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建设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拟建的东方金海岸位于××××。本工程拟建10栋50层1栋幼儿园4层。本工程+0.00相当于黄海标高23.75m,全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底板面黄海标高为14.15m。基坑周长约688m。基坑南路为观音山北路,北侧和东侧为已建城市道路,西侧为空路。
2、地层情况
开挖面以下及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如下:
杂填土,厚度0.4~8.7m;粉质粘土,0.5~7.3m;淤泥质土,1.2~2.3m;粉砂0.9~2.2m粉质粘土1.0~12.2m砂质粘性土1.3~13.1m。
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水采取明排的方法,坡面设置泄水孔,坑内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随时将地下水排出坑外,保证坑内不积水。
3、地下水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运移和赋存于杂填土①和粉砂2c孔隙中的上层滞水或中~强透水层。总体上,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为隔水层,残积土、全风化岩含水层属弱透水层,强风化岩和局部存在的中风化岩透不性能较好,属强透水层,微风化岩透不性能亦较差,可视为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相邻场地的侧向补给和下大气降水等补给,大体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迳流、排泄。勘察期间场地稳定水位在0.8~4.3m。
4、地下市政管网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物探图。
(三)、项目基坑设计
1、设计依据
⑴、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地下室底板深度等有关设计资料。
⑵、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的《东方·金海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相关资料。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有关规范及规程。
2、基坑设计参数
⑴、场地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3.75m,基坑开挖深度为8.15~11.10m(根据甲方提供资料,主塔楼距离基坑边较远,不考虑主楼承台或地基梁的开挖深度对基坑支护的影响)。
⑵、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0。
⑶、场地周边施工堆载要求:离基坑坡顶10m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10KPa。
⑷、本工程使用的水泥为PO 32.5R,Ø-HPB235钢筋,Φ- HPB335钢筋。
⑸、本基坑采用动态设计,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信息对原设计及校核、修改和补充。本基坑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方法,应特别注意施工质量。
3、土方开挖
⑴、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挖深不宜超过1.5m(淤泥质土等软土部分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1m),严禁无序大开挖。采用排桩+锚索(角撑)支护,待支撑体系强度达到80%的设计强度后方能对下段的土方开挖。
⑵、在支护结构施工前,应查明周边地下管线埋设位置及深度,确保管线安全,基坑超红线支护部分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开挖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
⑶、开挖后基坑暴露时间应尽可能短。地下室施工时,地下室外墙与围护之间的间隙应尽早回填,回填要求应按地下室土建施工图进行。
⑷、严禁雨天进行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坑内滞水及大气降水的疏导工作,确保坑内不积水。
⑸、土方开挖顺序及速度应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及时调整。
4、支护桩
⑴、开孔前,桩位应放样准确,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中心点与放样偏差不得大于20㎜。
⑵、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混凝土C25厚150,护壁应加筋,一般挖孔桩每模深度1m,遇淤泥质土时,每模减小至0.5m。孔内应设置软爬梯,每天检查孔内是否存在毒气体,保证施工安全,挖至设计深度时,应进行孔底检查验收。
⑶、人工挖孔灌注桩必须间隔跳挖,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方可进行相邻桩成孔,每根挖孔应连续浇筑桩身混凝土至桩顶。
⑷、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应进行降水,保证挖孔施工干作业,挖出的土石应及进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孔口四周3m的范围内,严禁堆放坡顶。
⑸、人工挖孔灌注桩为Ø900,间距1800~2500。最大桩长小于15m。
⑹、本工程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⑺、本工程灌注桩钢筋笼通长布置,钢筋接头使用焊接,焊接长度为10d,接头必须按规范要求错开,钢筋笼严禁孔内绑扎。
⑻、保护层厚度50㎜。
⑼、本工程桩身检测:底应变测试总桩数的20%,由有关单位共同指定桩位,待检测合格后,方可全面开挖土方。
5、注浆钢筋锚杆
⑴、锚杆材料采用Φ22、25钢筋。成孔直径110㎜。土钉孔位和孔深允许偏差均为50㎜,土钉倾角15度,角度偏差小于2度。
⑵、锚杆注浆采用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0,水泥浆应随拌随用。注浆体设计强度20 MPa。为保证注浆效果,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其中,一次注浆控制标准为压力达到0.5 MPa或孔口溢浆,二次注浆控制标准为压力不小于2.0MPa或两次注浆量不小于60㎏/m。注浆体直径不小于110㎜。
⑶、上层锚杆支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⑷、注浆钢筋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试验数量不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6、喷射混凝土
⑴、挖出的作业面修整后应尽快铺设钢筋网,钢筋与壁面间隙不小于30㎜。
⑵、分层分段挂设钢筋网,坑壁上的钢筋网搭接采用绑扎,上下钢筋搭接长度应大于300㎜,水平方向搭接不小于20d,加强筋焊接接缝大于10d,双面焊大于5d,绑扎搭接长度大于45d。
⑶、喷射混凝土面层厚100㎜,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20,水灰比为0.4,采用干式喷射工艺。
⑷、施工用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以防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
⑸、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终凝后2小时应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小于5~7天,待混凝土层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⑹、喷射砼厚度采用钻孔法检测,每100m为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7、预应力锚索
⑴、锚索施工前应进行基本试验。
⑵、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
⑶、待锚索支护达到设计强度且锁口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后方能进行张拉锁定,张拉力应达到设计抗拔力要求,锁定荷载为设计锁定值,锚索锁定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8、信息施工法要求
⑴、配合监测单位实施监测,掌握基坑边坡工程的监测情况。
⑵、编录施工现场揭示地层现状与原地质资料对比变化图。
⑶、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向设计、监理、业主汇报,并根据设计处理措施调整施工方案。
⑷、施工中出现险情时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并应查清原因,制定施工抢险方案。
⑸、边坡变形过失,变形速度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①、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②、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③、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④、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⑤、对险情段加强监测;⑥、尽快向勘察和设计单位反馈信息。
9、质量检验
⑴、基坑支护结构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①、材料出厂合格征检查;②、材料现场抽检;③、锚杆浆体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强度等检验,锚杆浆体强度检验数量每30根不少于1组,第组试块不少于6个。
⑵、喷射砼厚度采用钻孔检验,每100㎡为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⑶、预应力锚索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试验数量不少于锚索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
10、监测
⑴、本工程为一级基坑,应对下列项目进行监测:
- 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坡顶和支护结构顶部
- 地表裂缝:坡顶向1.5m范围内
- 地下水位观测:出水点和降水井
- 支护结构内力:支护结构应力最大处
- 锚杆拉力:外锚头
- 分层沉降:层面分界处沉降标
⑵、水平位移:在基坑周边内设置13个水平位移观测点,以观测基坑侧壁在土方
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的侧向变形。
⑶、沉降:在支护外侧,沿基坑周边每隔20~30m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观测地下室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沿重要地下管线或道路每15m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
⑷、水位观测:在基坑外侧布置8个水位观测井,观测地下室施工降水对基坑周边水位的影响。
⑸、围护桩变形:在基坑周边内埋设9根测斜管,测斜管的长度为15米,以观测围护桩在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的侧向变形。
⑹、分层沉降观测:在基坑周边设置10组分层沉降标。每组沉降标内每一层设置一个标志。
⑺、围护桩内力: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围护桩与支撑,使用钢筋应变计测定围护桩与支撑的内力。
⑻、观测频率: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周进行水平、沉降变形观测2~3次,地下室底板浇捣完毕后,水不、沉降变形观测每周一次。地下室施工至场地标高后,观测一次即告结束。遇到瀑雨或位移较大等异常情况时,应适当加密观测次数,具体由设计人员确定。
⑼、监控预警值指标:基坑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45㎜,或其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3天大于3㎜/d。
⑽、观测报告:观测书面报告应在现场观测完成后24小时内提交业主及设计单位。
⑾、观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应不少于2次。
⑿、本支护结构安全保证时间为基坑开挖后九个月。
二、编制依据
1、××××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东方金海岸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
2、××××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东方金海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调查资料。
4、国家、行业、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
4.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4.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4.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4.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7-2009)
