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集团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总体概述
一、编制说明
1、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我公司递交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综合楼、车间及附属房工程投标文件之技术性文件,重点阐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关设想、部署及主要采用的技术保障措施。
2、我们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本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一切要求,并落实各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与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共同为美好明天作出自己的贡献。
3、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了该工程的招标文件、有关图纸、答疑资料,并踏勘了施工现场,在分析了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和本工程承包的特点、难点后,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工程安全施工前提下,保证以高质量、高速度全面完成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承包范围全部任务。
4、我们将全力以赴,尽快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生产设施的总体规划布置工作。发挥我公司管理优势,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施在建设、监理单位的领导和监督管理下的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通过对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5、我们将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指定专业分包商的选定工作,并主动全面地做好对各分包商的管理、协调、监督、配合工作,特别是对于整个工程的综合协调、成品保护、施工机械配备平衡等方面进行总承包管理,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
6、施工中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所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和我市市建委有关的质量规定进行施工,确保本工程达到相应合格要求。
7、我公司将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质量验收制度,绝不违章施工,绝不使用不合格材料,并诚恳地接受各级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8、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我公司将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全过程管理。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经建设单位、监理审查批准后组织施工,全过程接受建设、监理及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9、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我市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现场清洁,达到工完料清的文明施工要求。
10、我公司各类施工机械装备完好,模板、钢管支撑等设备材料储备雄厚,完全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进度和使用要求。
11、本工程我公司将根据招标文件中有关施工进度节点要求和施工的实践经验,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要求即在189个日历天完成新建综合楼、车间及附属房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
12、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系根据目前由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有关工程资料及本工程图纸为依据,我公司将根据合同要求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有关国家、建设部、地方标准及强制性条文规定,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报审后组织实施。
二、编制依据:
1、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综合楼、车间及附属房工程招标文件。
2、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综合楼、车间及附属房工程设计图纸。
3、现场踏勘结果及补遗文件。
4、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4.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4.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4、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97
4.5、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
4.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4.7、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4.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4.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4.1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46―90
4.11、混凝土结构实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4.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4.1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1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4.1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4.1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4.1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1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4.2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10―95
4.2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22、冷拔钢丝预应力混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4.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92
4.2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4.2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4.26、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4.2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4.28、外墙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JGJ126―2000
4.29、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
4.30、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
4.3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4.32、柔毡屋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29:91
4.33、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
4.34、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63:94
4.35、建筑给水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4.3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3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4.3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4.3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88
4.4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4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4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4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三、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述: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综合楼、车间及附属房
2 工程地点 我市市西青开发区兴华十支路8号
3 建设单位 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4 设计单位 我市市冶金规划设计院
2、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 33300平方米 建筑用途 建厂
综合楼 二~五层 用 途 办公、招待、食堂
综合车间 一~三层 用 途 纸库、印刷
建筑物高度 综合楼23.9m,综合车间23.8m
±0.00标高 相当于大沽标高4.4米 室内外高差 0.9米
抗震裂度:7度 安全等级:二级
外檐装修施工 幕墙、涂料
内檐装修施工 立墙:水泥砂浆墙面、抹灰墙面、釉面砖墙面
楼地面:花岗岩楼地面、地砖楼地面、水泥砂浆楼地面
顶棚:抹灰顶棚、纸面石膏板吊顶
内外部门窗 铝合金窗、铝合金门、实木门
屋面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
3、结构设计概况: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1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桩基、承台、拉梁
主体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2 砼强度等级 C10、C20、C30、C35、C40
3 钢筋类别 Ⅰ级钢筋HRB235、II级钢筋HRB335
四、施工部署
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综合楼、车间及附属房工程,施工质量、工期、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都会对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拟将其列为重点工程,公司给予高度重视,决心在以往建筑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坚持公司的质量方针,运用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的控制措施,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科技推动生产,降低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单位密切合作,继续推行项目法施工,实施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责任到人,实行目标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优质、高效、高速、安全、文明生产。为此我公司制定以下各项目标:
1、质量目标及控制
本工程质量在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达到合格要求的基础上,争创我市市“海河杯”工程。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按公司重点工程和科技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实施项目法管理,根据工期安排比较紧的实际情况,主要组织好立体交叉与流水施工作业,强调土建与各专业的配合,特别是组织均衡施工,避免因工作面不连续造成窝工的情况出现,在结构施工阶段主要解决好垂直运输工作,在装修阶段主要解决好粗装修与精装修的关系,合理穿插;且要解决好成品保护问题。
2、工期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的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我们计划本工程于2006年4月25日开工,2006年10月31日竣工,共施工日历天数189天。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2.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到人,分工负责,按时完成。建设单位应着重安排好资金使用,确保施工资金设备定货资金到位。
2.2、建设单位应提前考察设备,选好厂家及时签订供货合同,并提供完整的说明书及技术资料,保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预留预埋,并确保按进度要求使设备进场。
2.3、特殊材料装修材料应提前选定厂家,选样定货,按时进场。
2.4、需委托厂家加工的构配件、半成品,应提前安排加工生产,及时进场。
2.5、组织好穿插施工,结构封闭应在框架完成并拆除模板后及时跟上,安装工程应在已完成结构情况下尽量提前插入进行。
2.6、特殊部分需进行分包完成的项目,应提前选好分包施工队伍,签定总分包合同,明确责任,确保工期和质量。
2.7、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详见第四章。
3、安全生产施工控制
我公司将按照我市市文明工地标准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
4、文明施工:
严格按我市市相关文件要求执行,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五、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土建、安装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2、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1.3、根据项目施工的内容,拟定加工及定货计划。
1.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各专业工程技术负责人一专业工长一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生产准备
2.1、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水泥、钢材、木材三大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2.2、施工机具设备:施工中计划投入的大型施工机械包括5台井字架、8台砂浆搅拌机、1台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1台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1台F0-23B塔吊等施工中所需的各种中小型机具设备均齐备完好,无需订购。
2.3、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的搭设、安装、调试。
2.4、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满足施工要求。
2.5、提前做好预制、预埋件的加工工作。
第二章 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本着文明施工,方便运输,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因地制宜和紧密围绕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施工用水、用电分别引接至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内文明卫生、交通安全,优化施工对周围造成的施工影响。
1、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1.1、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主管生产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实施,按分片区包干管理,未经同意,不得任意占用。
1.2、现场道路均作好路基,并进行地面硬化处理,排水沟一律用砖砌,保持畅通。
现场入口处设警卫室,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方针、管理机构系统等图牌。
1.3、凡进出场的设备、材料需出示有关部门所签发放行条,警卫进行登记方可进出,所有设备、材料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或改动。
1.4、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有醒目标志,所有材料堆场也必须作好标志,并加以保护。
1.5、现场在出入口设门卫,所有出入人员凭出入证,甲方等有关单位发给特别通行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卫全天候值班,特别加强夜间巡逻,防止偷盗现场材料,维持良好工作秩序,禁止打架斗殴等行为发生。
1.6、施工垃圾处理。现场施工垃圾采用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的方法。楼层垃圾用提升机空闲时间吊运,并由专门班组搬运至堆放地点,并及时运出场外。
2、机具布置要点
2.1、起重机械布置
2.1.1、井架等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的布置,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机械的负荷能力和服务范围,做到便于运送,便于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便于楼层和地面的运输,运距要短。
2.1.2、工程计划配置,5台快速提升井架作垂直运输用。
2.2、搅拌场、加工厂、仓库、材料、构件堆场的布置
2.2.1、尽量靠近使用地点,运输、装卸方便;
2.2.2、由于工程使用商品砼,故工地现场仅设3台砼搅拌机,供零星工程用。同时布置8台砂浆搅拌机,所有砂、石堆场及散装水泥罐放置与搅拌场靠近;
2.2.3、木材棚、钢筋棚和水电加工棚离建筑物稍运,并有相应的堆场;
2.2.4堆场布置按材料使用先后顺序,同一场地可供多种材料或构件堆放,易燃、易爆品的仓库位置,遵守防火、防爆安全距离的要求。
2.3、运输道路的修筑
按照材料和构件运输需要,沿着仓库和堆场进行布置,使之畅行无阻。宽度要符合规定。
2.4、临时设施布置
根据平面布置原则对施工现场临时生活设施、施工设施作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施工期间各项临时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按使用方便,不妨碍施工,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原则。分别布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厨房、厕所、仓库等临时设施。
2.5、平面布置说明
临时设施区引入电源经柱上变压器变压进入总配电箱,加工制作间设动力配电箱,办公、宿舍、食堂、室外照明设照明配电箱。总配电箱加装漏电保护器,总电源接入各分支电源均采用架空线。
水源由DN100引入接通阀门,水表后分别接入厨房、卫生间。
临时设施区设消防栓1个。
临时设施区沿区内建筑物布置人行走道,并用砼硬化。区内堆场按泥结路面设定。
临时设施区沿生活区可铺草地,并用小树小花给予点缀。
具体布置见图。
3、临时供水、供电
3.1、临时用水计算
3.1.1、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
A.施工用水q1
q1= K1 (Q1+Q2)•(K2/8×3600)
式中:q1————施工用水
Q1——每台班砼用水量
Q2——每台班砌筑用水量
K2=1.5 K1=1.1
3.1.2、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泵机清洗用水取600L/台班,砼养护用水400L/m3,每台班浇筑砼200m3。
3.1.3、每台班砌筑30m3,沙浆用水350L/m3,浇砖用水250L/m3
q1=1.5[200*400+600+30*(350+250)]/8*3600=5.13l/m3
3.1.4、生活用水q2
施工人数平均每天750人,每人每天用水20L,共计7000L/台班
q2=750*20/8*3600=0.49L/S
3.1.5、消防用水q3
根据消防用水量定额,现场面积在25ha以内,取q4=10升/秒
q1+q2<q3=10L/s,
则总用水量Q总=q4×1.1=10×1.1=11L/s
给水管直径d选择:
经济流速V取1.4m/s,
则 d=4Qπ•V•1000 =4×113.14•1.4•1000 =100mm
取 d=100mm
故临水总管取100mm。
3.2、临时用电
3.2.1、本工程以结构施工阶段用电量最大,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量按施工机械配备。
3.2.2、电动机总功率为240KW;
电焊机总容量为141.8KVA;
室内外照明在动力用量上增加10%;
3.2.3、供电设备总容量:P=1.05(0.6×240/0.75+0.6×141.8) ×1.1=308.3KVA
现场设315KVA变电器一台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4、塔式起重机装拆方案
4.1、塔机选择
本工程根据工程需要并结合我公司大型设备现状,决定选用F0/23B塔式起重机,有关该机的结构组成、性能、安装、拆卸、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一系列要求,参见由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
4.2、塔吊布置位置
根据现场拟建建筑物位置与房屋高度,结合本塔机工作范围,起吊高度与最大重量,来确定塔机布置位置。
确定位置时,要深入考虑塔机基础与基础结构之间的关系。具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3、塔吊基础设计与施工
塔吊基础按设计图施工,砼浇灌后做好养护。必须保证砼强度达到≥C20之后方可开始塔机安装作业。
基础浇灌时和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同时做好隐蔽工程资料记录。
4.4、安装和拆卸前准备工作
4.4.1、技术准备
编制塔机装拆施工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安装人员了解工程概况,作业要求,塔机参数,现场情况等,掌握所制定的施工方案及装拆的安全措施,并对方案反复推敲、完善,尽量做到万无一失,确认完善后,送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施工方案由现场安装队的施工员组织现场有关技术、质检人员,装拆负责人以及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制定,施工员执笔,并由公司塔机装拆技术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审核签字。
组织所有装拆人员学习,了解审批通过的方案,加深印象,心中有数,以便在工作中严格按方案实施,掌握国家有关塔机的操作规程和规范,以及公司制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特循,避免违章作业,盲目施工。
对现场安装的各级、各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4.2、人员配备
根据塔机装、拆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安装、拆卸、驾驶操作、指挥挂钩、汽车驾驶、电工、焊工、钳工、普工及现场警戒人员。
对参加装拆人员的组织要求是:
4.4.2.1有关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上级劳动部门须颁发的上岗证书。
4.4.2.2使用单位应建立相应的临时专门机构,调配配套人员,指定负责人,以配合塔机装拆专业安装队,进行塔机装拆作业。
4.4.2.3装拆人员应严格遵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及工作程序执行。
4.4.2.4装拆作业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坚守岗位,服从指挥,听从信号,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4.4.2.5装拆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妨碍高空作业的疾病与情绪。
4.4.3、现场准备
4.4.3.1现场作业区域内所涉及的场地和道路必须全面清理,松软的场地和道路必须夯实。大臂和后臂拼装地面应平整,不平整的要垫平夯实,配件堆放地点要清洁,无杂物。
4.4.3.2专用配电线接至安装地点,电缆要按规范要求埋地或架空。配备专用配电箱。设置作业警戒区。
4.4.3.3作业区域的地面和空中要清理障碍物,需要安全检查防护的要采取防护措施。
4.4.3.4检查运到现场塔吊各构件、配件及附属设备应达到完整性、完好性。
4.4.3.5安装前必须组织安装技术人员和塔机使用单位技术人员对塔吊基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双方签字后,方可进行塔机安装作业。
4.4.3.6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四级以上大风不得进行装拆作业。
人员、机具到位,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进行安拆作业。
4.5、安装工艺程序
整个安装工艺程序详见制造厂提供的《塔机使用说明书》,并严格遵照执行。若实际作业时,说明书中没有,或与说明书中不同的情况发生时,必须根据书面方案更改单(或技术核定单),由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实施。安装工艺程序大致如下:
4.5.1、安装前的检查准备;
4.5.2、安装基础节和第一标准节;
4.5.3、安装顶升套架;
4.5.4、安装回转总成(包括驾驶室);
4.5.5、安装塔帽(要注意塔帽的安装方向);
4.5.6、安装平衡臂及拉杆:起重臂上的附件,在地上全部组装好,用汽车吊到安装高度与塔身进行拼装好再吊一块配重按上;
4.5.7、安装起重臂及拉杆:起重臂50M左右,吊臂拉杆用绳捆住,便于塔吊臂就位进行,拉杆固定;
4.5.8、吊装平衡重;
4.5.9、顶升加节;
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和塔机爬升高度,及时装设附墙架。附墙架必须固定在钢筋砼主体结构上,附着点的预埋件及主体结构支承构件的强度应经过计算。
4.6、调整、测试
塔机组装结束后,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电气线路组装,装好接地线,穿绕主吊绳,安装好障碍灯、风速仪等之后进行各动作部位试运行,各种性能测试。
各安全装置的调试包括:起重机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位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小车行走限制器、回转限制器、及其它制动器等的调试。
试运行完好,按GB5031-85进行吊重试验,调试力矩限位,高度限位,小车行程限位和相应的安全装置。
调试分安装队和公司两级进行,调试中做好详细纪录,全部调试完好后,由公司主管部门验收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挂牌使用。
4.7、拆卸工艺程序
塔机的拆卸工艺程序与安全要求,应根据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原则上只是与安装程序相反,即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但拆卸前应做好必要的组织准备工作:
对塔机各部件和电气、液压、顶升系统进行检查,并填写拆卸前检查记录表。
将起重臂转至塔身至引进方向,使起重臂与引进平台方向重合,然后锁住定位。
切断电源,放松塔机电源电缆线,使固定在塔身上的电缆线与塔身分开。
编制塔机拆卸方案,并落实顶升指挥人,液压顶升系统操作人,降节时,爬升套架四角滚轮滚动情况的察看人,下支座与塔身之间拆卸连接螺栓的拆卸人。
4.8、装拆作业安全事项
必须制定装卸方案,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向现场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装卸作业应在塔机长或现场总指挥统一指挥下进行,并要有安全管理人员在场监护。
检查调整好制动器,确保灵敏可靠。
连接件要紧固,临时支撑及绑扎要牢固。
检查钢丝绳、滑轮组、吊具等起重零件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作业时塔身下面严禁有人通过和停留,在作业区应设置警戒线等安全标志,并有专人监护。
要高空作业时,工具应放入工具框中或工具袋内,严禁从高空投掷工具和物件。
装拆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帽带等劳保用品。
现场作业人员,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第三章 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1、劳动力投入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工期的要求,劳动力的准备分基础、主体和装修三各阶段来准备。各工种人员按项目经理部的安排进场。
工种、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修阶段 扫尾阶段
木工 50 80 20 2
钢筋工 60 60 10 1
混凝土工 40 40 10 1
架工 20 40 40 20
砌筑工 20 60 30 10
抹灰工 10 20 150 60
电焊工 10 15 20 5
油漆工 5 5 80 20
机械工 4 6 6 2
少数工种 10 40 40 30
辅助工 60 80 80 100
2、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2.1、投入物资原则
2.1.1、物资准备工作要符合施工进度的要求,做到及时充足。
2.1.2、施工用常规物资,搭建临设的用料、临时办公桌、办公椅,各类施工工具,测量定位仪器、消防器材等,均提前准备合同生效后即进场。
2.1.3、工用建筑材料应按施工阶段进展情况计划材料进场时间,并均保证及时进场。
2.1.4、各类工程建筑材料将先编制详细的物资需求计划,采购加工计划,这些计划必须附以确切的数量清单,且经过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审核、确认。
2.1.5、所有进场物资将先预先定场分类别堆放,并作好标识及产品保护工作。
2.2、土建材料供应管理
2.2.1、施工材料计划按照工程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所需的材料设备量编制,所需材料按施工图实物工程量计算算出,材料进场日期根据综合施工网络计划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日程,分类、分期分批进场;
2.2.2、工程材料的计划、进货品质检验等由项目材料组负责,大宗材料由公司材料科采购。
2.2.2.1编制项目主要物资设备需用量总计划
根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本项目所需主要物资用量总计划,分阶段列明需物资的品名、规格、质量、数量及合同文件与供应协议规定的其他要求。并报甲方或甲方代表批准。
2.2.2.2编报主要物资月度主要物资供应计划
审核月度主要物资供应计划。
按合同文件的规定、施工进度计划、翻样、构件详图等编制,并充分考虑加工采购周期、运输、验收时间,向甲方编报月度供应计划,经甲方审核。
2.2.3、供应商的选择
2.2.3.1根据月度供应计划及供应协议规定,在合理期限内取得甲方订购方式、订购时间、进场日期的书面指示;
2.2.3.2甲方有指定供应商或直接采购权力的物资,根据月度供应计划有供应协议,在合理期限内取甲方是否行驶这一权力的书面指示;
2.2.3.3由甲方指定供应商的物资(含质量、价格需业主认可的物资)。根据月度供应计划及供应协议向甲方编报订购物资报价单,包括品名、规格、数量及三个以上供应商的名称、价格、质量及其他需要说明情况,并在合理期限内取得甲方批准。
2.3、安装设备采购措施:
2.3.1、材料设备的采购要认真对照施工图及其技术要求,对材料清单认真进行核对,提出详细的材料、设备计划,并依据施工进度和现场实际分批采购。
2.3.2、材料、设备的采购事先征得业主的意见,按照“质量优良、价格合理、信誉可靠、服务周到”的原则择优确定产品和供应商。主动邀请业主代表指导材料设备的招标采购,并征得业主的认可。
2.3.3、采购的材料、设备都必须取得材质证明书、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相关的检验测试记录等技术资料。对关键设备、材料应取得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具体要求是:
2.3.3.1钢管必须是取得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的的生产厂提供的产品。
2.3.3.2阀门类产品必须是取得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生产厂提供的产品。
2.3.3.3电气工程设备、材料类产品应具有“电工产品合格认定证证书”、“国际标准认可证书”、“消防产品许可证书”“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2.3.3.4保温材料类产品应有“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燃烧性能达到难燃B1级以上。
2.4材料、设备的保管措施
2.4.1、无论是业主采购的设备材料、或是由承包人采购的设备材料。一经入库必须妥善保管,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4.2、业主采购的设备、材料入库前应配合业主进行开箱检查,观察外观、检查质量,查验技术资料,核实规格型号、数量,并办理开箱记录认证手续,并由经理部统一保管、发放。
2.4.3、承包人采购的设备材料入库前必须主动邀请业主进行开箱检查,当确定无误后方可入库保管。当不能入库时,应及时办理换货或退货,以避免停工待料。
2.4.4、设备材料入库应及时入帐登记在册,并悬挂醒目清晰的标识牌或标识卡。领用后应及时减帐,做到实物与帐面相符。
2.4.5、设备、材料入库实行分区域堆码 ,堆码必须整齐,井井有条,安全可靠,并留有一定的出货通道,严禁乱堆、混放。
2.4.6、对易燃易爆品的保管要设立单独的仓库,并与生活区相隔一定距离。要在危险品仓库外安装消防栓、灭火器,防患于未燃。对易燃易爆品的领用要严格管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2.4.7、对需防潮的设备、材料要入库保管。
2.4.8、镀锌钢管、镀锌铁皮等钢材放置到钢材堆棚内保管,防止锈蚀。搬运,堆码时不得碰撞以避免划伤镀锌面,存放加护塑料布盖。
2.4.9、严格领用料制度。实行预算定额材料限额领用的措施,并提倡节约,未用完的材料应及时回库,严禁浪费。
2.4.10、加强对设备材料的保安措施,包括已经安装到位的设备,除妥善保护外,应执行昼夜巡查的制度,严防偷盗和损失。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表
种 类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水泥 t 1700 50 220 280 380 380 300 90
砂 t 4650 120 500 600 1200 1100 800 330
钢筋 t 1760 310 850 600
砌块(砖) m3 6000 3800 2200
商品混凝土 m3 9375 350 6800 2225
钢材 t 490 490
注:该表主材用量只做计划用量表,不做为结算依据。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责任承诺
1、施工进度计划
详见附表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楼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我市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车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1、工期保证组织措施
2.1.1、项目全体成员必须统一思想,齐心协力保证质量、保证工期。
2.1.2、各种材料、机具必须提前工序7天时间进场或准备,各项工作提前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对班组进行交底,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工期有影响的部位要事先拿出方案和措施。
2.1.3、项目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详细排出阶段以及月、旬、周、天施工作业计划,项目各班组工作实行穿插作业,排出每工作班每人的作业计划目标,一切以实现作业计划目标而展开工作。
2.1.4、加强加快施工的进度不受时间、地点、气候及条件的约束,即今天能解决的问题,今天必须解决,绝不能拖到明天,今天解决不了的,要抓紧联系不耽误。
2.1.5、为保证计划切实可行,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2.1.5.1每一项工作提前作好工程量、劳动力和材料用量的统计。
2.1.5.2工长和技术员依据统计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进度计划,此进度计划必须细致到每日的形象进度。
2.1.5.3每日下班前组织各组长和五大员的现场鉴定会,每个班组的实际完成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同时提出应满足下一天的工作需要的要求。
2.1.5.4根据鉴定会的情形,各部门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对质量、材、料劳动力和机具等,凡应属于哪一部门的责任,由哪一部门及时处理。项目部由一批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经过IS09000标准培训的人员组成。
2.1.5.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方实行分段施工:由此增加相应施工人员及用料。
2.2、工期保证技术措施
2.2.1、外部条件保证
积极主动地与业主、监理联系,尽量预先或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或已经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同时主动及时地与上级公司、政府部门、社会有关方面建立畅通的联络和良好的关系。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2.2.2、内部条件保证
总承包与分包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本系,使工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制定科学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总进度计划,明确工程中的关键点和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布置施工场地、水、电、机械等,使各分包能协调、交叉施工,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2.2.3、组织保证
建立强有力的工程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2.2.4、工程进度计划保证
根据总承包的工期对各项资源投入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总承包合同规定的工期编制总进度计划并定出过程中的控制节点,加强监控。总进度计划要充分结合施工技术方案,各专业的进度要求,充分利用计划中的自由时差,抓住关键线路和重点工作,确保施工的最佳均衡和连续作业,同时接受总承包单位现场建立的计划体系,加强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接受总承包单位在整个现场的统一指挥、统一组织。
进度计划确定以后,要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定期召开各专业的调度会和协调会,及时解决矛盾,增加协调力度。
2.2.5、施工管理保证
运用均衡流水施工工艺合理划分施工段安排工序,合理利用各工序的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和利用时间争取空间来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施工的均衡性,使各道工序搭接紧凑,避免窝工现场出现,保证工程总进度。
2.2.6、设计深化及施工技术保证
充分发挥整体综合优势,积极依靠先进的管理水平,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水平,科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确保工期工标的实现。遇到需要设计深化时,设计人员把设计深化内容划分成各个小节点,设定责任人,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准时出图,为现场施工作好准备。技术人员要认真阅读图纸及文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保证该工序在符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返工返修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工期。
2.2.7、质量保证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本系和质量核查程序。要求质检人员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认真、细致检查,将一些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防止出现事后返工现象。
2.2.8、材料保证
各种材料的采购、进场要合理组织,杜绝因材料原因影响施工正常进行,有指导价的材料,由甲方确认产品的品牌,指导价以外的材料其品牌价格必须经甲方同意。
2.2.9、消除不利因素
2.2.9.1工期保证主要在于施工方,但一些相关单位如业主、设计单位、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电供应部门及政府主管部门,可能会在某些方面造成困难,给施工方造成影响。为此我方将定期或不定期与各方碰头,特别是协商业主,尽可能在各方面给我方提供一个可行条件。
2.2.9.2因我方采用流水作业分段施工,在人力和物资、机具方面会有很大投入,因此资金的保障与否也是影响进度的一个重点。
2.2.9.3如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如恶劣天气如暴雨、严寒等,我方将以最快速就问题及解决措施成文报请甲方审定,并组织好须报请其他外单位材料。
2.2.9.4意外事件的发生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如严重自然灾害、火灾、重大工程事故等,我们将尽可能考虑一切不利因素,采取相应有效防范措施,把影响工期的可能减至最小。
2.3、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及控制过程
2.3.1、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
2.3.1.1为保证施工总进度目标的实现,我们通过对最基础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着手实行进度控制,以此来保证各单项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总进度目标。项目上必须自上而下层层约束,积极保证,严格执行上下一致的多层次进度控制目标体系。
2.3.1.2各班组、各级管理者通过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及网络计划图为下道工序生产出合格品,并对上道工序进行监督。
2.3.2、施工项目进度控制过程
2.3.2.1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首先要建立进度实施、控制的科学组织体系和严格的工作制度,然后依据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
2.3.2.2正常情况下,进度实施系统应发挥监测、分析职能并循环运行,即随着施工活动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应不断地将施工实际进度信息,按信息流动程序反馈给进度控制者经过统计整理,比较分析后,确认进度执行无偏差,则系统继续运行。
2.3.2.3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偏差,系统将发挥调控职能,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及对后续施工和对总工期的影响;必要时可利用进度控制目标留有余地的弹性特点,对原计划进度作出相应地调整,提出纠正偏差方案和实施的技术、经济、合同的保证措施,以及取得相关单位支持与配合的协调措施,确认切实可行后,将调整后的新计划输入到进度实施系统,施工活动继续在控制下运行。
2.3.2.4当新的偏差出现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施工项目全部完成。
2.3.2.5当有合同变更时,进度控制系统应及时进行进度调整。
第五章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本工程进度较紧,故在施工中采用的型施工机械较多,因此大中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需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并结合各分布分项工程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机械进出场计划,按计划要求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进行保养和调试。
2、对于小型施工机械设备,如砂浆机、振动器、电焊机、高压水泵等机械则根据工程各施工阶段施工进度实际,需要进行经济、合理地配置,有计划地组织进场。
3、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均事先规划适当的位置停放,小型设备则规划房间集中储存备用。
4、井架的使用是施工的关键,故进场接收施工区域后则立即着手施工所需大中型垂直运输机械井架的定位及安装,以符合实际,安全可行、覆盖全部为原则,着重考虑设置位置。
机械设备投入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塔吊 F0/23B 台 1
2 垂直运输提升设备 台 4
3 推土机 115马力 台 1
4 自卸车 15T 台 10
5 打夯机 - 台 6
6 混凝土搅拌机 ZJ-750 台 3
7 砂浆搅拌机 - 台 8
8 混凝土平板振动器 - 台 2
9 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 - 台 16
10 电焊机 - 台 10
11 钢筋切割机 - 台 1
13 钢筋对焊机 - 台 1
15 台式电锯 - 台 2
16 压刨 - 台 2
17 砂轮机 - 台 2
18 手动电锯 - 台 2
第六章 工程主体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的措施、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测量放线
1.1、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测定
根据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准确地测定与保护好场地平面控制和主轴线的桩位,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精度和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控制网与主轴线的选择、测定及桩位的保护等项工作,与施工方案、现场布置统一考虑确定。
1.1.1、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根据总平面图确定各栋号主轴线的位置,并进行闭合校核,经定位后将所有轴线进行网状分格,标注在永久性建筑上,不相邻建筑物的要设置永久性轴线控制点,采用J2经纬仪建立轴线控制网。从下向上传递轴线,经传递到施工层的轴线进行楼层轴线的测设,每次测设后要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再进行施工,所放轴线均要经监理和业主复核确定,并做好记录。
1.1.2、轴线定位及放线
在±0.000面层上根据平面控制网测定几个主要轴线点,组成控制一多边形内控制网,并在以上各楼楼板上与该轴线点相对应的位置留处200mm×200mm的预留孔,用经纬仪来完成,当施工到一定高度时,外控制和远方红三角失去作用时,此时应以内控制作为主要依据,另外,外控制红三角标志,内控制之间的关系保证一致,使无论施工到哪一楼段,都能确保一定的精度。
平面测量控制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结构及其内部砌筑施工的质量甚至外观质量,所以抓好测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
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及基线,用经纬仪放出并校核各主轴线点位,作为基线,便于以后引测。
建筑物四廓和各细部轴线测定后,即可根据基础图撒好灰线,在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有关技术部门和甲方验线,这是保证建筑物定位正确的有效措施,沿线兴建的建筑物放线后,还要由城建规划部门验线,以防新建筑物压线或超红线。
1.2、平面控制网的网形
由于本工程场地建筑非矩形布置,可根据建筑物的形状测设多边形平面控制网,网中包括建筑物的对称轴线及主要轴线。
