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祥园11、12、13、16楼施工组织设计

2024-11-29 9点热度 0人点赞

一、编制总说明

1.编制依据

1.1招标文件及其等效补充文件,随同文件发送的有关施工图。

1.2现行技术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

1.3本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成功经验。

2.编制原则

2.1按招标文件中各项技术标准和条款以及答疑文件中的内容进行编制。

2.2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程、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

2.3结合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原则。

2.4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前后兼顾的原则。

2.5减少各部位、各工序、各工种相互干扰的原则。

3.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设计图纸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4.编制说明

4.1在认真、全面、系统地阅读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贯彻业主对本工程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4.2我公司将积极地推广和动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统筹兼顾,科学管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合同各项工程的工作内容。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安全的管理目标,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宏祥园二期11#、12#、13#、16#楼工程

建设地点:柳州市柳邕路二区原柳州市刀片厂内

建设规模:该工程为柳州市政府为改制企业住房困难职工排忧解困所做的实事之一,合同段包括11#、12#、13#、16#楼四个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71624m2

施工范围:施工设计图纸的所有内容

要求工期:施工总工期540日历天

要求质量标准:合格

2.设计概况

2.1建筑部分设计概况

11#楼由2个单元组成,总建筑面积23411m2,地上建筑面积19340m2,地下建筑面积4071m2,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23+1层,建筑高度70.9m。地下一层为停车场,一层为商铺,二层为物业、居委会、活动中心,三层以上为住宅。一层层高4.5m,二层为4.2m,三层以上为2.8m。

12#楼由2个单元组成,总建筑面积21214m2,地上建筑面积16871m2,地下建筑面积4343m2,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21层,建筑高度62.5m。地下一层为停车场,一、二层派出所,三层以上为住宅。一层层高4.5m,二层为4.2m,三层以上为2.8m。

13#楼由2个单元组成,总建筑面积29268m2,地上建筑面积25368m2,地下建筑面积3900m2,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25层,建筑高度68.75m。地下一层为停车场,一层为商铺,二层以上为住宅。一层层高3.9m,二层以上为2.8m。

16#楼为幼儿园,总建筑面积900m2,砖混结构,地上3层,建筑高度16.15m。一层层高4.2m,二-三层为3.6m。

砌块采用200厚蒸压加气砼砌块;屋面为有组织,雨水管采用PVC管;屋面保温层采用30厚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板,防水层采用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窗采用铝合金窗,16#楼内门采用塑钢门,11-13#楼内门采用夹板门。

2.2结构部分设计概况

11#~13#楼结构形式采用框剪结构,16#楼采用砖混结构。裙楼采用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主楼采用桩基础。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钢筋选用:HPB235、HRB335、HRB400。

砼强度:垫层为C15;基础为C25、C30;裙楼以下梁板为C30,裙楼以上梁板为C25;墙、柱为C25-C40。

填充墙体:采用Mb5混合砂浆砌MU5空心砌块。

2.3给排水部分

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分两路从市政环状给水管接入。

生活给水系统:供水方式1-6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6层以上由全自动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直接供水。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卫生间排水沟系统采用伸顶通气立管透气,卫生间各排水立管收集污水后,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在小区内构成室外环网,设置DN150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设置屋顶消防水箱和消火栓泵。

自动喷火系统:在楼内走道、商铺、办公室、公共活动用房设置玻璃球标准喷头。

2.4电气部分

配电系统:在地下室或一层设置底压配电室,各层设配电竖井和配电小间,住户电表分层集中设置。

防雷接地系统:在屋顶设避雷带做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主筋作引下线,利用基础内钢筋做接地体,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各楼座采用总等电位连接。

2.5暖通部分

剪力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均采用外窗自然排烟,楼梯间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风及防排烟风管采用不燃型无机玻璃风管,风口均为铝合金风口。

3.施工条件

3.1气象条件

柳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年平均气温20.6℃,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降雨量1431.9毫米,汛期为4-9月,枯水期为12-2月。

3.2现场条件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内,主要材料可在市区采购,交通便利,各种材料可方便进场;现场周围临时道路、施工用电电源、施工用水水源已接通至施工现场边缘,现场场地已腾空,开工条件基本具备。

三、施工部署

1.工程总目标

1.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

1.2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杜绝火灾事故、杜绝设备事故,工程安全达优。

1.3工期目标

全面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全部工程项目,计划2009年12月18日开工,2011年6月8日竣工,施工总工期540日历天。

1.4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水平,争创区级“文明工地”。按“ISO9001质量体系”模式进行管理,按“工程项目法”组织文明施工。

2.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中主要包括的工作项目有:实施性工程总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施工组织机构建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就位、施工部分急需材料进场、施工劳动力进场与教育、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砂浆及混凝土现场配合比设计、施工进度计划交底、施工质量安全交底等。

2.1施工技术准备

2.1.1掌握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气候资料,以及工程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给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将其影响降低至最小。

2.1.2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土建、安装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综合会审。

2.1.3编制施工图预算,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2.1.4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进行技术交底,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2施工物质条件生产准备

2.2.1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料分析,制定工程施工材料供应计划。并对水泥、钢材、木材等各项建筑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按计划分批进场。

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2.2.2构配件加工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料分析提供的各种构配件,提前做好加工、翻样、预制、预埋件加工等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求量计划表,按计划有条不紊实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2.3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数量,制订施工机械计划表,按计划组织相应施工机械进场就位。

2.2.4运输准备

项目部配备相应的运输车辆,便于小型配件、生活物资、小批量材料的运输、材料送检和业务联系等日常工作开展。

2.3施工现场准备

2.3.1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点校验

会同相关单位做好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点的移交校验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根据给定控制点测在施工现场内设立永久性标桩,并做好保护,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

2.3.2现场“三通一平”,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平整、修建现场临时设施。

2.3.3临时施工用电设计

本工高峰期动力用电量约500kw,施工临时用电设计参照公司《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作业指导书》进行计算,详见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2.3.4临时施工用水设计

现场施工用水,按工程用水高峰计算,约需Q=10升/秒,设管道流速V=2m/s。

则水管管径:

水源主阀门选用管径为DN80镀锌管。建设单位已将DN100给水管接至12#楼下,工地主管道,采用管径DN50镀锌管,支管道为DN40-DN25镀锌管。

3.施工总体概述

3.1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本工程的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来安排施工顺序。主要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程序入下:

3.1.1单位工程施工流程

水电安装

装饰工程

水电预埋

施工准备

土方开挖

地下室施工

屋面工程

室外工程

清理收尾

竣工验收

基础施工

主体结构

3.1.2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及支护→桩基础施工→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墙体及顶板→地下室外墙防水→验收、回填。

3.1.3上部结构标准层施工流程

一层放线→框柱、墙扎筋支模→浇筑框柱、墙混凝土→梁、板模→浇梁、板混凝土→一层主体,以后各层各工序相同、填充墙砌体穿插进行→屋面工程→主体完→主体结构验收。

3.1.4安装工程施工流程

各专业工种施工准备→预留预埋→水、电配管配线→单元管道打压→洁具、灯具、强弱电控制面板安装→管道系统试压冲洗→系统调整测试→竣工验收。

3.1.5内装修

结构处理→放线→安装门窗框→内墙抹灰→水电、设备管线安装→安装外墙门窗扇→内墙腻子→地面面层→门窗五金→油漆涂料→灯具、开关→清理交工。

3.1.6外装修

屋面工程→结构处理→外墙保温→外墙打底→线条抹灰→外墙涂料→清理验收。

3.2施工段划分

划分为3个施工段,即:Ⅰ段为11#楼,Ⅱ段为13、16#楼,Ⅲ段为12#楼,开工顺序为:12#楼→11#楼→13#楼→16#楼。总体思路是3个施工段流水施工,且在施工段内再进行有组织地交叉流水作业施工。

3.3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方式

垂直运输:11、12、13#楼各采用1台4208塔吊和1台SCDT100施工电梯,16#楼采用1台井架。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图]。

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和人工搬运。

3.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土方工程:采用反铲挖掘机,人工修整,自卸汽车运土的方案。

模板工程:采用木模板及钢管支撑。

钢筋工程:采用现场集中加工,人工绑扎方案,在钢筋加工过程需要焊接时,直径大于Φ18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

砼、砂浆制备:砼采用商品砼,泵送;砂浆现场搅拌。

架子工程:外墙脚手架除16#楼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外,11#~13#楼均采用悬挑式双排钢管手架,密目安全网封闭。内墙采用工具式简易架子方案。

3.5主体和装饰工程交叉作业方式

采用上浇下贴法进行施工,即:主体分两次验收,第一次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主体完工部分的室内抹灰。第二次验收合格后进行室内外全面装修。

四、现场管理组织机构

1.项目部的组成

项目部组建: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项目部下设生产计划组、施工技术组、质量检查组、安全检查组、治安后勤组、材料设备组,在项目经理统一指挥下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工作。

1.1项目部组织机构图如下:

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材料管理

计划管理

安全管理

施工总管

质量管理

施工队组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2.项目部各岗位的职责

2.1项目经理

负责按照投标书中确定的工期、质量、成本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目标,按照GB/T1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组织工程全过程的具体实施。

2.2副项目经理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检查项目部各岗按各自工作规定的落实情况,重点监控施工进度情况。

2.3项目总工程师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分管施工技术、质量监测工作,对工程实施过程的关键工序进行指导,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按施工方案、规程及设计图纸要求,牵头组织各工序的技术交底、质量检测工作,实现质量目标。

2.4测量工程师、施工员

负责项目全过程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组织施工现场施工调度、技术管理、施工测量。

2.5质检、安全员

负责检查和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生产、防火及文明施工工作。

2.6材料员

按照国家规范及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计划要要求,编制材料设备物资供应计划,负责组织材料机械设备物资的采购和进场,并搞好现场设备的管理和调拨工作。

2.7计划统计员

具体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材料物资进场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

2.8预结算员

负责工程的预结算工作,进行成本分析、预测和核算工作。

2.9机电、设备管理员

负责机械、设备、机具的维护、计划调度、管理,对电工、机械工、操作工的管理教育。

2.10资料员

负责在施工过程中,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的资料收发,并做好工程资料和验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等。

3.项目现场管理制度 

3.1项目计划、统计、进度管理

3.1.1签定项目合同后,项目责任人依据合同填写《工程项目概况表》在工程部建立项目档案;工程部指派项目监督员或者成立项目班子。

3.1.2项目责任人组织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解进度目标,以分解后的进度目标与各施工班组签定目标责任书,确保总进度目标实现;落实材料进场计划、项目人员进场计划。

3.1.3施工期间,作好施工日记、材料进场记录、自检记录、隐蔽记录、进度记录等按期向工程部汇报。

3.1.4因图纸变化等客观原因影响工程进度必须想办法办理合同变更或者现场签证。

3.1.5工程计划执行过程,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工程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调整计划和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3.1.6严格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精神面貌、专业素质,做到令出即行。

3.2项目质量、安全管理

3.2.1严格按照国家及地区规范、施工图纸及合同进行施工;明确项目班子成员的,把各处的质量责任落实到各个责任人。

3.2.2在施工前透彻理解施工重点、难点,作好三级技术交底。即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交底要结合施工部位,达到细致、齐全、完备的标准。

3.2.3作好施工中的“自检、复检、交接检”工作,不得缺省中间环节;隐蔽作业前须经场有关人员认可,检查合格后方可实施隐蔽,进入下一道工序。

3.2.4现场搅拌、计量、材料配合比、施工用电等确保符合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3.2.5施工队伍进场后作好三级安全教育,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遵从现场建设、监理等单位的安全要求,出现隐患及时整改,杜绝安全事故。

3.2.6作好“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检查和管理。

3.3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3.3.1施工现场管理根据权、责对等原则,各级人员对各自岗位责任范围内的事情负责。

3.3.2项目经理协调好与建设方、监理方、发包方等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空间和施工环境,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3.3作到指挥有序,施工有序,堆码有序,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材料,加快施工进度。

3.3.4作好现场的成品、半成品、材料、机具设备等的保护工作。

3.3.5遵守工地现场作息制度,不允许擅自加班。

3.3.6保证场地整洁,作好工完料尽场地清。

3.3.7落实专人管理材料,包括使用、堆放、使用等。

五、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1施工进度安排必须满足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

1.2考虑生产的均衡,尽可能使劳动力、机械设备、资金、材料的平衡,尽可能做到工种、工序合理衔接、干扰少、工效高、经济效益好。

1.3材料的需要量根据施工进度提前核算和准备,保证工程的连续施工,杜绝因材料短缺而出现的窝工现象。

1.4积极、科学地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劳动力,对于可以全面铺开的工作增加劳动力突击抢进度,确保工期计划的顺利执行。

1.5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好劳动力、材料、周转材料及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确保进场时间不滞后。

1.6每天组织项目部各工种主管人员召开工程例会,解决当前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协调好各种关系。项目经理对资金、材料以及周转材料、机械、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有计划安排,对现场质量、安全、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进行施工管理部署,使整个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

1.7每周与甲方、乙方、监理单位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解决施工单位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理顺生产与施工安全之间的关系,确保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安全有序地完成施工任务。

2.工期承诺及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2009年12月18日开工,2011年6月8日竣工,施工总工期540日历天。施工进度的具体安排详见附图{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根据总体形象进度的控制点、分项工程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计划制定一周的详细计划以及下周的精装修计划。工程统计从日计划开始,汇总成周计划、月计划统计表,构成从细部到总体的统计体系,通过统计、跟踪、反馈、对计划执行全过程的规律性、衔接性、动态性、系统性实行有效控制。

3.进度计划保证体系及控制系统

3.1进度计划保证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严格管理、科学施工,全面负责工程施工进度安排与协调,同时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抓住关键控制工序,在劳动力、机具设备、周转材料上实行统一周密的内部调配,保证工程的重点与难点的施工进度,兼顾一般,使各阶段分部工期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进度计划保证体系框图

公司主管生产经理:下达生产施工计划

奖金保证

财务部:

材料保证

物资部:

机具保证

设备租赁:

劳动力保证劳资部:

项目经理:将施工进度计划分解落实到分部作业队

分部作业队:按项目部下达的计划组织施工,将施工进度计划分解落实到作业班组

分项作业班组:按日完成下达的施工任务

3.2工程施工进度监测系统

工程施工进度实施过程

建立进度数据采集系统

收集实际施工进度数据

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

检查是否出现进度偏差

进入施工进度调整系统

 

3.3工程施工进度调整系统

实施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

工程施工进度出现偏差

分析产生施工进度偏差的原因

分析该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所产生的影响

确定影响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

采取施工进度调整措施

形成经调整的施工进度计划

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

实施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

工程施工进度监测系统

 

返回施工进度监测系统

4.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4.1确保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

4.1.1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设立专职进度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岗位的职责。建立各工种专人负责,既分工又协作的有机管理网络,对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并进行考核。

4.1.2建立工程协调会制度,加强总承包与各专业分包单位的配合和协调,及时同有关分包单位互通信息,掌握施工动态,协调内部各专业工种间的工作,注意后续工序的准备,布置工序之间的交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专业分包单位要根据总承包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实施作业计划,经总承包单位综合平衡并确认后付诸实施。经常和定期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包括工程形象进度、资源供应和管理工作进展。

4.1.3强化现场管理,落实责、权、利。对各道工序严格把关,避免返工。项目经理部内部实行部位考核制度,针对各施工工序的实际进度,结合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实绩进行奖罚;同样,对各作业班组实行工程进度部位考核,保质按期完成计划进度部位的给予奖励,反之则进行罚款。通过奖优罚劣,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的生产积极性,以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严肃性。

4.2确保工程进度的管理措施

4.2.1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各时期较为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季度和月进度计划。根据月计划编制每周作业计划,以便向各作业班组下达任务。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及时解决劳动力、设备调度、材料、成品加工品进场计划等问题,通过周计划保证月计划,通过月计划保证季度计划,从而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

4.2.2紧紧抓住施工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各分项工作的施工周期,及时完成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对位于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在不影响关键工序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安排,可以更有利地安排施工机械和劳动力的流水施工、减少窝工、提高工效。

4.2.3编制不同时期不同材料的供应计划。及时了解材料、设备供应动态,对缺口物资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进行调配,对于需外加工的构配件,市场上紧俏的材料和配件,应估计定货、采购、加工、运输和进场时间,提前编制和落实各类货源供应量计划。如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时,要提出调整局部进度计划和有效的补救措施,使总进度计划顺利实施。

4.2.4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根据划分的施工区域,合理平衡和安排劳动力,组织各工种的穿插和搭接,组织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2.5土建扫尾阶段,组织混合班组,分层分区做好装饰扫尾工作。竣工前组织一次初验,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更改,确保竣工验收一次通过。各类技术资料在扫尾工作前10天开始整理、汇总,并尽早提交质检站审核。

4.2.6实行弹性工作时间,主导工序的工种要组织必要的加班加点,作业班组二班轮换,延长工程整体作业时间。在春节、双抢期间,做好一线工人留岗的思想工作,保证有足够的工人上班,妥善安排施工时间,搞好后勤供应工作,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贴,使施工不间断地连续进行。

4.2.7做好雨天及其它恶劣气候的施工后备工作,合理安排、穿插室内、室外工程的施工。

4.2.8在工程施工中与建设、设计、质监、监理等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及时将信息反馈回项目部,下达落实到各作业点和作业组。

4.3确保工程进度的技术措施

4.3.1施工动态管理措施

在施工中以总工期为目标,以阶段控制计划为保证,采取动态管理,使施工组织科学化,合理化,确保阶段计划按期或提前完成。

推行全面计划管理,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总进度计划,网络计划和相应的月、旬、周施工作业计划。对每个作业班组下达生产计划任务书,使施工生产上下协调,长、短期计划衔接。利用微机控制全面进度计划,坚持日平衡、周调度,确保月计划的实施,从而保证该工程总工期的实现。

根据总体形象进度控制点、分项工程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计划制定一周的详细计划及下周的精装修计划。工程统计从日计划开始,汇总成周计划、月计划统计表,构成从细部到总体的统计体系,通过统计、跟踪、反馈、对计划执行全过程的规律性、衔接性、动态性、系统性实行有效控制。

4.3.2组织流水施工

组织流水施工,合理安排各工序、各工种配合穿插,不留施工间歇。

4.3.3采用商品砼,砼的运输采用泵送。

4.3.4严抓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对工程工期造成影响。

4.4确保工程进度的经济措施

4.4.1工程款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程正常施工。

4.4.2设立施工工期进度奖与工期保证金制度,层层分解到各个施工进度控制点,然后再分解到各个作业、工种、班组,以每日生产计划任务书为依据。根据每周生产进度计划进行考核,完成生产计划班组给予奖励,完不成计划承担工期保证金,并且安排其它班组参加,确保当月生产施工进度计划完成。

4.5确保工程进度的设备与技术投入

4.5.1为确保工程进度,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投入一台混凝土输送泵,直接将混凝土输送至作业面,为加快结构的施工进度,为工程整体如期竣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4.5.2结构模板采用胶合板为面板的工具式模板,既有利于提高质量,也有利于加快进度。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加快工程进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5.3投入充足的施工机械,现场配备柴油发电机,在出现停电的突发情况下能提供120KW的用电量。

4.5.4积极采用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4.5.5应用计算机进行进度管理。利用计算机制作网络计划,有效地对工程进行动态智能化管理,真正起到指导施工作业的作用。

4.5.6室外装饰结束后,即开始室外工程和道路的施工。在工程扫尾阶段,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进行工程的初验,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六、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施工部署

1.1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

测量作业

自检

报验

合格

合格

进入下道工序

 

1.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2.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2.1施测原则

2.1.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1.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2.1.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2.2准备工作

2.2.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2.2.2 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公司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 号 单位 数 量
1 经纬仪 DJ3 3
2 水准仪 FA-32 3
3 标尺、标杆 若干
4 水准尺、视距尺 若干
5 钢卷尺 50m、30m、5m 若干
6 墨 斗 5
7 对讲机 4

2.3测量要求

测量记录做到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秒,边长相对误差1/5000。

3.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1工程定位

根据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座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3.2平面控制网测设

3.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3.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2.1.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布设呈矩形。