4.10《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4.1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1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4.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17《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
4.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4.19《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规定》(闽建[2005]38号文)
4.20《××××市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管理规定》(厦建科(1997)002号)
4.21《××××地区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灌注桩技术管理规定》(厦建监安字[2000]51号)
4.22《关于加强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的紧急通知》(厦建监安字[2000]008号)
4.23《关于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实体质量监督的若干措施》(厦建质监[2007]14号)
22《关于加强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的紧急通知》(厦建监安字[2000]008号)
4.23《关于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实体质量监督的若干措施》(厦建质监[2007]14号)
三、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基坑施工70日历天。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桩间喷射混凝土配合基坑土方开挖进度,不计入本工期范围内。
(二)材料进场计划:见附表
(三)设备进场计划:见附表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1.喷射砼
⑴、桩上喷射砼采用100厚C20混凝土,内置Φ8@200X200的钢筋网及1Φ16钢筋
L=1500@1500插筋和2Φ16通长连结筋支护体体系。
⑵、桩间喷射砼采用60厚C20混凝土,内置Φ8@200X200的钢筋网及1Φ16钢筋
L=1500@2000插筋。
⑶、锚杆
桩上坡面采用1Φ20钢筋,长度6~10m,共2排。
2.锚索:
锚索采用3~4Φ15.2强度为1860MPa钢绞线,孔径为150mm,自由段6m,锚固段≥16m,约550根。
3、围护桩:人工挖孔围护桩共299根,桩长12m~14.5m,桩径900㎜~1000㎜,砼C25。
4、冠梁、支撑梁:截面1000×500、500×500,砼C30,共468m。
5、自然放坡
⑴、坡面采用采用Φ22、25钢筋。成孔直径110㎜。土钉孔位和孔深允许偏差均为50㎜,土钉倾角15度,角度偏差小于2度。
⑵、坡面挂网采用Ø10@100钢筋网片。
(二)工艺流程
总施工顺序:放样→第一皮土方开挖至围护桩顶标高→围护桩位放样→围护桩挖孔、绑扎钢筋笼、桩芯砼浇灌施工→桩顶放坡面喷锚施工→锚索钻孔→下锚索→锚索注浆→坡顶排水沟施工→钢格构柱施工→锁口梁钢筋、模板、砼浇灌→坡面喷锚施工→基坑土方分层开挖至基坑底部→边坡修整喷锚施工→土方开挖至基底→桩间墙喷锚施工、坡面喷锚收尾→基坑内排水沟施工
- 土钉墙工艺流程:
2、围护桩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定桩位
垂直度校核
支模、扎筋、浇筑砼
孔内挖土
照明、通风、排水、出碴
浇筑钢筋砼护壁
挖 土
孔桩孤石爆破
钢筋加工
钢筋笼制安
桩芯混凝土浇筑
试块制作、养护、送检
成桩养护
围护桩质量检测验收
桩位复核
内业资料整理
- 锚索、冠梁工艺流程: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⑴、矩形控制网的建立
因现场四周场地可通视,且比较容易丈量,故采用直接测法。依据红线桩先测定“十”字控制网的控制轴线,经角度闭合校核后,根据建筑物角端设计定位座标点向内测定的各柱网控制网。丈量距离时,应按照精密量距要求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向,设置间距桩,然后用拉力器对钢卷尺施加拉力,一般30m用100N,并同时记录量距时的现场温度,每段距离必须经过尺寸、温度、高差等三项改正,而且均要往返丈量两个测回,取其平均值定点,应将量距精度控制在M控=1/10000~1/2000
⑵、控制网点的埋设与保护
当控制网点测完后,应立即进行点位埋设及采取保护措施。在标桩的顶部安放一块100×100mm的钢板,钢板下面焊有锚固钩,然后将其埋固于桩身混凝土之中,以便作为调整点位使用。在标板上最后标点位时,宜在钢板上钻一直径为1~2mm的小孔,通过中心画一十字线。小孔周围用红漆画一圆圈,使点位醒目,并在四周1m用板块围起来加以保护。
⑶、控制网的检测
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技术部门通知甲方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⑷、场地标高控制网测设
①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已知标高的水准点,将其引测至“十”字控制网的控制轴线延长线上分别设置一个竖固稳定的基准点,作为本工程建筑物施工时的标高引测点,使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形成标高控制网。
②标高控制网的测设
实测水准点时使用S3水准仪,采用两次镜位法按“后—前—前—后”次序进行引测,两次镜位高差应大于100mm。测设时注意视线长度不大于70m,注意前后视线等长,镜位和转点要稳定。
③闭合差(±5mm , n为测站数)
水准点的埋设与保护用直径30mm以上的粗钢筋,上端磨成半圆形,下端弯成钩形,将其埋固于混凝土之中。这种型式水准点可先预制然后埋设。亦可在现场挖坑浇灌。最后在标桩上部放置一预制防护井圈,上加保护盖。
④水准点检测
场地内各水准点标高于±0.000水平线标高经自检及有关技术部门和甲方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5)、施工定位放线
由于本项目为矩形建筑物,故决定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先对控制网的四个角端顶闭核校核,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测设直角,即可定出建筑物的轴线。
2 .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⑴、开挖准备
①现场踏勘地形地貌,了解邻近建筑物情况及地下管线情况,为后续土方开挖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②按本工程土方的施工顺序及工程量,合理安排土方开挖的机械设备进场。
③技术交底:施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质检员、施工员应负责对作业班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
④安全交底:认真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挂设安全警示牌,基坑周边搭设围护栏。
⑵、土方开挖
①土方开挖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的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②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
③当土方工程挖方较深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
④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检查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土方不应堆在基坑边缘。
⑤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排水沟方向的坡度不应小于2‰。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取一点,但不应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
⑥对雨季和冬季施工还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⑦在每个施工段开挖时,还应进行分皮开挖,每次开挖高度控制在1.5~2.0m以内。在第一皮开挖完后要及时进行坡面土钉墙施工,第一皮坡面土钉墙施工完后才能进行本施工段第二皮土方开挖施工。分段及分层开挖详见附图。
⑧在开挖第一、三施工段土方后,地表水、地下水要汇集到一个地方后,采用水泵进行抽排水,用潜水泵进行抽排水至排水沟网,经过三级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以免影响土方开挖工期。
⑨汽车运土的行走路线详见《汽车行走路线图》。
⑩前一施工段施工完毕后,在开挖下一施工段土方过程中应对成品进行保护。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或损坏支护结构。
禁止扰动基底原状土。集水坑抽水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度,以防抽水过度导致周边过大沉降。
在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有地下管线,应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不得损坏,并马上报告建设方进行处理。
土方开挖过程中,防止土方开挖设备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严禁超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当班远走,严禁将土方堆于基坑四周。
支护结构冠梁、腰梁、围护桩混凝土和锚索注浆强度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并且锚索张拉完成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严禁一次性开挖到坑底再施工锚杆。
为防止机械臂碰撞支护结构,在支护结构表面应先垫砂袋,以保护结构不受机械臂碰撞。
⑶、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机 械 名 称 | 型 号 | 数 量 | 进场时间 |
反铲挖掘机 | 220/300型 | 10台 | 开工前二天 |
自卸汽车 | 8T | 50辆 | 开工前一天 |
潜水泵 | 5.5kw | 8台 | 开工前三天 |
高压洗车设备 | 2台 | 开工前三天 |
3.坡面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
- 、放线、挖土
按设计图纸放样,分层分段挖土,人工将坡面整平。
- 、击入插筋
插筋采用1Φ16钢筋L=1.5米水平间距2米,人工大锤击入,角度为垂直坡面。
- 、铺设钢筋网
按设计要求钢筋网采用Φ8@200钢筋绑扎而成。钢筋网具有足够的保护层。
- 、焊接连接筋
连接筋采用通长的2Φ16钢筋与锚杆钢筋焊牢。
- 、喷射砼
喷砼采用PZ-5B型喷射机喷射砼,喷砼料配合比按设计要求,砼料采用人工拌制,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砼料宜随拌随用,喷砼厚度为60mm、100㎜。作业开始时,先送风后开喷射机,再给料。结束时,待砼料喷完后,再关风。喷射时,喷头处应与受喷面尽量保持垂直且相距0.8m~1.0m的距离。喷射应自下而上进行,喷头一般按螺旋式轨迹压半圈均匀缓慢地移动。喷射砼后应及时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天。
4、围护桩施工
⑴、测量放线定桩位
①、测量之平面控制
根据市测量大队提供的控制点位的坐标及设计施工图纸,测设出建筑中心轴线作为测区的主控轴线,并在测区的主控轴线的端点,选择适当的位置埋设测量控制标志桩进行妥善保护。
根据各主控轴线用经纬仪和鉴定过的钢卷尺测设各建筑轴线,并在各建筑轴线的端点,打入木椿作为临时性标志,在墙上或适当的位置用油漆做醒目的三角标志,以便放线用,然后根据每条轴线,测设桩中心位置,并在每根桩的桩位上打上木桩。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经有关部门复核后,办理桩位复核手续,施工每根桩前,应根据控制轴线再次复核桩位,无误后,每根桩钉十字龙门板,用尺杆找圆周,撒灰线,并在安装提升设备时,使钓具钢丝绳中心线与桩孔中心线一致,挖第一节土方后,质检员验收,根椐龙门板校正第一节护壁模板后,按设计要求安装护壁钢筋,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当第一节模板拆除时用经纬仪将轴线引测到井壁上并做好记号,以便施工和检查用,施工中应根据控制轴线经常进行复核。
②、标高控制
根据市测量大队提供的水准点标高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施工场地内较稳定的地方,设立四个水准基点,用二等水准仪闭合与水准点联测,得出水准点的高程,做为本测区的水准基准点,根据这四个水准点,测设桩孔标高。并在井壁上做上经色记号,以便控制桩顶标高。
⑵、挖孔、成孔
①、第一模施工时应注意护壁顶面必须比场地高出150~200㎜,以保证地表水不倒灌孔内。挖孔时应随挖随护壁,每浇筑护壁三次,应吊线检查中心找正孔壁一次,直到设计持力层为止。护壁高度一般为1米,如遇土质松软,应短挖、短护、减低段高,每段护壁内的竖向钢筋,应互相钩连250㎜,并安装好护壁配筋,同时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以保证护壁的整体性。成孔作业时,每个作业组配备手动绞车或电动绞车一台,吊桶一套,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潜水泵一到二台。
