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砼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本次共有涵洞10座,其中新建盖板涵5座,接长盖板涵5座,位于新建县乐化镇境内,施工里程为K1422+051.45~DK1422+852。根据昌九城际工程的特点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要求,为确保项目部的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及建设文明工地,特制订此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 里程 | 规格 | 涵长 | 备注 |
1 | K1422+051.45 | 1-3.0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20.96 | 接长 |
2 | K1422+177.6 | 1-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3.81 | 接长 |
3 | DK1422+250 | 1-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40.14 | 新建 |
4 | DK1422+360 | 1-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48.23 | 新建 |
5 | K1422+376 | 1-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7.12 | 接长 |
6 | DK1422+460 | 2-2.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45.20 | 新建 |
7 | K1422+695.5 | 1-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1.78 | 接长 |
8 | DK1422+780 | 2-6.0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36.11 | 新建 |
9 | K1422+845.5 | 1-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5.06 | 接长 |
10 | DK1422+852 | 1-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50.01 | 新建 |
3、主要施工设备及人员安排
①、为保证涵洞工程按时、优质、高效的完成,我部组织了一批精干施工管理人员及业务精、素质高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项目部驻地设于新建县乐化镇内。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程师1人,项目副经理4人,四部一室负责人各1人。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计50人。(组织机构见后图)
组织机构框图 表2-1
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 付琪生
副总工程师
谢河北
综合办主任
霍发军(兼)
计财部长
徐青松
安质部长
毛雪波
物设部长
陈小武
总工程师王小兵
副经理 霍发军
副经理 徐建平
副经理 孙思文
党工委副书记
吴明俊
副经理
程先荣
工程部长江 泉
征迁办主任崔成昆
试验室主任李福明
桥涵作业一队
桥涵作业二队
桥涵作业三队
制 梁 场
路基作业一队
路基作业二队
路基作业三队
综合作业二队
综合作业一队
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 名 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台) | 属 性 |
1 | 挖掘机 | CAT320B | 3 | 租用 |
2 | 砂浆搅拌机 | HJ200 | 3 | 租用 |
3 | 运料车 | 6 | 租用 | |
4 | 钢筋对焊机 | UN-35 | 1 | 租用 |
5 | 电焊机 | BX330 | 2 | 租用 |
6 | 钢筋切断机 | GJ-40 | 1 | 租用 |
7 | 钢筋弯曲机 | WG-40 | 1 | 租用 |
8 | 钢筋调直机 | GT14-14 | 1 | 租用 |
9 |
二、准备工作
1、施工力量准备:根据施工生产的任务安排,涵洞由桥涵三队施工,计划投入劳力50人,安排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6人。
2、技术准备
⑴、将施工中要采用的施工图、参考资料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时发到有关人员手中,并将各种施工记录、质量记录表格配备齐全。
⑵、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放样测量工作。
3、临时设施和设备准备
⑴、施工用砼采用砼运输车供应。
⑵、地表水和地下水较为丰富,能满足桥涵施工用水的需要。
⑶、施工用电就近搭火取电,其他施工用设备见上表。
三、材料要求
1、片石: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20cm。用作镶面的片石宜表面平整、尺寸较大,边缘厚度不得小于20cm。主体工程片石强度不应小于40MU,用于附属工程的片石不应小于MU30;
2、水泥进场后必须按要求做好二次试验后方可使用。
3、砂浆:施工时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严禁作业队采用人工搅拌。
四、施工方法和方案
4.1 测量放线
4.1.1获得导线资料及施工图纸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测,并根据设计资料对线路计算坐标,施工技术部长进行复核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使用,如有问题向上报送。施工中的水准测量及导线测量必须有二人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4.1.2项目部下发给作业队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作业队的管点技术员及其他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一步复核,并进行现场核实,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施工图纸经复核发现有误或与现场情况不符须进行修正,在尚未办理修正或设计变更手续前,不准使用,防止因图纸错误造成的施工错误。
4.1.3施工前,必须编写好技术交底工作,将工程内容、施工方法、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等以书面的形式向作业队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4.2 基坑开挖
4.2.1基坑开挖前应做以下工作:
1、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2、根据地质、水文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排水措施。
4.2.2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
4.2.3放坡坡度应按确保边坡稳定、施工安全的原则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基坑深度在5m以下采用1:0.33。
2、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根据地质情况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
4.2.4基础应挖至设计标高,平面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放宽不小于50cm。四周应挖好排水沟及积水坑。
4.2.5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并保持基底不被水浸泡。如发生超挖现象,应回填砂卵石并夯实,经技术员及质检员检查并报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4.2.6基础砌筑后,基坑应及时回填,并分层夯实。基坑回填厚度为人工15~20CM夯实。
涵洞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地质类别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1 | 土 | ±50 | 测量检查 |
2 | 石 | +50,-200 |
4.2.7施工中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证签证制度。项目部安质部负责质量检查及隐蔽工程检查证签证制度,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安质部及时按《验标》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检查评定。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按设计图纸施工。每道工序结束后先由技术员或质检员自检合格后由技术员填写好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经签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4.3 基础砌筑:
4.3.1应在基底无水下施工。
4.3.2石料不得从平台上抛下。
4.3.3基础砌筑终凝后,方可停止抽水。
4.3.4浆砌片石或浆砌片石之间接缝及基础与墙身连接时,应预埋片石作连接。
4.3.5基础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料应不透水并填塞密实。
基础砌体涵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基础砌体涵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1 | 基础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 | ±50 | 测量检查每边2处 |
2 | 基础顶面高程 | ±30 |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
4.4 墙身砌筑:
3.4.1涵身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整体或分段砌筑方式,分段位置和沉降缝保持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4.4.2浆砌片石涵身采用挤浆法砌筑,严禁灌浆,确保砂浆饱满。严格选择石料,尤其是镶面石,应大面方正,上下平整。砌筑前,石块必须浇水湿润,表面泥土、水锈清除干净。在砌筑过程中先镶面石,后填腹石。腹石四周必须用瓦刀填塞满布,嵌缝料和砂浆饱满,不得出现空洞,不得出现石块竖砌。墙身与基础的沉降缝处,两端面砌体竖直平整,上下层不得错台。沉降缝填料采用沥青木条填塞紧密,有弹性,不透水。为保证灰缝的牢固性和剔缝深度,必须在砌好后3小时内用铁棒将灰缝剔去,深度2cm。墙体养生派专人洒水养护,并用浸湿的草帘、草袋和麻袋加以覆盖。七天内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盖板涵八字墙与主体同时砌筑。
4.4.3砌体涵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砌体涵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项目 | 墙身(片石)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1 | 砌体边线距设计中心线位置 | 30 | 测量检查
不少于4处 |
2 | 顶面高程 | ±15 | |
3 | 涵洞孔径 | ±20 | 尺量检查
不少于4处 |
4.4.4勾缝前必须将原砌筑砂浆掏出2cm深,保证勾缝砂浆与石料粘结牢固。除勾缝宽度内,其余石料表面不得有砂浆,严防砂浆污染石料表面。
4.4.5浆砌片石的砌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得大于4C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的缝不得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每砌筑120CM高度内找平一次。
2、填腹部分的砌缝宜,较宽的砌缝中可用小石块塞填。
4.5 板座混凝土浇筑
4.5.1 模板要求
1、模板应优先采用钢模,也可用竹胶板。
2、模板加固应符合施工稳定要求。
3、模板应涂脱模剂。
4.5.2 混凝土拌制:
1、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拌制,并有自动计量装置。
2、拌制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
4.5.3 混凝土浇筑:
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墙身顶部清洗干净,模板内不得有杂物。
2、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模板、支架等进行检查,当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主要检查问题有:模板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支架的可靠度,脱模剂的涂摸情况。
4.5.4 混凝土振捣
1、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范围的1.5倍。
2、振捣时不得 碰撞模板,每振捣一处时间宜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在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浮浆为止.