1.3、平面控制网的测法
为保证平面控制网的相对精度,以设计指定的一个红线桩的点位和一条红线边的方向为准进行测设。根据场面地、工期、网形及精度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测法,以保证施工需要及精度要求。
根据定位条件,在现场直接测定控制的定位。定出平面控制网,这样一步一校核测法保证了主体建筑物轴线的定位精度度,也使整个施工测工作简便易行。
控制网精度为:主轴线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
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主管领导及有关技术部门通知甲方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并采用切实措施保护好桩位。
1.4、标高控制网的测定和标高的传递
整个场地内的建筑物四周,统一测设±0.00水平线,以保证整个场区内各项工程师(包括道路、地下管线、场地平整及绿化等)标高的统一性。在建筑施工中,要根据统一的±0.00水平线,认真做好标高传递测量,以保证±0.00以下及以上各层标高和建筑物总高度的正确性。
1.5、标高控制网的测定
场地标高控制网根据指定的已知标高的水准点引测到场地内,测出±0.00水平线后,到另一指定的水准点做附合校对,闭合差要小于±5mm (n为测站数)或±20mm (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闭合差合格后,按测站数成正比例地分配,如果场地附近设计方面只给出一个已知标高的水准点时,要往返测法或闭合测法进行校核。
实测时用S3型水准仪,视线长度不大于70m,且要注意前后视线等长,镜位与转点均要稳定,使用塔尺时,要尽量不抽第二节。
各个场地地内各水准点标高和±0.00水平线标高经自检及有关技术部门和甲方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各水准点和±0.00水平线妥善保护,并每季复测一次,以保证标高正确性。
1.6、垂直度控制
1.6.1、垂直传递投点的仪器、工具
以控制网为依据,沿结构外墙、边柱等向上竖直进行。采用吊线坠法逐层向上引测,这是比较经济,简单又直观、准确的方法。垂直传递投点15Kg线坠进行,利用线坠引测铅直线,将每座的四个控制点垂直投测到各层楼面。
1.6.2、施测精度
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物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和15mm。
1.7、注意事项
1.7.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1.7.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向上投测轴线时,以首层轴线为准,避免逐层上投误差的积累。
1.7.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1.7.4、大铁垂球的几何形体要规正、不偏斜,吊线本身要平衡。
1.7.5、在每次投测中,上下两人要配合默契,取线左、线右投测的平均位置。每次施测时应由专人操作及记录。
1.8、沉降观测
本工程设置沉降观测点,结构设计说明的要求设置观测点。测量由专业资质的监测单位完成,我方将做好竣工资料归档工作,每施工一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完工至工程全部竣工后的一年内可每隔三个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的第二年每半年一次,以后每年直到下沉稳定为止。
1.9、测量放线质量保证措施
1.9.1、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测量仪器、工具、设备,必须是在国家法定鉴定机构鉴定合格的且在有效期范围内的仪器、工具,其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并设专人保管,专人使用,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1.9.2、测量依据必须是甲方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且经校核无误,经监理和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
1.9.3、编制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经项目批准后执行。
1.9.4、依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成果单”及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制定工程定位与楼层放线平面图,复核首层楼面细部尺寸,内部复测之后,报监理单位复测验收。
1.9.5、必须认真执行现场测量放线签证的有关程序,放线人员进行各部位的放线和自检,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复验后,报监理单位复验,未经监理单位验收签证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9.6、楼层放线及标高的传递,在首层楼地面设控制点,其余各层预留孔洞,用钢尺量测高度,在楼层中再进行分尺寸的楼层放线。每层设置+50CM线控制地面和楼板平整度。
1.9.7、竖向垂直度的控制方法,除沿外墙大角处弹竖向10cm控制线外,窗口中弹竖向控制中线,大角吊5kg大线锤吊线控制检查,另外用经纬仪配合测量阴阳角及窗口边的竖向垂直度。
1.9.8、做好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并做好记录。
1.9.9、作好仪器设备和各控制坐标点的保护,严防破坏,影响其精度;各控制点利用C20混凝土,浇筑400×400×500的混凝土,上加300×300×12的钢板,确保稳定牢固。
1.9.10、施测前,项目工程师要向测量人员进行交底,测量人员必须做好测量记录,整理成果表,并经监理、质检人员进行复测合格,以确保施工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2、基础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2.1、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槽底基础外边留0.8m的工作面,基坑放坡为1∶1。开挖时分两部进行,第一步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底板垫层下皮标高。第二步采用人工开挖,挖至低坑垫层下皮标高。当机械挖至槽底标高附近时,预留200至300mm厚土层,用人工清槽,以防超挖,应配备足够的人力清槽,保证人工清槽土方能用至挖掘机工作范围以内用挖掘机将清出的土方装车运走。
对地面洒落的余土应用装载机随时清理装车,为保证施工道路通畅和场地平整现场配备腿土机一台随时平整场地和道路。
2.1.1、土方工程施工机械的选择
采用1立方米的液压式挖掘机,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挖出的土方运到指定地点,开挖时应加强指挥调度工作,严禁碰撞成品桩。
运输土方时,要注意环境卫生的清理和保护,设专人清理运输车辆的轮胎和路面。
2.1.2、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土方开挖前,要对土方开挖周围环境调查清理,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查明基坑周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与埋深及结构现状;基坑周围地下设施的位置、材料及接头形式;查明场地周围和邻近地区地表和地下水的分布,水位标高,距基坑距离及补给、排泄关系,对开挖的影响程度;基坑周围的道路、车流量及载重情况。
土方开挖应注意如下事项:
2.1.2.1不要在已开挖的基坑边坡的影响范围内进行动力打入或静力压入的施工活动;
2.1.2.2不要在基坑边坡顶堆加过重荷载,若需在坡顶堆载或行使车辆时,必须对边坡稳定进行核算,控制堆载指标;
2.1.2.3注意地表水的合理排放,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或渗入边坡;
2.1.3、外运弃土
土方开挖采取日间开挖,挖出的土暂堆放在出土口,再在夜间装上运土车运走,运土汽车运土过程必须符合我市市文明规定,不污染市容。
2.1.4、基坑边防护
沿基坑四周修建1米高围栏,栏杆用钢管制成,上下两排。另外在基坑四角安放太阳灯,便于夜间照明和施工。
2.1.5、技术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1.5.1充分发扬我公司的优良传统,密切关系,协调好施工外围关系(如环卫、交通、城管、市政、园林等),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1.5.2保证场区夜间照明,并派专人负责夜间维护和临时发供电工作。
2.1.5.3按施工线路示意图做好挖土车道的测量放张,随时观测场地标高。
2.1.5.4对运输车辆统一编号,在场内做好各种路牌,指定场外停车位置,并在交叉路口和出入口进行统一的车辆指挥,保证挖土的正常秩序。
2.1.5.5开挖过程中,每开挖一个基坑在角部挖一个的积水井,派专人负责定时抽排水。
2.2、钢筋工程
2.2.1、钢筋制作
2.2.1.1对原材料要求:
①材进场必须有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每捆钢筋均有标识,并按标识检验其钢筋直径和外观质量,并按规定抽取式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开裂或其它异常现象,应停止使用,及时进行化学分析,找出原因后,按规定专人处理。
②筋存放应按钢筋的品种、规格存放整齐,并设标识,钢筋下垫方木,距地150mm以上,利于通风,防止锈蚀。
2.2.1.2钢筋加工:
①筋加工的形状,尺寸规格,必须符合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必须彻底清除干净,对带有颗粒状和层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②钢筋连接,除设计要求的接头外<Φ12的采用搭接,为节约钢材,在保证能运输的条件下≥Φ12的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培训,持证上岗,对接头要按规定分批取样试验,确保连接质量。
2.2.1.3钢筋制作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编制钢筋小样-钢筋进场检验-钢材复试-下料成型-成品料验收出库。
2.2.1.4钢筋进场后必须通过现场外观检验,有出厂质量证明及试验报告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出厂日期,验收后,材料人员要及时通知试验员,按程序和规定进行抽样送验,复试合格后方可下料。
2.2.1.5钢筋全部在现场制作,由专人负责,钢筋制作负责人应对钢筋加工小样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成型,对成型后的半成品检查验收后按部位码放,由专人负责成型钢筋的发放,防止乱拿乱用。
2.2.1.6钢筋的接头形式
直径大于16的Ⅱ级钢筋采用焊接接头、电弧焊或闪光对焊均可,竖直钢筋即暗柱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其它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
2.2.1.7钢筋焊接
钢筋在施焊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现场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操作证,对施焊的成品应由专人进行质量验收。
2.2.2、钢筋绑扎
2.2.2.1钢筋绑扎之前,应予制细石砼垫块或砂浆垫块,其强度与构件一致,厚度与保护层厚度相同,底板垫块厚50mm,其它厚25mm。
2.2.2.2钢筋绑扎前,在弹出柱、梁的位置边线,根据各部位的位置线弹出钢筋位置线,检查无误后再绑扎,绑底板上层筋时,应先将上层筋的钢筋支架安装好,钢筋支架应放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上下层钢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2.2.2.3砼柱钢筋绑扎
砼柱钢筋一次制作完,若有接头一律采用对焊,接头位置准确,错开布置,在绑扎前,检查核实柱的位置型号、核实每个柱的钢筋品种、数量、规格、检查无误后开始绑扎,柱立筋与基础底筋绑牢,上部用钢筋做斜拉筋,保证钢筋处于垂直状态。予留管、洞处的加固筋按图绑扎。柱钢筋第二次绑扎前,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核对,并校正,一次性绑扎到位。
2.2.2.4梁的钢筋绑扎
绑扎前,钢筋组长应对梁的位置进行核对。在模板上写明梁号,并写明特殊钢筋的要求,吊筋位置,箍筋加密范围等,绑扎时重点检查二层筋吊筋的位置,梁与柱,梁与梁的交叉处,钢筋位置要符合构造要求,即梁筋在柱筋内,次梁在主梁上,梁端筋锚固长度层次按图认真核实。梁钢筋接头受拉钢筋接头在支座处,当采用焊接时,不超过受力钢筋的50%。为采用绑扎接头时,不超过受力钢总面积的25%。搭接长度为45d,受压钢筋的位置在跨中部1/3范围内,当采用焊接时,接头面积不受限制,当采用绑扎接头时,按面积不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搭接长度为35d,梁的主筋保护层为25mm。
2.2.3、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2.2.3.1材料控制
主要是钢筋、焊条必须有原出厂合格证,合格证有出厂日期,批量、品种、规格等,其次是钢筋的外观检查,钢筋应表面清洁,无锈蚀,无油污,进场钢筋不合格或与各种证件不符,不予验收进场。
2.2.3.2材料复试,要各级管理人员思想一致,未复试不得下料,试验员对进场材料及时送样,试验员必须遵守试验,取样,监督的程序和规定。
2.2.3.3严格控制下料长度,特别是机械下料要随时检查调整。
2.2.3.4控制成型角度及位置,有梁端锚固部分的90°角,箍筋135°角,吊筋45°及弯起点的位置。
2.2.3.5箍筋的下料及成型尺寸要准确,保证主筋位置的准备及保护层尺寸。
2.2.3.6认真熟悉图纸、规范、分清主、次梁,保证柱与梁,梁与梁交叉点钢筋的层次。
2.3、模板工程
基础工程模板选型:基础承台及地梁采用240砖模板。框架柱、梁采用钢模板。
钢模板支设前,在基础垫层上弹好基础轴线和基础外边线,模板安装时侧模对齐基础外边线并调整好侧模标高,然后在模板的四周用支撑顶支牢固。模板加固支撑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模板上口与斜撑连接固定。地梁侧模加设钢片拉结,间距1.2m,控制变形,检查轴线和标高无误后,将支撑加固牢靠。
2.3.1、基础承台及地梁砖模施工
基础承台、地梁侧壁采用240mm厚的砖模。所有砖模内侧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层。为保证砖模在承台砼浇筑时不移位,浇筑砼之前,将砖模外侧的回填土回填完毕,回填土采用素土,使用蛙夯分层夯实。
为保证承台侧绑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砌筑砖模前,在垫层上弹出砖模的位置线,位置线预留出砖模的抹灰层的厚度。
2.3.2、框架柱模板施工
本工程柱子断面形式以方柱为主,方柱采用钢模板。将预先拼好和制作好的模板拼成四片,并在一侧根部预留清理孔,方柱组拼排列采取“推磨式”方法。
合模后采用钢管做为柱箍对柱模进行加固。柱箍为双杆,每700mm一道并与相邻柱网紧固连接,形成一体相互受力。
采用经纬仪和线锤校正模板垂直度无误后,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并封闭清理孔,办理柱模预检。
2.4、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砼采用泵送浇筑,承台、地梁砼设计强度为C30,基础柱砼设计强度C35。每部分要求连续浇筑施工,不得留施工缝。
砼振捣选用Φ50振捣棒,振捣分布均匀,每棒之间不大于500mm,操作要求快插慢拔,将气带出,振捣时要注意观察,将气带出即可,防止过振。
2.4.1、找平:
砼浇筑后随找平,利用所给标高控制点,挂线找平,在砼初凝时要进行二次抹压,凡砼接槎部位要剔毛。
2.4.2、施工缝的处理:
在支模板前,先将松动的石子、杂物清理干净。砼浇筑前,先浇水湿润,浇筑时,要先用同标号砂浆铺底,厚3~5cm,再浇筑砼。
2.4.3、砼工程的质量控制点:
2.4.3.1控制出现沉降收缩裂缝,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砼,由于其坍落度大,振捣后底板上表面砂浆层较厚,易产生顺钢筋顶面的裂缝及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必须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2.4.3.2砼浇筑,由东西方向往复进行,每次浇筑宽应在1~2m之间,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现象。
2.4.3.3各工种在浇筑时要密切配合,防止予留孔、埋件、钢筋等在浇筑时移位。
2.4.3.4施工缝的接槎,在支模前应将施工缝处理好,将浮浆、浮石剔净,保证接槎处理整齐干净,砼浇筑时下灰要少,厚在300mm左右,充分振捣后,再继续浇筑。
2.4.4、砼的养护
砼浇筑后必须在6-8小时后开始养护,并用草帘覆盖,并保证草帘湿润,或用塑料布覆盖。
混凝土的养护直接影响砼墙和顶板的性能,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特别重要,因此,浇筑混凝土后及时用草席或塑料布覆盖,防止水份蒸发,而出现干缩裂缝。
当平均气温高于5度时,混凝土终凝后,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天,顶板混凝土可采用四周堆沙垠中间灌水防湿养护,墙体拆模后,每天浇水养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防止水份蒸发、温度收缩,出现裂缝。
2.4.5、预埋件制作安装:
2.4.5.1预埋件安装是指防水套管、预埋铁件、电缆线管等,其制作安装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数量、位置、方向仔细操作,不允许发生位移、漏放或安装错误。
2.4.5.2预埋件制作在加工厂进行,派专人负责。现场设专人负责安装。
2.4.5.3预埋件安装前后要用经纬仪测定位置、标高,控制位移偏差小于5mm,标高小于2mm。
2.4.5.4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位移,安装时应采用上下左右与钢筋点焊固定,外露部分要紧贴模板。
2.4.5.5浇筑混凝土前,要先派专人检查埋件的数量、位置、平整度、标高是否正确。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护并及时校正,防止事后剔凿。
2.5、土方回填工程:
2.5.1、土料要求
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在设计无要求时,采用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为宜。回填时,土料应过筛,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2:8灰土进行回填时,灰和土必须过筛。
2.5.2、操作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2.5.2.1基坑回填土在地下室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填土前,应将基坑的松散土及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把基层整平。在土料下基坑前,应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方法是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土料过干不宜夯实。
2.5.2.2在摊铺土料前,应做好水平标高的控制标志,即从基坑底算起,沿边坡向上每1m钉木桩,作为需铺土层厚度的控制标高。
2.5.2.3基坑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为250mm,用蛙夯式打夯机从坑边按回型路线夯向中间,夯打3—4遍。夯打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想连,不得漏夯。
2.5.2.4基坑回填时,应先沿建筑物铺摊500mm宽的2:8灰土,接着再铺摊素土,整平后一起夯实。回填用灰、土应在坑上边分别过筛,严格按比例拌均匀,采用溜槽送下基坑。
2.5.2.5在每层回填土夯实后,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若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干容量r≥1.6KN/m3,应根据测验情况,进行补夯1—2遍,再测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的铺土工作。
2.5.2.6当整个土方回填完成,应进行资料整理。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土干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和试验人员签字归档。
2.5.3、回填土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2.5.3.1为使本工程回填土的质量能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当检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土。
2.5.3.2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100—500m2取样一组,但每层均不少一组;基坑回填每20m)50m取样一组,每层均不少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2.5.3.3回填土压实后测试土的干密度应100%达到要求。
3、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
3.1、总体安排
3.2、模板工程
3.2.1、模板及支顶的选用
梁(侧): 用18厚建筑胶合板、80*80枋木
梁(底): 用40厚直边板、80*80枋木
顶架 门式钢架和可调式钢支顶
模板拉结 用Ф14穿墙螺栓
3.2.2、施工前的准备
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模板设计,充分考虑施工中各种荷载对模板的影响,绘出施工大样图,对复杂的模板制定出安装顺序,以免出错。
模板制作时,按图纸、大样进行,制作好的模板按顺序编号,涂刷隔离剂堆放整齐,以便查找和安装。
3.2.3、柱模板安装
柱模用18厚建筑胶合板制作,由于柱截面积较大,竖向用80*80枋木贴紧模板,横向用2Ф48钢管压实,用穿墙螺栓收紧的方法,夹紧牢固。80*80枋木间距300,钢管间距500,每边设Ф14穿墙螺栓拉固,间距500,以加强模板刚度。
3.2.4、梁、板模
楼面梁板侧模用18厚建筑胶合板,梁底模板用40厚直边板,楼面板用80*80木枋铺底,18厚建筑胶合板铺面。为更有利于拆模,所有模板表面均涂刷脱模剂。梁板支顶均采用门式架或钢支顶。
主梁模板安装: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柱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距度千分之一至三。底模完成,再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楼板支顶采用门式脚手架,梁采用调试钢管及门架支顶,间距600。支顶拉水纵横2-4道(视楼层高度而定)。梁板模板安装完成经质量验收后,方能绑扎钢筋。
3.2.4.1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3)、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楼层高度在4 .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3.2.4.2楼面模板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3.2.4.3梁、板模支架系统
第一层支架采用Φ48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楼层次梁≤800mm,板≤1000mm。对于第一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600mm,中间立杆间距@≤900mm,另外,考虑到其上为较大截面混凝土柱,为保证质量,当浇上层混凝土时若该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下支架不得拆除。
3.2.5、模板的拆除
拆除柱模、梁侧模等不承重模板,在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已拆除的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须经过核算,设临时支撑,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修复、涂刷隔离剂,分门别类架空堆放整齐。
3.2.5.1墙、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平台、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
3.2.5.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跨度在2.0m~8.0m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宽度大于8.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
3.2.5.3跨度≤8.0m之间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
3.2.5.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28天后)方可拆除底模。
3.2.5.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3.2.6、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3.2.6.1绘制模板组装示意图,注明吊装顺序,对号入座,以确保模板安装准确无误。
3.2.6.2组装模板前,应检查预埋件,预留洞口,插筋的位置和标高,以保证其正确。
3.2.6.3模板组装前必须刷隔离剂,组装完后检查是否有缝隙,如有缝隙用纸胶带粘贴封闭,柱和剪力墙模板就位前,需在柱外侧模板架设标高处用胶粘贴一道5mm厚×50mm宽水平海绵毡,然后将模板紧贴棉毡支设加固,防止漏浆。
3.2.6.4模板就位根据测量定位轴线进行组装加固,加固用经纬仪测点,拉通线尺量断面,线锤配合校正,水平仪抄平作标记。
3.2.6.5施工主体结构,应配合安装电施将钢筋连通,做好避雷接地工作,避雷连网由安装公司负责。
3.2.6.6拆模: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底模当跨度不大于4m时,在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方可拆除;当跨度小于或等于8m时,在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模;当跨度大于8m时,在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拆除;悬挑梁跨度大于2m时,在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拆除。后浇带模板拆除后随即用钢管加固顶牢。
3.2.7、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2.7.1模板安装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拼缝严密,模板最大拼缝宽度控制在1.5mm以内。
3.2.7.2为了提高工效,保证质量,模板重复使用时应编号定位,清理干净模板上砂浆,刷隔离剂,使砼达到不掉角,不脱皮,表面光洁。
3.2.7.3精心处理墙、柱交接的模板拼装,做到稳定、牢固、不漏浆。
3.2.7.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偏差均应控制在允许值内。
3.2.7.5模板安装与拆除质量预防措施
模 板 工 程 质 量 预 防 措 施 项目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施工操作 支撑系统不合理 严格设计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扣件连接松动 严格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扣件间距,加固面板
拼缝不平 尽量使用平直模板、扣件补缺
拆除时硬撬 组装前及时刷脱模剂
颠倒工序 强化施工工艺,完善工序间的交接检
环境 基底未夯实 加强夯实,并铺通长脚手板,加强交接检
钢筋网片位移 加强工种之间的交接检、互检工作
砼侧压力过大 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加强支撑,适当振捣,设专人看模
材料 模板变形,孔多 及时检查、修理,严重者退回,不予使用
龙骨、支撑件软弱 及时同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加固措施
连接附件质量差 及时退换,加密连接,加固支撑系统
管理 岗位责任制执行不严 强化岗位意识,完善责任制,人员定岗
重进度,轻质量 加强教育,摆正进度与质量关系
忽视资料管理 加强全面管理意识,确立技术档案重要的认识
施工人员 技术水平低 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自检不认真 认真执行自检负责制
技术交底不清 认真科学的进行书面交底
指挥人员只重进度 尊重科学,服从质量,好中求快
违章作业 严格操作规程
忽视交接检、互检 加强工种间配合,把质量问题消灭在上一工序中
专检人员检查不细 加强教育,不合格者予以停职
3.3钢筋工程
本工程在施工现场设置钢筋堆场和钢筋加工棚,对钢筋的进场材质,及加工制作尺寸要严格控制。直螺纹连接、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每位操作者都必须持证上岗,并将上岗证及有关资料报监理备案。堆放场地要干燥,钢筋由木块或木枋垫起离地10~15cm。为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钢筋的堆放要与现场施工顺序相配合。
3.3.1、材质要求:
钢筋进场必须实行“双控”,有出厂合格证且还要有进场检验合格报告,禁止不合格的钢材使用到工程中,钢筋的焊接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所有钢材原材料试验及焊接试验取样必须有监理人员现场监督随机取样,不允许私自取样。
3.3.2、钢筋制作
钢筋成型用WT40-1型钢筋弯曲机,切断用QJ40-1型钢筋切断机。钢筋成型前,须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翻样钢筋料单对照施工图纸控制好相互交错部位钢筋尺寸,按“物质检验和试验状态程序”,对成型钢筋进行分类挂牌堆放,集中运至施工部位。钢筋接头设计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针对本工程特点,对直径16以上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14≤D≤16的采用闪光对焊,现场接头可采用双面搭接焊5d,D≤12者可搭接接长连接。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3.3.2.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3.3.2.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3.2.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3.3.2.4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3.3.2.5钢筋直螺纹连接操作工艺:
(1)加工棚内加工工序:钢筋除锈、调直→钢筋端头切平(与钢筋轴线垂直)→下料→磨光毛刺、缝边→将钢筋送入套丝机开口卡盘开口内→车出直形丝头→测量和检验丝头质量→合格的按规定的力矩值拧上直螺纹连接套,在两端分别拧上塑料保护盖和帽→编号、成捆分类、堆放备用。
(2)施工现场钢筋安装连接程序:钢筋就位→回收待连接刚劲上的密封盖和保护帽→用手拧上钢筋,使首尾对接拧入连接套→按直螺纹连接的力矩值扭紧钢筋接头,直到力矩扳手发出响声为合格要求为止→用油漆在连接好的钢筋上标记→质检人员按规定力矩值检查钢筋连接质量,力矩扳手发出响声为合格接头→作钢筋接头的抽检记录。
3.3.2.6闪光对焊接头
(1)闪光对焊接头的质量检查,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应在同一台班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
(2)外观检查的接头数量,应从每批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10个。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3)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4)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5)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度。
(6)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毫米。
3.3.2.7电渣压力焊
(1)焊接钢筋时,要做好对中工作,上下钢筋安装中心线要一致,不同钢筋直径焊接时要加适当厚度的垫片,钢筋端头有歪曲部分切去。
(2)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安装焊剂盒,并往焊盒满装焊剂。
(3)“造渣过程”: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出,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4)“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转入“电渣打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并降低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潭池中,徐徐下送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
(5)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6)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卸出焊剂,将接料斗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除去溶渣和杂物,受潮的焊剂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7)钢筋焊接完成后,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切除重焊。
(8)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以及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要保持压力数秒后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采取措施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9)对焊接部位、焊接人要作好记录,送检单亦应同样注明。每种规格按300个接头抽检一组,送去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施工。
(10)保证焊接质量措施: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以及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扶持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钢筋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如不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然后稍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直。
3.3.2.8电弧焊接接头
针对本工程结构特征,有部分长钢筋就位后需采取绑条焊或搭接焊连接。按规范要求,钢筋直径≥22须焊接,≤20采取绑扎连接。
帮条焊与搭接焊的要求如下:
(1)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之间的间隙为2~5mm;
(2)采用搭接焊时,钢筋的予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其偏差≤0.1d;
(3)帮焊和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4)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帮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h大于等于0.3d,并不得小于4毫米,焊缝宽度b大于0.7d,并不得小于10mm;
(5)Ⅰ级钢筋焊条采用E43,Ⅱ级钢筋焊条采用E50。
3.3.2.9注意事项
(1)钢筋下料:成型严格按配料单,如料单有误应及时反馈,尽量避免费料出现。
(2)箍筋内经尺寸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小,增大或减小都影响主筋的保护层。
(3)梁主筋弯钩长度锚入砼内严格按结构设计总说明和规范及有关图集。
(4)钢筋成型好后,作标识,注明规格、数量、长度及使用部位,便于就位对号入座。
3.3.3、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钢筋绑扎时由质安员和现场施工员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顺序,要注意钢筋的型号、位置、搭接长度及保护层厚度以及负弯矩钢筋位置的准确。钢筋绑扎时必须严格控制高度,避免超厚增加结构的荷重和浪费混凝土。每层墙柱在楼面采用加设一道箍筋或拉盘电焊固定,以确保墙柱钢筋位置准确。板面筋或负筋安装前必须完成各种设备的预埋管工作,并多次复核确保无遗漏。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要设混凝土垫块。梁、板、墙、柱按不同的保护层厚度设置,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3.3.3.1柱钢筋绑扎
(1)柱钢筋绑扎严格按中南标钢筋砼结构98ZG003-20页C1节点。柱竖向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楼面标高伸出大于等于1000mm范围内,相互错开。应在两个水平面上搭接,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宜多于总根数的50%。
(2)绑扎柱箍筋事先用尺量箍筋间距粉笔画线,依线绑扎牢固,柱竖向筋接头处的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3)柱竖向钢筋偏差不得超过5mm,防止偏移,应用就位器固定,就位器固定在每根柱子楼面(砼表面上300mm高),就位器采用(-40×6mm扁钢或Φ14螺纹钢焊成锯齿形将钢筋捆牢,齿形根据柱竖向筋规格、数量而定)主要固定柱四个面的竖向钢筋。
(4)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度。
(5)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6)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7)当梁高范围内柱(墙)纵筋斜度b/a≤1/6时,可不设接头插筋;当b/a>1/6时,应增设上下柱(墙)纵筋的连接插筋,锚入柱(墙)内,如前图。
(8)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如图42,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3.3.3.2梁与板钢筋绑扎
(1)梁钢筋绑扎首先将梁主筋架立,尺寸间距画线将箍筋穿在主筋上,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钢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钢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架立筋→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牢。
(2)梁纵向钢筋伸入柱内锚固长度,Ⅰ级钢筋的锚固长度为27d,Ⅱ级钢筋的锚固长度为33d。
(3)梁架立筋、弯起筋和负弯起筋位置要准确,不得随意摆放。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箍筋应与梁纵向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纵向钢筋错开设置,绑扎牢固。
(5)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随时垫好垫块,垫层用M10水泥砂浆制作,内预埋22号铅丝(垫块尺寸为保护层厚度×50mm×50mm)绑扎在钢筋上,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柱、梁、墙均为25mm,板为15mm。
(6)梁的纵向第一排钢筋与第二排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先将第一排筋就位,然后放Φ25螺纹筋(同梁宽)绑在第一排筋上面,在将第二排筋就位绑扎牢固,间距3m设置。
(7)绑扎楼板筋时先用尺量间距粉笔画线,按画好的间距摆放钢筋,采用顺扣绑扎。双向板的底筋布短向筋放在底层,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之上。主筋下垫15mm厚保护层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双层网片(上、下层网片之间应设钢筋马凳,马凳均采用Φ10@1000mm沿梅花形设置)。
(8)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板、次梁与主筋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筋在下。
(9)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10)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11)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12)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13)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一板的中一中跨度)。
(14)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15)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
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1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1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3.3.3.3注意事项
(1)按正常绑扎程序,先绑主梁,后绑次梁,然后绑扎板筋,否则纵横钢筋难以就位。
(2)梁主筋带拐子应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锚入柱、梁内。
(3)钢筋直螺纹接头要逐个检查,发现不合格要将接头处切断一个直径d的长度,再重新焊接。
(4)绑墙水平钢筋,须将一侧钢筋绑扎完后再封一侧模板,否则水平钢筋带拐子很难锚入柱内或墙内。
3.3.4、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
3.3.4.1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每一验收批,均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在工程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实验。
3.3.4.2外形尺寸: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1.10~1.15倍;压痕处套筒的外径波动范围为原套筒外径的0.80~0.90倍。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缝。
3.3.5、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3.5.1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必须要有出厂证明或试验报告单、标牌,由材料员和质检员按照规定标准分批抽检验收,合格后方能加工使用。
3.3.5.2钢筋的规范、数量、品种、型号均应符合图纸要求,绑扎成形的钢筋骨架不得超出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3.3.5.3钢筋的焊接必须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焊接和搭接,钢筋焊接的质量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规定。
3.3.5.4砼浇筑时,对钢筋尤其是柱插筋进行跟踪测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3.5.5钢筋绑扎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钢 筋 绑 扎 工 程 目标项目 检 查 项 目 质 量 标 准
品种和质量 钢筋翻样 按规范及设计要求
品种、质量 材质证明、试验报告
断料尺寸 按图纸及配料单
施工操作 执行工艺标准
钢筋保护 防止腐蚀生锈
钢筋成形 图纸和规范
钢筋焊接试件 施工规范
绑扎牢固、不位移、不变形 基层处理 调直、修整
面尺寸线 固定标准
操作工具 不变形
施工操作 执行工艺标准
定位卡及定位箍 尺寸、位置准确
焊接 按规范要求
作垫块 按规范要求
3.3.5.6钢筋绑扎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钢筋绑扎工程质量 预防措施 项目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材料 对焊口在端头 调换使用或退场
材质不合格 不允许进场
现场保管不当 妥善分类存放,加以保护
施工工艺 锚固、搭接长度不够 认真按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按施工规范要求焊接
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不够 加大施工角度并焊接
保护层厚度不合理 修整钢筋,重新垫垫块
受压、受拉筋颠倒 返工按图纸施工
焊缝长度和饱满度不够,夹渣 长度和饱满度不够者加焊,夹渣者重新帮条焊
施工人员 重进度、轻质量 加强质量意识,确保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操作人员违章、技术水平低 进行技术培训,执行自检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交底不清,岗位责任制不严格 加强教育,认真进行交底和质量检查
机具 弯钩机转速过快 调整转速
对焊机控制器失灵 更新换件,确保质量
弯钩机零件不配套 有关部门负责解决,配套使用
环境 位置线不准不清 重新弹线,认真复核
构件碰撞和其他人员的踩踏 修整好钢筋并安排专人看守
照明亮度不够 保证施工需要
3.3.5.7钢筋电渣压力焊工程质量保证措
钢筋电渣压力焊质量预防保证 项目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施工人员 自检水平低 进行技术培训,认真执行自检负责制
操作人员违章、技术水平低 进行技术培训,执行自检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交底不清,岗位责任制不严格 加强教育,认真进行交底和质量检查
专检人员不认真 加强质量教育
施工工艺 钢筋锈蚀严重,表面不干净 焊接前将钢筋端部120mm范围内铁锈油污清除干净
焊接时电流稳定性差 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
熔渣粘度大,不流动 加入一定比例的萤石增加熔渣流动性
通电时间短,熔渣无法排出 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电流及通电时间
夹具电极不干净 清除夹具电极上粘附的熔渣和氧化物
夹具未夹紧,顶压时滑动 焊接前将钢筋夹紧
夹具不正,倾斜 焊接前检查夹具是否正后方可焊接
钢筋端头扭曲不直 焊接前用气割或切断或矫正,端部扭曲时不得焊接
夹具磨损,上下不同心 夹具不同心时修理或更换
夹具过早拆除放松 焊接完毕后2分钟再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
钢筋晃支位移,顶压压力过大 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
材料 进场钢筋无合格 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焊接受潮 认真保护,受潮后烘干方可使用
机具 焊接电流与钢筋直径不配套 操作者选择合适电流和通电时间
管理 执行岗位责任制不严格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重进度,轻质量 摆正质量与进度的关系,确保质量第一
3.4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所使用的砼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由现场试验室现场采集试块,现场设置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我公司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预配,最后得出混凝土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提前报送监理工程师,经审查合格后,方准生产。
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均匀为当地质检站认证产品,外加剂的性能或种类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3.4.1、混凝土配置
本工程有等不同强度的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把好混凝土施工的第一关,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严格要求,并严格遵循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施工规程。
3.4.1.1原材料的要求
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准用证,水泥进场后要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6,含泥量不超过2%。细骨料的其他质量标准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规定。
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骨料母材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20%以上。细骨料颗粒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且不得荤入风化颗粒。粗骨料的含拟量不应超过1%。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粗骨料的其他质量标准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
