”。只有“工艺标准示范工程”被确认,才允许其它工点开工。

4 质量过程控制的重点是:隧道地质判断、初期支护、防水及混凝土衬砌技术措施和工艺到位,物资设备要杜绝不合格产品、落后和淘汰产品上线,把住材料源头。

5 反对重效益轻质量、重进度轻质量,反对片面追求外观,忽视内在质量;杜绝内不实、外不美的粗制滥造,坚持内实外美、求实创优;对达不到设计标准及验收标准的不合格工程要坚决推倒重来,确保各项工程一次成优,全线整体创优。不合格工程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进行考核处理。

6 有效克服质量通病。克服质量通病要结合部颁各项新标准、规范、验标,参建各方要认真做好宣贯工作,特别是涉及安全、质量的强制性标准,必须坚决执行。

7 对工程质量事故要建立健全上报制度。依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按照事故等级逐级上报,建立工程质量事故档案,严肃事故处理,对质量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按照部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根据部有关规定与招投标挂钩。

8 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及保证体系

8.1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达到质量目标,建指专人负责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工作,监理和施工单位必须遵守投标承诺,配齐配全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监理和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承担本项目的监理和施工任务。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的设计、监理、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规范施工管理,使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都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本项目的工程质量从施工准备、物资供应、施工实施到竣工验收全过程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8.2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改进工作质量

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贯彻ISO9000质量

标准

推行

全面

质量

管理

检查创优成果

明确创优项目

质量保证体系

缺陷纠正

技术交底

工艺审定方法培训

作业指导书

测量监测

组织保证

施工保证

技术保证

思想保证

QC教育

质量第一,质量终身制

普及性教育

专题性教育

专项技能培训

提高质量意识

物资设备保证

反馈

实现质量目标

技术岗位

责任制

检查落实

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监督

严格施工工艺加强过程控制

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

施工作业

制定创优措施

加强现场试验控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检测手段

熟悉图纸掌握规范

物 资 材 料

机 械 设 备

性 能 检 验

货源 调查

采 购 过 程 质 量 控 制

施 工 过 程 质 量 控 制 及 调 试

配 备 强 有 力 的 班 子

强化技术力量

整合施工队伍

 

 

设计、监理单位要建立完善各自的质量保证体系。

8.3 物资供应

采用先进、优质的设备和物资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根据铁道部及昆明铁路局的有关规定,铁道部规定的集采甲供物资(如钢轨、道岔、轨枕等)均由铁道部统一组织招标确定供应厂家,施工单位按施工进度提前提报使用计划,统一供应。对规定的建管物资由指挥部和参建单位共同确定供应计划安排,对规定的甲控物资由施工单位招标确定,建指参加招标工程。施工所需的其它材料由施工单位按合同就近在当地择优采购,但必须保证符合规范的使用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

8.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8.4.1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如遇地质情况及其它条件与设计不符时,按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变更设计,除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等特殊情况外,一律遵守先变更后实施的原则;

8.4.2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8.4.3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并签认后才能进行隐蔽,设计院要按《验标》要求参加有关项目隐蔽前的验收,建设单位对重要部位(结构)在隐蔽前进行抽查检验;

8.4.4 监理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正在施工的部位和工序必须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必须全过程的实施旁站监督;

8.4.5 指挥部专业(质量)工程师必须定期检查各项工程的施工情况,发现质量隐患及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处理(解决)。检查有痕迹、处理有结果;

8.4.6 设计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成立施工配合组,以便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的问题和其它突发事件,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设计标准实施;

8.4.7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优秀的试验专职人员负责工程的试验工作,关于各项试验和检测工作的实施按照铁路局要求和建设合同规定执行。

8.5.工程施工数量的确认

各分项工程完工后,由监理工程师、设计院专业施工配合工程师及指挥部专业工程师共同对工程数量进行现场确认,并在指挥部统一的表格上签字,“四方”参加人员分别保存,同时指挥部留存电子文档。

8.6 工地实验室

各施工和监理单位必须设专门的工地实验室。施工单位实验室的设备配置根据各标段的具体工程情况配备,由监理单位确认,实验室启用前必须经相应的计量单位对设备进行标定,并经昆明铁路质监站验收发证。监理单位的实验室可单独设立后委托除施工单位外的实验室开展实验工作,所委托的实验室必须经建指及昆明铁路质监站认可。

8.7 加强三项治理活动

8.7.1 按铁道部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质量管理达标、工程分包专项治理、打击内业资料弄虚作假“三项治理活动”,要求制定严格的推进计划。
8.7.2 各参建单位要继续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做好组织工作,从自身做起,严查彻整。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把这次活动作为强化企业管理的契机,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对企业质量和市场信誉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三项治理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8.7.3 各参建单位每季度必须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小结,并及时上报指挥部。各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三项治理活动”开展情况,加强督查。

第三节   安全管理措施

各施工单位要树立安全责任主体的意识,树立“安全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安全质量观,切实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举一反三,真抓实干,从“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入手,整治安全质量存在问题。借鉴以往的教训,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事故,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储备应急物资设备,保证应急预案能有效启动。

1 加强施工安全教育,使每个参建者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按照安全规程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消灭安全隐患,杜绝人身伤亡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 强化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加强对不良地质层的监测,严防坍方、突水突泥等事件的发生,稳扎稳打,确保安全施工。对瓦斯隧道应严格按《铁路瓦斯隧道施工规则》和《煤规》及《细则》,规范操作规程,强化施工工艺,杜绝瓦斯事故。定期督促检查斜井等长坡道运输设备的检修工作,严防溜车事故的发生。