②、当桩超过10米深后,每个作业班组配小型鼓风机一台,做到每个施工桩孔均有一台鼓风机,孔内有作业人员时鼓风机应连续向井底送风,风量为25L/S。严禁以空压机或风镐(凿岩机)风管代替送风。
③、每个作业班组负责一个小区域,本工程因排桩间距较密,为安全起见,采用跳挖施工方案,跳挖间距为每间隔一个孔进行跳挖,先挖完成的孔浇灌桩芯混凝土再开挖相邻的桩孔。
④、桩孔内的照明采用防水型12V安全低压灯。
⑤、每天下井作业前,必须用鼓风机进行送风,排除井内有害气体,并采用小动物进行测试井内有毒气体,检查井内确无有害气体后,方可下井作业。
⑥、、在井内挖土必须从中心向四周对称开挖,防止因开挖不对称造成上部护壁倾斜,为了防止塌孔,采取每挖深一米,浇筑一节砼护壁。对于坚硬的(孤石)基岩,采用爆破作业。爆破应由专业队伍进行。爆破后先用送风机排掉井内的烟雾等废气,由上到下检查护壁是否有位移破裂及失稳现象,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好,才能下井作业。
⑶、护壁支模及护壁混凝土浇灌工艺措施
①、当孔内土方人工开挖到位后,依设计图纸要求,绑扎好护壁钢筋后方可支模,护壁模板可根据桩孔的直径做成5~8块工具模板,以便安装和拆除,在护壁成孔过程中,采用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木模支撑采用4道5×10㎝支撑,第一天浇完护壁砼,第二天拆模继续挖土。护壁支模后应再复核中心线,如有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直到合格为止。护壁砼用机械搅拌,吊具运输人工浇灌,浇灌护壁砼时,速度要均匀,在浇灌过程中,注意护壁模板是否变形,支撑是否牢固,浇灌砼应分层浇筑捣实,如有问题应及时调整。
②、护壁强度为C25,塌落度为5~7㎝,以和易性好密实度大,易捣固为好,施工时应注意用人工插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两护壁间搭接处的接头尤为重要,应待砼稍干后,再认真予以压实,保证桩身浇灌时无淋帮水。砼护壁浇灌前必须不间断抽水,使地下水稳定性在护壁段以下,以保证护壁砼的质量。护壁模板宜在砼浇完24小时后,拆除且进行下一节的土方开挖。
⑷、终孔
①、当进入设计深度时终孔后,要进行自检、互检和公司专职质检员检查,然后交监理单位、市监督站、设计院、建设单位和勘察院联合检查,认定桩身尺寸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笼吊装。如发现桩锚固端地质与设计不符,提前与设计地质部门联系处理。
②、人工挖孔桩成孔的施工容许偏差
A、成孔直径偏差+50㎜。
B、成孔位置偏差≤D/40且不应超过30㎜。
C、桩孔的垂直度偏差≤0.5%。
D、桩孔的护壁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且≤±30㎜。
⑸、钢筋笼的制安:
①、钢筋笼的制作在施工现场完成,并在现场采用主筋、加强筋点焊成型,制作各种规格钢筋笼的钢筋须有出厂质保书,并应及时取钢筋样和焊接试件送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制作,主筋须校直,间隔均匀,位置应准确,主筋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错开根数不少于50%,同时在主筋内侧每隔1.5米加焊一道加劲筋,绕筋与主筋应绑扎牢固使其组成一规定的骨架,钢筋笼的主筋规格和数量,长度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焊接按电弧焊焊接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其具体是单面焊≥10d双面焊≥5d(d为钢筋直径),焊Ⅰ级钢筋焊条为E43,焊Ⅱ级钢筋焊条为E50。
③、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的容许偏差:
A:主筋间距:±10㎜ B:箍筋及螺旋筋间距±20㎜
C:钢筋笼直径±10㎜ D:钢筋笼长度±50㎜
④、本工程灌注桩钢筋笼通长布置,钢筋接头使用焊接,焊接长度为10d,接头按要求错开500㎜,同一截面接头数不得超过50%。钢筋笼不得在孔内绑扎,应采用吊装。
⑹、桩身混凝土的浇灌
①、桩身混凝土浇灌前,用手摇车将水泵吊入孔抽水,将抽出的水由上而下逐节冲洗两节护壁搭接间的杂物,待清洗干净后,抽干孔内积水将孔内沉渣清理干净,经工地专业质检员自检,公司质安科复检,由监理、设计、地勘院、建设单位及质监站检验合格后办理隐蔽手续方可浇灌桩芯混凝土。
②、本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浇灌前在孔口设置下料盘,用绳子将串筒通过手摇车从上往下安装至孔底不大于1.5米处,待砼运输至孔边后,用手摇车吊起水泵后立即倒砼把孔内积水降低至最小程度。在浇筑过程中,振捣人员应在孔内边浇灌边振捣,以保证桩身砼的质量,同时要确保串筒末端离砼面高度控制在1.5米以内,随着砼面上升逐渐卸掉串筒吊至孔边,为了确保桩身质量,灌注时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一次性连续浇筑至桩顶。
③、本工程桩芯砼采用非泵送商品砼,除以上所要求浇捣砼过程中应做到的事项外,商品砼要到市建委指定的几家公司购买,要求搅拌站提供有关保证资料,所提供砼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保证数量,每根桩同样要求搅拌站在现场制作试块一组,设专人于现场监督以控制其质量。浇灌前应做好场内交通通道的方便通畅工作,以保证浇灌的连续性。
④、应保证无水灌注,否则会产生浮浆,影响质量,当发现孔内积水大于100mm且难于疏干时,应采用水下混凝土导管法进行砼灌注,并严格按照水下砼的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⑺、降水、排水措施
①、根据地质资料所反映的地质情况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本工程围护桩不深,拟主要采用桩孔自身降水的法。
我公司将发挥地质人才技术优势及周边水文地质资料齐全的有利条件,综合考虑经济、质量、工期、安全等因素,以提出最合理的降水方案,并付诸实施,从而解决降水问题,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②、地面排水:在施工场地内四周用机砖砌筑30㎝×40㎝的排水明沟,在各明沟的末端交汇处设置两个集水沉淀池,在工程桩成孔施工过程中,抽排出的地下水,均通过明沟流入沉淀池内,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清理沟网及沉淀池内的泥浆杂物,保证沟网畅通。
⑻、挖孔中的土方外运堆放
拟采用5T自卸汽车、翻斗车、ZL15装载机,人工配合装土,在施工场地内直接装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的施工方法,另在施工场地内临近市政道路的主出口应建有洗车台配备高压洗车设备,以保证驶出工地的车辆保持干净。
⑼、淤泥、砂层施工控制措施
①、挖孔桩出现地面沉降现象,部份来自于地面降水造成土体固结下沉,还有相当部份是由于淤泥、砂层造成地面塌陷,所以防止出现淤泥、砂层是减少地面下沉的重要措施。
②、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本区主要含水层为孔隙水,因此应防止淤泥、砂层的现象出现。除依照降水方案做好降水处理外。遇到淤泥层或砂层时,采用以下两种施工方法:淤泥层中成孔施工方法:本工程淤泥主要呈黑色胶状体,在开挖一模后,沿孔壁四周按约300角打入8Φ18,L=1000mm的钢筋,露出100mm在孔壁内,以增加护壁与淤泥之间的摩擦力。马上绑扎好护壁钢筋,及时浇灌护壁混凝土,在桩孔开挖及做砼护壁过程中,要求快速连续施工,并保持连续抽取孔内地下水,避免孔内土层较长时间浸泡而造成流泥现象。
③、在砂层中成孔施工方法:每次开挖深度减少到30~50㎝,同时沿护壁外围打入Ф16~25钢筋,长度1.5~2.5米,间距10㎝,内侧用模板隔住,板块后用稻草或纤维材料围住。用稻草过滤以防砂层因抽排水而造成大量流失,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委派技术过硬的作业班组来施工。若上述方案效果不好,应立即停止施工,先将淤泥的孔搁置一段时间(淤泥孔搁置期间要不间断抽水,严禁孔内积水)待周边桩孔深度超过淤泥孔3~5米后,再开挖淤泥孔,一般情况下,淤泥孔就可克服。根据我司的施工经验是可行的。
5.锚索施工:
施工前,应检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裂隙发育或富含地下水的岩层中进行锚索施工时,应对锚固段周边孔壁进行不透水性试验。当0.2~0.4Mpa压力10min后,锚固段周边渗水率超过0.01m3/min时,应采用固结注浆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⑴、锚孔定位
①锚索施工位置在两个围护桩之间及冠梁中间处,用水准仪测出锚杆孔的标高,再用钢尺量定出锚索的孔位。采用双检制度,确保锚杆位置准确。保证锚杆孔位偏差符合规程规定,锚索孔定位水平偏差控制在+100mm,垂直方向偏差控制在+50mm。
②钻机安装
A、确保钻机运转稳定、牢固,运行正常。本工程采用湿钻法成孔,用合金钻头或金钢石钻头钻进至设计深度。
B、回转钻进参数
转速:142、285、570转/min
泵量:4.79m3/h
最大给进压力:15kN
水泵工作压力:>1.5Mpa
⑵、锚杆钻孔
- 钻孔不得扰动周围地层;
- 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条件,定出孔位、做出标记;
- 锚索水平、垂直方向的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钻头直径不应小于设计钻孔
直径3㎜;
- 钻孔轴线的偏斜率不应大于锚索长度的2%;
- 锚索钻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也不宜大于设计长度500㎜;
- 向钻孔中安放锚杆前,应交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 在不稳定地层中,或地层受扰动导致水土流失而危及邻近建筑物或公用设施的
稳定时,宜采用套管护壁钻孔。
- 压力分散型锚杆和可重复高压注浆型锚杆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孔。
- 本工程锚索钻孔施工根据施工图纸中各剖面进行分段施工,并且相邻孔位根据
图纸要求采用不同角度钻进,钻进角度为15。或25。相邻间隔错开。
⑶、杆体制作、存储和安放
- 本工程杆体的制作、存储施工现场的专门作业棚内进行;
- 在锚固段长度6米范围,杆体上不得有可能影响与注浆体有效粘结和影响杆体
使用寿命的有害物质,并应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的注浆体保护层厚度。在自由段杆体上应设置有效的隔离层;锚索采用强度为1860Mpa的7φj15的钢绞线。钢绞线下料时应考虑锚索张拉时的工作长度。
- 钢绞线应采用切割机切断。
- 锚索自由段涂防锈油二道,外包塑料布二层;为使锚索不偏离锚孔断面的几何
中心,应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采用3φ6.5钢筋匀布于φ55的钢管圈与钢管圈之间点焊,其间距为1500mm.一、二次注浆管随锚杆一起下入孔中,注浆管内端距孔底宜为50~100mm。
- 加工完成的杆体在存储、搬运、安放时,应避免机械损伤、介质侵蚀和污染。
- 钢绞线应清除油污、锈斑,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误差
不应大于50㎜。
- 钢绞线应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5m设置一个隔离架,注浆管和排气
管应与杆体绑扎牢固,绑扎材料不宜采用镀锌材料。
- 本工程压力分散型锚索应先制作成单元锚杆,再由3个或4个单元锚杆组装成
复合型锚杆。
- 锚索杆体制作后应尽早使用,不宜长期存放。
- 制作完成的杆体不得露天存放,宜放在干燥清洁的场所。应避免机械损伤杆体或油渍落在杆体上。
- 当存放环境相对湿度超过85%时,杆体外露部分应进行防潮处理。
- 对存放时间较长的杆体,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
- 在杆体安放入钻孔前,应检查杆体的加工质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安放杆体
时,应防止扭压和弯曲。注浆管宜随杆体现放入钻孔。杆体放入孔内应与钻孔角保持一致。
- 安放杆体时,不得损坏防腐层,不得影响响正常的注浆作业。
、锚索安装采用人工直接送入孔内。锚索送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长度的95%,亦不得超深,以免外露长度不够。
、杆体安放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
⑷、清 孔
用注浆泵循环冲水,直至孔口冒出较清的泥浆水,此时即完成清孔作业。
⑸、注 浆
①、向下倾斜的钻孔内注浆时,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300~500㎜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灌注,且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
②、注浆设备应有足够的浆液生产能力,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将排气管端口设于孔底,注浆管应设在离密封装置不远处。
③、一次注浆采用水灰比为0.45的水泥浆进行常压注浆, 注浆时应控制压力(常压注浆压力一般不大于0.5Mpa),使浆液均匀上冒,直至在孔口泛出,即完成一次注浆。
④、注浆后不得随意敲击杆体,并不得在杆体上悬挂重物。
⑤、注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⑥、24~48小时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压力不应小于2.0Mpa.二次高压注浆水灰比为0.55。
⑦、一次常压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
⑧、在注浆过程中,应及时处理常见的冒浆、穿孔和浆液沿某一地下通道大量流失的现象。若出现现以上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和及时清洗注浆管,相应的措施:
冒浆和穿孔:孔口或穿孔处再次补浆,待补浆强度达5Mpa(约24h)后再进行二次注浆;
通道流浆:可用水泥袋或稠泥巴堵塞通道口后再进行二次注浆.