3.4.1.2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施工工艺所要求的拌料工作度与凝结时间、并充分考虑施工运输和环境温度等条件通过试配确定,经现场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混凝土正式施工前,须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提出报告和试验数据,待设计单位和甲方、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3.4.1.3混凝土的搅拌
高强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称量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列限值:水泥和掺合料为为±1%,粗细骨料为±2%,水及外加剂为±1%。我公司实验室将重点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3.4.1.4用料的技术要求如下:
(1)商品混凝土到现场后要做好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并做好记录,且检查其是否有离析现象。
(2)商品砼在途中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浇捣时就开始终凝而影响砼的强度。
(3)商品砼搅拌车进场后,卸料前应全速转动搅拌1-2分钟,并待搅拌筒完全停稳不转后,再进行反转卸料。
(4)卸料时应先低速出一点料,观察混凝土的质量,如大石子夹着水泥浆先流出,说明搅拌筒内已发生沉淀,应立即停止出料,再顺转搅拌2-3min方可出料。
(5)卸料过程中应目测每车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坍落度偏差过大或品质显著改变(如停置时间过长变硬)混凝土应做退货处理,不得进行浇筑,若发生粘罐应及时清洗。
3.4.2、混凝土浇筑前准备
浇筑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工程量等划分施工段,控制好标高点,做好模板钢筋及预埋管线的检查、清理及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对各种设施、机具进行安全性能检查以及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准备。
3.4.2.1模板检查:
主要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垂直度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预埋管线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支撑是否牢固,此外,还要清理模板内的木屑、垃圾等杂物,砼浇筑前模板需要浇水湿润,在浇筑砼过程中要安排专人配合进行模板的观察和修整工作。
3.4.2.2钢筋检查:
主要是对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接头是否正确,是否沾有油污等进行检查,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要安排专人配合浇筑砼时的钢筋修整工作。
3.4.2.3材料、机具、道路的检查:
对材料主要检查其品种、规格、数量与质量;对机具主要检查数量,运转是否正常;对地面与楼面运输道路主要检查是否平坦,运输机具能否直接到达各个浇筑部位。
3.4.2.4与水、电供应联系,防止水、电供应中断:
了解天气预报,准备好防雨、防台风措施,对机械故障做好修理和更换工作的准备,夜间施工准备好照明设备。
3.4.2.5做好安全设施检查,安全与技术交底,劳动力的分工,以及其它组织工作。
3.4.3、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混凝土主要采用混凝土泵集中浇筑,塔吊只作为辅助浇筑。
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3.4.3.1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1)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问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4)混凝土振捣插入式振动器应安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应放在模板支撑或钢筋上。振捣时,棒宜垂直振捣,插入深度宜为棒长3/4,作用轴线应相互平等避免漏振。在梁柱结点等钢筋密集部位宜选用小直径振动棒,切不可用大棒硬塞。振动棒插入时应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先振实而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造成的空窝,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后应上下抽动,幅度为5~10cm,以排出混凝土中空气,振捣密实。每个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待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不再沉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时,方可拔出振动棒。
(5)墙、柱混凝土养护浇筑时,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50cm)及混凝土振捣时,杜绝蜂窝、孔洞。墙留置在梁底部位的水平施工缝,标高要准确,不得超过,并形成一个水平面,否则造成梁板施工困难。
(6)梁板混凝土浇筑方向平行于次梁方向推进,随打随抹。梁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浇筑。标高控制:水准仪抄平,把楼面+1.0m用红色油漆标注在柱、墙体钢筋上,拉线控制,刮杠找平标高。
(7)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如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溜槽。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浇筑,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隙时,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灌注完毕。
(8)灌筑每层墙体时,为避免墙角产生蜂窝现象,在底部先铺一层5~10cm厚同标号混凝土水泥砂浆,以保证接缝质量。
(9)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问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10)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3.4.3.2柱混凝土浇筑
柱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灌的高度不宜超过0.5m,待混凝土沉积、收缩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灌,但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灌完毕。振捣时要控制振捣时间,不得震动钢筋及模板。柱混凝土浇灌至梁底,浇灌时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m,防止离析。
(1)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3)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3.4.3.3梁、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在板四周模板弹出板厚水平线,并钉上标记,在板跨中每隔1.5m焊制平水标记筋,并在钢筋端头油上红漆,作为衡量板厚和平水的标记。为避免产生施工冷缝,混凝土要连续浇筑。楼板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并随振随压光,当混凝土面收水后再进行二次压光,以减少裂缝产生。混凝土浇筑方向一般平行次梁方向推进,不留施工缝。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梁浇筑采用振捧振捣时,间距要控制在500mm左右,插入时间控制在10秒,以表面翻浆冒出气泡为止。
浇筑楼面混凝土采用A字凳搭设水平走桥,严禁施工人员踩压钢筋。楼梯浇混凝土时,不能将混凝土直接浇送在楼梯模板,打铲浇筑,均匀布料,并用灰匙清理执平。楼面浇筑时要专门派泥工把高出的混凝土铲出、抹平,同时在模板边“插浆”,消除蜂窝。混凝土终凝前,严禁人员上落。
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在梁与柱、梁板与墙的节点区,梁与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关两级以上时,用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浇筑节点。
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持钢筋位置准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特别要注意负筋的位置,发现偏差及时校正。墙柱、梁板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浇水湿养护。
(1)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 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 ,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2)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或插杆检查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3)在浇筑与柱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3.4.3.4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由于楼梯踏步采用封闭式模板,故在踏步面开门子洞。底板混凝土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
(2)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3)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围内。
3.4.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非常关键,养护不当,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裂缝,所以混凝土在拆模后立即涂刷混凝土养护剂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3.4.4.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3.4.4.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花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3.4.4.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3.4.5、施工缝的留设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前确定,并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大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当施工期间因意外中断必须留设施工缝时也应符合规范规定,根据本工程的情况按以下原则留设:
3.4.5.1柱的水平施工缝宜留设在柱的顶面,梁的下面20~30mm。
3.4.5.2有主、次梁的楼面,主梁不宜留设施工缝。宜沿着次梁轴线方向浇筑,有保证主梁浇筑的情况下,垂直施工缝可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4.5.3现浇楼梯留设施工缝应留在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4.5.4施工缝的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前,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一般处理程序为: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抹结合层→浇筑砼→保温养护。
为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施工缝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清除交界处松散混凝土或浮浆,凿掉并打毛,用钢刷将混凝土表面及钢筋表面清除干净,根部杂物垃圾清扫干净,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之前要浇水湿润,以保证接缝处的混凝土质量。在支设模板时按施工方案预先在施工缝的地方留洞、以便于清理。
3.4.6、注意事项
3.4.6.1在浇筑砼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用胶带予以封严,对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给水。
3.4.6.2对柱砼的浇筑标高严格控制在梁底,应抄平作标记。每现浇一层楼面砼,应在搂面的四周抄平弹水平(标高)线,中间标高控制在柱主筋上,浇筑砼时拉线用2米靠尺配合找平,随找随抹(木抹拍实搓平)铁模轻微收光,为下道工序装饰地面接搓创造有利条件。
3.4.6.3对预埋套管、埋件、预留洞,构造柱插筋的定位尺寸、标高,要准确无误。
3.4.6.4对模板侧面垂直度不及平整度,应用经纬仪测点拉通线,线锤找直,钢卷尺量断面,对拉螺栓拧紧加固,同时用钢管挡斜撑撑固。
3.4.6.5应派专人看模板、钢筋,以防止砼侧压力导致模板鼓胀,整体偏移。
3.4.7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4.7.1选择优质砂子,石、水泥和外加剂,使用时,严格按照砂、石、水泥、外加剂配合比配料过秤,以确保砼的质量。
3.4.7.2砼配合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配,该工程由选定试验中心来完成。
3.4.7.3砼浇筑若遇雨天时,及时调整砼配合比,备足防雨棚布,并做好已浇砼保护。
3.4.7.4砼浇筑前,模板内部要清理干净,严禁踩蹋钢筋,踩踏变形的钢筋应及时地在浇筑前复位,下落的砼不得发生离析现象,保证好砼表面层养护工作,由专人负责。
3.4.7.5对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浇捣实行挂牌制,谁浇捣的砼部位,就由谁负责砼的浇捣质量,要保证砼的质量达到内实外光。
3.4.7.6砼工程质量管理点设置
项目 分项项目 管理点设置 规范标准 对策措施 检查工具及方法
砼工程 蜂窝 配合比,振捣 梁、柱上一处不大于是100cm2,计不大于200cm2;基础、墙上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 1、商品砼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及搅拌时间
2、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应分层捣固,并掌握每点的振捣时间
3、预留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及垫块位置
5、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
6、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设置适当冲洗孔 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孔 下料、振捣 无孔洞 凿除孔洞周边松动石子,尺量面积及深度
露筋 保护层厚度、振捣 无露筋 尺量钢筋外露尺寸
缝隙夹渣 振捣 无缝隙夹渣层 凿除夹渣层,尺量缝隙长度及深度
位移 砼浇灌、振捣 允许偏差值为5-15mm间 1、模板固定牢固
2、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将吊线拉直,及时调整误差
3、模板应稳定牢固,拼缝严密,支撑系统牢固可靠
4、门洞口、预埋件位置正确无误
5、门洞口两侧砼对称均匀下料
振捣砼时,避开振捣钢筋、模板及预埋件
7、砼浇筑并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砼强度低于1.2Mpa时,严禁在砼面上走动和操作 尺量检查
平整度 振捣,养护 框架允许偏差值为8 mm,大模板允许偏差值为5mm 2m靠尺或楔形尺检查
垂直度 下料 允许偏差值为5mm 2m托线板或吊线和尺时检查
截面尺寸 振捣 允许偏差值为+5-- -2mm
标高 振捣 允许偏差值为±10mm
3.4.7.7砼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砼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项目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施工人员 技术素质低 进行技术培训
赶进度 严把质量关,杜绝因赶进度而清质量的现象
重视关键部位,轻视一般部位 同等对待
执行岗位责任制不严格 实行岗位责任制,作好认真负责
未执行施工工艺标准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
技术交底不清,检查不及时 详细具体地进行书面交底,加强对专检人员的思想教育,及时检查发现问题
工艺方法 管理要求不严格 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管理制度
养护不够 加强养护工作
清理不到位 认真清理
搅拌时间短 满足规范规定的最短搅拌时间,拌和均匀
保护层过大过小,垫块不合理 均匀合理布置垫块
一次性下料过多 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配合比不准确 加强计量工作,严格控制配合比
振捣方法不对 分层捣固,严防漏振和超振
模板隔离剂不均匀 均匀涂刷
机具 计量器具不准 定时检测复核计量器具
机具完好率不高 加强平时的保养工作和检修工作
材料 砂子级配不合理 改变砂子级配,砂率控制在40%-50%
砂、石、水泥、外加剂进场未检验 所有进场原材料必须试验和方可使用
环境 雨季施工 作好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夜间施工 施工前检查电源、电路、照明设备
3.5、屋面网架施工方法
3.5.1、工艺流程
备料→复检→板下料→球加工→检验→喷防锈底漆→杆下料→清理→检验漆→拼装→校正→吊装就→支座加固→检验→验收竣工
3.5.2、主要技术保证措施
3.5.2.1下料
(1)钢管的下料全部采用机械方法,用车床全部切削杆件两端坡口,杆件下料有专人操作,严格按下料尺寸下料,对加工后的杆件由检验员进行检验,确保尺寸无误。
(2)钢球的焊接制作,采用气割下料及时清除氧化铁。半球体是经加温至800度时采用压力机压制成型,经坡口加工检验员进行外观检验和无损检测。
3.5.2.2涂漆
下料后用红色防锈漆,进行第三道机械喷漆,焊接完毕后再进行第二道刷漆,喷刷要均匀,无皱皮、无流坠,确保无脱皮和反锈。
3.5.2.3球杆焊接
球杆的连接均应先点焊固定,点焊不少于三点,但不得超过四点,点焊的位置按点(逆时针)标位法,应在6点、2点、10点钟的位置。点焊的长度为15MM,厚度不小于4MM,腹杆杆件一律坡口,焊缝焊透,保证焊缝与钢管第强。管壁厚度小于4MM的上弦,腹杆杆件与球的连接焊缝为角焊缝,球管连接焊缝厚度为管壁厚度的1.2倍。优先选用3.2mm-4.0mm直径的焊条,焊接电流设定为100A-130A.焊缝应焊接,其质量应为表面平滑,且内部无夹渣、气泡、裂纹。
3.5.2.4拼装
网架拼装是在预制固定胎具上进行,校正网架支座架后确认轴线和埋件标高。拼装由长度方向l/2处开始进行,防止出现拼装中的积累误差、内应力集中的现象,支座及顶托的安装同网架一并进行,网架质量标准按现行<网架结构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JGJ78—91)执行。
网架拼装按先下弦、再腹杆、后上弦杆的顺序,拼装时水平误差不超过10mm,水平度用水平尺控制,楔块找平。杆球不同心度不超过1mm,网架随拼随焊接,但拼装应比焊接置前不少于两个格。焊接方向应一致,由中间向四周展开。应先焊下弦,后焊上弦,交替进行。下弦焊接应比上弦的焊接提前1—2个网格。焊接的全过程中,下弦各节点均在垫衬楔块的状态下,严禁产生凹陷或翘曲。
3.5.2.5吊装
本工程网架采用不小于50吨汽车吊吊装。将各吊点与网架索牢,首先试吊,试吊的设定高度距地面距离为1m,经检查无异常后进行正式吊装,施工人员听从命令,做到令行一致,吊点拉力应均匀,保持网架平稳的垂直上升。每吊装一阶段后,都检查吊装是否牢固。随时检查倒链、吊索及各吊点力的均匀。吊装到位后及时将各设备设定在安全、牢固的状态,严防滑脱。
3.6砌体工程
3.6.1、准备工作:
3.6.1.1砌筑前认真熟悉图纸及设计变更,弄清砌筑部位,并将砌筑部位的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弹轴线和墙体边缘线、门口线。
3.6.1.2砼柱内预埋墙拉筋采用φ8钻头打眼深200mm,φ6.5钢筋伸入部分满粘胶插入砼柱内,沿柱身高度间距500mm设置,遇加气块300mm厚,应600mm设置,粘胶采用建筑结构胶。拉结筋数量为(200mm墙厚和250mm墙厚均放置2φ6.5的钢筋,外伸1000mm带弯钩;120mm墙厚设置1φ6.5)。
3.6.1.3应派专人制作皮数杆,皮数杆的规格=灰砂砖115+10mm厚的灰缝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厚200+13mm厚的灰缝来控制砌体水平的皮数及灰缝。
3.6.1.4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
3.6.1.5门、窗口需预埋木砖,木砖应提前制作,并做好防腐处理。
3.6.1.6提前制作(钢筋砼预制过梁),并注明过梁型号、荷载等级,安装就位标记。
3.6.1.7构造柱预留插筋应调直,预留插筋与构造柱受力筋按35d搭接绑扎牢固,箍筋间距按图纸要求设置绑扎。
3.6.1.8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后要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加气粉煤灰砌块应防止雨淋,如遇暴雨要用彩色布遮盖。
3.6.2、原材料的检验及试验:
3.6.2.1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后要进行目测及用尺检验其每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允许偏差为:长度±5mm,宽度+3mm、-4mm,厚度+3mm、-4mm;掉角≤2个角,掉角长度≤70mm,掉角宽度≤30mm,平面弯曲≤5mm,表面裂纹不多于2条,任一面上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方向尺寸的1/2,爆裂、粘膜和损坏深度不得大于30mm。
3.6.2.2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后必须作试验,按同产家、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万块为一批,不足1万块亦为一批,同时附出厂合格证。
3.6.2.3灰砂砖进场后要进行目测及用尺检验,每块多孔砖的允许偏差为:长度±5mm,宽度±4mm,厚度±4mm;掉角≤2个角,掉角长度≤20mm,大面上裂缝深度≤15mm,裂缝长≤80mm。
3.6.2.4水泥进场应附出厂合格证,使用前要作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6.2.5砂宜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中含泥量不得超过5%。
3.6.2.6石灰膏进场要进行目测,手感是否有石灰渣,其粒径不得大于3mm。熟化时间不得小于7天。
3.6.3、作业条件:
3.6.3.1弹出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必须经过复核,办理完验线、预检手续。
3.6.3.2立皮树干(可采用30mm×40mm的木料制作),皮树干上注明门窗洞口、木砖、拉接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皮树干间距15—20mm,距墙皮或墙角50mm为宜,皮数竿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3.6.3.3筑墙体前应楼层面用水准仪进行找平,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细石砼找平,不得用砂浆找平。
3.6.3.4砂浆的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准备好砂浆试模。
3.6.3.5拌制砂浆:
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浆及参合料±5%,稠度宜控制在70—100mm为宜,砌筑前铺灰长度不得超过3m。
砂浆投料搅拌顺序: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砂浆、砼应机械搅拌,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必须在拌后3h内用完,在最高气温超过30℃情况下,砂浆应在2h内用完,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3.6.4、工艺流程:
3.6.5、施工要点
3.6.5.1组砌方法
墙体砌筑前,应进行试排砖和组合,墙体采用全顺砌筑形式,墙厚等于砌体的宽度,注意上下错缝,互相错开1/2砌块长,并不应小于90mm,空心砌块必须竖砌,即孔口向下,严禁卧砌,砌筑时必须遵守“反砌”原则,即使砌块底面向上砌筑。
3.6.5.2排砖撂底
按设计要求放出墙体轴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的尺寸线,用干砖排砖撂底,以砌块的模数按弹线标出的尺寸位置进行排砖撂底,排砖前应严格核对门窗的位置。窗间墙垛、构柱的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在保证砌体灰缝8—12mm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设计与砼墙、柱平的墙体统一收进去13mm,便于装修阶段抹灰。
3.6.5.3选砌体
砌筑前应选择规格一致的砌块,要选择棱角整齐、无裂纹、无破损、规格一致的砌块。
3.6.5.4盘角
每次盘角高度以3皮—5皮砖为宜,盘角要及时,准确地用吊线及靠尺检查。严格对照底盘线,皮树干的竖向标高,水平灰缝要均匀一致(10mm),盘角应坚持及时检查和修整,保持新盘角的平整和垂直符合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方可挂线砌筑。
3.6.5.5挂线
挂外手线进行砌筑,如果工作面较长,应注意中间“腰线”,此挑线点应以两段盘点贯通穿线看齐,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做到“上跟线,下跟棱,
3.6.5.6砌砖
砌筑时保证向灰缝的饱满度,水平灰缝的饱满度不应小于80%。砌块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游丁走缝,注意到“准确的尺码边角正、浆满缝直墙面平”。大面积砌筑开始前,要砌至少一个开间的样板墙,样板墙通过经理部及监理工程师验收,并验收合格后才允许大面积砌筑开始。
3.6.5.7墙面刮缝
砌体外侧应保持平直整洁,并随砌随勾勒出3-5mm深的缝槽,以确保挂网砂浆抹灰质量。
3.6.5.8加强配筋带设置
在后砌隔墙每层门洞上皮、外墙窗上皮设置通长钢筋砼现浇带一道,带宽同墙厚,带高60mm,带中纵筋为2φ8,当现浇带遇洞口时,带高增加至150mm,附加钢筋1φ12,箍筋采用φ6@200,附加钢筋两端各伸出洞边300mm,或锚入柱内。
3.6.5.9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临时间断留设成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高度的2/3,且在该处应加设2φ6@500的拉接筋,其长度不得小于1000mm。
3.6.5.10砌体校正
每一楼层砌体砌完后,应校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其偏差应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并在圈梁顶面上校正。
3.6.6砌筑方法:
3.6.6.1砌筑时应用水平仪钞平,立皮数杆,砂浆铺底找平。
3.6.6.2砌筑时要试摆(摆砖),组砌方法合理。凡砌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部位应先砌三皮灰砂砖料底,厕所间、卫生间范围内的砌八皮灰砂砖料底。
3.6.6.3砌筑时必须拉通线,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加气混凝土砌块垂直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灌缝。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垂直灰缝宽度不得大于20mm。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
3.6.6.4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应不小于150mm,如不能满足时,在水平灰缝中应设置2φ6的加强钢筋,其长度不应小于500mm。
3.6.6.5砌筑时应将柱预留插筋锚入砌体内不得小于1000mm长,间距≤500mm。砌体转角处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出凸槎,并应加设拉结筋2φ6沿墙高间距500mm,每边锚入墙内不小于500mm,末端应有90度弯钩。
3.6.6.6砌筑时门洞两侧应埋设木砖,上下各250-300mm高设置一块,中间居中设一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门洞预埋木砖应采用200×300mm砼预制块内放木砖,砼等级C15,木砖朝向与门开启方向一致。
3.6.6.7砖墙与构造柱相接处,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每个马牙槎退进应大于60mm,每个楼层面开始砌筑,马牙槎应先退槎后进槎。
3.6.6.8墙体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φ6的水平拉结筋,拉结钢筋两边各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拉结筋穿过构造柱部位与受力钢筋绑牢。
3.6.6.9砖柱、窗间墙,门洞砖垛小于600mm长应用灰砂砖砌筑,如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必然造成通缝。
3.6.6.10砂浆试块制作严格按规范要求:每一楼层或250立方米砌体中的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应制作一组试块。
3.6.7节点处理
3.6.7.1构造柱与砌块填充墙、配筋带、拉结筋的联结
大面积开始砌筑前,要将构造柱、配筋带及墙拉筋调整好,位置及间距要准确,在墙转角、交叉处设置构造柱,并要求墙且构造柱间距≤5,当墙高超过4m时门洞顶设一圈梁。陶粒砼墙与砼墙高每500mm设2Φ6拉接筋伸入墙内1000mm。门洞口设砼抱框,抱框截面为120×墙厚,纵筋为2φ12,箍筋为φ6-200。当门窗樘立于陶粒砼墙时,预埋60×60木砖,每边不少于三块。
构造柱部位应先砌墙后浇筑,在砌墙体时将各种连接钢筋在构造柱内固定好,构造柱根据设计为墙厚×240,其主筋为4φ12,箍筋为φ6-200,构造柱的砼强度等级为C20。
构造柱采用竹胶板和50×100方木进行支模,φ14的穿墙螺栓紧固。其穿墙洞可用冲击钻在砖缝处钻φ16眼即可。在外墙转角处要墙上留洞,采用脚手钢管作箍。在支模前应沿构造柱砌块两侧粘贴薄海绵胶带,然后在支模板。
3.6.7.2砌体与门口联结
(1)当采用后塞口时,按洞口高度在2米以内每边砌三块预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2块,洞口高于2米时砌四块,安装门框时先在门框上钉孔,再用钉穿门框与混凝土块内的木砖钉牢。
(2)采用先立口时,预先将磨耳帽用钉子钉在门框一,每侧三个,待砌筑高度到磨耳帽时再往砌块里钉。砌块和门框外侧应用粘结耗浆剂压密实。
(3)当门口过梁部位宽度小于50cm,又无钢筋混凝土带时,可采用三个楔形砌块用粘结砂浆等先粘结成过形状,经自然养护1-3天后使用,砌筑时先在门口上及压脊部位铺粘结砂浆后安装就位。当洞口过梁大于50cm时,上口必须做钢筋混凝土梁带。
(4)其它要求按施工图结构总说明。
3.6.7.3砌块与楼板(或梁底)联结
如楼板或梁底未预留拉结筋时,先在砌块与楼板之间抹粘结砂浆,再用小木楔将砌块与楼板底(梁底)楔牢,并用砂浆将缝隙塞实抹实。
3.6.8注意事项:
3.6.8.1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机械搅拌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掺有外加剂不得少于3分钟。
3.6.8.2墙体砌筑时由测量工配合将砌筑部位的墙体抄平弹+500mm高水平线,便于控制门窗洞口的高度及过梁安装。
3.6.8.3由于图纸尺寸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模数不符时,要用切锯锯,不得用斧子或瓦刀等任意砍劈,洞口两侧应选用规则整齐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3.6.8.4内外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度左右,砌筑砂浆应饱满。
3.6.8.5砌筑时严格按图纸、设计变更规定的门窗洞口、管道、沟槽预埋件、预留和预埋,不得随意打凿已砌好的墙体。
3.6.8.6砌筑外墙(窗口两侧墙)随砌随用线锤吊直,上下窗口边用经纬仪测试,其垂直偏差控制在≤5mm。
3.6.8.7墙体接近梁底斜砌部位的(反手墙)应用砂浆填实,表面粗抹,为装修前钉钢板网创造条件。
3.6.8.8墙体砌完后,须修整墙面砖缝,清扫墙面,做到表面干净、清爽。
3.6.8.9砌筑前先交底,然后砌样板间、样板段墙,样板经监理、业主共同验收达到标准后,方可大面积操作,分段检查以样板墙为依据。
3.6.9允许偏差项目
填充墙砌筑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移 10 经纬仪复查
墙面垂直度 ≤3m 5 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
>3m 10 用2m靠尺和塞尺
表面平整度 8 用尺检查
门窗洞口
(后塞框) 宽度 ±5 用尺检查
高度 ±5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经纬仪、吊线、底层窗为准
3.6.9.1基本项目
(1)通缝:每道墙3皮砌块和通缝不得超过3处,砌筑时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三分之一。不得有4皮砌体高度以上的通缝。
(2)接槎:砂浆密实,砌块平顺,灰缝标准厚度10mm-12mm,过小或过大的灰缝缺陷不得多于5处。
(3)拉结筋(或拉结带):间距、位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留置位置,间距偏差不得超过一皮砌块。
3.6.9.2质量技术标准
(1)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砂浆饱满度不少于80%。
(2)砌筑用砂浆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做到保水性、和易性好,满足砌筑要求。砌浆按规定制作试块,注意养护,及时送试检室试压。
(3)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砌体上下错缝,砖柱、砖垛无包心做法。砌块接槎处灰浆密实。
(4)预埋拉接筋的数量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构造柱留置位置正确。砌体墙面要清洁美观。
3.6.10成品防护措施
(1)砂浆稠度适宜砌墙时避免砂浆溅脏墙面。其它工种操作时,避免碰撞已砌墙体。
(2)墙体预埋件等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在进料口周围进行遮盖,保持墙面洁净。雨天施工时覆盖砌体表面。
3.6.11砌体砌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项目 分项
项目 管理点设置 规范标准 对策措施 检查工具
及检查方法
砌
体
砌
筑
工
程
施
工 砂浆饱满,勾缝均匀 保证砂浆饱满 水平缝不低于90%,竖直缝不低于60% 1、严格控制砂浆稠度,保证良好合易性
2、根据砌筑尺寸计算排数,分好皮数 用百格网检查底灰饱满度,灰缝与皮数杆比较,用尺检查
墙面
平整 保证墙面平整 不大于8mm 1、挂线砌筑,拉线起线准确
2、砌筑中随时检查纠正 用2m直尺和楔形尺检查
墙面
垂直 保证墙面垂直 不大于 5mm 1、施工前处理好基层
2、操作中随时检查纠正 1、用2m托线靠尺板和直尺检查
2、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检查
门窗洞口位置准确 1、保证墙面刚度
2、拉结钢筋 窗位上下偏移不大于20mm,洞宽大小误差不大于±5mm 1、按设计要求设置砼带或拉结筋
2、墙体顶端与框架梁或板底作好稳定处理 用尺检查
4、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4.1、质量目标:按照《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验收合格,争创我市市优质工程。
4.2、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企业总工程师为质量保证师,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质保师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建立并执行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要求全体施工人员牢牢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各级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
4.2.1、项目部主要职能人员质量岗位职责
4.2.1.1项目经理质量岗位职责:
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及工作质量负责,负责建立本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配备必要资源,制定各级岗位职责,保证实现项目质量目标,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组织好均衡施工,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执行;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法令、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各项质量制度和质量控制程序,严肃工艺纪律。严格执行“三检制”,对本单位人员违反工艺纪律造成的质量问题负领导责任;组织好对本单位职工的质量、安全教育工作,结合工程实际,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4.2.1.2项目副经理质量岗位职责:
负责组织管理项目的建筑安装施工任务,全面保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费用,重点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并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代行部分项目经理职责。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组织好工程均衡生产和施工管理,在掌握生产进度的同时掌握质量动态,负责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抓好生产环境管理,搞好文明施工。当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进度,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4.2.1.3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岗位职责: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规范、标准及上级下达的各项技术管理规定;负责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负责编制本项目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对从事特殊过程施工的人员组织培训,设备进行鉴定。并对特殊过程实施连续监控。
4.2.1.4项目部质检员质量岗位职责:
认真对工程管理实施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其工作管理负责;
严格按工程图纸、工艺标准的规定检验工程管理判断工程产品的符合性,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对错、漏检造成的管理问题负责;及时对受检对象的检验结论做出标识,对不合格品按类别和程序进行分类,及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送达有关部门和人员。并监督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的落实,及时进行复检;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正确行使质检人员的权力; 正确、及时填写质检员记录、检验记录及其它管理记录,保证填写内容真实,可追溯性; 及时向有关人员提供管理信息,发现管理问题及时反映,协助领导抓好施工管理; 参加项目部管理工作、不合格品调查、分析会。
4.3、质量保证措施
4.3.1、人员
本工程由我公司自由施工,素质好、觉悟高,均具有多年的施工经验,组织纪律,组织纪律严明,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所需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为工程质量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4.3.2、
基本要素质量 工作质量
实施中优化总结
执行岗位责任制
技术资料保证
熟悉图纸
周检维修保养
4.3.3、施工质量预控职能
控制
阶段 控制
环节 控制要素 主要控制内容 主要
控制人 工作依据 工作
见证
施
工
准
备
段 1 审图 图纸会审 图纸的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及是否适宜大模工艺要求 项目
工程部 施工图及技术文件 会审
记录
2 制定施工工艺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性、先进性、对工期、质量有保证 技术组 企业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
分项施工工艺 对分部分项工程要有可行、先进的工艺文件 技术组 组织设计、图纸等 工艺
文件
3 技术交底 每项均有 内容齐全、有交接人签字 技术组 图纸工艺文件等 交底书
4 机具材料运与发 计划、进场、验收 有计划、进场及时,质量合格方可进场 材料设备组 材料预算、进场计划、质量标准 合格
证书
保管与发放 按要求保管、按定额发料 库房员 用料计划 定额领料单
5 人员资质审查 焊工、司机、试验等特殊工种资质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行政组 有关
上级文件 操作
许可证
6 材料监测试验 材料检验及记录 各种原材料必须进行复验与试验 试验监测组 材料试验
标准 复验报告、试验报告
7 开工
报告 确认施工条件 查“三通一平”情况,准备工作情况 项目
经理 企业标准 开工报告
施
工
阶
段 8 轴线标高垂直度 定位放线、标高引测 测量员 图纸控制
点线 放线
记录
9 基础工程 ±0.00以下模板 控制尺寸准确,刚度好、施工缝准确 木工
工长 图纸技术交底 技术复核单
钢筋制作绑扎 焊接合格,规格、尺寸准确,布筋合理 钢筋
工长 图纸技术交底 隐蔽验收记录
防水砼 拌料计量,浇筑密实 砼工长 图纸技术交底 度块试验报告
防水层 操作执行工艺标准 防水专业队长 图纸技术交底 隐蔽技术资料
10 主体结构工程 模具组装 组装正确 项目工程师 模具设计方案 技术
复核
大模施工 控制偏扭与垂直偏差 项目工程师 施工组织设计 有并技术资料
加固 加固支撑杆,清理模板 木工
工长 施工组织设计 检查
记录
水平结构 模板等标高、垂直度 木工
工长 图纸组织设计 技术
复核
钢筋制绑 焊接原材和绑扎质量 钢筋
工长 图纸技术交底 隐蔽验收
砼配制与浇筑 控制其凝结时间及浇筑顺序 砼工长 图纸技术交底 试验报告
11 设备水、电安装 设备、水、电安装 管线接头安装达标、安全、灵活 安装专业队长 图纸技术交底 质检单、合格证
竣工
验收
阶段 12 隐蔽
验收 分项隐蔽验收 各项隐蔽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 项目工程师 规范、标准 隐蔽记录
分部隐蔽验收 地基、基础、主体分部必须经设计验收 项目工程师 国标 隐蔽记录
13 工程质量评定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 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由企业质检处评定 质检组 国标 质量检查记录
14 资料
验收 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由企业技术处验收 技术组 企业标准 整套技术资料
15 工程竣工验收 验收签证 由政府质监站核定质量等级 项目
工程师 国标 验收证明书
16 用户
回访 质量及使用回访 由企业生产办、经营办回访 生产、经营科 企业标准 回访单
4.3.4、采购物资质量保证
材料设备部负责物资统一采购、供应与管理,并根据ISO-9001-2000质量标准和集团《采购管理办法》,对本工程所需采购和分供方供应的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4.3.4.1采购物资时,须在确定合格的分供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中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对材料设备有疑问的禁止进货。
4.3.4.2材料的供应在合格的分供厂家中选择,事先对其进行认可和评价,并建立了合格的分供厂家档案。
4.3.4.3实行动态管理,集团物资管理部和项目经理部等主管部门定期对分供厂家的实绩进行评审、考核,并作记录,不合格的分供厂家从档案中除名。
4.3.4.4加强计量检测,采购物资根据国家、市主管部门规定、标准、规范或合同规定要求及按经批准的质量计划要求抽样检验和试验,作好标记,当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4.3.5、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4.3.5.1过程控制
(1)认真抓好职工质量意识教育,使精品意识深入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2)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定位放线、预检复核、施工操作沉降观测、材质检验、成品保护等关键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执行设计采用的规范,经审批的施工方案。严格按施工图、设备技术文件及说明书进行施工,若需修改原设计,应经设计、监理同意后,方可施工。
(3)严格执行样板引路,以样板指导施工,创高标准的样板工程。
(4)合理选择先进施工机械,搞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5)各工序施工完后,施工班组要进行自检,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并将自检数据填写在自检记录上。班组每个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施工图和标准规范施工。对自己的施工负责,发现不合格时,及时返工,不留质量隐患。在自检的基础上,质量员根据施工进度,做好工序跟踪检查,并及时做好记录。
(6)项目工程师针对本工程的重点分项工程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为施工操作的依据,其内容符合公司编制的《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7)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施工交叉,特别是土建与安装的施工交叉对工程质量影响极大。项目经理部要详细编制土建、安装和装饰的工序流程图,并严格实施,以杜绝施工中的交叉污染和破坏现象。
(8)项目部针对工程重点、难点成立专项QC小组,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9)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设备、管件要认证核对,并是否有质量证明书、材质合格证等。如无上述证明,需对其进行验证和检验,凡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通知项目经理停止使用;并报请监理验收。
(10)施焊焊工必须持有焊工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11)建立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① 施工班组日检制
② 项目周检制
③ 总承包部工程管理处月检制
④ 各专业质量管理人员及专职质量员巡回检查制
(12)发现问题和质量隐患立即采用质量整改通知单形式通知项目负责人和施工班组,限期整改。
4.3.5.2追溯过程的控制
执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隐蔽性工程在隐蔽前应由专业技术负责人会同质检人员、甲方代表、监理公司对所施工的工程进行中间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写明工程质量状况。
现场需追溯的过程,该项目中的隐蔽工程应予以追溯
4.3.6、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4.3.6.1按设计要求,提前设计试配出理想的配合比。
4.3.6.2止水带施工要按照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要求,精心操作,位置准确,接头部位和密封膏施工要由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施工。
4.3.6.3成立专业测量组,精确测定各层轴线与标高,并建立复测制度,做好测量记录。
4.3.6.4混凝土施工缝严格按设计要求留设,混凝土开盘后确保连续浇筑。
4.3.6.5严格控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为安装工作创造条件。
4.3.6.6实行砼浇筑令制度,在模板、钢筋、预埋件验收合格后,有关责任人员在浇筑令上签字,砼工长签字下达,保证各工序质量。
4.3.6.7关键过程设定质量控制点
(1) 测量放线(控制坐标位置、标高)质量管理
(2) 水泥、骨料、外加剂、钢材等原材料质量控制
(3) 抗渗砼拌制及浇筑的控制
(4) 模板支撑控制
(5) 施工缝、后浇带处理
加强原材料和半成品入场的检查复核制度,特别是钢材、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不但要有材质证明,而且要经复试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原材料和半成品应分品种分开存放,标识清楚,防止混用。