3 各项生产、生活场地布置应充分考虑气候、地质、地形等情况的影响,制订防洪涝及预防其它各种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对火工品要建立严格的保管、审批、发放、运输、存放、使用操

作制度,做到专人管理、专人审批、专人登记、专人领取,定期检查,严防丢失。爆破作业要有爆破设计,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

6 确保人身安全措施

6.1 对特种及危险作业人员办理劳务保险;

6.2 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每项施工工序的安全保证措施;

6.3 易燃、易爆和爆破器材的使用、存放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法规;

6.4 生产、生活用电设施的设置、使用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6.5 所有施工车辆和机械必须始终保持完好状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确保操作符合相关规定;

6.6 爆破作业要有爆破设计,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控制药量,控制超挖,确保周围地质及构筑物的稳定。大型爆破要严格审批程序,严防人员伤亡事故;

6.7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施工便道、便桥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及维修、抢修措施,确保安全畅通。

7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

提高全员意识

施工技术安全

规则教育

安 全 第 一预 防 为 主

强有力的组织、措施保证

组织保证

措施保证

建立三级安全组织机构

建立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建立劳动保护防疫机构

有力的后勤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

制度保证

各项安全生产制度

可靠的医疗保健措施

完善的劳动保护措施

通畅灵敏的通信措施

各工种安全生产制度

月季年安全检咨询、汇报

查制度

安全总结评比制度

经济保证

包保责任制

监督检查

奖罚分明

经济兑现

事事讲安全

处处有保障

安全目标:杜绝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和旅客列车险性事故;不发生从业人员安全责任大事故及以上事故;不发生火灾及爆炸责任事故;不发生机械设备重大及以上事故;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7.1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昆明铁路局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突发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应急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制。

第四节 工期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整体施工进度计划,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将控制项目进行目标分解,周密安排各单位工程的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精心组织和安排劳动力,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工期目标的兑现;

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及协调解决影响施工的有关问题,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各相邻标段应相互支持配合,服从建设单位的协调安排,顾全大局;

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但局部工期的调整不得影响总工期的实现;

认真执行建设单位下达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维护施工组织计和施工计划的严肃性。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经监理批准的季度、年度及按总工期要求拟定的施工计划。计划一经审定下达,要认真组织落实,一级保一级,层层抓落实;

队伍的使用,劳动力、机械设备的配备必须满足投标文件的承诺和合同要求;

各参建单位向建设单位反映问题、上报资料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便函和口头反映一律不予确认;

按照建指总工期和分标段工期要求细化落实进度指标,对现有正洞指标和辅助坑道设置加以优化,合理安排,用成熟的施工工艺并不断提高施工水平,确保工期。对于节点目标明显滞后的单位工程,施工单位要有预案,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

第五节 投资控制措施

1验工计价、变更设计、资金拨付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滇西指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实施。

2工程价款结算及时,并做到与验工计价同步。

3严禁任何单位拆借、滞留、挪用、转移大瑞铁路建设资金,保证本项目资金需要。

4现场计量、合同外或因不可抗力造成自然灾害损失等费用要客观、真实、准确。

第六节 环境保护措施

1 做好环水保工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搞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必须做到与正式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入使用。设计单位必须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复意见;必须将环保、水保正式工程纳入施组,编制详细的环保、水保实施规划,报当地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备案,自觉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监理单位要加强检查监控,发现问题立即督促限期整改;全线还将设置环保水保专项监理,专门负责监督检查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环保水保工作落实情况,对提出的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各单位必须予以服从。

1.1 废污处理:施工期加强施工营地及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生活、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废水、泥浆、垃圾,未经处理的废污水不准排入江河山谷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化粪池处理后进行农田灌溉;运营后大理站和保山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再进入污水处理厂;其余车站生活污水经厌氧工艺处理后结合站区绿化和当地气候条件采用土地处理或用作站场浇洒。

1.2 噪声污染防治:根据预测结果,对受铁路噪声影响较大的敏感点结合其所处的地形条件和工程情况分别采取修建声屏障、安装通风式隔声窗等等降噪措施。

1.3 固体废弃物

所有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储存,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1.4 生态环境保护:路基边坡采用骨架防护、喷播植草、六角空

心砖植草植树及其它防护措施。取弃土场、隧道弃碴场的挡护工程等同正式工程。工程结束后,及早实施退耕、植被防护,做到占补平衡。在建成运营投产后,继续搞好以植树绿化管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5 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进行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段,取、弃土等施工临时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1.6 各项临时设施的建设,应本着应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少占地或不占良田、耕地,并注意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完工后及时复耕。

1.7 施工中若发掘出化石文物等,应按《文物保护法》的有关程序及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防止文物遭受破坏或流失。

1.8 各施工单位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要按国家及云南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粉尘防治、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等措施,确保施工不造成环境污染,各项工程的施工要求全部达到环保部门的验收要求。

1.9 各参建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水保实施措施,要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同步实施,对工程涉及到的取弃土场、边坡、隧道、桥梁等水土保持敏感点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与地方水保部门及水保监测单位进行协调沟通,杜绝水保问题发生。对取弃土场在使用前及竣工后都要保留相关的声像资料,以便进行对比。各项工程的施工要求全部达到环保部门的验收要求。

1.10 建立环水保体系

 

普及教育

环保、水保体系

思想保证

组织保证

检查保证

技术措施、方案保证

专业教育

特殊工种教育

法制法规教育

强化环保意识,

增强预防能力

环境保护部(设专人负责)