⑨、注浆一定要连续密实,间断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搅拌过的浆液按其配合比直接均匀地填充到锚固体;发现孔顶浆液流失时应及时补浆。
⑹、施工质量控制计划
①保证钻孔质量措施:
A、钻进时控制泥浆稠度,尽量减少泥浆渗入地层,致使降低岩、土摩阻力。
B、锚孔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
C、锚索应先选取2根做试成孔、注浆试验施工,本工程取地质较差的2-2剖面先试钻孔、注浆,在基本检验合格后,再展开大面积施工。
②保证锚杆安置质量措施:
A、确保锚杆成孔至设计深度。
B、确保锚杆居中,有足够的保护层。
C、确保一次注浆饱满密实。
D、确保二次注浆压力或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
E、确保锚杆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⑺、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①、遇孤石或中风化岩石的钻进问题
如锚索成孔过程中遇孤石或中风化岩应立即改用地质钻机采用金刚石钻头缓慢进尺。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如此问题出现较多则应及时调整施工机械的数量以保证工期和质量。
②、“锚孔流水”问题
由于局部承压水的存在,锚孔注浆后,地下水仍从锚孔内流出,流水影响注浆体的质量,使土钉承载力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此时注浆时应放入两根注浆管,第二根注浆管采用耐高压镀锌管,采用二次高压注浆的办法封住裂隙水,从而解决承载力不够的问题。
③、“噪音”扰民的问题
钻机成孔、喷射砼时噪音均是超标的,在这些机械施工时间应严格按××××市市区的有关规定,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以免噪音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
④、“排污”问题
泥浆的排放应严格按××××市污水处理的有关规定,泥浆应首先排入沉淀池,沉淀完成后才能排入下水管道。
出土车的出口处应设置洗车台,以免污染城市道路。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单位形象。
⑻、锚索的张拉锁定
根据设计要求待桩顶梁达到设计强度及注浆浆体强度达到15Mpa后,对锚索进行预张拉。正式张拉之前取设计轴向力的10~20%对锚索进行预张拉;锚索张拉至设计极限值的0.7倍时,进行锁定。
①、锚头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杆轴线方向垂直。
②、锚杆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③、锚杆张拉时,注浆体和混凝土台座的抗压强度值应符合设计的强度值。
④、锚杆张拉应有序进行,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杆的相互影响。
⑤、锚杆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轴向拉力设计值Nt对锚杆预张拉1~2次,有利于减缓张拉过程中各钢绞线的受力不均匀性以及减少锚索的预应力损失。使杆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
⑥、锚杆应采用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锚具。
⑦、锚杆张拉至1.05~1.10Nt时,对岩层、砂性土层保持10min,对粘性土层保持15min,然后卸荷至设计锁定值进行锁定。锚杆张拉荷载分级和位移观测时间应遵守下表规定:
荷载分级 | 位移观测时间(min) | 加速荷载
(KN/min) |
|
岩层、砂土层 | 粘性土层 | ||
0.10~0.20Nt | 2 | 2 | 不大于100 |
0.50Nt | 5 | 5 | |
0.75Nt | 5 | 5 | |
1.00Nt | 5 | 10 | 不大于50 |
1.05~1.10Nt | 10 | 15 |
注:Nt——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⑧、本工程锚索为3×7Ø5或4×7 Ø5钢绞线,因此,在张拉时,应先单股预张拉,使各股钢绞线在张拉前处于平顺状态,然再进行3股或者4股一起预张拉。以保证锚索的均匀受力,各部位接触紧密。
⑨、锚索超张拉是为了补偿张拉时锚夹片回缩引的预应力损失。完成后要进行卸荷放张,可减少预应力损失。对预应力损失采取补偿张拉方式,还可实施二次张拉。如果预应力增值超过锚杆设计拉力值的10%,则放松后重新张拉以调低预应力值。
6、冠梁施工方法
⑴、施工顺序
锁口梁的施工紧随着围护桩的后面施工,在围护桩施工完毕后,进行钢筋砼锁口梁底的砼垫层施工→凿开支护结构与围檩的连接面→钢筋混凝土锁口梁垫层施工→绑扎钢筋→支立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清理。
⑵、施工要点
①、施工中有关问题
A、支护结构施工时应考虑支撑点的位置处理,当支撑点设在支护顶的压顶帽梁时,其顶上必须加长预留钢筋,作为浇筑支护顶的压顶帽梁的锚筋;当支撑点设在支护上的某一标高处时,该处的支护一般应预埋钢筋,在挖土方暴露后,清理干净该标高的混凝土,还将预埋钢筋拉出并伸直筋。
B、与梁接触的支护壁部位,一定要凿毛清理,以保证梁与护壁的紧密衔接。
②、锁口梁的施工
A、钢筋混凝土锁口梁的底模(垫层〕施工,浇筑素混凝土垫层。经过测量放线后,才绑扎钢筋,然后安装侧模板。
B、钢筋混凝土锁口梁浇筑应连续进行,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性。
C、在基坑下运土车辆通过的路段中,遇到锁口梁时,先用掘土机将土覆盖在锁口梁上,以作保护,覆盖厚度不小于50cm,这样就让运土车辆可以在上面行走,免受车辆压坏锁口梁。
⑶、主要材料、施工机具及设备
①、使用材料:钢筋、钢模板、混凝土。
②、主要施工机具及设备有:掘土机,运土车辆,空压机,风管,手推斗车,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混凝土振动棒等。
⑷、冠梁模板支撑及计算
①、围护桩上冠梁一侧靠边坡坡面,靠坡面侧就不用再支模,利用坡面当侧模可使冠梁与支护土体紧密结合。因此,冠梁模板临基坑面采用单面支模。
②、冠梁模板支撑详见附图。
⑸、质量要求
按照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和检验规范》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同时参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要求评定施工质量。此外,还应符合以下的设计要求:
①、土方开挖深度控制在支撑梁底下面的垫层底,不得超深。
②、第一层土方开挖以后,支护结构形成悬臂,应立即进行支撑施工,尽可能缩短时间,减少变形。
③、测量必须准确,保证支撑梁的设置位置准确。
④、支护结构土与梁混凝土应紧密接触,使其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四)检查与验收
1.喷射砼厚度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为每100m2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2.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要求,锚索验收试验取锚索施工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
3、锚杆按总根数的1%且不少于3根做抗拉试验。
4、围护桩按总根数的20%进行低应变试验。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管理机构组织及保障
1、管理机构组织
健全和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出帐,强化安全管理软件资料工作。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施工组织设计,分部(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特殊作业持证上岗,安全检查,班前安全活动,遵守章纪,工伤事故处理,施工现场与安全标志,外包制与外包工管理,有关合同和协议。
建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活动小组长。在生产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各项标准规范、整改;组织宣传学习各条例,制度、方针政策和法规。检查纠正、整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环节固有的及潜在的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安全性,可靠性评价,并采取 有效对策,控制及消除隐患,对施工中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班前、班后的检查、预测、预防、预报、加强管理保证该工程工人的生命安全,生产安全。
安全管理示意图
安全分析
安全评价
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安全分析
定期安全检查分析
危险性作业预先分析
信息反馈
定性
定量
选题
管理措施
安全行为教育
防护设施革新、改造
任务单
安全交底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复查、销案
经济挂勾
安全对策
组织实施
系统论
信息反馈
控制论
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消防员
机械员
材料员
其它员
作业人员
2、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廖建漳。
副组长:施工员梁富勇、专职安全员林峰立等。
成 员:各班组成员刘学敏、邓祖成、秦延贵、王国荣。
安全员 土方人工班长(具体执行人)—组员(具体操作人)
项 施工员 设备作业班长(具体执行人)—组员(具体操作人)
目 质检员 泥水砼班长(具体执行人) —组员(具体操作人)
经 材料员 水电班长(具体执行人)—组员(具体操作人)
理 成本核算员 普工班长(具体执行人)—组员(具体操作人)
后勤保洁 司机班长(具体执行人)—组员(具体操作人)
3、岗位责任制:
⑴、项目经理责任制:
①、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②、配备足够安全技术人员;
③、组织施工项目中的安全教育;
④、每星期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仪,开展安全施工交流活动,作好日记;
⑤、组织解决施工现场发现隐患。
⑵、安全员责任制:
①、开展全部职工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
②、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作业;
③、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障碍;
④、监督好劳保用品质量和使用。
⑶、技术负责人责任制:
①、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和安全生产方案;
②、监督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③、解决施工中安全问题。
⑷、施工员责任制:
①、提出合理安全生产计划;
②、组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施;
③、保证进场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④、控制不必要加班加点,保证劳动逸结合。
⑸、机械员责任制:
①、保证各类机械正常运行;
②、监督机操工持证遵章作业。
⑹、消防员责任制:
①、保证消防设施齐全有效;
②、消除火灾隐患。
⑺、材料员责任制:
①、提供必需劳动用具及用品;
②、保证劳动用品用具收验。
⑻、管理员责任制:
①、保证财务安全合理安排项目经费;
②、确保工人生活基本条件、确保工人健康。
⑼、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纪律:
①、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交底不准作业;