4.3.6.8施焊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焊前必须做焊接试验,试验合格才允许焊接。试件单和施焊部位验收单应填写施焊人员姓名。
4.3.6.9混凝土浇筑、养护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强化混凝土振捣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操作责任制。
4.3.6.10建筑物关键部位设置微机监控系统,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
对重点构筑物关键部位的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摄像头对钢筋绑扎、橡胶止水带施工、防水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支撑体系施工缝处理等情况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施工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监控,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
4.3.6.11文件和资料控制,物资采购控制,产品标识、可追溯性控制,进货检验与试验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检验测定,试验设备等等,均按各自程序文件执行。
4.3.7、重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4.3.7.1钢筋工程
(1)原材料复试按规定送试,并应符合设计规范规定。粗钢筋连接采用对焊、电渣压力焊连接技术,焊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焊接及直螺纹连接技术,均应取样试验,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为控制基础底板标高,在基底中部焊短钢筋,留好标记,以示标高。
(3)钢筋要分类堆放整齐,防止污染和锈蚀,使用前必须除去锈迹,沾了油污的必须清洗干净。Φ16及以上竖向钢筋在上层钢筋连接前,用适应规格的塑料套把上端头封套。
(4)使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4.3.7.2模板工程
(1)根据分项工程做好模板方案设计,确保模板整体性、强度和刚度。
(2)认真贯彻三检制(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减少质量问题发生。
(3)模板安装工程结束,一定要复核轴线、标高及梁柱几何尺寸。
(4)检查紧固螺栓、木楞、支撑等的强度、刚度和稳固性,受力时不得有移动,防止胀模发生。
(5)模板接缝处必须平整、严密,不得有高低差,消除接头不平、漏浆、挂浆现象。
4.3.7.3混凝土工程
(1)不同砼标号都要事先做好砼配合比的试配,确定砼配合比,加强配合比管理,专人负责。
(2)本工程砼结构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现场必须按使用标号进行验收,核对。严格控制外加剂掺量(先试验,后使用)。现场取样,做坍落度试验,每班现场取样做砼试块。
(3)浇筑顺序、振捣及养护,严格按分项工程方案措施执行,确保砼的强度和外观质量。
(4)砼振捣养护派专人负责。
(5)砼浇筑前,模板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特别要注意下层砼的清理冲洗,浮渣和松动的石子都要清除干净,浇筑前先用和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坚决杜绝烂根及漏浆现象。
(6)掌握好拆模时间,采用快速拆模的墙、柱,要注意不得碰坏棱角。如有损缺,及时修补。
4.3.8、消除质量通病措施
4.3.8.1防止砼漏浆
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及振捣时间,钢模板和竹压缩模板拼缝处,夹铺一层5mm厚海绵条。
4.3.8.2内隔墙、柱砼离析,烂根的预防
浇筑时,利用自制的砼漏斗溜管下料,模板根部缝隙用低标号砂浆抹严,浇筑前在底部先铺20mm厚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4.3.8.3砼裂缝的预防
使用低碱型水泥及外加剂,砂石在使用前过筛,控制砼的坍落度准确无误,砼浇筑完成后,用木抹子分两次搓平。浇筑完毕12小时内对砼进行覆盖,洒水养护。顶板周边培土蓄水养护。抗渗砼保证养护期不少于14日。
4.3.8.4预防预留孔洞移位、变形
设专人按图纸要求将孔洞的位置测定好,孔洞用预制好的模盒形成,盒内用锯末填实、封堵,模盒的固定可利用钢筋和预埋钢筋,完成后由质检人员校对,浇筑时设专人看管模盒,以免移位。
第七章 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
在降水过程中,依据场地不同部位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布泵,严格控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确保场地地下水位降幅均匀,尽可能最小的降低降水对其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在基坑外围设置观测井并设立沉降观测点,对周围建筑物进行按时观测、做好记录。
第八章 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违约责任承诺
1、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
为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我单位在本工程采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新工艺如下:
1.1、采用先进的组合模板体系。
1.2、预拌混凝土应用。
1.3、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
1.4、钢结构技术应用。
1.5、钢筋接头机械连接技术。
1.6、计算机在建筑业的应用。
2、违约责任承诺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将尽力应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如在施工中因我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我单位将对工程质量、使用功能造成的伤害给予双倍赔偿。
第九章 安全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把施工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行之有效地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同时安全工作的特点又体现在它是一项需要持之以衡地、需要全员参加的复杂的系统工作。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1、安全生产目标
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
1.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公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领导公司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1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
1.3、安全检查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检查一次,工程处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1.4、安全教育制度
按照公司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各专业班组认真钻研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经过培训交底达到合格的职工才允许上岗操作,为安全工作顺利圆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由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主持。同时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现场设专职安全监督员,把日常安全管理监督和定期检查结合起来,及时排除各种可能的事故苗子,制止违章作业。
建立和健全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者视其情节轻重进行罚款处理,以经济手段进行安全管理,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
2.2、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班前安全交底;
组织对危险作业点,重要部位和设备及作业现场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3、安全员坚持每班现场巡回安全检查,督促工人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纠正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负责监督风险作业的实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2.4、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各种机械设备要专人操作,持证上岗,并定期检查,严禁带病工作;
2.5、编制临时性危险作业的安全控制措施并督促实施;
2.6、认真落实“三宝”利用和“四口”防护的工作;施工人员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非工地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在没有围护设施的高空作业须戴安全带,安全网按规定拉设;
2.7、脚手架搭设经施工员、质安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每月维修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专人看管,不得向外乱抛东西。
2.8、对楼梯口、井架口、窗口及楼面上大于0.25平方米的预留洞口等要加强管理,一定要设牢固的防护栏杆,或张拉安全网,或用木板临时封死,防止坠人掉物。
2.9、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用电设备采用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所有机电要做好接零保护,传动道部位要设安全防护罩;
2.10、现场用电专人管理,不得乱拉乱接,电线架空要符合规范要求,穿过脚手架时必须加绝缘措施,不得随意挂在脚手架上,需在地面通过的电线必须用电缆线并加钢管套住,各种施工机具必须具备“一机一箱一锁”,“一机一开关一漏保”,所有电箱有门有锁并有防雨措施和安全标志;
2.11、所有机电设备的保护措施应完善,实行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不得“带病”工作,接地可靠并有防雷措施。架设缆风绳应用直径不小于12.5mm的钢丝绳,起重钢丝绳应合理配备,严格掌握报废标准。
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1、技术措施
3.1.1、在施工总平面设计中人流和货流的安全通道的规划,仓库、物料、机具的布置都要符合消防和安全卫生规定,并落实消防和卫生急救设施,设置不同类型的安全防护棚。
3.1.2、主体结构施工针对的结构、模板体系分别详细地在分项工程方案中专门编制安全技术交底。
3.1.3、高层建筑施工脚手架应编制专门的搭设和拆除的作业方案和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3.1.4、高层建筑施工中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量大,要编制专门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3.2、施工机械安全
3.2.1、井架:井架组装后应进行验收,并进行空载、动载和超载试验。严禁载人和超载运行,附墙架严禁随意拆除,司机离开时,应降下吊篮并切断电源。
3.2.2、其它机械:按操作规程使用,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常检、常修、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3、安全用电
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设专用接地线。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设防雨罩和设门锁,同时设相应漏电保护器。从底层通往楼层的电路及楼层施工用的电路一律采用质量合格的电缆,并要正确架设。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一切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动机械必须定机定人专门管理,使用小型手持电动工具时均使用带漏电保护的闸箱。
3.4、防台风、防雨、防雷措施
外架必须有避雷措施。防雷接地可与工程的避雷预埋件临时焊接连通,接地电阻达到规定要求,每月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设专人掌握气象信息,及时作出大风,大雨预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禁止在台风、暴雨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施工。
3.5、脚手架安全
外墙施工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外侧采用全封闭密目式安全挂网;脚手架应按施工实际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进行设计和计算。应在安全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监督下由熟练工人负责搭设;脚手架的检查分验收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使用中要严格控制架子上的荷载,尽量使之均匀分布,以免局部超载或整体超载;使用时还应特别注意保持架子原有的结构和状态,严禁乱挖基脚、任意拆卸结构杆件和连墙拉结及防护设施。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组织分段验收,并报请公司安全部门核验。
3.6、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3.6.1、安全标志:
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标语和标志牌,各种施工机械均需挂设操作规程。
3.6.2、安全防护:
3.6.2.1安全防护棚:
在建筑四周及人员通道、机械设备、临近小区道路上方都应采用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棚,安全防护棚要满铺一层模板和一层安全网,侧面用钢筋网做防护栏板。高压电线线路侧面和上方采用竹杆和模板搭设隔离墙和防护棚。
3.6.2.2“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现场人员坚持使用“三宝”。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做好“四口”的防护工作。在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围拦、盖板、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出人口和并字架,门式架进出料口,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并设置醒目的标志。
做好“五临边”的防护工作。五临边指阳台周边,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五临边“必须设置1.0M以上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3.7、夜间施工
夜间操作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直接用于操作的照明灯采用36V低压防爆工作灯。
4、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4.1、安全用电技术管理
4.1.1、施工现场用电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4.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有关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4.1.3、用电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持证专业人员管理。
4.1.4、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经医生检查无妨碍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
b掌握必要的电气知识,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c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d新参加工作的维护电工、临时工、实习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在正式电工带领下,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
4.1.5、巡视
a恶劣天气易发生断气、电气设备损坏、绝缘降低等事故,应加强巡视和检查。
b架空线路的巡视和检查,每季不应少于1次。
c配电所应每班巡视检查一次。
d各种电气设施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每次巡视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应记入运行日志内。
e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
f配电所内必须配备足够的绝缘手套、绝缘杆、绝缘垫、绝缘台等安全工具及防护设施。
j供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必须配备足够的常用电气绝缘工具并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电气性能试验。电气绝缘工具严禁挪做它用。
h新设备和检修后的设备。应进行72小时的试运转,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转。
4.1.6、用电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现场需要用电时,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经用电管理部门批准,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接引。
b接引电源工作,必须由维护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c施工用电完毕后,由施工现场用电负责人通知维护班组,进行
拆除。
d严禁非电工拆装电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源。
e电气设备和现场的开关箱、开关柜应加锁。
f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
j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等,设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
4.2、安全用电技术要求
4.2.1、架空线路
a工作零线与相线在一个横担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N)、B、C、。
b和保护零线在同一横担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N)、B、C、(PE)。
c动力线、照明线在两个横担上分别加设施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B、C;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B、C)、(N)、 (PE):在两个以上横担上架设时,最下层横担面相负荷,最右边的导线为保护零线(PE).
d架空线的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30mm,一般场所架空高度距地面为4m,机动车道为6m。
4.2.2、电缆
a电缆直埋时,其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2—0.7m;电缆上下应铺以软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100mm,并应该砖保护。
b电缆与的道路交叉处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管的两端宜伸出路基2m。
c低于电缆(不包括油浸电缆),需架空敷设时,应沿建筑物架设,其架设高度不应低于2m;绝缘处应保护良好,并应采取防水措施,进入变电所配电所的电缆沟或电缆管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将管口堵实。
d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
4.3、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
4.3.1、接地保护
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使用漏电保护作两级保护,即除用电设备的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器外,还必须在总配电箱内装设一台宗的漏电保护器。为保证漏电保护器正常运行和保证专用保护零线不断线,PE线的连接电前侧零线严禁通过任何开关电器。
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系统中,保护零线应专用,不得做工作零线使用。所有的电器设备的外壳和保护零线均应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连接。
接零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可熔断器;接引至移动式电动工具或手持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必须采用铜芯软线,其截面不宜小于相线的1/3,且不得小于1.5mm2;用电设备的保护的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并联接地,并严禁串联接地或接零;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采用焊接、衬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钩挂;保护零线和相线的材质应相同,保护零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规定:
相线截面(mm2) 保护零线最小截面(mm2)
S≤16 S
16<S≤38 16
S<35 S/2
4.3.2、防雷保护:
塔吊、提升架利用建筑物的防雷线接地系统作为防雷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4.4、常用电气设备
4.4.1、配电箱和开关箱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全现场应设总配电箱(或总配电室),总配电箱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安装要求: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高度为箱底距地面1.3~1.5m,箱体材料一般应选用铁板,亦可选用绝缘板,而不宜选用木质材料。配电箱所有开关电器必须是合格产品。不论是选用新电器还是延用旧电器,必须完整无损、动作可靠、绝缘良好,严禁使用破损电器;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禁止“一闸多机”。开关箱的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用电设备额定值相适应。开关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所有配电箱与开关箱应在其箱门处标注其编号、名称、用途和分路情况。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操作:为防止停、送电时电源手动开关带负荷操作,以及便于对用电设备在停、送电时进行监护,配电箱、开关箱之间应当遵循一个合理的操作顺序。
4.4.2、熔断器
a熔断器的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要求;熔体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严禁用金属线代替熔丝。
b熔体应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的熔断器不得改装使用。
c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
d更换熔体时严禁采用不合规格的熔体代替。
e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一类电气设备应先用可接保护线的三孔插座,其保护端子应与保护地线和保护零线连结。
4.4.3、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a本工程选用二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上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的漏电保护器。
b负荷线采用耐气侯型的橡皮保护套铜芯软电缆,不得有接头。
c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d移动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e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1台开关接2台以上电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双刀开关控制,其开关应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f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电动工具应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需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或转动部分。
j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墙上。
4.4.4、电焊机
a布置在室外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应设棚遮蔽。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b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电焊把绝缘必须良好。焊接机械的二次线宜采用YK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m。
c电焊机的外壳有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电焊机各线卷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0.4MQ。
d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保护罩。直接电焊 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
e电焊机一次侧的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不得随地拖拉,长度不得大于5m。
f电焊机的电源开关应单独设置。直流电焊机的电源应采用启动器控制。
4.4.5、塔吊及提升井架
a塔式起重的供电电缆不得拖地行走。塔吊身设置两个探照灯,给与工作面上投光,以便夜间施工。在塔顶和臂架端部装设防撞红色信号灯。
b提升井架在上下极限位置应设置限位开关。
c其他电动建筑机械。
d平板振动器及水泵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间应小于0.1S。
e在潮湿的环境时,漏电保护器采用防溅型,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4.5、照明
4.5.1、照明灯具和器材必须绝缘良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5.2、照明线路布线整齐,相对固定。室内安装的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低于2.5m,室外安装的照明灯具不低于3m。安装在露天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应选用防水灯头。
4.5.3、现场办公室、宿舍、工作棚内照明线,除橡胶套软电缆或塑料护套线外,均应固定在绝缘孔,并应分开敷设,穿过墙臂时应套绝缘管。
4.5.4、照明电源线不得接触潮湿地面,并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挂在金属架上,在脚手架上空装临时照明时,应设木横担和绝缘子。
4.5.5、照明开关应控制相线,当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上。
4.5.6、使用行灯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压不得超过36V;应有保护罩:行灯的手柄应绝缘良好,且耐热、防潮:行灯的电源线应采用相套软电缆;行灯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型,行灯变压器一二次侧应装熔断器,金属外壳应做好保护接的和接零措施。
4.5.7、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普通灯具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当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4.6、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4.6.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4.6.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载明交底日期。
4.6.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作好检测记录。
4.6.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4.6.5、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4.6.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88《建筑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4.6.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4.6.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禁止无证或随意串岗。
4.6.9、强化安全用电领导体制,改善用电技术队伍素质。
4.7、电气防火技术措施
4.7.1、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器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的保护。
4.7.2、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
4.7.3、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等配置绝缘灭火器材等,并禁止烟火。
4.7.4、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相一地间绝缘,防止闪烁。
4.7.5、合理设置防雷装置。
4.8、电气防火组织措施
4.8.1、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管理制度。
4.8.2、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4.8.3、建立电气防火教育制,经常进行电气防火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各类用电人员电气防火自觉性。
4.8.4、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8.5、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5、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1、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5.1.1、工程开工前,应随同施工组织设计,向参加施工的职工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使广大职工都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作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其重要性。
5.1.2、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必须重复交代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坚决纠正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的现象。
5.1.3、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全体职工进行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要按工程进度交叉作业的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向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在下达施工任务时,必须填写安全技术交底卡。
5.2、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2.1、地面工程(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安全技术措施
5.2.1.1操作时必须穿胶鞋,以免水泥浇脚。
5.2.1.2晚上收光地面要有足够的照明。不得随便移动临时照明线,不准把衣物等挂在电线上。
5.2.1.3在室内推运输小车时,特别是在过道中拐弯时要注意小车把挤手。人推小车时不准倒退。
5.2.1.4清理楼地面时,清理出的垃圾杂物等,不得由窗口、阳台、井道随意向下抛掷。
5.2.1.5井架吊篮提升或下降时,必须关好井架安全门,头、手不准伸入井架内,待吊篮停稳,方能进入吊篮内工作。
5.2.1.6冬季施工,如需生炉增温,必须经主管防火工作的领导批准,并落实防火措施。
5.2.2、电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2.2.1、电焊、气割,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5.2.2.2、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级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5.2.2.3、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
5.2.2.4、电气焊的弧火花点必须与氧气瓶、电石桶、乙炔瓶、木材、油类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少于10米。与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少于20米。
5.2.2.5、乙炔瓶氧气瓶均应设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连接处须用轧头固定。
5.2.2.6、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5.2.2.7、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
5.2.2.8、经常检查氧气瓶与磅表头处的螺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气,焊枪嘴和枪身有无阻塞现象。
5.2.2.9、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
5.2.2.10、焊割点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指定专人防火监护。
5.3、钢筋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3.1、钢筋加工:
(1)、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2)、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3)、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5.3.2、钢筋安装:
(1)、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持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户卸料要注意安全。
(2)、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3)、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5.3.3、钢筋对焊:
(1)、对焊前应清理钢筋与电极表面污泥、铁锈。使电极接触良好,以免出现“打火”现象。
(2)、对焊完毕不要过早松开夹具,连接头处高温时不要抛掷钢筋接头,不准往高温接头上浇水,较长钢筋对接应安置台架上。
(3)、对焊机选择参数,包括功率和二次电压应与对焊钢筋时相匹配,电极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40℃,机身应接地良好。
(4)、闪光火花飞贱的要有良好的防护安全设施。
5.3.4、钢筋电弧焊:
(1)、焊机必须接地良好,不准在露大雨水的环境下工作。
(2)、焊接施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现场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品。
5.4、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4.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
5.4.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5.4.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5.4.4、安装与拆除以上的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5.4.5、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5.4.6、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5.4.7、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5.4.8、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5.4.9、支撑、牵杠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m高以上。
5.4.10、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5.4.11、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顶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5.4.12、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5.4.13、在组合钢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应用36v底压电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
5.4.14、装、拆模板时禁止使用2x4”木料、钢模板作立人板。
5.4.15、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业。
5.4.16、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上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5.4.17、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5.5、混凝土工程
5.5.1、使用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5.5.2、严禁用在振动棒拔钢筋和模板,或将振动棒当做锤使用,而使振动棒头碰到钢筋或其他硬物而受损坏。
5.5.3、用绳拉平振动器时,拉绳要求干燥绝缘,振捣器与平板保持紧固,电源线固定在平板上。
5.5.4、混凝土泵输出的混凝土在浇捣面处不要堆积过量,以免引起过载。
5.6、砌筑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6.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可施工。
5.6.2、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现象,堆放砖块材料应离开坑边1m 以上,当深基坑装设挡板支撑时,操作人员应设梯子上下,不得攀跳,运料不得碰撞支撑,也不得踩踏砌体和支撑上下。
5.6.3、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挡脚笆加立网封闭后才可砌筑。
5.6.4、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戴,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
5.6.5、在楼层(特别是预制板面)施工时,堆放机械、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如超过荷载时,必须经过验算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进行堆放和施工。
5.6.6、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和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5.6.7、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加一层,脚手板不允许有空头现象,不准用2*4厚木料或钢模板作立入板。
5.6.8、砍砖时应面向墙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
5.6.9、使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绳索具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5.6.10、砖料运输车辆两车前后距离平道上不小于2米,坡道上不小于10米,装砖时要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倒塌伤人。
5.6.11、砌好的山墙,应临时系联系杆(如擅条等)放置各跨山墙上,使其联系稳定,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加固措施。
5.6.12、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5.6.13、人工垂直向上或往下(深坑)传递砖块,架子上的站人板宽度应不小于60厘米。
5.7、装修工程
5.7.1、室内抹灰时使用的木凳、金属脚手架等架设应平稳牢固,脚手板跨度不得大于2米,架上堆入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在同一跨度的脚手板内不应超过两人同时作业。
5.7.2、不准在门窗等物上搭设脚手板。
5.7.3、使用砂浆搅拌机搅拌砂浆,往搅拌捅内投入料时,拌页转运时不得用脚踩或用铁铲、木棒等工具拨刮筒口的砂浆或材料。
5.8、回填土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8.1、装载机作业范围不得有人平土。
5.8.2、打夯机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有缺陷和漏电,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机械是否装置漏电开关保护,按一机一开关安装,机械不准带病运转,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
5.9、电梯井道内架子、安全网搭设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9.1、从二层楼面起张设安全网,往上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网必须完好无损、牢固可靠。
5.9.2、拉结必须牢靠,墙面预埋张网钢筋不小于D14,钢筋埋入长度不少于3Qd。
5.9.3、电梯井道防护安全网不得任意拆除,待安装电梯搭设脚手架时,每搭到安全网高度时方可拆除。
5.9.4、电梯井道的脚手架一律用钢管、扣件塔设、立杆与横杆均用直角扣件连接,扣件紧固力距应达到4—5Kg.M。
5.9.5、脚手架所有横楞两端,均与墙面撑紧,四周横楞与墙面距离,平衡配重一侧为600毫米,其它三侧均为400毫米,离墙空档处应加隔排钢管,间距不大于200毫米,隔排钢管离四周墙面不大于200毫米。
5.9.6、脚手架柱距不大于1.8米。排距为1.8米,每底于楼层面200毫米处加搭一排横楞,横向间距为350毫米,满铺竹笆,竹笆一律用铅丝与钢管四点绑扎牢固。
5.9.7、脚手架拆除顺序应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钢管、竹笆等须妥善运出电梯井道,禁止乱扔乱抛。
5.9.8、电梯井道内的设施,必须由脚手架保养人员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5.9.9、张设安全网及拆除井道内设施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挂点必须安全可靠。
5.10、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10.1、搭设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特别用于高层建筑的。必须严格按国家《建筑安装安全技术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搭设。
5.10.2、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及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
5.10.3、严重锈蚀、变形、,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宜采用。
5.10.4、脚手架的基础除按规定设置外,必须做好排水外理。
5.10.5、高层钢管脚手架座立于槽钢上的,必须有地杆连接保护普通脚手架立杆必须设底座保护。
5.10.6、不宜采用承插式钢管做底步立杆交错之用。
5.10.7、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kg•m。
5.10.8、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
5.10.9、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叠交方式,二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视二只扣件间隔不少于0.4M。
5.10.10、高层建筑金属脚手架的拉杆,不宜采用铅丝攀拉,必须使用埋件形式的钢性材料。
5.11、外檐安全保护
在框架施工部位用2X14#槽钢背面焊接后外挑脚挂绿色密目安全网,横杆刷红色防锈漆,立杆刷黄色防锈漆,每30m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呈45~60斜角。外挑脚手架距建筑物距离不超过20cm。
框架施工部位以下部分按临边防护考虑。
5.12、临边防护
防护栏杆由上厂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距地高度为1.0—1.2,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设置栏杆柱。
5.13、洞口防护
边长为25—50cm的洞口,用坚实的木板盖,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动,并用标识。
边长为50—50cm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具体做法同临防护。边长大于150cm的洞口还应铺设安全网。
电梯井设置固定栅门,闸门的高度为175cm,安装时离楼层面5cm,栅门应设成上下推拉式,靠自重自动关闭。同时电梯井内每隔两层设一道安全网。
筑物周边设置3m宽外围架,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在主要出入口处设防护通道。防护通道长度长于6m,宽度大于洞口50cm,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上部设置两道木板防护,两道防护层间的距离为50cm。为确保工程安全,在现场设立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等。
第十章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1、工程开工前认真查阅有关资料,查明在建工程基底是否有地下管线。
2、对地下埋管如:电缆管线、通讯光缆、供水管线应在土方开挖前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完毕。
3、对不能及时处理者,应采取保护性措施,如作出明显标志,设置禁止施工区域等,确保管线不受破坏。
第十一章 各工序的协调措施
1、总包管理
1.1、项目部管理人员调配管理方案
1.1.1、我们将以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为标准,列入我公司的重点创优工程,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项目的具体事务的运作。
