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

2024-12-04 4点热度 0人点赞

施工测量方案

一.测量依据与准备

1.工程测量总体安排

以设计图及建设单位规划的用地地界,结合测绘成果和总平面定位,现场建立相对的一级三角控制主网,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现场定位及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

本工程定位,将利用一级三角控制主网,采用“坐标距离定位”的方法来进行建筑物定位及各条轴线的控制,并采取闭合检查。

工程定位全站仪、经纬仪配合定位。

水准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

2.测量仪器的选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测量精度
1 全站仪 苏一光236
2 经纬仪 DT202C
3 水准仪 TWOPML32
4 棱镜
5 50m钢卷尺
6 无线对讲机 通讯联络

注:以上仪器均应鉴定合格,并在计量鉴定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来保证测量精度。

二.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1) 基准一级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

基准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以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基准点及设计总平面图为依据,其三角控制主网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5mm以内。

基准平面控制主网是建立在基准点的基础上的,设置时要求同时满足稳定、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其中任何一点遭到不可预见事件的破坏或移动时,应及时复测补网。

标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永久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规划最新数值为准。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可利用平面控制主网基准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同时检验偏差情况,闭合检查如果超出精度允许范围应及时纠正。

2) 测量施工方法: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测量成果对设计总平面图所反映的建筑物场地进行复测,确保建筑总平面图所反映的尺寸与场地实际情况相吻合。

在项目测量人员初步测量定位后,由公司工程部技术科进行复核,在复核正确的情况下,报请设计和监理来现场对建筑物的定位进行复核,在复核正确后,由项目部填写好测量定位单报请设计和监理签字认可,然后将签字后的资料交项目部资料员保存。测量定位的精度为万分之一,定位外包轴线尺寸允许误差为5mm.

3) 轴线控制测量精度及要求:

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误差,不应大于5mm;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5″以内。

三.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 基准水准点的设置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永久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用二等水准引测至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

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可利用平面控制网基准点和极坐标原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2) 楼层的标高引测:

在塔吊立面做好标志,用50米钢卷尺进行高程复核。

四.工程±0.00以下施工测量

  1. ±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 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控制桩的位置,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3.±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1. ±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护坡桩的立面位置,首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施工用基准标高点,并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同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3.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出标高标记。

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在垫层面上放出承台、地梁、柱子的平面尺寸。

基础模板完成后,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

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柱截面尺寸线,有地梁、预留孔洞、管道、埋件等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关的标志。

五.工程±0.00以上施工测量

1. 平面控制测量

1.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基准点),偏离轴线0.5米的位置。等模板施工时,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cm×20cm) 。

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高 度(m) 允许误差(mm)
每 层 3
H≤30m 5
30m<H≤60m 10

4. 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线锤挂法,1人先在上层预留洞处下挂线锤,下面1人调整线锤的摆动幅度,等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上层人员确定好基准点,依次进行3到4个点,最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5.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6.支模架与平板标高的控制

标高测与外架钢管上,钢卷尺上拉层高到设计标高(2个),然后用水准仪开始闭合复测,然后测与钢筋上,用红油漆标注,供支模与浇筑混凝土时使用。

1.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 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高 度 (m) 允许误差(mm)
每 层 ±3
H≤30m ±5
30m<H≤60m ±10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7. 沉降观测:

1) 沉降观察测量

在具有代表性的柱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及时修正消除不均匀沉降。

在一层结构的柱的侧模拆除后,即进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并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的方法测定其初值。以后定期或根据需要测量其标高。前后标高的差值就是该段时间里的沉降量。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可及时调整施工标高,消除因沉降而引起的施工误差。

2)不均匀沉降调整主要措施

经过测量所得的不均匀沉降数据,如果是以对称状态分布的,可视为整体结构未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是由于局部荷载的大小不同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这时,仅将不均匀沉降值取平均值来对施工高程进行修正。