②、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劳动保护用品不准作业;
③、安全设施未配备齐全有效不准作业;
④、危险作业时末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不准作业;
⑤、发现事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准作业;
⑥、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准从事特种作业;
⑦、对机械性能不熟悉不准使用;
⑧、机电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不准作业;
⑨、新工人没经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二)施工过程安全控制流程及管理
1. 施工过程安全控制流程图
施工前期准备方案
方案策划
工程总体布置
安全措施编制及审核
实 施
项目检查
整改“三定”
公司检查
合格
2、“三宝”使用
包括:安全帽、安全网和安全带使用;
3、施工临时用电管理达标
推行三相线制,设专业人员管理,对建筑工程与高压线的距离、支线架设、现场照明、变配电装置、熔丝、低于干线架设等必须达到建设部颁发标准。
4、中小型机械完好和安全使用
在具体的安全监护实施计划,实施安全监控的具体做法,安全监控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胸卡。
5、防火安全
⑴、建立防火安全组织,义务消防队和防火档案;明确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各操作岗位的防火安全职责。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并落防火制度和措施。
⑵、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物品,设置专门仓库存放。
⑶、按施工区域,层次划分防火级别,防火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
(三)、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机械的主要安全保证措施
⑴、应严格执行机械操作,维修,保养规程。
⑵、非机械操作或维修人员不得进行机械的操作或维修工作。
⑶、认真执行机械使用交接班制度,发现故障或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不得超载使用机械。
⑷、在安装现场安全区,所有人员应戴好安全帽,从事高空作业人员经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穿防滑鞋,拴好安全带。
⑸、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统一指挥。
⑹、架空电线应与作业区保持一定距离,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雨天,6级以上大风不得进行安装作业。
⑺、机械进场的道路和安装作业区的场地应平整、坚实。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⑴、配电箱选择
施工现场全部采用标准电箱,按三级配电型式布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在用电负荷相对集中的部位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米,固定式开关箱,配电箱安装高度与地面的距离为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与地面的距离为0.3m—1.5m,开关箱,配电箱进出线均在箱体的下方,并设防护绝缘损坏措施。
施工现场均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在配电箱开关箱内设漏电保护器,使具有分级保护功能。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箱内无杂物。
⑵、架空线要求
架空线距地面空高度不低于4米,机动车道与架空线交刃时不低于6米。在同一模担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为L1、、L2、、、L3、PE。动力线照明线在两个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超为L1、、L2、、、L3;下层横担面各负荷从左侧起为L1、、L2、、、L3、PE。两个横担上架设时,下层横担面向负荷最右边的导线为保护零线PE。保护零线宜采用绿、黄双色线,线径不小相线的50%。
架空线的档距不得大于35米,线间矩不小于0.3米。
⑶、保护系统的接地要求
施工现场采用三相线制,详见施工平面图,采用TN-S保护系统,即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分开,同附图,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位点直接接地,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重复接地外,还应在配电线的中间和未端重复接地,即在施工场场内,重复接地不少于是三处,每处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得小于0.65米,接地体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接地体长度的2倍。
⑷、三相五线制中PE保护零线规定
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箱和熔断器,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能作其它用,重复接地和正常情况下带电的金属外壳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3、施工消防安全措施
⑴、建立消防组织和制度
①、现场建筑施工中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立以工地主管参加的消防领导小组,实行防火责任制;
②、加强消防意识和消防制度的教育,认真贯彻各项消防制度,经常开展消防活动,及时消除火警隐患,加强全员的消防意识;
③、工地的消防组织要与地区消防组织挂钩,及时把工程情况进行通报,一旦发生火警情况可得到城市消防队的紧急救助。
⑵、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
①、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消防水源,保证必要的水压与水量。消防用水要与施工用水分开,施工现场设置蓄水池。
②、现场建筑施工要设置两路电源,除正常施工用电外,对起动消防水泵、安全扶梯、安全通道及紧急情况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另备电源。电源的用电量和布线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有一定的照明度;
③、消防用水管道、紧急电源线路及垂直安全通道可以选择高层建筑中的一个能够通到屋顶楼梯间,通道內应装设由紧急电源供电的长明灯,整个施工过程中长明不灭,保证通行和作业有一定的照明度;
④、按施工现场的防火规定,在工地各区域设灭火机和太平桶,按规定和计算的数量设置。在建筑结构和装饰施工阶段,外脚手架与楼面上每层应按面积大小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机和太平桶。位置应在显眼易取的地区,各层都要设在相同的位置;
⑶、明火管理
①、现场建筑施工动用明火,入电焊、气割等都必须按所在区域的动火等级进行动火报批手续,在动火时必须派监护人员值班。高空明火作业,必须在其下方采取隔离措施,不得使火种从高空散落;
②、现场建筑施工在结构与装饰阶段,要配专职的消防巡视员,三班制巡回检查,巡回线路要专门设计,保证一旦有火警,在可扑灭的时限內发觉和消除。
⑷、现场防火要求
①、施工组织设计中要规划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通行无阻;
②、不论结构和装饰施工,要击实清理多余的易燃材料,运出大楼到可靠地点放置;
③、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与易燃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设置专门隔离设置并经过专门审批;
④、现场焊割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防火教育,工地按工程情况要建立焊割作业的安全规定;
4、喷面锚索施工安全措施:
⑴、各种机具、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⑵、基坑开挖后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⑶、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⑷、注浆管应畅通,防止塞泵、塞管、爆管伤人;
⑸、钻机应设安全可靠的反力装置;
⑹、在有地下承压水的地层钻进中,孔中须安放可靠的防喷装置,一旦发生满水,涌砂时能及时封堵孔口;
⑺、面层钢筋网的各条钢筋,连接要牢靠;
⑻、用电及电器设备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⑼、传动部位的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制动灵敏可靠。
⑽、喷射砼施工作业中,要经常检查出料喷头、输料管、注浆管和接头等有无磨损、击穿或松脱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⑾、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在进行的施工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管前方严禁站人。
⑿、锚索采用在现场制作,钢绞线进场后,应归类堆放,在打开钢绞线前,应先搭设好钢管架对整捆钢绞线进行固定,然后再打开钢绞线,以防打开钢绞线时弹出伤人。
⒀、钢绞线在下料时,应在地面上放直,平顺,并根据设计长度量出钢绞线长度,再用切割切断,不得用电焊或气割烧断,保证钢绞线切面平整。
⒁、在张拉时,应先理顺各股钢绞线及各股钢绞线的方向,然后再装入锚具,使锚具孔位与各股钢绞线方向一致。以防在张拉时,因方向不一致,锚具因受力改变孔位,引起锚索预应力损失。
⒂、在张拉时,人与千斤顶不能站在同一方向上,以避免钢绞线断裂弹出伤人。
5、围护桩施工安全措施
⑴、安全管理
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决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轻伤率控制在1.5‰以内。
②、现场院必须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配专职安全员,建立健全各级、各职能部门及有关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施工员、班组长、安全员、安全值日员等)。项目与公司、项目与作业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奖,及安全承包条款,层层落实。
③、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目的各项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④、工人进场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并做好考核、建卡、签名手续。
⑤、编制人工挖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班组、土方组等分项工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签名。
⑥、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有效合格证上岗。
⑦、公司每月、工地每周一次按部颁评分标准进行认真检查评分,并按安全承包条款每月进行奖罚。检查得分率必须在合格以上,优良率达80%以上。安全隐患必须按整改后组织复查反馈。检查应结合季节特点,开展“五防”检查,并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边检边改。