1.1.2、公司将组建一个由知识密集型的中青年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部,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从施工计划的协调、施工场地的综合安排、施工工期工序搭接、协调、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督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各方面进行施工项目管理。
1.1.3、公司总部积极参与本工程项目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成立本工程专门的指挥部并成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顾问组,切实做好重点工程、重点调配、重点管理、重点实施、重点保证、重点指导。
1.1.4、在施工全过程虑心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人员对工程全方位的监督。
1.1.5、管理的四条线管理体制
(1)生产线:设总施工1人、安装施工员2人及土建施工员3人,负责本工程的生产总调度,专抓项目的施工进度,生产线人员的安排调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的生产线的综合工作。
(2)技术线:由总公司、分公司协助现场的项目总工程师领导的工程技术部专门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好工地内技术上的难点,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院做好技术问题上的探讨,负责工程项目的工程测量、放线、放样等工作,由技术负责人和土建、安装施工员组成。
(3)质安线:由总公司、分公司协助现场的质安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做好生产线和技术线人员的协调,是工地创优和创标化的现场指挥。
(4)核算及后勤线:由项目经济师和办公室主任负责本工程的的经济核算、工地成本控制、材料供应计划及办公室日常工作、职工生活、工地保安等工作。
1.2、项目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建立完善的项目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为工作制度的实施开展必要的监督制度,是按质、按量完成本工程即定目标不的一个重要环节。
1.2.1、项目部管理制度制订的原则
(1)必须贯彻国家法律和政策,以及部门、公司的法规等文件精神,不得有抵触和矛盾。
(2)制定制度必须符合本工程施工项目的需要和结合我市市的有关实际情况。
(3)管理制度要配套,做到不留空档和遗漏,并覆盖现场各项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4)管理制度的制订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任何一项条款都必须具体明确,文字表达要简洁。
(5)工作制度建立应围绕计划、责任、监督、核算、奖惩等方面。
(6)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后,要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宣传工作,并将有关条款在工地和办公室悬挂。
1.2.2、在本工程项目管理中实施的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办法
(3)项目经理部材料购销合同的有关规定
(4)项目经理部社会、经济效益奖惩规定
(5)项目经理部财务管理规定
(6)项目经理部ISO9002贯标实施细则
(7)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8)工程项目施工生产计划管理规定
(9)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办法的有关规定
(10)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办法
(11)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办法
(12)施工作业安全及技术交底管理规定
(13)项目经理部作业班组责任承包的实施办法
(14)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办法
(15)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16)工程项目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7)项目经理部生活宿舍管理办法
(18)项目经理部门卫管理制度
(19)项目经理部消防管理办法
(20)项目经理部卫生管理办法
(21)项目经理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和计划
(22)项目经理部治安综合治理管理
(23)项目经理部计划生育管理制度
(24)施工现场用电检查制度
(25)项目经理部办公制度
(26)项目经理部仓库保管制度
(27)施工现场落手清制度
1.3、对专业施工班组的管理设想
1.3.1、本工程的所有施工任务将由我公司自身队伍施工,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工程开工前做好各种学习和交底,对针对本工程管理目标的要求进行细化分解,要求各施工班组统一联合作战,做好相互配合,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成本目标,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1.3.2、一切管理从合同出发的管理基本原则,避免扯皮现象。在工程实施当中,合同是至高和最终的,是所有班组作业行为奖惩准则的基础。在合同中对于产品保护、索赔签证、界面争议、奖惩制度、共用设施、场地道路和材料的采购选择等都必须以合同为基础。各施工班组碰到矛盾应无条件服从合同条款,以确保本公司总承包管理的有据有效执行。
1.3.3、各专业工程全面展开后,为确保各专业工程井然有序的施工状态,事先做好对专业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核与优化,明确各专业或结构层的节点工期,事中加强对各施工班组工程的技术综合管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事后做好对各分包工程的质量验收,场地清理、扫尾和成品保护等工作。
1.4、作业班组管理的部门职能分配
在施工中,我们将积极主动配合业主及监理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各职能科室的总承包管理主要职责:
1.4.1、生产组职责内容
(1)会同业主或业主代表共同对施工班组在开工前的考核;
(2)根据批准的总进度计划,监督、指导施工班组履约形成进度计划;
(3)负责各施工班组间的施工协调,专业配套单位的工作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间协调;
(4)施工班组的操作质量监控;
(5)现场总平面施工的管理;
(6)检查、监督、落实业主或业主代表的指令及有关会议;
(7)负责向业主或业主代表提交工程进度完工验收报告;对工程进度、操作质量、施工班组间协调负全责。
1.4.2、计划经营组职责内容
(1)按施工图及合同规定,负责材料设备提供报价及管理;
(2)以业主或业主代表名义,按合同要求,办理免税进口直至运至现场的一切工作;整理保管好一切材料、机电设备的原始资料和报告证件等;
(3)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全责。
(4)工程总承包价的控制;
(5)审核施工班组提交的报价和施工鉴证;
(6)工程总费用使用的监控;
(7)合同条款执行的监督;
(8)负责编制总承包管理指标价格;
(9)协助业主或业主代表对各施工班组提供的报价予以审核确认;
(10)协助业主或业主代表团获取有关的进口机电制备和材料的一切文件批复;
(11)负责向业主提供按合同文件规定必须递交的证明文件;
(12)负责与业主代办理追加金额;
(13)办理与业主的工程款收取、支付;
(14)组织经济活动分析;
(15)对工程造价控制及成本控制负全责。
1.4.3、技术质安组
(1)按合同要求落实分部工程的设计;
(2)按合同要求落实“施工大纲”的编制;
(3)按规定制定工艺卡;
(4)落实工程的测量、试验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5)制订施工使用规范,做好技术档案工作;
(6)审查施工班组的技术施工措施及班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7)按确定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制定质监管理网络;
(8)监督、检查、评定、检验原材料的机电设备;使之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予以实施;
(9)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
(10)参与业主代表对产品的抽查、质监,评定原材料和设备;
(11)参与对施工班组的质量状况的考评;
(12)对工程产品的最终施工质量负全责。
2、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
2.1、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的施工实施方案。
2.2、向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中,包括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协助设计院完善施工图设计。
2.3、协助业主,会同设计院、物资分承包商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主和设备物资的选型。
2.4、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监理的要求及时处理外,还应积极修正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2.5、会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验收小样板间,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
2.6、根据业主指令,组织设计方参加机电设备、精装饰用料、卫生洁具等的选型、选材,及选质,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
2.7、协调各分包单位在施工中需与设计方协商解决的问题,协助设计单位诸如因多管道并列等原因引起的标高、几何尺寸的平衡协调工作,协助设计院解决不可预测的因素引起的地质沉降、裂缝等变化。
3、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3.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业主及监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我公司批准的项目质量计划”进行质量管理,在分包单位“自检”和我公司专检的基础上,接收监理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师的要求,予以整改。
3.2、贯彻我公司己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分包单位予以检控,确保产品达到优良。
3.3、我公司对整个工程产品负有最终责任,任何分包单位工作的失误,均视为我公司的工作失误,因此杜绝任何分包单位不服从监理工作的不正常现象发生。使监理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执行。
3.4、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包括业主提供的一切物资〉,按规定进行复检,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用的物资不造成浪费。
3.5、按部位或分项,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施工"的原,使监理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维护好监理的权威性。
4、与业主工作的协调
4.1、极积与业主的工作进行协调,处处为业主着想。
4.2、对业主指定的分包工程及项目,我单位将全力配合,以保证进度计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5、协调方式
5.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控制节点,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本节点实施的情况,修正、制定、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
5.2、我公司会同业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工程节点、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计量状况、工程技术资料、物资等的检查。并制定必要的奖罚措施,奖优惩劣。
5.3、根据工程进度,我们将不定期召开各种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协助业主协调好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关系。
6、土建与安装及各专业班组施工配合措施
我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6.1、以土建为龙头,成立专业协调小组统一制度、措施约束施工管理现场。
凡进场施工的安装及专业班组,必须遵守现场管理制度,服从领导,统一规划,平衡、调度。在生活、生产、施工用电、用水等方面划分区域,建立施工现场统一指挥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各专业间的施工程序。
6.2、以统一的施工计划、施工程序为指导。
基础施工阶段,安装应紧密配合土建进度,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前期的预留预埋工作,土建要配合安装作好隐蔽的预留预埋,产品保护,提供准确的测量放线基准。
为保证顺利竣工,专业班组必须及时提供交工资料,交由土建审核,由专业协调小组统一指挥、监督。
6.3、在土建施工基础时,安装及时作好防雷接地。
6.4、土建及时将有关分部分项质量控制措施交专业协调小组签发,各专业共同执行此措施,以确保分项工程质量。
6.5、土建安装、及各专业班组,共同核定图纸,相互对照,将各工序矛盾问题消灭在施工前,防止返工损失造成工期延误或质量隐患。
6.6、各专业间配合协调施工
预留预埋阶段,以土建结构上升为主,在熟悉图后绘出安装部位和明确插入时间。
预留、预埋的孔洞双方明确分工,原则上在建施和结施图中已标明的部分,由土建预设,安装复核。
安装阶段,以安装为主,土建按安装提供或商定的要求,按时提供工作面和提升机械。
各层卫生间、设备间、管道竖井等安装工程小间,土建在内隔墙和粗装修时,组成专职班组进行小间施工,并以样板间为范例,进行全过程配合控制。
各层安装工程插入前,土建标出各层的控制标高线,以利安装标高控制。
各层各类管道安装完后,立即进行试压,为装饰的进行而准备。
6.7、土建应明确规定测量基准,由土建测量组统一核定,技术负责人批准。
6.8、在本工程采用微机手段实现整个工程的系统管理。
采用微机控制总工期及各阶段、各专业工期的动态管理。并采用微机实现立体交叉作业的工作量,控制形象管理。
采用微机实现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计划,并实现全方位监督指示。
采用微机提高现场协调小组的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
6.9、采取统管资金手段和奖惩手段,协调、监督、控制施工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完成进度、质量状况。经济手段是最根本、最现实、最有力的手段,其他手段、措施的落脚点在于经济手段与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
土建、安装、及专业班组当月完成量应统一交由专业协调小组审核,由土建管理,最后交建设单位核准。作为划拨进度款的依据。
根据工作完成计划,检查各专业班组是否按总进度计划要求及总 控制质量计划要求完成统一规划工作面上的工作内容。
对完成工作较好,质量、进度保证,与其它作业队伍配合较好的作业班组,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完成较差的班组采取强制手段或罚款。
在物质奖励的同时,现场建立评比专栏,公布各班组质量,进度评比打分情况,开展作业竞赛活动。
6.10、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和施工服务制度,各班组应共同遵守。
各班组进场时应接受统一的入场教育,并分别进行作业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教育,保证相互尊重劳动成果。
楼层设置统一的监督员、巡视员,发现有人违章作业,损坏成品及时阻止,并交专业协调小组处理。
第十二章 各种管道、线路等非主体结构的质量保证措施
1、建筑给排水工程
本工程中的给排水工程包括室内给水、排水、消防水、自动喷淋、热水、空调水和室外给水、排水系统。
1.1、施工准备工作
1.1.1、收集备齐所需图纸资料及技术文件,并认真审阅,对存在的问题及疑点做书面报告。
1.1.2、编制施工方案,施工专业负责人对相关施工班组作详细的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
1.1.3、组织施工机具设备进入现场,根据施工平面布置要求安置。检查机具设备并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1.1.4、配合土建施工进行预埋套管或预留孔洞。
1.1.5、检查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的管材及管件的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管材及管件均应有出厂合格证,阀门的型号要符合设计要求,开关灵活,关闭严密,且无损坏,有出厂合格证。阀门要进行严密性试验,要有试验记录。
1.2、给水系统施工工艺
1.2.1、管道敷设安装
1.2.1.1管道嵌墙暗敷时,宜配合土建预留沟槽。
1.2.1.2管道安装时,不应轴向扭曲、强制校正,与其它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净距离不小于100 mm且宜放在金属管道内侧;
1.2.1.3室内明装管道,宜在土建粉饰完后进行,安装前应配合土建正确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
1.2.1.4管道穿越屋面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穿越前应设固定支架;
1.2.1.5冷水管穿墙时,可预留孔洞,洞口尺寸较管外径大50mm;
1.2.1.6埋地管敷设前应将回填土夯实平整,管道出地坪时应设保护管,保护管高出地坪100 mm;直埋在地面以下及墙体内的管道,应在封闭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工作;
1.2.2、管道连接
1.2.2.1同种材质的ABS管及管配件之间,应采用粘接连接,安装应使用专用胶水。暗敷墙体、地坪内的管道不得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
1.2.2.2 ABS管与金属管连接,应采用带金属嵌件的ABS管作过渡,该管与ABS管采用粘接连接,与金属管件或卫生器具五金配件采用丝扣连接,与较大管径金属管件或阀门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法兰连接;
1.2.2.3切割管材,必须使端面垂直于管轴线,管子切割一般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必要时可使用锋利的钢锯,切割后管材断面应除去毛边和毛刺;
1.2.2.4管材和管件连接端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污;
1.2.2.5用卡尺和合适的笔在管端测量并绘出热熔深度,热熔深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热熔连接技术要求
公称外径mm 热熔深度mm 加热时间s 加工时间s 冷却时间min
20 14 5 4 3
25 16 7 4 3
32 20 8 4 4
40 21 12 6 4
50 22.5 18 6 5
63 24 24 6 6
75 26 30 10 8
90 32 40 10 8
110 38.5 50 15 10
注:若环境温度低于5C时,加热时间应延长50%。
1.2.2.6粘接弯头或三通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注意其方向,在管件和管材的直线方向上,用辅助标志标出其位置;
1.2.3、试压
1.2.3.1给水管道,水压试验时间应在连接完成24小时以后进行;
1.2.3.2水压试验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
1.2.3.3管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管道内空气,进行水密性检查;
1.2.3.4加压宜用手压泵,升压时间不小于10mim,测定仪表的压力精度不低于0.01 Mpa;
1.2.3.5至规定试验压力,稳压1小时,测试压力不得超过0.06Mpa;
1.2.3.6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1.2.4、支吊架安装
1.2.4.1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的位置正确,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良好。
1.2.4.2支、吊架不得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管道与支、吊架焊接时,管子不得有咬肉、烧穿等现象。
1.2.4.3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如必要在有明显标记,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相冲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拆除临时支、吊架。
1.2.4.4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逐个核对支、吊架的形式、材质、位置等。
1.2.4.5管道支架的数量除施工图中规定外,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减和调整。
1.3、排水系统施工工艺
排水管采用发泡排水管,胶接。排水管道穿楼面留孔比管径大两号,施工应与土建密切配合,排水管坡度:DN100 I=0.02,DN75 I=0.025,DN50 I=0.035。排水横支管每隔绝米设一个伸缩节,卫生间及地下室楼板下应预贸管道吊筋。
其安装要点大致为:
各种接口的粘接质量;
排水管穿楼板处的防渗水;
管道热补偿。
1.3.1、接口的粘接质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3.1.1承口与插口配合尺寸:
插口外径应有+0.3~0.6mm的极限偏差,即插口必须经过细砂纸打磨(承口也可配合打磨)后,再施加一定的力量才能与承口配合使用,这样的粘接面,在正式粘接后才能有良好的接口严密性。因此,在粘接前应对管子规格尺寸进行测量检查和承插试验,那些粘接面不经过任何处理就能较宽松在插入承口的管材,不应被采用。管材、管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且通过相关部门质量认证的产品。
1.3.1.2管口打磨以后,开始粘接前应交将粘接面清理干净,以防止有杂质而影响粘接质量。
1.3.1.3粘接时的对口质量也会对粘接质量产生影响。
1.3.1.4应使用与管材、管件出自同一生产厂家的合格有效的粘接剂。
1.3.2、排水管穿楼板处的防渗水
防止地面积水沿光滑的PVC-U管外壁下渗的措施是在各立管、卫生器具支立管穿楼板处都设置与之相配合使用的PVC-U材质的止水翼环(某些卫生器具本身具有止水翼环功能结构除外)。止水翼环应牢固地粘接在管外壁上,且有防水槽的向上;粘接完成后按要求用C20细石混凝土分层浇注填补立管空隙。
1.3.3、PVC-U管线膨胀系数比较大,安装规范要求:立管及非埋地管均应设置伸缩节,且两相邻伸缩节间的距离不宜超过4m,两伸缩节间必须设置一个固定支撑。
1.3.4、伸缩节安装注意事项:
1.3.4.1伸缩节内橡胶圈应放正(伸缩节与管线同心)且应保证伸缩部分插管插入深度;
1.3.4.2在不同季节施工时,应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在伸缩节内留够相应的伸缩余量;
1.3.4.3不得将伸缩节的伸缩部分与插管粘接在一起;
1.3.5、聚氯乙烯管不得直接与金属支、吊架相接触,应在管道与支吊间垫以软塑料垫。
1.4、消防系统施工工艺
该部分管道的安装施工工艺强调以下要点:
1.4.1、管道的切割应使用切割机,不应使用火焰切割;
1.4.2、管道及管件在使用前应检查镀锌质量并查验相关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在保管、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避免因操作不当使管材及管件受损;
1.4.3、消防供水构筑物内存室内消火栓两小时用水量V=108m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贴瓷砖。
1.4.4、消火栓栓口安装高度为离地1.1米。
1.4.5、消防箱选用钢制箱体,铝合金门框,消防箱选用SG24B65-J型,内设DN65消火栓,d19水枪,25米长水龙带一卷,电按钮一个。
1.4.6、箱体采用钢板烤漆,铝合金门窗,茶色磨砂玻璃门面。箱体嵌墙暗装,留洞详土建图。暗装消防箱应在墙上预留洞,单口消防箱预留洞的尺寸为a*b*h=680*1050*240,箱体离地725mm,消火栓安装详GB99S202-19,所有预留洞管道施工人员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防止遗漏,靠柱安装的消防箱应包柱装饰,具体详建施。
1.4.7、管道及阀门的试验压力为1.6MPa。
1.4.8、管道穿变形缝处在缝处两侧安装可挠橡胶接头。
1.5、自动喷淋系统施工工艺
该部分管道的安装施工工艺强调以下要点:
1.5.1、管子、管件、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并且具备有关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与设计核对无误,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达到上述要求后,可以进行管道安装。
1.5.2、螺纹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5.2.1管子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管子密封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5.2.2当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得采用补芯。
1.5.2.3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
1.5.3、卡箍连接时,应在自然状态下对接,管口对齐,卡箍两边受力均衡,以防渗漏。
1.5.4、管道穿楼板时均预留孔洞,其规格如下:
穿管DN(MM) 15-32 40 50 70
孔∮(MM) 50 80 80 100
管心至墙面距离(MM) 120 130 130 140
穿管DN(MM) 80 100 125 150
孔∮(MM) 100 150 150 200
管心至墙面距离(MM) 150 150 180 190
1.5.5、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
1.5.6、所有喷淋横支干管应紧贴梁底敷设并应尽可能保证向泄水口有一定的坡度,喷头位置严格按图布置施工,参89SS175,喷淋管道施工时应确保管道内清除干净。
1.5.7、喷头安装:
1.5.7.1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1.5.7.2喷头安装时宜采用专用的弯头、三通;
1.5.7.3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时,应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
1.5.7.4有吊顶处喷头朝下安装,喷头溅水盘距吊顶不小于75MM;无吊顶处喷头朝上安装,喷头溅水盘距顶板不大于150;
若喷头在梁下或喷头与梁距离小于400MM者喷头朝下安装,喷头溅水盘距梁底不小于75MM;
若喷头在宽度大于的1200MM梁、风管、排管、桥架上方则应在风管下增设喷头。
喷头距墙小于300MM时,采用边墙型喷头。
1.5.7.5若施工时建筑平面有变动,喷头位置应按以下要求调整:
喷头间距不大于3.6M,喷头距墙不大于1.8M,距墙、柱不小于0.60M。
1.5.8、阀门安装:
1.5.8.1阀门安装前应核对设计型号,检查其出厂质量证明书等随机技术文件,并按介质流向决定其安装方向。
1.5.8.2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应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5.8.3报警阀组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力表应安装在报警阀上便于观测的位置;
排水管和试验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水源控制阀安装应便于操作,且应有明显开闭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设施。
1.5.8.4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在管道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水流指示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壁发生碰擦。
1.5.8.5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1.5.8.6排气阀的安装应在系统管网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排气阀应安装在配水管顶部、配水管的末端,且应确保无渗漏。
1.5.8.7控制阀的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应正确,控制阀内应清洁、无堵塞、无渗漏,主要控制阀应加设启闭标志,隐蔽处的控制阀应在明显处高设有指示其位置的标志。
1.5.8.8节流装置应安装在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段上,减压孔板应安装在管道内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上,且与转弯处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公称直径的2倍。
1.5.8.9压力开关应竖直安装在通往水力警的管道上,且不应在安装在拆装发动。
1.5.8.10末端试水装置宜安装在系统管网末端或分区管网末端。
1.6、热水系统施工工艺:
1.6.1、参加本工程施焊的焊工,按规定必须进行考试,并应取得所施焊范围的合格资格,持证上岗。
1.6.2、壁厚相同的管子,管件组对时,内壁应平整,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20%,且不大于2MM,外壁错边量不超过0.25倍的壁厚,最大不超过5MM。
1.6.3、管子、管件组对时,应检查坡口质量,坡口表面上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1.6.4、管子、管件组对时,应对坡口及其内外侧进行清理,长度不少于10MM,清除掉油、漆、锈、毛刺等污物,清理合格后应及时施焊。
1.6.5、管子、管件组对点固焊的工艺措施与正式焊接一致,点固焊的点焊长度一般为10-15MM,高度为2-4MM,且不超过管壁厚的2/3,点固焊的焊肉,如发现裂纹等缺陷应及时处理。
1.6.6、管子、管件组对时,应保证焊接区域不受恶劣环境条件(风、雨、雪)的影响。
1.6.7、大管焊接顺序为:先外部施焊,再内部清根,最后焊内部。
1.6.8、管道焊接后必须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后应将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角焊缝的焊脚高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外形平缓过渡,表面不得有裂缝、气孔、夹渣等缺陷,咬肉深度不得大于0.5MM。
1.6.9、管子、管件、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并且具备有关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与设计核对无误,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达到上述要求后,可以进行管道安装。
1.6.10、埋地管道安装时,若有地下水或积水,应采取排水措施,并经试压防腐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时回填土,分层将土夯实。
1.6.11、法兰连接时应保持同轴,其螺栓孔中心的偏差,一般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的自由穿入。
1.6.12、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方向一致。紧固螺栓应对称均匀,松紧适度,紧固后外露长度为2-3扣。
1.6.13、螺栓固定后,应紧贴法兰,不得有楔缝,需加垫圈时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
1.6.14、管子对口时应检查平直度,在距离口中心200MM处测量,允许偏差1MM/M,但全长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10MM。
1.6.15、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6.15.1直管段两环焊缝间距不小于100MM;
1.6.15.2焊缝距弯管起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外径(不包括压制弯头或热煨弯头);
1.6.15.3卷管的纵向焊缝应置于易检修的位置,且不宜在底部;
1.6.15.4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离不小于50MM。
1.6.16、在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
1.6.17、阀门安装:
1.6.17.1阀门安装前应核对设计型号,检查其出厂质量证明书等随机技术文件,并按介质流向决定其安装方向;
1.6.17.2法兰或螺纹联接的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1.6.17.3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须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1.7、空调水系统施工工艺
其安装工艺与消防喷淋系统施工工艺基本相同。
1.8、室外给、排水系施工工艺
该系统施工要点有如下几点:
1.8.1、沟槽开挖
1.8.1.1按图纸要求测出管道的座标和标高后,再按图示方位打桩放线,确定沟槽位置、宽度和深度;
1.8.1.2本工程地形平坦处采用机械开挖,地形复杂处采用人工清挖;
1.8.1.3沟槽开挖后应采用模板支撑,并且挖沟槽的土应堆放在沟的一侧,以备回填;
1.8.1.4沟槽开挖时须做好施工排水、降水工作,以确保管道及检查井的基础在无水的环境下施工。
1.8.2、管道基础
1.8.2.1管道敷设前,应先清除软土层,再在老土层上回填,夯实,再做砂垫层基础,敷设在回填土上;
1.8.2.2混凝土基础底设砂砾石垫层100MM厚;
1.8.2.3管槽开挖后,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防止管槽基土扰动,沟槽如局部超挖或被水浸泡扰动时,应清除余土和被扰动部分,用粗、中砂填至设计标高;
1.8.2.4超挖部分必须用级配砂石填实;
1.8.2.5管腔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大于等于95%。
1.8.3、散管、下管:
1.8.3.1将检查好并疏通好的管子沿沟散开摆好;
1.8.3.2下管前应检查管道基础标高和中心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50%;
1.8.3.3下管由两个检查井间的一端开始,采用吊车下管;
1.8.3.4管道进入沟槽内后,马上进行校正找直,校正时管道接口间一般保留间隙;
1.8.3.5待两检查井间的管道全部下完后,对管道的设置位置、标高进行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进行管道接口处理。
1.8.4、管道敷设原则
管道敷设时应充分利用地形,顺坡敷设,管道坡度范围在遵循地势坡度的前提下,宜采用如下坡度值:0.3%≤i≤8%,并尽可能的采用经济坡度值,即i=0.8~2%。
1.8.5、管道埋深要求
由于该工程地形较为复杂,场地标高值难于明确,故管道敷设时,宜采用以下埋深:1.2m≤h≤2.0m,即管道覆土厚度宜为:0.6m≤H≤1.4m,但在有承载外力敷设时,如穿越道路处,其覆土厚度不小于0.7m。特殊局部返坡处,可适当增大管道埋深。
1.8.6、标高
1.8.6.1由于地形图上标高值可能与实际标高有一定出入,设计中暂以地形图标高值为依据,但施工时一定要以实际标高为准。
1.8.6.2管道敷设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局部调整位置,标高,保证不影响园区景观即整体使用功能;排水终点处的标高施工前应予以核实,无误后方可施工。
1.8.7、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1.8.7.1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后,应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进行闭水试验。
1.8.7.2管段两端封闭,及试验水箱向管内充水,浸泡24小时,测量渗水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试验完毕后及时将水排尽。
1.8.8、管沟回填
1.8.8.1闭水试验完毕后,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8.8.2沟槽回填时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有机物及大的块状物。
1.8.8.3管道两侧应对称回填,薄层轻夯。管腔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大于等于95%。
1.8.9、井室
1.8.9.1室外雨水选用1000毫米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污水选用1000毫米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连接雨水口管径为d200,坡度为0.01.
1.8.9.2位于车行道上的排水检查井要求其井盖平设计路面,对于设在路外侧的排水检查井,要求井盖平现状地面高程。
2、建筑电气工程
该部分管道的安装施工工艺强调以下要点:
2.1、钢管及PVC管敷设及管内穿线
2.1.1、施工准备:
2.1.1.1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及相应的技术文件,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各相关分项的施工程序,确定交叉作业的部位,以便施工时相互配合。
2.1.1.2用于安装中的各类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并有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需更换或代用材料应报甲方、设计单位和监理公司,经同意后方可更换或代用。
2.1.1.3对施工需要的套丝机、切割机、电焊机、弯管机等机具,进行维修,检查电机绝缘是否良好,所有机械设备必须配有专用控制闸箱,实行一机一箱,并有漏电保护装置保护。
2.1.1.4根据工程大小及土建总体进度安排,合理地组织安排劳动力、技术人员到场。
2.1.2、施工工序
2.1.2.1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配合土建按图纸设计部位进行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埋设,做到后期施工不打洞槽及损坏结构梁柱。
2.1.2.2对照现场具体情况,对施工用的各种类型材料、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禁止不合格品用于工程之中。
2.1.2.3管线敷设过程中,必须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严格执行国标、行标的各项标准。
2.1.2.4每个分项施工完毕,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评,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2.1.3施工工艺
2.1.3.1施工工艺流程图:
配合土建预留孔洞、预埋件→选管→切断→套丝→煨弯→钢管连接→钢管与盒、箱连接→接地跨接线焊接→按使用场所刷防腐漆→管内穿线→导线绝缘测试
2.1.3.2钢管套丝连接,由于钢管丝扣连接的部位不同,套丝长度也不相同,与接线盒或配电箱连接,套丝长度不小于管径的1.5倍,管与管连接,不小于管箍长度的1/2加2-4扣,倒丝连接时,套丝长度不小于管箍的全长加2-4扣。
2.1.3.3管子煨弯:
不论冷煨、热煨,暗配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和裂缝现象,弯偏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角度一般不宜小于90度。
2.1.3.4钢管明敷时,做到横平竖直,以国标为标准施工。
2.1.3.5钢管与蒸汽管、暖热管敷设在一起时,必须保持规定的距离,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2.1.3.6对线路较长的管无转弯情况下超过30米时,应加装接线盒,有一个弯时,其长度不超过20米,两个弯时,不超过15米,三个弯时,不超过8米。
2.1.3.7线路垂直敷设时,要符合下列要求:
(1)导线截面50MM2以下30M;
(2)导线截面70MM2-95MM2为20M;
(3)导线截面120MM2-240MM2为18M;
2.1.4钢管焊接地线,采用丝扣连接时,为了使管路系统接地(接零)良好可靠,要在两头两端及管与盒、箱连接处,用相应园钢或扁钢焊好跨接地线,使整个管路可靠连成一个导电整体,以防止导线绝缘可能损坏,而使管子带电造成事故。
钢管防腐,工程中使用黑铁管时,为了延长管的使用年限,管内壁均应涂樟丹油一道,除了埋入砼内的黑铁管外壁不需防腐处理外,其它场所敷设的黑铁管外壁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2.1.5、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或壁厚小于等于2mm钢导管不得套管连接.
2.1.6、PVC管敷设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2.1.6.1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保护层大于15MM,使用胶粘剂连接紧密、牢固。
2.1.6.2盒箱内设置正确,牢固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一孔一管,以端接头与内锁母管固定在盒箱管孔处,牢固不松动。
2.1.6.3出地面管应尽可能留短些,并立一根钢筋保护,防止碰断进物堵塞。
2.1.7、管内穿线:
2.1.7.1电气安装工程中使用的导线应是线径、绝缘层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书。
2.1.7.2管内穿线,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塑料绝缘线,分别黄、绿、红为相线,黑色线为工作零线,黄绿双色线作保护接地线。
2.1.7.3穿线前先吹扫管路,用压缩空气或在钢丝上绑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为减少导线与管壁磨擦,应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
2.1.7.4不同回路,不同电压,交流和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2.1.7.5穿入管内的导线不能有接头,导线的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也不得扭曲。
2.1.7.6穿线需两人同时进行,钢管的头、尾端各一人,一人拉钢丝引线,另一人把电线理顺送入管中,二人动作要协调,并注意不使导线与管口处磨擦损坏绝缘层。
2.1.7.7线穿毕用500V摇表检测导线绝缘情况,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并作好电气绝缘检验记录表。
2.2、电缆桥架安装及电缆敷设
2.2.1、施工准备
2.2.1.1材料:各种规格、型号的电缆桥架直线段、弯通、桥架附件及支吊托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规范要求。
2.2.1.2各种规格、型号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种电缆卡子、电缆标志牌等。
2.2.1.3机具、检查施工用的经纬仪、水平仪、电锤、电钻、活搬手、卷尺、绝缘测试仪等是否完好。
2.2.1.4作业条件:土建工程应全部结束,且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强度合格,场地清理干净,通道、现场畅通。
2.2.1.5室内电缆桥架安装宜在管道工程、通风采暖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如施工期处于交叉阶段,必须做好交叉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必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2.2、施工工艺
2.2.2.1施工工艺流程图
电缆桥架选择→外观检查→支、吊、托架制安→桥架组装→接地线敷设→电缆敷设→绝缘测试
2.2.2.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认真核对产品(桥架)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产品(桥架)厂家出具的产品合格证书,查验零部件是否齐全。
2.2.2.3桥架支、吊、托架制作,可用角钢、工字钢、槽钢加工制作,加工制作视桥架安装部位,自行设计制作。
2.2.2.4桥架支架安装:
支撑点距离一般为1.5-3M,桥架弯通弯曲半径不大于300MM时,应在距离曲段与直线段处300-600MM的直线段设置一个支撑点,当弯曲半径大于300MM时,应在弯通中部增设一个支、吊架,用角钢作支架固定,尽可能配合土建预埋。
2.2.2.5桥架组对安装
(1)桥架上部距离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小于0.3M;
(2)电缆在桥架内的填充率、电力电缆不大于40%,控制电缆不大于50%;
(3)桥架承载能力应满足规定要求,工作均布荷载下的相对挠度不大于1/200;
(4)桥架与一般工艺管道交叉时,净距不小于300MM,桥架管道下方安装时,应使用隔热板保护,平行架设间距不小于400MM;
(5)电缆桥架在穿过防火墙及防火楼板时,应采用防火隔离措施,防止火灾沿线路延燃。
2.2.2.6桥架接地:
电缆枯架系统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沿桥架全长敷设接地干线时,每段桥架、梯架应有一点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连接处需用编织铜线连接。
2.2.2.7电缆敷设:
(1)敷设前应对电缆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及漏油现象,高压电缆应进行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对1KV以下电缆,用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时对地的绝缘电阻,电阻应不低于10兆欧。
(2)电缆沿桥架敷设,应防止排列不整齐、交叉,须事先将电缆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
(3)敷设电缆,应单层敷设,且敷设一根固定整理好一根,垂直电缆每隔1.5-2M处应加以固定,水平敷设,在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M-10M处进行固定。
(4)电缆应在首、尾端、转角处及每隔50M处,设有编号型号及起、止点等标记。标记应清晰齐全,挂装整齐无遗漏。
(5)为了保障线路运行安全和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和影响,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桥架上。
(6)电缆敷设完毕后,应急时清除杂物,有盖板的盖好盖板,并进行最后调整。
(7)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2.3、电气器具安装
2.3.1、配电箱安装
2.3.1.1低压配电箱根据用途不同分为电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两种,安装方式分为明装(悬挂式)和暗装(嵌入式),暗装配电箱需配合土建主体施工进行箱体预埋。
2.3.1.2各类配电箱安装必须横平竖直,牢固可靠,设备接线完整齐全,操作部分动作灵活、准确,油漆完整,盘面清洁。
2.3.1.3配电箱及其支架接地(接零)支线敷设应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进行防腐,应均匀无遗漏。
2.3.1.4配电箱底边距地高度一般为1.5M,与给排水管道不小于200MM,与水池垂直距离保持1M以上,水平距离不小于0.7M。
2.3.2、灯具、开关安装
2.3.2.1照明灯具应按设计图纸指定的型号进行,灯具的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所有灯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
2.3.2.2灯具内配线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绝缘良好,无漏电现象,为保证灯具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力和可靠的安全运行,其工作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
2.3.2.3灯具安装时,可根据灯位盒具体位置,埋设膨胀螺丝,在灯具的托板上用电钻开好安装孔和进出线孔,然后把托板的安装孔对准预埋螺栓,使托板四周和顶棚贴紧,用螺母将其拧紧。
2.3.2.4灯开关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头按要求一般距地面1.4M,拉线开关距地面2-3M,灯开关安装在门旁时距门框边0.15-0.2M。
2.3.2.5开关安装应在建筑物墙体表面装饰工程结束后进行。暗装开关应有专用盒,严禁无盒安装。
2.3.2.6开关安装前应检查盒内管口是否光滑,钢管管口处护口有无遗漏,盒内是否清理干净。严格做到开关控制电源相线。
2.3.2.7花灯吊钩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6㎜,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2倍做过载试验.
2.3.2.8建筑物景观照明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 每套灯具的导电部分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2兆欧;b 在人行道等人员来往密集场所安装的落地式灯具,无护栏防护,安装高度距地面2.5米以上;c 金属构架和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及金属软管的接地(PE)可靠,且有标识.