3.2.1.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布设。

3.2.1.4选点确定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3.2.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3.2.2.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每栋楼设置二横四纵六条主控轴

3.2.2.2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投测到围墙上,横轴西侧、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墙上、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
一级 ±7 1/30000

3.2.2.3桩位用砼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详见下图:轴线、高程点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700

500

控制线(铜芯)

100*100*6钢板

砼桩

轴线、高程点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3.2.2.4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以便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3.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3.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3.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基础。

3.3.1.2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高程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

3.3.1.3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高程点,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3.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3.3.2.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3.3.2.2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

3.3.2.3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3.3.2.4引测的水准控制点,经现场监理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5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

等级 高差全中误差(mm/km) 路线长度(km) 与已知点

联测次数

附合或

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mm)
三等 6 50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

3.3.3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设在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部位。

4.基础测量

4.1基础平面轴线司测方法

4.1.1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司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二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使用。经校核无误后,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司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控制在3mm以内。

4.1.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司测各主控线,司测允许误差±2mm。

4.1.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司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并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4.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4.2.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检查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再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4.2.2±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

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高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墙、柱拆模后,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500mm线。

4.2.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先作自身闭合,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进行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4.2.4土方开挖测量方法

4.2.4.1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1.5米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

4.2.4.2开挖到槽底标高30cm处,在基坑边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铁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然后,在基坑边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并放出细部集水坑、消防水池等开挖边线。

5.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5.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5.1.1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

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并弹出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

5.1.2 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根据流水段的划分,第一施工段内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其余3段各设置2个内控点(纵横主控轴交叉点),控制点编号见内控点平面图。

5.1.3 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预埋100×100×3mm铁板。二层楼面放线,依据外墙及东、北侧围墙上可以通视的主轴控制线进行施测,铁板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小孔作为标志。

5.1.4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5.1.5 二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5.1.6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5.2标高竖向传递

5.2.1依据现场内两个永久标高控制点,每段在外墙设置3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0.50米,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50cm水平控制线。

5.2.2标高基准点在传递前,进行复核,并妥善保护。

6.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6.1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6.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墙体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为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及时将控制线司测到墙、柱面上,以便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及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6.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司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7.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7.1测量仪器属计量工具,定期送计量管理单位进行检测,并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

7.2测设时间选在无大风、阴天或早上8点前,避免自然条件影响测量精度。

7.3建立在场地的测量控制桩和楼面的控制点,认真加以保护。

7.4为了消除积累误差,每隔2层使用经纬仪从底层基准点开始对整条轴线进行复查,及时调整误差,确保高层建筑垂直精度在规范允许值内。

7.5使用钢尺操作时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

7.6所有测量数据均记录列表,计算人、复核人完善签字手续。

7.7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测角采用三测回;定点 测量时,避免垂直角大于45°。

7.8测量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司测。

8.施测安全

8.1司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8.2在基坑边司测基础轴线时,确保经纬仪架设的稳定性。

8.3二层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设专人监视。

8.4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8.5轴线司测完毕,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盖好。

8.6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停止操作。

8.7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地基基础工程

1.1土方开挖

1.1.1挖土要求

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应结合基础底板结施图进行,当结施图与基坑剖面图中所示的基底标高有出入时,以结施图为准,并应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人员。

土方开挖遵循“开槽支护、先护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分层、对称挖土至要求标高,局部电梯井范围,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土方开挖分层进行,挖土服从支护作业,双方应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支护。最后30cm土方用人工开挖,并应防止坑底土扰动,挖土至基坑底标高24小时内须施工好素混凝土垫层,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1.1.2基坑开挖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1.1.3挖土方法

挖土主要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工配合。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观察土质变化情况,做好基坑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基坑开挖时,在设计基底标高以上暂留20cm左右土层不挖,抄平后,余土由人工清挖整平。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修整和清底。在距坑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基坑周边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基坑尺寸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基底土方,修底铲平。

当基坑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及时组织设计单位、地质勘察单位、质监站、监理单位以及甲方验槽,并在签认隐蔽工程记录和地基验槽记录后方可施工基础。在基槽的开挖过程中,应对基底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的变化经常进行检查,做好原始记录并绘出断面图。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报告公司、设计以及地质勘察部门到现场及时解决。

1.1.4基坑支护

边坡支护采用自然放坡。受到场地限制放坡不能满足要求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具体按公司编制的《基坑支护作业指导书》执行。

1.1.5基坑排水

为方便坑内施工,坑内采用盲沟和集水井方式排水,盲沟内回填大粒径的碎石或卵石,相互贯通,使水通过排水沟集中到集水井或较深的承台内,再通过污水泵排出集水坑。

为了防止雨天后基坑表面积水,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明沟,通过水泵将水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保持基坑在施工期间的干燥。

坑外降排水:在基坑的外侧,沿坑边设置400×400mm地面排水明沟,内侧水泥砂浆抹光,并在转角处布置集水井,通过水泵将水排入市政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保持地下室施工期间的基坑干燥。

1.2地基处理

本工程采取CFG桩进行地基处理。

1.2.1施工准备

⑴、开工前做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

⑵、做好人工、材料、机械的准备工作;

⑶、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⑷、组织打桩机械进场拼装工作(本工程桩机采用活瓣式桩靴,桩管材质为10mm厚钢板,桩机桩管高度为15.0m,现场备有接长桩管),在施工机具上做好进尺标记;

⑸、做好水泥、碎石、人工砂等材料的检验及混凝土配合比;

⑹、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轴线和桩位,确定打桩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

(7)、进行试桩,不少于2个,以复核各种参数是否符合要求。试桩点具体位置由甲方确定。

1.2.2 施工部署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整个桩基工程施工工期较紧,要求施工人员统筹安排,确保桩基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工。计划进场1台振动沉管桩机,20个工作日完成施工任务。

1.2.3劳动力配备计划(不包括进退场的机械工人)

操作工: 4人 施工人员:20人

其 他: 2人 电 工:2人

1.2.4 投入施工机械计划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振动沉管桩机 DZKS-75 kw 1
混凝土运输车 1
铲车 1
搅拌机 350型 1
电焊机 15kw 1
手推车 4
磅秤 500kg 2
氧割 1

1.2.5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桩机组装及其他机具就位→金属桩尖头定位→垂直度检验→震动沉管至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震动拔管→继续灌注混凝土→继续震动拔管→拔管完毕→桩机转移。

1.2.6 CFG桩施工顺序

施工机械采取自北向南行进,自西向东移动隔排隔桩跳打。新桩与已打的桩的施工间距为3.4m。

1.2.7 CFG桩施工工艺

①、定位:桩管自然垂直就位,将桩管下端活瓣合起来,对准桩位徐徐放下套管,压入土中,桩尖头定位应尽量准确。

②、垂直度:桩机底盘应保持水平,桩管自然垂直,桩身垂直度一定要控制在1.0%以内。

③、成孔:

a)工程桩采用单桩打法。沉管时先用低锤轻击,观察有无偏移,如无偏移再正常施打。

b)按设计图纸及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将桩管沉至要求深度,并做好施工记录;

④、灌注桩身混凝土:桩管沉至设计要求深度并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同时震动拔管。

⑤、灌注完混凝土后,移开桩机,施工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500mm。

1.2.8混凝土施工过程

①、由于单桩混凝土量不大,现场采用自拌混凝土进行桩基浇注。将现场材料送至广西博凯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做材料检验和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有甲方或监理代表做见证)。

②、严格按配合比过磅搅拌,混凝土熟料要及时灌注,如发现离析应重新拌制。

③、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抽样做混凝土试块,每台机组每一天做一组(3块)试块(外形尺寸为150×150×150mm的立方体),标准养护,测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

④、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s。

⑤、浇注混凝土前应再次复查孔深、垂直度,如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应及时处理。

⑥、本工程桩为震动沉管工程桩,灌注混凝土入桩管,震动同时拔管,拔管速度已在配电柜操作系统中设置按匀速控制<1.2m/min,操作人员不许随意调整。拔管要均匀,不宜拔管过高,拔管时应保持连续密锤低击不停,还要经常探测混凝土落下的扩散情况,注意使管内的混凝土保持略高于地面,这样一直到全管拔出为止。

⑦、桩身混合料的坍落度为30~50mm。

⑧、初拔管高度应<50cm,并反复插几次,预防出现吊脚桩。

⑨、混凝土应连续、随时浇灌,工程桩成孔后必须及时灌注,一般情况下不能留放超过半个小时。

⑩、实际混凝土灌注量严禁小于理论混凝土灌注量。为防止桩身出现缩径、断桩、夹泥等不良现象,混凝土必须灌至自然地面,且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500mm,桩头人工凿平。

1.2.9质量要求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工程桩施工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 4—1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原材料 设计要求 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
2 桩径 mm -20 用钢尺量或计算填料量
3 桩身强度 C15 查28d试块强度
4 地基承载力 fak=260kpa 按规定的办法
一般项目 1 桩身完整性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mm 垂直于轴线方向70 用钢尺量
mm 轴线方向150
3 桩垂直度 % ≤1.0 用经纬仪测桩管
4 桩长 mm +100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

其中对主控项目第四项地基承载力的检查,在施工后28天后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每个单位工程的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要求不少于三个点,检测点的位置由设计单位会同各方根据情况随机确定。

对于一般项目中第一项桩身完整性的检查,应抽取总桩数的10%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1.2.10质量保证措施

⑴、工程桩严格按设计要求、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及施工规范施工。

⑵、采用强度等级为3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水泥、砂及碎石均按有关文件规定取样送实验室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品材料杜绝进场。

⑶、按设计图纸放线定位后,经施工员及监理检查桩数及桩定位,符合设计要求方可桩机就位。

⑷、根据设计施工、结合地质资料,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地质情况控制桩的有效长度。

⑸、施工过程中如遇土质较软,或其他异常情况(如遇排水沟、土洞、流塑状土层等),应及时通知设计、建设、监理、地质单位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处理。

⑹、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场前要对桩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检验、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进场后必须注意施工现场的处理、装配安装的安全及施工使用的要求:

①、施工现场必须平整,这样有利于桩架水平的调整,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提高施工速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②、桩架底盘下枕木的铺设间距约为1m,有利于桩架的平衡,可更好的控制桩身的垂直度,且可提高施工速度。

③、根据沉桩深度确定立柱的组合节数,可提高施工速度,又可节约易损耗的材料。

⑺、在工程桩施工前,应复核桩位,防止桩位偏差大于施工规范要求。

⑻、金属桩尖头定位应保证桩管垂直度≤1.0%。若发现桩垂直度偏大时,可将桩机前后或左右移动至桩管垂直度≤1.0%。

⑼、工程桩成孔时机械设备的使用:

a)、刚开始沉管时,由于第①、②、③层土质较软,承载力较低,可以静力加压沉桩,不必启动振动锤;

b)、使用静压沉桩,当沉管速度明显减慢,桩架前部被提起,说明静压沉桩能力不够。此时应启动振动锤,边加压边沉桩,此时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振动锤工作电流的变化。

c)、当振动锤工作电流达到40 ~ 50Hz,但桩管不再继续下沉,说明桩管已置于基岩,当进入不少于0.2m时即可停机,测量桩深,做好原始记录。

⑽、成孔后,必须经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公司代表签认,确认桩的成孔及深度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⑾、施工中设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并认真详细作好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必须准确、可靠。

1.3地下室施工

1.3.1 施工顺序

底板垫层施工→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地下室底板侧模→地下室底板钢筋、挡土墙和柱的插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筑→地下室顶板以下挡土墙及柱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顶板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侧墙外壁及地下室顶板外的防水层施工→土方回填夯实等的施工。

1.3.2钢筋施工

1.3.2.1钢筋工程的相关要求

1.3.2.1.1钢筋的材质要求

本工程钢筋施工均为现场制作、绑扎。所有进场的钢筋具备出厂合格证,进场后进行抽样复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合格钢筋在储运堆放时,挂标牌进行标识,并按级别、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不得混杂。

1.3.2.1.2钢筋的构造要求

板底部钢筋伸入支座梁中,并大于5d,当为HPB235钢筋时,端部加弯钩,当为HRB335钢筋时,端部不加弯钩,支承于剪力墙的楼板底部钢筋应伸入墙端,并满足抗震锚固要求。板支座负筋伸入支座未标明时,一般应伸入至梁外皮留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按规范采用,直钩长度同另一端,如不能满足要求,直钩长度加长至满足要求。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框架梁的通长负筋及下部纵筋接头优先采用对焊接头。跨度小于12m梁底部纵向钢筋接头在支座或支座的两侧的1/3跨度范围内接头,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可选择在跨中1/3范围内接头,不应在支座处接头。剪力墙纵横向直径≤12mm钢筋连接,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按1.2LaE控制,直径≥14mm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接头。连梁钢筋: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且不应小于600mm。当现浇板开洞洞口小于250时,钢筋不截断直接绕过洞口设置;孔洞尺寸大于250小于500时,设加强钢筋每边2φ14,锚固长度250;需封堵的管井,板内的钢筋不断,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1.3.2.1.3钢筋的制作、绑扎施工要求

施工前根据结施说明明确筏板、地下室底板、侧壁、顶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与混凝土同成份的水泥砂浆垫块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其平面尺寸为50×50mm。

筏板水平钢筋搭接方式采用螺纹直接。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钢筋施工涉及地下室底板筋、筏板钢筋、集水坑加强筋、侧墙插筋等众多施工点,节点复杂、穿插较多,标高变化多,施工时应全面熟悉图纸,弄清各部位的锚固、搭接方式,对节点处钢筋的摆放位置、穿插顺序进行合理编排,做到心中有数,对号入座。

底板钢筋施工前,应在垫层上弹墨线,标明钢筋摆放位置,保证钢筋绑扎质量。底板上部钢筋应待水电安装等安装工作完毕之后最后进行绑扎,防止被踩踏、损坏。

地下室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铁马凳支承,铁马凳梅花形穿插设置,间距为2000×2000mm。

铁马凳只能用于底板钢筋支撑,不能用于底板混凝土浇筑架支撑、地下室侧墙和顶板的模板支撑。

剪力墙和柱的竖向预埋钢筋等都必须绑扎牢固,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有遗漏或位移。

剪力墙、柱竖向钢筋支设方式:竖向钢筋分两次支设到位,接头位置分别留设在地下室底板上口500mm以上和地下室顶板处。施工时必须解决好柱竖向钢筋的定位问题。

1.3.2.1.4钢筋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

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完毕后,必须按照施工图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并作好隐蔽验收记录。

1.3.2.2地下室钢筋绑扎顺序

1.3.2.2.1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顺序

底板下部钢筋网绑扎→安放钢筋支撑架→底板上层钢筋网→侧壁插筋→侧壁定位筋。

1.3.2.2.2地下室侧壁钢筋绑扎顺序

固定侧壁竖向筋→绑扎侧壁水平钢筋→用拉结筋呈梅花形布置的内外墙筋固定。

1.3.3地下室模板施工

为提高混凝土质量,本工程剪力墙、梁、板、柱均采用复模胶合板配木枋做大模板,并按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

1.3.3.1模板的选用与支撑架搭设

侧模采用砖砌侧模,即:240厚砖砌侧模,内侧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底板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以上500mm处。该砖砌侧模同时兼作底板防水层的侧面保护层。

1.3.3.2地下室剪力墙模板

地下室剪力墙采用复模胶合板;采用φ48×3.5双钢管作为内外支撑件,并搭设满堂脚手架以支撑固定。侧壁模板安装前先分段预拼成型,待预检合格后再正式拼装。

剪力墙模板采用φ12mm止水对拉螺栓控制壁厚,保持内、外模板的间距,止水对拉螺栓的横向间距为1000mm,纵向间距750mm。对拉螺栓加焊一道4×00×100mm止水片。剪力墙模板在5-7天后可拆除,现场做砼试块的三天强度试验作为拆模依据。

1.3.3.3柱模板

柱模板采用18mm厚复模胶合板,根据柱净高按标准长度配置,主龙骨用50×100木枋,间距≤400mm,钢管柱箍间距≤0.6m。柱模板底部应抄平,用1:2水泥砂浆找平,厚10-20mm,宽100mm,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模板,防止混凝土浇注时跑浆烂根。

1.3.3.4梁模板

梁模板采用18mm厚复模胶合板,次龙骨用50×70mm木枋,间距400mm,主龙骨用70×100mm白松木枋,侧模及底模用φ48×3.5mm钢管支撑。梁墙节点采用定型节点模板。高度≥750mm的梁,梁中预埋1φ20PVC管中穿1φ14对拉螺栓间距1000mm。梁混凝土浇注完毕,将拉杆抽出,可重复使用。

普通梁跨度大于4m时,按1L/1000起拱;悬臂梁长度大于2.0 m时,按5L/1000起拱,并保证底模不发生下沉,起拱不得削弱梁截面高度。

1.3.3.5板模板

采用10mm厚复模胶合板,次龙骨用50×70木枋,间距400mm,主龙骨用80×80木枋,间距600mm。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枋用压刨将接触面的一侧刨平。钢管支撑架立杆间距≤1.0m。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竖向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0.9m,横杆步距≤1.6m,扫地杆距地(楼面)0.2m。剪刀撑每隔15m设置,宽度不大于4个间距,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模板拼缝处用宽胶带封严。

1.3.3.6楼梯模板

楼梯采用木方和胶合板,承重架纵横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1.3.3.7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

1.3.3.7.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3.3.7.2模板板厚应一致,版面光滑、无翘曲、脱皮、腐朽、缺边角、遇水不膨胀、不变形的防水九夹板。

1.3.3.7.3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mm。

1.3.3.7.4模板在安装前必须刷好脱模剂,以利拆模及增加模板周转次数。

1.3.3.7.5梁、平台应确保位置准确,拼缝紧密平整,板缝采用胶带纸粘贴,相邻两板高低误差控制在1-2mm以内,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3mm以内。

1.3.3.7.6平面木楞加密,格栅高度一致、平直。

1.3.3.7.7阴阳角等接点紧密,应确保棱角分明,对边角不整的板材必须锯刨平直。

1.3.3.7.8模板在安装、校正时,严禁用大锤、钢管等敲打,使模板表面留下铲毛或锤击痕迹。

1.3.3.7.9钢筋、水电安装后,应再次检查和整修,拼缝有间隙和不平的,必须进行整改。

1.3.3.8模板拆除基本要求

1.3.3.8.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规范规定。

1.3.3.8.2侧模板拆除时,以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

1.3.4预埋套管及预埋件的施工

1.3.4.1地下室施工中,有大量的预埋件及预埋孔洞,所有孔洞及预埋件均在土建施工时预留、预埋,不得事后补凿或补埋。所有管道不得从梁内穿过。

1.3.4.2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处的钢筋绑扎

孔洞处的钢筋应尽量绕过,必须截断时,将截断钢筋加弯钩,焊在加强环筋上。

1.3.4.3预埋件定位

预埋件埋设位置的模板采用木模拼装,预埋件定位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即:在木模及预埋件中间或对角处钻φ8园孔,然后用φ6螺栓固定。

1.3.4.4预埋套管定位

预埋套管埋设位置的模板采用木模拼装,预埋套管定位采用木模上钉十字架或档条的方式进行。

1.3.5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塔吊及斗车等运输工具运入施工现场。

1.3.5.1防水混凝土材质要求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除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3.5.1.1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应大于1.5%。砂宜采用中砂。

1.3.5.1.2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时必须试验复核产品说明书中所列的“最佳掺量”,按实际所用原材料和施工条件,进行模拟实验,求得本工程中外加剂的适宜掺量,然后按配合比严格计量、掺用。

1.3.5.1.3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由实验室确定,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为保证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拌制质量,混凝土拌制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技术措施要求,认真阅读配合比,严格按配合比准确控制材料用量。

1.3.5.1.4防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有所增加,拌制时还应参考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具体的拌制时间,且不少于120s。

1.3.5.1.5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抗渗试块;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按要求抽样并做抗渗试块两组,一组标养,另一组与现场情况同条件养护,并认真做好记录。防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在拌制和浇筑地点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每班不少于二次。

1.3.5.2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施工时注意明确各种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使用的范围及部位,不得错用、混用。

必须使用大厂生产的性能稳定的水泥,砂、石粒径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砂、石不能直接用于配制混凝土。