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即应覆盖和洒水,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
混凝土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混凝土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1 | 轴线位置 | 基 础 | 20mm | 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 |
板、梁、墙 | 10mm | |||
2 | 表面平整度 | 8mm | 2m靠尺和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 |
3 | 高 程 | 基 础 | ±30mm | 测量不少于3处 |
板、梁、墙 | ±10mm | |||
4 | 垂 直 度 | 1/1000 | 吊线尺量 | |
5 | 截面尺寸 | +20,0mm | 尺量不少于3处 |
4.6 盖板施工
4.6.1盖板施工可采用现浇或预制:施工时应符合以上2.5节的要求。
4.6.2 盖板钢筋的施工要求:
1、钢筋进场时应对其进行二次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预制盖板的吊环钢筋,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I级光圆钢筋。
3、钢筋绑扎时,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钢筋表面不得有杂物及铁锈;如有必须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加工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4.6.3 钢筋焊接
1、钢筋连接均采用焊接,不得搭接,焊接后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2、钢筋焊接前,必须做焊接试验,取得焊接数据,然后再进行施工。
3、钢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应符合钢筋接头受拉区不得超过50%,轴心受压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受限制等的规定。
钢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名 称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1 | 受力钢筋排距 | ±5 |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
2 | 同一排钢筋排距 | ±20 | |
3 | 分布钢筋间距 | ±20 | 尺量,连续3处 |
4 | 箍筋间距 | 绑扎±20,焊接±10 | 尺量,连续3处 |
5 | 弯起点位置(加工±2在内) | 30 | 尺量 |
6 | 钢筋保护层(mm) | C≥35 |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
25<C<35 | |||
C≤25 |
预制混凝土盖板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预制混凝土盖板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项 目 | 墙身(片石)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1 | 长 度 | 0,-10 | 尺量检查不少于2处 |
2 | 宽 度 | 0,-10 | 尺量检查不少于4处 |
3 | 厚 度 | +10,-5 |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
4 | 对角线差 | 5 | 尺量检查不少于2处 |
4.7 沉降缝与防水层施工
1、沉降缝施工
①、基础部分
所用木板可用沥青浸制木板代替,施工时不用木板,也可填塞粘土或砂粘土,但就地浇注混凝土基础,为保证沉降缝垂直,应用浸制木板。
②、涵身部分
涵身沉降缝中间填塞粘土,就地浇注的混凝土涵身用沥青浸制木板,保证沉降缝垂直。
2、防水层施工
涵洞防水层施工采用甲种防水层。
甲种防水层的铺设
1、在盖板涵的下面先做砂浆垫层,M10砂浆厚度小于5cm,垫层坚实平整无凹凸、凹坑,转角处抹成弧形,纵横向流水坡不得缓于3%。
2、垫层干燥无积水,清洁无杂物。
3、铺设气温15~20℃,干燥清朗的天气下进行。
4、沥青漆随调随用,趁热先涂刷一薄层底层沥青漆,使其渗入垫层表层内,隔日再涂刷面层沥青漆,干燥后涂抹石棉沥青浆膏。石棉沥青浆膏涂抹温度不低于150℃,厚度一般1.5~2mm。
6、沥青麻布应干燥,顺流水方向压盖,连续铺设不能中断,用烫板烫平,纵向搭接长度大于15cm,横向搭接长度大于10cm。交界转角处铺设成弧形,不能产生折皱、翘起及离缝。
7、保护层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胶,铺摊在做好的防水层上,用热滚子烫平然后撒上砂子,碾压温度接近100℃,低于80℃不易压实。采用沥青混凝土时,厚度30mm,沥青砂胶为10mm,坡度不小于3%。
8、沥青的熬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A、用敞口大锅熬炼,锅中盛装沥青不宜超过容量的3/4。
B、熬炼沥青必须经常测温,无高温温度计不得施工。
②、沥青漆的配制:现场配置时,配合比(质量比)可为:石油沥青40%,煤油或轻柴油60%,配制时的沥青温度不得超过140ºC。
③、石棉沥青的配制:在已熬制好的沥青中,不断搅拌的同时,投入烘干至100~150ºC的石棉粉,搅拌均匀,加热至175ºC后待用。其配合比(质量比)可为:石棉粉20%,沥青80%。
④、麻布/筋的浸制:
A、先将麻布/筋烘干,除去水分;
B、应控制沥青的温度不高过175ºC,避免烧焦;
C、麻布/筋在浸制时通过锅的中部,浸制后再通过锅边的夹棍,以使麻布/筋平整,沥青厚度均匀;浸制后,麻布/筋外面应为暗黑色,无孔眼,无破裂与皱叠,不应露有显然未浸透的布层。
防水层铺设图如下:
钢筋砼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基础开挖
基底检验
基础砌筑
涵身砌筑