⑧、建立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调查处理伤亡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对事故和责任者要严肃处理。
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点,坚持安全值日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网点是一种群众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形式,它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起来,使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权利具体落实到相当一部份工人身上,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员,由生产班组中骨干来兼任,具体职责和权限:
A、检查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本组是否得到了落实,有无不知、不以为然的现象;检查安全操作和安全技术措施有否、知否、掌握否,有无定向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得是否深透,有无死角;发现隐患,及时向班组长报告。
B、检查劳动用品领发是否及时,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检查从事有毒、有害、特殊作业的安全防护是否安全、可靠,检查是否带病工作和冒险作业现象。
C、检查机电设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是否接地接零,检查各类机具电气设备转动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保管是否得当。发现违章有权制止。
D、检查作业区及周围有无不安因素,检查文明施工是否达到了上级要求;检查有毒、有害、易燃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发现问题有权处理。
E、对道路、基坑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如发现下沉、裂缝、塌方迹象,应及时汇报处理。
⑩、施工现场必须有“五牌一图”,牌图规格统一,字迹端正表示明确,挂设在工地醒目位置。施工现场需挂有安全宣传标语和安全标志。机械设备随机挂设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施工工地主要通道保持畅通,材料按规划堆放。
⑵、挖孔桩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一般安全措施、规定
A、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中,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B、电工、焊工、起重机司机须经专门训练,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C、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进入现场须戴安全帽,安全帽应按规定使用,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D、施工现场的洞、坑、沟的通道口等危险处,要设有盖板、围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明显标志。
E、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地区,要悬挂“危险牌”或“禁止通行”牌,夜里设红灯示警。
F、施工现场的各种机具设备、材料、构件、设施等要按施工平面图堆放、布置、保证现场整洁。
G、施工现场要设消防设施,备有足够的、有效的灭火器材、排水方便,道路畅通。宿舍区要设灭火器;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应在安全地点,炸药、雷管有专人负责监管,领料办手续,未使用完的炸药、雷管当日下班前应收回。严禁在易燃、易爆附近用火或吸烟。
H、不得光脚或穿拖鞋、高跟鞋进入现场;不准在施工时任意抛掷工具、物件;不准在作业时打闹、戏耍。
I、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天,停止井下作业。
②、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A、机械操作工,必须经培训考核,并发有操作合格证,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B、施工现场的一切电动机械和手提电动工具必须作保护接零,装设漏电保护器。
C、要健全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要按操作规程使用,使用人配齐防护用具。
D、所有电机、搅拌机、空压机、电焊机、切割机均需搭设操人平台和防护棚,采用钢管扣件、石棉瓦竹扁搭设,必须能防雨防砸、防晒、防潮和通风。
E、搅拌机安装必须稳固牢靠,外露传动部件必须装设牢靠的防护罩,离合器、制动器等各种按扭必须灵敏可靠,必须架充足够空间的牢固工作棚,设立单机箱并有足够照明,使用前经验收,并做好验收手续。
F、搅拌机工作棚内地面,砂石料堆放场及混凝土作业时的主要道路,均采用C20混凝土垫层厚10㎝,并做好其排水沟。保持作业面清洁。
G、电焊机的配线不得乱接乱搭或随地拖拉,焊接线必须绝缘良好。
H、氧气瓶、乙炔瓶两者之间、与明火之间距离应不大于10m。
③、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A、工地应使用××××市建委推荐使用品牌的标准电箱、开关箱。配电室要做到“五防一通”即防水、火、雷、雨、小动物,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门向外开;开关箱及配电设施上挂安全警告牌,并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安全用具。
B、干线采用导线截面50㎜2电缆以满足供电要求,干线的立杆间距为15米,分支线均从电杆处接到配电箱。架空线架设应离地面4米以上,机动车道6米以上,电缆应架空2.5米以上。采用杉木电杆,尾径不小于8㎝。
C、采用三相五线制,所有的用电线路绝缘良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并用于绝缘子固定电线。
D、工地有配电室,从总配箱、分电箱、移动箱直到开关箱。开关箱应具有防漏电、短路、过载的三种保护功能和三种漏电装置,接零、接地、漏电保护装置。保护零及各接地电阻应大于10Ω。
E、电工每天上班前应检查各开关箱及漏电保护器是否失灵,如失灵应及时更换,现场的施工机械均做到一机一闸漏电保护。
F、电箱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应分别接在各自的接线端子板上,金属外壳应作接零或接地保护。电箱安装方周正、牢靠、离地面高1.2米以上。
G、配电箱以及箱内电器均标明用途,分路应有标记。
H、开关箱应有门锁,下班时要断开电源,并锁上开关箱。
I、所有的熔件应与线路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匹配即保险丝额定功率为电机额定功率的1.5倍。
J、配电箱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K、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测绝缘电阻,达不到绝缘要求的老化电气线路和表皮破损的电缆、电线必须及时更换或检修。露天照明不得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过道电线应有过道保护。
L、施工现场用电专职人员布置,并严格遵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M、在检查电器设备前应先断开电源,并用试电笔检查确认无电后,才能工作。
N、各运行的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人保护接地。这样可以使外壳上的感应电或者由于绝缘损坏造漏电流入大地,使设备外壳保持与大地相同的电位。
O、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不准使用裸线。
P、电动施工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应接地,所使用的导线应是绝缘的橡皮软线。
Q、使用电动工具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不得有破皮漏电现象。
R、潜水泵使用前要检查合格,防止漏电,并有专人看护抽水,潜水泵上、下桩孔时,绝不能让电线受力、受磨损、受砸。站立水中操作人员必须穿长胶鞋。
S、孔内照明灯电不得超过12V,并采用防水防爆灯罩。
T、现场生产照明、生活照明线路应分开架设。
U、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临近线路的安全距离和防护措施应符合《现场临时用电规范要求》。
V、现场要求持证电工进行技术交底,并按要求建立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④、“三宝”、“孔口”与临边
A、现场人员必须正确戴好符合国标的安全帽,穿工作服,工作鞋,从事粉尘作业要戴防尘罩。
B、现场的预留洞口必须采取牢靠防护措施。人工挖孔空孔部份应采用Ф18@150㎜双向焊接钢筋网片架盖,灌浆完毕的桩孔上部空孔部分,应采用砂土回填至地坪并夯实,夜里设红灯警示。
C、集水井周边应采用砖砌并高出地面30㎝,四周加设围栏。
D、挖孔的空孔洞口四周1.5m内不得堆放土和杂物,机动车确需进入时,桩孔内不得有人作业。
E、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井盖等防护设施工。
F、在2米以上作业的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
⑶、孔桩挖孔、成孔施工安全措施
①、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切实做好现场管理。本工程围护桩最深不大于15米。
②、下井作业人员必须经市属医院体检合格、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脚穿长筒套鞋,挖掘坚硬岩石时要带上耳塞、风镜,严禁在孔内吸烟。
③、护壁钢筋严格按图施工,本工程护壁钢筋为螺旋筋Ø6.5@200,纵向筋为Ø6.5@200。上下节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为250mm。
④、第一模模板校正后,在浇筑护壁前应先预埋好钢筋挂勾,挂勾采用Ø8钢筋,以便桩孔施工较深时挂设软爬梯。同时在浇灌第一模护壁混凝土时,护壁应加厚100mm~150mm,孔口应高出地面200~300mm。在每个孔口的四周必须用1.0m高的围栏围好。
⑤、因本工程围护桩间距较密,必须采用跳挖施工方法,间隔跳挖间距为每隔一个孔开挖,即第一批先开挖所有单号孔,单号孔浇筑完桩芯砼后,再开挖第二批双号孔。
⑥、当孔深达到5米以上时,每个桩孔在每天施工前要先进行有毒气体测试,有毒气体测试可采用小动物(鸽子)放入即将施工的桩孔内30min,如无异常情况,方可下孔作业。或采用便携式测气仪进行孔内气体检测。同时做每天测试记录,测试人员需在记录上签字。在测试后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继续施工。
⑦、工地要设置若干顶供氧防毒面具作为下井救助受毒气而昏倒人员之用,并备有有效的安全设施供下孔作业人员使用。
⑧、当桩超过10米深后,每个作业班组配小型鼓风机一台,做到每个施工桩孔均有一台鼓风机,孔内有作业人员时鼓风机应连续向井底送风,风量为25L/S。严禁以空压机或风镐(凿岩机)风管代替送风。桩孔内的照明采用防水、防爆型12V安全低压灯。
⑨、在井内挖土必须从中心向四周对称开挖,防止因开挖不对称造成上部护壁倾斜,为了防止塌孔,采取每挖深一米,浇筑一节砼护壁。对于坚硬的(孤石)基岩,采用爆破作业。爆破应由专业队伍进行。爆破后先用送风机排掉井内的烟雾等废气,由上到下检查护壁是否有位移破裂及失稳现象,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好,才能下井作业。
⑩、要设置取用方便的安全爬梯作为下井作业人员安全上下的措施,安全软爬梯采用成品(L=30m),供孔内作业人员在孔内发生异常时紧急出孔,并在每个施工桩孔内,设一辅助安全带,系在施工人员身上,当孔内发生异常情况时,由孔口人员直接拉出孔口。严禁缆绳与挂钩组合作为人员上下孔的运输工具,必须配备安全软爬梯作为上下孔的运输工具。