队环保

领导小组

专职

检查员

项目部每季一次检查

队每月一次检查

工班每周一次检查

班组每天检查

环保部门日常监督

班组长

兼职检查员

开展环境保护月

对环境有污染

的逐一落实解决

制将

定施

科工

学现

合场

理布

的局

方合

案理

按相关部门法规规定办事

针对特殊工种制定强有力防范措施

用科学、合理技术措施、

方案来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

保护生态环境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项目部环保领导小组

施工区段环保工程师

 

第七节、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是表现企业形象与管理水平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施工单位及人员较多,因此做好文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1、文明施工方案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创建文明工地,结合本标段实际情况,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加强对施工现场、机械、现场安全、保卫、卫生等方面的管理。争创文明工地。

2、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严格按照“集中施工、快速施工、文明施工”的十二字方针,总结我单位在其他工程施工中的经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文明施工。

2.1、与进场施工人员签订文明施工协议,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与责任性。

2.2、开展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提高起点构筑高标准的工地文化建设线,以彩门标语、橱窗板报、广播等形式,弘扬企业精神,提出质量警示标语,设光荣榜、竞赛栏、企务公开等栏目,定时广播宣传现场好人好事,弘扬正气,激发斗志,展示精神面貌。并设职工夜校、图书阅览室,利用休整倒班时间请专家技术员上技术课,培训各类技术骨干。

2.3、现场布置整齐合理,材料、物品。机具、弃土堆放符合要求。

2.4、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生产、生活废水,不得超标排放,并确保施工现场施工场无积水现象,在多雨季节配备应急的抽水设备与突击人员。

2.5、施工内业资料齐全、整洁、数据可靠。办公室内按要求布置各类图表。及时反映现场状况及工程情况。

2.6、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

2.7、施工期间,经常对施工机械车辆及道路进行维修、维护,确保道路晴雨畅通,并方便沿线村民生活与生产。

2.8、清除违章指挥,杜绝野蛮施工,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均要进行岗前培训,做到通晓本专业操作规程,了解其他专业操作规程,全员做到“三不伤害”。管理人员挂牌上岗。

2.9、加强对施工人员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员按规定办理暂住证。严禁接收三无盲流人员。确保在施工地区内,施工人员无违章违法现象发生。做到施工文明、言行文明,树立良好形象。

2.10尊、重所在地区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规定、意见和建议,争取各行政管理部门支持,搞好路地文明共建工作。开展多种便民、爱民活动,尊重当地民俗,搞好与政府群众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软环境。

第八节、节约用地措施

临时设施临时租用土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绿地;施工统筹安排,细化调节,对挖出的弃土应与监理工程师和地方政府协商,寻找适当地点作挖埋处理,碴场施工完毕后,表面回填耕植土;临时租用土地用后恢复原状,达到复耕条件。

第九节、冬季施工措施

1、准备工作

1.1、备好保证低温施工的防寒、保温材料。

1.2、备好适用低温施工的机具。

1.3、做好人身和机具的保温、防寒、防火、保安设施。

1.4、调整工地运输条件,保证运输效率与安全。

1.5、加强与气象预测单位联系,预防寒流侵袭。

1.6、对职工进行冬季施工的教育。

2、砼圬工冬季施工

2.1、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水泥:选用水化热较大的,水泥强度等级42.5级以上的早强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质量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且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

粗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硬质、洁净的中砂,不含有冰块、雪团,含泥量满足规范要求,贮备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

防冻剂及高效减水剂:砼中掺加防冻剂及高效减水剂,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外加剂采用经试验室检验合格且性能稳定的产品。

2.2、砼的拌合

砼拌合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必要时可考虑对拌合用水进行加热,对砂、石子进行覆盖蓄热等措施,以保证拌制砼在出料口和灌注入模时的温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3、砼的运输

砼采用砼泵车运输,并保证在30分钟内运到施工现场,快速灌筑砼。灌筑完成后,用蓬布覆盖保温养护。并按规定制作标准试件对砼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测。

2.4、砼保温

低温季节施工时,结构物砼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包裹棉被、电热毯和塑料布的方法进行养护,并定时测定温度。

3、浆砌圬工冬季施工

3.1、砌体冬期施工按下列规定执行

3.1.1 冬期施工的气温,按砌石工程规范规定要求执行。

3.1.2 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使其受冻。

3.1.3 冬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满足砌石工程规范相关规定。

3.2、砂浆冬期施工的配制及砌筑,按下列规定执行

3.2.1 砂浆在暖棚内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分钟。当砂浆用量较小时,可在暖棚内人工拌制,但较常温增加翻拌次数。

3.2.2 砌体所用的石料、混凝土预制块和砂清除冰雪冻块,并根据工程进展,将其提前运入棚内。石料和混凝土预制块表面与砂浆的温差不超过20℃。

3.2.3 砂浆随拌随用,每次拌量在0.5小时内用毕。已冻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第十节、夏季、雨季施工措施

1、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及时掌握天气预报和气象动态,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工作。

2、维护好现场施工便道,疏通便道两侧的排水沟,做到雨后车辆即可通行。

3、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于发生水害地段的路基和开挖后的基坑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

4、对职工进行雨季施工和防洪抢险的教育,对施工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增建必要的避雨棚,设置有关的卫生设施等。