加强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联系,要其按要求提供原材料材质证书、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单、初凝终凝时间、坍落度要求等,并在现场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块送检。

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的运输,施工前先根据商品砼的生产率,确定所需混凝土泵台数、管道长度、布置位置等并进行管道等的安装工作。

泵送混凝土,其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管长度不小于15m,除出口处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能用软管。

混凝土输送泵的固定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管要求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

混凝土开始泵送时保持慢速运转,并观察泵压,待确认正常后再以常速泵送。向下泵送时,管道与垂线夹角不小于12°,以防止混凝土因自重下落形成空段引起堵塞。

泵送过程中严禁向泵斗和泵槽斗内加水。

1.3.5.3浇筑前现场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杂物;仔细检查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拼缝是否严密等;检查网架及水电施工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规格尺寸、数量、位置及固定情况是否符合图纸要求;钢筋绑扎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办理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搭好浇筑混凝土时的马道或跳板,保证混凝土施工人员不踩踏绑好的钢筋。

1.3.5.4混凝土浇筑中的重点注意事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到振动棒快插慢拨,插点均匀,逐点移动,每次振动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无明显下沉、基本上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控制好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漏振、超振,使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出现蜂窝孔洞。

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的搭接时间间隔不超初凝时间,混凝土搭接处振捣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并加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动要密实。按规范要求分层分部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应进行早期试压,以确定模板的拆除时间和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撑、钢筋的情况,并进行加固修整。

1.3.5.4地下室混凝土浇筑顺序

1.3.5.4.1竖向施工顺序

地下室共设置两道水平施工缝,分三次浇筑:第一次为底板、集水坑,施工缝留设在底板板面上口500mm处;第二次为地下一层梁底以下的混凝土侧墙、柱浇筑,施工缝留设在地下室顶板梁底50mm处;第三次为地下室顶板现浇梁板。

1.3.5.4.2 底板防水混凝土的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且浇筑时间要求较连续不间断。决定底板的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管、塔吊与钢模溜槽等共同运输。

本工程混凝土浇筑量较大,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不间断供应,现场工长应做好浇注点与现场搅拌点的指挥协调工作,每批供料必须按双方协定的节奏和时限供应,以防止冷缝事故。

底板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根据现场情况布置、搭设6-7条斜跑道和浇筑架,以保证每板块的混凝土能由远而近连续不断的浇筑,且确保绑好的钢筋不被施工人员踩踏。

底板砼钢管浇筑架、浇筑通道下端必须置于底板上的专用撑脚支撑,以避免踩踏钢筋。浇筑通道立杆纵横间距1.4m,横杆高出筏板0.4m,上铺竹跳板。支撑铁马凳除作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的钢管架浇筑架的支撑外,还可用于底板钢筋支撑架以及地下室侧壁和顶板的模板支撑。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作业班组认真交待施工顺序、浇筑方法、振动棒插入点位置、振动时间等;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多台振动棒流水作业。整个浇筑过程应设有专人监督、检查,防止漏振和振捣时间不足等质量事故发生。

底板的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板面上口500mm处、地下室外侧侧壁水平施工缝处安设止水带,施工缝呈阶梯缝。

遇水膨胀止水条在施工时在施工缝位置砼未凝固前每10-15cm埋入一颗50mm长的铁打,钉尖朝上,冒出砼面长度略大于20mm,在后续的钢筋工程完毕模板工程开始封闭施工缝之前,将止水条埋入,用预留铁钉固定牢固,止水条接头长度为30-50mm,用杂丝绑扎后用射钉枪钉入原砼基层。没有预埋钉的部位还应加钉固定,并刷缓膨剂,对其进行保护,浇筑上层砼时,严禁振动棒碰撞。

底板混凝土采用分段逐层斜面式薄层浇筑,将底板混凝土分两层,每层厚度≤200mm,并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式接槎面。

混凝土浇筑时应安排有序,振动棒采用梅花布点,要求振捣至混凝土无明显下沉,基本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应在柱钢筋上标出水平控制线,用以控制找平。底板混凝土浇筑至板面标高且用振动器振实后,用铝合金靠尺将混凝土刮平,并在2-3h后,混凝土发生实凝及终凝之间增加压抹一次,以减少沿水平方向钢筋走向的表面裂纹。

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之前不得在混凝土表面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撑。

1.3.6地下室侧壁混凝土浇筑

侧壁混凝土浇筑:四周侧壁呈环状回路浇筑,高差不大于300mm,以避免产生不均匀的侧压力;分段分层施工,每层混凝土厚度约为500m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中50mm左右,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的搭接时间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搭接处振捣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并加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侧壁混凝土浇筑时,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减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防水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严禁打洞。对于施工洞应及时修补,修补时先将孔洞洗净,涂刷一道水灰比为0.4的水泥砂浆,再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1.3.7施工缝处理

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N/mm2后,方可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经处理后,才能浇筑上部混凝土。

清除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松动的石子,以及疏松混凝土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且不得有积水。

在浇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50-100mm厚与混凝土同成份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后续混凝土。

施工缝处应仔细捣实,使新老混凝土结合紧密。

1.3.8 大体积砼浇注意事项

1.3.8.1降温方法

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降低石子与水的温度;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剂,延缓初凝时间,减少初凝期间混凝土内部水化热;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加强养护,混凝土初凝期间必须用塑料布覆盖封闭保水,并加盖草袋保温,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

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大以增加散热与热量交换。

浇筑时,每条泵管出口设置4-5个振捣棒。使混凝土自然缓慢流动,然后全面振捣。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以进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为宜,做到快插慢拔,振捣密实。

混凝土在泵送前,必须先泵水泥纯浆润滑管道,以防止随后泵送的混凝土在管道内阻塞。

泌水处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泌水较多,要派专人用污水泵随时将积水从集水井中抽出。

混凝土表面处理在浇筑后约2-3小时左右进行,初步按标高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筒碾压数遍,用木抹抹压,待混凝土收水后,再二次用木抹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随后立即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使混凝土内蒸发的游离水积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等混凝土能轻踩上人时,掀开塑料薄膜,检查有无干缩裂纹,如有,再及时进行抹压,消除裂纹,并适当洒水,水不宜过多但需喷洒均匀。然后再盖上薄膜,其上再盖一层草垫或麻袋。

1.3.8.2养护

为保证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5℃,新浇混凝土采用两层塑料薄膜和三层阻燃草帘覆盖或局部蓄水养护,实际施工时将根据气候和测温情况来随时调整。

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12h内开始;养护时间约为14d。

若测温过程中,温差大于25℃时,应及时在砼上再加盖一层草袋和一层塑料布。

1.3.9后浇带的处理

1.3.9.1后浇带支模采用双层钢板网,加强带两侧的密孔钢丝网应能保证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流入后浇带内。

1.3.9.2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后浇带从地下室底板垂直贯通地下室顶板;

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将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表面打毛,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封闭;

封闭浇筑前必须将两侧的浆膜清理干净,不密实的混凝土应打去,将后浇带内的浮渣与杂物清除,用水冲洗后,混凝土表面应用纯水泥浆刷浆。

后浇带采用高一级混凝土,内掺抗裂防水剂,为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必须先经过试配,所有材料必须严格计量,搅拌均匀。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必须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两个月后再进行。

浇筑时先从离端头一米处下料,倒振至端头,待端头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不再下沉,出现泛浆时,再继续浇筑其余部分。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底板,再浇筑外墙,最后顶板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四小时后,用湿草袋覆盖,昼夜养护,频繁喷水,保持充分湿润,专人养护14天,整个养护期可达21天,以减少混凝土收缩。

1.4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在地下室室外防水施工完成、整个地下工程验收合格、砼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因回填而受损时,方可进行。

基坑底地坪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回填土前对基础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办好隐蔽验收记录;清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检验回填土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检测回填土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若水量偏高,采用均匀掺入干土或换土等措施;若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使其含水量符合要求。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50-30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以免侧压力坡坏基础、墙体,边角处加强夯实。

室内回填应在上下水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填筑时应先用人工将管道周围填土夯实,后从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方可使用机械夯实,以免回填造成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

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料土回填。

回填土在机械碾压之前,先推平,使其表面平实。每层回填土至少夯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打夯机进行填方碾压,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夯锤每次重叠宽度约为15-25cm。辗压时,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压实密实度以夯锤每次夯压后下沉量不超过1-2cm为准。

分段填土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夯(碾)迹重迭0.5-1m。上、下层接缝错开不小于1m。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设计无要求时,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2.钢筋砼工程

2.1模板工程

2.1.1模板配制、安装要求:

本工程采用18mm胶合板施工,使用的钉子长度应为木板厚度的1.5-2倍,每块木板与木档相叠处至少钉2只钉子。配制好的模板在反面编号与写明规格,分别堆放保管,以免错用。

安装时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的尺寸、形状、相互间位置正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装拆方便,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面涂脱模剂以利脱模。

2.1.2施工方法

①、柱模板: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变形,影响柱面平整,在柱模板上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将模板向内侧拉结牢固。并根据柱模的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间距。最后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柱模安装如下图。

对穿螺栓

木方

胶合板

钢管柱箍

剪力墙模板施工顺序:组装前检查→安装一侧模板→安装竖楞→调整平直→绑扎钢筋→安装另一侧模板并调整平直→安装穿墙螺栓→安装横楞→调整模板平直→与柱、楼板模板连接。

梁和楼板模板施工顺序: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板支架→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具→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另一侧梁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和可调行连固→铺设支撑板模的小楞→铺板模。梁柱模板安装如下图。

夹方

底模、侧模

梁柱模板安装示意图

斜撑

立档

②、梁和楼板模板施工方法: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安装梁模支架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支柱下脚要铺设2cm木块垫牢,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柱采用双排,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连固10cm×10cm木楞。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和扫地。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摸上应拼上连接角模。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复核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在梁上连接阴角模板拼接固定。支模板时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个部件是否牢固;梁模板要控制准确标高、截面及轴线位置。支模顺序:先主梁后次梁,先底模后侧模,先梁后楼板。在浇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拆模时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拆模时千万不能用力过猛或过急,拆模时模板要小心轻放。拆下来的模板,支撑要及时清理、修整、加固、保养。

③、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为防止浇筑砼时涨模,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米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80cm至1m留一道,根部凿除浮灰清扫干净。

④、圈梁模板:上口钉钉子拉线找平,模板采用地支撑时,下方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

⑤、模板拆除:拆模时,模板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卸掉柱箍,再反连接每片柱模板的U形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楼板、梁模板拆除,应先拆梁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拆楼板模板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侧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与梁拆模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及损坏。

2.2钢筋工程

2.2.1钢筋的进场和贮存

凡进场钢材均应有钢材出厂合格证,成捆钢筋应有产品标牌,进场后应按批号抽取试样,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加工前,要有技术交底,并放大样确定其形状、尺寸,加工过程中若发现脆断,焊接处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及其他专项检验。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成型的钢筋根据其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0mm间距2m的垄上,以防锈蚀,并及时进行状态标识,严禁任意堆放。

2.2.2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的规格、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和规范规定,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采用冷拉方法调直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大于4%,钢筋切断时,必须将裂缝、缩径或严重的弯头切除,受力Ⅰ级钢筋的末端,必须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加工集中配料现场加工成型,根据钢筋配料单、分品种规格使用部位分类挂牌堆放,使用时按配料单领取,运至使用部位。

2.2.3钢筋的焊接

钢筋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焊接接头不宜设在梁端和桩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应设在受力较小的部位,且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无论采取哪种焊接方式,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焊接前,先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施焊。

闪光对焊:基梁内及矩形梁内纵向钢筋采用闪光对焊,任一焊点接头中心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闪光对焊的操作方法: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的操作工艺,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即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闪光对焊时,应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首先连续闪光,最后进行顶锻,完成整个闪光焊接过程,需要预热时,宜采用电阻预热法预热,留量应为1-2mm,预热次数应为1-4次,每次预热时间应为1.5-2s,间歇时间应为3-4s,顶锻留量应为4-10mm,并应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预热闪光焊时的烧化留量不应小于10mm。

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用于竖向钢筋的接头,其施工方法:先清理钢筋端部120mm的污物,根据上部钢筋的长度,搭设相应的脚手架,以供辅助工,扶直上部钢筋,将夹具的下钳口夹牢,下部钢筋70-80mm部位,将上部钢筋扶直,并夹牢于上钳口内约15mm处,保持上下钢筋同心,安放焊剂盒,用石棉布等密封焊剂盒下口,同时装满焊接,采用直接引弧法。焊接时,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接通电源后,立即将上钢筋提升2-4mm,引燃电弧,使电弧稳定。燃烧后,随着钢筋的饿熔化而逐渐下送,并转入电渣过程,待钢筋熔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焊接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持续数秒后,可松开操作杆,以免钢筋偏斜或接合不良,钢筋上提和下送均应适当,防止断路或短路。

2.2.4钢筋绑扎

2.2.4.1柱子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2.2.2剪力墙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画水平障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剪刀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刀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2.2.4.3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模外绑扎→画箍盘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 →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梁筋的搭接:梁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2.2.4.4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受力筋→绑负弯短钢筋。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2.2.4.5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根据设计图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3砼工程

2.3.1作业条件:

浇筑砼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全部施工完毕,经检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浇筑砼用的架子及运输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水泥、砂、石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砼配合比单。

磅称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工长已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砼浇筑申请书已批准。

2.3.2准备工作

搭设泵送砼管道,泵机安装就位。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浇水使模板湿润。

2.3.3质量要求

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少于一次。

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 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拌料后至卸料前时间间隔小于2小时,否则 搅拌车内混凝土不能用于主体结构。

2.3.4泵送方法

泵送湿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管内的水泥砂浆应按要求均匀摊铺在浇筑面上。

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不应停止搅拌;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队,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在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湿草袋覆盖管道进厅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泵送管道的水平换算距离总和应小于设备的最大泵送距离。

2.3.5混凝土浇筑

2.3.5.1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2.3.5.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l.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2.3.5.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2.3.5.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2.3.5.5柱的混凝土浇筑

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l-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2.3.5.6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l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c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3.5.7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如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反之宜先浇筑柱混凝土,预埋剪力墙锚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绑剪力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不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2.3.5.8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施了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2.3.3.6混凝土振捣

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器。

斜插和直插两种方法,做到快插慢拔。

插点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间距不应大于振动半径的1.5倍,不能碰撞钢筋和予埋件。

振动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沉,不出气泡,表面泛灰浆为度。

2.3.3.7泵送结束清理工作

泵送将结束时,应估算混凝土管道内和料斗内储存的混凝土量及浇捣现场所欠混凝土量,以便决定混凝土需要量。

泵送完毕清理管道时,采用空气压缩机推动清洗球,先安好专用清洗管,再启动空压机,渐进加压。清洗过程中,随时敲击输送管,了解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当输送管内尚有10m左右混凝土时,应将压缩机缓慢减压,防止出现大喷爆和伤人。

泵送完毕,应立即清洗混凝土泵、布料器和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

3.砌筑工程

3.1作业条件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

3.2砌筑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砌块浇水→砂筑镶砖→竖缝灌砂浆→勒缝。

3.3施工操作

3.3.1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3.3.2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的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砌块砌体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砌块排列应从地基或基础面、±0.00面排列,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压搭要求,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

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它的构造措施;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如果加钢筋网片的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为20-2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大于30mm的垂直缝,应用C20的细石混凝土灌实。

砌块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镶砌砖的强度不应小于砌块强度等级。

砌块墙体与结构构件位置有矛盾时,先满足构件布置。

制配砂浆:按设计要求的砂浆品种、强度制配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确定,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铺砂浆:将搅拌好的砂浆,通过吊斗、灰车运至砌筑地点,在砌块就位前,用大铲、灰勺进行分块铺灰,较小的砌块量大铺灰长度不得超过1500mm。

砌块就位与较正:砌块砌筑前一天应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后方可吊、运就位。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吊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砌块安装时,起吊砌块应避免偏心,使砌块底面能水平下落;就位时由人手扶控制,对准位置,缓慢地下落,经小撬棒微撬,用托线板挂直、核正为止。

3.3.3砌筑镶砖:用普通粘土砖镶砌前后一皮砖,必须选用无横裂的整砖,顶砖镶砌,不得使用半砖。

3.3.4竖缝灌砂浆: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原浆勾缝,深度一般为3-5mm。

3.4拉结筋留设

本工程墙体为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砌筑时必须做好砌体与墙柱的拉结。为避免拉结筋漏埋、移位而造成拉结效果不能满足砌体要求的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

3.4.1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墙板前应确定皮数杆,并在皮数杆上标明拉结筋的位置。这样既保证拉结筋不漏放,又可使拉结筋与砖砌体水平灰缝一致。

3.4.2在规定的位置将拉结筋与同一标高的箍筋焊牢,如在同一标高无箍筋,可将在±20mm内箍筋移至与拉结筋同一标高并焊牢;如在±20mm内无箍筋,可加设一箍筋再行焊牢。拉结筋预留要紧贴模板内侧,易于拉出调直。对拉结筋设计不明确的,设置2φ6@500,伸入砌体不小于500mm。

3.4.3预留完成,严格拉结筋的检查验收。验收柱内钢筋时,同时检查验收拉结筋的预埋情况,并做相应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应在整改并重新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

3.5砌块与窗口连接

3.5.1如采用后塞口时,将预制好埋有木转或软件的混凝土块,按洞口高度在2米以内每侧砌置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米时砌置四块,混凝土块四周的砂浆要饱满密实。安装门框使用手砖在边框上先钻好顶眼,然后用钉子将门框与混凝土内的木砖钉牢。

3.5.2可以将门窗洞口周边作程钢筋混凝土边框,边框与门窗木框边缝的余量每变为15毫米,混凝土边框内在留木砖或铁埋件。门窗上口及窗洞口一般可做成钢筋混凝土拉结带,且诶全长贯通,以增加气混凝土墙体在门窗洞口等薄弱部位的整体性。

3.5.3如采用先立口时,砌块和门框外侧均涂抹粘结砂浆5毫米,挤压密实,同时校正墙面的饿垂直、平整和门框的位置。随即每侧在门框上均匀的钉三个将钉帽砸扁的钉子与加气混凝土块钉牢。方法是钉子预先钉在门框上,且钉帽外露,待砌筑高度超过钉子时,再往砌块里钉。

3.5.4门洞上角过梁端部或其他可能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应钉涂有防锈漆额铅丝网,减少抹灰层裂缝。

3.5.5门窗过梁部位,当洞口宽度小于500米时,又无钢筋混凝土带,可采用三个砌块先加工成楔形,用粘结砂浆事先粘结成过梁状,经自然养护2-3天之后使用,砌筑时先在门窗口上槛及压脊部位铺粘结砂浆后安装就位。当洞口宽度小于500毫米时,上口可按上述做成钢筋混凝土拉结梁。

3.5.6砌块与板(或梁底)的连接:现浇板的底部(梁底),应预留拉结筋,便于与加气混凝土墙体拉结。当板或梁底未事先留置拉结筋,先在砌块与板接触处涂抹粘结砂浆,用力挤严实,每砌完一块用小木楔(间距约600毫米)在砌块上皮紧贴板(或梁底)背紧,用粘结砂浆填实,灰缝刮平.或在底板(梁底)斜砌一排砖,以保证加气混凝土墙体顶部稳定、牢固。

4.外脚手架工程

4.1外脚手架的形式

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Φ48、壁厚3.5mm的钢管,用配套钢管扣件搭设。除16#楼采用落地式搭设外,11#、12#、13#楼均采用悬挑式。脚手架宽0.9m,间距1.50m,步高1.80m,离墙300mm。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应高出施工面一步。脚手架分阶段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4.2搭设流程

脚手架搭设顺序如下: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杆(或加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剪刀撑→安全网→作业层跳板。

4.3搭设要点

在开工前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构架尺寸: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0.9m,内立杆距外墙边线300mm,扫地杆距地300mm,作业层栏杆3道,中距500mm。

连墙件间距:竖向间距≤6m,纵向间距≤6m,脚手架上部自由高度≤6m。

连墙方式:根据本工程结构的特点和要求,脚手架主要同楼板边缘连接,由于板厚仅100mm,因此卸荷连接必须在梁中增加连接点。

剪刀撑:随脚手架一起搭架,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交角45度,水平投影宽度6m,斜杆与构架必须互相有节点相交。