当不均匀沉降数据出现明显倾斜症状时,应及时提供给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调整值,确保趋于均衡的沉降状态。

沉降观测报告由项目资料员保存,按照竣工资料要求,将每次观测成果填入统计表格内,绘制沉降曲线图,并分阶段向设计部门反映。

8.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在定点测量,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 °。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在3个月内,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层高和轴线以及净空平面尺寸的测量复核工作。

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2cm。层高垂直偏差在±2cm。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工作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及能否顺利交验,同时也是项目创优工作的必要保证。

  1. 项目测量管理运行程序

施工准备

施工图自审

  1. 将发现的问题以书面报项目经理部,委托经理部在组织图纸会审时提交设计单位;
  2. 项目应将设计单位对图纸会审中有关测量方面的解答意见以复印件(copy)交测量分公司。必要时,测量分公司应参加图纸会审,将存在的问题直接向设计单位确切地提出。

测绘原始资料校核

编制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配备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

配备好人员进驻施工现场

根据工程任务大小、难易程度配备好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

技术交底

测 施

测量控制点引进

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

控制网测设

现场地貌测绘

单位工程测设

定位

桩基验收测量

测放土方开挖线

开挖过程标高控制

楼层轴线及标高投测(含细部放线)

装饰控制线测设

测量资料及时整理编制报项目经理部,由项目资料转监理验收

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及标高控制

建筑物沉降观测

  1. 道路、上下水系统、围墙、煤气管道、电缆等;
  2. 总图工程土方方格网测设及土方量(挖填土)计算。

总图工程测设

测绘竣工图

其它需要完成的测量工作

测量资料汇总归档

是工程竣工技术资料重要组成部分

  1. 质量过程控制
  2. 总则
  3. 测量工作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4. 测量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要做到步步校核
  5. 所有归档的资料和需交付业主的测绘产品必须经过作业人员的自检、技术负责人检验和分公司最终检验。
  6. 过程控制
  7. 生产准备阶段的控制
  8. 根据测绘成果,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测量方案。
  9. 由技术负责人与测量工长对作业所依据的原始资料,测绘成果进行校测、核算,并记录校核结果。
  10. 测量工长依据测量方案向材料员上报仪器需用计划。
  11. 材料员按计划做好测量仪器及测量辅助工具的校准工作。
  12. 测量人员要依据测量方案要求,选择能够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
  13. 技术负责人要在作业前向作业人员作好技术交底,使每位作业人员都明确职责和技术要求。
  14. 生产阶段的控制
  15. 测量工长要按进度和方案要求,安排工作,并作好测绘日志。
  16. 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送检。
  17. 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作业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
  18. 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
  19. 自检:作业人员要按作业要求进行操作,每道过程完成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写自检记录(签字)。
  20. 互检:由技术负责人与测量工长组织进行质量检查活动, 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21. 交接检:由技术负责人与测量工长组织。上道过程合格后交给下道过程,交接双方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22. 特殊过程控制

凡被列为特殊过程的,在实施中均做为质量管理点,加强管理,按技术方案要求,进行连续监控并记录。

  1. 增加自检频率。
  2. 实行跟踪检查制度。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跟踪检查,作好记录。
  3. 实行超标准控制。
  4. 安全管理

(一)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二)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1.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工地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带,不得穿拖鞋、短裤进入施工现场测量作业。
  2. 在公路上进行导线及各种测量作业时,严禁打闹。加强作业组纪律,设专人负责交通安全,严防仪器、钢尺等被车碾压、碰撞。
  3. 严禁酒后作业。
  4. 高空作业传递设备禁止投掷,特别是仪器必须有100%的安全系数方可上下传递。
  5. 作业中,仪器有专人负责。无论何时何地,人不得离开仪器。仪器携带者坐车时不得将仪器放在车厢上,应抱在身上或放在座位上。
  6. 每周组织作业人员召开安全会进行学习,加强安全意识。
  7. 作业前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雅居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