5、对主要材料工具要估计在雨季期间的储备量,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设施。

6、机电设备及其电闸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对钢材、木材、粉煤灰、水泥等原材料及半成品要采取防雨措施,须放入棚内或屋内,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尤其是水泥库要做好防雨、防潮保护。

7、雨季来临前,加固、疏通施工现场附近的沟渠及河道等排洪设施,保证其畅通,防止洪水对施工产生影响。

8、施工中注意保护好防汛设施,不损坏沿线排水系统,不因施工而削弱河流、堰塘、堤坝的抗汛能力,不因施工引起雨水冲刷路基或引起既有排水设施的淤塞,并注意疏通河道沟渠,不削减过水断面,确保水流畅通。

9、汛期到来前将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物资转移到高处,并昼夜巡查,发现险情迅速消除。

10、顾全大局服从当地防汛部门和建设方的统一调配,不论何地发生险情,参建各方将按照命令全力投入抢险。

第十一节、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隧道施工中紧急突发灾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结合本隧道特点,对可能发生的灾情事件制定预防应急方案及措施。

1 施工现场潜在紧急险情

经调查和分析,本隧道预测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如下:

序号 类 型 潜 在 险 情
1 火 灾 办公区失火,库房失火。
2 爆 炸 瓦斯、锅炉、燃气罐、炸药库、油库等爆炸。
3 机械事故 汽车碰撞或失火
4 食物中毒 不当饮食或人为造成引起的食物中毒
5 大面积中暑 群体中暑
6 塌 方 隧道塌方
7 突发传染病 传播迅速、后果严重的传染病。
8 不可抗力自然灾害 地震、滑坡、冰雹、暴雨、大风、雷电等。
9 其 它 生活或办公建筑失稳或倒塌,社会事件。
10 伤亡事故 包括以上各种情况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触电事故。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以第一管理者为首及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应急领导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应急组织工作。

第一管理者为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过程的控制。技术负责选取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应急工作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各部室主要负责人为应急小组成员,对自己责任范围内工作负主要责任。

序号 情况类型 组 织 机 构 及 人 员 联系电话
1 火灾、爆炸 指挥组 经理部和分部经理 0872-7522109
通讯联络组 经理部和分部书记
灭火行动组 经理部和分部保卫人员
疏散引导组 经理部和分部综合部人员
安全防护组 工地卫生所
2 机械设备事故 应急小组 经理部和分部设备部 0872-7522109
3 伤亡事故 指挥组 经理部和分部经理 0872-7522109
运输队 经理部和分部综合部及全体驾驶员
救护队 全体突击队员
救助医院 xx县人民医院(进口端)

永平县人民医院(出口端)

120
4 食物中毒或大面积中暑 指挥组 经理部和分部书记 0872-7522109

120

成 员 经理部和分部综合部及工地卫生员
通讯联络组 经理部和分部通讯员
救护组 经理部和分部综合部及工地卫生员
5 塌方事故 指挥组 经理部和分部经理 0872-7522109

120

技术组 经理部和分部总工程师及全体技术人员
通讯联络组 经理部和分部通讯员
救护组 经理部和分部综合部及工地卫生员
6 突发传染病 指挥员 经理部和分部书记 0872-7522109

120

联络员 经理部和分部通讯员
卫生员 工地卫生员
7 不可抗力

自然灾害或

其它情况

指挥组 经理部和分部经理 0872-7522109

120

工程抢修组 全体突击队员
救护组 成员:工地卫生所
物资组 成员:物资设备部

2.2、应急岗位职责

2.2.1 火灾、爆炸

2.2.1.1.指挥员职责:

2.2.1.1.1正确组织指挥其它责任分工小组,有效展开工作和组织人员的调配。

2.1.1.2 对火灾危险性大、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政治影响大的重点部位制定灭火计划。

2.2.1.1.3 分析火势发展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2.2.1.1.4 根据救人、疏散物资和灭火等具体任务的需要有计划、适时准确地向火场调集灭火力量。

2.2.1.1.5 组织好本单位义务消防队与公安消防部门协同作战紧密配合。

2.2.1.1.6 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2.2.1.2.通讯联络组职责:

2.2.1.2.1发现火灾后迅速拨打119报警。

2.1.2.2 报警时候说明火灾地点和单位。

2.2.1.2.3说明火灾燃烧类型,火势大小。

2.2.1.2.4 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及电话号码。

2.2.1.2.5报警后迅速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火场道路。

2.2.1.3.灭火行动组职责:

2.2.1.3.1 熟悉掌握本单位的消防道路、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并达到熟练使用。

2.2.1.3.2加强平时的灭火技术训练,掌握灭火方法,针对不同的物资分别采用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有效扑灭火灾。

2.2.1.3.3 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火警地点,迅速有效扑灭火灾或援助消防队控制火势和扑灭火灾以减少火灾的损失。

2.2.1.4.疏散引导组职责:

2.2.1.4.1 针对本单位或场所的人员情况对人员、物资进行疏散。

2.2.1.4.2 明确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标志,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部位组织不同的疏散路线。

2.2.1.4.3 疏散引导人员要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落实具体的疏散措施。

2.2.1.5.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

2.2.1.5.1 贯彻执行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组织人力和工具尽早尽快的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

2.2.1.5.2 在救护时要准、稳、果断勇敢,确保安全。

2.2.1.5.3 掌握寻人方法和火场救人的道路。

2..1.5.4以最快的速度将救出的伤员护送到附近医院。

2.2.2. 伤亡事故

2.2.2.1.总指挥职责:准确掌握事故动态,正确指挥抢险队伍,控制事故蔓延发展。

2.2.2.2.指挥职责:快速反映,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向指挥汇报,并协助指挥抢险。