杆件连接: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立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立杆之间连接采用对接接头,当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应≥0.8m。杆件在绑扎处的端头伸出长度不小于100mm。

跳板、挡脚板和栏杆:跳板按三层作业层满配考虑,采用50mm木跳板,在作业层脚手架外侧边缘设置挡护高度≥1.0m的拦杆,且栏杆间净空高度应≤0.5m。挡脚板高度200-250mm。

安全网:在脚手架外侧通长全高设置密目安全网围护;在斜道、外用电梯出入口,首层通道出入口位置另加平网保护。

安全通道:建筑物出入口处采用平行弦桁架结构形式,并进行出入口处脚手架加固。在开口处的两侧采用双立杆,悬空立杆下端增设安全扣件,此处连接要紧密,每步都须设置。出入口脚手架上方设双层防护棚,满铺竹笆,以保护出入人员的安全。

4.4检查验收

4.4.1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应遵守以下规定

构架结构符合前述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内。

节点的连接可靠。其中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距达到40-60N·m。

钢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应≤1/300,且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值,当架高≤20m时为不大于50mm;当架高>20m时,为不大于75mm。

纵向钢平杆的水平偏差应≤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

作业层铺板、安全防护措施等应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特殊部位的处理按技术措施及有关图纸要求。

4.4.2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搭设完毕后;连续使用达到6个月;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在重新使用前;在遭受暴风、大雨、大雪、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4.5使用要求

作业层每1m2架面上使用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结构施工期间施工荷载标准值为3KN/m2

在架板上堆放的标准砖不得多于单排立码3层;砂浆和容器总重不得大于1.5KN;施工设备单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的构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N。

在架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人员的操作。按通行手推车要求搭设的脚手架应确保车道畅通。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或倒退拉车。

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边墙件。

工人在架上作业中,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走设安全防护的出入通(梯)道,严禁攀援脚手架上下。

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许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

在每步架的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上(下)步架或室内;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4.6架子拆除

拆除前要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各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如果分步拆除时,高差必须大于2步,要增设连墙件加固。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必须按敞开式脚手架搭设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加固。

松开扣件的平杆件应随时撤下,不得松挂在架上。

拆除长杆件时应两人协同作业,避免单人作业的闪失事故。

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要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防止锈蚀。现场长时间用不上的构件要及时退场。

5.楼地面工程

5.1回填土夯实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蛙式打夯加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回填土每层不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采用水流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填土完成后,应进行拉线修整打平。

5.2地面砼垫层施工

5.2.1工艺流程: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砼搅拌→铺设砼→振捣→打平→养护。

5.2.2具体操作

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并弹线在四周墙上及柱子上。

砼搅拌:后台认真按配比投料,砂、石车车过磅,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并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

铺设砼。为控制砼平整度,墙与柱间拉水平标高线做垫层上平的标记,并在基层上抹100×100mm,找平墩(用细石砼)墩平为垫层的上标高,对于地下室面积较大时,可分区段进行浇筑。

振捣:用铁锹铺贴,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砼密度。

找平:砼振捣密实后,根据墙上水平标高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找平。用水平木刮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养护:已浇筑实的砼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流水,一般养护不少于7d。

5.3水泥砂浆楼地面

5.3.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贴灰饼、标筋→1:2水泥砂浆找平层→养护。

5.3.2施工方法

基层清理:地面基层,地墙相交的墙面、踢脚处的粘结杂物清理干净,影响面层厚度的凸出部分应剔除平整。

洒水润湿:在施工前一天洒水润湿基层。

涂刷素水泥砂浆结合层:宜刷1:0.5水泥浆,也可在垫层或楼板基层上均匀撒水后,再撒水泥,经扫涂形成均匀的水泥浆粘结层,及时铺水泥砂浆。

冲筋贴灰饼:根据+50cm标高水平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大房间应相距1.5m至2m增加冲筋,如有地漏和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坡度。

铺水泥砂浆压头遍:紧跟贴灰饼冲筋铺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2,用木抹子赶铺拍实,用木杠按贴灰饼和冲筋标高刮平,上木抹子搓平,待反水后略撒1:1干水泥砂子于面上,吸水后用铁抹子溜平,如房间内为粗装修不需压光仅溜平即可。

第二遍压光:在压平头遍后,水泥砂浆地面凝结至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求不漏压,表面平面出光。

第三遍压光:水泥砂浆终凝前进行,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而且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子纹,压实、压光达到交活的程度,如需压光应在终凝前完成。

养护:地面压光交活后24h,铺锯末撒水养护。

5.4板块楼地面

5.4.1作业条件

内墙+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并校核无误。

墙面抹灰、屋面防水和门框已安装完。

地面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有地漏的房间应找好泛水。

提前做好选砖的工作。

5.4.2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贴灰饼、标筋→铺地砖→嵌缝→养护

5.4.3施工操作

基层表面浮浆铲除,用水洗刷。

贴灰饼、标筋

弹地面水平标高线,在房间四周贴灰饼,每隔1.5m做标筋。标筋表面应比地面水平标高低一块砖的厚度。

铺砂浆:

结合层砂浆采用干硬性1:2.5水泥砂浆,其干硬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准。机械拌合,其搅拌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铺砂浆前,先将基层浇水湿润,均匀刷水泥素浆一遍,随即摊铺砂浆,用刮尺压实拍平,木抹子搓平。

铺地砖:

在基层上弹出方正的垂直控制线。按施工大样图计算出所要铺贴的张数,若不足整张的放到边角处,不能铺设在显眼的地方。

铺贴时由一侧向另一侧铺贴。在准备铺贴地砖的范围内先洒水湿润后刮一道厚2-3mm的水泥浆(宜掺水泥重20%的107胶),对好后立即将地砖铺贴在水泥浆上,紧跟着用手将砖面铺平。铺完后由一端开始,用木锤和拍板依次拍平拍实,拍至素水泥浆挤满为止。

用1:1水泥砂浆填缝,填缝后检查缝格平直,接缝高低差,板面缝隙宽度和表面平整度。如不符合标准,应予调整。操作人员应在木踏板上行走,不应直接踩踏地面。

6.屋面工程

6.1屋面找平层施工

6.1.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线→洒水湿润→水泥砂浆找平层→养护→验收

6.1.2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层上表面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有效厚度。

6.1.3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沟墙根部处理好。

6.1.4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6.1.4.1洒水湿润: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防水层产生空鼓。所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6.1.4.2贴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玻,一般按l-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l-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6.1.4.3铺装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铁抹子压光。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交活。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

6.1.4.4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6.2屋面保温层施工

6.2.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保温层铺设→抹找平层。

6.2.2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6.2.3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6.2.4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6.2.5粘结铺设板块状保温层:板块状保温材料用粘结材料平粘在屋面基层上。

6.3屋面防水层施工

6.3.1施工程序:基层检验、清理、修补→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密封处理→试铺、定位、弹基准线→撕去卷材底部隔离纸→铺贴自粘卷材→辊压、排气→加热搭接缝自粘胶→搭接缝粘贴、辊压、排气→搭接缝密封材料封边→收头固定、密封→保护层施工→清理、检查、验收。

6.3.2节点处理

卷材收头:卷材收头应用水泥钉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砖墙立面部分及压顶上面应做防水处理,以防开裂渗漏;对于较低的女儿墙,卷标全部覆盖立墙面,并伸入压顶下墙厚1/3处。

变形缝:在缝上端设两层卷材搭盖,中间加放衬垫材料,卷材做成Ω形,以适应沉降变形的需要。

分格缝:找平层上的分格缝位置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当采用水泥砂浆、细石砼时,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6m,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

檐口:所有出檐均应抹出鹰咀,以防扒水;在平面和立墙交接处,由于伸缩变形不一,应加设空铺附加层,以适应变形的需要。

出入口:垂直出入口周围应增铺增强附加层,并压入砼压顶下;水平出入口的防水层上要增设护墙,踏步下要预留一定空隙,以满足沉降要求。

水落口:在水落口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要加大为5%,并算好水落口杯上口标高,使其在沟底最底处;水落口杯周围与水泥砂浆或砼的交接处,应预留20×20mm的缝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并且防水层深入水落口杯内50mm,以防翘边呛水。

女儿墙、烟囱根:墙根处做成圆弧状,并增设增强附加层,采用隔热防晒措施。

管道根:在管道根部应做锥台,以利排水;管道壁四周与找平层连接处,应预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填;管道壁上的防水层上口,应用金属箍紧固,上口用密封材料封严。

设备根: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宜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丝周围作密封处理;在设施下部的防水层应做附加增强层,必要时应浇筑50mm以上的细石砼;并在设施周围至屋面出入口之间的人行道铺设刚性保护层。

7.装饰工程

7.1天棚、内墙抹灰

7.1.1施工工艺流程

门窗口四周堵缝→墙面清理粉尘、灰垢→墙面浇水湿润→吊垂直找方抹灰饼冲筋、找规矩→抹底灰→抹面层混合砂浆。

7.1.2施工操作

将墙面上残余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并将墙体浇水湿润。对于混凝土墙面或天棚要对其做“毛化”处理。

按墙上已弹的基准线,分别在门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找方抹灰饼冲筋,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抹成5cm见方。

抹1:1:6水泥石灰砂浆分层分遍抹平共20厚,每遍厚度5-7mm,应分层分遍与所抹筋齐平,并用大刮找直,木抹子搓毛。

底面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层砂浆,首先应将墙面润湿,抹面层砂浆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灰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抹第二道灰,并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待表面无透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层面颜色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

墙、柱阳角护角抹1:2水泥砂浆,每边宽100m,高度1800m。

7.2内墙面贴砖

7.2.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结合层抹灰→弹线分格→作贴瓷砖灰饼→镶贴面砖→面砖勾缝与擦缝。

7.2.2施工方法

抹灰前,墙面必须清扫干净,使用前应在清水中浸泡2-3h后,以瓷砖吸足水不冒泡为止,阴干备用。

底子灰抹后一般养护1-2d,方可进行镶贴面砖。

镶贴面砖:

镶贴前要找好规矩。用水平尺找平,校核方正,算好纵横皮数和镶贴块数,划出皮数杆,定出水平标准,进行预排。

先用废瓷砖按照粘结层厚度用混合砂浆贴灰饼。贴灰饼时,将砖的楞角翘出,以楞间作为标准,上下用托线板挂直,横向用长的靠尺板或小线拉平。灰饼间距1.5m左右。在门口或阳角处的灰饼,除正面外,靠阳角的侧面也要挂直,称为两面挂直。

铺贴面砖时,先浇水湿润墙面,再根据已弹好的水平线,在最下面一皮砖的下口放好垫尺板,并注意地漏标高和位置,然后用水平尺检验,作为贴第一皮砖的依据。贴时一般由下往上逐层粘贴。

采用掺107胶水泥浆作粘结层,可以抹一行贴一行,其他均将粘结砂浆铺满在瓷砖背面,逐块进行粘贴。107胶水泥浆要随调随用,在15℃环境下操作时,从涂抹水泥浆到镶贴瓷砖和修整缝隙止,全部工作最好在3h内完成,要注意随时用棉丝或干布将缝子中挤出的浆液擦净。

镶贴后的每块瓷砖,当采用混合砂浆粘结层时,可用小铲把轻轻敲击;当采用107胶水泥浆粘结层时,可用手轻压,并用橡皮锤轻轻敲击,使其与基层粘结密实牢固。并用靠尺随时检查平正方直情况,修正缝隙。凡遇粘结不密实缺灰情况时,应取下瓷砖重新粘结,不得在砖口处塞灰,防止空鼓。

贴时从阳角开始,使不成整块的留在阴角。总之,先贴大面,后贴阴阳角、凹槽等难度较大的部位。

如墙面有孔洞,应先用瓷砖上下左右对准孔洞划好,然后将瓷砖用裁切釉面砖的切砖刀裁切,或用胡桃钳钳去局部。

贴到上口须成一线,每层砖缝须横平竖直。

瓷砖镶贴完毕后,用清水或布、棉丝清洗干净,用同色水泥浆擦缝。全部工程完成后,要根据不同污染情况,用棉丝、砂纸清理或用稀盐酸刷洗,并用清水紧跟冲刷。

7.3外墙保温砂浆抹灰

7.3.1施工流程

基层处理→刷界面剂一遍→配专用粘结砂浆→粘贴挤塑板→挤塑板隐检验收→挤塑板打磨找平、清洁→刷界面剂一遍→钻孔及安装固定钢丝网片→配聚合物砂浆→抹聚合物砂浆→抹聚合物砂浆、验收。

7.3.2施工方法

7.3.2.1基层处理

基层为钢筋混凝土墙、砌块墙、砖墙等,对不平整的墙面用1:3水泥砂浆做找平层。

7.3.2.2配制聚合物粘结砂浆

根据聚合物粘结砂浆粉料,按照说明书的配合比配制粘结砂浆,严格计量,机械搅拌,确保搅拌均匀,拌好的粘结砂浆在静停十分钟后还需二次搅拌才能使用,配好的砂浆应注意防晒避风,一次配制量应控制在可操作时间内用完,一般不应超过2小时,超过可操作时间后不准再度加水(胶)使用。

7.3.2.3粘贴挤塑板

粘贴挤塑板时应将基体墙体上的脱模剂、混凝土残渣、灰土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充分保证粘结砂浆与基层的侵湿渗透,提高砂浆的粘结强度。

粘贴挤塑板时,应将粘贴面采用界面剂处理,以增强挤塑板与墙体的粘结力。粘结方法采用点框法,是在挤塑板的周边抹80-100mm宽、10mm厚的粘结砂浆,并在周边留出50mm的排气通道,然后在中间抹直径100mm、10mm厚的粘结砂浆圆饼,其间距为200mm,且粘结砂浆的总铺面积不得少于挤塑板面积的30%。

排板时按水平顺序排列,上下错缝1/2板长粘贴,阴阳角处应做错茬处理。

粘板应用专用工具轻揉,均匀挤压挤塑板,使粘结砂浆与墙面接触紧密,并与相邻挤塑板齐平,粘结砂浆挤出时用铲刀刮平,保证粘结密实,粘结挤塑板时,随时用2m靠尺和托线板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粘板时注意清除板边溢出的粘结砂浆,使板与板之间无“碰头灰”,板缝拼严,缝宽超过2mm时应用相应厚度的挤塑板片填塞,相邻两板拼缝高差不大于1.5mm,否则应用钢丝刷打磨平整。挤塑板粘贴后24小时内不得碰动,若有松动未粘贴牢固的挤塑板,应取下重新抹粘结砂浆再粘贴。

挤塑板粘贴24小时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机械锚固件固定挤塑板时,用冲击钻在挤塑板表面向内打孔,孔径根据固定件直径而定,进墙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拧入或敲入锚固钉,钉头和园盘不得超出挤塑板面,锚固件数量与型号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安装完固定件后,应对挤塑板打磨找平,清洁表面。

7.3.2.4安装胀管螺丝、安装镀锌钢丝网

锚固件采用ф8胀管螺丝,胀管螺丝的长度根据聚苯板厚度而定。其塑料垫圈ф60,厚度4mm,其作用是确保钢丝网与聚苯板有不小于4mm的距离;钢垫圈ф40,厚度1.2mm,其作用是用于卡紧钢丝网。挤塑板粘贴24小时后,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采用机械锚固件固定聚苯板时,用冲击钻在聚苯板“丁字”缝出向内打孔,锚固件进墙深度不得小于5cm,拧入或敲入锚固钉,钉头超出聚苯板面不得小于5.2mm,锚固件数量每平方米不得少与4个。

镀锌钢丝网的厚度为0.9mm,网孔12*12mm,安装时,应根据层高、窗台高和过梁高将钢丝网在施工前裁好备用,待胀管螺丝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钢丝网安装,安装时,单张钢丝网长度不宜大于层高,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cm,在阴阳角处搭接时不得小于15cm,门窗洞口四角处应设附加钢丝网片,其规格为200×400mm。搭接处应用双股ф0.7镀锌钢丝绑扎牢固,其间距为150mm。

7.3.2.5抹抗裂聚合物砂浆

挤塑板粘贴完毕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待固定好钢丝网后,方可进行抗裂聚合物砂浆施工。抗裂聚合物砂浆抹灰,抹灰分底层和面层,底层厚度为3-4mm,且厚度均匀。在抹底层抗裂聚合物砂浆前,应对挤塑板表面进行界面剂处理。

待底层抗裂聚合物砂浆初凝后在其表面再抹一层抗裂聚合物砂浆,其厚度为1-2mm。仅以钢丝网均被覆盖,微见钢丝网轮廓为易,其抗裂聚合物砂浆厚度控制在4-6mm内,面层砂浆切忌不停搓揉,以免形成空鼓。砂浆抹灰施工间歇应在自然断开处,方便后续施工的搭接。

门窗洞口外侧抹20mm厚保温砂浆,在距窗框边应留出10mm缝以备打胶用。。

7.4装饰涂料

7.4.1一般规定

7.4.1.1涂料工程使用的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纹。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并清理干净。要按基层、底涂料和面涂料的性能配套使用。

7.4.1.2室外需使用涂料时,应使用具有耐水性能的腻子。

7.4.1.3涂料的工作粘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涂料施涂时不流坠、不显刷纹。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

7.4.1.4双组分或多组分涂料在施涂前,应按产品说明规定的配合比,根据使用情况分批混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有涂料在施涂前和施涂过程中,均应充分搅拌。

7.4.1.5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干燥后进行;施涂水性和乳液涂料时,后遍溶剂型涂料时,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表面干后进行。每一遍涂料应施涂均匀,各层必须结合牢固。

7.4.1.6采用机械喷涂料时,应将不喷涂部位遮盖,以防沾污。

7.4.1.7外墙涂料工程分段进行时,应以分格缝。墙的阴角处或水落管等为分界线。

7.4.1.8外墙涂料工程,同一墙面应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过厚,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

7.4.1.9在强烈日光直接照射下,不得进行施涂涂料。

7.4.1.10涂料施涂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或浸泡在相应的溶剂中。

7.4.2操作工艺

7.4.2.1清理墙、柱表面:首先将墙、柱表面起皮及松动处清理干净,将灰渣铲干净,然后将墙、柱表面扫净。

7.4.2.2修补墙、柱表面:修补前,先涂刷一遍用三倍水稀释后的107胶水。然后,用水石膏将墙、柱表面的坑洞、缝隙补平,干燥后用砂纸将凸出处磨掉,将浮尘扫净。

7.4.2.3刮腻子:遍数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一般为两遍,腻子以纤维素溶液、福粉、加少量107胶,光油和石膏粉拌合而成。第一遍用铁抹子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搓,每刮一刮最后收光要干净平顺。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班迹磨平磨光,再将墙柱表面清扫干净。每二遍用铁抹子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并扫干净。

7.3.2.4刷第一遍乳胶漆:乳胶漆使用前要先用萝斗过滤。涂刷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柱面,墙柱面是先上后下。乳胶漆用排笔进行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活排笔毛拔掉。乳胶漆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漆刷不开。由于乳胶漆漆膜干燥较快,因此应连续迅速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向另一头推进,要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接头,第一遍乳胶漆干燥后,复补腻子,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7.4.2.5刷第二遍乳胶漆:第二遍乳胶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少加水,以防露底。以上是抹灰表面涂刷中级乳胶漆的做法,施涂普通级或高级乳胶漆时,要相应减少或增加工序。

8.门窗工程

8.1铝合金窗安装

8.1.1作业条件

结构质量经验收合格,工种之间办好交接手续。

按图示尺寸弹好窗中线,并弹好室内+50cm水平线,校核窗洞口位置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有问题应提前剔凿处理。

检查窗两侧连接铁脚位置与墙体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吻合,若有问题应提前处理,并将预留孔洞内杂物清净。

8.1.2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门窗洞口处理→门窗洞口内埋设连接铁件→门窗框就位固定→门窗四周堵缝→门窗扇安装→清理。

8.1.3施工操作

弹线找规矩:在顶层找出门窗口边线,用大线坠将门窗的边线下引,并在每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洞口边应处理。窗口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 50cm水平线为准,经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层窗下皮则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根据放好的安装位置线安装,将其吊直找正,无问题后用木楔临时固定。

