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绿色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工程施工中,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为了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特制订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绿色施工导则》;
4、《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5、北京市的技术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6、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标施工图。
三、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承包单位:
建筑结构:
四、管理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绿色施工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联系电话:
地址:
邮编:
五、绿色施工原则
序号 | 内 容 |
1 | 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 |
2 | 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 |
3 | 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 |
4 |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
5 | 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
六、绿色施工目标及目标责任分解
(一)绿色施工目标
1、环境保护: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污水排放达标,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规定;控制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达到ISO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达到”零污染”要求的目标。
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计划降低材料损耗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计划;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生活用水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到60% ,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控制在7.8t;
4、节能与能源利用:严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标控制75KWh;公共区域内照明,节能照明灯具的比率大于80%;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禁止使用粘土砖;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等。
(二)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
1、项目经理():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常务经理():负责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3、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4、项目生产经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
5、安全副经理():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6、计划合同部():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作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
7、工程技术部():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7、物资采购部():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数量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场和耗用台帐,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合约部门预算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8、质量工程师():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
9、绿色施工管理员():负责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档案管理工作。
七、绿色施工因素辨识分析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1 | 噪声的排放 | 机械施工: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打夯机、混凝土输送泵等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机械设备 | 15 | 现在/正常 | 是 |
2 | 噪声的排放 | 运输设备:翻斗车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机械设备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 | 噪声的排放 | 电动工具施工:电锯、压刨、切割机、混凝土振捣棒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电动工具 | 15 | 现在/正常 | 是 |
4 | 噪声的排放 | 钢筋加工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钢筋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5 | 噪声的排放 | 支、拆摸板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模板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6 | 噪声的排放 | 支、拆脚手架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脚手架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 | 噪声的排放 | 砼施工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砼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8 | 噪声的排放 | 夜间施工(晚22:00—早6:00)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机械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9 | 噪声的排放 | 发电机发电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发电机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10 | 噪声的排放 | 搅拌喷混料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搅拌机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11 | 噪声的排放 | 喷射混凝土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空压机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12 | 噪声的排放 | 隧道通风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隧道通风机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13 | 噪声的排放 | 门禁管理系统非法进入报警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门禁警铃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14 | 噪声的排放 | 吊运信号指挥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汽车吊吊运信号哨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15 | 噪声的排放 | 吊运渣土、材料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提升架 | 15 | 现在/正常 | 是 |