2.2.2.3.通讯联络员职责:快速将事故情况向总指挥汇报,及时联络求援人员、车辆和物资。

2.2.2.4.现场疏导员职责:及时、稳妥地疏散现场人员,正确快速地引导救护车辆。

2.2.2.5.救援、运输队职责: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地运送伤员和救援物资、及时投入救援抢险。

2.2.2.6.现场救护队职责:加强日常演练,发生紧急情况快速瓜到位,对伤员正确施救。

2.2.2.7.现场保护队职责: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到达制定位置,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2.3. 隧道塌方

2.3.1.指挥长职责:负责现场勘察,召集队伍,调动资源,下达任务。

2.3.2.副指挥长职责:负责制定抢修方案,解决抢修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向指挥长提出资源计划,受指挥长的指挥。

2.3.3.工程抢修组职责:

组长:负责组织人员、重要物资及时、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组织实施工程抢险方案,受指挥长的指挥。

成员:负责组织人员、重要物资及时、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组织实施工程抢险方案,受本组组长的指挥。

2.3.4.救护组职责:

组长: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救护,受副指挥长的指挥。

成员: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救护,及时送医院,受本组组长的指挥。

2.3.5.物资组职责:

组长:负责组织抢修机具、材料的调配,受指挥长的指挥。

成员:负责抢修机具、材料的调配,受本组组长的指挥。

2.3.6.外协组职责:

组长:负责组织联系社会的救助,协调外援的抢修工作,受副指挥长指挥。

成员:负责联系社会的救助,协调外援的抢修工作,受本组组长指挥。

3、应急抢险物资设备

3.1、装载机、重型自卸汽车、空压机、风动凿岩机、柴油发电机、注浆泵、通风机、混凝土湿喷机;

3.2、方木、手提圆盘锯、气割设备、锚杆、撬棍、洋镐、抽水泵、管钳、电话;

3.3、防火、防爆、防泄露工具、灭火器、消防水龙带、消防栓、消防钩、水桶、铁锹、沙袋、阻燃棉被、防毒面罩等。

3.4、急救工具:担架、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救护用车。

4、应急准备:

4.1、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准备相关培训:

对应急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消防知识的培训;扑救火灾、救护伤员知识能力的教育;抢救摔伤人员知识能力的教育;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人员知识能力的教育;控制机械事故损坏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危害、防止机械事故继续扩大的教育;对洞内外施工中存在的其它灾害控制、防止灾害扩大、人员救护能力的教育。做好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记录。

4.2、组织一支义务消防队,并每年组织至少一次义务消防演习,检验应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4.3、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用品,作好预防准备。

5、应急响应

5.1、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

5.1.1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分部领导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5.1.2 现场项目分部经理组织应急成员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向经理部汇报。

5.2、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

5.2.1 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立即向项目分部领导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5.2.2 项目分部经理部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对事故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报项目部经理。

5.3、报警:

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5.3.1 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地点、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

5.3.2 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可能产生的后果、性质、当前现场状况、初步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报警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发生火灾时还要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5.4、 上报: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的项目分部负责人,立即通知项目部和现场监理,并在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

5.5、报警及上报电话

项目部电话:0872-7522109

项目分部电话:0872-7521209(进口端) 0872-6750496(出口端)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6、具体的安全事故及环境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

6.1、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6.1.1、突水事故应急措施

突水段施工时,掌子面施工作业人员配备救生服,遇突水时,所有抢险人员必须穿救生服。

6.1.1.1当洞内出现突水时,突水量大于正常抽排水能力时,首先安质部长组织指挥作业面施工人员撤离,并随时切断掌子面的电源,以保证撤离人员和抢险人员的安全,启动洞内涌水处的备用抽水设施,启动泵站备用水泵,以增大排水能力。

6.1.1.2 当此时仍不能满足排水时,由施工队长组织尽快启用洞外移动泵站进洞,再次增大排水能力。

6.1.1.3当洞内积水继续增长时,由项目分部经理组织增设排水管路和移动泵站数量,关闭小型水泵,采用泵站大扬程,大流量水泵直接抽排水。

6.1.1.4当出现人员伤亡时,启动“安全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程序。

6.1.1.5没有人员伤亡,当积水下降时,由地质工程师对积水浸泡段、隧道初期支护进行检查,由安全监察部长组织施工队对有裂纹、松动处壁墙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初期支护因长时间浸泡软化产生脱落伤及作业人员。

6.1.2、突泥事故应急措施

6.1.2.1作业时,必须进行超前钻探,做好预防突泥事件发生。

6.1.2.2一旦发生突泥时,由现场施工队长统一指挥,先撤离掌子面施工人员。

6.1.2.3出现人员伤亡时,启动“安全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程序。

6.1.2.4没有人员伤亡时,待洞内无险情时,再组织撤离机械设备。

6.1.2.5突泥能量释放后,再组织抢险人员进洞,用钢筋、钢管和型钢为骨架,用草袋、坑木进行封堵缺口,用喷射砼将其封闭,并将周围洞身加固。

6.1.2.6清除现场淤泥,采用直径Φ50mm或80mm长6~8m的无缝钢管,必要时两层、三层重叠。形成“套管”以增大其抵抗松散地层压力能力。

6.1.2.7由测量工程师在断面附近设置监控测量点,收集围岩的收敛变化情况,待稳定后组织人员恢复生产。

6.1.3、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有下述现象发生时,由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组织指挥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6.1.3.1 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