2.3.2.9插座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b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应一致;c 接地(PE)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2.4、防雷接地安装
2.4.1、工艺流程:
接地体→ 接地干线→引下线暗敷→避雷带
2.4.2、质量标准:
2.4.2.1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三级防雷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2.4.2.2本楼按三类防雷设计,避雷带采用25×4的镀锌扁钢沿屋面四周敷设,并在屋面敷设间距不大于20×20的避雷网格,利用柱内Ф16的二根主钢筋作引下,利用基础圈梁钢筋做接地装置,避雷带、引下线、接地装置连成电气通路。电缆进出处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及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在入户处与总等电位MEB端子箱相连,MEB端子箱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在大楼外墙角0.8米处预埋二块100×100×10的钢板并与作为引下线的钢筋相连,用于测量接地电阻。。
2.4.2.3避雷带应平直、牢固、固定点均匀1M1个,拐角处50CM1个,跨越变型缝时有补偿装置。
2.4.2.4用正确方法测量,请甲方、监理、设计院参加。记录测量值并据此填写交工资料。
2.4.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2.4.3.1屋顶避雷带不平直,支持点间距不匀,应绷线施工,并先行调直圆钢或扁钢,减小误差。
2.4.3.2引下线弄错、单面焊连接,应在引下线上用油漆作明显标识,焊接后仔细检查,确保焊接面积。
2.4.3.3未与屋顶金属物边成整体,应根气据设计要求与所有屋顶金属物焊成通路。
2.4.4、成品保护
2.4.4.1设告示牌,其他施工人员不要对避雷带坐、踩、砸、拉、造成整体观感和性能下降。
2.4.4.2经常检查,看有无焊接处漏刷 防锈漆,发现即处理。
2.4.5、检测
防雷接地电阻的测试,要求有监理单位代表参加,并要求检测仪表:
满足测量精度等级要求;
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5、等电位联结与接地
2.5.1、当引入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并实施等电位联结。
2.5.2、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连接:
2.5.2.1 PE干线,进户PEN线;
2.5.2.2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
2.5.2.3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
2.5.2.4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等,等电位联结中金属管道连接处应可靠地连通导电。
2.5.3、接地(PE)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PE)干线相连接,不得串接连接。
2.5.4、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
2.5.5、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N)线,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2.5.6、绝缘子的底座,套管的法兰,保护罩及母线支架等可接近导体应接地(PE)可靠,不应作为接地(PE)的接续导体。
2.5.7、金属电缆桥架及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可靠。
2.5.8、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米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
3、通风空调工程
3.1、通风机的安装
3.3.1、设备到货进行开箱清点,核对叶轮、机壳和其他部位的主要尺寸,进风口、出风口的位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3.2、通风机的搬运和吊装,所用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等部位。通风机按图纸设计要求安装就位。
3.3.3、通风机安装完毕后应注意成品保护。
3.3.4、通风机的试运转,通风机可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进行试运。
3.2、风管外观检查
3.2.1、风管应具备厂家制造说明等相关文件。
3.2.2、风管外观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2.3、风管及配件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外表面应整齐美观,厚度均匀,边缘无毛刺,不得有气泡、分层现象。树固固化度应达到90%以上。
3.2.4、法兰与风管或配件应成一整体,并与风管轴线成直角,法兰平面的不平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
3.2.5、风管连接采用现场法兰钻孔螺栓紧固,法兰采用3-5mm橡胶石棉垫圈并两面贴粘合胶防止漏风,法兰位置必须与梁错开,风管与风机连接处采用Wk-F耐高温防排烟软接头。
3.3、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风管不得碰撞和扭曲,以防树脂破裂、脱落及界皮分层,破损处应及时修复。
3.3.2、支架的形式、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风管支架间距≤3米,按T616制作安装,在混凝土上的支架,可用冲击电钻配合膨胀螺栓钉固定。
3.3.3、风管组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法兰密封处应严密。
3.4、部件的安装 :
3.4.1、防火阀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易熔件应在系统安装后装入。
3.4.2、铝合金单层百页风口的安装应平整,位置正确,转动部分灵活,与风管连接应牢固。
3.4.3、安装的柔性矩管应松紧适当,不得扭曲。
4、楼地面工程
4.1、花岗石(拼花)楼地面
4.1.1、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的积灰、油污、浮浆及杂物等清理干净,如局部凸凹不平,应将凸处凿平,凹处用1:3水泥砂浆补平。
4.1.2、找标高、弹线:在大厅主要部位垫层上弹互相垂直的控制十字线,并引至墙面底部,作为检查和控制花岗岩板块位置的准绳。
4.1.3、试拼和试排:铺设前对每一大厅的花岗岩板块,按图案、颜色、拼花纹理进行试拼,试拼后按两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码放整齐,为检验板块之间的缝隙,核对板块与墙面、柱、洞口等的相互位置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还进行一次试排,在电梯厅内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铺两条宽大于板的干砂带,厚度不小于30mm,根据图纸要求把花岗岩板块排好,试排好后编号码放整齐,并清除砂带。
4.1.4、铺找平砂浆:按水平线定出面层找平层厚度,拉好十字线,即可铺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采用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稠度以手捏成团,不松散为宜。铺前洒水湿润垫层,扫水灰比0.4-0.5的素水泥浆一度,然后随即由里往门口处摊铺砂浆,铺好后刮大扛、拍实,用抹子找平,其厚度适当高出按水平线定的找平层厚度1~2mm。
4.1.5、铺前将板块预先浸湿阴干后备用。铺时将板块四角同时平放在铺好的干硬性找平水泥砂浆层上,先试铺合适后,翻开板块在水泥砂浆上浇一层水灰比为0.5的素水泥浆,然后将板块轻轻的对准原位置放下,用橡皮槌或木槌轻击放于板块上的木垫板使板平实,根据水平线用铁水平尺找平,使板四角平整,对缝、对花符合要求;铺完后,接着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贴,直至铺完为止。如发现空隙,应将石板掀起用砂浆补实后再行铺设。花岗岩板块之间的接缝要严,一般缝隙宽度不应大于1mm,或按设计要求。
4.1.6、灌缝、擦缝:在板铺砌1~2小时后开始,应先按板材的色彩用白水泥和颜料调成与板材色调相近的1:1稀水泥浆,装入小嘴壶徐徐灌入板块之间的缝隙内,流在缝边的浆液用牛角刮刀喂入缝内,直至基本饱满为止。1~2小时后,再用棉纱团醮浆擦缝至平实光滑。粘附在板面上的浆液随手用湿纱布头擦干净。
4.1.7、养护:灌浆擦缝完24小时后,应用干净湿润的锯末覆盖,喷水养护不少于7d。
4.1.8、打蜡:当结合层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各工序完工不再上人时,方可打蜡。打蜡应达到光滑洁亮为止。
4.1.9、养护:在拭净的石材地面上覆盖锯末养护,24h后洒水养护,养护2~3天内禁止上人。
4.2、地砖楼地面
施工工艺如下:
4.2.1、确定铺贴方案,包括镶边宽度、图案的设置等,铺贴方案经业主、监理认可后才能施工。
4.2.2、弹线:在房间的主要位置弹出相互垂直的“十”字控制线并引至墙面,弹出走廊至房间的镶边控制线,有图案的部位还须放出图案的位置线;
4.2.3、试排:在房内两个垂直方向铺两条干砂试排,宽度大于板块,厚度3cm,按照既定方案试排砖,确定砖缝大小(应控制在1mm左右),当尺寸不足整块的倍数时,可裁割半砖用于边角处,根据确定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每隔四块砖分别弹出纵横控制线;
4.2.4、基层清理:在铺砖之前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包括试排用的砂子),然后洒水湿润,扫一遍素水泥浆;
4.2.5、铺砂浆:根据水平线定出找平层厚度,拉十字线铺找平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采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程度以手抓成团不松散为宜)铺好后用大杠刮平、拍实,其厚度应适当高出已确定的找平层厚度;
4.2.6、铺陶瓷地砖:砖的背面朝上,抹铺粘结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2,厚度约1cm;在干硬性砂浆表面浇一层水灰比为0.5的素水泥浆,然后将抹好灰的砖,铺在浇好水泥浆的底灰上,砖上楞跟线,用木板垫好,木锤砸实找平;
4.2.7、拨缝、修整:将已铺好的砖块,拉通线修整拨缝,将缝拨直,并将缝内多余的砂浆扫出,将砖面砸实,如有坏砖及时更换;
4.2.8、擦缝:用浆壶将1:1稀水泥浆徐徐灌入陶瓷地砖之间的缝隙,1-2小时后用棉丝团蘸原有稀水泥浆擦缝;
4.2.9、养护:铺完面砖后,常温下48小时放锯末浇水养护。
4.2.10、陶瓷地砖铺贴的整个操作过程应连续完成,最好一次铺成一间房或一个部位,接槎最好放在门口的裁口上。
4.3、水泥砂浆地面
施工工艺如下:
4.3.1、基层清理:地面基层和地墙相交的墙面、踢脚处的粘结物以及影响面层厚度的凸出部位应剔除平整,在施工前一天洒水湿润基层;
4.3.2、做踢脚板:洒水湿润后,按标高线尺量至踢脚板标高,拉通线通过底灰厚度、套方,贴灰饼,先刷一道107胶素水泥配合比为107胶:水=1:4,然后抹15 mm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每层控制在5~7mm,刮板刮平,槎平整扫毛后浇水养护。底层砂浆硬化后,拉线贴粘靠尺板,抹10厚1:2水泥砂浆,抹子压抹上灰后,用刮板紧贴靠尺垂直地面刮平,用铁抹子收光,阴阳角、踢脚线上口用角抹子溜直压光;
4.3.3、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宜刷1:0.5水泥浆,也可在垫层或楼板基层上均匀洒水后,再洒干水泥面,经扫涂形成均匀的水泥粘结层,随刷随铺水泥砂浆;
4.3.4、冲筋贴灰饼:根据+50cm标高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25厚),大房间应相距1.5~2m,增加冲筋;
4.3.5、铺水泥砂浆压头遍:按照灰饼和冲筋高度铺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2,稠度应小于3.5cm;用水抹子赶铺拍实,木杠按贴饼和冲筋标高刮平,木抹子槎平,待反水后略洒1:1干水泥砂子吸水后铁抹溜平;
4.3.6、压第二遍:在压平头遍之后,水泥砂浆凝结,人踩上去稍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求不漏压,平而出光;
4.3.7、压第三遍:水泥砂浆终凝前第三遍压光。人踩上去稍有脚印,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子纹时,用铁抹子把第二遍压光留下的抹子纹压平、压实、压光,达到交活程度;
4.3.8、养护:地面压光交活后24小时,铺锯末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5天。
4.4、木地板楼面
施工操作工艺:
4.4.1、首层术地板铺设
4.4.1.1铺设方法
一般采用空铺方法施工。由椽木、搁栅、剪刀撑、毛地板和企口长条硬木板等组成。
4.4.1.2铺设椽木、搁栅
首先在地垄墙上用预埋铁丝捆绑沿椽木,并在沿椽木上划出各搁栅的中线,在搁栅的两端也划出中线,先摆两边的搁栅使对准中线,离墙面留30mm的缝隙,以利隔潮和通风,然后再依次摆正中间部分搁栅。搁栅表面应平直,当顶部不平整时,用经过防腐处理的垫术垫平,并将其顶牢在沿椽木上。为防止搁栅走动,应在找正固定好的木搁栅表面钉临时木拉条。在搁栅上按剪刀撑间距弹线,按线逐个将剪刀撑钉于搁栅侧面,同一行剪刀撑应对齐,在一直线上,上口应低于搁栅上表面10~20mm。然后即可开始钉毛地板和企口长条硬木板。
4.4.1.3钉铺企口长条硬术板
当为单层板,企口长条硬木板直接钉铺在找平的搁栅上,从墙的一边开始钉铺向另一边,板表面须刨光。靠墙的一块板应离开墙面有10~20mm缝隙,以后逐块排紧。用钉从板凸角处斜向打人,钉长为板厚的2.O~2.5倍,钉头要砸扁,企口板要钉牢、排紧。方法是术搁栅上钉扒钉一只,在扒钉与板之间放一对硬木模,打紧硬木模,即可使板排紧。排板时,应注意使板面向上(即术材年轮弧横向下)。钉到最后一块企口板时,因无法斜向着钉,可采用明钉钉牢,将钉头砸扁,使进入板内。企口长条硬木板的接头必须注意留在搁栅中间,相邻两木条接长要互相错开,距离不小于200mm,板与板之间应钉铺紧密。搁栅上临时固定用木条,应随钉企口长条板随时拆除。直条板铺至离墙边约1m时,应核算是否为板宽的整数倍,否则应将板条逐块均匀刨窄以保证宽窄均匀。
当为双层板,在搁栅上应先钉毛地板,板应与搁栅成30°或45°角斜向铺钉,以增强地板的刚度,接头应锯成相应斜口。铺板板缝不大于3mm,铺完后应用2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刨平,接着在上面铺设一层防潮汹毡纸,油毡纸搭边宽度不得少于100mm,然后即可铺钉企口长条硬木板,方法与单层相同。
4.4.2、楼层木地板铺设
4.4.2.1铺设方法
通常采用实铺方法施工。它是用企口长条硬木板直接钉铺于搁栅上或钉铺于毛地板与搁栅上而成。前者搁栅埋于混凝土基层内:后者搁栅固定于基层上,搁栅之间满填炉渣或炉渣混凝土或其他隔热、隔音材料。
4.4.2.2铺搁栅、保温材料铺设时,应先在楼板上弹出木搁栅位置,按线将木搁栅放平放稳,将预埋在楼板内的镀钵铁丝(或φ6mm钢筋)拉出将木搁栅捆牢(亦可不预埋铁丝,直接在楼板上钻孔,用膨胀螺栓固定搁栅),再铺放木搁栅之间的干炉渣或其它隔热保温材料,并加以拍穷实、找平,即可铺设企,口长条硬木板面层。
4.4.2.3钉铺企口长条硬木板
在木拥栅上弹板的位置线,从墙的一边开始按线逐块铺钉企口长条硬木板,铺钉方法同首层术地板的铺设。
4.4.3、踢脚板铺设
4.4.3.1木地板的房间,四周多设有木踢脚板,在靠墙的一面开有凹槽,并每隔1m钻二直径6mm的通风孔,踢脚板面应预先刨光。
4.4.3.2预先在墙内每隔750mm砌入一块防腐木砖,在防腐木砖外面钉一块防腐木块:如事先未预埋防腐术砖,亦可每隔750mm用膨胀螺栓在墙面固定一块木块,然后再把踢脚板用明钉钉牢在防腐术块上,钉帽砸扁使冲入板内。踢脚板板面要垂直,上口呈水平线,在踢脚板与地板交角处,钉三角木条,以盖住缝隙。在墙的阴阳角交角处,应将踢脚板接头锯成45°,踢脚板接头应钉在防腐木板上,但必须注意踢脚板应铺钉在与抹灰面相平的木垫板上,且与抹灰面密贴,防止与抹灰面脱空。
4.4.4、面层刨光、磨光
4.4.4.1铺钉完后,用地板刨光机,先斜着术纹、后顺着木纹将表面刨平刨光。刨时不宜走得太快,刨口不宜过大,宜多走几遍。刨光机不用时,先提起再关闭,防止啃咬地面:刨光机达不到之处则辅以手刨,并用细刨净面。
4.4.4.2面层刨平后,再用地板磨光机磨光,所用砂布应先粗后中、细,砂布应绷紧绷平,磨光方向及角度与刨光相同。个别地方磨光不到可用手工刨磨。
4.4.5、油漆和打蜡磨光后应立即上漆,满批腻子两遍,用砂纸打磨平整、洁净,再涂刷685号清漆两遍,干后,打蜡、擦亮。
4.5、花岗岩面层
4.5.1、材料要求
花岗岩饰面板规格尺寸方正,表面平整光滑,不能有缺楞掉角、表面裂纹和污染变色等缺陷。
4.5.2、施工要点
设计开料图,并按图编号定货,开料图中应力求减少石材的规格种类。施工现场有石材切割机时,可不作开料图而直接定货。事先将有缺边掉角、裂纹和局部污染变色的板材挑选出来。完好的进行套方检查,规格尺寸如有偏差,应磨边修正。用草绳等易褪色材料包装板材时,拆包前应防止受潮和污染。安装石材板所用的锚固件、连接见等应预先准备好铜线或不锈钢材料。
4.5.3、操作方法
4.5.3.1铺设要求:
在砼垫层和砼楼板基层上铺设板材,施工时一般应顶棚、立墙抹灰后进行。先铺地面,后按踢脚板。
4.5.3.2对色编号:
石材地面铺设前,应对块材进行试拼,先对色、拼花、编号,以便于对号入座。
4.5.3.3基层修补:
检查基层平整情况,偏差较大的应事先凿平和修补,并将基层清扫干净。
4.5.3.4找水平、弹线:
在素砼找平层上贴水平灰饼,弹线找中找方,施工前1天撒水湿润基层。
4.5.3.5铺设顺序:
弹线后应先铺若干条干线作为基准,起标筋作用,一般先由厅堂中线柱两侧采取退步法铺贴。凡有柱子的大厅,宜先铺设柱子之间的部分,然后向两旁展开,最后收口。
4.5.3.6铺贴:
石材扑铁前应先泼水湿润,阴干后备用。先作试铺,在找平层上均匀刷一道素水泥浆,随刷随铺,用2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做黏结层。板块按放后,用橡皮锤敲击,既要达到铺设高度,又要使砂浆黏结层平整密实。
4.5.3.7擦缝:
铺设干硬后,再用有色水泥稠浆填缝嵌实,面层用干布擦干净。
4.5.3.8养护:
板材铺设24小时后,应洒水养护1—2次,以补充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保证板材与砂浆黏结牢固。养护期3d之内严禁踩踏。
4.5.3.9成品保护
地面成活后,要及时用锯末覆盖,进行保护,直至工程竣工。
严禁有油污、油漆等的污染。
不允许在成活后的楼、地面表面进行电气焊作业,以防烤坏地面面层。
不得往地面上乱扔乱放重物,如必须在其上进行作业时,要在地面上铺设木板或气压软质保护垫,施工用具要集中放在保护垫上。
架设在地面上的操作梯,尽可能使用木棒子,如高处作业必须用铁梯子时,需将铁梯子的四脚用软质材料包扎紧,防止楼、地面表面出现划痕。
5、内檐墙面工程
5.1、混凝土墙面抹灰
5.1.1、基层处理。
5.1.2、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根据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层厚度(按图纸要求分普通、中级、高级),但最少不应小于7mm。墙面凹度较大时要分层操作。用线锤、方尺、拉通线等方法贴灰饼,先在1.8m高处做上灰饼,踢脚板上口梆下灰饼,用托线板找正垂直,下灰饼也作为踢脚板依据。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做成5cm见方,水平距离约为11.2-1.5m左右。
5.1.3、墙面冲筋(设置标筋):根据灰饼用与抹灰层相同的1:3水泥砂浆冲筋(标筋),冲筋的根数应根据房间的高度来决定,筋宽约为5cm左右。
5.1.4、做护角:根据灰饼和冲筋首先应把门窗口角和墙面、柱面阳角抹出水泥护角;用1:3水泥砂浆打底,待砂浆稍干后再用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
5.1.5、抹底灰:一般应在抹灰前一天用水把墙面浇透,底灰采用1:3水泥砂浆打底,厚度为13mm每遍厚度宜在5-7mm,应分层分遍与所冲筋抹平,用刮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平搓毛。
5.1.6、抹罩面灰:先将墙面湿润后,即可进行抹罩面工作。抹时先薄薄地刮一道使其与底层灰抓牢,紧跟抹第二遍,用刮枉刮平找直,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5.2、加气砼墙抹灰
5.2.1、抹灰前对墙体上被剔凿的管线槽、洞进行整修完善。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安装连接是否牢固。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洒水润湿→贴灰饼、冲标筋→抹门窗水泥砂浆护角→抹底子灰→喷洒头遍防裂剂→修整墙面上的箱、槽孔洞→抹罩面灰→喷洒二遍防裂剂。
5.2.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对于加气砼墙面抹灰,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就是灰层与基体之间粘结不牢、空鼓、裂缝。其主要原因就是其基层清扫不干净,用水冲刷,湿润不够,不刮素水泥浆。为此在施工时要将基层清扫干净,充分湿润墙面,并在抹灰前先涂刮一道掺TG胶的素水泥浆。
各层灰的配合比要适宜,底子灰的强度不要太高,采用与加气砼的材料性能相接近的材料,以减少因抹灰层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5.2.3、成品保护
抹灰前必须事先把门窗框与墙连接处的缝隙应先嵌塞密实,(铝合金门窗框嵌缝材由设计确定,并事先粘贴好防护膜);门口应钉设铁皮或木板保护。
推小或搬运东西时要注意不要碰坏口角和墙面。抹灰用的大杠和铁锹把不要靠放在墙上,严禁蹬踩台板,防止损坏其棱角。
拆除脚手架时要轻拆轻放,拆后材料要码放整齐,不要撞坏门窗,墙面和口角等。
要保护好墙上的预埋件、窗帘钩、电线槽盒、水暖设备和预留孔洞等,不要随意抹死。
抹灰层凝结硬化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以保证灰层有足够强度。
要保护好地面、地漏。
5.3、墙面涂(喷)工程
本工程所用乳胶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产品国家标准的规定,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确定涂饰标准。
5.3.1、基层处理
先将抹灰面的灰渣及疙瘩等杂物用灰刀铲除,然后用棕刷将表面灰尘污垢清除干净,表面清扫后,用腻子将墙面、麻面、蜂窝、洞眼、残缺处填补好,腻子干透后,先用铲刀将多余腻子铲平,再用1#砂纸打磨平整。
5.3.2、操作
每一遍满刮腻子及打磨,室内基层处理后用批嵌刮刀满刮乳胶腻子一遍,所有微小砂眼及收缩裂缝均需满刮,以密实、平整,线角边整齐为度,同时应一刮顺一刮地沿着墙面横刮,尽量刮薄,但不得漏刮,接头不得留槎,并注意不要沾污门窗及其他物面,腻子干透后,用1#砂裹着平整小木板,将腻子渣及高低不平处打磨平整,注意用力均匀,保护棱角,打磨后用棕扫帚清理干净。二遍刮腻子及打磨。
第二遍满刮腻子方法同头遍,但要求此遍腻子与前一遍刮抹方向互相垂直,即沿着墙面竖向刮抹,将墙面进一步刮到满及打磨平整、光滑为止。
5.4、内墙贴面砖
5.4.1、选砖:将面砖的长、宽尺寸按1mm差距进行分类,选择尺寸差距小于1mm,且颜色均匀、方正平整的砖为一类;
5.4.2、浸砖:先将砖面清理干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
5.4.3、排砖弹线:在基层底灰上先弹出±50cm控制线,按图纸要求排砖,如有污水池、镜框时要以此为中心往两边分贴,弹垂直和水平控制网格线,并贴好标准点;
5.4.4、贴砖:贴砖前先在抹灰基层上刷素水泥浆一道,然后用1:1水泥砂浆加入水重20%的107胶镶贴,厚度4~5毫米。贴砖前先垫好底尺,由下往上贴,紧靠底尺上皮将面砖贴在墙上,用小铲的木把轻轻敲打砖面,使灰浆挤满,上口要以水平线为标准。贴好底层一皮砖后,再用靠尺板横向靠平,门口及阳角处以及长墙每隔2m均竖向贴一排砖作为墙面垂直平整和厚度标准,然后以此标准向两侧镶贴;
5.4.5、镶贴完后应自检有无空鼓,不平直等现象,合格后用清水冲洗砖面并擦净,再用白水泥素浆涂缝擦匀。
6、内檐顶棚工程
6.1、顶棚抹灰
6.1.1、作业条件
在墙面和梁侧面弹上水平标高墨线。根据室内高度和抹灰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前搭好操作用的脚手架。将砼顶板底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漏浆等处应凿到实处,用1:2水泥砂浆分层抹平。抹灰前一天浇水湿润基体。
6.1.2、操作工艺基层处理:
6.1.2.1对采用木模板施工的板底进行毛化处理,再浇水湿润。根据墙柱上弹出的水平墨线,用粉线在顶板下四周墙面上弹出一条水平线,作为顶板抹灰的水平基准线。对于面积较大的楼盖顶棚或质量要求较高的顶棚,宜通线设置标准墩。
6.1.2.2抹底灰:
在顶板砼湿润的情况下,先刷素水泥浆一道,随刷随打底,打底采用1:1:4水泥混合砂浆。在顶板凹度较大的部位,先大致找平,待其干后,再抹大面底层灰,其厚度每遍不宜超过7mm,操作时需用力抹压,然后用压尺刮抹顺平,再用木磨板磨平,要求平整扫毛,不必光滑,但不得过于粗糙,不许有凹陷深痕。
6.1.2.3抹罩面灰:
待底灰干后,即可抹1:0.5:3水泥混合砂浆面层灰。待面层稍干,要及时压光,不得有刮痕、气泡、接缝不平等现象。天花板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条水平直线,梁端与墙面、梁边相交处应成垂直线。
6.2、吊顶工程
6.2.1、作业条件:顶棚内隐蔽的各种管线及通风管道均己安装完,并通过验收。
6.2.2、材料准备:按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U型龙骨系列,并根据实际平面尺寸备齐龙骨主料及其配件,罩面板的品种、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
6.2.3、机具准备:主要由拉铆枪、电动子功钻、快装钳、无齿锯、板锯、手电钻及山花钻头、安全多用刀、滑梳、胶料铲、腻子刀、铁抹子等。
6.2.4、操作程序:
吊顶弹线→固定吊杆→安装大龙骨→调整大龙骨大龙骨底部弹线(拉线)→固定次龙骨→安装基板→罩面饰面→清洁
6.2.5、施工要点:
6.2.5.1吊顶弹线:
查明图纸和其他设计文件上对房间四周墙面装饰面层类型及其厚度要求,重新测量房间四周墙面是否规方,考虑四周墙面留出饰面层厚度将中间部分的边线规方后弹在地面上,高度变化部分的吊顶,在地面上弹出不同高度吊顶的分界线,弹出灯盒、风口等设施的对应位置,用线坠和接长的水平尺将地面上弹的线反到顶棚上,根据以上的弹线,再在顶棚上弹出龙骨布置线,沿四周墙面弹出吊顶底标高线,在安装吊顶罩面板后还需在罩面板上弹出安装各种设施的开洞位置及特殊饰物的安装位置。
6.2.5.2吊杆固定:
若结构施工时预埋有铁件,使吊杆与铁件焊接,否则采用射钉枪将吊点铁件固定或者按吊点位置下膨胀螺栓,吊杆安装时,上端应与铁件焊牢,下端应套丝,配好螺帽,端头螺纹外露不少与3mm。
6.2.5.3龙骨安装:
主龙骨用吊挂件与吊杆连接,拧紧螺丝卡牢,主龙骨用连接件接长,安装好后进行调平,吊顶的起拱高度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次龙骨用吊挂件与主龙骨固定,在板缝接缝及开洞位置应安装横撑中小龙骨,横撑龙骨用平面连接件与次龙骨连接,最后安装异型顶和窗帘盒处的异型龙骨或角铝龙骨。
6.2.5.4板材固定:
固定板材时,应先将板就位,用电钻(钻头直径略小于自攻螺丝直径)将板和龙骨钻通,再用自攻螺丝固定,自攻螺丝间距不大于20Omm。
6.2.6、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土建、设备等作业应密切配合特别是预留孔洞、吊灯等处的补强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安全;罩面板安装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7、外檐墙面工程
7.1、外墙保温
本工程外墙钢筋砼均在外贴聚苯板保温材料,采用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的施工方法。
7.1.1、工艺流程:
7.1.2、钢筋绑扎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保温板。
7.1.2.1放线:保温板安装前要先放出外边线,沿外边线安装保温板。
7.1.2.2裁板:裁板时一定要按照图纸所示尺寸进行开洞,留门窗口不要按绑扎钢筋所留的尺寸裁板,严禁保温板横向安装,腹丝为竖向放置。
7.1.2.3安装锚固件:锚固件采用Ф6钢筋,间距500mm,在边角或门窗洞口边≤200mm,锚固件做成L型。保温板的外侧钢筋长度为≥100mm,内侧可根据保温板厚度加现浇混凝土墙厚度的1/2即可。锚固件插入保温板将外侧部分紧贴保温板的钢丝网用22#火烧丝绑牢,内侧绑在钢筋架上,锚固件不要勒的太紧,防止将保温板勒的凹凸不平,现浇后就会出现墙面不平,要依靠支模将保温板校平。
7.1.2.4绑扎配件:可以安装时绑上,也可等主体完工后抹灰前绑上。平网用在板与板的平面连接处,角网用在门窗洞口四周及保温板的拐角处。宽4-6格的平、角网,每条绑三行,每行的绑扎点间距为200mm,而且每行的绑扎点要交错使用。
7.2、外墙面抹灰及涂料
7.2.1、抹灰施工工艺如下:
7.2.1.1钉钢板网:抹灰前应将砼柱、砼梁、砼墙与砌体相接处铺钉钢板网200mm宽,固定方法同内墙;
7.2.1.2基层处理:抹灰前一天将加气砼块表面的粉尘扫净,并浇水湿润,砼面则需用10%碱水去除油污。第二天在砼或加气砼墙面上用1:1水泥砂浆(内掺水重20%的107胶)进行毛化处理,操作时采用机械喷涂或用扫帚甩上,终凝后浇水养护,至砂浆疙瘩在墙面上用手瓣不动为止;
7.2.1.3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按墙面已弹的基准线,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冲筋;
7.2.1.4抹底层砂浆:刷掺10%水重的107胶水泥浆一道,紧跟着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宜在5-7mm,总厚度控制为1.5cm,分层分遍与所冲筋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槎毛;
7.2.1.5抹面层砂浆:面层砂浆采用1:2.5水泥砂浆,厚度为5mm,木抹子槎平后用铁抹子溜光;
7.2.1.6养护:面层砂浆终凝后应喷水养护七天以上,(环境温度低于5度时不得洒水养护)。
7.2.2、外墙涂料:
品牌待定,施工前,应将墙面满刮腻子、打磨,修补腻子,细纱打磨,然后刷底层漆和面层漆,刷漆要均匀,不得漏刷,色释一收,表面光滑。
8、防水工程
8.1、屋面防水工程
8.1.1、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
8.1.1.1基层处理
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前,检查基层情况:屋面板是否平整,有无露筋。对凸出部位应凿去,凹坑较大应先填补,保证找平层不因基层松动而开裂或空鼓,还应检查找坡是否准确,不准确时,应在铺设找平层之前修整。
基层检查并修整后,应进行基层清理,以保证找平层与基层的牢固结合。当基层为混凝土时,要清扫铲除基层面上的灰疙瘩,冲洗扫刷干净,不得积水。
8.1.1.2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坡度拉线,用与找平层相同的水泥砂浆做灰饼控制厚度,出标筋,天沟、檐沟由分水脊向水落口拉线,其上灰饼间距一般以1.0-1.5m为宜,以保证屋面坡度的准确性,在基层上先行弹线,安放好分格缝条,木条要安放平直、连续,高度同找平层厚度,宽度一般为20mm,木条上宽下窄,以便在找平层砂浆铺设后在终凝前顺利取出。
8.1.1.3施工程序
砂浆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计量搅拌,搅拌应均匀,稠度应小于5cm,拌好的砂浆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施工顺序:在同一平面上要先粉远的,后粉近的。应与供料前进线路反向倒退操作,这样可以避免施工完的表面被人及车辆压坏,一个分仓内的砂浆要一次铺足,不准留施工缝,严格掌握坡度,用2米找的木刮尺刮平拍实,收水后压实抹平。天沟找坡层厚度超过20mm时,一般先用细石混凝土垫铺,再作水泥砂浆抹面。
8.1.1.4养护
找平层铺抹12小时后,应充分浇水养护,尤其是高温季节,防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干裂、起砂、起皮现象。养护要求不少于7天,养护初期2-3天内尤为重要,切不可脱水。
8.1.2、卷材防水施工
8.1.2.1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
在铺设卷材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铲除,并把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2)涂布基层处理剂:要求涂刷均匀
(3)复杂部位的附加层施工
具体措施见下一部分“细部处理”。
(4)涂布基层胶粘剂
将卷材展开摊铺在平坦干净的基层上,用长把滚刷蘸取胶粘剂,均匀涂布在表面上,搭接缝部位的80mm处不涂胶粘剂,等胶粘剂干燥30min左右,至指触基本不粘时,即可进行铺贴施工。
(5)铺贴卷材
先铺贴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卷材,然后按排水坡度自下而上配置卷材,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弹出基准线,使卷材的长方向与流水坡度相垂直。
可将卷材沿长方向并使已涂刷胶粘剂一侧向外对折,把卷材一边对准基准线铺设卷材;也可将涂胶粘剂的卷材用长度与卷材宽度相等,直径为40mm左右的硬纸筒或塑料管作芯材,卷成圆筒形,然后在卷芯插入一根Φ30*1500mm的铁管,由两人分别手持铁管的两端,并使卷材的端部粘结固定在预定部位,再沿基准线铺展卷材。铺贴时不允许拉伸卷材,不得有皱褶。
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先铺贴平面后,由下向上铺贴,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得有空鼓现象。要防止卷材在阴阳角处接缝,接缝部位必须离阴阳角中心200mm以上。
每铺完一张卷材,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一端开始朝模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以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使其粘结牢固。
(6)卷材接缝的粘结
卷材接缝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在接缝部位每隔1m左右处,涂刷少许胶粘剂,待其基本干燥后,再将搭接部位的卷材翻开临时粘结固定。将卷材接缝用的专用胶粘剂,用油漆刷均匀涂刷在翻开的卷材搭接缝的两个粘结面上,涂胶量0.6-0.7kg/㎡,待胶粘剂干燥30min左右至指触基本不粘时,用手一边压合一边排除空气,粘合后再用手持压辊顺序滚压一遍。遇到三层卷材重叠的接头处,必须填充密封膏封闭。
(7)卷材末端收头部位的密封处理
卷材的末端收头均裁剪整齐,压入预留凹槽内,并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然后嵌填密封膏封闭严密。
(8)涂布保护涂料
卷材防水层铺设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将卷材防水层表面的尘土杂物等清扫干净,再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布专用表面着色保护涂料。
8.1.2.2质量要求与检验
(1)屋面坡度须符合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排水系统畅通,屋面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2)卷材防水层的泛水节点处理,符合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封闭严密,不允许开缝、翘边。水落口及突出屋面设施与屋面连接处的防水层,粘结牢固,封闭严密。
(3)卷材铺贴方法、搭接顺序和搭接宽度,符合规范规定,接缝部位粘贴牢固,封闭严密,不得皱折、鼓泡、翘边。
(4)卷材和胶粘剂的质量指标必须符合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出具质量证明文件和现场复试报告。
(5)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核定,合格后方可验收。工程验收时,提出有关技术资料,并归档备查。
8.1.2.3成品保护
(1)施工中如遇下雨,对已铺贴卷材的周边采取密封防护措施,防止雨水渗入防水层。
(2)在卷材防水层上施工其他设施时,必须严防施工机具或材料损坏防水层,以免留参漏的隐患。
(3)屋面防水工程竣工后,由派专人负责屋面管理。严禁在屋面防水层上凿孔打洞,避免重物冲击,不得任意在屋面防水层上堆放杂物及增设构筑物,确保屋面排水系统畅通。要经常检查屋面防水节点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8.1.2.4细部处理
卷材防水屋面一些细部大多数是变形集中表现的部位,如结构变形,基层和防水层收缩及温差变形等,这些部位易产生开裂而导致渗漏。这些部位可以简称为“一头、二缝、三口、三根”。
(1)一头 卷材收头
沿女儿墙四周留设1/4砖墙,槽下部采用水泥砂浆抹成斜面,卷材压进槽内,用油膏封存严,在用水泥砂浆抹女儿墙时同时抹收头。
(2)二缝 变形缝、分格缝
变形缝:可采用直接在变形缝隙铺贴2层(附加一层)防水卷材,各粘贴一边,以适应沉降变形的需要。
分格缝:经找平层部位按6m间距留设纵横分格缝,在其上部先粘贴一层防水卷材(先在女儿墙、檐沟留设的分格缝内满嵌胶泥密封膏)。
(3)三口 檐口、出入口、落水口
檐口:凡是檐口(或檐沟)高出屋面的,均采用水泥砂浆抹成鹰嘴滴水,防水卷材应贴至鹰嘴下部。
出入口:上人屋面的洞口(或楼梯口)容易踏破卷材引起渗水,因此在出入口处采用双层防水卷材铺贴,以增强防水能力。
落水口:为保证屋面雨水迅速排出,落水口就低于檐沟,而檐沟必须坡向落水口;在初抹后还做放水试验,以保证坡度的正确。
(4)三根 女儿墙根、管道根、设备基础根
在女儿墙、设备基础与屋面交界处,均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状。粘贴防水卷材收贴进凹槽内,并用密封膏封固。
管道根部,粘贴防水卷材时(底部先贴一层附加层),上部剪成三角形与管道贴牢,并用密封膏封固。
8.2、卫生间聚氨酯涂料防水
8.2.1、将楼板面水泥砂浆、砼渣块清理干净,洒水湿润,抹灰前刷一道素水泥浆,水泥浆找平层按设计要求找坡,坡向地漏、加强养护、严禁空鼓、起砂。
8.2.2、在找平层面,墙根上部150mm高范围及管道周围刷均匀,面上撒黄砂,不得漏刷及麻点。
8.2.3、为保证厕所不渗漏,关键在于管道堵洞,堵洞采用二次浇灌内掺10~20%水泥用量膨胀剂,第一次堵板厚1/2,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储水试验24h不漏水后,要进行二次堵塞,堵塞要严密,并高出板面10-15mm,做成斜坡面加强养生。
8.2.4、为保证厕所不通过墙体往外渗水,须在厕所墙根四周600mm高范围内抹防水砂浆采用五层做法分层压实抹平。
9、门窗工程
9.1、木门安装
本工程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制作,在确保成品门质量的情况下,由项目部现场安装,具体的安装方法如下:
9.1.1、木门框安装
9.1.1.1采用后塞口的安装方法。后塞门框前应预先检查门洞口的尺寸,垂直度和木砖的数量,如有问题应事先修理好;
9.1.1.2门框应用钉子固定在墙内的预埋木砖内,每边的固定点不得少于3处,固定点中距为600-700mm;
9.1.1.3在预留门洞口的同时,应留出门框走头的缺口,在门框调整就位后,封砌缺口;
9.1.1.4门框安装以设计门的开启方向(内开内齐,外开外齐)。
门框在安装时,横、竖均拉通线,保证门框在纵、横两个方向均位于同一条线上,当墙体厚度大于等于200mm时,采用门框居中的安装方法;当墙厚度=100mm时,应保证门框包门套后的总厚度同墙身的总厚度(含抹灰层)一致。
9.1.2、木门扇安装
9.1.2.1先确定门的开启方向及小五金型号和安装位置,对开的裁口方向一般应以开启方向的右扇为盖口扇;
9.1.2.2检查门口是否有窜角现象,各部分尺寸是否与图示尺寸吻合,检查门口高度应量门的两侧,检查门口宽度应量门口的上、中、下三点,并在扇的相应位置定点画线;
9.1.2.3将门扇靠框上画出相应的尺寸线,如果扇大,则应根据框的尺寸将大出部分刨去,若扇小应帮木条,用胶和钉子钉牢,钉帽要砸扁,并钉入木条内1-2mm(以上做法只适用于镶板门和防火木门,高级木门若尺寸不合适则由厂家予以更换);
9.1.2.4第一次修刨后的门扇应以能塞入口为宜,塞好后用木楔顶住临时固定,按门扇与口留缝的宽度画出第二次修刨线,标上合页槽的位置(距门扇的上下端1/10高度);
9.1.2.5对门扇进行第二次修刨,缝隙尺寸合适后,即安装合页,安装时先拧一枚螺丝,然后关上门,检查缝隙是否合适,口与扇是否平整,无问题后方可将螺丝全部拧上拧紧,木螺丝应钉入全长1/3,拧入2/3;
9.1.2.6安装对开扇时,应将门扇的宽度用尺量好,再确定中间对口缝的裁口深度,如采用企口锁时,对口缝的裁口深度和裁口方向应满足锁的要求,然后进行四周修刨到准确尺寸;
9.1.2.7五金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安装,不得遗漏,一般门锁,碰珠,拉手等距地高度为95-100cm。
9.2、塑钢门窗的安装
塑钢门窗应在专业工厂进行统一制作,做成成品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9.2.1、划线定位
9.2.1.1根据设计图纸中门窗的安装位置、尺寸和标高,依据门窗中线向两边量出门窗边线。以顶层门窗边线为准,用线坠或经纬仪将门窗边线下引,并在各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剔凿处理。
9.2.1.2门窗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室内+50cm的水平线为准向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一层必须保持窗下皮标高一致。
9.2.2、塑钢窗披水安装
按施工图纸要求将披水固定在塑钢窗上,且要保证位置正确、安装牢固。
9.2.3、防腐处理
9.2.3.1门窗框四周外表面的防腐处理如果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处理。
如果设计没有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涂料或粘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以免水泥砂浆直接与塑钢门窗表面接触,产生电化学反应,腐蚀塑钢门窗。
9.2.3.2安装塑钢门窗时,如果采用连接铁件固定,则连接铁件,固定件等安装用金属零件最好用不锈钢件,否则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以免产生电化学反应,腐蚀塑钢门窗。
9.2.4、塑钢门窗的安装就位
根据划好的门窗定位线,安装塑钢门窗框,并及时调整好门窗框的水平、垂直及对角线长度等符合质量标准,然后用术模临时固定。
9.2.5、塑钢门窗的固定
9.2.5.1当墙体上预埋有铁件时,可直接把塑钢门窗的铁脚直接与墙体上的预埋铁件焊牢。
9.2.5.2当墙体上没有预埋铁件时,可用射钉枪把塑钢门窗的铁脚固定到墙体上。
9.2.5.3当墙体上没有预埋铁件时,可用金属膨胀螺栓或塑料膨胀螺栓将塑钢门窗的铁脚固定到墙上。
9.2.5.4当墙体上没有预埋铁件时,也可用电钻在墙上打80mm深、直径为φ6mm的孔,用L型80mm×50mm的φ6钢筋,在长的一端粘涂107胶水泥浆,然后打入孔中。待107胶水泥浆终凝后,再将塑钢门窗的铁脚与埋置的φ6钢筋焊牢。
9.2.6、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间的处理
9.2.6.1塑钢门窗安装固定后,应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按设计要求处理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
9.2.6.2如果设计未要求时,可采用矿棉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嵌缝油膏,或在门窗框四周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后,填嵌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9.2.7、门窗扇及门窗玻璃的安装
9.2.7.1门窗扇和门窗玻璃应在洞口墙体表面装饰完工后安装。
9.2.7.2推拉门窗在门窗框安装固定后,将配好玻璃的门窗扇整体安入框内滑道,调整好框与扇的缝隙即可。
9.2.7.3平开门窗在框与扇格架细装卜墙、安装固信奸后再安璐璃.即在调罄奸框与扇的缝隙,再将玻璃安入扇并调整好位置,最后镶嵌密封条、填嵌密封胶。
9.2.7.4地弹簧门应在门框及地弹簧主机入地安装固定后再安装门扇。先将玻璃嵌入门扇格架并在一起入框就位,调整好框扇缝隙,最后填嵌门扇玻璃的密封条及密封胶。
9.2.8、安装五金配件
五金配件与门窗连接用镀锌螺钉。安装的五金配件应结实牢固,使用灵活。
9.3、防火门施工
9.3.1、运输和堆放
在运输过程中,捆拴必须牢固,装卸时轻抬轻放,严格避免磕碰变形现象,严禁混乱码放;防火门码放前,首先要清理存放处,垫好支撑物后方可码放,码放时面板叠放高度不得超过1.2m,门重叠平放高度不得超过1.5米,并要作好防风、防雨、防晒措施。