门窗框安装好并找好垂直及几何尺寸后,用膨胀螺栓及自攻螺钉将窗框与墙固定。

门窗框固定后,应及时处理窗框与墙体缝隙。可采用石棉或玻璃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留5-8mm深槽口填嵌嵌缝膏。

门窗扇安装完后进行清理,应保持表面洁净,无刮痕、锈蚀、止水胶、密封胶表面光滑、平整。

8.2木门安装

8.2.1作业条件

门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检查验收。门框安装前应先检查型号、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窜角、弯曲、劈裂,如有以上情况应先进行修理。

木门框靠墙、靠地的一面应刷防腐涂料,其它各面及扇活均应涂刷清油一道。刷油后应通风干燥。

刷好油的门应分类码放在存物架上,架子上面应垫平,且距地20-30cm,码放时框与框、扇与扇之间应垫木板条通风。

门框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的型号及尺寸,注意门扇的开启方向,以确定门框安装的裁口方向,安装高度按室内50cm的平线控制。

8.2.2工艺流程:弹线找规矩→决定门框安装位置→掩扇、门框安装样板→门框安装门扇安装。

8.2.3操作工艺

室内外门框根据图纸位置和标高安装,为保证安装牢固,应提前检查预埋木砖数量是否满足,高1.2-2m门口,每边预埋木砖3块,高2-3m的门口,每边预埋木砖4块,每块木砖钉2根长10cm的钉子,将钉帽砸扁,顺木纹钉入木门框内。

木门框安装应在地面工程和墙面抹灰施工以前完成。

弹线安装门框扇:应考虑抹灰层厚度,并根据门尺寸、位置及开启方向,在墙上画出安装位置线。有贴脸的门立框时,应与抹灰面齐平。内外门除外廊两侧的门为靠内平外,其它均立墙中,内门双面加木压齐。

门的开启方向:顺时针为左开,逆时针为右开。

门扇的安装:

先确定门的开启方向及小五金型号、安装位置。

检查门口的尺寸是否正确;检查门口宽度应量门口上、中、下三点,并在扇的相应部位定点划线。

将门扇靠在框上划出相应的尺寸线,如果扇大,则应根据框的尺寸将大出的部分刨去,若扇小应绑木条,木条应绑在装合页的一面,用胶粘后并用钉子钉牢,钉帽要砸扁,顺木纹送入框内1-2mm。

第一次修刨后的门扇应能塞入口内为宜,塞好后用木楔顶住临时固定,按门扇与口边缝宽尺寸合适,画第二次修刨线,标出合页槽的位置。同时应注意口与扇安装的平整。

门扇第二次修刨,缝隙尺寸合适后,即安装合页。先用线勒子勒出合页的宽度,根据上、下冒头1/10的要求,定出合页安装边线,分别从上、下边线往里量出合页长度,剔合页槽,以槽的深度来调整门扇安装后与框的平整,刨合页槽时应留线,不应剔的过大、过深。

合页槽剔好后,即安装上、下合页,安装时应先拧一个螺丝,然后关上门检查缝隙是否合适,口与扇是否平整,无问题后方可将螺丝全部拧上拧紧。木螺丝应钉入全长1/3。

五金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不得遗漏,一般门锁、碰珠、拉手等距地高度为95-100cm,插销应在拉手下面。

8.3防火门安装

防火门成品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防火性能, 并须由公安部门批准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单位产品。

金属构件用电弧焊,焊缝要求不得有未熔化, 未焊透气孔,裂缝和烧穿等缺陷。钢骨架平直后,应符合规范规定,成品应有出厂合格证,并与图纸核对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防火门安装应和门扇开启方向的墙面平。木制防火门框及扇的安装同木门框扇的安装。

防火门应比安装洞口尺寸小20mm左右,门框与墙身连接牢固,空隙用耐热材料填实,安装应注意平直,避免锯刨,若有不可避免的锯刨,锯刨面必须涂刷防火涂料一度,安装五金部位剖凿后,在剖凿处应涂刷防火涂料一度,防火门和墙体连接应用膨胀螺栓,如用木砖必须作防火处理,防火门必须安装闭门器。

钢筋砼门框的防火门扇装入门框裁口内时,应先将扇与框四周缝隙调整好,使门扇平直。上下门轴必须在同一垂线上,与门框预埋铁焊牢时,应校正位置,防止位移变形。上下插销及门闩,拉手的安装位置应准确,经试装后再行焊牢。安装完毕后应作多次开关试验,检查合格后再做门框粉刷和五金零件涂防火漆。

9.安装工程

9.1给排水工程

9.1.1给水管安装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主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管道冲洗。

9.1.2塑料排水管安装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干管→安装主管→安装支管→安装卡件→固定封口→堵洞闭水试验→通水试验。

9.1.3给排水、工艺管道安装:以施工图为准,紧密配合土建安装。施工时管道走向如有困难须更改管道走向,须经设计、监理、甲方同意。所有给水管道的材质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其壁厚均须符合国家标准。

9.1.4若管道相碰,则遵循以下原则:给水管主排水管,生活给水管主消防给水管,凡避主者均从上绕过。

9.1.5立管安装时,先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将预制好的编号的立管按顺序安装,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然后均匀固定好管卡,干、支管甩口要加上临时丝堵。立管阀门安装朝向要正确,便于操作和维修。

9.1.6干管安装时,一般从总进水口开始操作。总进水口端头需加装好临时堵板以备试压用。对大口径管道,则用法兰连接。管道安装前,要进行内部清扫。安装时要找直找平,要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和变径是否正确。对于暂留的管口要加装临时丝堵。

9.1.7支管安装时,将预制好的支管从主管甩口处依次逐段进行安装。在有阀门处需加装活接头,以便日后维修。要核定不同卫生洁具的给水预留高度和位置,找乎找正后埋好支管管卡,安装好支管,并上好临时堵头。管道穿墙楼板应设置比管道大二号的套管。

9.1.8室内PVC排水管安装

管道系统安装时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先安装立管,后装横管,连续施工。

配管:断管工具选用细齿距、割刀或专用断管机具。断管时,断口应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要去掉断口处的毛刺和毛边,并倒角。配管时,应对承插口的配合程度进行检验。将承插口进行试插,自然试插深度以承口长度的1/2-2/3为宜,并作出标记。

9.1.9管道的粘接连接

涂抹胶粘剂时,须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粘接时,加将插口轻轻插入承口中,对准轴线,迅速完成。插入深度至少超过标记。插接过程中,可稍做旋转,但不得超过1/4圆。不得插到底后进行旋转。

涂抹胶粘剂后,在20秒内完成粘接。若操作过程中,胶粘剂出现干涸,要在清除干涸的胶粘剂后,重新涂抹。粘接完毕,应即刻将接头处多余的胶粘剂插揩干净。

室内明敷管应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首先复核项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

管道安装前,宜按要求先设置管卡。位置应准确;埋设加平整、牢固: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

排水管采用PVC排水管,用胶水粘接,为确保畅通,所有排水管道水平转弯及水平管道与主管连接时均采用45°弯头连接。

镀锌给水明管刷红丹两度底,深红色面漆两度。埋地管刷热沥青两道底防腐。

9.1.10各卫生器具安装要求表面平整,地面安装高度符合规范要求,具体安装尺寸参照国标安装。

9.1.11管道承压试验及清洗

各给水系统工艺管道试压按设计及规范执行。

雨水管道作灌水试验,试验时由屋面雨水斗处往管道内灌水,灌满水十五分钟后再延灌五分钟,以液面无下降、各接口处无渗漏为合格,合格后把水放净。

试验合格后的给排水管道,交付使用前用自来水压力进行清洗,各出水口水色与进水口水色相一致时为合格。排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作通水试验,试验时按给排水畅水试验,试验时按给排水系统的1/3配水点同时开放,以各排水点排水畅通无阻各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9.2电气工程

9.2.1施工准备→土建工程基础阶段:接地极、网电源进出套管预埋→土建底层主体:砼、墙内预埋电线管、过线盒、灯位盒、电源箱内体→一~顶层主体:砼、墙内预埋电线管、过线盒、灯位盒、电源箱内→屋面、避雷工程安装→各层装修:钢管的安装,各层管内穿线,器具安装→竣工:全面调试验收。

9.2.2配管

管道敷设在现场浇制的混凝土构件内时,固定管子方法为:可用铁丝将管子绑扎在钢筋上,也可用钉子钉在模板上,将管子用垫块垫起,防止浇灌混凝土时管子脱开,管口明露部分用配套的塑料塞进行封塞。

管道敷设在砖墙内时,一般是在土建砌砖时预埋;

管道敷设在楼板内时,接线盒仍需在浇灌混凝土前放木桩,以便留出接线位置,配管应沿楼板缝进行敷设。

接线盒、灯头盒在浇捣混凝土前,位置应进行放样,盒子内用螺母进行加固,与周围的钢筋进行焊接,以防接线盒走动偏位,在浇捣混凝土时,安排有人值班,对管线位置进行守看,以防偏位等现象。

9.2.3 PVC管安装

PVC管在砖墙内暗敷设时,用不小于M10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且厚度不小于15mm,敷设在楼板内时,管子保护厚度不小于20mm。

PVC管路敷设时,在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及终端处设接线盒,并采用与管材同质的附件。

PVC管煨弯时,使用与管径匹配的冷弯弹簧,必要时将煨弯处局部均匀加热,均匀用力,弯成所需弧度,减少出现扁、凹、裂现象。

9.2.4穿线

管内穿线时,要放滑石粉,管内电线不准有接头,穿完导线要作绝缘电阻测试,要求大于0.5ΜΩ以上。

不同回路、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子内。

管内导线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

穿线管内不允许有导线接头,凡接头均应设相应的接线盒,导线与设备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接线耳。

穿线时,在接线盒、开关插座盒、灯头盒、配电箱、接线路处按照施工规范预留接线长度,以便接线。

9.2.5照明灯具的安装

插座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相二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极接相线,左极接零线。

单相三孔及三相四孔的接地或接零线均应在下方。

照明灯具、器具安装:

开关、插应及灯具安装应位置正确,安装牢固,表面整洁美观。

暗插座、暗开关的盖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灯具配件齐全,固定可靠,灯具及其控制开关工作正常可靠。

照明配电箱位置正确,部件齐圈,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连接,无绞连现象,箱、体油漆完整,箱内外清洁,箱盖开闭灵活箱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正确、箱壳接地良好。

9.2.6接地装置的安装

接地线敷设在混凝土基础下,在土建施工时就应敷设好。敷设时按设计将一端放在电气设备处,另一端放在距离最近的接地干线上,两端都应露出混凝土地面,接地线的中部可焊在钢筋上加以固定。

所有电气设备都需单独地埋设接地分支线,不可将电气设备串联接地。

接地导体焊接:接地导体互相间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连接方法采用焊接。搭焊的长度:扁钢或角钢加不小于其宽度的两倍;圆钢应不小于其直径的6倍,而且应有三边以上的焊接。接地体的焊接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接地系统安装完毕后及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9.2.7电气调试

电气设备安装结束后,对电气设备控制保护装置进行调整试验,调试项目和标准应按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电气交接试验标准执行。

照明工程的线路,应按电路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要用 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线间和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5MΩ。对于 IKV以下的电缆,用IKV兆欧表测量其线间和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MΩ,并做好记录。

接地装置要进行电阻的测试,实测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并做好测试记录。

八、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承诺

确保施工过程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2.质量管理制度

2.1质量责任制

按质量总目标分解成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分目标,将各质量分目标,落实到人,各质量责任制层层挂牌,层层落实。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图

技术控制

安全控制

QC活动

施工控制

质量领导小组

工程试验

测量放样

工序检查

工种检查

技术交底

隐蔽工程检查

周质量检查

三检工作指导

原材料检验

关键部位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承包制

三检制度

标准化作业

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优质标准控制

主要工序处于受控状

标准化作业

合格工程管理目标

2.2奖罚制

对各施工班组作业项目质量等级按优良与合格工分别定价,并加大其单价的差距。对关键工序实行重奖重罚,使每个项目员工与质量的目标直接相关,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2.3材料进场检查制

水泥等材料检验要具备出厂合格证,焊条(剂)、构件等主要设备、材料要具备合格证。

2.4一票制

专职质检员对施工质量具有一票否决权,确保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转入下道工序。

2.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预检,隐检计划,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办理隐藏验收,并履行签字归档。

2.6工程例会制

通过工程例会,经常掌握生产动态,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质量管理职责

3.1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经理部的最高领导者,应对所辖项目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的完成,并督促本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3.2项目总工程师的质量职责

项目总工程师作为项目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应对本项目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从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编制到质保体系的设置、运转等,均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同时,应组织编写各种方案、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本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项目总工程师亦是本项目的质保经理。

3.3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项目主管领导,应把抓项目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等的内部验收。

3.4质检人员的质量职责

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应有相当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有相当的预见性,提供准确齐备的检查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3.5施工工长的质量职责

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4.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4.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这个分目标应让参与项目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目标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并对施工班组交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部工程分次成型产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形成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4.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保证

工程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否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对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落实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落实。

5.质量保证措施

5.1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阶段性质量保证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5.1.1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5.1.2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是质量控制关键。事中控制措施主要有: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制度,作好各项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下达停工令。

5.1.3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成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

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回访维修。

5.2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5.2.1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种周转材料、施工机械。

项目部内的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编制科学、简便、经济的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编制每周、每月直至整个总进度计划的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保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5.2.2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技术人员应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采用三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项目总工程师,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各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工长、质检人员进行交底。

第二级为施工工长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

第三级为施工班组长向施工人员交底。

5.2.3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责,故对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在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必须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5.2.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安全,故在各种材料进场时,一定要求供应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或质保书,有必要提供进出口许可证的必须提供进出口许可证;同时对钢材、水泥等及时做复试和分析报告,只有当复试报告、分析报告等全部合格方能允许用于施工。

对于甲供材料,我们同样以上述办法进行严格控制。无论是甲供还是自购材料,如不合格,坚决退货,不得在施工现场出现。

为保证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管理部门严格按我单位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及管理。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更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

在材料供应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四验”、“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验质量” 、“材料验收人员把关、技术质量试验人员把关、操作人员把关”,以保证用于本工程上的各种材料均是合格优质的材料。

5.2.5施工中的计量管理的保证措施

计量工作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在计量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各种计量设备的检测工作,并在市内指定权威的计量工具检测机构(经业主及监理同意),按计量管理文件进行周检管理。

同时,按要求对各操作程序绘制相应的计量网络图,使整个计量工作符合国家的计量规定的要求,使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受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5.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3.1测量放线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测放方案,并布设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

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

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筑物的主轴等控制点标志,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砼保护。

轴线定位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总体尺寸及开间尺寸复核准确,方可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外的轴线桩及临近建筑物上。

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应距离开挖基坑上坡边1-1.5米以外,轴线标志应标画出各纵横轴线代号。

施工抄平放线应反复校核无误后,做好标记。

标示混凝土厚度的“三角墨”应尖角朝上,以便浇捣混凝土中途寻找标志。

用于测量轴线的大钢尺除应有cm标志外,必须要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妥善保管,以达到整栋建筑物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线。

水准仪、经纬仪要按计量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并要注意进行妥善保管和使用。每次轴线测量都应有另一人进行复核。

5.3.2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施工开工前做好开挖作业报告,按计划施工。

严格控制开挖结构尺寸。测量放样后,施工放线要及时跟上,定好开挖开口线并布好检查桩点,以便经常对开挖结构进行检查。

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做好场地排水、布设排水沟、防止外部积水流入开挖工作面,若遇地下水或自然雨水则增设集水井或直接用潜水泵抽排。边坡开挖时更需加强场地排水,以减少裂隙水压力对边坡的不利影响,以免造成事故。

严格控制建筑物底面高程,不得欠挖,开挖线以下或以外的基岩不得破坏。基础开挖后经验收认可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对已验收的开挖面尽快转入下道工序,不应使已验收的建基面长久裸露。

挖土完毕后须进行系统钎探,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遇大雨时停止挖方施工,雨后及时作好抽排水工作,及时复工。

夜间施工时,施工场地照明设施要充足,以防止挖方超挖。

5.3.3土方回填质量保证措施

回填粘土前应对填方基底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基面表层要清除干净。

回填土的质量必须符合回填的要求。

回填时做到分层回填,分层夯实。

回填土的含水率高时采取晾晒的方法,待含水率符合要求后才进行回填。

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或不便机械碾压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实。

5.3.4砌砖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应选择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试验合格的材料。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d。

砂浆经过试配,达到设计要求后使用,砂浆稠度为7-10cm为宜。

办理好地基、基础隐检手续,完成室内、室外回填土,放线抄平工作作好,并经过监理检验。

皮数杆间距12-15m,并已立好。

新盘大角应及时吊垂线找正,如有偏差及时修正,盘角时要保证每层与皮数杆的砖层一致,大角的平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挂线砌墙。

挂线长最好穿过窗口,避免窗口两边墙砖缝不一。

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样灰缝饱满,粘结力强,墙面整洁。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混合砂浆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浆。

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5m。

砖墙分段施工,相邻施工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4m,且施工段位置设在变形缝或门窗洞口处。

雨天施工应防止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少,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5.3.5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要能承受新浇砼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保证砼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过程中,经常保持有足够临时固定设施,以防止倾覆。支架须支撑在坚实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斜撑要防止滑动。

加强模板的内部撑杆及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模板与砼接触的面板以及各块模板接缝要平整严密,保证砼表面的平整。

分层施工时,对于模板出现的结构偏差逐层较正,模板下端不准错位,加强检查、维护,发现模板有变形走样,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5.3.5.1柱模

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按放线位置订好压脚板。

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设计确定。

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花篮螺栓或可调螺杆调节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杆或顶杆的支承点要牢固可靠,与地面的夹角宜不大于45度。

梁柱接头模板连接要牢固、顺平。

5.3.5.2梁板模板

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线。

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规定。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然后将楼面清扫干净。

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

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并分类堆放整齐。

5.3.6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3.6.1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施工前,结合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情况,检验拌和设备性能,如发现不相适应时,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在整个混凝土生产运行过程中,拌和设备也须经常进行检查,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适宜的拌和时间、衡器准确性、机器及叶片磨损程度等。

严格遵守规定,按试验确定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入机拌和容量一般不宜超过厂家所作的规定,短期超负荷运行时超额不得大于规定拌和机容量的10%。

混凝土拌和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持骨料含水率稳定。砂的含水率应控制在6%以内。使用外加剂时,外加剂溶液均匀地配入拌合水中。

拌和机必须按其铭牌规定转速运行。生产的混凝土必须拌和均匀,拌和程序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的降低坍落度等现象。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2m,否则增设缓降设施。

要准备防晒防雨的蓬布,避免混凝土长时间日晒雨淋。混凝土运输途中要尽量减少转运次数。气温较高,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混凝土装载工具经常保持清洁。

5.3.6.2修补及整饰

混凝土在拆模后立即检查,任何蜂窝、凸陷、变形或其它损坏等有缺陷的混凝土,经监理人员认可后,在拆模后24小时内完成修补。

填补部分应加强养护,使之与周围外露混凝土表面融为一体,颜色接近,无明显痕迹,防止产生收缩缝。

5.3.6.3养护及保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取洒水养护措施,使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混凝土表面在浇筑完毕后12-18小时内即可开始养护,在炎热或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养护。初浇混凝土表面覆盖草6袋进行遮盖,避免太阳曝晒。在规定养护期内,使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护湿润状态。

5.3.7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要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应有牌,进场时要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和堆放。

钢筋进场后,首先按规范要求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对需焊接的钢筋要做焊接工艺试验。对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允许使用,以防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钢筋代换必须以文字通知甲方、设计单位及监理部门,并征得他们的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进行钢筋代换,代换原则遵循规范及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严格按图纸尺寸和规范要求进行,配料员应准确计算钢筋加工时的长度,以确保钢筋加工尺寸的准确性。