6.1.3.2 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

6.1.3.3 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

掌子面节理裂隙中渗水量或涌水量明显加大。

对发生坍塌事件后,由隧道及地质工程师对塌方处进行观察、记录,以提供对该事件分析的原始资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后方起拱线、边墙设置横向支撑,必要时在拱部设伞形支撑以防坍塌向后方蔓延。经综合分析后制定相对安全、保守的处理方案和加固措施。在加固处理完成后经综合检测处理措施达到预期的作用和目的,确认险情排除后方可恢复工作面施工。

6.1.4、高处作业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措施:

重点作好施工现场的“外防护、内封闭”各项防护设施的设置,加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并正确使用“三宝”。

高处坠落可能造成的伤害有:颅脑损伤、胸部创伤(如肋骨骨折)、胸腔储器损伤、腹部创伤等。当发生物体打击事件和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意保护摔伤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不要乱转病人的头部,应该将病人的头部略抬高一些,昏迷病人取昏迷体位,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

6.1.5、修电器、使用电动机械、工具等发生的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必须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作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作好用电防护。严禁乱拉乱搭电线及各种照明灯具,带电作业的机械设备设专人负责制,经常检查施工用电设施,及时处理事故隐患。

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板、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

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

6.1.6、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配置齐全有效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按要求办理验收证(必要时办理准用证)。

6.1.6.1、发生断手(足)、断指(趾)的严重情况时,现场要对伤口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将断手(足)、断指(趾)用消毒和清洁的敷料包好,切忌将断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然后将包好的断手(足)、断指(趾)放在无泄露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周围放些冰块,或用冰棍代替(切忌将断手(足)、断指(趾)直接放入冰水中浸泡),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6.1.6.2、发生头皮撕裂伤时,必须及时对受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同时打120或者送医院进行治疗。

6.1.7、隧道涌水突泥的应急措施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较弱涌水突泥现象,现场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迅速钻打随机排水孔,安置塑料弹簧软管进行排水,释放水压力,并及时喷锚进行围岩封闭。如果围岩破碎,在初喷砼结束后迅速安置钢拱架,然后再进行复喷砼封闭围岩,加强支护。

6.1.8、化学品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急措施

必须加强各种化学危险品的保管和使用。

酸碱(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氨水等)烧伤眼睛,烧伤后冲洗患眼是最迫切有效的急救方法。酸碱烧伤后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15分钟。如现场无清水可用,池塘水、沟水、井水均可。无人协助的情况下,可倒一盆水,双眼浸入水中,用手分开眼睑,做睁眼、闭眼、转动眼球动作,一般冲洗30分钟。

若眼睛被柴油、煤油、汽油、热油、蒸汽等烧伤,立即送伤者到有条件的附近医院急救。

皮肤性烧伤的应急措施

化学物质名称 局部急救处理方法
硫酸 硝酸 盐酸 苛性钠 碳酸苛性钾 碳酸钾  氨 碳酸钠等 用大量水冲洗,再用70%酒精洗涤,然后用硝酸钠湿敷
焦油、沥青(热烫伤) 用二甲苯清除在皮肤上的焦油或沥青,再涂上羊毛脂
生石灰 先用植物油清除粘在皮肤上的碳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

6.1.9、食物导致中毒的应急措施

警惕误食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常作为工业用防冻剂,在建筑施工中常见.施工现场要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防止误食;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瓜果;不用温锅水和枯井水煮粥、作饭;不吃未腌透的咸菜。

发现饭后多人有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要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往医院,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6.1.10、火灾、爆炸与爆燃

6.1.10.1、火灾

火灾按照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A.可燃气体火灾 B.可燃液体火灾 C.固体可燃物火灾 D.电器火灾 E.金属火灾。

分清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三酸(硫酸、硝酸、盐酸)引起的火灾;轻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熔化的铁水、钢水;高压电器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引起的火灾。具体应急措施为:

A、发现者立即向周围的人发出警报。

B、在安全的情况下设法灭火和抢救伤员。要及时疏散被火围困人员,并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抢救。控制火势蔓延:建筑物起火,一端向另一端蔓延,应从中间控制;中间着火,两侧控制;楼层着火,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

C、火势严重的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时应说明:起火场所的详细地址,火势大小,着火物品,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

D、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E、尽快与上级部门及医疗部门取得联系,以便迅速、妥善地得到后续治疗

6.1.10.2、爆炸与爆燃

爆炸与爆燃主要有:A.锅炉爆炸事故  B.易燃易爆的液体燃爆:柴油、汽油、油漆、稀料、氧气、乙炔气、天然气。

存放易燃易爆液(气)体的仓库或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要按国家规定配备隔爆设施;严格控制各类火源;着火周围如有油罐,在不能及时排除(指不能迅速灭火和不易疏散的物质)以冷却法控制,冷却临近的油罐,防止温度升高爆炸;配备好应有的灭火器材、防毒用具,专人负责管理,确保随时都能有效使用。

发生爆炸爆燃事故后,要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剪掉着火衣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污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疱一般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6.1.11、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

由项目经理下达发出警令,进行抢险救灾状态,抢险队及全体人员投入抢险工作;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下,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重要物资撤离危险区;由施工队长负责危险区隔离,标出警示;根据分析判断的结果,项目经理部组织技术人员定出抢险的方案,调动必要的机具、设备、材料等资源;各抢险组长根据抢险方案,将具体任务下达给各小组成员,各小组成员按要求完成;由调度负责接收媒体或气象部门有关事态后续发展的预测报告,密切跟踪灾害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7、现场恢复:

救援工作结束后,要注意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在对现场进行勘察,调查取证工作结束后,经应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应急处理工作结束,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事故责任单位对事故现场进行交接。

事故单位应急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潜在危险和受影响的区域,迅速恢复生产。

8、应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项目分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和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三、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地段施工

(一) 常用措施

1、加强地质预报

根据本工程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TRT6000预报系统、地质雷达、超前钻探、地质素描等综合地质预报技术,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提前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项目部成立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室,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完成此项工作。建立地质预报管理组织机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工程部专业工程师任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任成员的组织机构,并聘请国内知名地质预报和隧道施工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地质特点,采用地面预报和洞内预报相结合的模式,主要以洞内预报为主。

2、加强监控量测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进行监控量测,以量测资料为基础及时修正支护参数,使支护参数与地层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围岩与支护体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并在施工中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达到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

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紧跟开挖面进行,在隧道正洞洞身支护完成后,及时进行全断面监控量测,随时掌握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指导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二) 特殊地段采取的措施

1.浅埋段施工

xx隧道洞口、洞身浅埋段围岩破碎、软弱,软弱围岩地应力大、抗压强度低,开挖后主要表现为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出现松弛、塑性范围大等特点。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1、采用明挖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进行施工,施工中遵循短开挖、密支撑、环环封闭的原则。

1.2、明暗结合部加强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洞身锚杆加长至8m以上,并加密,锚杆垫板加大到25×25cm;部分地段采用6m长注浆锚管进行加固;采用刚度更大的型钢拱架;加强掌子面正面的注浆处理以防外鼓。

1.3、根据变形情况加大预留变形量,允许初期支护后有较大变形。

1.4、在喷混凝土层设纵向槽缝并采用可缩式钢架等。

1.5、加强二衬配筋,提高模筑混凝土衬砌刚度。

2.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段施工

断层破碎带施工关键在于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采用手段包括: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分部开挖,短进尺、弱(不)爆破,随挖随护,密闭支撑,监控量测,适时衬砌。

2.1采取的措施

利用超前地质探测手段,提前预测松散、破碎带情况,利用地质素描法对断层的长度、高度、倾角做出预测。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断层破碎带施工。断层破碎带施工时必须遵守超前支护、分步开挖、随挖随护、密闭支撑、围岩量测,及早衬砌的原则。

根据赋水情况采用帷幕注浆或超前管棚注浆预加固地层,分步开挖按先软后硬顺序交错进行,要随挖随护、密闭支撑,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闭合成环整体受力。如出现大量涌水,则采取排堵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2.2施工要求

通过断层带时,应及早施作初期支护,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各施工工序的距离尽量缩短。

断层破碎带尽量采用人工开挖,采用爆破法掘进时,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以减少爆破震动对围岩的影响。

采用分部开挖时,其下部开挖分左右两侧相距交错作业。开挖有水流出时,凿眼安置套管集中引排,使其不漫流,并随工作面向前推进,做好排水沟,并避免积水浸泡拱、墙脚。

断层地带的支护宁强勿弱,并严格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收敛变形信息,修改设计支护参数。

3.高压涌水、突泥地段施工

3.1涌水地段施工

洞内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很大,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根据涌水量的大小,提前封堵和疏排,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要尽快安装设备,迅速排出,以防大量地下水涌入洞内,造成危害。

3.1.1涌水预测

根据在类似地质条件隧道施工中的成功经验,以超前探水为主,相似比拟法预测为辅。

3.1.2施工方案

施工中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加强地质调查,进行超前钻孔探测,采用综合物探手段预测预报(地震波法、红外线探水、超前水平钻),判明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情况,针对性地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或管道引排等方案。

3.1.3施工顺序

地质预探、预报。根据设计文件,在开挖进入富水地段前,加强地质预探、预报工作,准确掌握前方地下水含量、压力、分布,并结合预测结果设置超前探水孔,判断是否有发生涌水的可能。

根据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预测预报情况,分别采用帷幕注浆、超前注浆和管道引排等方法,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

采用分部开挖施工,并辅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止水(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穿越突水段。按顺序分步开挖隧道断面,施作支护。

铺设复合式防水层,全断面模筑钢筋混凝土。

3.2突泥地段施工

涌水在较厚断层泥或溶洞充填物中往往导致突泥,而且使隧道周围岩体产生空隙以至大体积的空洞,危害更大。

施工中,首先采用综合详细的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法或地质雷达及超前水平钻孔等办法)对前方岩层作出判断,根据断层或溶洞规模及充填物的性质,提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或超前小导管注浆进行封堵,以加固地层并堵水。

出现突泥时,必须尽快采用钢筋、钢管和型钢为骨架,填塞草袋,劈柴和木板堵口;用喷混凝土将其封闭加固;然后沿开挖面周边设长、大超前钢管支护,压注水泥—水玻璃浆液;同时在此断面附近设置监控量测点,监控量测围岩的收敛变形情况。

4.岩溶地段施工

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软且深,隧道基底难于处理;有的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发生坍塌;有时遇到填满饱含水份的充填物溶槽。隧道在溶洞地段施工时,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情况等,分别以引、堵等措施进行处理。

施工过程中进行综合详细的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工作,调查清楚岩溶的大小和其它发育情况,根据其类型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喷锚支护及开挖应在无水压或低水压的状态下施工。在进入设计高水压地段施工前,进一步加强工作面前方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施工中根据富水情况及水压大小,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径向注浆或限量管道排放等手段降低作业面水压。并在开挖时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