9.3.2、安装技术操作要点
划线:按设计要求尺寸、标高和方向,画出门框框口位置线;
立门框:拆卸门框下部的固定板,门框一般埋入±0.00标高以下20mm,保证框口上下尺寸相同,允许误差<1.5mm,对角线允许误差<2mm。
将门框用木楔临时固定在洞口内,经校正合格后,固定木楔,门框铁脚与预埋铁板件焊牢。
安装门扇及附件:门框周边缝隙,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嵌塞牢固,保证与墙体结构成整体,经养护凝固后,再粉刷洞口及墙体。
粉刷完毕后,安装门扇、五金配件及有关防火装置,门扇关闭后,门缝均匀平整,开启轻便,不得有过紧、过松和反弹现象。
9.4、卷闸门施工
在主体施工时埋设好卷帘门的预埋铁件。其安装与调试顺序如下:
9.4.1、按设计型号,查阅产品说明书;检查产品表面处理和零、附件;测量产品各部位基本尺寸;检查门洞口是否与卷帘门尺寸相符;导轨、支架的预埋件位置和数量是否相符。
9.4.2、测量洞口标高,弹出两导轨垂直线及卷筒中心线。
9.4.3、将垫片焊接在预埋铁板上,用螺丝固定卷筒的左右支架,安装卷筒。卷筒安装后应转动灵活。
9.4.4、将事先装配好的帘板安装在卷筒上。
9.4.5、安装轨道。按图纸规定位置,将两侧及上方导轨焊牢于墙体预埋件上,并焊成一体,各导轨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
9.4.6、安装完毕后应对卷闸门进行调试,调整至无卡住、阻滞及异常噪音等现象为止。
9.5、油漆工程
9.5.1、金属面上的油污、鳞皮、锈斑、焊渣、毛刺、浮砂、尘土等,务必要清除干净。
9.5.2、防锈油漆要泖刷均匀,不得遗漏。
金属除锈表面完毕后,应在8h内尽快涂刷底漆,待底漆充分干燥后再涂刷次层油漆,其间隔时间视具体条件而定,一般不应少于48h,第一度和第二度防锈漆涂刷间隔时间不应超过7d,当第二度防锈漆干燥后,应尽快漆刷第一度面漆。
9.5.3、金属表涂刷油漆一般为4~5遍。油漆膜总厚度:室外为125~175μm,室内为100-150μm,具体按设计要求施工。
10、幕墙工程
10.1、连接件安装工艺及技术方案
10.1.1、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熟悉施工现场→寻准预埋铁件对准竖梁线→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度及进深位置→点焊→检查→加焊→防腐→记录。
10.1.2 基本操作说明:
10.1.2.1 熟悉图纸:了解前段工序的变化更改及设计变更。
10.1.2.2熟悉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熟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施工工序质量的验收;二是对照图纸要求对下步工作的安排。
10.1.2.3寻准预埋铁件:预埋铁件的作用就是将连接件固定,使幕墙结构与主体砼结构连接起来。故安装连接件时首先要寻找原预埋件,只有寻准了预埋件才能很准确地安装连接件。
10.1.2.4对照竖梁垂线:竖梁的中心线也是连接件的中心线,故在安装时要注意控制连接件的位置,其偏差小于2mm。
10.1.2.5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低及进深尺寸。虽然予埋铁件时已控制水平高度,但由于施工误差的影响,安装连接件时仍要拉水平线控制其水平及进深的位置以保证连接件的安装准确无误,方法参照前几道工序操作要求。
10.1.2.6点焊:在连接件三维空间定位确定准确后要进行连接件的临时固定即点焊。点焊时每个焊接面点2~3点,要保证连接件不会脱落。点焊时要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固定位置;另一人点焊,这样协调施工同时两人都要做好各种防护;点焊人员必须是有焊工技术*作证者,以保证点焊的质量。
10.1.2.7验收检查。对初步固定的连接件按层次逐个检查施工质量,主要检查三维空间误差,一定要将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三维空间误差工地施工控制范围为垂直误差小于2mm,水平误差小于2mm,进深误差小于3mm。
10.1.2.8加焊正式固定:对验收合格的连接件进行固定,即正式烧焊。烧焊操作时要按照焊接的规格及*作规定进行,一般情况下连接件的两边都必须满焊。
10.1.2.9验收:对烧焊好的连接件,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逐个检查验收,对不合格处进行返工改进,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10.1.2.10防腐:预埋铁件在模板拆除,凿除砼面层后进行过一次防腐处理,连接件在车间加工时亦进行过防腐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清理焊渣;
(2)刷防锈漆;
(3)刷保护面漆,有防火要求时要刷防火漆。
10.2、竖梁定位放线工艺及技术方案
10.2.1工艺流程说明:
熟悉了解图纸要求,检查图纸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是否有弄不懂的问题→准备所有的工器具,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现场找准所开线的位置→在关键层打水平线→寻找辅助层打水平线→找出竖梁放线定位点→将定位点加固→拉水平线→检查水平线的误差→调整误差→进行水平分割→复查水平分割的准确性→吊垂直线→检查垂直度→固定垂直线→检查所有放线的准确线→重点清查转角,变面位置的放线情况。
10.2.2 基本操作说明:
10.2.2.1熟悉图纸的过程是对整个工程的了解,在施工前对施工面的图纸。作出了全面了解,弄清整个位置的主导尺寸、转角、收口的处理方式,以及整个建筑设计的风格,并对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有明确的认识,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方案。
10.2.2.2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施工准备,准备的内容有:
10. 2.2.2.1人员准备。人员准备括:人员结构、技术水平、新旧人员的搭配等情况。
10.2.2.2.2工器具准备。在放线前对工器具的准备要检查是否缺什么、是否使用正常,仪器是否准确,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10.2.2.2.3材料准备。
10.2.2.3在施工现场找准所开线的部位,并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对照图纸将转角位、轴线位、变高高截面的位置一一对照,以保证放线时准确无误。
10.2.2.4选择好关键层,将关键层清理干净,防止杂物对开线的影响,在关键层找出关键点并固定好加固好此点,并对此点用水准仪抄平,以便按需要找水平线。
10.2.2.5根据幕墙施工需要,单纯在关键层打水平还不足以确定竖梁的定位,为了保证竖梁安装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在放线时还需要寻找一个辅助层打水平,以保证两点形成一根定位线,辅助层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随楼层的层高面定,层数越多辅助层就越多,反之亦然。
10.2. 2.6确定了关键层、辅助层,在关键层上寻找竖梁放线的定位点。定位点一般在变面接口处、转角处,在平面幕墙较长时可以是在平面中间,但此时必须调准位置,保证线、面空间的统一。关键点不低于两个,随着各立面变化的复杂程度和整个施工方案和设计形式而决定关键点的多少。
10.2.2.7 找出所有的定位点,对定位点调整固定。对定位点的调整固定要求:a、定位点误差必须足够小。b、所有固定点材料应无明显塑性变化。 c、固定必须牢固、稳定。
10. 2.2.8复核水平度。从定位点拉水平线,水平线用20#铁线拉直用花蓝螺栓紧仔细拉紧,铁线一定要拉紧,有时可采用多个花蓝紧仔拉紧的办法。在拉水平线之前要求对水平度进行复核,误差一定要小于1mm。
10.2.2.9在水平线拉好后,为防止出现误差,要求对拉好的水平线进行水平度复核,复核时一定要将铁线调至水平状态,必要时可在中间加辅助支点,以避免铁线下挠。
10.2.2.10进行水平分割:水平线拉好调整后,进行水平分割,进行水平分割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查看图纸分格;
(2)明了分格线与定位轴线的关系;
(3)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4)准备了工具,同时对圈尺等测量仪器村进行调校;
(5)确定分割起点的定位轴线。整个准备工作做好后着手水平分割,一般三人同时进行,一人主尺;一人复尺;一人定位。每次分割后都要进行复检。
10.2.2.11对水平分割的准确性的检查,在每次水平分割线分割完毕后都要求对此进行复查,方法有二种:
(1)按原来的分割方法进行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2)按相反方向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以上复查如出现分割误差大于2mm,则需要重新进行分割。
10.2.2.12水平分割确定后,我们就需要根据水平分割吊垂直线,吊垂直线时应注意:
(1)固定好吊线支座;
(2)每根线都在分割点上;
(3)分割点必须准确无误;
(4)吊线时必须先察看是否有排栅或其它东西档住;
(5)所吊垂线代表一根竖梁的安装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对水平分割与所吊垂线必须完全吻合;
(6)在风力>4级时不宜吊垂线;
(7)吊线时,吊垂的重量根据情况可用重砝码的办法来减少风力对其的影响;
(8)高层、超高层是采用经纬仪配合吊线。吊垂线是一根一根的吊,同时用经纬仪进行辅助工作,如无外排栅的工程其垂直放线尽量使用经纬仪控制。
10.2.2.13 检查垂直度有:
(1)经纬仪检查法:是用经纬仪作为垂直验证,从所吊垂线中选择几个垂线用经纬仪进行复检,检查出误差要记录并寻拭原因进行调整这是一种最准确的办法;
(2)水平辅助层定位点重合复检法:通过查看辅助层分割点与定位层分割点是否重合来检查垂直吊线的准确性;
(3)自由复检法:任意选择一层作为检查层或选择一边区域进行复检具体方法参照①②得出误差后过去时行分析、记录、处理。这是由于有时赶工,时间紧的情况下的应急办法,一般情况下不采取。
10.2.2.14固定垂直线,为了防止受外界力的影响在调整好的垂直线要进行固定;固定时固定稳、准,同时避免外界冲力对其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对所放线的保护,有条件的对固定完毕的垂直线用经纬仪重新校正。
10.2.2.15至上道操作为止,放线部分的工作基本完成,随后将进入安装阶段,为保证安装阶段准确无误,对所放的线要进行全面验收复检;对不同区域进行互查,以保证不出错;保证其准确性是检查的重点,特别是转角位置的放线情况,由于转角位置玻璃分格位与竖梁分格位不在同一位置故放线时要注要换算同时要反复查对以防搞错。
10.3、竖梁安装工艺及技术方案
10.3.1工艺操作流程:检查竖梁型号、规格→对号就位→套芯套固定梁下端→穿螺栓固定梁上端→三维方向调正。
10.3.2基本操作说明:
10.3.2.1检查竖梁型号、规格:安装前先要熟悉图纸,同时要熟悉订料图,准确了解各部位使用何种竖梁,避免张冠李戴。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颜色是否正确,氧化膜是否合要求;
(2)截面是否与设计的相符(包括截面高度、角度、壁厚等);
(3)长度是否合要求(是否扣除15mm变形缝)。
10.3.2.2对号就位:按照作业计划将要安装的竖梁运送到指定位置,同时注意其表面的保护。
10.3.2.3竖梁安装一般由下而上进行,带芯套的一端朝上。第一根竖梁按悬垂构件先固定上端,调正后固定下端;第二根竖染将下端对准第一根竖梁上端的芯套用力将第二根竖染套上,并保留15mm的伸缩缝,再吊线或对位安装梁上端,依此往上安装。若采用吊船施工,可将吊船在施工范围内的竖梁同时自下而上安装完,再水平移动吊船安装另一段立面的竖梁。
10.3.2.4竖梁完装后,对照上步工序测量定位线,对三维方向进行初调,保持误差<1mm,待基本安装完后在下道工序中再进行全面调整。
10.4、横梁安装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
10.4.1工艺操作流程:施工准备→检查各材料质量→就位安装→检查。
10.4.2基本操作说明:
10.4.2.1施工准备:在横梁安装前要做好的施工准备有:第一,资料准备。要认清图纸,注意分清开启扇位置,不能将横梁装错;第二,是材料准备。要准备好各种所需材料,清查各材料的规格数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要有各横梁应在那儿就位的观点;第三,人员准备;第四,施工段现场的清理,由于有可能出现因排栅等原因横梁不能正常安装的情况,故在施工前要进行清理工作;第五,对横梁进行包装,以防止脏物污染横梁。
10.4.2.2检查各种材料质量:在安装前要对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合格检查,包括检查横梁是否已被破坏,冲口是否按要求冲口,同时所有冲口边是否有变形,是否有毛刺边等,如发现类似情况要将其清理后再进行安装。
10.4.2.3就位安装:横梁就位安装先找好位置,将横梁角码予置于横梁两端,再将横梁垫圈预置于横梁两端,用φ6×80mm不锈钢螺栓穿过横梁角码,垫圈及竖梁,逐渐收紧不锈钢螺栓,同时注意,观察横梁角码的就位情况,调整好各配件的位置以保证横梁的安装质量。
10.4.2.4检查:横梁安装完成后要对横梁进行检查,主要查以下几个内容:各种横梁的就位是否有错,横梁与竖染接口是否吻合,横梁热圈是否规范整齐,横梁是否水平,横梁外侧面是否与竖梁外侧面同一平面上等。
10.5、玻璃安装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
10.5.1工艺操作流程:施工准备→检查验收玻璃板块→将玻璃板块按层次堆放→初安装→调整→固定→验收。
10.5.2基本操作说明:
10.5.2.1施工准备:由于板块安装在整个幕墙安装中是最后的成品环节,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准备、材料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在安排计划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进度计划要求排好人员,一般情况下每组安排4~5人,中空夹胶等玻璃板块安装时,可安排6人/组。安排时要注意新老搭配,保证正常施工及老带新的原则,材料工器具准备是要检查施工工作面的玻璃板块是否到场,是否有没有到场或损坏的玻璃,施工现场准备是要检查施工工作面的玻璃板块是否到场,是否有没有到场或损坏的玻璃,施工现场准备要在施工段留有足够的场所满足安装需要,同时要对排栅进行清理并调整排栅满足安装要求。
10.5.2.2检查验收玻璃板块:
A、检查的内容有:
(1)规格数量是否正确;
(2)各层间是否有错位玻璃;
(3)玻璃堆放是否安全,可靠;
(4)是否有误差超过标准的玻璃;
(5)是否有已经损坏的玻璃。
B、验收的内容有:
(1)三维误差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2)玻璃铝框是否有损伤,该更换的要更换;
(3)结构胶是否有异常现象;
(4)抽样做结构胶粘接测试。
C、检查验收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装订成册签注参加验收检查人员名单。
10.5.2.3玻璃板块按层次规格堆放:在安装玻璃板块前要将玻璃清理按层次堆放好,同时要按安装顺序进行准放。堆放进要适当倾斜,以免玻璃倾覆。
10.5.2.4初安装:安装时每组4~5人,安装有以下几个步骤:
(1)检查寻找玻璃;
(2)运玻璃;
(3)调整方向;
(4)将玻璃抬至安装位;
(5)对槽、进槽;
(6)对胶缝;
10.5.2.5调整:玻璃板块初装完成后就对板块进行调整,调整的标准,即横平、竖直、面平。横平即横梁水平,胶封水平;竖直即竖梁垂直、胶封垂直;面平即各玻璃在同一平面内或弧面上。室外调整完后还要检查室内该平的地方是否平,各处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0.5.2.6固定:玻璃板块调整完成后马上要进行固定,主要是用橡胶热块固定,垫块要上正压紧,杜绝玻璃板块松动现象。
10.5.2.7验收:每次玻璃安装时,从安装过程到安装完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验收也是穿插于全过程中,验收的内容有:
(1)板块自身是否有问题;
(2)胶缝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胶缝是否横平坚直;
(4)玻璃板块是否有错面现象;
(5)室内铝材间的接口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验收记录、上压块固定属于隐蔽工程的范围,要按隐蔽工程的有关规定做好各种资料。
11、脚手架工程
11.1、方案选择与依据
考虑安全、实用、施工方便、节省费用等原则,结合各单体结构形式、建筑物的有效高度及周边场地情况,本工程计划采用落地式和悬挑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外檐主要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局部采用悬挑式双排钢管脚手架。
钢管脚手架封闭施工,四周在外立杆里侧满挂绿色密目式安全网,起到确保周边安全,减少施工灰尘外扬和美化施工环境的作用。
脚手架必须分段挂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因脚手架搭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管理,所以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脚手架搭设方案。
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拆卸、使用管理等将严格遵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有关标准执行。
11.2、脚手架的主要材料及配件选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组成构件有:立柱、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扣件、脚手板、剪刀撑(十字撑)、横向支撑(横向斜拉杆)、连墙件、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底座,以及竹笆脚手板和18cm高木质踢脚板。
脚手架钢管ф48×3.5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材质应符合Q235A级钢的规定。
扣件材质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符合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采用合格的有信誉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密目安全网必须符合国标《安全网》GB5725的有关规定。
11.3、搭设主要参数
11.3.1、用单根钢管ф48×3.5搭设建筑物高度为50m的扣件式落地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Lb=1.05m,纵距La=1.2(当纵距为1.5m时,允许高度为40m),步距h=1.8m;
11.3.2、每2步铺一层竹笆板;
11.3.3、施工作业层按二层计,每层施工活载为3KN/m2;
11.3.4、里立杆离外墙面为0.4m;
11.3.5、小横杆二端外挑:里侧0.3m,外侧0.15m;
11.3.6、距立杆底座200mm设纵、横扫地杆;
11.3.7、剪力撑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
11.3.8、横向斜撑除拐角处应设置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
11.3.9、外立杆里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施工;
11.3.10、作业层栏杆设二层,上栏杆上皮高1.2m,中栏杆居中,挡脚板高0.18m;
11.3.11、连墙杆根据计算设置。
10.4、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11.4.1、落地式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排距Lb选用1.05m,步距h选用1.8m,纵距La根据设计条件分别选用1.2m或1.5m,连墙件每两步三跨设一点。
11.4.2、立柱构造要求:
11.4.2.1立柱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11.4.2.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11.4.2.3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11.4.3、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11.4.3.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紧在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在操作层的间距不宜大于400mm。
11.4.3.2纵向水平杆宜设在立杆里侧,其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11.4.3.3纵向水平杆一般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11.4.4、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必须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柱上,严禁拆除;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一般为400mm。
11.4.5、竹笆脚手板的构造要求:
11.4.5.1竹笆板主筋应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脚应用直径为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11.4.5.2同时进行结构施工的操作层不多于二层,自操作层的脚手板往下每隔10m应满铺一层脚手板。
11.4.5.3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禁止挑头板。
11.4.5.4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11.4.6、连墙件布置及构造要求:
11.4.6.1连墙件应采用花排均匀布置,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并采用刚性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11.4.6.2连墙件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分别控制在两步三跨;连墙件必须从底步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11.4.6.3当脚手架下部不能设连墙件时可采用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至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11.4.6.4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墙面设置,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为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
11.4.7、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的构造要求:
11.4.7.1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在脚手架外侧面整个长度与高度用斜杆搭成剪刀撑,自下而上循序连续设置。
11.4.7.2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
11.4.7.3剪刀撑斜杆的接头必须采用搭接,搭设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不小于二个旋转扣件扣紧。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1.4.7.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1.4.7.5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11.4.7.6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11.4.8、门洞构造要求:
11.4.8.1洞口处增设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优先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1.4.8.2洞口两侧增设的横向斜撑应伸出增设的斜杆端部;增设的短斜杆端部应增设一个安全扣件。
11.4.9、之字型斜道构造要求及斜道脚手板构造要求:
11.4.9.1斜道宜附着在外脚手架或建筑物上,但斜道杆件要独立设置,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高:长),拐弯处宜设置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11.4.9.2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均必须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11.4.9.3斜道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上增设纵向支承斜杆,斜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
11.4.9.4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应用三角木填顺。
11.4.9.5人行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采用20—30mm。
11.4.10、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构造要求
立柱下端应设底座或垫块,底座一般用14—16的槽钢铺设应根据立柱传下的集中荷载对地基进行验算。地基的一般做法,对回填土分层夯实后,上部做100-150mm厚C20砼硬地面。
11.5、脚手架搭设顺序
11.5.1、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11.5.2、杆件搭设顺序如下:
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抛撑)──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11.6、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11.6.1、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11.6.2、搭设立柱时,外径不同的钢管严禁混用,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构造要求。
11.6.3、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11.6.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11.6.5、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柱固定。
11.6.6、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11.6.7、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拆除。
11.6.8、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1.6.9、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11.6.10、铺设脚手板时,应满铺、铺稳,靠墙一侧立墙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
脚手板的端头应采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上,在拐角、斜道平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放置滑动。
11.6.11、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1.2m,中栏杆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为180mm。
11.6.12、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
11.6.13、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11.7、脚手架拆除要点
11.7.1、划出工作区域,禁止行人进入。
11.7.2、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绑者先拆除,先绑者后拆除,一般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11.7.3、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材料工具要用滑轮和绳索运送不得乱扔。
11.8、外墙挑架的设计
11.8.1搭设方式与主要参数
脚手架用φ48×3.5钢管和扣件搭设成双排架,其横距为1.05m,纵距为1.5m,步距为1.8m;
脚手架立杆下部支承在用16号工字钢制作的水平悬挑梁上。
脚手架搭设高度共10步,计18m高;
里立杆离墙面0.4m;
每2步设一个竹笆板;
施工作业层按2层计,每层活荷载为3KN/m2,作业层设栏杆和挡脚板;
脚手架外立杆里侧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施工;
剪刀撑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与高度上连续设置;
其他搭设要求遵照JGJ130-2001执行。
11.8.2荷载取值与组合
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
查(JGJ130-2001)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表A-1得:
NG1K=18×0.1248=2.2464 KN
构、配件自重
外立杆
竹笆板,按2步设一层计,共5层,单位荷重按0.10KN/m2计:
NG2K-1=(5×1.05×1.5×0.10)/2=0.3938KN
栏杆、挡脚板(挡脚板按三层计)查表4.2.1-2
NG2K-2=3×0.14×1.5+2×2×1.5×0.0384+2×2×0.0132=0.9132KN
安全网 NG2K-3=18×1.5×0.01=0.27KN
合计 NG2K=0.3938+0.9132+0.27=1.577KN
内立杆
竹笆板
NG2K-1=5×1.05×1.5×0.10/2+0.3×1.5×2×0.10=0.4838KN
纵向横杆(搁置悬挑部分的竹笆板用)
NG2K-2=2×2×1.5×0.0384+2×2×0.0132=0.2832KN
合计
NG2K=0.4838+0.2832=0.7670KN
施工荷载
外立杆 NQK=2×1.5×1.05×3/2=4.725KN
里立杆 NQK=4.725+0.3×1.5×2×3=7.425KN
垂直荷载组合
外立杆
N1=1.2×(2.2462+1.577)+1.4×4.725=11.2031KN
里立杆
N2=1.2×(2.2464+0.767)+1.4×7.425=14.0111KN
11.8.3、水平悬挑梁设计
最大弯距
m=11.2028×1.45+14.0111×0.4+0.205×1.2×1.552/2=22.144KNm
选用16号I字钢:
WX=140.9cm3 ,I=1127cm4 自重q=0.205KN/m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规定,轧制普通工字钢受弯要考虑整体稳定问题。本悬臂梁跨长1.45m折算成简支梁,其跨度为2×1.45m,查附表1.3用插入法求得Φb=1.37>0.6,改查附表1.2,得Φ`=0.8514。
则悬挑梁弯曲应力为:
f=22.144×106/(0.8514×140.9×103)=184.59N/mm2<205N/mm2,安全。
挠度
Δ=N1l3/3EI+N2a2(3l-a)/6EI
=(11202.8×14503)/(3×2.06×105×1127×104)
+(14011.1×4002)(3×1450-400)/(6×2.06
×105×1127×104)
=4.904+0.636=5.54mm<1450/250=5.8mm,可以。
16号I字钢后部锚固钢筋设计
N3=22.144/1.4=15.817KN
锚筋选用φ16圆钢,吊环拉力(设计值)为:
=15.817×103/(2×0.785×162)=39.35N/mm2
小于吊环控制应力50N/mm2。安全。
结论
当挑梁用16号I字钢,可不必设置拉索,也不必下部设撑杆,其强度与挠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11.8.4、立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按无风载考虑,立杆最大垂直力为14.011KN
立杆步距 1.8m
立杆计算长度 l0=1.155×1.5×180=312cm
则细长比 λ=312/1.58=197.5
查附录C,φ=0.185
立杆轴向压应力 f=14011/(0.185×489)=154.88N/mm2 <205N/mm2,安全
考虑风荷载时
我市地区基本风压值w0=0.3KN,140-18=122米高处,高度变化系数为2.2176(B类)。
作用在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wk=0.7×0.3×2.2176×(1.3×0.5445)=0.3296 KN/m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
Mw=0.85×1.4×0.3296×1.5×1.82/10=0.1906 KNM
组合风载时,立杆轴向力N
N=1.2×(2.2462+1.577)+0.85×1.4×4.725=10.211KN
综合应力
11.8.5、连墙件设计
按照常规的做法连墙件二端分别用一个扣件与立杆和墙体埋件连接,按照规范公式进行多次试算,一个扣件所传递轴向力设计值均大于一个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KN,故决定采用2个扣件进行连接,即连墙杆一侧分别与里、外立杆同时连接,另一侧在建筑物的内、外墙面各加两只直角扣件扣紧,或者在建筑物上预埋钢板,在预埋钢板上焊上一短钢管,通过两只旋转扣件与连墙件连接;这样,连墙件所能传递的轴向力设计值可达2×8=16KN。
脚手架高度在50m以下,采用两只扣件连接时,连墙件按3步3跨设置,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按公式计算为:
W50=1.4×0.7×0.30×(1.3×0.5445)×1.67×(5.4×4.5)+5
=13.45KN < 16KN,安全
脚手架高度在51-100m并同时用两只扣件连接时,连接件按3步2跨设置,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为:
W100=1.4×0.7×0.30×(1.3×0.5445)×2.09×5.4×3.0+5
=12.05KN<16KN, 安全。
脚手架高度在101-140m连墙件仍按3步2跨设置:
W150=1.4×0.7×0.30×(1.3×0.5445)×2.2176×5.4×3.0+5
=12.48KN<16KN, 安全。
第十三章 雨季施工措施
按以往惯例,我市地区以每年的七月上旬起到八月下旬为雨季。雨季,一般前期降雨偏少,中、后期雨量较大,降雨频繁,较集中,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为保证工程在雨季施工中顺利安全进行,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要注意雨季的施工注意事项。
1、雨期施工准备
1.1、雨季施工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雨季施工生产计划,根据雨季施工项目编制雨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季施工前准备好。
1.2、建立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紧急预防措施。
1.3、项目夜间均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设置天气预报员,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
1.4、应做好施工人员的雨季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材料、临时设施、临时电、机械设备、外加防护等项工作。
1.5、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水排水通畅。
1.6、现场道路两旁设排水沟,保证不滑、不陷、不积水。清理现场障碍物,保持现场道路畅通。道路两旁一定范围内不要堆放物品能,如放置高度不宜超过1.5m,保证视野开阔,道路畅通。
1.7、检查塔吊和外用龙门架基础是否牢固,塔基四周设置排水沟,要求在大雨过后,及时对塔吊的垂直和沉降进行观测。脚手架立杆底脚必须设置垫木,并加设扫地杆,同时保证排水良好,壁面及水浸泡。所有马道、斜梯均应定防滑条。
1.8、施工现场、生产基地的工棚、仓库、食堂、搅拌站、临时住房等应在雨季施工前进行全面检查和整修,保证道路不塌陷,房间不漏雨,厂区不积水。
1.9、在雨季到来前,做好塔吊、脚手架防雷装置,质量检查部门在雨季施工前要对避雷装置做一次全面检查,确保防雷。
1.10、雨季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草袋、塑料布、沾布等由材料部门提前准备,水泵等设备应提前检修。
1.11、雨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确保用电安全。
2、雨季施工措施
2.1雨季施工管理措施
⑴及时收听(看)本地天气预报,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⑵及早作好施工现场道路的硬化、垫高、排水放坡等工作,做到道路畅通、排水沟道无阻。在建筑物、临建周围及道路边侧作好排水沟及挡水围堰。
⑶材料按照雨季施工计划备齐各种物资、机具,项目部根据六月份生产计划安排,将雨季施工材料调运至现场,特别是受雨季施工影响较大的材料(如水泥、砂、石、装饰材料等),禁忌雨淋的材料要设库棚、架台和搭棚,及时入库覆盖,项目部要制定出建材保管措施,以防材料受潮后变质影响使用。
⑷现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堆放库棚,在雨季施工前需组织力量检查,做到防渗防漏。水泥库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露天堆放水泥应盖苫布并保证不渗不漏,如用油毡、塑料布等应接缝严密,排水坡度2~3%,水泥使用应先收先发,不延期使用,避免久存失效。砂石应尽量在雨季前上到一定程度数量(考虑现场堆放场地狭小),大方堆放,做好排水。生石灰随用随进,以免遇雨过早粉化。砖垛应码放整齐,在雨前备足。混凝土构件要放在实地上,且应支垫合理,不宜堆放过高。
⑸根据雨季施工特点,各项目部应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工序,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目标的实现。
⑹各单位准备必要的抽水、排水机具,根据甲方及我部统一要求将场地积水排至指定位置。
2.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2.2.1、原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①部存入仓库,没有仓库的应搭设专门的棚子,保证不漏、不潮,下面应架空通风,四周设排水沟,壁免积水。
②砂、石料一定要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场地四周有有排水路,防止淤泥掺入。
2.2.2、钢筋焊接
小雨天现场钢筋焊接设防护棚,大雨天现场钢筋焊接作业停止,钢筋竖向电渣压力焊要有有效的防雨,防止焊药淋雨受潮,否则使用前要烘干。
钢筋要用枕木或木方、地垄等架高,防止沾泥、生锈。雨季要经常测石子、砂子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保证质量。浇筑砼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
2.2.3、模板
雨天时需特别注意模板脱模剂被冲刷掉的模板需重新涂刷,以保护模板。
大雨会破坏的缝隙处理(胶带纸、海棉条等)故雨后需检查这些部位,被破坏的地方需重新处理。
2.2.4、砼浇筑
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天气预报,调正工作时间合理预留砼施工缝,准备防雨台布,砼浇筑未凝时,严格使表面不受雨水冲刷,要对砼表面进行覆盖。
雨季施工需特别注意砼配合比的调整,雨天浇筑砼时,需及时调整砼配合比保证砼的质量,其它时候也需督促砼搅拌站测定砂石的含水率,据此调整砼的配合比。
砂、石材料的配合比要考虑其含水量,其它进场半成品堆放场地周围要做好排水措施。
被雨水冲刷过的砼施工缝,需剔除表面的浮浆、砂带、石粒等,下次砼浇筑需先浇筑同配合比水泥砂浆,作按浆处理。
砼浇筑方案中需特别说明施工时如遇大雨的应急措施。
2.2.5、现场防雨措施
现场道路路面全部作成100厚低标号砼硬地面,利用地形自然坡度,设置纵横排水明沟,进行有组织排水,定期、定人检查整改,将场地内雨水及时排出场外,保证道路畅通。
雨季到来之前,对现场临建房屋的屋面进行检查,发现有渗漏隐患的房屋,及时组织修理。
现场材料堆放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雨措施,保证现场堆放的材料不被雨淋、浸泡。怕雨、怕水的建筑材料、机械化设备要进行防雨、防潮处理,在多雨季节施工时 2.2.6、砌筑工程
①砌筑工程应分段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
②雨季施工不得使用饱和的砖,以免砂浆流淌影响砌体质量,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复核砌体垂直度。
③砌体要严格控制砂浆的稠度,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小。
④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宜过高,以保证墙体的稳定。
⑤每班收工时,砌体的立缝应填满砂浆,顶面不宜铺砂浆,应铺平一层干砖,或用放织带布盖好,防止雨水冲涮砂浆而影响墙体质量。
2.2.7、砼工程
①钢筋场地必须做到排水通畅,配好的钢筋堆放必须分区有序,下有垫木,严防钢筋被泥水污染,一旦污染,必须用水冲洗干净,确保钢筋工程质量。
②本工程砼使用商品砼,现场只存有少量的石子和砂子,用于零星砼的搅拌,砼用石子、砂子,决不允许混入泥浆,否则,要洗干净。试验员必须按要求测量砂子含水率及砂、石的含泥量。以便调整配合比或采取其他它要的措施。
③砼浇注尽量避开雨天,若必须在雨天浇注,则需备足遮挡物品,防止砼被水冲刷。
2.2.8、屋面工程
如屋面防水工程必须赶在雨季施工的项目,必须选择无降雨天施工。保温层应采用干作法施工(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要连续施工,及时封闭。再能做防水层的时候,就及时安排抢做一层防水层,防止屋面工程被雨水浸泡,导致返工。在不能及时做防水层时,要用其它遮盖物遮盖。
2.2.9、装饰工程
外门窗口、入口要予以防护,避免雨水飘入室内,冲刷坏内装饰。木制品构件,堆放在避雨水且不宜受潮的室内房间里。半成品木构件进场后要及时刷底油一道,用垫木平堆放,防止受潮变形或损坏。室外装饰工程施工,每班每天的工作面不宜过大,下雨时成品部位要防护,雨后要及时检查,看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
2.2.10、吊装
施工用塔吊要求有可靠的避雷接地措施,应测定接地电阻≤Ω;雨后及时检查塔吊的基础情况,大雨、暴雨以及大风天气要停止吊装作业;雨后进行吊装作业的高空施工人员,要注意防滑,要穿胶底鞋,不得窗硬底鞋进行高空操作,对施工现场内可能坠落的物体,一律事先拆除或加以固定,以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2.2.11、架子工程
雨季施工期间要特别注意架子搭设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立杆下设通长方木,架子设扫地杆,斜撑以及剪力撑,并与建筑物拉结牢固;上人马道的坡度要适当,脚手板上要绑扎防滑条;雨后要及时检查脚手架的安全情况,如有问题,及时纠正。
2.2.12、机电设备