16 | 噪声的排放 | 倒渣土 |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 土斗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17 | 噪声的排放 | 隧道出渣 | 影响作业人员健康 | 三轮车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18 | 噪声的排放 | 渣土装车 | 影响作业人员健康 | 人工、三轮车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19 | 污水的排放 | 隧道施工排水 | 污染水源,影响人体健康 | 水体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20 | 污水的排放 | 食堂及办公日常生活产生 | 污染水源,影响人体健康 | 水体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21 | 污水的排放 | 水泥罐车清洗车罐产生 | 污染水源,影响人体健康 | 水体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22 | 粉尘的排放 | 施工场地出渣作业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尘土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23 | 粉尘的排放 | 砂石运输、堆放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砂石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24 | 粉尘的排放 | 现场提升架出渣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粉尘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25 | 粉尘的排放 | 喷混料拌合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粉尘 | 17 | 现在/正常 | 是 |
26 | 粉尘的排放 | 开挖、喷射混凝土施工 | 污染大气,影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 粉尘 | 17 | 现在/正常 | 是 |
27 | 粉尘的排放 | 办公室内外打扫卫生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粉尘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28 | 粉尘的排放 | 进出车辆车轮带泥砂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粉尘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29 | 粉尘的排放 | 水泥运输、搬运、存放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粉尘 | 17 | 现在/正常 | 是 |
30 | 粉尘的排放 | 木工房锯末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粉尘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1 | 粉尘的排放 | 钢筋除锈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粉尘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2 | 粉尘的排放 | 打印硒鼓 | 影响身体健康 | 粉尘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3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钢筋焊接 |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 钢筋、气体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4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渣土清运 | 污染空气,影响作业人员健康 | 三轮车尾气 | 11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35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空调氟立昂排放 | 污染大气,影响人身健康 | 氟利昂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6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吸烟 | 污染大气,影响人身健康 | 烟草气体 | 17 | 现在/正常 | 是 |
37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复印机臭氧排放 | 污染大气,影响人身健康 | 复印机、气体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8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机械、汽车、内燃机尾气 | 污染大气,影响人身健康 | 机械尾气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39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食堂烟尘 | 污染大气,影响人身健康 | 气体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40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发电产生气体 | 污染大气,影响人身健康 | 发电机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41 | 污染气体的排放 | 防水作业 | 污染大气,影响人身健康 | 防水毯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42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磁盘 | 污染土地、水体 | 磁盘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43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试验室有毒有害容器清洗液及废试验瓶 | 污染土地、水体 | 有毒容器 | 17 | 现在/异常 | 是 |
44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生产、生活污水、垃圾 | 污染土地、水体 | 固体垃圾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45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化工材料及包装物、容器 | 污染土地、水体 | 固体废弃物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46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工业棉布 | 污染土地、水体 | 废棉布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47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油手套、含油棉纱棉布 | 污染土地、水体 | 废弃物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48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刷漆 | 污染土地、水体 | 油漆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49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旧测温计 | 污染土地、水体 | 测温计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0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现场清洗工具废渣 | 污染土地、水体 | 废渣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1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机械维修保养废渣 | 污染土地、水体 | 废渣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2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复写纸 | 污染土地、水体 | 纸张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3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复印机废墨盒 | 污染土地、水体 | 墨盒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54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色带 | 污染土地、水体 | 色带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5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电池、废蓄电池 | 污染土地、水体 | 电池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6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计算器 | 污染土地、水体 | 计算器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7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日光灯管 | 污染土地、水体 | 日光灯管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58 |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排放 | 废砂轮及砂轮磨粉、废砂轮锯片及其粉末 | 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体污染 | 砂轮 | 17 | 现在/正常 | 是 |