施工中加强检查溶洞顶板,及时处理危石。当溶洞较高时,设置施工防护排架或钢筋防护网。在溶蚀地段的爆破作业,做到多打眼,打浅眼,控制装药量。在溶洞填充体中掘进时,加强超前支护措施,必要时采取预注浆加固地层。采用抗水压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地段,填充性溶洞地段不设盲沟和泄水孔,防水板全环铺设,并在衬砌两端设钢片止水带,溶洞衬砌段不设避车洞和少设施工缝,使高压水安全封堵在衬砌之外。

为防止隧道施工可能造成的地下水严重流失、地表塌陷、水源枯竭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做好地表水、出水点以及地表塌陷区的观测工作,必要时对地表进行处理。同时在岩溶发育地段,维系岩溶水的既有通道,使地下水保持原有水位。

5.高地应力地段施工

对于埋深大的硬质岩存在高地应力的地段,施工中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对于弱岩爆地质,直接在开挖面洒水,以软化表面,促进应力释放和调整。

对中等岩爆,在开挖轮廓线外以间距40~60cm施作孔径90~120mm,深3.5m的大孔,并注水软化。

对于较强的岩爆采用安设超前锚杆方法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锁定”锚杆采用摩擦型锚杆,环向间距0.5~1m,长度必须大于开挖进尺的2~2.5倍以上。同时为了不影响施工,可在台车、装碴机械、运输设备上安装钢板避免岩爆损伤。

开挖时采取:短进尺、多循环、光面爆破。优化爆破设计,减少周边孔间距,使不大于50cm,采用小药卷间隔装药,增加起爆雷管数以减少同段起爆药量,提高光爆效果,尽量减少诱发岩爆的因素。加强对开挖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使隧道开挖周边圆顺,减少局部的应力集中。

 

第十二节、信息化管理

为提高项目的管理效能和整体运作效率,更好地让上级单位了解和掌握项目情况,更好地为项目施工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信息管理坚持准确性、全面性、有效性、及时性、高质量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1、信息处理与交流

1.1、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应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分析、交流与沟通、协商等。

1.2、信息可以采用文件资料、电话、会议、谈话、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形式进行交流。国家、行业、建设单位以及集团公司有规定和要求的,必须按规定和要求的形式进行交流。信息交流应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完成。信息记录必须包括信息的来源、类别、内容等基本要素。

1.3、对收到的信息要进行分析,确认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并确定应进行沟通的单位/部门。

1.4、信息数据经技术管理人员筛选、分类后,经主管领导签认后,由制定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及时通或者电子邮件形式报送到上级单位办公室。

1.5、信息的发布、贮存必须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档案,注明有效期和密级。

1.6、信息发布后,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和反馈后的处理工作。

2、信息编写要求

2.1、必须认真收集项目各类信息、数据,做到真实、对收集的信息要经过浓缩加工,加工后的信息准确反映项目实际情况。

2.2、信息要求“简、新、实、快”。简,即篇幅简短,文字简洁,内容简要;新,即反映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实,即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准确可靠;快,即选题敏锐,注重时效,一般信息应在事件发生的2天内报送,重大信息应即时报送。

第九章 引用设计规范文件与施工规范

第一节、引用设计规范文件

一、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xx隧道设计图》第一册

二、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xx隧道设计图》第二册

三、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xx隧道设计图》第三册

四、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xx隧道设计图》第四册

五、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xx隧道设计图》第五册

六、大瑞隧参(07)02、04、05、07、FZKD-PD

第二节、引用的施工规范

一、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J163-2002

二、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TB10417-2003,J287-2004

三、铁路隧道新奥法施工指南

四、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08—2002 J159-2002

五、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六、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2004

第十章 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根据该工程所处云南滇西地震带和目前施工揭示地质情况显示,该隧道围岩极其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围岩完整性极差;施工工期不能满足设计;加快平行导坑施工进度和确保Ⅴ级围岩安全快速施工及增设加斜井减少对总工期影响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建议

一、扩大平行导坑断面

扩大平行导坑断面,减少施工干扰,提高施工进度。

二、加强平导初期支护、改善平导衬砌

平导边墙支撑处增设长锚杆;平导初期支护和二衬采用喷射钢纤维砼代替普通砼,平导初期支护采用喷射钢纤维砼后,可以加大二衬与掌子面距离,减少二衬对掌子面将掘进施工的干扰,确保平导的掘进速度;避免平导二衬施工阻挡隧道前端施工(特别运输、通风)。

三、加大预留变形尺寸

在本标段的隧道埋深均比较大,且隧道穿越软质围岩(泥岩、砂岩、石膏及煤线),隧道初期支护极易发生大变形而侵入衬砌净空,为此,建议将预留变形加大至30cm以上,避免发生拆换初期支护,影响工期。因此,施工图需加大隧道围软预留变形量并增加相应工程量。

四、加强正洞初期支护强度,改善掌子面围岩稳定性

为防止正洞开挖后坍方,应增加初期支护强度,必要时在掌子面设置长距离的超前管棚。

五、增设斜井

在距进口端4km和出口端5km处,分别增加1.60km和2.490km斜井,可以减小对施工总工期的影响。

第十一章 附表和附图

1、xx隧道施工平面布置图

2、xx隧道进度图

3、xx隧道横道图

4、xx隧道有轨运输线路设计图

5、xx隧道通风组织图

 

雅居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