现场钢筋接头按规定采用焊接、绑扎。

钢筋的接头分散布置,同一截面的焊接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总数量的一半。

现场焊接或绑扎的钢筋网,其网筋交叉的连接按施工详图规定执行。如图中未作规定,且钢筋相交点应逐点扎牢。

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以防止钢筋与砼之间的握裹力变弱,而影响砼的质量。

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以防止出现漏筋或结构偏差等现象。

钢筋焊接时焊缝要饱满,不应有咬边、凹陷、气孔、夹渣等现象,接头的焊接长度要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为了保证砼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砼垫块,垫块埋设铁丝并与钢筋扎紧,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在多排钢筋之间,用短钢筋支撑以保证位置准确。

钢筋安装后,及时加以保护,避免错动和变形。

在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值班检查钢筋,如发现变动则及时矫正,严禁为方便浇筑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

柱:竖向钢筋的弯钩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 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度角,截面接头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梁和板: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6.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根据上级有关治理工程质量通病的文件精神,以达到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为目标,以提高结构安全、使用舒适的工程项目为总旨,以公司质量兴业的方针为导向,认真开展创无质量通病工程的活动。

组织落实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消除质量通病领导小组,形成网络管理体系,并彻底实施分项工程样板开路验收措施,以点带面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化预制,将此项管理渗透于各项施工环节,通过预控措施,将质量通病消除在萌芽中,争创无质量通病过程,为此我公司针对各分项工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制定了详细的预控措施。

6.1钢筋位移、间距、保护层差的防治措施

6.1.1原因分析

框架柱钢筋组装不设置砼保护层垫块,在浇注砼时,导致柱钢筋位移。

现浇梁没按规定设置砼保护层垫块或垫块安装的不牢固,由于垫块产生位移,导致砼构件露主筋或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小于规定。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垫块制作强度偏低,垫后压碎,垫块制作厚度不符合规定要求。

个别工程施工不制作垫块,而随意用小石子代替。

6.1.2防止措施

严格控制钢筋下料吃寸,使主筋和箍筋弯钩准确、平直、方正,为钢筋绑扎后构件尺寸准确打好基础。

主筋、箍筋间排距一定要准确,主筋绑扎到位,如梁柱四角主筋应贴紧箍筋脚,主筋与箍筋绑扎必须牢固,不准缺扣、松扣,混凝土柱面及梁的两侧必须绑扎保护层垫块,垫块面向模板,其间距一般为1.2-1.5米,每一混凝土柱面每步要绑2块,混凝土板底和梁底严禁用石子、砖头代替现浇垫块,垫块垫放间距为1-1.2米,为确保钢筋绑扎牢固,绑扎直径在12mm以下的钢筋要用多股22#铁丝绑扎,直径12-25mm的钢筋,要用多股20#铁丝,直径在25mm以上的钢筋,应用多股18#铁丝绑扎。

框架柱的竖向钢筋接头均采用自动电渣压力焊,水平受力筋均采用预热闪光对焊,使钢筋接头处保护层准确、厚度不增加。

每层的根部和顶部采用定位卡,卡住柱主筋,确保钢筋生根位置和间距准确,定位卡按柱筋内部斜撑固定受力筋,使其不产生变形。

6.2砼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要求的防治措施

6.2.1原因分析: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差,使模板产生变形和失稳,导致砼构件变形。

6.2.2防止措施

木模应刨光拼缝,钢模应调直边肋,接缝大于2mm处应用海绵条做密封处理,背楞:柱按竖向间距≤750mm设置,并在纵横交接处每间隔2m设置水平拉结点。确保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立住柱应根据荷载的大小设置,如采用木立柱,每根立柱的接头不得多于1个,且立柱接点的位置应在立柱两端1/4范围内,立柱根部必须用木垫板垫牢,再用两个木楔子楔紧,严禁使用砖块当支撑垫,更不准使用木楔将立柱直接顶在楼板上,在回填土上支模时,一定要夯实土壤,并铺垫长木板。立柱拉结要牢固,纵横拉杆每步高度为1.5m,并设剪刀撑,确保支模稳定。

6.3砼施工缝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防治措施

6.3.1原因分析

节点二次浇注砼时,未留清扫口或没有认真清扫干净,施工缝处有杂物。

模板表面步不光滑,木模在砼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脱模剂涂刷不匀。

砼拌和物中粗细级配不当,以及砼配合比失控,水灰比过大,造成砼离析。

振捣不当,浇注高度超过规定。

6.3.2防治措施

柱模在施工缝处应设清扫口,合模前,必须把钢筋粘连的砂浆及柱子概况的砂浆杂物清理干净,施工缝处并应凿毛处理。支完后用水冲洗干净。

模板应平整光滑,如果使用木模,应提前1天进行湿润保潮,钢模应使用水性脱模剂涂刷均匀。

柱砼浇捣在模板密封良好,每约4cm为一振捣层,振捣到模板外围开始出浆的前提下,尚应做好如下方面的控制:

宜采用1-3cm混合级配碎石;砂率宜按40%控制;水灰比应控制于0.5以内,搅拌时间保证满足1.5分钟;设置坍落度筒,严格监控坍落度于3-5cm之间,克服砼拌合物表面骨料下面泌水二产生夹渣断层;浇砼时的高度大于2.5m时,模板应开口,设料斗投料;浇筑前施工缝处应铺5-10cm厚与混凝土水泥成份相同的砂浆;浇筑过程中,指示器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混凝土表面振实面与下层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处时所做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2层间的接缝,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再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并呈水平为度。

现浇梁砼采取如下控制措施:模板在构件的各交接点应一次安装到位,顶靠严密。振捣时每约40cm设一振点,以砼不再下沉和大量气泡泛出表面出现砂浆层为度。

6.4砌块沿梁底节点开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4.1原因分析

砌块干缩的影响:干缩是小砌块的共性其干缩值在0.4-0.6mm/m之间,在常温下自然养护两个约月左右,方可稳定。

由于这些材料内部气孔多,孔隙率大,在自重作用下,容易发生砌体沉降,使梁和填充墙之间出现一道裂缝。

6.4.2防治措施

砌块的几何尺寸检验合格者及强度和容量必须通过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使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施工。为此我们决定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检查砌块质量应按规格、强度等级分别堆放并有标志,且砌块的强度和容量必须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砌筑前必须抄平模底,在找平层上划排数线,以便干好活赶至梁底剩余130m净空,在下部砌块沉实后,采用粘土砖60度角斜砌打紧,并上下砂浆饱满,然后将梁底缝隙划入30mm深,待抹灰前用1:2干硬性膨胀水泥砂浆打钎严密,以防顺梁底裂缝。

灰缝应横向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饱满不得低于80%,竖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灌缝,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垂直灰缝不得大于20mm。

6.5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6.5.1原因分析

温度裂缝导致渗漏。

找平层的砂浆配合比不当,厚度不足养护不好。

细部处理不到位,找平层未留分格缝,分格缝未按设计要求填嵌密实。

6.5.2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在屋面板下设置保温层,将屋面保温层设于板下平,使其达到室内与斜屋面砼的保温隔热二者兼顾的目的,大大提高斜屋面上方的热阻值。以温度应力验算证明,此斜屋面在设计保温层的保护下,按年最大温差计算,其温度应力大大小于砼板及顶层M7.5砂浆砌筑的MU10砌体的抗拉强度,故不会产生开裂现象。

找平层水泥砂浆稠度应将控制于3.5cm以内。在纵横坡屋面相交的阴角处及按不大于6m*6m见方设置30mm宽分格排气缝。深为找平层厚度,排气道要纵横设置,每方格面积按规定不得大于36平方米。凸出屋面的构筑物及管道处均应作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细石砼圆弧,内檐沟应抄平拉线贴硬饼找坡度。找平层和坡角均应在终凝前做适当压光。找平层的表面要做到密实平整,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2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压光后要覆盖薄膜草帘各一层养护。

6.6卫生间厨房渗漏防治措施

6.6.1原因分析

砼止水带与现浇板二次浇筑,形成水平施工缝。

立管四周渗漏。

地漏埋设不当,导致渗漏。

6.6.2防治措施

排水管必须采用科委推广的产品,并具有合格证、准用证。PVC管必须每层设置伸缩节。混凝土止水带采用悬模整浇工艺,严禁与模板二次浇筑。

厕所间穿楼面的管道采用钢套管时,套管外BM止水条,套管高出楼面50mm套管与管道间填嵌沥青麻丝,各种承插管与砼楼板接触部位,增设一道BM止水条。各穿楼板管道的孔洞均采用膨胀砼堵塞。预留洞砼浇筑前须凿毛、充分湿润,工具式洞模封底,贴紧楼板底面,严禁漏浆,洞壁四周甩水泥素浆,插扦捣实后膨胀细石砼,浇灌厚度低于混凝土楼板上表面2-3cm,防止水泥浆刷完后,再隔6小时抹1:2防水水泥砂浆,要抹压密实,厚度于现浇楼板上表面一致,待水泥地区初凝后,再防水泥浆1遍,以上防渗做法成活后,对每根立管根部进行蓄水检验,做法是:用水泥砂浆在周围做直径500mm高30-40mm的浆圈,凝固后蓄水24小时,检查板底有无渗漏现象,发现渗漏要返工处理,直至不渗不漏。蓄水养护7天。待干燥后预留凹槽用硅砼酮胶打严,并设比套管外径周圈大20mm的PVC管防渗护台。在基层做防水涂料之间,穿过楼面的立管四周、套管与立管交接处,大便器与立管接扣处、地漏上口四周等用建筑密封膏封严。

必须采用水封槽深大于5cm的地漏,安装前应在墙身上弹处地面坡度线,将地漏上平控制在低于地面5-10mm之间,同时控制准确与客厅地面的设计高差。

卫生间面层镶贴时坡度要准确,坡度值不得小于1%,且坡度要平顺,不存水,排水畅通,找平层、面层施工完毕达到蓄水强度后,必须分别做蓄水深为40mm的24小时蓄水试验,经观察不渗不漏、并由建设单位在试验记录上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7外墙面渗漏防治措施

6.7.1原因分析

外墙砌筑砂浆不饱满。

框架工程填充墙顶部梁下砖不斜或斜砌不禁。

脚手架眼堵塞不密实。

外墙基层抹灰厚度不够,强度不足。

外墙面空鼓开裂。

6.7.2防治措施

砌砖时要随时检查砂浆的饱满度,实心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要采用加奖法,使其砂浆饱满。

框架工程填充强砌筑时,不得一次施工到顶部,必须采用二次砌筑,即先砌下部墙体,待下部所砌砌块沉实后,再砌顶部斜砖,斜砌砖必须逐块敲紧砌实。

外墙饰面的分格缝侧边必须内高外低,内部密实光滑,严禁毛糙部压光,干燥后涂刷透明聚氨酯防水涂抹2道。

窗台采用C10砼浇制成内外高差为15-30mm的压顶,防止窗台抹灰空鼓、开裂。

外墙基层抹灰要保证最薄处的抹灰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外墙抹灰应使用水泥砂浆,不宜采用混合砂浆,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使其保证应有的强度,外墙装饰时要对主体施工时的梁柱混凝土面层进行处理,避免面层装饰后此处出现空裂现象。

九、雨季、夏季、冬季施工措施

1.雨期施工措施

1.1准备工作

进入雨季施工后,需及时了解近两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大雨、雷电的气象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必须切实做好思想上的教育、动员工作,有关措施要落实到班组个人。

1.2技术措施

1.2.1土方工程

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重要的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雨期施工时,应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道路路面应根据需要加铺炉渣、砂砾或其它防滑材料,必要时应加高加固路基。道路两侧应修好排水沟,在低洼积水处应设置涵管,以利泄水。

填方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

雨前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雨期前开挖基坑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

雨期开挖基坑,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1.2.2砌体工程

雨天砌筑用砖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否则将造成砖含水率过高,砌筑时不能吸收砂浆中的水分,从而影响砌体的质量。

砌墙宜用粗砂砂浆,以保证砂浆的质量。砂浆的稠度要适当减小,以免灰缝被压流浆,增加沉落。

雨天施工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砌筑独立墙、柱时,应加设临时支撑保护,以免翻倒砸坏楼板,导致伤人事故。

雨后继续施工前,须复核已完砌体的垂直度和标高。

1.2.3砼工程

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的用水量。考虑到雨期砂、石含水率增大,应及时对其进行测定,调整用水量。

控制砼的坍落度应考虑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可能增加的水分,在拌制砼时适当减少一些用水量,以利于保证砼的密实度。

砼浇筑前应根据结构情况和现场实际多考虑几道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以备临时使用。

1.2.4屋面工程

屋面应尽可能在雨季前施工并安装好雨水管,以利排水。

防潮、保温材料不能淋雨,须妥善保管。

防水材料的施工,应确保其基层含水率符合要求。

1.2.5抹灰工程

雨天不能进行室外抹灰,对已经施工的墙面应注意雨水污染。

室内抹灰宜在屋面完成后进行。内墙粉刷时,可在砂浆内掺加早强剂,使粉刷容易干燥。

雨天不宜作罩面油漆。

1.3安全措施

1.3.1现场排水

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以确保施工工地和临时设施的安全。

雨期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必要时应增加排水措施。雨季设专人负责,随时疏浚,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1.3.2临时设施及设备的防护

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季前应整修完毕,保证不漏、不倒,周围不积水。

脚手架、井架等应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大风大雨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通道上必须钉好防滑条。

施工现场的机电设施(配电箱、闸箱、电焊机、水泵)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雨季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等,保证雨季中正常供电。

怕雨、怕潮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在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在较高处用蓬布封盖严密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

施工期间遇到阴云密布或有雷电时,钢架子、井架等的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

2.夏季施工措施

2.1准备工作

要动员职工,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充分发挥现有降温设备的效能,添置必要的设施,并及时做好检查维修工作。

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入暑前,抓紧做好高温、高空作业工人的体检,对不适合高温、高空作业的适当调换工作。

2.2技术措施

2.2.1砼工程

为了防止夏季砼、钢筋砼施工时受高温干热影响,而产生裂缝等现象,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认真做好砼的养护工作,砼浇捣前必须使木模吸足水份,遇到面积较大时,要用草包加以覆盖,浇水保持砼湿润。一般砼养护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七昼夜;掺加缓凝剂型外加剂及有抗渗性要求的砼,不得少于十四昼夜。对供水不足的现场,应设置足够容量的蓄水池和配备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确保高空供水。梁柱框架结构,应尽可能采取带模浇水养护,免受曝晒。

根据气温情况及砼的浇捣部位,正确选择砼的坍落度,必要时掺外加剂,以保持或改善砼的和易性、粘聚性,使其泌水性较小。

浇捣大面积砼,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必要时采取人工降温的措施,也可掺用缓凝型的减水剂,使水泥水化速度减慢,以降低和延缓砼内部温度峰值。

厚度较薄的楼面或屋面,应安排在夜间施工,使砼的水分不致因蒸发过快而形成收缩裂缝。

遇大雨需中断作业时,应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

2.2.2砌筑工程

高温季节砌砖,要特别强调砖块的浇水,除利用清晨或夜间提前将集中堆放的砖块充分浇水湿透外,还应在施工前适当地浇水,使砖块保持湿润,防止砂浆失水过快影响砂浆强度和粘结力。

砌筑砂浆的稠度要适当增大,使砂浆有较大的流动性,灰缝容易饱满,也可在砂浆中掺入塑化剂,以提高砂浆的保水性与和易性。

砂浆应随拌随用,对关键部位砌体,要进行必要的遮盖、养护。

2.2.3抹灰工程

抹灰前应在砌体表面洒水湿润,防止砂浆脱水造成开裂、起壳、脱落,抹灰后要加强养护工作。

外墙面的抹灰,应避免在强烈日光直射下操作。

砂浆级配要准确,应根据工作量,有计划地随配随用,为提高砂浆保水性,可按规定要求掺入外加剂。

对于加气砼填充墙的粉刷,要提前一天浇水湿润,适当控制每层粉刷厚度,并正确使用107胶。

3.冬季施工措施

3.1准备工作

在冬季施工前后,要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气象记录,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

根据工程实物量备好塑料薄膜、草包等保温覆盖材料、化学附加剂等有关材料,做好冬季施工职工劳动保护及生活安排。

施工员必须把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班组,进行具体交底,各生产班组在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

入冬前,要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到排水畅通。

3.2技术措施

3.2.1砼工程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宜采用蒸汽养护;使用其他品种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3.2.2砌筑工程

材料:砖和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粘土膏和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砌筑工程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c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可少量浇水湿润。

3.2.3抹灰工程

抹灰工程施工时,对室内抹灰宜采用保温的办法,事先将门窗洞口及出入洞口用麻袋、草帘等封闭挡风保温。当室内温度低于+5℃时,可加设炉子或碘钨灯适当加温,以保证砂浆在吸水前不致冰结,但必须指定专人值班,备有一定的消防器材,并密切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和火警的发生。

外墙抹灰工程不宜掺入盐类抗冻剂,主要应掌握气温情况和适当的施工时间,有条件可以设一些遮挡覆盖物。

3.3安全措施

建筑的四周必须按安全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满挂安全网或护栏,防止坠落事故。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提升安全网或扎好护栏。沿街建筑要特别做好遮挡和过道的安全顶盖工作。

严禁从脚手架、井架上攀登上下和向下抛丢任何东西。

严格执行使用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的规定,工作时间要集中思想,严肃认真,服从指挥。

任何人不准在现场明火取暖。如因工作需要使用焦炭炉或煤炉等进行升温时,必须事先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并加强防火措施,落实专人负责,严防火警和中毒事故的发生。只有在上述工作完全落实后,才允许实施。

对架空的临时电线线路,要认真地检查和加固,严防因风雪的超载而发生线路倒塌等不测事故。

十、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重伤事故,火灾事故、设备事故,工程安全达优。

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公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项目部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领导公司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1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如下图:

组织保证

工作保证

制度保证

重点防范

安委会

基础工作

安全目标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

岗前培训、执证上岗、安全设施投入、管理制度

火灾事故、机具设备伤害事故、行车交通事故、物体打击事故

无人身重伤以上事故、无机械事故、重大交通事故

层层负责承包落实、项目部负责安全设计、安检机构及人员配备齐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日制、安全设计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挂牌制、临时设施验收制度、安全奖罚制度、定期与日常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定期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安全生产制度

3.1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在整个工地形成职责分明的安全工作网络。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做好各项安全记录台帐。

3.2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分为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两部分。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凡进场人员,必须进行40小时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对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一次下达任务的同时,对操作班组进行安全交底,

班组进行班前上岗安全交底。做到无施工方案不施工,有方案无安全交底不施工,班组上岗前没安全交底不施工。施工班组要认真做好安全上岗交底活动记录,每周一上午组织不少于1小时的安全教育活动。

3.3安全设施验收制度

井架、外架在安装搭设完成后,必须经公司安检部门验收合格,挂牌后才能投入使用。

3.4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要抓往重点部位。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并履行复查手续。通过安全检查,不断提高和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项目部各项安全检查内容见下表:

检查内容 检查

形式

参加人员 考核
安全管理 定期 安全员 月考核记录
外架 定期 安全员会同责任工程师 周考核记录
三室、四口防护 定期 安全员 周考核记录
施工用电 定期 安全员 周考核记录
垂直运输机械 定期 安全员会同责任工程师 周考核记录
塔吊 定期 安全员 周考核记录
作业人员的行为和施工作业层 日检 责任工程师 日检记录
施工机具 日检 作业班组自检 日检记录

项目经理部每周一次组织各部门及各分包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时整改。

4.安全管理的实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副经理和各职能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协调部门与施工队组间的关系,监督施工中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并按照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

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安全巡视和安全教育。

严格执行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在前,实施操作在后。

建立安全检查制:项目部每月组织两次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作业班组每天组织岗前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建立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制度,凡进场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治安教育方能上岗。

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1技术措施

在施工总平面设计中人流和货流安全通道的规划,仓库、物料、机具的布置都要符合消防和安全卫生规定,并落实消防和卫生急救设施,设置不同类型的安全防护棚。

主体结构施工针对的结构、模板体系分别详细地在分项工程方案中专门编制安全技术交底。

建筑施工脚手架应编制专门的搭设和拆除的作业方案和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中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量大,要编制专门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5.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5.2.1塔吊的安全措施

5.2.1.1塔吊搭设、拆除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塔机的安装与验收,必须以《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塔机自身的使用说明书为依据,结合施工单位本身实际情况,严格、周密、有序地进行。