59 | 无毒无害废弃物的排放 | 废焊渣、废钢丝刷、废钢丝绳、废钢筋条、废木材、废水泥、钢轨实验头、空塑料桶 | 污染土地、水体 | 废弃物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60 | 化学危险品、油品的泄漏或挥发 | 试验室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泄漏 | 污染土地 | 化学品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61 | 运输的遗洒 | 现场渣土运输 | 污染路面、影响居民生活 | 渣土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62 | 运输的遗洒 | 生活垃圾运输 | 污染路面、影响居民生活 | 垃圾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63 | 运输的遗洒 | 商品混凝土运输 | 污染路面、影响居民生活 | 混凝土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64 | 原材料过量使用 | 施工现场钢材、水泥、油品、电缆消耗等 | 原材料、自然资源浪费 | 废弃物 | 6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65 | 原材料过量使用 | 办公纸张等耗材的使用 | 原材料、自然资源浪费 | 纸张 | 4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66 | 水、电、油的过量使用 | 施工现场 | 资源浪费 | 6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
67 | 向土地的排放 | 取弃土场 | 占用土地破坏环境 | 13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
68 | 能量释放 | 电脑、复印机电磁辐射的排放 | 影响人身健康 | 办公用具 | 5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69 | 能量释放 | 钢结构焊接 | 影响人身健康 | 钢材 | 7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0 | 能量释放 |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灯光 | 影响居民生活 | 照明灯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1 | 火灾、爆炸的发生 | 施工现场配电室短路、照明线路 | 污染大气 | 电路 | 13 | 将来/紧急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 环境因素 |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影响 | 主要物质组成 | 打分 | 时态/状态 | 评价结果 |
72 | 火灾、爆炸的发生 | 油桶 | 污染大气 | 油桶 | 11 | 将来/紧急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3 | 火灾、爆炸的发生 | 施工中设备着火 | 污染大气 | 设备 | 13 | 将来/紧急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4 | 火灾、爆炸的发生 | 食堂液化气瓶 | 污染大气 | 液化气瓶 | 13 | 将来/紧急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5 | 火灾、爆炸的发生 | 电气焊作业点 | 污染大气 | 电焊 | 13 | 将来/紧急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6 | 火灾、爆炸的发生 | 乙炔气瓶 | 污染大气 | 乙炔气瓶 | 11 | 将来/紧急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77 | 植被的破坏 | 现场施工作业 | 水土流失 | 植被 | 17 | 现在/正常 | 重要环境因素 |
78 | 防辐射 | 日常办公使用 | 影响身体健康 | 电脑、手机 | 9 | 现在/正常 | 非重要环境因素 |
八、绿色施工措施
1、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
2、加强管理,模板涂刷脱模剂,拆模时,严禁硬撬,减少人为损坏,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废旧模板整修后用作临边洞口的盖板、柱子与楼梯踏步的护角。
3、水电、消防管道等预留、预埋与结构施工同步。
4、施工前对管线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管线路径;对本工程室外台阶及屋面事先进行排版,工程加工,减少材料浪费。
5、材料采购就地取材;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采用离工地距离最近的天津宏瑞和中建雅新混凝土有限公司,施工距离约4km。
6、设计采用普通HRB400钢,节约钢材。
7、楼面石材、室外台阶石材、室内地面石材、隔墙、吊顶等施工前进行排版策划,在保证质量和美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边角废料。
8、油漆、涂料等按计划用量随用随开启,不用及时封闭,避免有害物质的滞留。
9、现场办公区用房采用活动彩板房,提高周转利用率,现场东围墙利用原有围墙继续使用,其余采用彩钢板围挡。
1、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设施;
2、加强节水管理,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施工区、生活区用电计量分开,现场设置节电警示标牌;
3、顶板混凝土养护采用薄膜覆盖,麻袋片保湿措施,墙体混凝土养护涂刷养护液,以节约用水。
4、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采用中水。
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
2、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及计量工作;
禁止使用粘土砖,本工程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护耕地,同时减轻工程结构自重,增加使用面积,加快施工进度。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合理布局,临时用地完全控制在红线之内。
A、大气污染防治
1、扬尘控制措施
本项目在开工初期确保临时环状道路全部硬化,采用混凝土铺设;对于现场其他土壤裸露场地,进行绿化或覆盖石子。对临时道路设专人负责每日洒水和清扫,保持道路清洁湿润。
① 土方开挖、回填土产生扬尘控制措施
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置专人淋水降尘,挖运土方车辆经过的场内路线和回填土作业时有专人清扫、喷洒防扬尘措施,在4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开挖。
② 现场裸露地表扬尘控制措施
尽量增大现场道路硬化、绿化面积、未硬化绿化的部分可覆盖一层细石子、禁止浮土露天。
③ 土方堆放产生扬尘控制措施
现场一般不堆放土方,如需要堆放时,应采取覆盖、表面临时固化及时淋水降尘控制措施。
④ 车辆运输产生扬尘控制措施
散料运输: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严禁凌空抛洒并及时清运。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前要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松散型物料运输与贮存,采用封闭措施;装运松散物料的车辆,应加以覆盖(盖上苫布),并确保装车高度符合运输不遗洒;在施工现场的出口处,设车轮冲洗池,确保车辆出场前清洗掉车轮上的泥土;设专人及时清扫车辆运输过程中遗洒至现场的的物料;松散的易飞扬的物料(外加剂、白灰)均采取封闭式贮存措施(袋装、进库);应采取措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石、混凝土、石渣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及时清扫。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并经常检查、维护及保养。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
⑤ 特殊工艺扬尘控制措施
地基处理、塔吊基础、砌筑、抹灰等需使用石灰时,其堆放地应封闭或有良好覆盖。大风时禁止搅拌作业,必须进行作业时采取有效的围挡和降尘措施。
⑥ 搅拌站扬尘控制措施
搅拌站使用的水泥等材料库有封闭或有良好的覆盖,现场砂石料等的堆放设置围墙进行围档,堆放高度不超过围档高度。在运输中应避免遗洒,如遗洒地面,应及时清理,水泥罐应封闭,对泄露处及时采取封闭措施。
⑦ 现场垃圾扬尘的控制措施
应将清洁生产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对建筑垃圾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型,指定响应控制指标。施工现场的垃圾站应定时清理,并有封闭措施,清理建筑物内垃圾时在装卸等环节中,应尽量减少扬尘和遗洒。
⑧ 作业面及外脚手架扬尘的控制措施
施工中应采取周边封闭措施,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及时对外脚手架进行清理。
2、废气排放控制措施
① 各种施工机具和车辆废气的控制措施
施工机械应加装烟气处理装置,并对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废气的排放量。