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
灌注支座、盖板砼
砼养护
拆模
铺设防水层
出入口铺砌
回填土
测量放样
制作试件
拌制砂浆
配制配合比
原材料试验
钢筋制作
原材料试验
拌制砼
原材料试验
原材料试验
拌制砂浆
原材料试验
制作试件
配制配合比
测量放样
制作试件
配制配合比
4.8 涵洞基坑回填
涵洞基础完成之后,即可进行两侧基坑回填土。回填土需分层夯实。涵背缺口按照设计要求回填级配碎石分层压实。
4.9 涵洞处路堤缺口(过渡段)填筑应符合以下要求
4.9.1、填筑施工应在涵身结构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施工。
4.9.2、填筑必须从涵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施工,并碾压密实。当涵顶填筑厚度超过1.0m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
4.9.3、涵洞两侧紧靠边墙的部分不得用大型机械施工,必须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4.10 涵洞出入口铺砌
涵洞出入口沟床要目视顺直,与上下游排灌系统的连接要圆顺稳固、流水顺畅。
五、施工进度计划
本单位目前设计有盖板涵10座,计划开工日期2008年2月21日,计划完工日期2008年9月30日,施工进度横道图如下:
工工程项目 / 完成时间(日) | 2008年2月 | 202008年5月 | 202008年9月 |
施工准备及基础开挖 | |||
基底换填 | |||
基础砌筑 | |||
墙身砌筑 | |||
钢筋混凝土盖板 | |||
出入口及防水层 |
六、主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地质和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经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基础砌筑。
2、片石必须按规范要求使用,长度不小于25cm,中部厚不小于20cm,面石选用外露色泽一致、表面平整、形状大致方正的片石,强度大于30Mpa,严禁使用风化石、水锈石等。
3、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分段砌筑,面石与腹石要交错咬合,连成一体,砂浆饱满,灰缝均匀,勾缝统一采用凹缝或平缝压槽,砌体洒水养生。沉降缝必须垂直、平整且在同一平面上。
4、防水层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其铺设宽度、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麻布和木板须沥青浸制后使用。
七、主要安全保证措施
1、基坑开挖前,必须在基坑四周设置围栏及安全、警示标志,在顶面边坡以外的四周挖掘排水沟,并保持畅通,防止集水灌入而引发坍塌事故;底部设置汇水坑。有以下之一情况者不准挖土:
1)、掏洞取土或倒坡挖土;
2)、列车通过时:
3)、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
4)、雨天时;
5)、开挖面未设上下扶梯,作业平台搭设不牢或未经检查认定时;
2、挖掘机或其它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作业时,距坑边的安全距离视基坑的深度、坡度、土石质情况而定。一般不小于1米,堆放材料及机具不小于0.8米。
3、开挖基坑时,如对临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有影响,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原则上不允许跨越既有线搬运材料,如一定要跨越既有线时必须有专人进行防护。
4、机械开挖,按照有关机械操作规定和特定信号,专人指挥。
5、当采取支撑护壁时,随时检查支护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先撤离施工人员,等维修完毕后,方可继续开挖,拆除支护根据地质情况,从下到上分段进行,边拆边回填,并夯实。
6、模板支撑牢固,以防浇注过程中倾斜伤人。
7、砌筑圬工基础的脚手平台和运料走道确保坚固、稳定。
8、严禁从平台及坡顶直接往下抛滚石块。涵洞接长需拆除既有涵翼墙及基础混凝土和砌体时,严禁采用爆破施工。
9、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岗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作业。
10、施工抢险材料准备:麻袋300个,圆木3.0m3,50板5m3。
八、线路加固措施
1、 根据施工现场调查及设计要求,为保证线路及路基稳定,对接长涵洞基坑开挖施工进行加固处理;其中对影响路基稳定较小的涵洞基坑按一般开挖木板桩防护处理,主要施工方法为设置斜撑及汇水井防护;对影响路基稳定较大的涵洞基坑开挖在一般防护的基础上设置横撑。
2、既有线上作业必须以行车安全为前提,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基坑开挖前要与工务部门联系,及时拆除或迁移地下管线,严格进行施工现场防护,在涵洞开挖两侧及涵洞顶面设置防护栏、安全标志,确保涵洞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
涵洞原设计加固措施表
里 程 | 涵洞名称 | 孔径(m) | 接长长度(m) | 加固措施 | |
左 | 右 | ||||
K1422+051.45 | 盖板箱涵 | 1-3.0 | 20.96 | 钢管桩防护 | |
K1422+177.6 | 盖板箱涵 | 1-1.5 | 3.81 | 钢管桩防护 | |
K1422+376 | 盖板箱涵 | 1-1.5 | 7.12 | 钢管桩防护 | |
K1422+695.5 | 盖板箱涵 | 1-1.5 | 1.78 | 钢管桩防护 | |
K1422+845.5 | 盖板箱涵 | 1-1.5 | 5.06 | 钢管桩防护 |
九、文明施工
1、砂石料的堆放应整齐,不得堆放在杂草丛中,堆放场地应平整。并插好施工标识牌,将检验状态标上。
2、砂浆拌制时应严格控制,砂石料应采用磅秤称重。并贴好操作规程。
3、施工用电应按有关安全要求进行设置,并设好安全用电警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