5.2.1.2严格执行塔机的登记备案制度。施工单位已拥有的或新购置的塔机等垂直运输设备应尽早报请安全监督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严禁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合格证、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塔机进入施工现场安装使用,未经登记备案的塔机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

5.2.1.3严格履行塔机的年度技术检测、检验制度。塔机等垂直运输设备每个年度及每次新安装后必须进行检测检验,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塔机,必须停机整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禁止塔机带故障、带隐患运转。对工作十年以上、大修理出厂、钢结构损坏修复后的塔机,必须经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合格后方才准予使用。

5.2.1.4塔机的装拆作业必须由具有资质的队伍进行,必须有相对固定的管理机构和拆装作业人员,从事拆装作业和设备操作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禁止无拆装备案的队伍和无证人员从事塔机的拆装和设备操作。安装作业时应先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统一指挥。协同作业,禁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冒险蛮干。

5.2.1.5塔机安装、拆卸前均应根据塔机自身特点、现场作业条件制订科学、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编制依据、人员配备、起重机械及索具配备、基础及附墙设计(有平面图和立面图)、地锚和预埋件设置、安装步骤、顶升加节程序、安全防护措施等,必要时增加顶升过程中的起重臂和平衡臂保持平衡的具体要求,禁止回转作业的可靠措施。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严格执行实施。

5.2.1.6塔机安装后必须经现场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塔机验收由施工单位设备部门、安全部门、装拆队伍、工程项目共同执行,严格按照验收单内容逐项检查验收。同时要进行技术检查、空载试验、载荷试验,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每次的附墙、顶升加节后也必须进行严格验收,保证附墙连接的可靠和塔身垂直度的要求。

5.2.1.7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运转维修的登记统计制度、设备报废制度。对投入施工作业的塔机,要严格进行塔机的班前检查、安全运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修保养、安全专项检查等,做好塔机安装前的检修工作,特别时对钢结构、起升、变幅、回转三大机构及液压顶升系统、力矩、重量限制器、钢丝绳、滑轮、吊索等关键、要害部位重点检查,保证塔机性能良好,不带故障、不留安全隐患进行施工作业。

5.2.1.8落实以机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定人、定机、定岗”的岗位责任制,相关岗位人员的姓名要在塔机标牌上注明。司机、指挥均应经过专门培训取得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以保证塔机运转时信号准确、指挥到位。严格执行塔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十不吊”原则,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5.2.1.9塔机基础及附墙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及安装方案的要求进行制做。塔机基础应满足塔机本身的地基承载力和抗倾翻力矩的要求,并设可靠的排水措施。塔机超过一定高度后必须安装附墙装置,装置做到牢固可靠、安装准确,并满足塔身垂直度的要求。如由于工程特殊、场地限制等原因,基础面积或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有加强技术措施,如增设桩基础或与建筑物大面积承台连通的做法等,并有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和抗倾翻力矩的验算;安装附墙装置时,附墙角度不应过小或过大,杆件超过规定长度时,应有附墙的设计计算书。

5.2.1.10塔机的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以及超高、变幅、回转、行走限位器是塔机安全使用的最关键的装置,各限制器和限位器必须齐全且灵敏可靠。塔机验收时必须严格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对以上安全装置逐一进行调试合格,要求有具体量化验收内容。如力矩限制器标明幅度(m)和吊重量(t);重量限制器标明重、中、轻档各限制重量(t);超高限位器的限位距离(m)等,一经验收,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改动,如需要改动时,仍必须按照验收程序进行,且还必须保证在塔机的技术性能范围之内。有的单位验收时往往只调试力矩限制器,甚至任何限制器限位器都不做,在验收结果上也只笼统填写“灵敏可靠”或“合格”等,这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必要时验收过程中要拍照留档。

5.2.1.11塔机吊钩保险装置、吊钩滑轮防脱绳装置、卷扬机滚保险装置、上人爬梯及护圈等必须齐全且符合要求。吊钩保险装置不可缺少,如损坏必须购买原厂产品,不得用其他配件或自制零件代替。上人爬梯及护圈必须完好、牢固、严密,对发生少圈、变形、锈蚀、开焊、固定不牢靠的应坚决予以整改修复。

5.2.1.12塔机配备专用电箱,合理配置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做可靠的防雷接地。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有关要求,电缆线完好并固定牢靠。塔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的边缘与15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当小于此距离时,应按要求搭设防护架,当塔机作业半径在架空线路上方经过时,线路上方应有防护措施。

5.2.1.13施工现场或相邻工地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塔机作业,且塔机作业半径有重叠现象时,必须有可靠的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

5.2.1.14施工现场塔机的技术资料和安全资料必须齐全。

塔机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设备 档案、运转及维修保养记录、安装拆除方案、验收证书、检测检验报告。

拆装队伍资质证书、设备安拆人员、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及其他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

塔机处悬挂限载标志牌、安全警示牌、操作规程牌、验收合格牌、定人定机牌。

5.2.2其它主要机械的安全措施

5.2.2.1施工机械安全防护一般规定

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与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所操作机械的性能、安全装置。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能排除一般故障和日常维护保养。

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集中思想、服从指挥、谨慎操作,不得擅离职守或将机械随意交给他人操作。

交付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性能良好,防护装置齐全,生产及安全所需备品配套,并经设备部门和现场负责人认可,方能使用。

起重机行驶与停置时,必须与沟渠、基坑、输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按计算)。

机械设备进入作业点,单位工程负责人应向操作人员进行作业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详细交底。

5.2.2.2砼泵安全操作要求

液压系统卸荷阀起动压力必须按使用说明书调正至规定值。

进料斗上必须装有完整的防护棚栏。

各指示仪表必须灵敏可靠,指示正确。

作业前必须将泵送设备停放在水平位置,并楔紧轮胎,防止泵车偏移造成翻车。

随机须配备金属网篮,以收集清理管道而排出的泡沫橡胶及砂石。

泵车料斗注料最低位置应在搅拌轴以上,否则因空气涡流会将砼从集中料斗中吹出伤人。

高层泵送泵机出口处压力较大,管道易磨损,故易发生管道爆裂事故,除应经常检查外,一般在补充新管时,应首先装在泵机出口处。

5.2.2.3电动机械手持工具安全要求

各类施工机械的电气装置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必须按规程定期检查,未经动力(机具)部门检查,确认合格的设备,不得使用。

现场使用的各类低压电器设备应铭牌清晰,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兆姆。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性能和防雨措施。

各类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负荷线),必须按其容量选用无接头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对于潜水电机的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护套电缆,长度不得小于1.5m。

手持电动工具应配用漏电保护器,平板振动器、磨石子机、打夯机、水泵等频繁移动机具的操作扶手,必须采用绝缘措施,电源线不得超过50m,并设专人调整,严禁缠绕扭结使用。

焊接设备应放置防雨,干燥通风处,其外壳应完好。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一次侧电源线使用的橡皮电缆长度不得超过5m;二次侧使用的橡胶铜芯软电缆,长度不宜超过30m,均不得绞绕使用。

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开关电源线、插头等必须完好无损,其电源线长度不得超过5m。

各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一般场所可选用Ⅱ类工具;在潮湿场所和金属构架上作业,采用Ⅲ类工具,并配有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下使用。

在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手持电动工具和电器。

在多灰尘和潮湿地区或易触及人体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型低压电器。

5.2.3.4对焊机安全操作要求

焊接设备在室外使用时,应搭设机棚,做到防雨防潮,保持通风干燥。

对焊机夹具应牢固,行程限位应可靠,保持冷却水系统正常工作。工作部位照明灯具应装有防溅防烫护罩。有气动、液压系统的对焊机,压力机构应动作灵活,气动液压系统应无泄漏,压力表灵敏可靠。

焊机作业场地周围10m内应无易燃易爆物品;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和焊接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不够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用电安全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防护规定”执行。

5.2.3.5木工圆盘锯安全操作要求

圆盘锯应放置平稳,必须使用单向开关,不得倒转启动。

锯片出现裂纹(长度不得超过2cm)可在裂纹尽端钻一止裂孔。锯片有2个连续断齿时,必须更换。

锯片上方应有防护罩,下主应有孤形板槽,防止木屑飞溅和锯片破碎伤人。

锯床面板应平整无损,锯片槽的宽度不大于锯片厚度加20mm。

堆积木屑应及时清理,操作现场严禁烟火,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5.3防台风、防雨、防雷措施

外架须有避雷措施。防雷接地可与工程的避雷预埋件临时焊接连通,接地电阻达到规定要求,每月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设专人掌握气象信息,及时作出大风,大雨预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禁止在台风、暴雨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施工。

5.4脚手架安全措施

外墙施工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外侧采用全封闭密目式安全挂网;脚手架应按施工实际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进行设计和计算。应在安全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监督下由熟练工人负责搭设;脚手架的检查分验收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使用中要严格控制架子上的荷载,尽量使之均匀分布,以免局部超载或整体超载;使用时还应特别注意保持架子原。有的结构和状态,严禁乱挖基脚、任意拆卸结构杆件和连墙拉结及防护设施。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组织分段验收,并报请公司安全部门核验。

脚手架搭拆前要编制专题施工方案,并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严格按方案搭设,其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防护栏杆、剪刀撑、拉墙杆的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脚手架规程。操作使用的脚手,在施工范围及高度均应铺设好底芭和栏杆。外脚手架分层、分段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5.5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5.5.1安全标志: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标语和标志牌,各种施工机械均需挂设操作规程。

5.5.2安全防护

安全防护棚:在建筑四周及人员通道、机械设备、临近小区道路上方都应采用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棚,安全防护棚要满铺一层模板和一层安全网,侧面用钢筋网做防护栏板。高压电线线路侧面和上方采用竹杆和模板搭设隔离墙和防护棚。

5.5.3“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现场人员坚持使用“三宝”。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做好“四口”的防护工作。在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围拦、盖板、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出人口和并字架,门式架进出料口,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并设置醒目的标志。

5.6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施工用电编制专题方案,用电线路实行三相五线制,安装触电保护器,实行三级保护。电箱应符合标准要求,上设防雨措施,有门有锁。现场施工用的机电设备均应有良好的二级防护装置。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并设安全漏电开关。

所有机电设备均有安全防护设施和专人管理操作,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否则不准上岗作业。现场机电维修人员应该经常检查设备触电漏电保护是否完好有效。

配备专职用电管理员全面负责施工用电的管理,制定用电制度,规范设置用电线路及设施,定期进行用电线路及设备的检查。电线不得乱拖、乱拉。材料运输、堆放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电线,防止碰砸电线,造成电线包皮破碎剥落,一经发现有电线露芯或电线包皮破损要及时修调。

5.7基础和主体阶段施工安全措施

脚手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应有设计计算书,根据施工方案搭设,在脚手架设前办理交底,完成后办理验收手续。立杆基础应平实,立杆底部应有底座,垫木和扫地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每层设置拉杆,脚手板须满铺,施工层设1.2m高的防栏杆和不低于18cm的挡脚步板。

模板施工前要对模板支撑进行设计并编制施工方案。模板安装完毕,必须由技术负责人按照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经申报批准才能进行。立柱底部须有垫板,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模板上堆料应均匀,施工荷载不能超过规定。模板上运输砼应设置走道板。各种模板要堆、放整齐,大模板应有防倾倒措施。模板要拆除干净,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拆除区域要设置警戒线并设专人监护。

5.8外装饰和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高空作业所需料具,设备等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载乱堆乱放。

高空作业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上岗并须体检合格。

高空作业人员所用的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高空相互抛掷,传递。

脚手板必须满铺。

高耸金属物,外架应事先设置避雷装置,遇6级以上大风或雷雨、浓雾时禁止高空作业。雨季施工和冬季下霜、下雪后应对脚手板进行清理和采取防滑措施。

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首先必须具有一定左、右方向的安全间隔距离,不能确实保证此距离就应设能防止附物伤害下方人员的防护层。

十一、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消防及保卫措施

1.文明施工措施

1.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文明施工保证体系见下图:

工程

管理部

机械

物资部

其他

部门

各施

工队

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

质安

监察部

文明施

工措施

安全质量环保措施

机械物资管理措施

后勤保

障措施

现场管

理措施

全员参与、检查落实、全过程控制

1.1.1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安全员主抓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上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详见文明施工组织保证体系框图。

1.1.2建立文明施工管理责任制,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与各作业班组和管理人员工资分配挂钩。

1.1.3制定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秩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细则,并认真落实。

1.1.4项目经理部每旬进行一次文明施工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1.1.5工程管理人员和工人一律挂牌上岗,牌上要注明姓名及职务,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全体施工人员按规定色标配戴安全帽。

1.2施工秩序管理

1.2.1开工前,编制详细、科学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使工艺流程、流水区段划分、资源配置与实际施工相符。

1.2.2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开工前,提出申请报告,经批准后实施。

1.2.3实施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检验评定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开工。针对工程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施工中作为管理重点加以重视。

1.2.4认真实施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未经检查签证同意的工程不得隐蔽。

1.3施工场地管理

1.3.1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定位管理,分管段、分片区进行场地规划,运输道路、材料场库、机械停放场、搅拌场、和生活区要按照总平面图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布置整齐并在施工区域设醒目标牌,同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整。

1.3.2在大门围墙处,设置施工标示牌,标明工程名称及主要工程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驻地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经理、工地施工及监理负责人。并在醒目位置设置一图五牌。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大门,实行半封闭施工。

1.3.3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做到生活区和施工区划分明确,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并落实到专人。

1.3.4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给、排水系统。保证给水设施不渗漏,供水安全。排水系统顺畅,沟池成网,排水纵坡不小于1‰,排水沟用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截面满足排水要求。

1.3.5临时用电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不乱接乱扯,供电设施良好,光照充足。

1.3.6建筑材料堆码按我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按平面布置图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严禁混堆乱放。

1.3.7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一律配带标识身份或工种的证牌。

1.4环境卫生管理

1.4.1建筑垃圾要随时清理,不用的料具和机械及时清退出场,保持施工场地的清洁。

1.4.2所有工点和住区排水畅通,并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生活区内设置垃圾箱,每日专人清运。工地范围内由保健医生负责定期消毒。

1.5工地围蔽措施

1.5.1严格执行有关文明施工规定,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1.5.2根据项目业主提供的施工场地,合理设置半永久性围挡,围挡采用钢板围挡,高度不低于2.0米,围挡外表面刷蓝色油漆。实行围蔽施工。

1.5.3施工场地清理卫生要求按照文明施工规范做好施工围蔽、材料机具摆放、工棚内外饮食卫生、淤泥清运、污水处理等工作,并挂牌施工接受监督。

2.环境保护措施

2.1振动控制措施

本工程主要为人工施工为主,造成振动来源主要为吊车、挖掘机、汽车及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在吊车的支点处垫枕木,尽量减小机械造成的振动。

2.2噪音控制措施

噪声的控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标准GB112523-90》有关噪声的要求、规定执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

2.2.1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2.2.2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方能施工。

2.2.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禁在中午和夜间(12:00-14:00,22:00-7:00)进行产生噪音的建筑施工作业。由于施工中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的其它特殊情况,确需在中午和夜间进行连续作业的,在向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

2.2.4在施工场地外围进行噪音监测,对于一些产生噪音的施工机械,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噪音。

2.3空气污染(防尘)措施

粉尘的控制采取施工现场场地硬化和绿化,经常洒水和浇水,减少粉尘污染。

2.3.1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2.3.2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的在仓库内进行。

2.3.3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走。现场主入口处设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离场上路行驶。在装运建筑物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上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2.4水质污染的控制措施

地面冲洗物包括水泥、淤泥、砂石和生活污水、基坑排水、含油废水及其它悬浮或溶解物质,应引入污水处理池中以防止未经控制的排放。

2.5对路况维护、路面卫生及工地卫生等达标实施措施

2.5.1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工地车辆必须经过高压冲洗方能进出施工现场,确保不污染工地周围的道路路面。

2.5.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佩带胸卡,建立施工人员施工时间段,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交底,超出时间段,禁止人员进出施工场地。

2.5.3建立文明施工责任人制度,加强对工人宣传教育工作,在工地大门口张拉宣传横幅,工地内张贴宣传标语,现场人员一律佩带工作胸卡,施工、生活污水要经过滤池及砂井才排放入市政管道。

2.5.4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方法来严格控制噪音污染。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处理,保持施工现场环境。

2.5.5定期对场地卫生清洁检查,清疏沟渠、积水,定期洒药灭蚊。每天由专人打扫、清理公共生活场所卫生,食堂管理制度必须上墙。

2.5.6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沿建筑物周边修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经三级沉淀池排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市政井,保证施工现场无积水。

2.5.7绘制施工总平面图,按规划布置施工生活区、办公区以及生产区;按规定的地方堆放工程材料、管材、料具并给予标识。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堆放并给予标识。

2.5.8制定消防制度,配置一定的消防设施,按照要求办理动火手续。

2.5.9施工大门口处挂五牌一图,并张贴安全标语。

2.5.10根据政府要求的时间施工,夜间加班要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方能施工。

2.5.11对项目业主提出的意见虚心接受,积极整改。

2.5.12开展创文明工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活动,力争本工程成为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2.5.13环境保护管理控制

2.5.14环卫卫生措施

施工区、料区要细分卫生责任区,责任到人,签订卫生奖罚制度。

办公区要指派专人负责区域内的卫生管理。

生活区各专业工种设一名专职管理员,订立卫生管理制度,严格进行卫生管理。

每间宿舍设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每日对宿舍的清扫。

食堂,两证齐全,伙房采用磁砖内墙,水泥地面,炊具干净,卫生,严格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厕所、门窗齐全,四壁严密,中档磁砖装修,内设冲水措施,专人管理,专人清扫。对门窗三包地区每日派专人清扫,洒水降尘。

2.5.15环卫卫生管理控制

2.6环境卫生其它保证措施

2.6.1环境保护制度保证

2.6.1.1为保证本项目良好的施工环境,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

2.6.1.2坚持监督、检查制度:

项目部环保小组专职人员,对各工区的环保设施、措施执行情况,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巡视日记,发现问题,及时初具“环保通知书”,提醒注意或责令整改;每周进行一次大检查,严格按照《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2.6.1.3严格“三同时制度”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与大面积施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6.1.4加强开工前教育,通过专题会议和生产例会,对全体职工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做到动工前明确化,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环境保护实施具体化。

2.6.2环境保护措施

2.6.2.1严格遵守国家、自治区、市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和合同规定,对施工活动范围内的环境予以认真保护。教育职工遵守环保法规,提高环保意识,并根据本工程环保的特点制定一系列具

体措施加以贯彻落实。自觉接受当地环保部门和业主、工程师对施工活动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积极改进施工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水平。

2.6.2.2在施工区和生活区建立垃圾池,污物和生产垃圾定点堆放,定期定人清理、烧焚,建立化粪池等必要的卫生设施,粪便积集后及时外运。

2.6.2.3完工后,除已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外,拆除一切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和生产设施。拆除后的场地彻底清理。并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

2.6.2.4现场食堂按卫生标准配备设施,工作人员定期体检,配证上岗。

3.消防措施

3.1现场组建工程施工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小组以完善管理网络与保卫体系。

3.2现场内配备本企业专职保安员,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施工人员均佩戴工作证,未经许可外人不得随便进入施工现场。

3.3料场、库房的设置符合治安消防要求,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物品要专库专放,严格执行领用、回收制度。

3.4施工现场设置场内材料运输通道兼作安全消防通道。

3.5消防设施注意经常检查、维修,满足建筑物灭火需要,配备灭火器。高压水泵跟随施工的进度,做到施工用水提前到位。

3.6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凡电气焊割用明火处,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周围无易燃物,并有专人看护。

3.7项目组每月检查消防与治保工作管理不少于2次,安全部门和保卫部门专项内容月检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4.安全保卫措施

4.1为了保证本工程不受外界干扰,顺利施工,设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治安保卫领导小组,下设联防队:

4.2为使现场施工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经常组织联防队进行夜间巡逻检查,对现场发生的打架、斗欧事件及时制止,防止事态扩大发展,