② 食堂废气排放的控制
单位的食堂安装油烟净化器装置,做到定期清理排烟系统,确保除油烟设备正常使用。
③ 有毒有害气体挥发的控制措施
在防水、装修、防腐施工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时,如油漆、稀料、各种胶等,设置专门地点储存,要有密封防泄露措施。尽量减少挥发,严禁遗洒。
④ 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超标的机械。
⑤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B、水污染防治
1、施工污水治理措施
① 搅拌站、砼泵等施工场所产生的污水,在污水出口处设立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应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应尽量循环使用。
② 对产生含油、含化学品的污水和废液,采取单独的污水罐或污水桶收集起来,定期委托有污水消纳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③ 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所有排水均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④ 机修含油废水不允许直接排入水体,应集中后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出水中的矿物油浓度达到5mg/L以下,处理后的废水应回收进行综合利用。
2、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① 提倡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生活废水的产生。
② 食堂设隔油池,严禁将食品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等倒入下水道,影响隔油效果。隔油池清理周期是半个月,并做好清理记录。食堂积极使用绿色洗涤用品。
③ 设有浴池的施工工地,在浴池污水排出口处设置沉淀池,设有化粪池的要有完善的防渗漏措施,做到定期清理,并作好清理记录。
④ 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环卫处,由环卫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
3、雨水控制措施
对并入市政的雨水管网的雨水排放系统加强管理,杜绝非雨水类的其他水体排入雨水管网。
C、噪声污染防治
1、施工准备控制
(1)工程部根据工程特点负责制定噪声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案。
(2)机械班要选用机器噪声小的生产设备及部件。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和投入运行前要认真执行设备的技术标准,严格控制机械噪声。
2、施工过程噪声控制
施工现场设围墙,实行封闭式管理,避免施工人员对周边的干扰。施工现场的木工棚、钢筋棚等应封闭,加工材料时应轻拿轻放,以有效的降低噪声。
(1)尽量选择使用环保机械,严禁超负荷运转和夜间使用噪声比较大的工程机械施工;
(2)在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等装置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空压机等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尽量安排在室内或洞内作业,以降低施工噪声。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以降低声源噪声。
(3)现场施工机具要经常检查维修,保持正常运转。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噪音强度等级在《建筑施工场界限值》规定的噪场限值等级以内。
(4)混凝土施工尽可能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对混凝土振捣人员进行交底,确保其操作时,不振钢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减少空转的时间;
(5)修理脚手架钢管时,禁止用大锤敲打,其修理工作应在封闭的工棚内进行;电锯操作间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进行封闭;
(6)模板、脚手架支拆时,应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7)坚持对结构施工期间的噪声检测,发现超标时,对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8)装修及机电工程施工:尽量做到先封闭后施工;设立石材加工间,并设降噪封闭措施;使用合格的电锤,并及时在各部位加注机油,增强润滑;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即使在钻头处注油或水;严禁用铁锤敲打管道及金属工件。
(9)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大喊大叫、甩击工具、机械,做到文明施工。
(10)调整施工噪声分布时间。根据环保噪声标准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分项的时间,将容易产生噪声污染的分项如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混凝土搅拌和振捣扰民。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上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因施工需要场地噪声超过标准限制或因工艺等技术原因需连续施工,必须报环保行政部门批准,并贴出”安民告示”主动邀请使用单位代表开会,介绍信、竣工日期和各项环保措施,建立起互相理解信任、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关系,批准手续应在项目部环保部门备案。
(11)中午和夜间加班使用噪场源机具施工,要遵守当地政府的规定,提前向环保部门办理申报手续。
(12)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轻拿轻放。
(13)及时填写施工现场噪声测量记录,凡超过标准的,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① 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在开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操作不当而产生噪声。
② 设备定期进行检修润滑,做到油路、气路、水路畅通,油标醒目,油量充足,使机器正常运转,降低噪声。
③ 在机械运转过程中,机械管理人员定时检查,发现机械运转异常时,查明原因,立即报告并进行检修。
④ 对无法避免的强噪声源必要时与施工部门协商采取隔离降噪措施。
⑤ 木加工作业或其他易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其场地周围应采取封闭的方法降低噪声。
⑥ 振捣砼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噪声扰民。夜间作业时要符合当地政府关于夜间施工的管理规定,夜间禁止打桩和拆迁工作,保证居民有良好的居住、工作环境。
D、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1、建立合格消纳方名册
项目部将固体废弃物分包给具有准运证的合法单位,且需有建筑垃圾消纳的资质和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2、废弃物处置
对所有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公司统一规定将废弃物分为三类:可回收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不可回收的无毒无害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
对废弃物进行标识:对分类存放的各类废弃物,进行明显的标识,即标明废弃物的种类;
对废弃物的收集:项目设置统一的废弃物临时存放点,存放点配备收集桶(箱),以防止流失、渗漏、扬散;明确各单位(包括分包)负责废弃物收集工作的责任人及具体职责和范围;包括分别明确以下范围为的责任人员,并明确职责: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施工区、垃圾贮存区。
废弃物跟踪管理:项目部在消纳方来现场回收废弃物时,应将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处置方向记录在废弃物处理物统计表上,并应由消纳方代表签字认定。对废弃物的外运,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外运前,由项目兼职环保管理员监督,对废弃物进行严密覆盖,防止遗洒。
3、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将剥离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场地表给排水规划措施,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3)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复耕或覆土绿化。
(4)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填埋处理。
(5)施工现场禁止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6)采用填埋方式必须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后进行,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现场填埋。