、所有未施工作业的孔口需采用钢筋网片长期覆盖防护,刚施工完的孔口及下班后所有孔口均需采用1500*1500的Ø14@150钢筋网片覆盖。
、孔口的电葫芦必须有专人的管理和操作,当有人在孔内作业时,严禁颤自离岗,应保持与孔内作业人员的不断联系(设拉玲或哨子),随时做好孔内作业人员的撤离准备。
、电动绞车的漏电保护器、制动开关、制动装置及缆绳在每天开工前均应进行检查,如有发现漏电保护器、制动开关、制动装置使用不灵敏,必须立即更换,更换后方可进行施工。垂直动输缆绳如发现有起毛、断股现象必须及时更新后才能使用。漏电保护器、制动开关、制动装置及缆绳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测,并每天做好检测记录。
、遇小雨天孔口要设可靠的防护棚,凡遇到大雨、暴雨、雷阵雨时严禁下井作业。
遇到流泥或流砂时,必须报告有关部门检查、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否则不准施工。
、孔内作业人员应时刻注意孔下周围的动向,加强对渗透水的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脱离险境并报告有关人员,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前不准下孔作业。
、施工作业区应备有发电机,供现场停电时应急使用。
、施工作业时,应挖一节浇一圈混凝土,以防止塌方,并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正常成孔每节1米。
、根据本工地地质资料显示,应先做好降水井,就不存在流泥或涌水现象。
本工程桩径为900㎜~1000㎜,不需设置防护盖板。
、在成孔施工过程中,每天上班前应对所的使用的吊机的漏电保护器进行灵敏度测试,并做到定人定时进行测试,对使用老化的要及时更新。
、至设计桩长时,对所要验的桩孔,先向孔内送风,并抽干孔内积水。验孔人员下孔前需戴好安全帽、安全带、手套及验孔所需工具。
、根据本工程地质状况及桩长较长特点,严禁在夜间进行挖孔施工。
、因本工程围护桩埋深较浅,不宜采用孔底岩锚,遇孤石成孔爆破具体详见《爆破专项方案》。
⑷、挖孔桩钢筋笼制作、安装安全措施
①、钢筋班组在进场时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钢筋笼制作安装时,禁止在孔内焊接绑扎,所有须要焊接的钢筋均应在地面焊接后再放至孔内。
②、在钢筋笼吊装时,吊车必须派专人进行指挥,吊钩要有防脱钩装置,并后在钢筋笼上要设有两条定位缆绳。在吊装10米范围内不得有人围观,并对吊装范围的其他桩孔不得有人在孔内施工作业。
③、钢筋工下孔前需戴好安全帽、安全带、手套。在孔内操作时,安全戴挂勾要挂好、位置要挂正确。孔口人员要随时监督孔内人员的操作。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让孔内人员及时出孔。
⑸、桩芯混凝土浇灌安全措施
①、成孔后浇灌桩芯混凝土时,先向孔底送风再浇灌混凝土。下孔振捣人员需戴好安全帽及系好安全带,并戴好安全手套及胶鞋。
②、混凝土用串筒连接到距浇捣面1.5米以内,使混凝土顺着串筒下落到浇灌面。振动棒由在上面专人负责提升,顺着浇灌高度而升高至浇灌完毕。
③、桩芯混凝土浇灌时,必须间隔2个以上的邻近桩孔内不得有人在施工作业。任何意外情况都严禁作业人员下到浇灌孔相邻的空孔内活动(抽水或清碴)。
⑹、防止窒息措施
①、施工人员下井作业时,必须用鼓风机向孔底送风,将孔底的瘴气排出待检查孔内没有毒气体后方准下孔作业。
②、联系有关部门定期测试孔内气体,符合要求后才准下井作业。
③、在施工中,应不断向孔内送风,输风量应大于每秒25升,在风镐凿岩时,必须加大风量以吹排岩石时产生的石粉。送风管应尽量少弯曲,以保证送风畅通。要经常检查胶管是否漏气,一旦发现破损,随时修补堵漏。
④、工地必须备有有效供氧设备,使发生窒息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抢救。应保证在工作时间有一个经过训练的供氧设备操作人员在场。
⑺、防止坠落措施
①、孔口应用砼浇注,加宽到30㎝并高出地面20㎝~30㎝,周围不准堆土、砖或放工具,严禁车辆靠近通行,严禁掉物伤人。
②、供人员上下的吊笼,要严格遵守额定人数并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上下的吊笼(桶)要设置可靠的保险钩,关紧锁扣,严防倾倒掉物伤人。
③、使用电动葫芦设备时必须要有自动制停器,以防突然停电时,吊桶(笼)滑落伤人。
④、孔口的设备应放置牢固,每次上班前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撤换,确保安全。
⑤、供孔下作业的送风胶管,其连接处必须用铁丝扎紧绑牢,并在孔口处扎固好,防止风管脱落伤人。
⑥、孔内设置可靠的半圆形钢板护盖,取土吊桶上下运行时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在护盖下,以防物击。
⑦、夜间施工时必须悬挂警示红灯,暂停工时,所有孔口必须用安全可靠的盖板封盖孔口。
⑧、桩孔内如需吊起块石时,桩内不得有人。
⑨、作业班组孔上、孔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严禁抛掷工具,以防伤人。
6、基坑周边边坡防护措施
⑴、基坑周边防护栏杆(具体详见基坑周边安全防护做法图)
①基坑周边沿坡顶截水沟四周均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为1200㎜。
②钢筋管栏杆采用上、下各一道横杆,立杆间距为3000㎜,采用Ø50钢管搭设。
③栏杆中间挂设毛竹片进行全封闭。
⑵、施工大门口封闭措施
①、进出工地的主要通道口采用钢丝网栏杆进行封闭。
②、并立明显标牌提醒“非本工地人员,不得入内”。
③、设置门卫值班室,派专人进行值班。
⑶、基坑内主施工通道安全防护措施
- 主要施工道路宽度为10m,汽车行走路线两侧采用钢管栏杆与毛竹片封闭防护。
②、在通道侧面立明显标牌提醒行人与车辆“不得靠近”。具体详见附图。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⑴、安全管理
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章制度,包括国家建筑安装工程法规和××××市安全监督站《安全法规选编》及电气、机械等的安全技术规程。
公司与项目组、项目组与有关施工人员及班组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凡进场的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的电工、机械工、电焊工等均要持证上岗。
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员均要有针对性地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接受交底的班组要有签字手续。
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检查出的隐患,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全面整改,项目组内要不定期地经常自检。
健全班前活动措施,每次活动均要作记录。
施工现场应有“一图四牌”及醒目的安全标语,安全示牌。
现场道路要畅通,各种材料、构件堆放整齐。
工伤事故根据工伤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处理,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规定上报,并建立工伤事故档案。
⑵、“三宝”防护及临时用电措施
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上安全帽,系好帽带。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方许操作,否则,停止作业。
①、施工用电
现场的配电房和三相五线的干线按施工平面图布置,干线架空不低于5米,立杆间距25~40米,距建筑物距离1.5米,干线的起止杆、中转杆和线木端都应重复接地。
所有电压开关都应设置开关箱,采用标准电箱、并设门架锁,防潮、防雨、防砸,重复接地和接零良好。
电动机械均应设置一机一闸,严禁一个开关控制多台电动机和多闸共同一组保险丝应符合规定要求。
施工照明和生活照明支线应单独设立,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应分开安装,并直接与零干线接通。
所有固定设备的配电路线均不得沿地面敷设,埋地敷设必须穿管,管口应密封,管内不得有接头。移动机械的电源线和移动灯具的照明线均应采用橡套缆线,缆线易损坏的线段应采取保护措施,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V。
②、施工机具
现场所有的电动机具,都要有良好的接地、接零和漏电保护或触电保护器装置。电焊机应有防雨措施。手持电动机具的操作人员应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电焊机焊把、焊把线要绝缘良好,不得附地拖拉。
乙炔发生器不得放置在电线正下方和过往人多的道旁,氧气瓶的安装应防晒,防震。
焊割场外半径10米内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作业时,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以上,氧气与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距离要大于5米,焊割时要正确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一切施工机具都要做到勤查、勤保养、安全使用,防止发生损伤、漏电等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③、安全防火
工地将“防火安全”纳入重点安全项目,组织各级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教育全体人员严肃执行消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严格按规定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材料区、生活区,保持防火间距。
生活区不得使用电炉、火炉、煤油炉及其它有隐患用火,使用电器不得超负荷。
④、文明施工、场容场貌
按照统筹兼顾、合理、经济的原则,周密合理地布置现场施工平面图。将运输道路、附属加工设施、供排水、动力及照明等管线,临时性建筑物(食堂、办公、临时宿舍、配电房、工具房),材料、设备、工具堆放点,施工机械的位置与行走路线,安全防火及其它一切施工所必须的临时工程设施,按施工程序和安全文明的要求,合理地进行设计,保证相互和尽可能不干扰。
按施工现场布置图的要求布设水电、堆放材料、设备等,必要时对施工现场布置作相应调整。
保持道路畅通、平坦、整洁,现场不得有坑洼、积水、“五头”及散落物。
建筑垃圾要及时清除,集中点要加以遮挡。
班组操作人员应工完料尽,物尽其用,废脚料归堆,施工中不得污染环境。
大堆材料要集中整齐,周围材料堆放要分类,存放集中、安全、不得作它用。
⑤、生活卫生
将“生活卫生”纳入工地的总体规划,有专职人员和管理人员检查、考核制度,有医疗人员定期服务。
食堂卫生应符合《食堂卫生法》,厕所、浴室、宿舍的清洁有专人负责。
生活垃圾要及时清除,工地设卫生茶水桶,夏季有防暑降温措施。
(四)、监测监控
为了边坡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按计划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使周围已有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不受损伤、少受干扰,必须对基坑工程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建筑物的动态(沉降或倾斜),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做到信息指导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第一次监测时应有各相关部门的人员共同参加与确认。
⑴、监测内容
边坡施工监测包括周边环境监测、支护结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槽底回弹监测,以及包括周边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本工程基坑监测预警值地面沉降30㎜,水平位移45㎜。本工程基坑监测内容如下:
①.边坡水平位移;
②.边坡倾斜程度;
③.边坡沉降观测;
④. 降水观测;
⑵、观测方法
①、沉降观测