4.3本工程实行封闭式管理,工地设有大门,大门白天配备两名保安人员,负责出入施工人员及车辆的检查,发现可疑之处,立即截留,上报工地负责人之后,再做处理;夜晚配备三名保安人员,负责夜间运输材料车辆的检查及四周巡查,保安人员必须具有高度工作责任心,在岗期间,严守岗位,发现擅离岗位者严肃处理并调离工作。

4.4本工程施工人员一律佩戴统一印发的带有本人照片的工作卡,以便于检查,出入门时凭卡放行;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卡分颜色区别。车辆驶离工地,不准私自载有建筑材料,否则,一经查实,立即扣留。

4.5本工程除在现场布置一些加工场地、材料仓库、宿舍、办公室、厨房卫生间等施工生产必须的设施外,不计划在现场搭设其它临时设施,更不允许妇女、小孩等在工地逗留、住宿,一经发现立即追查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凡进入工地住宿人员,必须填写审批登记表,保安人员根据制度条例,符合者才准许进入。

十二、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1.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图}

2.临时工程

临时供电:配备足够的变压器及发电机组,从接入点至变压器主干电线采用电缆线,从变压器至各工点线路主线采用电缆、支线采用铝芯线。另配备3套120kw柴油发电机解决停电时施工的用电。

临时供水:施工用水采用自来水。沿施工区布置D50硬塑料给水管道提供施工用水。

生活办公房屋:按建设文明工地要求,雅致组合活动房,监理工程师用房按标准进行配置。

生产房屋:按工期、地方条件及工程实际需要考虑,采用砖墙、石棉瓦顶;所有仓库均设置工棚遮盖并按10cm砼硬化地面。

临时道路:实用硬化处理。

3.临时设施用地一览表

用途 面积(m2) 位置 需用时间
工地办公室 80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监理办公室 2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门卫室 2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仓库 2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卫生间 50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碎石堆场 7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中砂堆场 7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粗砂堆场 7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水泥棚 7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砖堆场 7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石灰堆场 75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钢筋加工场 200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模板加工场 200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周转料堆场 100 详见施工平面图 工程施工期间
总计 1155

十三、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功率(kw) 用途 进场时间
反铲挖掘机 PC-200 3 90 土方工程 开工进场
装载机 ZL50型 2 150 土方工程 开工进场
振动压路机 Y6-9/16 2 80 土方工程 开工进场
自卸汽车 LA3160PK2T 20 4.5T 土方工程 开工进场
快速冲击夯 HC70 5 3 土方工程 开工进场
蛙式打夯机 HW-60 5 2.1 土方工程 开工进场
黄河平板车 JN462 2 150 场外运输 开工进场
载重汽车 2 90 场外运输 开工进场
卷扬机三木塔 20 1t 桩基础施工 开工进场
活动安全盖板 20 桩基础施工 开工进场
鼓风机 VY9-7 5 10 桩基础施工 开工进场
履带式起重机 QY20TA 2 322 桩基础施工 开工进场
手推车 40 水平运输 开工进场
塔吊 4208 3 57 垂直运输 基础完工后
施工电梯 SCDT-100 3 35 垂直运输 基础完工后
快速井架 SML-15A 1 15 垂直运输 基础完工后
泥浆泵 LS-30 10 3 排水机械 开工进场
潜水泵 JQB-2-10 10 1.5 排水机械 开工进场
钢筋切割机 GQ40-1 2 3 钢筋工程 开工进场
钢筋弯箍机 GJ7/40 2 4 钢筋工程 开工进场
压力焊机 UNI-100 2 15 钢筋工程 开工进场
交流电焊机 BX1-300-2 2 23.4 钢筋工程 开工进场
直流电焊机 BX1-300F-3 2 23.4 钢筋工程 开工进场
砼输送泵 HBT70 2 37 砼机械 砼施工时
商品砼运输车 三菱 8 2400 砼机械 砼施工时
砼搅拌机 JZC350 5 7.5 砼机械 开工进场
砂浆搅拌机 HJ200 5 5 砂浆机械 开工进场
插入振动器 ZX-60 10 1.5 振捣 开工进场
平板振动器 PZ-50 5 1 振捣 开工进场
木工电刨 Y500 2 1 模板工程 开工进场
木工电锯 J500 2 1 模板工程 开工进场
电锤 DH22 5 0.74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割管机 2 1.5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套丝机 S2-100 2 2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弯管机 2 1.5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火灾探测器 3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交流稳压器 3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直流稳压器 3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数字储器 3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自动稳压器 3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台式洗床 KT-393 2 3.3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立式洗床 KT-303 2 6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弯槽机 KT343A 2 1.5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冲床 KT-373A 2 6.6 安装工程 主体完工后
双头切割机 KT-383 2 15.5 门窗工程 主体完工后
打胶机 KT-363 10 门窗工程 主体完工后
吸盘机 120M4-61-41 10 门窗工程 主体完工后
铝料锣榫机 KT313A 2 6.6 门窗工程 主体完工后
铝质开料机床 KT-323 2 1.5 门窗工程 主体完工后
经纬仪 DJ6 3 测量放样 开工进场
水准仪 FA-32 3 测量放样 开工进场
标尺、标杆 若干 测量放样 开工进场
水准视距尺 若干 测量放样 开工进场
水平尺卷尺 若干 测量放样 开工进场
砼试压模 6 试验检验 开工进场
砂浆试压模 6 试验检验 开工进场
坍落度仪 1 试验检验 开工进场
万用表 2 试验检验 开工进场
电阻测试仪 2 试验检验 开工进场
发电机 3 电源备用 开工进场
电脑 1 办公 开工进场

十四、主要材料构件进场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筋 综合 t 详商务标
2 水泥 综合 t 详商务标
3 多孔砖 千块 详商务标
4 商品砼 综合 M3 详商务标
5 综合 M3 详商务标
6 碎石 综合 M3 详商务标
7 防水卷材 M2 详商务标

十五、劳动力安排计划

工 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基础 主体 装修 楼地面 屋面 门窗 安装
土方工 30
砌砖工 60
钢筋工 90 90
模板工 120 120
混凝土工 20 20
抹灰工 60
涂料工 60
泥工 60 60 20
油漆工 20 20
架子工 20 20
门窗工 20
防水工 10 10
水电工 60
机械工 10 10 10 10 10 10 10
测量工 4 4
普工 10 10 10 10 10

十六、成品保护

1.成品和半成品保护

1.1成品保护的职责

项目经理:组织对工程半成品和完工的工程成品进行保护。

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副经理:制定成品保护措施或方案;对保护不当的方法制定纠正措施;督促有关人员落实保护措施。

材料员: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进行保护。

班组负责人:对上道工序产品进行保护;每道工序产品交付前进行保护。

1.2成品保护的分工

原材料的堆放、场内搬运的保护由材料员负责;

加工产品在现场之前由加工场保护,进场后由材料员负责保护;

工序产品在验收之前,由该工序的班组负责人负责保护,验收后下道工序班组负责人负责保护;

最终的工程产品由项目经理指定人负责保护,直至产品交付为止。

1.3成品保护措施

1.3.1半成品保护

门窗:按放样单加工的弯曲成型钢筋、预埋件、金属制品及其他进场的装饰品、混凝土构件等。

场地堆放要求:木、门窗、木扶手等木、铁制品、装饰用半成品应堆放在室内场地,钢筋制品、砼构件及金属制品预埋件等可堆放在室外。

场地要求:地基平整、干净、牢固、干燥、排水通风良好、无污染。所有半成品应按平面布置指定位置进行堆放,运输方便。

半成品堆放控制: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平直、下垫木方;叠层堆放,上、下垫木;水平位置上下一致,防止变形损坏;侧向堆放除垫木外应加撑脚,防止、倾覆;成品堆放地应做好防霉、防污染、防锈蚀措施;成品上下不得堆放其他物件。

半成品运输:要做到车厢清洁、干燥,装车高度、宽度、长度符合规定,堆放科学合理;超长构件成品,应配置超长架进行运输。装卸车做到轻装轻卸,捆扎牢固,防止运输及装卸散落、损坏。

1.3.2现浇钢筋砼工程成品保护

1.3.2.1钢筋绑扎成型的成品质量保护

钢筋按图绑扎成型完工后,应将多余钢筋、扎丝及垃圾清理干净。

接地及预埋等焊接不能有咬口、烧伤钢筋。

木工支模及安装预留、预埋、砼浇筑时,不得随意弯曲、拆除钢筋。

基础、梁、板等绑扎成型完工的钢筋上,后续工种、施工作业人员不能随意踩踏或重物堆置,以免钢筋弯曲变形。

木工支模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完工、作业面上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

模板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如发现污染应及时清理干净。

水平运输车道应按方案铺设,不能直接搁置在钢筋面上。

1.3.2.2模板保护

模板支模成活后应及时将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

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随意拆除模板及重锤敲打模板、支撑,以免影响质量。

模板侧模不得堆靠钢筋等重物,以免倾斜、偏位,影响模板质量。

禁止在平台模板面上集中堆放重物。

砼浇筑时,不准用震动棒等,撬动模板及埋件,砼应反锹入模,以免模板因局部荷载过大造成模板受压变形。

水平运输车道,不得直接搁置在侧模上。

模板安装成型后,应派专人值班保护,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1.3.2.3砼成品保护

砼浇筑完成应将散落在模板上的砼清理干净,并按方案要求进行覆盖保护。冬、雨期施工砼成品,应按冬、雨期要求进行覆盖保护。

砼终凝前,不得上人操作,应按方案规定确保间隔时间和养护期。

砼面上应按作业程序分批进场施工作业材料,分散均匀尽量轻放,不得集中堆放。

下道工序施工或堆放的油漆、酸类等物品,应用桶装放置,施工操作时,应对砼面进行覆盖保护。

不得随意开槽打洞,安装应在砼浇筑前做好预留预埋。

砼面上临时安置施工设备应垫板,并应做好降污染覆盖措施,防止机油等污染。

不得重锤、重物击打砼面。

砼承重结构模板应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

1.3.2.4砌体成品质量保护

需要预留预埋的管道铁件、门窗框应与砌体有机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砌体完成后按标准要求进行养护。冬雨期间施工按要求进行覆盖保护,保证砌体成品质量。

砌体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干净。

不得随意开槽打洞,避免重锤、重物击撞。

挑、拱、砌体的模板支撑,应保证砌体达到要求强度后方能拆除。

1.3.2.5楼地面成品保护

水泥砂浆及块料面层的楼地面,应设置保护栏杆,到成品达到规定强度后方能拆除,成活后建筑垃圾及多余材料应及时清理干净。

冬雨期施工要求做好防冻防雨措施,以确保楼地面质量。

水泥砂浆、地砖、等硬块料贴在楼地面,不允许放带棱角硬材料及易污染的油、酸、漆、水泥等物料。

下道工序进场施工,应对施工范围楼地面进行覆盖保护,对油漆料、砂浆操作面下,楼面应铺设防污染塑料布,操作架的钢管应设垫板,钢管扶手挡板等硬物应轻放,不得抛敲楼地面。

注意清洁卫生,每一个楼层设置一处临时卫生桶,以确保清洁卫生。

严禁在楼地面打钉、生火。

1.3.2.6门窗成品质量保护

木门框安装后,应按规定设置拉档,以免门框变形。

运输车道进入口的门框二边应钉槽形防护挡板,同小车高度一致,以免小车碰坏门框。

门窗框塑料保护膜完好,不得随意拆除。不得利用门窗框。作架子横档使用。

窗口进出材料应设置保护挡板,覆盖塑料布防止压坏、碰伤、污染。

施工墙面油漆涂料时,应对门窗进行覆盖保护。作业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不得碰撞积压门窗。不得随意在门窗上敲击、涂写或打钉、挂物。门窗开启,应按规定扣好风钩、门碰。

1.3.2.7装饰成品质量保护

所有室内外,楼上楼下、厅堂、房间,每一装饰面成活后,均应按规定清理干净,进行成品质量保护工作。不得在装饰成品上涂写、敲击、刻划。

作业架子拆除时应注意防止碰撞钢管,脚手板应轻放。

门窗及时关闭、开启,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风雨天门窗应关严,防止装饰后霉变。严禁用火、用水,防止装饰成品污染受潮变色。

按楼层对装饰成品进行专人值班保护。

因工作需要进房检查、测试、调试时,应换穿工作鞋,防止泥浆污染。

1.3.2.8屋面防水成品保护

屋面防水施工完工后应清理干净,做到屋面干净、排水顺畅。

不得在防水屋面上堆放材料、杂物、机具。不得在防水屋面上用火及敲踩。

因收尾工作需要在防水屋面作业,应先设置好防护木板、铁皮覆盖保护措施,散落材料及垃圾应完工后清理干净。电焊工作应做好防水隔离。

1.3.2.9机电安装成品保护

暗配管管口要封堵严密,管子固定牢靠。不得在成形的地面上拖拉各种管材。

配管和预留各种套管、洞时不得破坏、切割土建专业的钢筋、模板等成品。

现场材料要统一码放,作好标识,并要有专人看管。

严禁私自在成品墙,地面上剔槽、打洞。

风机房内施工人员不得踩在风管和其他管道上作业,不得私自拆除其他专业的成品。

对已安装完成的机电成品,采取保护措施,并有专人看护。

对调试完的管道系统,冬季要作好防冻措施。

施工现场要做到工完场清。

1.3.2.10交工前成品保护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美观,使业主满意,项目施工管理班子应在装饰、安装分区或分层完成成活后,应专门组织专职人员负责成品质量保护,值班巡查,进行成品保护工作。

成品保护值班人员,按项目领导指定的保护区或楼层范围进行值班保护工作。

成品保护专职人员,须按施组设计或项目质量保证计划中规定的成品保护职责、制度办法,做好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成品检查工作。

专职成品保护值班人员工作到竣工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后终止。

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工序产品、最终产品的特殊保护方法应有方案编制者在施工方案中予以明确。

当修改成品保护措施,或成品保护不当需整改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作业指导书交成品保护负责人执行。

十七、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概述

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应急组织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机构组成:由项目部经理、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作业队长等相关人员组成,项目部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并明确各应急专业组长。

事故现场抢险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任组长,作业队负责人、专业工长等相关人员组成。

事故现场救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项目部相关人员组成。

事故现场保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副经理任组长,现场保安人员组成。

事故现场通讯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任组长、现场其他应急小组负责人组成。

2.2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2.2.1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2.2.1.1负责指挥处理紧急情况,保证突发事件按应急救援预案顺利实施;

2.2.1.2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保护、救护及通讯工作;

2.2.1.3负责所需材料、人员的落实;

2.2.1.4负责与上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联系及情况汇报;

2.2.1.5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

2.2.1.6负责工程项目生产的恢复工作。

2.2.2项目部应急专业组职责

2.2.2.1事故现场抢险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受困人员、现场贵重物资及设备的抢救、危险品的转移等。

2.2.2.2事故现场救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护送重病伤员到医疗中心救治。

2.2.2.3事故现场保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人员的清点及疏散工作。

2.2.2.4事故现场通讯组职责:负责收集相关单位部门的通信方式,保证各级通讯联系畅通,做好联络工作。

3.救援器材

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

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4.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

培训内容: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类重大事故抢险常识等。务必使应急小组成员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地履行抢救职责。

5.通信联络 

项目部将110、119、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公司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使工地抢险指挥部及保安人员熟知这些号码。

6.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6.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急专业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现场保护等;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现场内外人员应积极参加援救。

6.2事故现场由项目部项目经理任现场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的控制、处理工作。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不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的,必须委派一名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或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启动应急系统,控制事态发展。

6.3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要接受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照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6.3.1事故现场抢险组:根据事故特点,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抢险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员的救援、事故现场内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封存及转移等,其次是贵重物资设备的抢救;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保护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3.2事故现场救护组: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救治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疗急救中心医治;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3.3事故现场保护组:开展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及清点工作。现场保护组人员应指引无关人员撤到安全区,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经事发现场人员的证实,确定事发现场人员名单,并与到达安全区人员进行核对,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3.4事故现场通讯组:保证现场内与其相关单位及应急救援机构的通讯畅通;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4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对发生的工伤、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必须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者人数、姓名、性别、年龄、受伤程度、事故简要过程和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不报、谎报、拖报,随时接受上级安全领导机构的指令。

6.5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程度确定,工程施工的停运,对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应事故造成的伤害;根据事故现场的报告,立即判断是否需要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确需应急服务机构的帮助时,应立即与应急服务机构和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同时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前,作好救援准备工作:如:道路疏通、现场无关人员撤离、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后,积极作好配合工作。

6.6事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恢复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及上级指令,确定是否恢复生产,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领导小组及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7.事故报告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项目部除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外,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轻伤事故:应由项目部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领导、生产办公室和企业工会:

重伤事故: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工会组织:

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检察机关,填报《事故快报表》,企业工程部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应到达现场;

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企业应立即报告当地市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人民检察机关和监督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内到达现场;

急性中毒、中暑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灾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员工受伤后,轻伤的送工地现场医务室医治,重伤、中毒的送医院救治。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的,企业应在8小时内通知劳动行政部门处理。

8.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8.1个体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8.1.1触电事故

8.1.1.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触电伤害事故的环节

临时用电架设未采用TN-S系统,不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在建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不达到安全操作距离或者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雨天露天电焊作业;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末作接零保护,潮湿作业末采用安全电压;高大机械设备末设防雷接地;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

8.1.1.2预防措施

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

在建工程的外侧防护与外电高压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达不到要求的,要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避免施工机械设备或钢架触高压电线。无安全防护措施时,禁止强行施工。

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

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搭设工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箱、开关箱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的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

雨天禁止露天电焊作业。

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坚持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8.1.2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8.1.2.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环节

机械设备未按说明书安装、未按技术性能使用;机械设备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对运行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整,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带病运作。

8.1.2.2预防措施

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按规范要求对机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机械操作工持证上岗,工作期间坚守岗位,按操作规程操作,遵守劳动纪律。

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其使用。

8.1.3中毒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8.1.3.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中毒的环节

现场焚烧的有毒物质;食堂采购的食物中含有毒物质或工人食用腐烂、变质食品;工人冬季取暖时发生煤气中毒。

8.1.3.2预防措施

严禁现场焚烧有害有毒物质。

工人生活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不吃腐烂、变质食品。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暑伏天要合理安作息时间,防止中暑脱水现发生。

8.2火灾、化学物品爆燃或爆炸应急预案

8.2.1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8.2.1.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环节

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电火花、电弧等引起火灾。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民工生活、住宿临时用电拉设不规范,有乱拉乱接现象。民工在宿舍内生火煮吃、取暖引燃易燃物质等。

8.2.1.2预防措施

做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

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灯泡。

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配备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8.2.2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8.2.2.1施工现场由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环节:

施工现场的使用油漆、松节油、汽油等涂料或溶剂;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的涂料时使用明火或吸烟;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过小。

8.2.2.2预防措施

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8.2.3土方坍塌应急预案

8.2.3.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环节预防监控措施:

土方施工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挖土;积土、料具、机械设备堆放离坑、槽小于设计规定;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

8.2.3.2 预防措施

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

基础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有针对性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撑。基坑深度超过5m有专项支护设计。对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堆放。

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沟槽边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土方坍塌。

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造成土方坍塌。

8.2.4暴风雨预防监控措施

8.2.4.1施工现场由暴风雨引起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

强风高处作业(阵风六级、风速10.8m/s);基础土方施工由于无排(降)水措施导致土方边坡失稳。

8.2.4.2预防措施

基础土方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排(降)水措施

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机械设备应按规定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

8.2.5水灾预防监控措施

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地震、水灾灾害,因水灾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处置措施是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9.各类事故的救援预案

9.1处置程序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项目部制定本工程的安全消防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线图,并确保通道的畅通,遇突发紧急事故时,由专人指挥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

9.2报警和联络方式

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

9.3各类事故的救援预案

9.3.1触电事故的救援预案

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边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9.3.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救援预案

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9.3.3坍塌事故的的救援预案

一旦发生事故,应尽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现场处理各种伤情,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严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应先清除头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畅通。

9.3.4机械伤害事故的救援预案

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止血、消炎、包扎。就近送医院。

9.3.5中毒事故的救援预案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医院抢救,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9.3.6火灾事故的救援预案

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二十、附图表

 

雅居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