E、其他污染源的防治
① 电焊、金属切割产生的弧光采用围板与周围环境进行隔离,防止弧光漫天散射。对于产生电磁波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做好防护和屏蔽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辐射强度。
② 塔吊及周围地照明的大灯调整照射方向,照射光线只限于施工场内,不得直接照射到居民住宅区,施工场地外围的照明尽量采用柔光等。
③ 夜间室外照明用的投光灯均设灯罩,透光方向均集中在施工范围;在围墙附近或距附近居住区较近地段施工时,设密目网屏障遮挡光线照射居民区。
尽量不安排夜间电焊施工,必须进行电焊夜间作业时,焊接区域附近设密目网遮光屏障。
夜间室外照明负责人为项目安全员,夜间电焊作业防止光污染的责任人为作业对负责人。
F、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对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要求建设施工单位配合有关部门提前安排考古工作,为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留出充分时间。在建设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种文物保护法令、法规,并加大执行的力度,确保地下文物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废。
G、防植被破坏措施
1、严格按照规证要求使用占地,制定现场植被保护办法,尽量减少侵占植被土地,注意恢复。
2、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占用植被土地,必须占用时要及时恢复。
3、加强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设置排水设置,严禁破坏未规划范围外。
4、禁止违规进行树木伐移。
5、施工作业时,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和环境的保护措施,避免发生坍塌造成破坏。
6、严格落实环境管理制度要求,严禁乱扔垃圾。
7、加强场地绿化力度,避免扬尘污染。
九、应急措施
(一)工作原则
项目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现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业主办、总监办、驻地办、公司及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项目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项目各部门、各工区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二)预防和预警
1、环境污染事故源
(1)项目基本信息
自然概况、地理位置、气象及水文资料、周围居民点、敏感点信息
(2)环境污染事故源
施工区域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排污管线(要求标明产污环节、排污口位置)
产品在从原料→产品存储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环境污染事故源基本情况,包括事故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可能发生事故的时空特点。
2、预防工作
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放射源等事故源进行调查,掌握本项目潜在事故源环境优先污染物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针对污染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建立优先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购置优先污染物的快速监测设备,建立优先污染物的处置技术。
3、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进行分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4、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三)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程序
(1)发生重大事故时,事故单位必须迅速抢救伤员,根据伤害程度立即组织实施就地抢救,并拨打120电话进行救援。并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县级以上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2)发生重大事故后,事故单位应并派专人严格保护事故现场。未经调查和记录的事故现场,不得任意变动。事故单位应立即对事故现场和损坏的设备进行照相,录像,绘制草图,收集基础资料。因紧急抢修、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需要变动现场,必须经企业有关领导和安监部门同意,并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记录,保存必要的痕迹、物证。
(3)启动环保事故应急预案后,事故单位应无条件服从,按照规定程序迅速做出反应,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急救办法进行人身事故抢救和应急救援,并视情况请求集团公司、地方人民政府提供必要的人身事故应急救援,尽最大努力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
2、信息报送与处理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3、指挥和协调
(1)指挥和协调机制
根据需要,企业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
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事故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应急状态时,专家组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环境事故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②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③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④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⑤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⑥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⑦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4、应急监测
环境监测部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
5、信息发布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6、安全防护
(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③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7、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8、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9、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⑴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⑵ 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⑶ 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四)应急保障
1、资金保障
2、装备保障
3、通信保障
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4、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突发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5、技术保障
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6、宣传、培训与演练
(1)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2)加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3)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7、应急能力评价
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各级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
(五)后期处置
组织实施环境恢复计划
雅居云录(https://yajuyun.com)是一家专注分户验收二维码管理的领先平台,严格遵循政策规范,优化工程管理流程。平台支持验收资料批量上传,智能匹配房号,一键生成专属二维码,并提供精美打印、便捷检索、高效PDF处理等功能,大幅提升档案制作效率。其核心功能包括智能房号清单、灵活验收模板、批量上传支持、二维码快速生成和专业排版设计,满足多样需求。同时,平台汇聚分户验收资讯、政策与资源,提供方案、模板与案例学习,深受业内信赖并获多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