雨季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防雨、防潮、防淹、防腐蚀、防漏电、防雷击等项措施,要管理好、用好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露天放置的机电设备要注意防雨、防潮、对机械的转动部分要经常加油,并定期让其转动以防锈蚀。所有的机电设备都得有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现场比较固定的机电设备(比如搅拌机、对焊机、电焊机、电锯、•电刨等)要搭设防雨棚或对电机加以保护;施工现场的移动机电设备(打夯机、混凝土震动器等)用完后应放回工地库房或加以遮盖防雨,不得露天淋雨,不得在坑内或地势低洼处,以防止雨水浸泡、淹没;变压器、避雷器、搭吊的接地电阻要经过测试,如大雨测试值,要及时处理,对于避雷器要做一次性预防措施;机电设备的安装、电气线路的架设,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施工用的电气开关要有防雨防潮措施,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取双保险装置,即漏电保护装置和操作者使用的防触电保护用具,同时还应检查电线的绝缘层是否老化、破损、漏电、电线接头是否完好。电线不得浸泡在水肿,也不得栓在钢筋、钢构件、钢管等金属导电体上,要防止电线被踩、压、挤坏,以免发生出典伤亡事故;各种机电设备要及时检修,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3、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2.3.1、现场使用电气设备、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如电闸箱、电机、电焊机、电刨、电锯、导线开关等各种机电设备要有防雨、防潮措施及接地、接零保护装置,设置单一开关,禁止“一闸多用”,供电线路须按三相五线制架设,线路不可与金属连接在一起,停工时必须拉闸断电,闸箱设专人负责(负责人不可脱岗),所有供电线路外线部分不得漏电。机电设备、设施风雨后要及时组织人员检查,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施工,利用好防护用品,双人操作。
2.3.2、脚手架、起重设备、垂直起重设备的基础必须座落在坚实的地基上(脚手架搭设条件不具备时在立杆下加垫片以加大接触面积),设置防风地锚、支撑及避雷装置。
上述设备、设施的地锚、揽风绳安装要牢固,埋入地下的要检查填土夯实情况,严防积水浸泡,并应在风雨后检查上述设备的避雷设施,做好可靠接地,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手套。
每天下班前必须对塔吊作防风固定,上班前检查其各主要部位,雨后检查基础等是否有下沉变形,如有变形待修整后再行试运转,确定无问题经验收后方可重新作业,雷雨、大风天气不得进行拆除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遇暴风雨、风力大于六级天气必须停止施工作业。
2.3.3、工现场的临建设施,如:职工宿舍、食堂、库房、操作棚、卷扬机棚、搅拌站棚、配电室、发电机室等做到不渗不漏不积水,发现险情应及早撤出操作人员并及时修理完善。
2.3.4、雨季安全措施
检查机械防雷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各类机械设备和电气开关做好防雨准备,大风雷雨天气要切断电源,以免引起火灾或触电伤亡事故。风雨过后,要对现场临时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当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2.3.5、临电防雨安全措施
定期、定人,检查临电设施的绝缘状况,电源线是否有破坏现象,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处理。
室外配电箱加工制成防雨型,设备安装防雨罩。
配电箱内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随时关好电箱门。
从事电器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佩戴好劳保用品,并两人同时工作,一人监护。
2.3.6、防滑安全措施
每日清理脚手架,走道,及时维修防滑条和立面防护走道。
2.3.7、雨季施工机具、材料计划
名称 水泵(台) 铁锹(把) 水桶(只) 镐
(把) 草袋(个) 油毡(卷) 塑料布(Kg)
合计 5 60 40 20 160 40 35
综上所述,对雨季施工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勤于检查、预防为主,从各方面将雨季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小限度。
第十四章 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的追求,同时也是建筑业和社会的需要。文明施工管理的水准是反映一个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特征,特别是该工程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按照市建委颁发的《我市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我公司对派驻工程的一切人员进行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现给社会各方面,把文明施工做为维护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基本工作,要求全体员工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
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建立工地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组员:现场安全员、各专业工长、各分包队伍负责人
2、文明施工标准
16.2.1保证达到“我市市安全文明工地”要求并获得相关荣誉称号。
16.2.2做到“五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3、文明施工措施
3.1、现场场容管理方面的措施
施工工地的大门和门柱为正方形490X490mm,高度为2.5m,大门采用Φ50钢管及0.5m厚铁皮焊接制作。
在现场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立“五图一牌”,内容包括现场施工总平面图、总平面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材料控制等规章制度和主要参建单位名称和工程概况等情况。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地面全部采用100厚C15砼硬化地面,将道路材料堆放场地用黄色油漆剂10cm宽黄线予以分割,在适当位置设置花草等绿化植物,美化环境。修建场内排水管道沉淀池,防止污水外溢。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当更换内容,确实起到鼓舞士气,表扬先进的作用。
3.1.1、现场工程标志牌设计
严格按公司规定的尺寸和规格制作。
现场设置工程标牌(五牌一图):
施工总平面图
工程概况牌
文明施工管理牌
组织网络牌
安全纪录牌
防火须知牌
其中,工程概况牌设置在工地大门入口处,载明项目名称、规模,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联系电话等。
3.1.2、临设布置: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食堂、卫生间及化粪池、水池皆用砖砌,要求稳固、安全、整洁,并满足消防要求,集体宿舍位于场地内东面,与作业区隔离,人均床铺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适当分隔,防潮。通风。采光性能良好。按规定架设用电线路,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严禁使用电炉和明火烧煮食物。(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1.3、成品、半成品、原材堆放: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和愿材料,所有材料应堆放整齐。
3.1.4、现场场地和道路
场内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主要场地应全部硬底化,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内有完善的排水措施,不允许有积水存在。
3.1.5、运输车辆:
(1)、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才能离场上路行使。
(2)、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使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3.1.6、现场卫生管理:
(1)、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
(2)、食堂必须申领卫生许可证,并应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操作应分开,熟食操作时应有防蝇间或防蝇罩。禁止使用食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炊事员和茶水工需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
(3)、施工现场应设置卫生间)并有水源供冲洗,同时设简易化粪池或集粪池,加盖并定期喷药,每日有专人负责清洁。
(4)、设置足够的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施药除“四害”。
(5)、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
(6)、工地应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锁和有标志。
(7)、夏季施工应有防暑降温措施。
(8)、配备保健药箱,购置必要的急救、保健药品。
3.1.7、现场安全、保卫:
(1)、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火。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人。
(2)、施工现场配备专职保卫人员,昼夜值班,做好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登记手续,防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登记进场,在场内要服从现场人员的调度安排。
(3)、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必须配佩工作卡,标明相片、姓名、单位、工种或职务,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标卡应分颜色区别。
(4)、现场不准留宿家属及闲杂人员。
3.1.8、文明施工教育:
施工现场要利用黑板报和其它形式对员工进行法纪宣传教育工作,使施工现场各类施工人员知法、懂法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律法令,提高员工的法纪观念,防止和杜绝盗窈、斗殴及进行黄、赌、毒等非法活动的发生。
3.2、现场机械管理方面的措施
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按平面固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等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 可靠。
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钢筋切断机、对焊机等需要搭设护棚是要牢固、美观,符合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
3.3、现场生活卫生管理的措施
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保持清洁卫生,建立卫生区域专人打扫。工地食堂及临时买饭处所,要整洁卫生,做到生熟食物隔离,要有防尘设施。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厕所,厕所采用地砖地面瓷砖墙面,厕所由专人负责定期打扫。
施工现场严禁居住家属,严禁居民家属、小孩在施工现场穿行、 玩耍。
3.4、现场道路与场地
3.4.1、施工现场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不乱堆乱放。
3.4.2、现场道路、砂石场地硬化,保证畅通、平坦、整洁,无散落物,无积水。
3.4.3、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保证场地无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有组织成系统,不积不堵。
3.4.4、临水、临电布置明显,整齐,配电闸、箱等部位设明显的警示标志。
3.4.5、围护、遮挡物整齐、有序。
3.5、材料堆放
砂石分类,成方堆放,底脚边周边清,无散料,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成垛,严格执行《物资搬运、贮存工作程序》程序文件,要求挂牌标识明确,专人管理,限额领料。
3.6、班组活底清
班组必须做好“三清六好”,物料随作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时,应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车辆沾带泥土运行。
4、文明施工其他措施
4.1、进出车辆车辆出门时,必须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不得将泥土带上公路。在运输土方或泥桨时,做到不洒不漏,上部用帆布覆盖。
4.2、现场布置必须根据场地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基础、结构、装饰等不同阶段进行布置和调整。临时管线、临时设施要搭设整齐有序,功能标牌清楚规范。
4.3、道路与场地进出口道路及构件加工区采用C20混凝土全部硬化,道路畅通、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四周保持清洁。施工或生活污水必须经沉淀池处理后方可流入下水道。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道路入口处设冲洗槽及沉淀池,四周砌围墙全封闭,上做琉璃瓦压顶。
4.4、班组落手清班组必须做好操作落手清,随作随清,物尽其用。装混凝土及砂浆的小车应严密,只装至八成,保证不撒不漏,楼层的杂物不得往下扔,用小车从龙门架上放下。车辆必须以过冲洗后才允许上路,不得带泥上路。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
4.5、大堆材料型钢、砂石分类,集中堆放成方,底角边用边清。砌体材料归类成垛,堆放整齐。碎砖料随用随清,无底角散料。灰池砌筑符合标准,布局合理、安全、整洁,灰不外溢,渣不乱倒。
4.6、周转设备施工设施设备、大模板等,集中堆放整齐。大模板成对放稳,角度正确,钢模板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整齐,集中存放。
4.7、水泥库水泥不得混放,要分清标号、品种,分类插标挂牌,堆放整齐,目能成数。有制度、有规定,专人管理,限额发放。库容整洁无"上漏下渗"。
4.8、构配件及特殊材料混凝土构件分类、分型、分规格堆放整齐,楞木垫头上下对齐,稳定堆放不超高,钢材、成型钢筋,分类集中堆放,整齐成线。木门高框扇、木制品分别按规格堆放整齐,木制品要主意防雨、防潮、防火。埋件构件分类集中,堆放整齐。
4.9、生活卫生
(1)生活卫生纳入工地总体规划,由项目书记总负责。
(2)现场设电茶水桶,定期消毒。
(3)工地设男女厕所,有便溺设施,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洁无害。
(4)生活垃圾随时处理,保持场容整洁。
4.10、降低施工噪声砼的浇筑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减少夜间施工噪声。对施工中产生大噪声的设备,如发电机、木工电刨等,砌筑隔音墙围护。
4.11、教育提高工人素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管理,讲究文明,不得打架斗殴,不得偷盗他人钱物,违者罚款,直至驱逐出场.
4.12、消防措施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栓。现场设置统一的易燃品、危险品仓库,并挂出醒目标志。搞好施工现场用火管理,凡明作业必须报安全员批准,且要坚持做到人走火灭,在关键部位悬挂火警标志及火警电话牌。所有施工用电线路架设完毕后要由安全员进行一次检查,防止破皮及短路等引起火灾。贯彻执行国家JGJ59-99标准,每季度用“建筑安全检查评定标准”自检、自评一次。
5、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1、实现施工封闭化、围栏标准化、现场硬地化、厨房厕所卫生化、宿舍和办公室规范化,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工人做到文明施工。
5.2、对现场的设备、材料堆放、场地道路、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的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执行。
5.3、在施工方案确定之前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和市政、防汛、公用、邮电、电力等有关单位,对可能造成周围建(构)筑物、防汛设施、地下管线损坏、堵塞的现场进行勘查,并制定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5.4、建立文明施工档案,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检查情况一并归档,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
5.5、加强施工队伍的全面管理,坚持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接受“无暂住证、无劳动就业证、无计划生育证”人员。所有进场施工工人,全部要有身份证、计划生育证、公司工作证、暂住证。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作业人员在胸前佩戴个人身份标卡。标卡由施工单位统一制作,标卡有个人照片、姓名、工种或职务、所属单位。
5.6、做好建设工地现场安全保卫工作,落实防盗、防火措施,对各类违法行为的犯罪行为要及时作止,并报告公安机关。
5.7、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现场四周除留要的人员、车辆进出口通道外,在施工开始前设置好连续封闭的围墙或围板,其高度不低于2米,围板不低于1.8米。
5.8、各类高出+0.00线2m以上的工程立面用符合规定围网封闭。
5.9、工程施工周围,设置稳固、安全可靠的围墙。围墙采用砖砌18墙,高度2米以上并压顶,围墙形式力求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墙柱与墙柱之间距离不大于3米,墙在与墙体连接必须牢固、安全、可靠,外墙要批荡抹光并作刷白处理,围墙上下要有两条深蓝色水平线,中间用大美术字体标明工程名称和施工单位元或有关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标语及监督电话,字体、颜色统一,整洁美观。
5.10、工地内车辆出入口设置矩形洗车场地、高压冲洗水枪,驶出工地的机动车辆在工地出入口洗车场内冲洗干净方上路行驶。泥浆不溢出,排水系统要顺畅,无大面积积水。禁止未经沉淀处理的泥浆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和河道。所有余泥外运需有施工许可证。
5.11、工地大门内外通道、临时设施室内地面、材料堆放场、加工场、仓库地面等浇捣混凝土硬底,四周设置有良好排水渠道。
5.12、工地现场一切建筑材料和设施,堆放在围墙内,分类堆放整齐,标识清楚,散料砌池围筑、杆料立杆设栏、块料起堆栈放,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容整洁。
5.13、建立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落实负责人员管理。办公室、宿舍、仓库内外墙面要刷白色乳胶漆,体现出宽敞、明亮、整洁。
5.14、厨房内墙要铺贴高到顶的白饰面砖,其余抹平扫白色乳胶漆,厨房内灶台、工作台等设施和售饭窗口内外窗台也应铺贴白饰面砖,厨房通风、卫生,经常保持清洁,专人负责清理。
炊事员上岗前,必须经体检合格,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岗位培训证,上班时间必须穿戴白衣帽及袖套。洗、切、煮、卖、存等环节要设置合理,生熟严格分开,餐具用后随即洗刷干净,放入消毒柜内消毒。
厕所位置的设置合理,离开食堂距离30米以上,厕内墙裙铺贴高度1.5米白色饰面砖,地面、蹲台、便槽用水泥浆抹面。厕所要设置洗水槽、便槽自动冲洗设备、加盖化粪池。严禁将粪便直接排入下水道,厕所要落实专人清扫;定期喷药,不得有臭味,要保持清洁卫生。
5.15、工地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严格控制“四害”孪生。
5.16、施工中工地余泥渣土的排放外运、散体物料的运输、混凝土的使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政府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按章施工,不搞违法建设。
5.17、建设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拆除工地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将工地四周环境清理整洁。工程施工的每个工作面完成后做到工完场清,工完料净,场内无垃圾。
5.18、施工中为保证场地卫生,不随地大小便,在每楼层设置小便桶,装饰阶段每层每套间都设小便桶一只。
5.19、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对象要按施工进度计划进场,按施工平面图堆放整齐,保证施工现场堆放合理、道路畅通。
5.20、做好防火防盗工作,防治结合,妥善处理各种不利于工程正常施工的因素,以利于工程顺利施工。
第十五章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1、环境管理目标
1.1、噪音排放达标: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
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1.2、粉尘排放:施工现场目测无扬尘。
1.3、生产污水排放:污水排放符合我市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4、道路遗洒:杜绝道路遗洒现象。
1.5、光污染:夜间事功照明采用定向灯罩,不影响周围设置区。
1.6、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定点排放,尽量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单独存放。
1.7、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环境保护管理
2.1、环保目标责任制
把环保措施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支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要把环保政绩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2、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要加强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气的监测和监控工作。要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的污染。
2.3、现场环境综合治理
2.3.1、一方面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声、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烟尘、污水、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该负责协调外部关系,同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办事处、派出所、居民、施工单位、环保部门加强联系。
2.3.2、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过程中都要执行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有关防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3.3、现场电机房采用全封闭砌筑,在排气孔安装消声器和粉尘滤网,尽量减少燥声和灰尘污染。夜间施工尽量减少电动工具的使用次数。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避开夜间施工。
2.3.4、现场周边道路全部硬化,建筑物的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归堆,洒水湿润后转运出现场。
2.3.5、现场排水沟末端设成沉积井,并定期清理沉积井内的沉积物。食堂下水道和厕所化粪池要周期清理并消毒,防止害菌的传播。对建筑物周围的树木加以围护,防止车辆或其它物体的撞击或破坏。
2.4、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4.1、进场后及时与当地环保主管部门进行联系,办理有关手续,在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环保工作。
2.4.2、严格按照当地关于噪声污染的管理规定,办理施工申报,做好现场环境保护工作。
2.4.3、现场搭设封闭式专用垃圾道,建立垃圾点,严禁随意凌空抛撒,及时清运垃圾。适量洒水,减少扬尘,土方运输时设专人清扫道路,保持道路清洁,施工要设置彩条布围拦。
2.4.4、做好污水有组织排流,搅拌站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进入场区排水网,设水冲厕所,杜绝随地便溺现象。
2.4.5、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室内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2.4.6、凡进行强噪声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22时,必须昼夜连续作业时,尽量采取降噪措施。
3、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措施
3.1、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规划和设置,尽量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要硬化,闲置场地要绿化。
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存存放。水泥砂石等材料露天存放时要密目网粘盖,四周砌砖墙不低于50厘米: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一减少扬尘。
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3.2、搅拌站的降尘措施
砂浆搅拌要搭设封闭的搅拌棚,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方可进行施工。
3.3、茶炉、大灶的消烟除尘措施
茶炉采用电热开水器。食堂大灶使用液化气。
3.4、其他防大气污染措施
3.4.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严禁凌空随意抛撒垃圾。施工现场道路采用焦渣及砂石铺设,有条件的可利用永久性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3.4.2、袋装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飞扬的细散体材料,应库内存放,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运输和存放时,应有固定容器和并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车辆不带泥砂出现场措施。
3.4.3、可在大门口铺一段石子道,定期过筛清理,作一段水沟冲刷车轮,人工挖土,清扫车轮,车帮挖土装车不超装,车辆行驶不猛拐,不急刹车,防止洒土。
3.4.4、场区和场外安排人清扫洒水,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皮等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3.4.5、机动车都要安装PVC阀,对那些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要安装净化消声器,确保不冒黑烟。工地茶炉、大灶、,锅炉,尽量采用消烟除尘型茶炉,锅炉和消烟节能回风灶将烟尘降至允许排放为止。
3.4.6、工地搅拌棚是治理的重点,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器,可使水泥、砂、石中的粉尘降至90%以上。采用现代化先进设备是解决工地粉尘污染的根本途径。
3.4.7、因本工程采用商砼,工地只采用普通砂浆搅拌机,先将搅拌棚封闭严密,尽量不使粉尘外泄,并在搅拌机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罩,通过高压静电除尘器或旋风滤尘器等除尘。
3.4.8、拆除旧有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4、防止水源、噪声污染措施
4.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4.2、施工现场搅拌后的废水,电石〈碳化钙〉的污水须经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
4.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泊毡等。
4.4、使用时,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泊池,隔油池定期掏油和杂物,防止污染。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取水冲式厕所,蹲坑上加盖,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4.5、化学药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4.6、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帮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凡进行强噪声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4.7、施工现场水污染具体防治措施
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乙炔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地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陶油,防止废油污染水体。
油漆油料库的防漏控制。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他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4.8、施工现场噪声污染具体防治措施
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的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用隔音效果好的材料搭设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5、加强施工现场噪声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6、防止道路遗洒的各项措施
现场大门处设洗车台,对出入现场的车轮进行冲洗,以防泥土带出现场污染到道路。
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并密闭运输,减少遗洒。
建筑材料尤其是砂石水泥等材料要密闭运输,减少遗洒。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路面遗洒情况,视情况当期进行清扫。
7、其他污染的控制措施
木模通过电锯加工的木屑、锯沫必须当天进行清理,以免锯沫刮入空气中。
钢筋加工产生的钢筋皮、钢筋屑及时清理。
建筑物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灰尘进入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
探照灯尽量选择即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或采用定向灯罩,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域而不影响周围社区居民休息。
项目经理部要制定水、电、办公用品(纸张)的节约措施,通过减少浪费,节约能源达到保护环境的木的。
8、施工现场门前三包责任制
8.1、门前三包项目工程管理按其内容确定第一责任人为项目施工员全面负责,确定现场门卫值班人员和生产区各班组长为具体实施操作人员,务必按门前三包内容逐项落实到专人负责清理。
8.2、在进出场路口设置钢筋铁筐网,以防止泥尘溅落带泥上路。统一施工现场各种设施的规范化布置,加强周转材料的计划使用、堆放,提高对生产、生活区的管理。
8.3、禁止施工现场污泥、浊水、建筑垃圾流入、堆放街道,做到文明施工,以净化城市美化市容。
9、解决扰民和民扰措施
9.1、现场成立专门小组,负责解决因施工造成的扰民和民扰问题。
9.2、通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做好工作协调。
⑴依照主管部门要求,及时办理齐全有效合法的施工证件和手续,依法施工,主要是“施工许可证”、“消防安全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
⑵到主管部门办理“夜间施工审批”手续,确保夜间作业合法。
⑶到环保局办理“施工现场噪音监测”等有关手续。
⑷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齐全单位及现场职工的有效证件。
⑸保持与有关部门及交通、环保、环卫、规划、司法、公安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及时协调解决发生的民扰、扰民问题。
9.3、进场之前印发安民告示,取得派出所和居委会的理解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工作和邻里关系。
9.4、做好施工期间的工作安排,尽量减少因施工可能导致的扰民情况发生。
⑴严格遵守市政府规定的施工时间,遇有需加班的作业及时与居委会联系。
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可能减少一些高噪音的工序夜间作业。
⑶联系配置和使用低噪音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⑷教育职工严格按文明工地标准和要求施工,杜绝一些人为的扰民现象发生。
⑸施工用外架采用双层围护,密目防护网外部加装一层隔音防护围幕。减少工作噪音传播。
⑹现场高噪音的固定电动工具和设备,如电锯、电刨等采用半地下或全封闭措施。
9.5、现场及运输道路采用如下措施:
⑴进出现场的跨路电缆和电线按要求高度进行防护,防止划碰引起纠纷。
⑵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清扫,建立卫生责任区,防止扬尘和垃圾遗撒。
⑶个别路段设专人维护,清扫并指挥疏导运输车辆,减少因堵塞引起居民意见。
⑷现场周围做不低于2.5m的防护砖墙,上部加装隔音板。
9.6、其他措施:
⑴单位在现场办公区设立来访接待室,及时掌握和处理居民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⑵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实际情况,在学校高考等特殊时期,采取相对有效的减少扰民的措施。
⑶门口采取一些便民措施,如卫生三包,门口放置打气筒,免费为居民修车等,尽量与广大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⑷搞好与周边单位的关系,取得理解和支持,共同配合解决民扰问题。
⑸责成专人与各居委会保持联系,经常组织一些联谊活动,节假日主动进行慰问,了解居民情况,有针对的做好工作,沟通感情。
⑹对确有实际困难等情况的住户,主动解决一些单位可以承担的具体问题,取得居民的信任和理解。
⑺选派素质较好的经济民警,进行夜间巡逻值班,为当地居民和现场解决一些问题,保一方平安。
⑻协助甲方做好现场居民的施工补偿工作。
⑼与当地派出所保持良好关系,对故意滋事及干扰正常施工的采取必要措施。
第十六章 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本工程施工内容多,多工种在同一平面上施工,对各工种的交叉施工应有一个合适的安排,以免发生互相影响的不良后果。科学编排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合理有序的疏导交通,是整个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为此,我公司根据招标文件精神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本施工区及周围的道路和交通情况进行深入勘察研究,制定如下切实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前征得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后,即可实施。
1、交通维护组织原则
1.1、本工种的交通组织方案按照“严禁堵塞、减少干扰、确保畅通”的总方针组织。
1.2、总体交通以现有车陂路为主及辅助交通自然分流为辅相结合,辅助交通自然分流即是在与本路段相关的各主要路口适当位置设交通批示牌,引导车辆适当分流,调节各线路交通量,减少施工路段的车流量,以保证车辆行驶顺畅。
1.3、车道分开,即在施工作业范围设置施工围蔽护栏板,力求做到互不干涉。当施工与正常交通有冲突时,要先服从交通后安排施工。
2、交通维护组织措施
2.1、采用实体围墙封闭,外墙面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压光,刷灰色涂料。与周围原有建筑物保持协调统一。
2.2、施工现场在我市市西青开发区,保证道路畅通,并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场区大门采用型钢骨架,彩板封闭。
2.3、建筑物封闭:
随建筑物增高,封闭也随之升高,封闭采用脚手架外挂密目绿网,施工现场的周围,在绿网内侧增加一道竹芭封闭,防止高空杂物坠落,以保证道路上的行人安全。
2.4、场内施工道路,在业盛道设有大门,按正式路口施工,做成砼路面,两侧砌道路侧石。
2.5、沿四周的围墙上,布置标语和宣传画。
2.6、针对本工程路段的特点和各阶段施工组织的要求,分期实施如下交通措施:先封闭一边道路施工,待施工完毕后,再通行已施工完毕的道路,封闭另一边道路施工。
2.7、施工前,首先把不用挖土方埋管的道路基路面搞好,整平,供行人及自行车使用,以确保行人及自行车的安全。
2.8、在道路与施工道间设置临时封闭围板,把施工区与现场泵房施工区交通车道分开,既有利于文明施工,又减少相互干扰。
2.9、在行车道上设置禁令牌,指路牌及夜间行车交通指示灯,警式灯,以保证行车安全。
2.10、成立交通管理小组,在施工期内,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协调与交通组织有关的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处理有关问题。
第十七章 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1、工程交付
为保证工程及时投入使用,我公司把工程交付这项工作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来实施,在按计划完成竣工验收后十天内完成撤场,及时恢复占用的场地,除留下必要的维修人员和部分材料外其余一律撤场。
2、工程保修
2.1、工程保修期按招标文件要求为两年。
2.2、工程保修期,自竣工验收签字之日起计;
2.3、保修措施
2.3.1、工程完工后,建立工程回访制度的维修卡,及时调查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及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
2.3.2、建立回访制度,确定回访计划,规定六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工程质量回访,一年后进行第二次回访,以后进行不定期回访,每年不少于一次,征询用户意见;
2.3.3、建立工程维修卡,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向业主发出,维修卡内容包括:
工程业主的名称;
关于保修的原则,范围和期限;
负责保修的部门和人员;
联系电话、联系人等;
2.3.4、在工程保修期内,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服务热情、周到,随叫随到,因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均及时免费维修,即使是业主原因造成的问题,也将积极给予解决,协助用户完善承建范围之外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善始善终为业主服务;
2.3.5、保修工作按公司要求填写维修任务书,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原因,制订措施,确定完成日期,经批准的维修任务书,连同维修登记单由生产部门下达维修责任人执行。
3、工程回访
在工程保修期内至少回访一次,一般在交工后半年内,每三个月回访一次,以后每隔半年回访一次。
工程回访或维修时,由生产部门建立本工程的回访回修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回访计划,确定回访日期。
在回访中,对用户提出的任何质量隐患和意见,我方将虚心听取,认真对待,同时做好记录,对凡属于施工方面质量问题,要热心为用户提出解决办法,并责成有关单位、部门认真处理解决,同时要认真分析原因,从中找出教训,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类似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4、工程服务和保修
我公司不仅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而且也同样重视对工程的保修服务。从工程交付之日起,我公司的保修工作随即展开,在保修期间,我公司将依据保修合同,本着“对用户服务,向用户负责,让用户满意”的原则,以有效的制度、措施做保证,以优质、迅速的维修服务来维护用户的利益。
我公司做为工程总承包方,对整个工程的保修负全责。
当接到用户的投诉和工程回访中发现的缺陷后,我公司自通知之日后两天内,就发现的缺陷进行确认,与用户协议返修内容,将了解的情况填入维修记录表中,分析存在地问题,找出主要原因制定措施,经公司主管部门审核后,提交主管领导审批。
由生产部门指派维修单位,尽快维修,维修人员一般由原项目经理部人员负责,生产部门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要求维修人员主动配合用户单位,对于用户单位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可能地满足,坚决防止和用户方面发生争吵。
5、工程保修和服务承诺
5.1、我单位负责施工期间的产品防护,凡因施工造成的产品损坏,承诺均由我单位负责赔偿。
5.2、本工程交付业主使用后,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我公司承诺在六个月后进行第一次质量回访,一年后进行第二次质量回访,征询用户意见。
5.3、我单位承诺在工程质量回访后〈在一年内随叫随到〉,凡属于总承包在施工时造成的质量问题,均由我公司负责维修,不留隐患,一切费用由总承包方负责。凡不属于我公司造成的问题,我公司协助解决,费用另行协商。
5.4、在回访维修间进行的修理后的工程,应由业主签字确认。
5.5、回访组织:回访由承建该工程的项目经理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
5.6、对工程交付后,顾客函电、来访,均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处理。
5.7、回访内容,主要是征求顾客对施工质量、服务质量、工期履约的意见和要求,以及需施工单位协助解决的问题。
5.8、对顾客的意见,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分类建立台帐。
说 明
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