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量测。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点直接设置在被观测对象(如土体坡面、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并在远离基坑或稳定的位置设置基准点。观测点应布置在具有特征点的地方。
②、水平位移观测
采用精密电子经纬仪进行量测。采用轴线投影法在两个稳定的基准点之间连线为基准线,量测差值和累计位移量。观测点直接布置在支护桩顶、土坡坡顶。
③、肉眼巡检
由于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边坡边堆载的变化、施工用水不适当排放、管道渗露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还有工程隐患如地面裂缝、支护结构的失稳、临近建筑物裂缝等都可在巡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因此巡检是十分重要和很有必要的,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按期进行巡检,巡检工作应列入观测计划,按期进行,并保持记录。
④、测精度
沉降观测中,水准仪i角≤±10″,每测站基辅读数高差≤0.3mm,水准路线闭合差≤±0.3(n)1/2。
⑶、观测点设置
①、测距点在距基坑20~30米相对稳定地方设置,并用水泥桩固定;
②、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坡顶上适当布设,测点间距5米,点位用水泥钉固定;
③、护坡桩倾斜观测在已开挖后的坡面及桩上下各设一点,间距10~15米,用水泥钉固定;
④、土体沉降观测标志在基坑内侧沿基坑高度5~6米分层设置,水平间距20~30米,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对周边建筑的观测应设在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如角部等。具体详见基坑水平位移、沉降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⑷、观测频度及成果分析
①、观测频度
A、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观测,主基坑回填为止结束,土方开挖
期间、降水期间和特殊天气后,要每天各观测一次,其它可每周观测1次,并做好记录;
B、设专人并使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观测变形情况,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
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定期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变形情况;
C、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时,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裂缝的变化。
②、成果分析
A、分阶段每隔5天进行观测成果汇总,并绘制沉降(S)---时间(T)关系曲线图、沉降(S)---水平位移(L)---距离(H)关系展开曲线图;
B、对绘制图形及观测结果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变形是否过大及是否趋于稳定,并和甲方共同确定是否需进行采取补救措施。
⑸、天气预报的跟踪与实时报告
对于有雷雨天气、雷电天气或风力达七级以上的天气预报,应及时跟踪并通知作业班组人员撤离或暂停施工的措施。
2、桩孔有毒气体测试
⑴、本工程围护桩共299根,有效桩长约为14.5米,所以开挖不深。
⑵、本工程孔桩成孔施工过程中的挖孔、爆破、清孔、验孔、绑扎钢筋笼、桩芯混凝土浇灌时均进行对有毒气测试,有毒气体测试采用放鸽子至孔底的方法进行。
⑶、根据本工程围护桩数量及有部份桩可以提前成孔,需用6只鸽子进行测试。
⑷、当孔深达到5米时,所有的桩孔在每天开工前或孔内积水抽干后,均需用鸽子放至孔底进行有毒气体测试。
⑸、鸽子放至孔内30分钟后,如无异常现象,挖孔工人才可下孔作业。
⑹、每个作业桩孔,在上面的人应负责观察下孔人员下孔后有无异常,如有异常情况时,应马上用安全带吊出孔内人员,并上报项目部及有关人员。
⑺、每次进行有毒气体测试后,均应形成资料记录,以备查用。
⑻、总之,本工程在基坑及孔桩施工过程中,应全程对沉降、边坡水平位移、地下水控制、孔内有毒气体进行监测,并形成记录。对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各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⑼、监测人员应对所测成果进行签字确认。
⑽、监测人员名单
序号 | 姓 名 | 职 务 | 备 注 |
1 | 林峰立 | 边坡沉降、位移监测、地下水位 | |
2 | 陈坑林 | 边坡沉降、位移监测、地下水位 | |
3 | 叶永能 | 孔底有毒气体测试 | |
4 | 梁富勇 | 孔底有毒气体测试 |
3、地下水位变化监测
根据本工程地下水位稳定标高为1.21-5.35m。因回灌井与降水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使它们共同有效地工作,才能保证地下水位处于某一动态平衡。所以回灌井与降水井在正常施工中是同时启动,同时停止,同时恢复的。所以本工程地下水位标高尽量控制在1.21-5.35m处。
1、监测时,井管垂直度在插管时目测不能超过1%;
2、井管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用水准仪测应小于200㎜;
3、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设计值相比≤5㎜。
4、地下水位监测周期为降水与回灌同时停止后。
5、每次监测都及时形成监测记录,以备查用。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
(五)、降水与排水
根据本工程场地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控制方法采用集水明排、降水组合使用。
1、集水明排
⑴、排水沟和集水井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700㎜,排水沟边缘距离围护桩脚500㎜,每隔40m设一个集水井及三级沉淀池,排水沟底面比挖土面低300㎜,集水井底面比沟底面低600㎜,排水沟纵向坡度为1‰。
⑵、利用潜水泵从三级沉淀池中抽排向市政下水管道。
2、降水
根据本工程桩端持力层的开挖深度,采用桩孔自身作为降水井降水,因为本工程围护桩开挖不深。先开挖几个较深的桩孔作为降水井用。
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不采用管井降水方法。
3、回灌
因围护桩施工采用自身桩孔降水,没采用深管井降水,因此不必采用回灌方法。
4、疏干降水井
因本工程西侧9-9剖面为自然放坡支护,且基坑开挖较深。因此应增加雨季施工的边坡疏干降水井,根据本工程边坡情况,应增加疏干降水井2个,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六)、应急预案
具体详见《东方·金海岸》基坑施工专项应急预案。
(七)、爆破专项方案
具体详见《东方·金海岸》基坑施工爆破专项方案。
六、劳动力计划
(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联系电话 | 备注 |
1 | 叶永国 | 项目负责人 | 13606909087 | |
2 | 叶永能 | 现场管理 | 8983537 | |
3 | 魏国水 | 专职安全员 | 13600938437 | |
4 | 叶永河 | 专职安全员 | 13600938457 |
(二)、特种作业人员
序号 | 姓名 | 工种 | 工龄 |
1 | 文元喜 | 电工 | 30 |
2 | 李大本 | 焊工 | 25 |
3 | 李大兴 | 电弧焊工 | 28 |
4 | 刘学敏 | 挖孔工 | 15 |
5 | 秦廷贵 | 钢筋工 | 17 |
6 | 邓祖成 | 砼浇灌工 | 10 |
7 | 李绍伟 | 模板 | 12 |
(三)、劳动力需要计划:详见《劳动力进场计划表》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一)、临时用电、用水量计算
⑴、临时用电布置及计算
①、临时用电设备表
序 号 | 机具名称 | 单位 | 功率(kw) | 数 量 | 总功率(kw) |
1 | 空气压缩机 | 台 | 75kw | 2 | 150 |
2 | 喷射机 | 台 | 15kw | 1 | 15 |
3 | 灰浆搅拌机 | 台 | 3.5kw | 2 | 7 |
4 | 注浆泵 | 台 | 5kw | 1 | 5 |
5 | 切割机 | 台 | 5kw | 1 | 5 |
7 | 电焊机 | 台 | 11kw | 2 | 22 |
8 | 电动绞车 | 台 | 2.2kw | 54 | 118.8 |
9 | 钢筋切断机 | 台 | 15kw | 1 | 15 |
10 | 钢筋弯曲机 | 台 | 15kw | 1 | 15 |
11 | 插入式振动棒 | 台 | 1.1kw | 3 | 3.3 |
12 | 风镐 | 台 | 5.5kw | 20 | 110 |
13 | 空压机 | 台 | 15kw | 5 | 75 |
14 | 砼搅拌机JZC350 | 台 | 5.5kw | 1 | 5.5 |
15 | 钢筋调直机 | 台 | 5.5kw | 1 | 5.5 |
16 | 合计 | 552.1 |
A、电源
由甲方提供的4个变压器供我方(552.1KVA)的电源,引入现场总柜,由一级总柜再引出两个回路分别供现场及生活、办公区等。
B、线路
现场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供电。具体详见《临时用电、用水线路平面布置图》。
C、负荷计算
根据上表《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容量,根据以往现场的实测所提供的总用电需要系数为KX=0.7 ,tgø=1.28。配电线路形式为380/220V。
首先将不同暂载率的动力设备负荷进行换算:
P1=Pe×JC1/2=552.1×0.31/2=302.39KW
总动力负荷计算
KX=0.7 ,tgø=1.28
除现场照明、生活用电外,总动力负荷计算如下(计算时考虑所有设备同时使用):
∑P=302.39kw
Pj1=KX×∑P=302.39×0.7=211.67KW
Qj1= Pj1×tgø=211.67×1.28=270.94kvar
Sj1= (P2j1+ Q2j1)1/2=(211.672+270.942)1/2=343.82KVA
现场照明及生活用电:
tgø=0.48
照明及生活用电考虑按动力用电的10%。
Pj2=55.21kw
Qj2= Pj2×tgø=55.21×0.48=26.50kvar
Sj1= (P2j2+ Q2j2)1/2=(55.212+26.502)1/2=61.24KVA
根据负荷计算,现场甲方提供的2个500KVA电源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D、支路负荷计算:
cosø=0.8
Pj=105.84kw
Ij= Pj/(1.732V)×cosø=105.84×103/(1.732×380)×0.8=128.65A
因此,支路选用VV22-(3×50+2×16)型电缆,就可满足施工要求。
②、临时用水量计算:
本工程计划最大劳动力安排150 人,现场拟分生产、生活用水三部份。
施工用水量:
q1=k1∑Q1·N1/T1·b×K2/8×3600
=1.15×60×1.81.5(8×3600)
=0.0065m3/s
=6.5L/s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按生活用水和食堂用水计算:
N3=0.025m3/人·d+0.015m3/人·d
=0.04 m3/人=40L/人·d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流量Q3,按高峰150人计算:
q2=(P1×N3×K4)/(t×8×3600)
=150×40×1.5/(1.5×8×3600)=0.208L/s
总用水流量q总:(q1+q2)×1.1=(6.5+0.208)×1.1=7.379L/s
给水主管管径的确定:
A、生产用水
本工程生产用水流量为6.5L/S
取V=2m/s,当Q=6.5L/s,
d=(4×6.5/3.14×2×1000)1/2=0.065m
生产用水管采用DN65焊接钢管。
B、生活用水
本工程流量为0.208L/s
取V=2m/s,当Q=6.5L/s,
d=(4×0.208/3.14×2×1000)1/2=0.012m
现场生活用水管采用DN25镀锌管。
(二)相关图纸
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